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29
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库一、选择题(一)基础理论1.图书馆业务工作是以()为工作对象,以传递文献信息为方法,以读者服务为目标的一种过程。
A.文献B.知识C.信息D.书籍2."目录"一词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叙传》,"目"是指篇目,"录"是指叙录。
请问:叙录的意思是 ( )。
A.前言B.附录C.提要D.关键词3.《公共图书馆宣言》是由()制定的。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国际文献学会C.国际公共图书馆协会D.国际信息学会4.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有文字的文献()。
A.陶文B.青铜器铭文C.甲骨文D.先秦石鼓石刻5.属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书籍形式是()。
A.莎草纸书B.泥版书C.羊皮纸书D.蜡版书6.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
A.中国国家图书馆B.上海图书馆C.广州图书馆D.北京大学图书馆7.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是( )。
A.中国国家图书馆B.美国国会图书馆C.英国图书馆D.法国国家图书馆8.根据国际图联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每()万人就应该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A.10B.3C.5D.89.下列不属于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是:( )。
A.社区图书馆B.街道图书馆C.儿童图书馆D.农村乡镇图书馆(室)10.不属于图书馆效益的特点的是()。
A.利润性B.外向性C.模糊性D.潜在性11.为了防止竹简虫蛀和霉烂,在书写之前,需要进一步加工处理,这一道工序叫()。
A.蒸馏B.杀黄C.汗青D.留青12.以下哪项属于图书馆的经济效益()。
A.用户满意程度B. 信息及时性C.潜在经济效益D. 情报完整性13.复合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与()的有机结合。
A.传统图书馆B.虚拟图书馆C.无墙图书馆D.复合图书馆14.()是指文献中记录的人类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信息,经过积累总结的知识,是文献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
A.信息内容B.制作方式C.记录符号D.载体材料15.()是指能够记录知识、信息的各种物质实体,是人类传播和交流知识信息的媒介。
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库一、选择题(一)基础理论1.图书馆业务工作是以()为工作对象,以传递文献信息为方法,以读者服务为目标的一种过程。
A.文献B.知识C.信息D.书籍2."目录"一词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叙传》,"目"是指篇目,"录"是指叙录。
请问:叙录的意思是( )。
A.前言B.附录C.提要D.关键词3.《公共图书馆宣言》是由()制定的。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国际文献学会C.国际公共图书馆协会D.国际信息学会4.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有文字的文献()。
A.陶文B.青铜器铭文C.甲骨文D.先秦石鼓石刻5.属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书籍形式是()。
A.莎草纸书B.泥版书C.羊皮纸书D.蜡版书6.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
A.中国国家图书馆B.上海图书馆C.广州图书馆D.北京大学图书馆7.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是( )。
A.中国国家图书馆B.美国国会图书馆C.英国图书馆D.法国国家图书馆8. 根据国际图联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每()万人就应该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A.10B.3C.5D.89.下列不属于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是:( )。
A.社区图书馆B.街道图书馆C.儿童图书馆D.农村乡镇图书馆(室)10. 不属于图书馆效益的特点的是()。
A.利润性B.外向性C.模糊性D.潜在性11. 为了防止竹简虫蛀和霉烂,在书写之前,需要进一步加工处理,这一道工序叫()。
A.蒸馏 B.杀黄C.汗青D.留青12.以下哪项属于图书馆的经济效益()。
A.用户满意程度B. 信息及时性C.潜在经济效益D. 情报完整性13.复合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与()的有机结合。
A.传统图书馆B.虚拟图书馆C.无墙图书馆D.复合图书馆14.()是指文献中记录的人类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信息,经过积累总结的知识,是文献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
A.信息内容B.制作方式C.记录符号D.载体材料15.()是指能够记录知识、信息的各种物质实体,是人类传播和交流知识信息的媒介。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使用方法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是一个用于管理和保障高等教育文献资源的系统。
下面是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1. 登录系统:首先需要访问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网站,在登录页面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
2. 检索文献:进入系统后,可以使用检索功能来查找需要的文献资源。
可以通过关键词、作者、标题、摘要等方式进行检索。
3. 阅读文献:检索到需要的文献后,可以点击文献链接进行阅读。
系统一般提供在线阅读或者下载功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选项。
4. 存储文献:如果需要将检索到的文献保存在本地或个人账号中,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存储功能。
一般有收藏、下载、打印等选项供选择,根据需要进行操作。
5. 交流与分享:系统通常提供了用户交流与分享的功能,用户可以在系统内与其他用户进行讨论、交流学习经验、分享资源等。
6. 管理个人账号:用户可以管理自己的个人账号,包括修改密码、设置个人信息、管理收藏的文献等。
7. 反馈与问题解答: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有建议,可以联系系统的技术支持团队或提供反馈,他们会尽力解答问题
并改进系统。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是一个集文献检索、阅读、存储、交流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使用各项功能,从中获取所需的高等教育文献资源,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与分享。
2021图书资料员(初中高级技师)真题模拟及答案(2)共445道题1、馆藏文献排架方法,按出版物的特征标志,可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内容排架法,第二类是()(单选题)A. 专题排架法B. 形式排架法C. 分类排架法D. 字顺排架法试题答案:B2、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多选题)A. 积累和保存地方史料B. 开展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C. 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D. 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试题答案:A,B,C,D3、推进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具体举措()(多选题)A. 取消原有部分收费项目B. 限期收回出租设施C. 降低非基本服务收费D. 制定应急预案试题答案:A,B,C,D4、文化部《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规定:古籍书库温度须在()之间。
(单选题)A. 22℃-25℃B. 14℃-20℃C. 25℃-27℃D. 12℃-18℃试题答案:B5、推进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具体举措()(多选题)A. 取消原有部分收费项目B. 限期收回出租设施C. 降低非基本服务收费D. 制定应急预案试题答案:A,B,C,D6、数据库是建立信息网络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一般可分为文献数据库、数值数据库、事实数据库。
下列()数据库属于文献数据库。
(单选题)A. 人才B. 商品C. 中国学术期刊D. 统计试题答案:C7、CN31一1075是()(单选题)A. 邮发代号B. 国内统一刊号C. 国际标准刊号试题答案:B8、以下哪些指标是图书馆统计指标()(多选题)A. 馆藏文献量指标B. 用户量指标C. 借阅量指标D. 图书馆深化服务指标试题答案:A,B,C,D9、网络书店的产生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产生的影响包括()(多选题)A. 改变了文献采集流程B. 改变了文献采集工作模式C. 提高了文献资源采集成本D. 改变文献采集经费结算模式试题答案:A,B,D10、()是现存中国古代类书中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一部。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推广应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通知正文:----------------------------------------------------------------------------------------------------------------------------------------------------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推广应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通知(鲁教高字〔2011〕6号)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鲁教高字〔2011〕1号)要求,充分利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an System,以下简称CALIS)整合的全国高校资源及建设成果,提高全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和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全省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省高等学校推广应用CALIS。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
CALIS下设全国中心、地区中心和省中心三级保障体系,CALIS省级中心是我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国家级文献保障系统与省级文献保障系统的枢纽,省级文献保障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让全省高校充分享受国家级文献保障系统的成果,结合各省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建设实际,提高全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率,从而提高各省高等教育质量和增强服务教学科学研究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能力。
二、山东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服务内容山东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建设是根据CALIS三期建设的要求和我省高等教育的实际,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和条件,经过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和分工协调,建立实体和虚拟文献相结合的山东省高等学校文献资源系统。
2010年第9卷第7期一、文献传递服务简介文献传递服务就是图书馆通过网络技术延伸服务的最主要方式,同时也是网络条件下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最有效的服务方式之一。
文献传递服务是应使用者对特定已确知的出版或未出版文献的需求,由图书馆或商业服务单位等资料供应者将需要的文献或其代用品在适当的时间内,以有效的方式与合理的费用,直接或间接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服务。
其中包括了返还式的馆际互借和非返还式的原文传递两种服务方式。
据记载,最早的电子文献传递服务起源于197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推出的一项名为“BAKER”的服务,目的是使用户能够更迅速、更有效地通过广泛的途径获取文献信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传统的文献传递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无论传递的方法、手段,还是服务的内容,都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国外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文献传递机构,如:大英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BLDSC),ISI Document Solution,CARL Un-cover,UMI Infostore等。
在国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文献情报部门本着实现文献资源共知共享的目标,加强联合与合作,相继建立了一些网络服务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其中“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以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开展的文献传递服务是目前国内影响力最大、运行最为成功的三大典型,并各具特色与优势。
下面主要对三个系统的非返还式文献传递服务进行分析比较。
二、CALIS CASHL NSTL文献传递系统概况CALIS是教育部1999年启动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
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的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
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库一、选择题(一)基础理论1.图书馆业务工作是以()为工作对象,以传递文献信息为方法,以读者服务为目标的一种过程。
A.文献B.知识C.信息D.书籍2."目录"一词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叙传》,"目"是指篇目,"录"是指叙录。
请问:叙录的意思是 ( )。
A.前言B.附录C.提要D.关键词3.《公共图书馆宣言》是由()制定的。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国际文献学会C.国际公共图书馆协会D.国际信息学会4.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有文字的文献()。
A.陶文B.青铜器铭文C.甲骨文D.先秦石鼓石刻5.属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书籍形式是()。
A.莎草纸书B.泥版书C.羊皮纸书D.蜡版书6.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
A.中国国家图书馆B.上海图书馆C.广州图书馆D.北京大学图书馆7.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是( )。
A.中国国家图书馆B.美国国会图书馆C.英国图书馆D.法国国家图书馆8.根据国际图联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每()万人就应该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A.10B.3C.5D.89.下列不属于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是:( )。
A.社区图书馆B.街道图书馆C.儿童图书馆D.农村乡镇图书馆(室)10.不属于图书馆效益的特点的是()。
A.利润性B.外向性C.模糊性D.潜在性11.为了防止竹简虫蛀和霉烂,在书写之前,需要进一步加工处理,这一道工序叫()。
A.蒸馏B.杀黄C.汗青D.留青12.以下哪项属于图书馆的经济效益()。
A.用户满意程度B. 信息及时性C.潜在经济效益D. 情报完整性13.复合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与()的有机结合。
A.传统图书馆B.虚拟图书馆C.无墙图书馆D.复合图书馆14.()是指文献中记录的人类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信息,经过积累总结的知识,是文献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
A.信息内容B.制作方式C.记录符号D.载体材料15.()是指能够记录知识、信息的各种物质实体,是人类传播和交流知识信息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