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案)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doc
- 格式:doc
- 大小:120.52 KB
- 文档页数:5
---------------------------------------------------------------最新资料推荐------------------------------------------------------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一、麻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的整个机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根据麻醉作用部位和所用药物的不同,将临床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复合麻醉和基础麻醉。
全身麻醉包括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
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
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和骶管麻醉。
复合麻醉是合并或配合使用不同药物或(和)方法施行麻醉的方法。
基础麻醉是麻醉前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的麻醉处理的方法。
(参考图 1、图 2)图 1 全部位麻醉周围神经好的麻醉有四个特点:一是安全、舒适;二是便于手术;三是快而易恢复;四是毒、副作用小。
二、麻醉前准备任何麻醉都可能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1 / 7害。
为了提高病人麻醉中的安全性,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减少麻醉后的并发症,必须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一)麻醉前评估心理状况生理状况:目前病情、既往状况目前临床常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的病情分级方法判断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
(参考表 1)全身麻醉中枢神经意识消失吸入麻醉静脉麻醉意识清醒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图 2 表 1-ASA 病情分级健康状况病情分级第 1 级第 2 级第 3 级第 4 级第 5 级对麻醉及手术的耐受力耐受性良好耐受性良好正常健康有轻度系统性疾病(包括>70 岁者或新生儿)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有严重系统性疾病,且经常面临威胁生命的危险不论手术与否,生命均难以维持 24 小时的濒死病人耐受力减弱,须充分术前准备即使充分术前准备风险性也很大非常危险,不宜行择期手术(二)家属签字(三)术前病人准备(四)物品准备:麻醉前必须对麻醉和监测设备、麻醉用具及药品进行准备和检查,包括麻醉机、急救设备和药品。
---------------------------------------------------------------最新资料推荐 ------------------------------------------------------
(教案 )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理想麻醉要求安全 , 无痛 , 精神安定 , 适当肌松麻醉分类定义 :麻醉剂作用于CNS, 使之抑制 , 病人的意识
和痛觉消失 , 肌肉松弛 , 反射活动减弱。
优点 :①具变通性;②无论时间长短皆适用;③易于控制。
缺点 : ①抑制呼吸循环S;②具爆炸危险性。
第一节麻醉方法一、全身麻醉吸入麻醉气管插管密闭通路静脉麻醉二、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腰麻经腰
L3~L4 或 L4 ~L5 间隙给药半身麻醉效果三、局部麻醉表面
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干(丛)阻滞麻醉第二节麻醉前护理一、病人评估 1.掌握病人的病情:
主要疾病、伴随疾病、重要器官功能、体液失衡情况以及既往病史等 2.了解病人心理状况 3.评估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
受力常用《国际通用ASA 分类法》国际通用ASA分类法第一类 (I)病人的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
常,发育、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
和手术。
第二类 ( Ⅱ )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健全,对一般麻醉和
手术仍无大碍。
第三类 ( Ⅲ) 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
1 / 5
功能减损,虽在代偿范围内,但对施行麻醉和手术需很谨慎。
第四类 ( Ⅳ) 病人的心、重,功能代偿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
不全,威胁着生命安
全,施行麻醉和手术有危险。
第五类 (V) 病人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威胁,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
如系急症手术,则在评定的级别后加E(emergency) ,以资区别。
二、护理措施(一)提高麻醉耐受力 1. 纠正生理紊乱,去除潜在疾病诱发因素。
2.治疗现存的疾病。
3.与病人交谈消除顾虑,取得配合。
4.与家属进行交谈,说明麻醉中及麻醉后可能发生的问题。
征得家属同意后,双方签字认同。
(二) 禁食和禁饮为了防止术中呕吐物误吸阻塞呼吸道 1. 择期和限期手术:
禁食 12小时、禁饮4小时。
2.急症手术:
尽早禁食和禁饮并加以注意。
三、麻醉前用药用药目的稳定病人情绪加强麻醉效果减少麻药的毒副作用 ( 抑制分泌和一些反射 ) 使麻醉过程平稳 1 .巴比
---------------------------------------------------------------最新资料推荐 ------------------------------------------------------
妥类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并能防治局麻药毒性反应。
故为各种麻醉前常用药物。
一般用苯巴比妥钠0.1g (成人剂量),麻醉前 30 分钟肌内注射。
2.阿片类镇痛药能与全麻药起协同作用,从而减少麻药用量。
于剧痛病人麻醉前应用可使其安静合作。
椎管内麻醉前使用能减轻腹部手术中的内脏牵拉反应。
于局麻前使用,可强化麻醉效果。
成人常用哌替啶 50 ~100mg 肌内注射,或吗啡 5 ~10mg 皮下注射。
因有抑制呼吸中枢的副作用,尤其是吗啡副作用更明显,故小儿、老年人应慎用,孕妇及呼吸功能障碍者禁用。
3.抗胆碱药抑制腺体分泌,有利于呼吸道通畅。
还能抑制迷走神经兴奋,避免术中心动过缓或骤停。
全
麻和椎管内麻醉前不可缺少的药物。
由于阿托品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活动尤为明显,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热、心动过速等病人不宜使用,而改用东莨菪碱。
常用阿托品 0.5mg 或东莨菪碱 0.3mg ,麻醉前 30 分钟肌内注射。
4.安定、镇静药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及中枢
3 / 5
性肌松弛作用。
还有一定的抗局麻药毒性的作用。
成人常用地西洋(安定) 5 ~10g 或氟哌利多(氟哌啶)5mg,麻醉前 30 分钟肌内注射。
第三节麻醉后的监测与护理一、护理评估(一)了解手术过程(二)身体状况评估 1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 2 .椎管内麻醉主要并发症 3. 局部麻醉并发症主要类型过敏反应,见于酯类局麻药毒性反应,血药浓度过高所致全身毒性反应毒性反应
常见原因药液浓度高、用量大,超过病人耐受力误将药液注入血
管局部组织血运丰富,局麻药吸收过快病人体质差,肝肾功能不良,对正常用量的局麻药耐受力降低药物间相互影响导致毒性增高二、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 1 .体位一般术后平卧 6 小时全麻未清醒病人注意头偏向一侧腰麻病人必须去枕平卧 6 小时病情平稳者可考虑改为半卧位 2 .维护体温正常 3 .防止意外损伤4.饮食早期禁食、禁饮 6 小时后,根据病情考虑饮食 5 .吸氧 6 .其他门诊局麻手术者在手术室外休息30 分钟方可离院(二)病情观察 1 .意识、精神 2 .生命体征 3 .液体出入4.肢体感觉、运动 5 .其他情况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等(三)治疗配合 1 .维持呼吸功能①保持呼吸通畅②呼吸减弱或呼吸困难者继续吸氧必要时辅助呼吸 2 .维持循环功能3.防治腰麻后头痛 4 .配合防治局麻药中毒 5 .缓解疼痛(如PCA 应用) 6 .其他对症(四)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表达心
---------------------------------------------------------------最新资料推荐 ------------------------------------------------------
理感受引导病人调整好心态促进康复(五)健康指导麻醉后不适或并发症,一般具有时间性,随着麻药作用消失,可不留任何后遗症;少数腰麻后头痛者出院时仍未缓解,不必忧虑,注意休息
和营养,都能自愈。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