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周加减法导学案

第三周加减法导学案

第三周加减法导学案
第三周加减法导学案

1.3.1 有理数的加法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法

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学生易错点:异号两数相加符号的确定.

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内容:教材16---18页

想一想:a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b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c. 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8分钟后看谁能更快更好的完成类似练习

自学

一、学生看书,思考,并试着做教材例题

教师巡视,但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宜给后进生单独辅导或指导。

最后2分钟提醒学生,不懂得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举手要求老师帮助解决二.检测

1.提示学生是否对想一想的问题还有没有不会的。不会的请举手。

2.若有不会的邀请会的同学帮助,可请多位学生讲解,老师可作适当补充。三.板演练习

1.计算

(1)(+8)+(+5) (2)(-8)+(-5) (3)(+8)+(-5)

(4)(-8)+(+5) (5)(-8)+(+8) (6)(+8)+0;

2.其他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做。

3.教师带记录本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地方,并板书到黑板上

后教

一.更正

1.更正学生做错的

2.更正教师板书的(鼓励后进生上台更正)

二.讨论

自己评价自学,练习的成果,看还存在什么不足,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都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并鼓励学生相互帮助解决,老师适当补充。

三.表扬创新精神

当堂训练

(一)口头练习

一.选择题

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A、正数

B、负数

C、零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两个有理数的和()

A、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B、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C、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

D、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 3.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A.两数同负 B.两数一正一负 C.两数中一个为0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4.两个有理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互为相反数 D.符号不同

5.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都是非负数

D.至少有一个正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数之和大于每一个加数

B.两数之和一定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C.两数之和一定小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D.两数之和一定不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二、填空

1.口算 (+5)+(+7)=_______; (-3)+(-8)=________; (+3)+(-8)=________; (-3)+(-15)=________; 0+(-5)=________; (-7)+(+7)=________. 2.快速完成 (1)(+10)+(-4) (2)(-15)+(-32) (3)(-9)+ 0 (4)43+(-34) (5)(-10.5)+(+1.3)(6)(-21)+3

1 (二)笔头练习

教材第18-19页的练习1,2,3,4题 课堂作业 一.计算

(1)(-313

)+0.3 (2)(-22 914)+0 (3)│-7│+│-9715

(4)(+21)+(-31) (5)(-3.125)+(+31

8

) (6)(-13

)+(+1

2

二、一位同学在一条由东向西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

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

三、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

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四、土星表面夜间的平均气温为-150℃,白天的平均气温比夜间高27℃,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1.3.1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法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

3.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学生易错点: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时符号的确定.

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内容:教材19---20页

想一想:a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于有理数同样适用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b 运算时如何能让计算更简单,遇到互为相反数的,同号的,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的怎么办?

c. 同分母的分数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6分钟后看谁能更快更好的完成类似练习

自学

一、学生看书,思考,并试着做教材例题。

教师巡视,但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宜给后进生单独辅导或指导。

最后1分钟提醒学生,不懂得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举手要求老师帮助解决二.检测

1.提示学生是否对想一想的问题还有没有不会的。不会的请举手。

2.若有不会的邀请会的同学帮助,可请多位学生讲解,老师可作适当补充。三.板演练习

1.计算

(1) (-23)+(+58)+(-17) (2)(-2.8)+(-3.6)+(-1.5)+3.6

(3))7

5()6

5()7

2(6

1++-+-+ (4)(+4.56)+(-3.45)+(+4.44)+(+2.45) 2.其他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做。

3.教师带记录本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地方,并板书到黑板上 后教 四. 更正

1更正学生做错的

2更正教师板书的(鼓励后进生上台更正)

五. 讨论

自己评价自学,练习的成果,看还存在什么不足,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都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并鼓励学生相互帮助解决,老师适当补充。 六. 表扬创新精神 当堂训练

1. 计算 (1) (-11)+8+(-14) (2)3

2)4

1()3

2()4

3(+-+-+-

(3) 0.35+(-0.6)+0.25+(-5.4) (4))6

1(3

1)2

1

()2(-++-+-

2. 教材第20页的练习1,2,题

3.知识运用:

10名学生的某一次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单位:分)87,91,94,88,93,91,89,87,92,86,你能迅速算出总成绩之和吗?

1.3.2 有理数的减法

板书课题: 有理数的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2.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化归思想.

学生易错点:运算过程中符号的变化及确定. 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内容:教材21---22页

想一想:1.两个有理数减法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2.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 3.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

6分钟后看谁能更快更好的完成类似练习 自学

一、学生看书,思考,并试着做教材例题。

教师巡视,但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宜给后进生单独辅导或指导。 最后1分钟提醒学生,不懂得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举手要求老师帮助解决 二.检测

1.提示学生是否对想一想的问题还有没有不会的。不会的请举手。

2.若有不会的邀请会的同学帮助,可请多位学生讲解,老师可作适当补充。 三.板演练习 1. 计算:

①15-(-7) ②(-8.5)-(-1.5) ③ 0-(-22) ④(+2)-(+8) ⑤(-4)-16 ⑥ 4

1)2

1(--

2.其他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做。

3.教师带记录本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地方,并板书到黑板上

后教

一更正

1.更正学生做错的

2.更正教师板书的(鼓励后进生上台更正)

二.讨论

自己评价自学,练习的成果,看还存在什么不足,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都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并鼓励学生相互帮助解决,老师适当补充。

三.表扬创新精神强调书写格式

当堂训练

1. 计算

(1)(—2)-(—5)(2)(—9.8)-(+6)

(3) 4.8-(—2.7)(4)(—0.5)-(+1

3

(5)(—6)-(—6)(6)(3-9)-(21-3)

(7)| —11

4-(—21

3

)| -(—11

2

(8)(—32

3)-(—12

3

)-(—1.75)-(—23

4

2. 教材第22页的练习1,2,题

1.3.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能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写成几个有理数的和的形式。

2、并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自学指导:

1.学生仔细看书23—24页的内容

2.在熟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前提下思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如何去做?

3.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如何统一为加法?

6分钟后,教师提醒学生如有疑问可以相互之间讨论并解决问题。

自学

一、学生看书,思考

教师巡视,但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提醒学生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助解决。

二,检测

1.教师提示学生对自学想一想的问题还有没有不会的,不会的请举手,好的老师则表扬,有质疑的可以让学生回答质疑学生的问题,老师可做适当补充。

2.板演练习

(1).加法、减法统一成加法

(-12)+(-5)-(-8)-(+9)可以改写成(-12)+(-5)+(+8)+(-9)

做一做:(1)(-9)-(+5)-(-15)-(+9)

(2)2+5-8

(3)14-(-12)+(-25)-17

(2).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加号可以省略

如:12+(-8)=12-8;(-12)+(-8)=(-12)-(+8)=(-12)-8 (-9)+(-5)+(+15)+(-20)= -9-5+15-20

练一练:将(-15)-(+63)-(-35)-(+24)+(-12)先统一成加法,再省略加号。

3.教师带记录本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地方,将有典型错误问题板书到黑板上请学生讨论,并更正。

后教

一更正

1.更正学生做错的

2.更正教师板书的(鼓励后进生上台更正)

二.讨论

自己评价自学,练习的成果,看还存在什么不足,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都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并鼓励学生相互帮助解决,老师适当补充。

教师对加、减混合运算中“+”“—”号的理解可适当给学生补充

(1)可以看作是运算符号(第一个数除外)

如:-5-3+8-7可读作负5减去3加上8减去7

(2)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本身的符号

如:-5-3+8-7可以看作是(-5)+(-3)+(+8)+(-7),可读作负5、负3、

正8、负7的和

三.表扬创新精神并强调书写格式 当堂训练

1.省略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 练一练: (1)-3-5+4

(2)-26+43-24+13-46

问题1.计算

(1)(-4)+9-(-7)-13 (2)11-39.5+10-2.5-4+19 (3)5

4)1.3()5

3

(4.2+-+-- 练习:课本P24练一练 课后作业:教材第25页第5题

加减法学生补充练习 1.判断题

(1)运用加法交换律,得-7+3=-3+7. ( ) (2)-5-4=-9.( ) -5-4=-1.( ) (3)两个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个加数. ( ) (4)两数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 ) (5)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 ) 2.选择题

(1)把(+5)-(+3)-(-1)+(-5)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 ( )

A.-5-3+1-5

B.5-3-1-5

C.5+3+1-5

D.5-3+1-5

(2)算式8-7+3-6正确的读法是 ( )

A.8、7、3、6的和

B.正8、负7、正3、负6的和

C.8减7加正3、减负6

D.8减7加3减6的和

(3)两个数相加,其和小于每个加数,那么这两个数( )

A.同为负数

B.异号

C.同为正数

D.零或负数(4)甲数减去乙数的差与甲数比较,必为( )

A.差一定小于甲数

B.差不能大于甲数

C.差一定大于甲数

D.差的大小取决于乙是什么样的数

3.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1)(-28)-(+12)-(-3)-(+6)

(2)(-25)+(-7)-(-15)-(-6)+(-11)-(-2)

4.计算下列各题

(1)(+17)-(-32)-(+23)(2)(+6)-(+12)+(+8.3)-(+7.4)(3)1.2-2.5-3.6+4.5 (4)-7+6+9-8-5;

(5)73-(8-9+2-5)(6)-16+25+16-15+4-10

5.有十箱梨,每箱质量如下:(单位:千克)51,53,46,49,52,45,47,50,53,48。你能较快地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吗?请列式计算。

6 若5

a+

b

=

a

+

+求a-b+c的值。

=

-

a

+

b

b,6

c

a,2

=

=

=

a

(c

),

c且,

7. 在抗洪抢险中,人民解放军的冲锋舟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 处出发,晚上到达B处,记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当天航行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4,-9,+8,-7,13,-6,+10,-5

(1)B在A何处?

(2)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升,油箱容量为29升,途中还需补充多少升油?

1-4 .1有理数乘法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乘法

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 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学习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自学指导

1.学生仔细看书28—30页的内容 想一想 1.什么叫乘法运算

2. 两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怎样确定?积的绝对值怎样确定?

3. 有理数乘法法则是怎么样的,计算时的步骤顺序是怎样。 8分钟后,教师提醒学生如有疑问可以相互之间讨论并解决问题。 自学

一、学生看书,思考

教师巡视,但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提醒学生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助解决。 二,检测

1.教师提示学生对自学想一想的问题还有没有不会的,不会的请举手,好的老师则表扬,有质疑的可以让学生回答质疑学生的问题,老师可做适当补充。

2.教师请学生总结计算步骤和要点,并给学生总结强调:计算时,先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切勿与加法混淆。

3.板演练习

(1)计算 (1) ()-4×()-7 (2)6×()-8

(3)-524×? ??

??

-135 (4)()-25×16

(5)(- 4)×5;(6)(- 5)×(-7)

4.教师带记录本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地方,将有典型错误问题板书到黑板上请学生讨论,并更正。

后教

一、更正

1.更正学生做错的

2.更正教师板书的(鼓励后进生上台更正)

二.讨论

自己评价自学,练习的成果,看还存在什么不足,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都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并鼓励学生相互帮助解决,老师适当补充。

三.教师强调计算步骤及格式,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四.表扬优秀的学生,鼓励创新精神

当堂训练

一.教材第30页练习题的第1.2题

二.补充练习

1.选择:

1. 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的积()

A. 是正数

B. 是负数

C. 一定不大于0

D. 一定不小于0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B.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C.两数相乘,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都为正数

D.两数相乘,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异号

3. 两个有理数,它们的和为正数,积也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A. 都是正数

B. 都是负数

C. 一正一负

D. 符号不能确定

4.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小于零,和大于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A.符号相反

B.符号相反且绝对值相等

C.符号相反且负数的绝对值大

D.符号相反且正数的绝对值大

5.若ab=0,则( )

A. a=0

B. b=0

C. a=0或b=0

D. a=0且b=0

6. 两个有理数a,b满足下列条件,能确定a,b的正负吗( )

A. a+b>0,ab<0

B. a+b>0,ab>0

C. a+b<0,ab<0

D. a+b<0,ab>0

2.判断

①同号两数相乘,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两数相乘积为正,则这两个因数都为正。()

③两数相乘积为负,则这两个因数都为负。()

④一个数乘(-1),便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三.课后作业

教材37页的1,2题

小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小数的加减法》活动单 【学习内容】 课本95-97页例1、例2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准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初步使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 4、养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升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水平。【学习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归纳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活动一:【自主学习】 (先自主学习做完后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达成统一结论后派代表展示。做的好的小组能够得一个小红旗) 1、列竖式计算,并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325+2879 = 1000-367= 2、同学们喜欢看奥运会吗?今天我们就来回想2004年雅典奥运会双人跳水决赛的情况。请看96页例1主题图,你收集到什么数学信息? 3、 ? 请你提一个加法计算的问题,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4、 ?请你提一个减法计算的问题,列式(并用坚式)计算: 活动二:【合作讨论】 1、我的发现: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 (1)小数点要(),也就是()对齐。 (2)从()位算起。 (3)得数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数的小数点()。还要注意,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一

般要把末尾的0()。 2、下面的两个算式,竖式应该怎样列? 2.85+7.5= 7.2-6.45 5-0.41= 活动三:【总结反思】 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活动四:【检测反馈】 1、我是小判官(错的并改正) 2.588 + 0.7 -3.25 2.65 5.25 ()() 2、在草稿本上完成97页“做一做”第1题,注意要验算,如果验算有困难,能够向小组的同学请教。做完后可在小组内交流计算、验算的方法,订正计算结果。 3、完成完成97页“做一做”第2题, 先在小组内说说看完图后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然后独立完成。 4、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和第2题。(1题填在课本上,2题将竖式列在下面的空白处)

有理数加减法导学案.doc

《1.3有理数的加减法》导学案(三)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加减法混 合运算。 学习的重点、难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 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运算。 知识回顾: 1、回忆有理数加减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一个数同0相加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用字母表示: 2、计算 (—1.5)—(—1.4) —(—3.6) —(+4.3) (—20)+(+3) —(—5) +(—7) 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1、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中的 转化为 ,然后省略 和 ; 2、运用加法 律、加法 律,使运算简便。 当堂练习: 1、计算: (1)(-23)+(+58)+(-17) (2)(-2.8)+(-3.6)+(-1.5) +3.6 (3) 61+(-72)+(-65)+(+7 5) (4) 12+(-8)+11+(-2)+(-12) 2、15℃比5℃高多少?15℃比-5℃高多少? 3、求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1)表示数10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3)表示数-1的点与表示数-6的点. 4、列式计算: (1)-13.75比543 少多少? (2)从-1中减去-12 5 与 -87的和,差是多少?

(3)(-2 .4)-(+1.6)-(-7.6)-(-9.4) (4) (-72)-(-28)-22 (5)(-4)-|-7| (6)(5-7 43)-(9-64 1) (7) )312(314)14(23------- 5、桥面比年平均水位高12.5米,年平均水位为1米,现在水位为-3分米。此时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小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小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学习内容】 课本95-97页 【学习目标】 1、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2、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 3、养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归纳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自主学习】 1、列竖式计算,并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1)250+87= 320-130= (2)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上的数要(); ②从()位算起; ③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本位上() 再减。 2、例1:一本《童话故事》的价格是7.55元,一本《连环画》的价格是5.65元 (1)买一本《童话故事》和一(2)一本《童话故事》比一本本《连环画》一共要多少钱?《连环画》贵多少钱? 【合作讨论】 1、我的发现: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 (1)小数点要(),也就是()对齐。 (2)按照()的法则进行计算。从()位算起。 (3)得数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数的小数点()。 注意: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末尾的0()。 2、下面的算式,竖式应该怎样列?

2.98+0.56= 11.2+15.07= 7.2-6.45= 5-0.41= 注意:小数部分数位不够时,要()。 【总结反思】 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训练提高】 1、我是小判官(错的请改正)。 2 . 5 8 8 + 0 .7 -3 . 2 5 2 . 6 5 5 . 2 5 ()() 2、在草稿本上完成97页“做一做”第1题,注意要验算,如果验算有困难,可以向小组的同学请教。做完后可在小组内交流计算、验算的方法,订正计算结果。 3、完成97页“做一做”第2题。 先在小组内说说看完图后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然后独立完成。

小数加减法导学案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导学案 学习流程: 一、温故知新: 1. 笔算下面各题: 135+354= 568-227= 548+29= 325-117= 2、说一说:笔算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二、学海探秘: 任务一:自学例3(认真阅读95页的内容),看完之后,完成以下两道题。 1.列式:---------------------------- 2.尝试列竖式计算: 思考:笔算小数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3.再尝试:列竖式计算 4.5+2.3= 1.4+2.9= 任务二:自学例4(看96页上面的内容) 1.尝试计算:(列竖式) 1.2-0.6=

2.再尝试:列竖式计算 2.7-1.5= 8.4-1.5= 3.我会小结: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 ①小数点要()也就是相同数位要(),都从()位算起。 ②加法满十向前一位(),减法不够减,要从()退“1”再减。 三、达标检测 列竖式计算: 1、4.9+2.3= 5+9.8= 8.5-2.9= 10-2.5= 2、生活乐园:解决问题 ①-------------------------------------------- ? -----------------------------------------------------------------------------。 ②-----------------------------------------------?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加减法导学案

第2课时加减法 【学习目标】 1. 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 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学习难点: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法指导】:代入消元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预习自我检测 1.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形式:http:// w ww. xkb1. com ⑴23; x y -=⑵310. x y +-= 2、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 (2) 二、合作探究 消元思想与代入消元法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在这个问题中,直接设两个未知数(设胜x场,负y场),得方程组 2 x y x y +=? ? +? 如果只设一个未知数(设胜场x场),这个问题也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 ⑴观察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

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与交流,你知道代入消元法的具体步骤吗? ⑷你认为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⑸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3, 38 x y x y -=? ? -=? 第一步: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第二步:将变形后的关系式代入另一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步: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第四步: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关系式,求出另一未知数的值 第五步: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联立起来,就是方程组的解.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导学案

预习指南: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温故知新1.口kǒu算suàn。 2+3=1+2=3+1=2+2= 4+1=1+4=5+0=3+2= 新课先知2.教材第42页主题图上。 (1)从小女孩儿的位置看,左边有( )个圆片,右边有( )个圆片,写出加法算式是( );从小男孩儿的位置看,左边有( )个圆片,右边有( )个圆片,写出加法算式是( )。所以根据一幅图能写出( )道加法算式。 (2)一共有( )个圆片,去掉1个后,还剩( )个圆片,写出减法算式是 ( )。 (3)一共有( )个圆片,去掉5个后,还剩( )个圆片,写出减法算式是 ( ),所以根据一幅图能写出( )道减法算式。 3.教材第42页主题图下。 (1)左边有( )个红色的笑脸,右边有( )个粉色的笑脸,求一共有多少个笑脸,用( )法计算,写出加法算式是( )或( )。 (2)一共有( )个笑脸,去掉( )个红色的笑脸,剩下( )个粉色的笑脸,写出减法算式是( );去掉( )个粉色的笑脸,剩下( )个红色的笑脸,写出减法算式是( )。 同理,可以根据另外两幅图分别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预习检验4.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每日口算5+1= 6-1= 4+2= 7-4= 6-4= 6-5= 7-0= 2+4= 7-2= 3+3= 参考答案 1. 5 3 4 4 5 5 5 5 2. (1)5 1 5+1=6 1 5 1+5=6 2 (2)6 5 6-1=5 (3)6 1 6-5=1 2 3. (1)4 2 加4+2=6 2+4=6 (2)6 4 2 6-4=2 2 4 6-2=4 4. 3+4=7 4+3=7 7-3=4 7-4=3 5. 7-2=5 7-5=2 每日口算:6 5 6 3 2 1 7 6 5 6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导学案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导学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导学内容:教材第71——72面简单的小树加减法。 导学目标: 1.学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能用学过的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导学难点:整数减小数的计算。 突破措施:多做习题、表扬鼓励。 导学案: 1.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第71面情景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己解答,遇到问题时自己讨论解决。 2.教师听取学生的汇报,评价学生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可能是把0.7米、0.6米先换算成7分米和6分米,然后加起来是13分米,再把13分米换算成1.3米,但可能很多同学一下子就知道用竖式计算,老师应给予肯定和支持。 3.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的计算,那么就让学生直接计算,鼓励他们用竖式计算。(教师注意巡视过程中纠正学困生的错误,指导学生列竖式时注意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4. 鼓励学生自己探究的计算方法。教师观察学生做法后进行指导。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其中也包括整数减小数,大家做得很好,其实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基本上是一样的,都要注意把数位对齐,然后该进位进位,该退位退位。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课堂检测: 1.计算下面各题: + + + + + 洗衣机高1.4米,冰箱高0.9米,洗衣机比冰箱矮多少米? 3.小丽给妈妈买了一个水杯用去元,买了一顶帽子比水杯多用元,一顶帽子多少钱? 课外拓展: 1.一本软皮本元,一本硬皮本元。 (1)小明各买一本,一共要花多少钱? (2)硬皮本比软皮本贵多少钱?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导学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导学案(二) 1.加法 2.1.1第一课时不进位加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从例1重点学习并解决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 例2着重学习计算顺序。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口算. 20+50 30+40 60+20 70+10 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3、课本第12页的1是计算二(1)班和本班带队老师共有多少人?应该用()计算。列式为,也可以写成竖式, 用笔算: 十个十 2 口答:。 4、我发现列式时要注意。 5、学完教材第12页,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完成教材“做一做”。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列式计算 32+66+3259+4040+59 2、完成教材第13页例2。看图理解: 二(1)班和二(2)班共有多少人。应该用()计算。列式为: 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 十个十个 还可以列成:口

答:。 4、我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列式时要注意,也就是个位和()对齐,十位和()对齐。然后从()位开始计算。也就是()位加完后又加()。 5、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合作探究: 1、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先将,然后。 2、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列()算式计算 3、个位加起来的数写在()的下面,十位加起来的数写在()。 练一练: 1、 2 3 2 6 9 8 4 + 5 +5 6 +3 0 + 1 3 2、一双球鞋44元,一个足球5元,买下来一共要多少钱? 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95?你能说出几组? 小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导学案

8 10的加减法 预习指南:根据一幅图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温故知新1.直zhí接jiē写xiě出chū得dé数shù。4+5=3+6=2+7= 3+4=6+2=7+1= 新课先知2.教材第61页主题图。 根据点子( )的不同,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也可以根据10的( )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1+9= 9+1= 10-1= 10-9= 2+ = 10-2= 10- = 3+ = 10-3= 10- = +6= 10- = 10- = 3.教材第61页想一想。 因为5和5是两个( )的数,所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还是同一个算式,这样 5+5=10只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同理也只能写出一道减法算式。 预习检验4.哪nǎ两liǎnɡ个ɡè数shù的de和hé是shì10? 连lián一yi连lián。 5.算suàn一yi算suàn。

预习 检验 6.看kàn图tú列liè式shì计jì算suàn。 个) 个) 每日口算9+1= 3+7= 10-10= 10+0= 5+5= 10-8= 10-5= 6+4= 10-0= 10-4= 4+6= 8+2= 参考答案 1. 9 9 9 7 8 8 2. 颜色组成10 10 9 1 8 10 8 8 2 7 10 7 7 3 4 10 4 6 6 4 3. 相同 4. 5. 从左到右:5 7 2 9 3 8 6 4 1 6. 10-3=7 8+2=10 每日口算:10 10 0 10 10 2 5 10 10 6 10 10 -------------------------------------------------- 每日名言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8课时10的加减法导学案

《10的加减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 同学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能够,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培养数学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使同学熟练的计算10的加减法。 难点:1、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2、应用10的组成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 导学流程 一、导入 1、说得数比赛 分成2大组,一组看算式说得数,另一组要认真听,看他们算得对不对.如果对了就做一个“胜利”的手势,如果不对就做“停”的手势,请一个小朋友帮他纠正.引导学生评价.(声音是否洪亮,坐姿是否端庄……) 2、出数游戏: 老师出示1个数,同学们出1个数,合起来凑成10,(贴出卡片10) 二、导学 1、多媒体演示:草地上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在找吃的。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是多少?看到有10只鸭子。 多媒体演示:10只小鸭的画面上出现两盘鱼。 小鸭很饿,我们给它们送去两盘鱼,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 2、学生尝试操作:小朋友们想象力很丰富,小鸭到底会怎样去吃鱼呢?请你用圆片替小鸭 分一分,并根据自己分的说出算式。 3、两人小组交流:请同桌两人相互说是怎样分的,怎样列式的?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教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怎样列式的?多媒体演示:6只小鸭吃左边的一盘鱼,4只鸭吃右边的一盘鱼。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列出这几个算式的?能根据一种分法列出4个算式。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学生每说一种分法和算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是怎样分的演示给大家看,从而逐步得出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5、客人们想知道你们是用哪种方法算加减法的?(出示:3+7=,7+3=)选1道题用你最喜欢的方法算,把你是怎么算的说给同桌听。(抽生汇报) 三、导疑导疏 1、找朋友游戏:举卡片找得数是10的朋友 师举卡片,学生举卡片:师举9学生举 1 ,1加9等于10 …… 2、看图片列式出示图(左边7朵花,右边3朵花) 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3.谁能举出生活中10的加减法的例子? 四、导评 用一首儿歌结束这节课。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导学案

课题: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课型:预 + 展班级: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编号: 【抽测】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个数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________。 ④一个数与零相加,___________。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 (1)(-8)-(-10) (2)(-6)-(+4) (3)(—8)-(-10) +(-6)-(+4)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初步掌握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全运算。 重点:如何更准确地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难点: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38-39 【基础知识】 在上面第(3)题中可变形如下形式: (-8)-(-10) +(-6)-(+4) =(-8)+(+10)+(-6)+(-4), 统一为只有加法运算的形式。 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如上式可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8 +10-6-4 这个式子仍可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 按性质符号: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作“_____ ”。 【小试牛刀】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两种读法 ( 1 ) (-12)-(+8)+(-6)-(-5); 解:(-12)-(+8)+(-6)-(-5)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 (2)(+3.7)-(-2.1)-1.8+(-2.6) 解:(+3.7)-(-2.1)-1.8+(-2.6)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各式写成代数和的形式,再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 (1)(—16)+(+20) —(+10)—(-1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 4 1 3 1 2 1 (3)(—7) —(—10)+( —8)—(+2) (4)?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3 1 2 1 1 1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七单元导学指导案

(一)、教学例11。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 爷爷去商场买电器,买了一台大电视机和一台电冰箱。 (板书:电视机1000元,电冰箱2000元) 2、你能根据图片信息,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1)爷爷买一台电视和一台冰箱一共花多少元? (2)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 (3)买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 3、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新课,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算法。 1、根据上面的情况,选择一个你想解决的问题写在课堂练习本上,根据问题列出相应 的算式。 2、学生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花多少钱? 各自小组交流后进行汇报。 板书算式:1000+2000=()。 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交流算法,反馈。 几种可能如下: A、1000是1个千,2000是2个千。 ()个千加()个千是()个千,()个千也就是()。 B、由1+2=3,想出1000+2000=3000。 C、方法的优化,你喜欢哪种方法? 那么,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 买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 先自己独立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讲明白你的想法,听懂他人的想法,选择你想计算的算式。 2、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板书算式:2000-1000=() 5想一想:计算方法跟加法计算相似,()个千减()个千还剩下()个千,也就是()。 (三)、教学例12。 1、组织口算活动。 出示50、80、130这一组数,分别想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

分数加减法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导学案 班级:学生姓名:小组:小组编号:小组长签字:星期 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主备人许艳霞时间 年级组长签字检查领导签字 学习 内容 教材第56-57页课型问题解决课教具学具直尺 学习目标1、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学法 指导 合作,交流,探究,练习反馈的方法 重、难点重点:主动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学习流程学习流程 学案 复 习 导 入 一、复习 计算:1/2×2/3 3/4×5/4 2/3×4/7 写出下列数的倒数: 1/2 3/4 3/7 13/15 0.5 0.3 合 作 探 究 与 分 组 展 示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一条红绸带长9/10m,做一个中国结需要3/10m,可以做几个?讨论计算方法: 方法一:(试着把米转化成分米来计算) 方法二:(试着把分数转化成小数来计算) 方法三:(直接列式并讨论怎么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左图思考)比较上述方法讨论哪种方法简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分母分数相除的方法总结:只要将____________相除就可以了。

合作探究与分组展示2,试一试 6/7÷3/7 2/5÷3/5 8/12÷9/12 3、计算(思考:它们的分母不相同怎么计算那?能不能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那?)观察整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基本性质完成下面式子验证你的发现。 5、总结: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________。 学习 流程学习流程训 练 检 测 一、计算 二、计算

第三周加减法导学案

1.3.1 有理数的加法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法 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学生易错点:异号两数相加符号的确定. 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内容:教材16---18页 想一想:a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b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c. 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8分钟后看谁能更快更好的完成类似练习 自学 一、学生看书,思考,并试着做教材例题 教师巡视,但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宜给后进生单独辅导或指导。 最后2分钟提醒学生,不懂得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举手要求老师帮助解决二.检测 1.提示学生是否对想一想的问题还有没有不会的。不会的请举手。 2.若有不会的邀请会的同学帮助,可请多位学生讲解,老师可作适当补充。三.板演练习 1.计算 (1)(+8)+(+5) (2)(-8)+(-5) (3)(+8)+(-5)

(4)(-8)+(+5) (5)(-8)+(+8) (6)(+8)+0; 2.其他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做。 3.教师带记录本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地方,并板书到黑板上 后教 一.更正 1.更正学生做错的 2.更正教师板书的(鼓励后进生上台更正) 二.讨论 自己评价自学,练习的成果,看还存在什么不足,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都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并鼓励学生相互帮助解决,老师适当补充。 三.表扬创新精神 当堂训练 (一)口头练习 一.选择题 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A、正数 B、负数 C、零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两个有理数的和() A、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B、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C、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 D、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 3.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A.两数同负 B.两数一正一负 C.两数中一个为0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8和9的加减法-导学案

8和9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在学习了1--5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根据8、9的组成掌握8和9的加减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 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计算8、9的加减法。 难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探究案 一、自学释疑 与你的父母一起到超市购物,说说你所看到有关8或9的加减法,并把其中的有关的数学故事,并用画画和列算式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用8的分成来进行加减计算 同学们看一看,看图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①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个? ②看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 5+3=8 3+5=8 8-5=3 8-3=5 ③你是怎样计算的? 根据8的组成来计算的。

④摆一摆,填一填。 ⑤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根据8的分成来计算的。 探究点二、用8的分成来进行加减计算 ①看图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5+4=9 4+5=9 9-5=4 9-4=5 ②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根据9的分成来计算的。

③摆一摆,填一填。 ④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根据9的分成来计算的。 ⑤想一想。 可以想: 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探究了8和9的加减法,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根据8、9的组成计算8和9的加减法。 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在根据图列算式中,与我们前面的1——7的加减法的列式方法相同。 随堂检测 1、填一填。

2、算一算。 3、你会填吗? 4、算一算。 5、想一想,填一填。 6、填一填

有理数加减法导学案

《1.3有理数的加减法》导学案(三)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学习的重点、难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运算。 知识回顾: 1、回忆有理数加减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一个数同0相加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用字母表示: 2、计算 (—1.5)—(—1.4) —(—3.6) —(+4.3) (—20)+(+3) —(—5) +(—7) 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1、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中的转化为,然后省略和; 2、运用加法律、加法律,使运算简便。 当堂练习: 1、计算: (1)(-23)+(+58)+(-17)(2)(-2.8)+(-3.6)+(-1.5)+3.6

(3) 61+(-72)+(-65)+(+7 5) (4) 12+(-8)+11+(-2)+(-12) 2、15℃比5℃高多少?15℃比-5℃高多少? 3、求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1)表示数10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3)表示数-1的点与表示数-6的点. 4、列式计算: (1)-13.75比543 少多少? (2)从-1中减去-12 5 与 -87的和,差是多少? (3)(-2 .4)-(+1.6)-(-7.6)-(-9.4) (4) (-72)-(-28)-22 (5)(-4)-|-7| (6)(5-7 43)-(9-64 1) (7) )312(314)14(23------- 5、桥面比年平均水位高12.5米,年平均水位为1米,现在水位为-3分米。此 时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