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44.89 MB
- 文档页数:70
---------------------------------------------------------------最新资料推荐------------------------------------------------------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一、麻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的整个机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根据麻醉作用部位和所用药物的不同,将临床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复合麻醉和基础麻醉。
全身麻醉包括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
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
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和骶管麻醉。
复合麻醉是合并或配合使用不同药物或(和)方法施行麻醉的方法。
基础麻醉是麻醉前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的麻醉处理的方法。
(参考图 1、图 2)图 1 全部位麻醉周围神经好的麻醉有四个特点:一是安全、舒适;二是便于手术;三是快而易恢复;四是毒、副作用小。
二、麻醉前准备任何麻醉都可能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1 / 7害。
为了提高病人麻醉中的安全性,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减少麻醉后的并发症,必须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一)麻醉前评估心理状况生理状况:目前病情、既往状况目前临床常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的病情分级方法判断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
(参考表 1)全身麻醉中枢神经意识消失吸入麻醉静脉麻醉意识清醒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图 2 表 1-ASA 病情分级健康状况病情分级第 1 级第 2 级第 3 级第 4 级第 5 级对麻醉及手术的耐受力耐受性良好耐受性良好正常健康有轻度系统性疾病(包括>70 岁者或新生儿)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有严重系统性疾病,且经常面临威胁生命的危险不论手术与否,生命均难以维持 24 小时的濒死病人耐受力减弱,须充分术前准备即使充分术前准备风险性也很大非常危险,不宜行择期手术(二)家属签字(三)术前病人准备(四)物品准备:麻醉前必须对麻醉和监测设备、麻醉用具及药品进行准备和检查,包括麻醉机、急救设备和药品。
第五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
1、麻醉前用药常给予抗胆碱药,其目的在于 。A.消除病人紧张情绪 B .减少全麻药用量 C .提高痛阈 D.防止误吸 E .产生遗忘作用 2、在行椎管穿刺时,出现第一个落空感觉,则提示穿刺针已刺破 。 A.棘上韧带 B .棘间韧带 C .黄韧带 D .硬脊膜E.蛛网膜 3 腰麻后去枕平卧 6 小时是为了 A 防止呕吐后窒息 B 减轻伤口的疼痛 C 防止术后脑缺血 D防止术后低血压 E 防止术后头痛 4 麻醉前的准备不包括
A 进行心理护理 B 了解病人各系统功能 C 纠正病人生理功能紊乱 D麻醉用具及药物的准备 E 手术区备皮
5 术后体位哪项是错误的 A 全麻未清醒前应平卧位,并去枕,头偏一侧 B 腰 麻 6 小时内应半卧位 C 颈,胸,腹部手术应半卧位 D 阴囊,会阴部,腹股沟手术应低半卧位 E 臀部手 术应仰卧位或俯卧位 6 苯巴比妥钠作为局部麻醉前必需的用药,主要是因为 A.有镇静作用 B.有催眠作用 C.能减少呼吸道分泌 D.能减轻迷走神经反射 E .能预防局麻药中毒反应 7 硬膜外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血压下降 B 头痛 C 尿储留 D 呼吸变慢 E 全脊髓麻醉 8 全麻病人未清醒前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 每 15 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 B 去枕平卧, 头偏一 侧 C 保持输液通畅 D 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E 防止意外损伤 9 全麻病人,术后麻醉完全清醒的标志是 A 眼球活动 B 睫毛反射恢复 C 呼吸加快 D 呻吟转动 E 能认识事物和回答问题 10 麻醉前禁食水的主要目的是 A 预防术中呕吐物误吸 B 防止术中排便 C 防止术后腹胀 D 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E 防止术后尿储留 11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不包括 A 提高痛阈以减少麻醉药用量 B 使病人情绪 安定、利于合作 C 减少不良神经反射 D减少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 E 防止术中支气管 痉挛 12 成人择期手术前应 A 禁食、禁饮 12h B 禁食、禁饮 8 小时 C 禁 食 12h 、禁饮 8h D 禁食 12h、禁饮 4h E 禁食 8h、禁饮 4h 13 为避免术中呕吐物误吸,小儿择期手术前应: A 禁食(奶)、禁饮 8~12hB 禁食(奶)、禁饮 4~ 8hC 禁食(奶) 8h,禁饮 2~ 4h D禁食(奶) 4~ 8h,禁饮 2~4hE 禁食(奶) 4~ 8h,禁饮 2~3h 14 全身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室息 B 呼吸道梗阻 C心搏骤停 D 低血压 E 低氧血症 15 全麻病人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的原因不包括 A 气管导管扭折 B 舌后坠 C.口腔分泌物误吸 D 口腔异物阻塞气道 E 喉头水肿 16 以下哪项不属于全麻病人出现下呼吸道梗阻的原因: A 气管导管扭折 B 喉头水肿 C 口腔分泌物误吸 D 呕吐物误吸 E 气管导管紧贴于气管壁 17 .腰麻后头痛的主要原因是 A.脑脊液外漏致颅内压降低和颅内血管扩 张 B. 脑脊液外漏致颅内压降低和颅内血管收 缩 C. 脑脊液容量增加致颅内压增高和颅内血 管扩张 D. 脑脊液容量增加致颅内压增高和颅内血 管收缩 E. 脑膜受刺激致脑脊液分泌增加引起颅内 压增高 18 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呼吸抑制 B 低血压 C局麻药毒性反应 D 全脊髓麻醉 E 硬膜外血肿 19 以下哪项不属于局部麻醉 A.表面麻醉 B 局部浸润麻醉 C 吸入麻醉 D 蛛网 膜下腔阻滞 E 硬膜外阻滞
作业四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全身麻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合麻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脉麻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局部浸润麻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阻滞麻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椎管内麻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空题:1、理想的麻醉应达到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目的。
2、腰麻适合于手术时间在2-3H内的____、____、__等手术。
3、硬膜外麻醉常用于____以下各种腹部、腰部和下肢手术,尤其适合于____、。
4、手术病人合并高血压者,血压控制在____以下较为安全,合并糖尿病者,空腹血糖宜控制在____以下。
5、术前准备中阿托品对于____、____、____病人不宜使用。
6、全身麻醉病人出现呼吸道梗阻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麻醉前常用苯巴比妥钠,使病人____安定,并能减少局麻药的____反应。
8、麻醉前应用哌替啶,可减少全麻药的___、在椎管内麻醉前应用,可减少腹腔内脏的_____。
简答题:1、全麻病人离开麻醉恢复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导致局麻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的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一、选择题:1、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 血压下降B血管扩张C呼吸变慢D全脊髓麻醉2、全麻后完全清醒是指A呼之能睁眼B对刺激有反应C能正确回答问题D能翻身活动3、下列哪种药物不宜作为椎管麻醉前常规用药A安定B苯巴比妥钠C哌替啶D氯丙嗪E阿托品4、为避免手术病人术中呕吐和腹胀,应于A术前6H禁食、禁水B术前12H禁食、不限制饮水C术前12H禁食、禁水D术前24H禁食、4 H禁水E术前24H禁食、24H禁水5、全身麻醉前用药,给用胆碱药物的不得是A镇静B镇痛C对抗局麻药的毒性D减少呼吸道的分必物E减轻内脏牵扯痛6、麻醉前准备不包括A 进行心理护理B 了解病人的各系统功能C纠正病人生理功能紊乱 D 麻醉用具及药物的准备 E 手术区备皮7、胃肠道手术,术前禁食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手术困难B避免手术后腹胀C预防麻醉中呕吐造成窒息D防止术后吻合口瘘E早期恢复肠蠕动8、能预防局麻药中毒的术前用药是:A氯丙嗪B异丙嗪C阿托品D哌替啶E 苯巴比妥钠9、对腰麻后头痛的预防措施是A 给予预防性止痛药B 给予镇静剂C 静脉输液D 麻醉后去枕平卧6—8H10、吸入性全身麻醉不可缺少的术前用药是A苯巴比妥钠B安定C阿托品D吗啡E异丙嗪11、全麻下行全肺切除术的病人。
---------------------------------------------------------------最新资料推荐 ------------------------------------------------------(教案 )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理想麻醉要求安全 , 无痛 , 精神安定 , 适当肌松麻醉分类定义 :麻醉剂作用于CNS, 使之抑制 , 病人的意识和痛觉消失 , 肌肉松弛 , 反射活动减弱。
优点 :①具变通性;②无论时间长短皆适用;③易于控制。
缺点 : ①抑制呼吸循环S;②具爆炸危险性。
第一节麻醉方法一、全身麻醉吸入麻醉气管插管密闭通路静脉麻醉二、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腰麻经腰L3~L4 或 L4 ~L5 间隙给药半身麻醉效果三、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干(丛)阻滞麻醉第二节麻醉前护理一、病人评估 1.掌握病人的病情:主要疾病、伴随疾病、重要器官功能、体液失衡情况以及既往病史等 2.了解病人心理状况 3.评估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常用《国际通用ASA 分类法》国际通用ASA分类法第一类 (I)病人的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发育、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
第二类 ( Ⅱ )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仍无大碍。
第三类 ( Ⅲ) 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1 / 5功能减损,虽在代偿范围内,但对施行麻醉和手术需很谨慎。
第四类 ( Ⅳ) 病人的心、重,功能代偿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不全,威胁着生命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有危险。
第五类 (V) 病人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威胁,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
如系急症手术,则在评定的级别后加E(emergency) ,以资区别。
二、护理措施(一)提高麻醉耐受力 1. 纠正生理紊乱,去除潜在疾病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