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初二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初二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初二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初二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初二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B.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2.如右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腰直角△ABC,使∠BAC=90°,如果点B的横坐标为x,点C的纵坐标为y,那么表示y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大致是()

A.B.

C.D.

3.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A.

1

1

y

x

=+B.y=﹣2x

C.y=x2+2 D.y=kx+b(k、b是常数)4.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A.10B.12C.1

2

D.8

5.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5cm,AD=25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D与点B 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

A.35cm2B.30cm2C.60cm2D.75cm2

6.在学校的体育训练中,小杰投掷实心球的7次成绩如统计图所示,则这7次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9.7m,9.9m B.9.7m,9.8m C.9.8m,9.7m D.9.8m,9.9m 7.为了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优惠,相关部门拟确定一个折扣线,计划使50%左右的人获得折扣优惠.某市针对乘坐地铁的人群进行了调查.调查小组在各地铁站随机调查了该市1000人上一年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单位:元),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最集中的区域在80~100元范围内;

②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平均数范围是40~60元范围内;

③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中位数在60~100元范围内;

④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达到80元以上的人可以享受折扣.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OA=OC;②∠BAD =∠BCD;③AC⊥BD;④∠BAD+∠ABC=180°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周末小丽从家里出发骑单车去公园,因为她家与公园之间是一条笔直的自行车道,所以小丽骑得特别放松.途中,她在路边的便利店挑选一瓶矿泉水,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愉快地到了公园.图中描述了小丽路上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B.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

C.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分钟D.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

10.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A落在CD边上的点A′处,点B落在点B′处,若∠2=40°,则图中∠1的度数为()

A.115°B.120°C.130°D.140°

11.如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齐齐哈尔市的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下列从图象中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0点时气温达到最低B.最低气温是零下4℃

C.0点到14点之间气温持续上升D.最高气温是8℃

12.为了研究特殊四边形,李老师制作了这样一个教具(如图1):用钉子将四根木条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ABCD,并在A与C、B与D两点之间分别用一根橡皮筋拉直固定,课上,李老师右手拿住木条BC,用左手向右推动框架至AB⊥BC(如图2)观察所得到的四边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A=45°B.AC=BD

C.BD的长度变小D.AC⊥BD

二、填空题

13.菱形ABCD中,边长为10,对角线AC=12.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14.如图,已知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以BE为边向正方形ABCD外部作正方形BEFG,连接DF,M、N分别是DC、DF的中点,连接MN.若AB=7,BE=5,则

MN=_______.

15.如图在Rt△ABC中,∠ACB=90°,AC=4,BC=3,D为斜边AB上一点,以CD、C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CDEB,当AD=_____,平行四边形CDEB为菱形.

1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是x、y轴上的动点,以AB为边作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则OC的最大值为_____.

17.△ABC中,AB=13cm,BC=10cm,BC边上的中线AD=12cm.则AC=______cm.?中,D、E分别为AB、AC的中点,点F在DE上,且

18.如图,在ABC

AC=,5

⊥,若3

AF CF

BC=,则DF=__________.

19.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0,点A的坐标是(4,0),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

20.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C=140°,则∠B= .

三、解答题

21.甲、乙两座仓库分别有农用车12辆和6辆.现在需要调往A 县10辆,需要调往B 县8辆,已知从甲仓库调运一辆农用车到A 县和B 县的运费分别为40元和80元;从乙仓库调运一辆农用车到A 县和B 县的运费分别为30元和50元.

(1)设乙仓库调往A 县农用车x 辆,求总运费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2)若要求总运费不超过900元,问共有几种调运方案?试列举出来.

(3)求出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最低运费是多少元?

22.已知 90, 23,8,ACB BC AC CD ?∠===是边AB 上的高,求CD 的长

2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衢州某乡镇决定对A 、B 两村之间的公路进行改造,并有甲工程队从A 村向B 村方向修筑,乙工程队从B 村向A 村方向修筑.已知甲工程队先施工3天,乙工程队再开始施工.乙工程队施工几天后因另有任务提前离开,余下的任务有甲工程队单独完成,直到公路修通.下图是甲乙两个工程队修公路的长度y (米)与施工时间x (天)之间的函数图象,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乙工程队每天修公路多少米?

(2)分别求甲、乙工程队修公路的长度y (米)与施工时间x (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若该项工程由甲、乙两工程队一直合作施工,需几天完成?

24.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2,1)和(1,3)两点.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3x =时,求y 的值.

25.一天李师傅骑车上班途中因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单位,如图描述了他上班途中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李师傅修车用了多时间;

(2)修车后李师傅骑车速度是修车前的几倍.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菱形的判断方法、正方形的判断方法和矩形的判断方法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

A选项:

∵四个角相等的菱形,

∴四个角为直角的菱形,即为正方形,故是真命题;

B选项: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可能是梯形,故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是假命题;

C选项:当相等的边是对边时,它不是菱形,故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是假命题;

D选项: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等腰梯形,故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是假命题;

故选A.

点睛:考查的是命题与定理,熟知正方形、菱形、矩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用举反例来证明命题是假命题是判断命题真假的常用方法.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先做出合适的辅助线,再证明△ADC和△AOB的关系,即可建立y与x的函数关系,从而确定函数图像.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OB=x,OA=1,∠AOB=90°,∠BAC=90°,AB=AC,点C的纵坐标是y,

作AD∥x轴,作CD⊥AD于点D,如图所示:

∴∠DAO+∠AOD=180°,

∴∠DAO=90°,

∴∠OAB+∠BAD=∠BAD+∠DAC=90°,

∴∠OAB=∠DAC,

在△OAB和△DAC中,

∠AOB=∠ADC,∠OAB=∠DAC,AB=AC

∴△OAB≌△DAC(AAS),

∴OB=CD,

∴CD=x,

∵点C到x轴的距离为y,点D到x轴的距离等于点A到x的距离1,

∴y=x+1(x>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明确题意、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B

解析:B

【解析】

A、y=1

x

+1不是一次函数,故错误;B、y=-2x是一次函数,故正确;C、y=x2+2是二次函

数,故错误;D、y=kx+b(k、b是常数),当k=0时不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结合选项求解即可.

【详解】

A10是最简二次根式,本选项正确.

B12=2312

C 12

22

=

1

2

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折叠的条件可得:BE=DE,在直角△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解.

【详解】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BE=ED.

∵AD=25=AE+DE=AE+BE,∴BE=25﹣AE,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B2+AE2=BE2.

解得:AE=12,∴△ABE的面积为5×12÷2=3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将这7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处在第4位的数是中位数,利用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把这7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处于第4位的数是9.7m,因此中位数是9.7m,

++++++÷=m,

平均数为:(9.59.69.79.79.810.110.2)79.8

故选:B.

【点睛】

考查中位数、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则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水平.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求得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①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可得众数为60?80元范围,故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最集中的区域在60?80元范围内,故①不正确;

②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平均数=87600

1000

=87.6=87.6元,所以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

花费的平均数范围是80~100元,故②错误;

③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中位数约为80元,在60~100元范围内,故③正确;

④为了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优惠,若使50%左右的人获得折扣优惠,则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达到80元以上的人可以享受折扣,故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平均数以及中位数的应用,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8.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平行四边形ABCD

∴OA=OC,∠BAD=∠BCD,∠BAD+∠ABC=180°,但无法得到AC⊥BD

故选C.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点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9.C

解析:C

【解析】

解:A.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正确;

B.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正确;

C.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10=5分钟,错误;

D.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正确.

故选C.

10.A

解析:A

【解析】

解:∵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A落在CD边上的点A′处,点B落在点B′处,∴∠BFE=∠EFB',∠B'=∠B=90°.∵∠2=40°,∴∠CFB'=50°,∴∠1+∠EFB'﹣∠CFB'=180°,即∠1+∠1﹣50°=180°,解得:∠1=115°,故选A.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气温T如何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图像直接可解答此题.

【详解】

A.根据图像4时气温最低,故A错误;

B.最低气温为零下3℃,故B错误;

C.0点到14点之间气温先下降后上升,故C错误;D描述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看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看图像得到有用信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判断;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B⊥BC,

∴∠ABC=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二、填空题

13.96【解析】【分析】已知ABA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O的值根据对角线长即可计算菱形ABCD的面积【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12∴AO=AC=6∵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ABO为直角三角

解析:96

【解析】

【分析】

已知AB,A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O的值,根据对角线长即可计算菱形ABCD的面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12,

∴AO=1

2

AC=6,

∵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ABO为直角三角形,

∴BO=22

AB OA

-=8,BD=2BO=16,

∴菱形ABCD的面积=1

2

AC?BD=

1

2

×12×16=96.

故答案为:96.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菱形各边长相等的性质,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本题中根据勾股定理求AO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4.【解析】【分析】连接FC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FC=2MN继而根据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B是正方形推导得出GBC三点共线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FC的长继而可求得答案【详解】连接FC∵MN分别

解析:13 2

【解析】

【分析】

连接FC,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FC=2MN,继而根据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B 是正方形,推导得出G、B、C三点共线,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FC的长,继而可求得答案.

【详解】

连接FC,∵M、N分别是DC、DF的中点,

∴FC=2MN,

∵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B是正方形,

∴∠FGB=90°,∠ABG=∠ABC=90°,FG=BE=5,BC=AB=7,

∴∠GBC=∠ABG+∠ABC=180°,

即G、B、C三点共线,

∴GC=GB+BC=5+7=12,

∴FC=22

FG GC

+,

∴MN=13

2

故答案为:13 2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5;然后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邻边相等推知OD=OBCD=CB ;最后Rt △BO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B 的值则【详解】解:如图连接CE 交AB 于点O ∵Rt △ 解析:75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 =5;然后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邻边相等推知OD =OB ,CD =CB ;最后Rt △BO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B 的值,则2AD AB OB =-.

【详解】

解:如图,连接CE 交AB 于点O .

∵Rt △ABC 中,90ACB ∠=?,AC =4,BC =3

∴225AB AC BC =+= (勾股定理)

若平行四边形CDEB 为菱形时,CE ⊥BD ,且OD =OB ,CD =CB .

∵1122

AB OC AC BC ?=?, ∴12.5

OC = ∴在Rt △BO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

222129355

OB BC OC ??=-=-= ???, ∴725

AD AB OB =-=

故答案是:7

5

【点睛】

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菱形的判定方法.

16.【解析】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OECE则BE=×2=1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CE=∵∠AOB=90°点E是AB的中点∴OE=BE=1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点OEC三点共线时OC最大∴OC的最大

解析:5+1

【解析】

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OE、CE,

则BE=1

2

×2=1,

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CE=22

215

+=,

∵∠AOB=90°,点E是AB的中点,

∴OE=BE=1,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点O、E、C三点共线时OC最大,

∴OC的最大值=5+1.

故答案为5+1.

【点睛】运用了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各性质并确定出OC最大时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17.13【解析】【分析】在△ABD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AD⊥BC然后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C=AB从而求解【详解】∵AD是中线AB=13BC=10∴∵52+122=132即BD2

解析:13

【解析】

【分析】

在△ABD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AD⊥BC,然后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C=AB,从而求解.

【详解】

∵AD是中线,AB=13,BC=10,

1

5

2

BD BC

==.

∵52+122=132,即BD2+AD2=AB2,

∴△ABD是直角三角形,则AD⊥BC,

又∵BD=CD,

∴AC=AB=13.

故答案为13.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得AD⊥BC.

18.1【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F计算即可【详解】解:∵DE分别为ABAC的中点∴DE=BC=25∵AF⊥CFE 为AC的中点∴EF=AC=15∴DF=DE﹣E

解析:1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F,计算即可.

【详解】

解:∵D、E分别为AB、AC的中点,

∴DE=1

2

BC=2.5,

∵AF⊥CF,E为AC的中点,

∴EF=1

2

AC=1.5,

∴DF=DE﹣EF=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19.(03)【解析】【分析】先根据菱形的性质确定菱形的长度再设B点的坐标为(0y)最后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得B点的坐标【详解】解:设B点的坐标为(0y)根据菱形的性质得AB=20÷4=5;由两点

解析:(0,3)

【解析】

【分析】

先根据菱形的性质确定菱形的长度,再设B点的坐标为(0,y),最后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得B点的坐标.

【详解】

解:设B点的坐标为(0,y),根据菱形的性质,得AB=20÷4=5;

5

=(y>0),解得y=3

所以B点坐标为(0,3).

故答案为(0,3).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菱形的性质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10°【解析】试题解析:∵平行四边形

ABCD∴∠A+∠B=180°∠A=∠C∵∠A+∠C=140°∴∠A=∠C=70°∴∠B=110°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110°

【解析】

试题解析:∵平行四边形ABCD ,

∴∠A+∠B=180°,∠A=∠C ,

∵∠A+∠C=140°,

∴∠A=∠C=70°,

∴∠B=110°.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三、解答题

21.(1)20860y x =+(06)x ≤≤;(2)3种;方案一:甲调往A :10辆;乙往A :0辆;甲调往B :2辆;乙调往B :6辆; 方案二:甲调往A :9辆;乙往A :1辆;甲调往B :3辆;乙调往B :5辆;方案三:甲调往A :8辆;乙往A :2辆;甲调往B :4辆;乙调往B :4辆;(3)方案一的总运费最少为860元.

【解析】

【分析】

(1)若乙仓库调往A 县农用车x 辆,那么乙仓库调往B 县农用车、甲给A 县调农用车、以及甲县给B 县调车数量都可表示出来,然后依据各自运费,把总运费表示即可; (2)若要求总运费不超过900元,则可根据(1)列不等式确定x 的取值,从而求解; (3)在(2)的基础上,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出最低运费即可.

【详解】

解:(1)乙仓库调往A 县农用车x 辆,则调往B 县农用车()6x -辆.(6)x ≤ A 县需10辆车,故甲给A 县调10x -辆,给B 县调车(2)x +辆

∴40(10)80(2)3050(6)y x x x x =-++++-

化简得20860y x =+(06)x ≤≤

(2)总运费不超过900,即900y ≤代入(1)结果得

20860900x +≤

解得2x ≤

又因为x 为非负整数

∴012x =,,

即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甲调往A :10辆;乙往A :0辆;甲调往B :2辆;乙调往B :6辆. 方案二:甲调往A :9辆;乙往A :1辆;甲调往B :3辆;乙调往B :5辆. 方案三:甲调往A :8辆;乙往A :2辆;甲调往B :4辆;乙调往B :4辆. (3)总运费20860y x =+,其中06x ≤≤

∵200k =>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x 取最小时,运费y 最小

代入0x =得200860860y =?+=

∴方案为(2)中方案1:甲往A :10辆;乙往A :0辆;

甲往B :2辆;乙往B :6辆.

总运费最少为860元.

【点睛】

本题是贴近社会生活的应用题,赋予了生活气息,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数学的“有用性”.这样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数学学习模式.

22 【解析】

【分析】

已知两直角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再利用面积法即可求出斜边上的高.

【详解】

解: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

AB ===1122

ABC S AC AB AB CD ?==Q g g

AC BC CD AB ∴===g 【点睛】

此题考查勾股定理,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

23.(1)120米(2)y 乙=120x ﹣360,y 甲=60x (3)9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由图得:720÷(9﹣3)=120(米),

答:乙工程队每天修公路120米.

(2)设y 乙=kx+b ,则3k+b=0{9k+b=720,解得:k=120{b=360

-.∴y 乙=120x ﹣360.

当x=6时,y 乙=360.

设y 甲=kx ,则360=6k ,k=60,∴y 甲=60x .

(3)当x=15时,y 甲=900,∴该公路总长为:720+900=1620(米).

设需x 天完成,由题意得:

(120+60)x=1620,解得:x=9.

答:该项工程由甲、乙两工程队一直合作施工,需9天完成

(1)根据图形用乙工程队修公路的总路程除以天数,即可得出乙工程队每天修公路的米数.

(2)根据函数的图象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先求出该公路总长,再设出需要x 天完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x ,即可得出该项工程由甲、乙两工程队一直合作施工,需要的天数.

24.(1)2733y x =

+;(2)y 的值是133

. 【解析】

【分析】

(1)设该直线解析式为()0y kx b k =+≠,把(-2,1)和(1,3)代入可得关于k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k 、b 的值即可得答案;

(2)把x=3代入(1)中所求的解析式,求出y 值即可得答案.

【详解】

(1)设该直线解析式为()0y kx b k =+≠,

∵一次函数图象经过(-2,1)和(1,3)两点, ∴213k b k b -+=??+=?

, 解得2373k b ?=????=??

. 故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733

y x =+; (2)把3x =代入(1)中的函数解析2733y x =

+得:27133333y =?+=, ∴3x =时,y 的值是

133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列出方程组求解是解题关键.

25.(1)5分钟;(2)2倍

【解析】

【分析】

(1)观察图象可得李师傅离家10分钟时开始修车、离家15分钟修完车,两数相减即可得解;

(2)观察图象可得李师傅修车前后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即可求得相应的行驶速度,两速度相除即可得解.

【详解】

解:(1)由图可得,李师傅修车用了15105

-=(分钟);

(2)∵修车后李师傅骑车速度是20001000

200

2015

-

=

-

(米/分钟),修车前速度为

1000

100

10

=(米/分钟)

∴2001002

÷=

∴修车后李师傅骑车速度是修车前的2倍.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的能力,需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部分图象的变化趋势.

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初二数学 .11 满分 13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5的算术平方根是 ,64-的立方根是 . 2.若(x -1)2=49,则x=_______,若 (2x)3+1=28,则x=_______. 3.计算:① =÷--a a a a 4)4816(2 3___ ; ②=?20072006425.0____. 4.若69=m ,23=n ,则n m -23= . 5.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m -1和 4-3m,则这个正数是_____________. 6.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8cm,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 7.如图1所示: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a ,则a 的值是_______ 图1 8.若△ABC 的三条边a 、b 、c 满足条件等式222 681050a b c a b c ++=++-,则 △ABC 的形状是_________. 9.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x ,y 的长满足│x -4│+3-y =0,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__. 10.若整式142++Q x 是完全平方式,请你写出满足条件的单项式Q 是 . 11.y=2-x +x -2-3则y x =_________. 12.如图4,把矩形纸片ABCD 折叠,B 、C 两点恰好重合落在AD 边上的点P 处. 已知∠MPN =90°,且PM =3,PN =4,那么矩形纸片ABCD 的面积为_______.

图4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在227,8,–3.1416 ,π,25,0.61161116……,3 9中无理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6a a a =÷ B .() 422 2 93b a ab -=- C .()()22a b b a b a -=--+- D .() x xy y x 332=÷ 15.实数7-、22-、()31-的大小关系是………………………………………( ) A .()31227-<-<- B .()3 1722-<-<- C .()22713-<-<- D .()71223-<-<- 16.如图5:正方形BCEF 的面积为9,AD =13,BD =12,则AC 的长为………( ) A .3 B .4 C .5 D .16 17.ABC ?的三边为c b a ,,,在下列条件下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22c b a -= B .3:2:1::222=c b a C .C B A ∠-∠=∠ D .5:4:3::=∠∠∠C B A

2020年初二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宁市七中2020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9浙江温州)若分式的值为零,则的值是() A.0 B.1 C .D . 2.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A、7,24,25 B、 111 3,4,5 222 C、3,4, 5 D、 11 4,7,8 22 3、把分式 2 2b a a 中的a、b都同时扩大为原来的3倍,那么分式的值() A、扩大为原来的3倍 B、缩小为原来的 3 1 C、不变 D、扩大为原来的9倍 4.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y=-2x B、y=- x k C、y=- x 2 D、y=- 2 x 5.若ab<0,则正比例函数y=ax,与反比例函数y= x b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 6、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 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 、S 2 、S 3 、S 4 ,则S 1 +S 2 +S 3 +S 4 的值为() l 3 2 1S4 S3 S2 S1

y x A C B O A 、6 B 、5 C 、4 D 、3 7、化简()1x y -÷??? ? ??-y x 1的结果是 ( ) A 、x y - B 、y x - C 、y x D 、x y 8、如图是一个长4m ,宽3m ,高2m 的有盖仓库,在其内壁的A 处(长的四等分)有一只壁虎,B 处(宽的三等分)有一只蚊子,则壁虎爬到蚊子处最短距离为( ) A 、4.8 B 、29 C 、5 D 、223+ 9.已知反比例函数y= x m 21-的图象上有两点A(x 1,y 1),B(x 2,y 2),当x 1<00 C 、m<21 D 、m>2 1 10.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位于第一象限, AB=AC=2,直角顶点A 在直线Y=x 上,其中A 点的横坐标为1,且两条直角边AB 、AC 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若双曲线y= x K (K ≠0)与△ABC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2 B 、1≤K ≤2 C 、1〈K 〈4 D 、1≤K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题3分, 共24分) 11、如图,学校B 前面有一条笔直的公路,学生放学后走AB 、BC 两条路可到达公路,经测量BC=6km ,BA=8km ,AC=10km ,现需修建一条公路从学校B 到公路,则学校B 到公路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___. 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0.00002019= . 13.张辉在做实验室做“盐水”实验。当他用玻璃棒搅动烧杯底部的食盐时发现手 A B

初二(下)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初二(下)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1、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解不等式组()314 2 1+15 2x x x x -<-???-+>??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因式分解 32231212x x y xy -+ (3)因式分解 ()2 22224a b a b +- (4)化简 222x y xy x y y x x y --+-- (5 )解分式方程 11322x x x -=--- 2、(本题5分)化简求值:19)1(9 61222--?+÷++-a a a a a a ,其中27a =

3、(本题7分)如图,已知AD=,,2BC=3AC,B=40,D=110,a AC b =∠∠△ABC ∽△DAC (1)求AB 的长 (1)求DC 的长 (1)求BAD ∠的大小 4、(本题8分) 如图,ABC △中,D E 、分别是边BC AB 、的中点,AD CE 、相交于G . (1)求证:DE 1=AC 2 (2)求证:12 GD AG = 5、(本题6分)卫生活动中, “青年志愿队”决定义务清运一堆重达100吨的垃圾.开工后,附近居民主动参加到义务劳动中,使清运垃圾的速度比原计划提高了一倍,结果提前4小时完成任务,问“青年自愿队”原计划每小时清运多少吨垃圾? B A

6、(本题9分)李叔叔承包了50亩荒山.经过市场调查,预测水果上市后A种水果每年每亩可获利0.3万元,B种水果每年每亩可获利0.2万元,李叔叔决定在承包的山上种植 A、B两种水果.他了解到需要一次性投入的成本为:A种水果每亩1万元,B种水果每亩 0.9万元.设种植A种水果x亩,投入成本总共y万元.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李叔叔在开发时投入的资金不超过47万元,为使总利润每年不少于11.8万元,应如何安排种植面积(亩数x取整数)?请写出获利最大的种植方案.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D.x≥﹣2 2.下列各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D. 4.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是() A.6,8,10B.9,12,15C.1.5,2,3D.7,24,25 5.如图,Rt△ABC中,∠ACB=90°,以AC、BC为直径作半圆S1和S2,且S1+S2=2π,则AB的长为() A.16B.8C.4D.2 6.甲、乙两艘客轮同时离开港口,航行的速度都是40m/min,甲客轮用15min到达点A,乙客轮用20min到达点B,若A,B两点的直线距离为1000m,甲客轮沿着北偏东30°的方向航行,则乙客轮的航行方向可能是() A.北偏西30°B.南偏西30°C.南偏东60°D.南偏西60°7.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8.四边形ABCD中,AD∥BC.要判别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还需满足条件()A.∠A+∠C=180°B.∠B+∠D=180°C.∠B+∠A=180°D.∠A+∠D=180°9.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BC=8,将纸片沿EF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F=AE B.△ABE≌△AGF C.EF=2D.AF=EF 10.在边长为正整数的△ABC中,AB=AC,且AB边上的中线CD将△ABC的周长分为1:2的两部分,则△ABC面积的最小值为() A.B.C.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12.当x=﹣1时,代数式x2+2x+2的值是. 13.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要使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长是.14.如图,若将四根木条钉成的矩形木框变成?ABCD的形状,并使其面积变为矩形面积的一半,则?ABCD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 15.如图,A(1,0),B(0,1)点P在线段OA之间运动,BP⊥PM,且PB=PM,点C 为x轴负半轴上一定点,连CM,N为CM中点,当点P从O点运动到A点时,点N运动的路径长为. 16.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中,三个顶点都在单位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的直角三角形共有个.(全等三角形只算一个)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人:建兵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 选择题:(3分×6=18分) 1. 如图,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g ,则物体A 的质量m(g)的取值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 2. 下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尺寸,这支蜡烛在暗盒中所成的像CD 的长是( ) (2题) (5题) A. 1/ 6cm B. 1/3cm C. 1/2cm D. 1cm 3.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若x

【冲刺卷】初二数学下期中试题及答案

【冲刺卷】初二数学下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B.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原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表示的数是( ) A.3B.5 C.6D.7 3.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设CE=a,HG=b,则斜边BD的长是() A.a+b B.a﹣b C. 22 2 a b + D. 22 2 a b - 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21 a=,22 b=,23 c=B.a:b:c=3:4:5 C.∠A+∠B=∠C D.∠A:∠B:∠C=3:4:5 5.已知点(﹣2,y1),(﹣1,y2),(1,y3)都在直线y=﹣x+b上,则y1,y2,y3的值的大小关系是() A.y1>y2>y3B.y1<y2<y3C.y3>y1>y2D.y3>y1>y2 6.如图,在菱形ABCD中,BE⊥CD于E,AD=5,DE=1,则AE=() A.4B.5C34D41

7.如图,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dm ,圆柱的高为2dm ,在圆柱的侧面上,过点A 和点 C 嵌有一圈金属丝,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 ) A .42dm B .22dm C .25dm D .45dm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23cm ,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是( ) A .4cm B .43 cm C .6cm D .63 cm 9.如图所示,?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E EB =,3OE =,5AB =,?ABCD 的周长( ) A .11 B .13 C .16 D .22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5+=B 3 62 =C 235=g D 1 333 = 11.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 A 8718293 = B 22 233 +=C . 818 4952 == D 3232 =+ 12.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23-B 2(0.3)-C 2-D x 二、填空题 13.一次函数y =(m +2)x +3-m ,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 14.计算:221)=__________. 15.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若1EB =,2EC =,那么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A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一、选择题 1. 在式子a 1,π xy 2,2334a b c ,x + 65, 7x  +8 y ,9 x +y 10 ,x x 2 中,分式的个数是( ) A .5 B .4 C .3 D .2 2.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1)()(22 =--a b b a B .b a b a b a +=++12 2 C .b a b a +=+111 D .x x ÷2=2 3. 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x =2时, 21-+x x 的值为零 B .无论x 为何值,1 3 2+x 的值总为正数 C .无论x 为何值,13 +x 不可能得整数值 D .当x ≠3时,x x 3-有意义 4. 把分式)0,0(2 2≠≠+y x y x x 中的分子分母的x 、y 都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分式 的值将是原分式值的( ) A .2倍 B .4倍 C .一半 D .不变 5. 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三边之比为5∶6∶7 B .三边满足关系a +b =c C .三边之长为9、40、41 D .其中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 6.如果△ABC 的三边分别为12 -m ,m 2,12 +m ,其中m 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 )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 -m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m 2 C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m D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7.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为6,另两条边长是连续偶数,则该三角形周长为( ) A. 20 B . 22 C . 24 D . 26 8.已知函数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 C .当x <0时,必有y <0 D.点(-2,-3)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y 轴上点A (0,2)出发, 经过x 轴上点C 反射后经过B (6,6),则光线从 A 点到B 点所经过的路线是( ) A.10 B.8 C.6 D.4 10.为迎接“五一”的到来,同学们左了许多拉花布置教室, 准备召开“五一”联欢晚会,小刚搬来一架高2.5米的木梯, 准备把拉花挂到2.4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距离应为( ) A.0.7米 B.0.8米 C.0.9米 D.1.0米 二、填空题 第9题图

2016-2017年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卷 (满分:12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交通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2.在△ABC 中,若∠B =∠C=2∠A ,则∠A 的度数为 ( ) A.72° B.45° C.36° D.30° 3.下列命题中:(1)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2)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4.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 ≌△ACD 的是 ( ) A.BD =DC ,AB =AC B.∠ADB =∠ADC ,BD =DC C.∠B =∠C ,∠BAD =∠CAD D.∠B =∠C ,BD =DC 5.如图,DE ⊥AC ,垂足为E ,CE =AE.若AB =12cm ,BC =10cm ,则△BCD 的周长是( ) A.22cm B.16cm C.23cm D.25cm 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12 B.15 C.9 D.12或15 第4题 第5题 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1页 (共8页)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若点 P(m,m-1)在x 轴上,则点P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8.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9.如图,PM ⊥OA ,PN ⊥OB ,垂足分别为M 、N.PM =PN ,若∠BOC =30°,则∠AOB = . 10.如图,在△ABC 和△FED 中,AD =FC ,AB =FE ,当添加条件 时,就可得到 △ABC ≌△FED.(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11.从长为3cm 、5cm 、7cm 、10cm 的四根木条中选出三根组成三角形,共有 种选法. 12.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则它的底角为 . 13.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AD 为BC 边上的高,E 为AC 边上的一点,且AE=AD ,则 ∠EDC = . 14.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BC 上.把△BDE 沿直线DE 翻折,使点 B 落在点B ′处,DB ′、EB ′分别与AC 交于点F 、G.若∠ADF =80°,则∠EGC = .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如图,两个四边形关于直线 对称,∠C =90°, 试写出a ,b 的长度,并求出∠G 的度数. 第14题 第13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5题 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2页 (共8页)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潜江市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30分) 1、在 n m n m b a a a x -++--, 2,)1(3,352π中,分式有( )个 A 、1 B 、2 C 、3 D 、4 2、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a ,则a 的值为( ) A 、51-- B 、51- C 、5- D 、51+- 3、如果把分式 y x xy +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3倍 B 、不变 C 、缩小为原来的31倍 D 、缩小为原来的6 1倍 4、对于反比例函数x y 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 、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5、已知下列四组线段,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①5,12,13 ; ②15,8,17 ; ③1.5,2,2.5 ; ④4 3,.1,45。 A 、四组 B 、三组 C 、二组 D 、一组 6、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A 、 1-=+--b a b a B 、b a b a b a b a 321053.02.05.0-+=-+ C 、y x y x y xy x y x +-=++-22222 D 、2 2 3m m m m m +=+ 7、在反比例函数x k y 3 -=图象的每支曲线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3>k B 、0>k C 、3

初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2013—2014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贾伟华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关注了对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做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卷以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教材为依据,特别在依据教材的基础上,考出学生的素质。突出的特点有: 1、知识点考查全面。让题型为知识点服务。每一个知识点无不被囊括其中,真正做到了覆盖全面。 2、形式灵活多样,并且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3、题量较大,选择题难度不太大,选项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选择题难度高不高,答题质量普遍较好,存在一些问题,如选择题4学生如果不根据图形分析很难找到正确的条件,第8题是对勾股定理考查,学生对学过知识分析能力差;这两题错误率高。填空题16部分学生对对勾股定理推导过程遗忘,错误率较多.17题较难,18题图形分析不够,需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直角三角形。19、20是作图题,学生掌握得不好平时练得较少,解答题中21题求角的度数 ,运用外角和等腰三角形求解.22题运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解决问题.24题(1)证明是直角根据平角,(2)是利用面积关系推出勾股定理.25题结规律推导. 26、27难度较大,学生对动点问题有较大的畏惧,仍是今后学习的难点。 三、抽样数据 四、年级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好多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教学中对好坏的兼顾仍是思考重点。 主要失分原因:一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二是学生审题不清、马虎大意,导致出错;三是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2.若有意义,则x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 A.0 B.﹣2 C.﹣3 D.﹣4 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 A.AO=OD B.AO⊥OD C.AO=OC D.AO⊥AB 4.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与合并的是() A. 2 B . C . D . 5.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4,c=5 B.a=5,b=12,c=13 C.a=1,b=2,c=D.a=,b=2,c=3 6.若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长为13,一条直角边长为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A.60 B.30 C.20 D.32 7.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图形一定是()A.正方形B.矩形C.菱形D.梯形 8.如图,矩形ABCD中,AB=3,AD=1,AB在数轴上,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M,则点M表示的实数为() A.2.5 B .C . D .﹣1 9.如图,在?ABCD中,BM是∠A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M,且MC=2,?ABCD的周长是14,则DM等于() A.1 B.2 C.3 D.4 10.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DC,∠ABC=∠ADC B.AD∥BC,AB∥DC C.AB=DC,AD=BC D.OA=OC,OB=OD 11.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A.110°B.115°C.120° D.130° 12.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和8,M、N分别是边BC、CD的中点,P是对角线BD上一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 A.5 B.5 C.5 D.不能确定

初二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ABC和△DEF中,AB=DE, ∠B=∠E,如果补充一个条件后不一定能使△ABC≌△DEF,则补充的条件是() A、BC=EF B、∠A=∠D C、AC=DF D、∠C=∠F 2.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2,3 B.1,2,4 C.3,4,5 D.4,4,8 3.下列图形中具有不稳定性的是() A、长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4. 在△ABC中,∠A=39°,∠B=41°,则∠C的度数为() A.70° B. 80° C.90° D. 100° 5. 如右图所示,AB∥CD,∠A=45°,∠C=29°,则∠E的度数为() A.22.5° B. 16° C.18° D.29° 6. 7、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P1,P1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P2,则P2的坐标为() A、(1,-2) B、(-1,2) C、(-1,-2) D、(-2,-1) 7. 如图所示,∠A+∠B+∠C+∠D+∠E的结果为() A.90° B.1 80° C.360° D. 无法确定 8. 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4°,则该多边形是正()边形. A.8 B.9 C.10 D.11 9. 如图所示,BO,CO分别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A=100°,则∠BOC的度数为(). A.80° B.90° C.120° D.140° 10. 如图,△ABC中,∠A=90°,AB=AC,BD平分∠ABC交AC于D,DE⊥BC于点E,且BC=6,则△DEC的周长是() (A)12 cm (B)10 cm (C)6cm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______. 13.已知在△ABC中,∠A=40°,∠B-∠C=40°,则∠B=_____,∠C=______. 14. 如图,所示,在△ABC中,D在AC上,连结BD,且∠ABC=∠C=∠1,∠A=∠3,则∠A 的 度数为. 15. 把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要____个正三角形才可以镶嵌. 16.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连_____?条对角线. 17. 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18. 已知△ABC的三边长a、b、c,化简│a+b-c│-│b-a-c│的结果是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CGS2009-2010学年度下册期中文化素质调研试卷 八 年 级 数 学 亲爱的同学:人生就像花一样,尽力地发芽,尽力地生长,尽力地开花,尽力地结果。枝可长可短,花可香可淡,果可大可小,但只要尽力了,就是圆满无悔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你! 一、我的选择我做主(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式子: a 2、x y π+、32x 、1+x x 、x x x )1(+、x 1+y 1,分式的个数有( ) A 、 3个 B 、4个 C 、 5个 D 、 2个 2、把分式方程 21-y -y y --21=1的两边同乘y -2,约去分母,得 ( ) A 、 1-(1-y )=1 B 、 1+(1-y )=1 C 、 1-(1-y )=y-2 D 、 1+(1-y )=y-2 3、如果 1 12 --x x 的值为0,则代数式x 1+x 的值为 ( ) A 、 0 B 、 2 C 、 -2 D 、 ±2 4、已知函数y = x k 的图象经过点(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点(-2,-3)一定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B 、此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 C 、y 随x 增大而增大。 D 、此函数与x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0。 5、在反比例函数y =x 2 的图像上有三点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已知x 1 < x 2 <0

初二下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二第二学期数学期中测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矩形 D. 直角三角形 2. 点A 的坐标为(2,3),则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 ). A. (-2,3) B. (2,—3) C. (3,2) D. (-2,-3) 3. 若x=2y ,则分式 y x+3y 的值为( ). A. 15 B. 25 C. 14 D. 12 4. 若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2时,y=4,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2x B. y=4x C. y=8x D.y=16x 5. 下列分式变形正确的是( ). A . 4x 2 = 2x B. -x+1x+1 = -1 C. 2x 4x-6 = x 2x-3 D. 1-x+1x-2 =x-2-x+1x-2 6. 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相等 C. 四个角都是直角 D.对角线互相平分 7. 关于反比例y=-2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像在第一、三象限 B. 图像经过(2,1) C. 在每个象限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 当x>1时,-2

初二上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号、姓名、班级,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 2.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在 4π,1.736,327-,81,-227,22等数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 A .1 B .2 C .3 D .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1 B .1的立方根是±1 C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 D .9的平方根是±3 4.估计24+3的值 (▲) ` A .在5到6之间 B .在6到7之间 C .在7到8之间 D .在8到9之间 5.己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4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 (▲) A .100° B .40° C .40°或70° D .40°或100° 6.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6,8,10 B .5,12,13 C .9,40,41 D .7,9,12 《 7.如图,△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AD 、AB 于点E 、 O 、F ,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对数是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8.如图,已知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高线,BE 平分∠ABC ,交CD 于点E ,BC=5, DE=2,则△BCE 的面积等于 (▲) A .10 B .7 C .5 D .4 * 9.如图,在Rt △ABC 中,∠ACB=90°,CD 为AB 边上的高,若点A 关于CD 所在直线 的对称点E 恰好为AB 的中点,则∠B 的度数是 (▲) A .30° B .45° C .60° D .75° 10.在Rt △ABC 中,∠BAC=90°,AB=AC ,D 、E 是斜边BC 上两点,且∠DAE=45°,将△AD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后,得△AFB ,连接EF ,下列结论: ①△AED ≌△AEF ;②△ABC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FBD 的面积:③BE+DC=DE ; ( ④BE 2+DC 2=DE 2; ⑤∠DAC=22.5°,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1.16的算术平方根是 ▲ . 12.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2a -7与-a + 2,则这个正数等于: ▲ . ! 13.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1.1 0×104,它是精确到 ▲ 位. 14.若x 、y 为实数,且满足2x -+3y +=0,则(x + y)2015的值是 ▲ . 15.如图,已知AB=AC ,DE 垂直平分AB 分别交AB 、AC 于D 、E 两点,若∠A =40°,则 ∠ EBC= ▲° . 16.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B 、C 、D 、E 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 ,DF=DE , 则∠E= ▲ 度. * 17.在△ABC 中,AB=13,AC=15,高AD=12,则BC 的长为 ▲ . 18.把一张矩形纸片 (矩形ABCD) 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 和点D 重合,折痕为EF ,若 AB=3cm ,BC=5cm ,则重叠部分△DEF 的面积为 ▲ cm 2.

初二数学期中测试题

初二数学期中测试题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9 B. 7 C. 20 D. 3 1 2.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2AB ,点M 、N 分别在边AD 、BC 上, 连接BM 、DN.若四边形MBND 是菱形,则 MD AM 等于( ) A.83 B.3 2 C.53 D.54 3.若代数式 1 -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 1 B. x ≥0 C. x >0 D. x ≥0且x ≠1 4. 如图,把矩形ABCD 沿EF 翻折,点B 恰好落在AD 边的B′处,若AE=2,DE=6, ∠EFB=60°,则矩形ABCD 的面积是 ( ) B. 24 C. 312 D. 316 5.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在对角线BD 上,且∠BAE = o , EF ⊥AB ,垂足为F ,则EF 的长为( ) A .1 B . 2 C .4-2 2 D .32-4 6.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的值可以是( ) :2:3:4 :2:2:1 :2:1:2 :1:2: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计算:()( ) 3132-+ -= . 8.若x 3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2题4题5题 10题图

9.若实数a 、b 满足042=-++b a ,则b a = . 10.如图,□ABCD 与□DCFE 的周长相等,且∠BAD =60°,∠F =110°,则∠DAE 的度数 书为 . 1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0)、B (0,4),对△OAB 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1、△2、△3、△4…,则△2013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 12.如图,ABCD 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且OB=O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____________,使ABCD 成为菱形.(只需添加一个即可) 13 .如图,将菱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A 恰好落在菱形的对称中心O 处,折痕为EF. 若菱形ABCD 的边长为2cm ,∠A=120°,则EF= . 14.如图,矩形ABCD 中,AB =3,BC =4,点E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E ,把∠B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B ′处,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计算:1 021128-?? ? ??+--+π 16. 如图8,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 O,AB =5,AO =4,求BD 的长. 17.先化简,后计算: 11() b a b b a a b ++++,其中1 2a =,2b =18.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BD 交于点O,经过点O 的直线交AB 于 E ,交CD 于F. 求证:OE=OF. 四、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E C D A B ′ O F E D C B A 11题图 12题图 13题图 14题图 18题图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A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一、选择题 1. 在式子a 1 , π  xy 2, 2334 a b c , x + 65, 7x  +8 y ,9 x +y 10 , x x 2 中,分式的个数是( ) A .5 B .4 C .3 D .2 2.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 1 )()(2 2 =--a b b a B . b a b a b a += ++1 22 C .b a b a +=+111 D .x x ÷2=2 3. 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 x =2 时, 2 1 -+x x 的值为零 B .无论x 为何值,132 +x 的值总为正数 C .无论x 为何值,1 3+x 不可能得整数值 D .当x ≠3时,x x 3-有意义 4. 把分式)0,0(2 2 ≠≠+y x y x x 中的分子分母的x 、y 都 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分式的值将是原分式值的( ) A .2倍 B .4倍 C .一半 D .不变

5. 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三边之比为5∶6∶7 B .三边满足关系a +b =c C .三边之长为 9、40、41 D .其中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 6.如果△ABC 的三边分别为12 -m ,m 2,12 +m ,其中m 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 )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m B .△AB 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m 2 C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 +m D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7.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为6,另两条边长是连续偶数,则该三角形周长为( ) A. 20 B . 22 C . 24 D . 26 8.已知函数x k y =的图象经过点(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B.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 C .当 x <0 时,必有 y <0 D.点(-2,-3)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y 轴上点A (0,2)出发, 经过x 轴上点C 反射后经过B (6,6),则光线从 A 点到B 点所经过的路线是( )A.10 B.8 第9题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