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阅读心理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96.09 KB
- 文档页数:3
心理研究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23,16(3):216-223阅读心理学视角下的“一目十行”现象闫国利1,2宋子明1,2,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300387;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天津300387;3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烟台264025)摘要“一目十行”指阅读速度极快,一眼能看十行文字。
人们阅读时真的能“一目十行”吗?科学地认识该问题,对于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阅读心理学视角来看,“一目十行”可以形容阅读速度快,但是描述人们阅读时能做到“一目十行”,是不科学的。
结合当代阅读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发现,文章从阅读时的眼睛运动特点、一次注视获取的有效信息范围两个方面分析了“一目十行”不科学的内在原因。
在此基础上,从遗觉像、略读、快速阅读三个方面分析了阅读中所谓的“一目十行”现象,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一目十行;眼动;阅读知觉广度DOI 10.19988/ki.issn.2095-1159.2023.03.0031阅读中的“一目十行”现象“一目十行”指阅读时看书速度极快,一眼能看十行文字(现代汉语词典,2012)。
在史书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一目十行”的记载,如南宋诗人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二》中的诗句“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载:“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梁书·简文帝纪》载:“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古代文字的排版方式是从上到下,由左到右,为什么称为一目十行呢?因为古代的“列”,即为“行”。
《汉语大词典》(2001)中释“行,列也”。
在现代的新闻中也不乏有速读冠军的报道,如六次“世界速读”冠军Jones 能在47分钟内读完最新版的《哈利波特》(World Speed Reading Council,2008)。
“一目十行”真的是指一眼能看十行文字还是仅形容看书速度快呢?虽然“一目十行”早在南宋时期就有记载和描述,但直到现在,大部分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对于心理实验的研究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实验是通过科学方法来验证和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一种手段。
在心理实验中,研究者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和变量来观察和测量被试的反应和行为,从而得出结论和推论。
下面就是有哪些关于心理实验的书籍值得分享的内容。
1.《追寻记忆的痕迹》这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介绍了许多有趣的心理实验,如著名的斯特鲁普效应、米勒-伊普斯效应、多智能理论等。
通过这些实验,卡尼曼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思维和行为中的许多奇妙之处,同时也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行为中的许多盲点和误区。
这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学生阅读,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思维和行为。
2.《人类行为的基础》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沃森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介绍了许多经典的心理实验,如小阿尔伯特实验、皮格马利翁效应等。
通过这些实验,沃森向读者展示了人类行为中的许多基本原理,如条件反射、习得行为等。
这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学生阅读,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3.《心理学的实验方法》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艾利斯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介绍了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读者可以更好地设计和执行心理学实验,从而得出更准确和可靠的结论和推论。
这本书适合心理学专业学生和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员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心理学实验研究。
心理实验是研究和探索人类思维和行为的重要手段,通过心理实验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本质和特点。
以上介绍的三本书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心理实验的相关内容,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心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为心理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需求心理及柔性化服务研究【摘要】本文在划分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心理及其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矛盾,提出了建立和谐图书馆文化的措施。
要对读者进行图书馆文化教育;不断扩充图书馆知识库,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帮助读者提高自身的信息检索能力;实施图书馆的柔性化服务,改善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需求;读者心理;柔性化服务一、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划分读者心理,即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特征,是他们的思维、情感、意志和兴趣等心理品质的反映。
[1]由于医学院校的特殊性,对于其图书馆读者的划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
在此,我们将这些读者按学科专业划分为临床医学类读者、药学类读者、市场营销类读者、管理类读者以及科研类读者五大类。
1、临床医学类读者临床医学读者包括临床医生以及在校临床专业医学生。
这一类读者需要拥有全面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与时俱进的科学头脑。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身居医疗第一线,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人类遇到或者发现的疾病也越来越复杂,研究已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地方,现在更倾向于全国甚至全球共同研究,共同分享医学成果。
因此,他们需要即时更新知识,而图书馆拥有大量医学前沿刊物,可以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拓展他们的思路;对于在校临床专业医学生而言,对图书馆更多是一种求索心理。
[2]他们阅读的目的比较单一,因其还未走上临床,需要大量的医学基础知识,不论是完成学业、报考研究生,图书馆都能基本满足他们的需求。
总的来说,临床医学类读者有一种求索的阅读心理,这类读者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
[3]2、药学类读者药学专业的读者大都有一种谨慎、仔细的特质。
不论中医还是西医,他们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药物知识,对其形态、功能、性能有全面的了解。
这类读者大部分时间可能都在实验室对药物进行提取、分析,进行精确计算或者走进大自然去认识药物。
如何阅读并解析心理学文献阅读心理学文献是心理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一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现。
然而,由于心理学文献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读者在阅读和解析时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从准备阅读、文献选择、阅读方法以及解析文献等方面,介绍如何有效地阅读并解析心理学文献。
一、准备阅读在开始阅读前,我们需要对要读的文献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析。
1.了解背景知识:在阅读心理学文献之前,首先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必要的。
可以阅读相关教材、学术书籍或文章,了解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
2.查阅术语和概念:心理学文献中常常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我们可以事先了解这些术语和概念的定义和含义,从而减少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
二、文献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学文献是阅读和解析的前提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1.确定阅读目的:在选择文献之前,应该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
是为了学习某个专题的研究现状,还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者是为了深入了解某个理论?明确阅读目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选择适合的文献。
2.查找可靠的资源:在选择文献时,应尽量选择正规、权威的学术期刊、书籍或其他可以提供可靠信息的资源。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较高、被同行认可的论文更具权威性。
三、阅读方法在开始阅读心理学文献时,一些阅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阅读和理解文献的内容。
1.整体了解:在阅读之前,我们可以先浏览文献的摘要、引言和结论等部分,了解整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
这有助于我们提前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读取和解析文献。
2.有重点地阅读:针对文献的不同部分,可以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对于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部分,我们可以更加仔细地阅读,理解作者的理论假设和研究设计。
对于结果和结论的部分,可以更加关注结论是否与作者的假设一致,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等。
q乙.-q _l薜考 I 妻 韧谈 卿,漱 斫 母 帏建设2000(4)‘ },
读者阅读心理的研究 赵崇岩(齐齐哈尔大学图书馆161006) G计
摘要]读者闺读. 理的斫完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读者闽读心理学是读者工作 学科与. 理学相蛄夸而形成的分支学科.它主要研宄读者的闽读动机 闽读行为与方击 阅读兴趣.以厦闽读能力的斫完等。本文阐述了读者阅读· 理中的一些基奉理论问题,重 点分析讨论了读者在阅读中表现出的种种心理 行为.从而为读者服务工作提供了克实的 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1 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004--325X(2000)04--0092--03
人们的任何心理活动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 的行为都是受心理支配的.由此产生了心理学与心 理学的研究。读者心理学正是研究人们在阅读过程 中 L-理反应到行为上的科学,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 研究的课题 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读者的阅读 心理进行探讨,对我们更好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无 疑帮助是根大的。 阅读是一种人类杜会生活中特有的精神活动. 人们通过阅读活动不断地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提高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阅读活动作为社会生活 的普遍现象.具有持久的发展过程,同时,阅读活动 总是由读者个人进行的 阅读心理研究,即从读者一L- 理的角度.具体研究阅读活动行为是如何进行的.读 者为什么要阅读 阅读什么.如何阅读等等,即研究 阅读行为及阅读心理诸现象的一般特征 2.6提高服务手段,注重服务质量 先进的情报服 务手段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 我们充分利用 MedLine cMcC cBCdisc光盘数据库,及时向读者提 供定题和专题检索.查新服务.仅1999年我们就检 索,查新240余项课题 为解决读者检索后,全文和一次文献源提供能 力的馆藏局限与不足,我们与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咨 询部.中国医科院信息部建立了查询.邮寄和传真业 务:此举不仅为临床一线读者提供了急需资料,同时 也为实施局域文献资源共享及建立文献保障体系探 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读者阅读心理的内容范围包括四个方面第一, 研究读者阅读前基本条件.即读者的现有知识.经 验.阅历 智力和接受水平 第二,研究读者借阅过程 中的心理现象及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阅读动机.阅读 态度.阅读倾向等。第三,研究阅读修养,提高读者的 阅读能力,进行阅读方法与经验的学习教育。第四, 研究读者的阅读效果及图书馆的环境条件。 读者阅读心理的研究对象是有关读者在借阅活 动中的心理方面.它通过读者在图书馆借阅活动中 的种种表现,着重研究读者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征, 揭示读者在图书馆这个特定环境中的各种心理活动 与行为。 本文着重从如下几方面对读者进行阅读心理研 究和探讨。 1阅读行为与方法
【参考文献】 i马远趣图书馆面对新世纪挑战的对策图书馆杂志, 1999(7 2王宝霞图书馆信息服务面对知识经济冲击下问题与对 莆研究图书馆工怍与研究,1999(4) 3江乃武论期刊部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4) 4辛希孟.丁丁加强新世纪文献信息服务.促进知识经 济发展.图书情报工作.1999(11) 5郭淋平咨询用户类型 心理厦需求特点研究中国图书 馆学撤,1999(5) 【技稿日期:2000—01—28责任璃辑 射继堆1 阅读行为是受特定环境制约的.所以阅读行为 只能在阅读图书时才能反映出心理活动。阅读行为 是读者在阅读中生理和心理过程的表现形式,它是 实现阅读活动的目的、内容.效果的手段。阅读行为 的实现过程.是人们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对文献载体 信息符号的感知过程、或者同时综合采用各种感觉 器官阅读文献,以强化阅读效果。根据读者的阅读行 为,为使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除了读者具备一 定的文化知识基础条件咀外 还应指导读者注意掌 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关著述提出过许多种读书方 法,大体分为五种第一,循序渐进法;第二.学以致 用法:第三 温故知新法;第四.吟诵相问法:第五,交 叉阅读法。这样接着不同读者的心理.生理机构及思 维活动规律来指导读者善于合理安排个人的阅读时 间 善于调节不同的阅读内容.分段交叉阅读不同文 献,控制兴奋与抑制有效功能.使之获得最佳学习效 果.提高学习效率 2阅读动机 阅读动机一般指阅读的动力因素,或口q做阅读 动力。人们的一切行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的.并 指向于一定的目的 大学生的阅读动机来源有两种: 外因和内因,大学生们都生活在学校的环境里.每天 都接受老师的教育.外因差不多.这表现在不同的大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阅读动机.而同一个大学生也可 以同时存在着几种动机。大学生的阅读动机可以从 两个角度去划分:(1)阅读动机有正确与错误 高与 低之分。正确的阅读动机主要来自正确的人生观,崇 高的生活和学习目的,只要自觉地把自己与伟大的 社会主义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一种时代的责 任感和迫切感 学好自己的专业,完成个人的志愿. 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等动机都是正确的 高尚的。而一 切仅仅从利己主义出发.追求个人名利 为个人狭隘 的利益而阅读的动机则是错误的,不高尚的。(2)阅 读动机有直接、间接之分。直接阅读动机与阅读活动 直接相联系.它是由对阅读的直接兴趣.对阅读活动 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这类动机比较具体具 有实际效能。间接阅读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 会要求在学生学习上的反映,大学生中多数是为了 学习而阅读,有一个远景规翅『.这一动机一旦形成. 就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较长的时间内 起作用。 莸们调动读者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效果.就涉及 到一个阅读动机的培养问题.要引导他们在学习 研 究上的直接兴趣,逐步提高,还要创造阅读条件、增 强学习的需要.及时向读者推荐有价值的书籍.还应 降低图书流通中的拒借率。 3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受人们的心理支配而各有所异,是 人们力求知识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倾向, 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愿联系着的;兴趣是在需要 的基础上.在生活 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那么,阅读需不需要这种兴趣呢?下面莸们就针对 大学生的阅读活动来谈一谈,大学生的阅读是需要 兴趣的.否则将会成为一种精神负担 不会起到良好 效果。作为读者阅读重要因素的阅读兴趣有两个含 义(1)对阅读的喜爱程度.即直接阅读兴趣,它是产 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知识内容影响而直接引起的。 (2)对某种典型或某种内容文章的选择,即间接阅读 兴趣 它多数是为了取得良好成绩,而作为突击性阅 读的一种兴趣 (3)要使大学生们懂得培养阅读兴趣 除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还要靠自己的努 力。 阅读的过程也就是获得兴趣的过程.而兴趣又 可以推动人们去自觉地接近图书.同阅读动机一样, 任何读者的阅读都要受到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 的影响.不同时期他们的阅读兴趣是不一样的.费们 只有掌握了读者阅读兴趣的异同.才能加强对他们 阅读兴趣的培养,使直接阅读兴趣和间接阅读兴趣 有机地结台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阅读目的 实现阅读愿望完成阅读行为.达到阅读效果的 要求.称为阅读目的 阅读目的可分为四类:(1)学习 型阅读目的,读者阅读文献是为了获得系统的知识: (2)研究型阅读目的.是为了探索未知.创造新的知 识:(3)应用型阅读目的 读者阅读文献是为了解决 工作中的具体疑难.有针对性地吸取知识:(4)享受 型阅读目的 读者浏览书报杂志.是为了获得美的享 受和艺术熏陶,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每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可能有多种阅读目 的.各种阅读目的交换、更替 或相互结合会导致良 好的阅读效果。比如,一位大学教师读者,他可能带 着多种阅读目的利用图书馆藏书 他可以为研究课 题而阅读本专业文献 为学习新知识需要而系统阅 读相关专业文献 有时也为应用需要而查找特定参 考资料 然而.读者在每次单项阅读阶段.总有一种 阅读目的属于主导地位 其他阅读目的属于次要的 辅助地位.如有位技术人员读者.为吸取某项先进工 艺而查阅有关科技资料,虽然也用资料中的新知识
93· 来武装自己,但是他查阅文献的基本目的是应用,并 以此作为阅读成果的主要标志 而学习和享受效果, 只是查阅过程中的附带作用 5闻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指阅读活动中驾御文献的能力、包 括选择文献、掌握阅读文献的技能、理解文献的内 容 消化和运用知识 读者阅读能力和先天素质有一 定关系.但主要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学习 教育、阅读 实践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起着决定作用、不同读 者在阅读能力上存在着强与弱、高与低之丹,对缺乏 阅读能力的读者.馆员要努力为其服务:(1)对缺乏 选择文献能力的读者.馆员要指导读者,首先要明确 解决什么主题.有那些文献适合自己的需要,如何查 找.如何鉴别和取舍等问题:(2)对缺乏掌握阅读方 法能力的读者.应使其具备这种能力.保证其顺利进 行阅读活动并取得成效;(3)对缺乏理解文献内容能 力的读者,应使其掌握阅读文献的基本要求,并能让 其完整准确地掌握文献的主要内容,深入具体地领 会文献的精神实质;(4)对于缺乏消化和运用知识能 力的读者.应使读者懂得阅读文献的目的是把文献 知识学到手 图书馆的读者阅读心理可以系统地概括为三 种:(1)求知心理,带有这种心理的读者,他们所感兴 趣的是那些时效性强,内容丰富的新资料。为这类读 者服务.图书馆员不但要有耐心的工作态度,还必须 懂得有关科学知识,懂得必要的外文与熟悉各种外 文资料的检索方法;(2)求学心理,这是一种较为普 通的读者心理、读者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图书资料所 包含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图书馆工作者一旦 判断出读者属于这种心理,就应该有相应的服务方 法,应该履行第二课堂教师的责任.适当地作一些指 导阅读工作.帮助他们从众多的复习资料中选择有 定价值的参考资料,力争充分地满足他们的求知 94· 欲望,【3)求实心理,这类读者的阅读行为.乃出自一 种求实的阅读心理.即有目的地为完成某一项工作 任务从图书资料中获取有用的成果而阅读.这类读 者有鲜明的目的.选用图书资料投进自己的创作要 求 他们获取图书资料心情迫切,总是不厌其烦地通 过各种方法找到所需图书,对待这样的读者,蠡们可 根据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需图书内容 范围 想方设法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利用图书馆员熟悉馆 藏的有利条件,向读者推荐有关图书资料。 综上所述 本文就读者在阅读时可能具有的几 种阅读心理作了简要的概述,读者阅读心理远远不 止上面提到的这些 读者在借阅图书资料时可受几 种心理支配,许多读者可能借阅一本书.可能有不同 的阅读动机,比如在知识不断地老化 更新的情况 下.一个科技人员当他从事具体的创作设计时,他的 阅读一方面是怀着求知心理阅读有关知识.另一方 面叉出于新的动机,捕捉本时代、本专业的新科研成 果.继而叉将这些阅读收获运用于自己具体创作性 工作上,选到求实目的。因此.图书馆员在为读者服 务时要进行仔细分析.认真研究读者阅读心理.对不 同的阅读心理要有不同的服务方法,真正作到一切 为读者着想.急读者之所急.帮读者之所需 不断提 高服务质量。 [誊考文献1 l 酥果.姥高校图书馆环境对读者的心理影响湘潭大 学学报.1999(3)113~114 2来亚明高校资料室读者需求心理韧探,图书馆.1998 (1)48~50 3李惠珍试论图书馆读者工作学.图书情报工作,1998 (2)22~25 4艾常英高校学生读者心理与服务对策 C-理学探新 1991(2)61~62 [收稿EI期l999一l2—18责任璃辑/刘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