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20
第一章绪论1。
1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能源消耗量也相应地提高,并且已经对我国的能源储备形成了威胁,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在集中供热系统中, 锅炉房供暖方式占多数。
北方一般以燃煤锅炉解决冬季取暖问题,但是锅炉供暖需要大量的矿物燃料,燃烧后又产生大量的炉渣,燃料的运输和炉渣的清理、处理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已引起政府和公众广泛关注。
而且矿物燃料属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资源随着消耗必然渐渐枯竭。
近年来世界能源危机正在逐步加剧,矿物燃料价格成倍提高,而且矿物能源越来越少,能源危机只会不断加剧,燃料价格势必还会不断升高,直接使锅炉供暖成本提高,给广大用户增加了不少的经济负担,并且锅炉供热只能将70~90%的燃料内能转化为热量,供用户使用,效率较低。
以下为燃煤锅炉缺点:①燃煤时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粉尘,污染环境;②一次管网维修成本高,时间长,影响区域大;③温度调节不灵活,热能损失大;④工人劳动强度大;⑤占地面积大,堆煤场影响周边环境因此燃煤锅炉供暖成本高,效果又不理想,必须提出新技术来替代燃煤锅炉。
今后,集中供热将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集中供热效率的提高有赖于技术发展的创新与推广。
供热新能源开发方兴未艾,地热能、核能、热泵、垃圾焚烧、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得到重视,促进了供热能源结构的调整,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与燃料锅炉供热系统相比,土壤源热泵具明显的优势。
土壤源热泵要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与传统中央空调相比,传统中央空调夏季冷源(室外空气)温度在30℃以上,制冷效率低,而土壤源热泵系统以地下水和土壤为冷源,温度在20℃以下,制冷效率比传统中央空调高,因此,近十几年来,尤其是近五年来,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北美如美国、加拿大及中、北欧趋活跃,可以预计,该项技术将会成为21世纪最有效的供热和供冷空调技术。
0-电路分析基础绪论电路分析基础ClicktoaddTitle电路分析基础制作人:李丽敏1323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ClicktoaddTitleClicktoaddTitle0.绪论0.1电磁理论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简史0.2电路理论的发展历史和最新动态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和学习方法0.30.1电磁理论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简史一、电磁学发展简史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因发表《论磁》一书而被誉为“电学之父”。
1746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开始研究电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得出了历史上最早的静电学定律——库仑定律。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制成伏特电池。
为动电研究打下基础,推动了电学的发展。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在电与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825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提出安培定律,为电动机的发明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奠定了电动力学的基础。
1826年德国科学家欧姆在多年实验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欧姆定律。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电气化时代的新纪元。
1832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了电的自感现象。
亨利还发明了继电器、无感绕组等。
1833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现了确定感生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说明电磁现象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有线电报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1845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了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被称为“电路求解大师”。
1853年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提出电路中的等效发电机原理。
论证了能量转换的规律性。
1864年英国特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为电路理论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提出了发电机的原理,完成了第一台直流发电机,从此电气化时代开始了。
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灯泡。
Chapter 0 Introduction (绪论)120世纪物理学取得的两个划时代的进展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相对论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时空观,并指明了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量子力学的建立,开辟了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道路。
原子和分子之谜被揭开了。
物质的属性以及在原子水平上的物质结构这个古老而又基本的问题才原则上得以解决(例如,物体为何有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之分?为何有顺磁体、反磁体和铁磁体之分?等)。
在量子力学中人们找到了化学和物理学的紧密联系(搞清楚了原子周期律和分子键的本质)。
大量事实证明,离开了量子力学,任何一门近代物理学科及相关的边缘学科的发展都是不可思议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量子力学的建立,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物质文明。
2·Unlike Newton's mechanics, or Maxwell's electrodynamics, or Einstein's relativity, quantum theory was not created—or even definitively packaged—by one individual. (Preface, ix)(与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动力学、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不同。
量子理论不是由单个人创立,或集大成。
)Planck (1900), Einstein (1905), Bohr (1912)de Broglie (1923), Heisenberg (1925), Schrodinger (1926), Born (1926), Dirac (1927)“量子英雄”3·If you are not confused by quantum mechanics then you haven’t really understood quantum mechanics. —N. Bohr(如果你没有被量子力学搞糊涂的话,那么你还没有真正理解量子力学。
管理学Management Science课程考核平时成绩组成:l课堂表现 10%(每次5-10分)l平时作业 5%l课堂出勤 5%(旷课一次扣20分,迟到早退扣5分)l书面报告10%1. 什么是管理学?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2. 管理学是管理者需要学习的课程,我不想成为管理者,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3. 德鲁克说过,“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我没有实践,怎么学习管理学?4. 管理学应该工作了以后再学,为什么上大学就要学?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ü如何去规划你的人生?ü如何让你的大学四年生活能过得更加充实有意义?ü如何让你的时间管理更有效果?ü如何有效处理父母、老师、朋友和同学的关系?ü如何在期末考试时,通过有效复习取得更好的成绩?【思考】观察你周围的一位在某方面比较出色的同学或者朋友,看看他为什么会做的更出色。
开始职业生涯后,两者必据其一l管理者:理解管理原理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可以使自己获得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的系统知识。
l被管理者:学习管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适应组织的需要。
广义上,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管理,也包括群体活动的管理。
个体活动管理——资源管理任何个人即使在从事与自己相关的目标活动时,也需要在可利用的不同资源中进行选择。
l优先利用哪些资源?l以什么样的方式利用资源?l如何利用可支配资源给自己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所以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自己的统筹管理能力。
个体活动管理——时间管理虽然我们在进行相关活动时能够利用的资源种类有限,但是也会遇到一类基本问题:l如何有效利用时间?l如何合理地把我们的时间资源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假如下面4件事情同时发生,你会怎么处理?A、水壶开了(非自动)B、电话响了C、孩子哭了(亲生的)D、二哈在拆家群体活动管理:u 三个和尚的故事u华盛顿合作定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第0章绪论一、判断题1.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时代背景不同,环境特征不同,管理活动的规律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2.现代管理学通常通过解剖人类管理活动的进行来描述和抽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3.通过控制,管理成为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通过创新,管理过程表现为这个循环的螺旋上升。
()4.中国古代先哲的这些思考虽然大多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治理,但对当今微观组织的管理仍可提供重要的启迪。
()5.描述人的活动的任何文字材料,只要我们用心去读,都有可能让我们收获管理的启示。
()6.研究和学习管理学,只是为了抽象和掌握管理的一般规律,了解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7.管理学是在总结大量前人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科学结论。
()8.用马克思主文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管理学研究和学习,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去探讨管理理论的一般抽象与具体运用的关系,去思考作为管理对象的组织活动与组织环境的关系。
()二、填空题1.控制保证了决策选择的活动能按预定的规则有秩序地进行。
秩序是获得效率的__________。
2.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____________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3.把____________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因为它是现代微观经济活动选择的普遍形式,不仅因为这种组织形式数量众多、提供着大量鲜活的研究案例,而且也是历史发展的选择。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展,技术进步的速度日益加快,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____________已成为企业经营与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变量。
5.管理学习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可能帮助我们填补实践缺憾,在此基础上引发的思维沉淀也因而可以提升我们在直觉基础上判断的正确性。
6.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____________为基本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