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麻醉病人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10
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1、麻醉前用药常给予抗胆碱药,其目的在于。
A.消除病人紧张情绪B.减少全麻药用量C.提高痛阈D.防止误吸E.产生遗忘作用2、在行椎管穿刺时,出现第一个落空感觉,则提示穿刺针已刺破。
A.棘上韧带B.棘间韧带C.黄韧带D.硬脊膜E.蛛网膜3 腰麻后去枕平卧6小时是为了A防止呕吐后窒息B减轻伤口的疼痛C防止术后脑缺血D防止术后低血压E防止术后头痛4 麻醉前的准备不包括A进行心理护理B了解病人各系统功能C纠正病人生理功能紊乱D麻醉用具及药物的准备E手术区备皮5 术后体位哪项是错误的A全麻未清醒前应平卧位,并去枕,头偏一侧B 腰麻6小时内应半卧位C 颈,胸,腹部手术应半卧位D阴囊,会阴部,腹股沟手术应低半卧位E臀部手术应仰卧位或俯卧位6 苯巴比妥钠作为局部麻醉前必需的用药,主要是因为A.有镇静作用B.有催眠作用C.能减少呼吸道分泌D.能减轻迷走神经反射E.能预防局麻药中毒反应7 硬膜外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 血压下降B 头痛C 尿储留D 呼吸变慢E 全脊髓麻醉8 全麻病人未清醒前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A 每15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B 去枕平卧,头偏一侧C 保持输液通畅D 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E 防止意外损伤9 全麻病人,术后麻醉完全清醒的标志是A眼球活动B 睫毛反射恢复C 呼吸加快D 呻吟转动E 能认识事物和回答问题10 麻醉前禁食水的主要目的是A 预防术中呕吐物误吸B 防止术中排便C 防止术后腹胀D 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E 防止术后尿储留11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不包括A提高痛阈以减少麻醉药用量B 使病人情绪安定、利于合作C减少不良神经反射D减少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E防止术中支气管痉挛12成人择期手术前应A 禁食、禁饮12h B禁食、禁饮8小时C禁食12h、禁饮8h D 禁食12h、禁饮4hE禁食8h、禁饮4h13为避免术中呕吐物误吸,小儿择期手术前应:A禁食(奶)、禁饮8~12hB禁食(奶)、禁饮4~8hC禁食(奶)8h,禁饮2~4hD禁食(奶)4~8h,禁饮2~4hE 禁食(奶)4~8h,禁饮2~3h14全身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室息B呼吸道梗阻C心搏骤停D 低血压E低氧血症15全麻病人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的原因不包括A气管导管扭折B舌后坠C.口腔分泌物误吸D口腔异物阻塞气道E喉头水肿16以下哪项不属于全麻病人出现下呼吸道梗阻的原因:A气管导管扭折B喉头水肿C口腔分泌物误吸D呕吐物误吸E气管导管紧贴于气管壁17.腰麻后头痛的主要原因是A. 脑脊液外漏致颅内压降低和颅内血管扩张B. 脑脊液外漏致颅内压降低和颅内血管收缩C. 脑脊液容量增加致颅内压增高和颅内血管扩张D. 脑脊液容量增加致颅内压增高和颅内血管收缩E. 脑膜受刺激致脑脊液分泌增加引起颅内压增高18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呼吸抑制B低血压C局麻药毒性反应D全脊髓麻醉E硬膜外血肿19以下哪项不属于局部麻醉A. 表面麻醉B局部浸润麻醉C吸入麻醉D蛛网膜下腔阻滞E硬膜外阻滞20不属于引起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原因是:A 一次性用药量过大B注药速度过快C.注药部位血供丰富D局麻药误注入血管E局麻药吸收过快21下列哪项局麻药一次限量不正确:A.布比卡因300mgB 普鲁卡因1000mgC罗哌卡因150mgD 丁卡因80mg(神经阻滞)E. 利多卡因400mg(神经阻滞)22全麻发生喉痉挛,其特征为出现A.痰鸣音 B.鸡鸣音 C.哮鸣音 D.湿罗音 E.呛咳23以下哪项与预防局麻药中毒无关:A.术前用药给苯巴比妥钠B.避免将局麻药注入血管C.每次用量不超过最大限量D.加少量肾上腺素E.术前做皮肤过敏试验24有呼吸功能障碍者麻醉前用药禁用A.苯巴比妥钠B.阿托品C.东莨菪碱D.吗啡E.安定25.甲状腺机能亢进,高热,心动过速等麻醉前用药不宜使用A.巴比妥类B.鸦片类C.抗胆碱药D.安定药E.丙嗪类26.全麻术前注射阿托品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胃肠蠕动B.减少呼吸道分泌C.减少消化道分泌D.对抗麻药的付作用E.加强镇痛效果27下列哪种药物是全麻麻醉前必不可少的药物,也是椎管内麻醉应选用的,但局麻时却不需要A.吗啡或唛啶B.鲁米那C.氯丙嗪或异丙嗪D.阿托品E.安定或氟哌啶28.在局麻药中加入0.1%肾上腺素的目的是A.防止麻醉后血压下降B.防止麻醉后心率减慢C.调整植物神经功能D.延长麻醉时间减少术中出血E.以上都不是29外科手术病人麻醉后的护理错误的是A.全麻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位,头转向一侧B.腰麻病人必须去枕平卧6~8小时C.硬脊膜外麻醉后,病人应平卧4~6小时D.小儿吸入麻醉后,也应去枕平卧,头转向一侧E.所有麻醉后病人都需要特别护理30.硬脊膜外麻醉后不会出现并发症是A.脊神经根损伤B.硬膜外血肿C.硬膜外腔感染D.头痛E.脊髓损伤31采用局部麻醉,其麻醉前护理不正确的是A.小手术可不必禁食B.手术范围大或术中可能改换麻醉者,常规禁食禁饮C.不作局麻药皮肤过敏试验D.术前用巴比妥类和安定类药物E.做好局麻的用具准备32.硬膜外麻醉术后护理何项不正确A.去枕平卧4~6小时B.术后即可进饮食C.注意肢体活动,观察有无脊神经损伤或受压D.保持麻醉穿刺部位清洁干燥E.注意有无寒战,高热,脑膜刺激征等硬膜外腔的感染33.下列哪种情况麻醉前可用吗啡A.呼吸道部分梗阻B.呼吸功能不全C.骨折病人D.颅内压增高E.临产前孕妇A2型题1.女性,43岁,行“局麻下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
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一、填空题1.将渗透力强的局麻药用于黏膜表面,使其穿透黏膜而阻滞神经末梢所产生的麻醉,称为______麻醉。
2.临床将麻醉分为______麻醉、_______麻醉和_______麻醉三类。
3.局部麻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麻醉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类。
5.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射到_______或_______的周围,以阻滞神经传导,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6.将局部麻醉药注入_______,阻滞脊神经根,使躯干的某一节段产生麻醉作用,称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阻滞或硬膜外麻醉。
二、选择题1.以下麻醉方法属于全身麻醉种类的是()A.神经阻滞麻醉B.复合麻醉C.硬膜外麻醉D.蛛网膜下腔阻滞E.区域阻滞麻醉2.吸入麻醉时,术前用阿托品的目的是()A.减少胃肠道蠕动B.提高病人耐受力C.抑制迷走神经反射D.减少呼吸道分泌物E.减轻术中交感神经兴奋3.异丙嗪属于麻醉前用药中的哪类()A.抗胆碱能药B.抗组胺药C.镇痛药D.镇静药E.催眠药4.以下属于静脉麻醉药的是()A.地西泮B.氧化亚氮C.氟烷D.氯氨酮E.恩氟烷5.椎管内麻醉能够产生的效果是()A.肌张力增加B.意识消失C.完全消除内脏牵拉反应D.反射活动消失E.痛觉消失6.全麻时造成呼吸道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A.呕吐物误吸B.舌后坠C.喉痉挛D.分泌物阻塞E.支气管痉挛7.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中最严重和危险的并发症是()A.硬脊膜外血肿B.神经损伤C.心律失常D.血压下降E.全脊髓麻醉8.为预防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头痛的发生,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A.头偏向一侧B.术后薄枕平卧4~6小时C.术后去枕平卧6~8小时D.吸氧E.减少术中输液量9.麻醉前用药中有减少呼吸道分泌作用的是()A.苯巴比妥钠B.阿托品C.地西泮D.派替啶E.异丙嗪10..以下哪种药物是预防局麻药中毒的术前用药()A.氯丙嗪B异丙嗪C阿托品D哌替啶E苯巴比妥钠11.有关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以下哪项有错误。
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第五单元麻醉病人的护理[单选题]1.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去枕平卧()。
A.1~2小时B.4~6小时C.8~10小时D.10~12小时(江南博哥)E.12~24小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病人返回病室后,全麻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腰麻病人去枕平卧12~24小时,防止术后头痛。
如病人无特殊病情变化,术后次日晨取半卧位。
[单选题]2.腰麻病人去枕平卧()。
A.2~6小时B.6~8小时C.10~12小时D.11~13小时E.12~14小时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病人返回病室后,为防止术后头痛,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腰麻病人去枕平卧12~24小时。
如病人无特殊病情变化,术后次日晨取半卧位。
[单选题]3.病人全麻拔管后自主呼吸时出现“三凹征”常见于()。
A.上呼吸道梗阻B.急性支气管痉挛C.肺不张D.呼吸暂停E.误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上呼吸道梗阻为全麻时常见的并发症,见于气管内插管失败、极度肥胖、静脉麻醉未行气管内插管、胃内容物误吸及喉痉挛者。
病人往往在自主呼吸时出现三凹症,人工呼吸时呼吸囊阻力大,无胸廓起伏,短期内可致死,务必预防在先。
[单选题]4.为了防止麻醉后呼吸道误吸或呕吐一般成人术前禁食()。
A.5~10小时B.8~12小时C.9~16小时D.12~16小时E.16~20小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成年人术前禁食8~12小时,禁水4~6小时,以防止麻醉后呼吸道误吸或呕吐。
[单选题]5.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常规去枕平卧()。
A.6~8小时B.7~8小时C.7~9小时D.8~9小时E.8~10小时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对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的病人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其目的是防止蛛网膜下腔穿刺处脑脊液渗漏,造成低颅压性头痛。
[单选题]6.可使用普鲁卡因加入适量肾上腺素作为局麻药物的病人是()。
A.高血压病人B.心脏病病人C.甲亢病人D.老人E.胆囊炎病人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局麻药内加入肾上腺素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延缓局部麻醉药的吸收,既能延长其作用时间,又能减轻局部麻醉药的毒性反应,还能消除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等扩张血管的作用,减少创面渗血。
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麻醉的分类】分类麻药作用点意识情况全身麻醉中枢神经系统意识和痛觉消失局部麻醉周围神经系统痛觉消失,但意识清醒第二节全身麻醉分类应用常用药吸入麻应用最广泛氧化亚氮、氟烷醉静脉麻因镇痛效果不强,肌松效果差,故用于麻醉前诱导或小手术硫喷妥钠、氯胺酮、丙泊酚醉护理(一)麻醉前术前8~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防麻醉后食物反流所致窒息。
(二)麻醉后1.体位: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
2.常见并发症累及系统问题处理备注呼吸系统(占70%)呼吸暂停人工呼吸,必要时插管采用注射泵缓慢推注上呼吸道梗阻舌下坠所致的梗阻者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喉痉挛或反流物所致者,注射肌松药同时行气管内插管表现为三凹征急性支气管痉挛(满布哮鸣音)快速加深麻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或氨茶碱,激素等麻醉药品过敏引起,避免用吗啡、箭毒、阿曲库铵等诱发支气管痉挛药物呼吸系统(占70%)肺不张深呼吸和用力咳嗽听诊呼吸音遥远或消失肺梗死颈静脉怒张、发绀,血压降低见于长期卧床患者肺脂肪栓塞呼吸循环支持骨折手术容易出现,可突然心脏停搏动循环系统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时,加深麻醉,应用降压药和其他心血管药物全身麻醉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与麻醉浅、镇痛药用量不足有关低血压快速输注晶体和胶体液,酌情输血麻醉中血压<80/50mmHg、有高血压史者血压下降超过术前血压的30%循环系统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及室颤者,应予药物治疗同时电击除颤术前纠正严重低钾;术前有室性期前收缩者——静注利多卡因预防心搏停止心肺复苏全身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恶心呕吐:最常见的并发症。
麻醉药物或吗啡所致。
处理:昂丹司琼(枢复宁)、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或丙泊酚。
第三节椎管内麻醉一、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肢及2~3小时内的下腹部手术——简单、易行、有效。
二、硬脊膜外阻滞适用于除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
三、护理(一)蛛网膜下腔阻滞1.麻醉后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
---------------------------------------------------------------最新资料推荐 ------------------------------------------------------(教案 )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理想麻醉要求安全 , 无痛 , 精神安定 , 适当肌松麻醉分类定义 :麻醉剂作用于CNS, 使之抑制 , 病人的意识和痛觉消失 , 肌肉松弛 , 反射活动减弱。
优点 :①具变通性;②无论时间长短皆适用;③易于控制。
缺点 : ①抑制呼吸循环S;②具爆炸危险性。
第一节麻醉方法一、全身麻醉吸入麻醉气管插管密闭通路静脉麻醉二、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腰麻经腰L3~L4 或 L4 ~L5 间隙给药半身麻醉效果三、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干(丛)阻滞麻醉第二节麻醉前护理一、病人评估 1.掌握病人的病情:主要疾病、伴随疾病、重要器官功能、体液失衡情况以及既往病史等 2.了解病人心理状况 3.评估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常用《国际通用ASA 分类法》国际通用ASA分类法第一类 (I)病人的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发育、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
第二类 ( Ⅱ )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仍无大碍。
第三类 ( Ⅲ) 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1 / 5功能减损,虽在代偿范围内,但对施行麻醉和手术需很谨慎。
第四类 ( Ⅳ) 病人的心、重,功能代偿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不全,威胁着生命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有危险。
第五类 (V) 病人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威胁,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
如系急症手术,则在评定的级别后加E(emergency) ,以资区别。
二、护理措施(一)提高麻醉耐受力 1. 纠正生理紊乱,去除潜在疾病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