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美食面前要懂得取舍,盘点12种生活中的饮食误区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3
外出就餐避开7个误区
1、点餐偏爱辛辣食物
在外就餐,更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因素。
碰到可疑的食物,千万不要品尝。
首先点餐时要避开那些重口味的菜,如干锅、水煮、干煸、香酥之类的菜肴,尽量点一些清淡的菜肴。
如果其中用了反复加热的炒菜油,不仅能吃出油腻感,而且有不清爽的感觉。
如果点心或凉菜里加入了已经氧化酸败的花生、花生碎或芝麻酱,就能嗅出“哈喇味”。
如果使用了陈年的黄豆,打出来的豆浆会有不新鲜的风味。
2、餐前喝酒或甜饮料
空腹状态下喝酒,酒精的吸收速度较快,人更容易喝醉,并且此时酒精对胃部刺激大,容易损伤胃黏膜。
而碳酸饮料不仅营养价值低,还会妨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相比之下,鲜豆浆和纯酸奶是就餐时最好的饮料。
如果就餐前一定要喝酒,先喝些酸奶或吃点饼干可以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
3、点凉菜时肉类唱主角
凉菜可以平衡主菜油脂过多和蛋白质过剩的问题,然而很多人习惯点酱牛肉、罗汉肚、白斩鸡等肉类凉菜,让凉菜失去了调节营养平衡的作用,反而加剧了蛋白质过剩。
此外,冷荤容易滋生细菌,引起腹泻等问题。
建议点凉菜时以生拌蔬菜、蘸酱蔬菜,蕨根粉等淀粉食品,藕片、山药等根茎类食品和水果沙拉等素食为主。
用这些清爽的食物开胃,能保证一餐中的膳食纤维和钾、镁元素的摄入。
小学饮食安全教育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饮食安全教育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饮食安全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那些食品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应养成那些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举事例【教学过程】一、说一说,你平时喜欢吃哪些食物,不喜欢吃那些食物,常吃洋快餐,为什么会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全班交流警示台成人疾病盯上少年儿童生活富裕了,花花绿绿的食品不计其数。
有些同学吃鸡腿、鸡翅、冰激凌、汉堡等高脂、高糖食物来没节制,雪碧、可口可乐等饮料一喝就得喝个够,巧克力、奶糖不离嘴……种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一些同学体重超过标准重量,患上了成年人才可能得的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查一查,哪些食品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怎样做可以使我们免受这些事物的伤害呢?食物原料不接、操作方法不当、不良的饮食习惯迹认识误区,都可能使食物成为我们健康的杀手。
1、生熟不分。
2、互相夹菜。
3生食鱼虾。
生活中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才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呢?1、早餐吃好。
2、午餐吃饱。
3、晚餐吃少。
二、注意饮食营养1、合理搭配饮食有哪些好处?(讨论)2、合理地烹饪,减少营养的损失。
3、食物的感官性指什么?饭菜的色、香、味。
4、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三、保障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及1、预防食物中毒;①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②彻底烹调食品;③立即食用做熟的食品;④精心储存熟食;⑤彻底再加热熟食;⑥避免熟食与生食接触;⑦反复洗手;⑧精心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⑨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⑩使用净水食物中毒是怎么发生的?引起中毒的食品有哪些?如何预防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四、拓展延伸1、想一想,下面这些同学的饮食习惯与饮食行为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2、你认为小华同学的饮食习惯哪些时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小学饮食安全教育教案2教学内容: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等知识。
《食道世风四讲:谈吃与耳餐》读书笔记目录一、书籍概述 (2)1. 书籍背景及作者简介 (2)2. 内容概述与主题思想 (3)二、第一讲 (4)1. 食疗观念的历史演变 (5)1.1 古代食疗观念 (6)1.2 现代食疗观念 (8)2.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8)2.1 菜系与风味 (10)2.2 饮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11)三、第二讲 (12)1. 耳餐的概念及其起源 (13)1.1 耳餐的定义 (15)1.2 耳餐的历史背景 (15)2. 食听文化与体验 (17)2.1 食听的特点 (17)2.2 食听的文化价值 (18)四、第三讲 (20)1. 美食的诱惑与人体反应 (22)1.1 美食的心理效应 (23)1.2 美食与健康的关系 (24)2. 理性吃法的建议与实践 (25)2.1 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6)2.2 健康饮食的实践经验分享 (27)五、第四讲 (29)一、书籍概述《食道世风四讲:谈吃与耳餐》是一本深入探讨饮食文化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著作。
本书通过四个篇章,分别为“食道世风”、“谈吃”、“耳餐”和“食之魂”,全面展示了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身边的美食文化。
《食道世风四讲:谈吃与耳餐》却用其独特的视角,将关于美食的思考和感悟带给我们。
作者以深厚的学术素养和独到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饮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让我们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本书所蕴含的智慧。
通过阅读《食道世风四讲:谈吃与耳餐》,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从中汲取智慧,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品质。
1. 书籍背景及作者简介《食道世风四讲:谈吃与耳餐》是汪曾祺先生的一部关于饮食文化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1980年。
此书汇集了作者数十年来的美食体验和深刻见解,通过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深入浅出的剖析,展现了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
常见的膳食健康误区及正确调整方法第一章:饮食结构误区饮食结构是指饮食中能量来源的比例,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
一些误区常常导致饮食结构失衡,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以下是常见的饮食结构误区。
1. 膳食结构单一很多人只注重某种营养元素的摄入,如追求蛋白质,就只吃肉类,忽略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重要性。
膳食结构应该多样化,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
2. 饮食中脂肪吃得过多长期了解错误认为脂肪导致肥胖,然而,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也会带来肥胖的问题。
化合物应占饮食的45%到65%之间,脂肪在20%到35%之间。
3. 偏食一些人限制食品范围,只爱吃某种食物,从而导致所有营养素不能充分得到摄入,食物种类应该多样化。
正确调整方法对于饮食结构不均衡的人,应该首先调整饮食结构,多样化的摄入所有营养素。
可以选择增加新的食品种类,并增加摄入量。
人们也可以多尝试并尝试各种不同的膳食搭配方式,如饭菜搭配、营养合理搭配等。
第二章:膳食安排误区膳食安排是指饮食的时间,间隔等等。
以下是膳食安排中常见的误区。
1. 饮食时间不固定一些嗜好不健康的人,不按照规定的时间进食,还爱夜间大吃特吃。
这种做法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通常导致向糖尿病、肥胖和消化系统障碍的发生。
2. 饮食时间过于集中在匆忙的城市生活中,有些人白天忙于工作和生产,放松才开始迫不及待地进食,这种饮食方式容易分摊食物的摄入缺口,并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3. 不合理的饮食间隔一些错误的饮食时间安排时,两次就餐之间的时间过长或太短,会影响身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功能。
正确调整方法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需要合理安排饮食时间。
第一,每天三餐的时间应该固定不变。
第二,吃饭时间应该控制在30-60分钟内,不要过长或过短。
第三,晚上不要吃太多,不要吃得太晚,饭后一定不要立即卧床。
第四,一些瓜果和蔬菜可以作为零食。
第三章:膳食数量误区正确的膳食数量是指吃饭的量与每餐摄入量的调节。
以下是膳食数量中常见的误区。
十个易被误解的饮食常识现在有许多人喜欢看关于养生饮食的知识,但是错误的常识反而有碍人的健康。
1、食辣对胃有害?事实上,正好相反。
辣食,例如辣椒和芥末,不仅能够杀死病菌,还可以促进肝脏和胆囊的正常工作。
2、吃晚饭发胖?这恐怕是在广大减肥爱好者中最广为流传的谬论了。
晚饭要提供夜间休息时所需的能量,晚上不进食,对睡眠质量会产生影响。
试想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睡眠,怎么可能健康?要想拥有好身材,重要的是注意一天的饮食总量所含的脂肪和热量,而不是省去晚餐。
3、菠菜富含铁?不完全对。
许多资料表明,100克菠菜含35毫克铁,但这里指的是晒干了的100克菠菜,100克新鲜菠菜里只有约3.5毫克铁。
4、生食营养流失少,比熟食有益?不总是这样。
例如,新鲜的扁豆和茄子含有毒素,只有加热后食用才对人体无害。
5、含油少的食物不耐饱?不正确。
常听到有人抱怨饭后几小时就感到饥饿,是因为吃的菜肴含油量低,其实这不正确。
饱不饱跟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关,而与油脂无关。
6、吃鸡蛋提高胆固醇含量立竿见影?不对。
鸡蛋确实含有大量胆固醇,一个鸡蛋约含有200毫克。
但这种胆固醇不能直接进入血液。
如果你的新陈代谢正常,每天一个鸡蛋可以放心吃,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7、喝啤酒就会发胖?这是“啤酒肚”们给自己找的最好的发胖原因。
0.5升啤酒总共只有105千卡热量。
事实上喝啤酒发胖的原因不在酒而在于下酒菜。
8、鸡蛋黄皮比白皮好?误解。
鸡蛋的颜色是由鸡的品种决定的,而鸡蛋的口感和所含营养物质的多少,取决于鸡的饲料。
9、喝咖啡能解酒?不可能。
丰盛的晚餐后,一杯咖啡只会加速酒精进入血液。
所以,司机为了解酒采用这种方法是很危险的。
10、吃面包发胖,吃面包干却有助于保持身材苗条?谬论。
100克面包干含318千卡热量,而100克黑麦面包,只含有210千卡热量。
享受美食,拥抱健康:健康饮食的另一种姿态摘要:健康饮食并非意味着苦行僧般的禁食和寡淡无味的餐食。
在享受美食和追求健康的平衡点上,存在着一种更积极、更具吸引力的饮食理念:将美食与健康完美结合。
本文将从美食文化的演变、健康饮食的误区、健康饮食的科学依据、以及构建健康饮食模式的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丰富的案例和研究成果,为读者展现健康饮食的另一种姿态——享受美食,拥抱健康。
关键词:健康饮食,美食文化,营养学,科学饮食,均衡膳食,美食与健康一、美食文化的演变与健康饮食的困境人类对美食的追求,从远古时代便已开始。
从最初的果腹之需,到逐渐发展出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美食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需品,更成为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从原始狩猎到文明餐桌:美食文化的演变人类早期以狩猎采集为生,食物来源有限,食物选择更多地受制于自然环境。
随着农业文明的兴起,人类开始种植粮食,并逐渐学会加工和烹饪食物,饮食结构和种类也随之变得丰富多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地区的人类根据各自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习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2.现代社会饮食结构的变化与健康隐患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都对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饮食结构:现代人普遍摄入过多的脂肪、糖类和盐,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营养失衡:由于过度依赖加工食品,现代人往往缺乏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导致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不足,影响人体健康。
*饮食习惯的改变:快餐、外卖等便捷的饮食方式,虽然方便快捷,但往往缺乏营养,且容易导致过度摄入热量,不利于健康。
二、健康饮食的误区与科学依据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人们往往会陷入一些关于饮食的误区,导致健康饮食误入歧途。
1.健康饮食的常见误区*“戒食”和“节食”:许多人认为健康饮食就是不吃肉、不吃油、不吃糖,甚至拒绝各种美味的食物。
50个常见营养误区营养是人体健康的基石,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对营养存在一些误区。
下面就列举50个常见的营养误区,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正确的营养知识。
1. 错误观念:只要吃维生素片就能补充营养。
正确观念:维生素片只是辅助补充营养的方式,最好通过均衡饮食来获取营养。
2. 错误观念:糖分会使人发胖。
正确观念:只有过量的糖分摄入才会导致体重增加,适量的糖分是必需的能量来源。
3. 错误观念:不吃晚餐可以减肥。
正确观念:晚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不吃晚餐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不利于健康和减肥。
4. 错误观念:蛋白质摄入越多越好。
正确观念:虽然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量摄入蛋白质对身体也有负面影响。
5. 错误观念:只要吃水果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
正确观念: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种类和含量各不相同,应该多样化摄入水果才能全面补充维生素。
6. 错误观念:饮食中不需要脂肪。
正确观念: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要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植物油和鱼油。
7. 错误观念:素食就是健康的饮食方式。
正确观念:素食也需要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以确保摄取足够的营养。
8. 错误观念:只要吃营养餐就能得到均衡的营养。
正确观念:即使是营养餐,也需要根据个人需求来搭配,才能达到均衡的营养摄入。
9. 错误观念:多喝酸奶可以改善肠道菌群。
正确观念:酸奶中的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但多喝酸奶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摄入其他不健康食物。
10. 错误观念:吃多了维生素片会导致维生素中毒。
正确观念:一般情况下,通过正常饮食很难导致维生素中毒,但过量摄入维生素片可能会有风险。
11. 错误观念:喝橙汁可以预防感冒。
正确观念:橙汁中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但并不能直接预防感冒。
12. 错误观念:多喝水就能减肥。
正确观念:水是减肥过程中的重要辅助物质,但不能替代饮食和运动的调节。
13. 错误观念:饮食中需要摄入大量的膳食纤维。
正确观念:膳食纤维确实对身体有益,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饮食不当会引起各种疾病俗语说:“病从口入”。
一般认为“病从口入”是指不卫生,即饮食不清洁,实际上还不止于此。
其内容还要广泛,它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及饮食方法不当。
这些都会影响健康,引起疾病。
1.饮食不洁家庭的饮食不洁,较多的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熟不分:有些人买菜时,将生熟食品放在一个篮子或网兜、塑料袋中,如篮里装有萝卜、蔬菜,同时又放进大饼、馒头、熟食等。
回家后,对熟食又不加消毒就直接入口,这样就很容易把病菌带入人体。
还有些人在炒菜时,喜欢把生的菜、肉等切好、配好,放在盘子里。
尤其是在招待亲戚好友时,为了节省时间,更是一盘一盘地备好,然后再炒,炒好后又将熟菜盛入原来的盘内。
由于原来放生菜的盘子未经开水烫洗,这样也容易造成生熟食品的交叉污染。
此外,烧菜用的刀、砧板、容器等也要生熟分开。
如只有一套刀和砧板等,那就应在切完生食品后彻底清洗、消毒,然后才能用来切配熟食品。
上海市1987 年由于操作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总中毒起数的40.74%。
可见生熟不分的严重后果。
(2)不注意冰箱卫生:现在冰箱逐步普及,但不少人把食物放进冰箱,就认为是放进了保险箱。
因为致病微生物在低温下,只是减慢或停止了繁殖,并没有冻死。
食物从冰箱取出以后,过一段时间,其病菌又可能迅速繁殖起来。
此外,在冰箱内,也要注意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3)食用过期或霉烂变质的食品:有些家庭为了节约开支,舍不得把过期的或霉烂变质的食品丢掉,或专爱买那些“处理食品”。
如变味变臭的鱼、肉、禽蛋,过期的罐头食品,变质的油脂,变色的水果、蔬菜,老化的面包,凝固的鲜奶等。
结果,因小失大,危害了健康,造成各种疾病。
(4)吃不洁的生食、水产品和生菜、瓜果:有些水产品如咸螃蜞、黄泥螺、咸烤虾、咸梭子蟹、毛蚶等,本身带有大量的嗜盐菌,而有些人有生吃或用开水泡一下就吃的习惯。
这样食用方法不安全,虽然先用盐腌或稍微加热,但一般仍不能将嗜盐菌杀灭。
有时盐分过低,反而有利于嗜盐菌的生长,吃后容易发生中毒。
健康饮食中的常见误区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饮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关于健康饮食,存在着许多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误导我们的选择,影响我们的健康。
误区一:只吃素食就能保持健康很多人认为素食是健康的代名词,只要不吃肉,就能远离各种疾病。
但这种想法过于片面。
虽然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植物性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但完全摒弃肉类可能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肉类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还富含铁、锌、维生素B12 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长期吃素可能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身体的正常机能,如肌肉的修复和生长、免疫系统的维护等。
铁和维生素 B12 的缺乏可能引发贫血,导致疲劳、虚弱和注意力不集中。
误区二:水果可以无限制地吃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身体有益。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节制地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天然糖分,如果摄入过多,同样会导致热量超标,增加体重。
尤其是一些高糖水果,如香蕉、葡萄、芒果等,更需要适量食用。
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水果的选择和摄入量需要更加谨慎,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误区三:低脂或脱脂食品一定更健康为了控制体重和心血管健康,很多人会选择低脂或脱脂食品。
然而,这些食品并不总是更健康的选择。
在去除脂肪的过程中,食品可能会失去一些重要的营养成分,如脂溶性维生素(A、D、E、K)。
而且,为了改善口感,一些低脂或脱脂食品可能会添加更多的糖、盐和其他添加剂。
因此,在选择食品时,不能仅仅依据脂肪含量来判断其健康程度,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营养成分和添加剂的情况。
误区四:不吃主食能减肥主食往往被认为是导致体重增加的“罪魁祸首”,因此很多人在减肥时会选择不吃主食。
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主食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长期不吃主食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影响大脑和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
而且,当身体缺乏足够的能量时,会分解肌肉来提供能量,这不仅会降低基础代谢率,使减肥变得更加困难,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误区五:过度依赖保健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保健品市场日益繁荣。
关于科学饮食与健康论文一、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在今天这个社会中,人民越来越注重健康。
所以说,健康在与营养,健康饮食才能正确补充营养,营养对疾病防治以及衰老的过程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对晚年的健康状况更为密切,作揖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是相当大的。
因此,可以这么说,决定生命后期生理性或机能衰老程度,某种意义讲取决于营养状况,不是生存的年龄,也就是说吃得长寿。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由此可见,合理膳食是健康的重要环节。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科研结果表明,危害人类健康的大部分疾病是因饮食不当引起的。
人们在平日的饮食中,大多只注重食物口味和方便,但在营养、卫生、健康方面的考虑却不够周全。
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提倡健康饮食显得尤其重要。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
应用日常食物,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生理病理需要进行调理养生,不但能充饥,更能补充营养,有益健康,祛病延年,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养生方法然而,生活中,许多人对”吃“的学问了解得仍然不多。
对于吃什么,怎样吃,何时吃,才能最大地保证营养和健康,如何进食才算合理、科学,不但过于盲目,而且不求甚解。
于是,为了健康,很多人还在恪守着关于饮食的种种箴言;一些时尚的年轻人仍在追随着”时髦“的吃法。
但是你知道吗?有些看似合理的做法往往就是一种误区,那些让你一直深信不疑的饮食箴言,很多都是充满了片面性的谎言!”吃饱喝足身体才健康“”早餐不吃也无妨“”吃得好身体才强壮“等,这些不科学的认识其实都是危害健康的。
生活是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您的饮食习惯,另一端是您的健康。
您对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多少,就能得到健康几何。
只有遵循着健康的饮食法则,才能够始终如一地享受健康人生。
二、怎么合理膳食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组织的正常代谢依赖着必需的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又通过合理膳食而获得。
营养因素对的防治以及衰老过程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晚年的状况更为密切。
美食面前要懂得取舍,盘点12种生活中的饮食误区
美味是人人都难以抵挡的,当美食摆在眼前,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马上吃,很少人会停下来先考虑一下怎样吃才更健康,这样只贪图味道,结果只会越吃越不健康。
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美食面前要懂得取舍,盘点12种生活中的饮食误区。
一、上来就喝碳酸饮料:可乐、汽水等碳酸饮料就是碳酸水加上糖和色素,不但营养为零,价钱也很低。
上来就喝碳酸饮料,不仅会让人打嗝、胀肚,而且也会食欲大减。
并且一罐可乐的热量能等于一碗米饭,如果再多喝些,或许你还没开始吃什么东西,这一顿的热量就已经超标了。
如果真的想喝甜饮料,鲜榨果蔬汁更好。
二、空腹吃鱼和海鲜:鱼和海鲜含蛋白质丰富,可如果空腹吃,这些蛋白质会被转化成热量白白浪费。
不但不能补身体,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另外,空腹大吃海鲜和鱼,还会增加人体对嘌呤的吸收,可能导致痛风。
三、猛吃奶油蛋糕:奶油蛋糕看起来漂亮,其实就是穿上了色素和植物奶油的花衣裳。
论成本一块不到一元钱,论营养,它不但高油高糖,植物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带给人体的伤害比猪油更厉害。
如果想吃蛋糕又不怕胖,奶酪蛋糕的营养较高,价格更贵,可以吃一小块解馋。
四、茶叶煮鸡蛋: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有酸性物质,这些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有刺激作用,且不利于消化吸收。
五、炒鸡蛋放味精:鸡蛋本身含有许多与味精成分相同的谷氨酸,所以炒鸡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