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运用检修管理信息系统(EXMOSS)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信息化系统在动车组高级检修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必备工具,其中也包括了铁路行业。
动车组高级检修是铁路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动车组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而信息化系统的引入,则为动车组高级检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提升。
本文将从信息化系统在动车组高级检修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 提升工作效率传统的动车组高级检修过程繁琐,需要大量的纸质文件和手工记录,而信息化系统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通过信息化系统,工作人员可以方便地查阅历史记录、检修手册等资料,同时也可以在系统中实时记录检修过程和结果,避免了繁琐的手工记录。
2. 提高检修质量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加科学、系统地进行动车组高级检修,避免了主观因素对检修质量的影响。
系统中的检修方案、流程、操作规程等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和验证,能够确保检修的全面、规范和准确。
3. 在线监控和预警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动车组的在线监控和预警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了动车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动车组的各项参数进行全面监控,并接收到预警信息,及时进行处理,有效地减少了故障的发生。
1. 检修方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对不同型号动车组的检修方案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各项检修项目、工时、人员配备等,并且可以根据动车组的运行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确保检修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检修过程记录在信息化系统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对检修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包括检修项目的完成情况、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等,而这些信息都会被自动归档保存,方便后续查阅和分析。
3. 在线维修手册信息化系统中还可以集成动车组的维修手册和技术资料,方便工作人员在线查阅,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快速的检修判断和处理。
4. 故障诊断与分析信息化系统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对动车组的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建议和方案,帮助工作人员迅速解决问题。
动车组牵引电机检修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研究摘要:动车组检修设备是检修重要技术设备。
动车组检修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于确保维修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和快速故障排除至关重要。
因此,在B/S架构的基础上,利用检测方法开发了牵引电机检测的信息管理平台。
控制的重点是数据验证和围绕数据安全性,实时可用性,交互性和效率的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
关键词:电机检修;管理平台;数据采集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所有检修后的基础数据转化为对基础数据的高效、简单的管理和利用,重点是与自动控制、电子、立库、AGV系统的通信接口。
因此,可以将设备信息、检修信息、物流仓库信息等运行数据实时上传到管理平台,实现对运行数据的集中、高效管理。
一、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分析1.可靠性维修技术。
基于自主可靠性维修系统,结合计划、故障和状态修,将增加传感器的安装和数据采集,用于车辆状态监测,增强智能状态预测模型的研究,预警,早预防,降低维护成本。
2.自动编制检修计划。
创建五类自动编制优化模型,以建立交路、运用、日常检修、调车作业、检修车间调度计划。
自动创建和定制各种程序,以提高员工生产力,提高周转率,热备率并减少,维修成本降低。
3.故障管理技术。
为独立元件建立统一清晰的分解模型,学唯一编码故障字典,实现故障输入数据的自动选择;对于重复累积后发现的新输入错误,通过人机交互自动提供标准化建议,以实现错误字典和编码的持续改进。
4.全面和自动监控设备的使用,维护,物流和分配。
简而言之,考虑到动车组的使用和维护之间的平衡,减少维修次数和维护成本,并与集成自动化协调实施所有动车组使用和维护计划。
为了提高服务效率,设备总体规划自动创建动车组的需求计划和配送计划,以便维护和配送集成应用。
用于动车组应用,动车组自动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等。
一方面建立了检修信息系统的自动接口,另一方面实现了各种检查数据,自动记录了检查数据集,实时监控了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了故障,制定并修改了计划。
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史天运(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要:分析了国外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和应用现状,总结了其特点,基于中国动车组运用检修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中国铁路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分析其主要特点,描述了系统主要功能,对于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对于系统的深化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特点;功能;关键技术China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System and key TechnologiesTianyun Shi(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Beijing 100081)Abstrac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the foreign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analyzed, and its characteristic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actual demand of using and examination and repair on China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the architecture of China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first put forward. The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the main functions are described, the key technologies are researched. These have the significance on the system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further.Key Words:China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MUMIS), Architecture, Characteristic, Function, Key technologies1 概述随着铁路提速和高速铁路的建设,动车组的开行量越来越大,高效率、高质量做好动车组的检修是保障动车组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为此铁道部根据中国铁路网规划建设了七大动车检修基地和几十个动车运用所,来承担动车组的检修任务。
动车组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需求及目标作者:袁世成来源:《名城绘》2018年第03期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动车组维修技术也取得了进步。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推动动车组维修管理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我国动车组维修管理现状,进而分析如何提高我国动车组维修管理质量。
关键词:动车组;检修管理动车是我国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开发时间相对较晚,高新技术集成在铁路行业机构、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设备复杂,必须系统地管理,程序和专业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的一项标志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维护管理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维护管理和信息技术,以提高维护管理的质量。
只要我们严格执行“专业分工,集中管理,统一指挥”政策,坚持作业标准,建立“三统一”安全控制管理系统,建立动车组维修安全保证体系,将能够实现安全稳定运行,为促进和谐铁路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我国高铁的运行现状1.运行速度快、运行时间及里程长目前我国高铁客运专线里程居世界第一,动车组的运行速度分为300km/h、250km/h、200km/h三个等级,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国动车组数量是最多的,运行速度是最快的,运行时间也是最长的。
2.运行环境差(1)动车组在现有行,有一个疯狂的混乱轨道高速线路,没有疯狂的混乱轨道高速线三种不同的工作环境下运行,既能满足现有的操作条件,也适用于高速线的操作条件,特别是适应环境污染隐患。
(2)外部运行温度环境差,要适应南北温差大的条件,在冬季还要在零下30℃的寒冷气温下运行。
3.备用车不足高铁客运专线接近1万公里,而动车组仅配备800多组,远低于日本和欧洲国家的比例。
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动车组的利用效率,尽量安排各自的机动车辆组,使备用车辆的数量明显不足。
二、动车组运输存在的问题及隐患1.运行故障多发2011年1~10月的主要故障统计显示,故障总计779件,其中高压牵引系统377件,车内设施142件,转向架108件,供风系统108件,网络系统44件,这些故障均影响到了动车组的运行安全。
浅谈信息化系统在动车组高级检修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化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铁路运输行业,信息化系统对于动车组高级检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车组高级检修是指对动车组进行的一种全面维修检测,对车辆的各个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车辆在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信息化系统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检修效率,还可以提升检修质量,为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1. 提高检修效率采用信息化系统进行动车组高级检修可以大大提高检修效率。
传统的检修方式通常需要人工逐一检查车辆的各个部件,由于车辆的复杂性和数量庞大,这种方式往往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遗漏和错误。
而信息化系统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对车辆的自动检测和诊断,大大缩短了检修时间,提高了检修效率。
比如通过使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发现车辆的故障和异常情况,提前预警和处理,避免了突发故障的发生,保障了列车的正常运行。
2. 提升检修质量信息化系统可以通过对车辆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实现对车辆状态的精准评估,及时发现车辆的问题和隐患。
信息化系统还可以为检修人员提供详细的数据和信息支持,使检修人员在进行维修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和高效地定位和处理问题,从而提升了检修的质量和可靠性。
而且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对检修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对维修结果进行跟踪和分析,为检修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车辆状态和检修过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提高了检修水平和台账的管理。
3. 降低成本信息化系统在动车组高级检修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还可以降低检修成本。
传统的检修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信息化系统的引入可以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对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车辆运行情况的精准把控,降低了维修成本和损耗,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信息化系统还可以为检修过程的安排和调度提供科学依据,避免了人为的决策误差,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和优化。
铁路机车设备检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铁路机车设备检修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对铁路机车设备的检修管理进行集中、规范化、自动化的管理。
该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地铁机车设备的效率和质量,节约成本和资源,强化管理和决策支持,促进铁路机车设备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本文对铁路机车设备检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进行了详细探讨。
首先,详细引介了系统的背景、概念和目标。
其次,介绍了系统涉及的主要技术和应用程序,如数据库管理、网络通信、数据采集和处理等。
然后,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模块和功能,如检修计划编制、检修项目管理、设备维修记录、检修质量评价等。
最后,阐述了系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1、提高效率和质量。
通过自动化处理和信息快速共享,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和错误,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
2、节约成本和资源。
通过优化管理和指导决策,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维护成本和资源浪费,增强管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
3、强化管理和决策支持。
通过集中管理和精确控制,可以加强风险控制和决策支持,提高决策质量和管理水平。
4、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可以不断提升铁路机车设备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双重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铁路机车设备检修管理的不断升级,铁路机车设备检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将更加广阔和光明。
未来,我们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改革,加强标准化和共享化,积极推动创新和改革,不断提高铁路机车设备检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效果和价值,实现铁路机车设备检修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覆盖和智能化发展。
完善动车组运用检修体系 , 确保动车组安全稳定运行摘要:动车组作为我国高速铁路的主要运输工具,从其车型特点、运行特点和维护体系来看,具有运行环境复杂、载客量大、在公路上连续运行的特点。
因此,其运行维护设施和设备是动车组维护质量的基本保证。
维修过程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营。
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维修应用实践,从优化维修工艺、提高维修质量、调整维修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动车组检修;技术发展;检修体系;动车组;铁路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动脉。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快速建设,大量高速列车以换乘方便、换乘方便的特点投入运营。
高速列车具有较强的加速能力和乘坐舒适性,这对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条件和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高速列车运行设计质量,确保高速列车运行安全。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高速动车组的检修制度。
根据近年来动车组维修的建设和使用经验,结合动车组实际维修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高速动车组的维修具有维修技术和设备新颖、维修视觉系统、维修周期长等特点。
进一步提高动车组的维修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动车组的维修体系,提高了高速动车组的利用率。
为此:一:动车组运用检修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地域幅员辽阔,复杂多样的气候环境、地形等因素会对动车组系统产生影响,但由于不同类型动车组模型结构复杂,中国高速动车组维修项目太多,现有高速动车组维修项目的扩建没有高要求。
动车组检修能力不足,配置不平衡。
随着动车组运行范围的扩大,动车组的使用越来越多。
对于维修过程中的一些疑难故障,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来检查故障的位置和原因。
在高级维护期间,需要维护的动车组也应返回相关主机厂或车辆段进行维护。
维修时间明显增加,维修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优化动车组运用检修体系2.1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合理配置维修资源,高速动车组的维修体系将转变为日常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基本维修体系。
正确发展具有维修能力的维修单位,强化管理手段,加强对安全节点的控制。
浅谈信息化系统在动车组高级检修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系统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动车组高级检修作为重要的修检环节,也需要依靠信息化系统的支持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信息化系统在动车组高级检修中的应用角度进行探讨,以期对该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1. 提高效率信息化系统可以自动化处理、归类和统计数据,减少检修人员的重复工作和手工记录。
检修人员只需在系统中输入或扫描相关信息,系统就能自动身份验证、数据补充或统计。
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检修人员的劳动负担,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检修效率。
2. 提升质量信息化系统可以对动车组全面的数据进行在线监测和分析,检测出潜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提升检修质量。
3. 提高安全性动车组高级检修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细致的检查和修理,其中涉及到部件的使用年限、故障诊断、安全防范等多个方面。
信息化系统可以对这些方面进行监测、分析和预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动车组各个部件的精细化管理,预测零部件的维护周期和更换需求,对维修过程进行监测和管理。
这可以提高维修过程的精细化、规范化,保证每一个部件的维修和检修都是最优质的。
从而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和满意度。
随着信息化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在动车组高级检修中已经有一些具体的应用,我们来逐一进行阐述:1. 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维修管理系统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维修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检修人员管理和智能化地分配任务,重点解决人员管理、工程拆卸、维修安排、维修计划、维修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投资规划、预警报警等十个方面的问题。
该系统针对动车组的特点,提供了相应的维修方案、技术资料、维修手册等信息,检修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快速查找相关资料和信息,从而提高检修的效率和质量。
2. 基于智能算法的故障诊断系统基于智能算法的故障诊断系统是针对动车组高级检修中的故障诊断和排除问题而开发的。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动车组运用与检修一、单项选择题:1.ICE动车组检修设施中负责所有高速动车组大修的是 [ ]A.动车运用所B.动车段C.大修工厂D.存车场2.( )是解决列车运行与设备维修施工之间矛盾的技术措施。
[ ]A.列车运行图B.列车周转图C.列车运用计划D.天窗3.列车通过综合维修作业地段时,按限速( )运行。
[ ]A.100km/hB.120km/hC.140km/hD.160km/h4.高速列车运行图上表示 [ ]A.下行列车时刻的44sB.上行列车时刻的54sC.上行列车时刻的44sD.下行列车时刻的54s5.跨线列车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按( )设计和使用。
[ ]A.4minB.3 minC.2minD.5min6.高速列车在中间站在站停车时间为 [ ]A.2~5minB.1~3 minC.4~6 minD.2~4 min7.( )是慢行的区间运行时分与该区间正常的运行时分之差。
[ ]A.通通运行时分B.起车附加时分C.停车附加时分D.慢行附加时分8.动车组客运乘务人员(列车长、列车员)隶属( )管理。
[ ]A.机务段B.车辆段C.客运段D.动车段9.动车组本务司机、地勤司机隶属( )管理。
[ ]A.机务段B.车辆段C.客运段D.动车段10.( )是在检修基地内作业流程(过程)的规定。
[ ]A.检修规程B.检修标准C.检修细则(工艺)D.作业记录11.( )是有关检查体系、检修周期和报废年限的规定。
[ ]A.检修规程B.检修标准C.检修细则(工艺)D.作业记录12.( )的功能是根据走行公里和运用时间,编制检修计划,并管理计划推进情况。
[ ]A.检修记录管理系统B.动车组运用系统C.动车组技术状态分析系统D.动车组检修计划系统13.不落轮旋轮线作业区段两端的曲线半径应不小于 [ ]A.200mB.300mC. 400 mD.500m14.列车运行图由多个基地配属的动车组担当,所编制的运用计划为 [ ]A.单车种动车组运用计划B.单基地动车组运用计划C.多种类动车组运用计划D.多基地动车组运用计划二、填空题:1.德国高速客运网由五条高速新线主要有:()、()、()、()、()。
客运专线动车段运用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的探讨沈志军【摘要】从客运专线动车段动车组运用检修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出发,结合设计实际,简要介绍客运专线的动车段动车组段内作业流程、段内主要设施及作业内容,详细分析建立动车组运用检修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并据此提出动车段运用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6(000)004【总页数】3页(P79-81)【关键词】客运专线;动车段;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作者】沈志军【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69.61 概述客运专线的安全运营必须具备一套可靠而高效的综合调度指挥系统,这是客运专线安全、高效运营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是涉及运输组织、机车车辆、通信信号、供电、安全监控、维护救援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主要由综合调度中心、车站综合信息系统及基层网设备构成,系统包括运输计划管理、列车运行调度、动车组调度、旅客服务、电力调度、综合维护与救援、安全监控以及培训等8个功能子系统。
本文所说的动车组运用管理信息系统隶属于其中的动车组调度管理子系统,主要是为高效、可靠地完成动车段内动车组运用、检修工作,充分发挥动车组的运营效率,减少检修或故障停时,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设置;同时,也是动车组检修基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 动车段内的主要设施及作业流程2.1 动车段内主要设施(1)动车组检修库主要完成动车组的较复杂的高级修程的检修作业。
(2)检查整备库主要完成动车组一级、二级修程的检查及整备作业。
(3)临修库主要完成动车组的计划外临时故障处理任务。
(4)走行部故障诊断设施动车段内设置通过式轮对踏面诊断装置,自动检查轮对踏面的擦伤、裂纹、磨耗和不圆度,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检修库,动车组入库后进行相应检修。
(5)不落轮镟加工设施动车段内应设置不落轮镟轮库,库内设置不落轮镟轮设备,完成动车组车轮的不解体在线镟削。
动车所动车组检修全过程管理系统技术方案的探讨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动车组的开行密度越来越高,动车运用所作为承担动车组检修运用工作的最基层部门,生产任务日益繁重,管理难度也越来越高,这就迫切需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将动车组运用检修全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及数据加以集成,实现数据共享,达到动车组的实时控制、科学管理以及精确决策,进一步保障动车组运行安全。
本文探讨如何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动车组生产过程中,通过在动车运用所建立一套动车组全过程管理控制系统,以实现“作业高效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一、系统构架与网络构架(一)系统构架动车组全过程管理系统应由总公司级、铁路局级、动车段级、动车所级四级组成。
总公司级和铁路局级负责动车组运用检修业务的宏观管理,动车段级负责管内动车组运用、检修以及技术、物流、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动车所级负责动车组运用检修的全过程管理。
动车组全过程管理系统技术构架分为识别和感知、传输及预处理、存储与服务和智能应用四个层面。
(二)网络构架动车组全过程管理控制系统网络构架,通过铁路计算机网构建其网络平台。
动车段和动车运用所通过接入铁路计算机网,与主机厂、配件供应商、委托修单位和在途运行动车组数据通过信息安全平台接入,保障信息的安全、可靠。
二、需求分析本文主要从动车所内岗位对需求进行分析,动车运用所主要要一、级修,随车机械师,设备维护、材料员等岗位组成,其主要需求如下:(一)一、二级修岗位本岗位模块采用手持终端机、工位终端、现场监控屏、电子标签相结合的模式,以铁路总公司动车组检修作业要求为标准,结合现场检修作业实际,设计方案。
方案应具有以下特點:1.以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共享动车组运用、检修、故障、履历和技术文档等基础信息,即时获取动车组计划数据,以手持终端与工位终端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确保检修作业的闭环管理流程。
2.手持终端和现场监控显示屏可通过系统内部数据交互直接获取动车组交路开行信息、调车数据、回所车组状态信息以及占用股道位置信息,实现动车组检修作业管理信息的自动化流转。
动车组运用检修管理信息系统(EXMOSS)
按照铁道部关于动车段信息化“国外设计理念,国内自
主开发”的精神,以动车段信息化为研究重点,开发、优化
设计,自主研发了动车组运用检修信息系统EXMOSS。
EXMOSS系统以动车组技术管理、检修与运用生产管理、
物流管理和安全监控为主要内容,对动车组各项工作进行全
面的实时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各种信息的分散采集、远程诊
断、网络传输和集中处理,对各类信息进行实时汇总分析,
使各级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动车组生产、安全和运行情况,进
行有效管理和科学决策,从而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完
成动车组的各种维修任务和运用计划,提高动车组使用率,
以保证动车组运行的安全、可靠和舒适。系统包括动车组运
用调度管理、生产计划管理、作业过程管理、动车组技术支
持、材料配件和配送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财务与办公管理、
系统管理与维护8个应用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