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一万基础习题

2016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一万基础习题

2016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一万基础习题
2016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一万基础习题

《认识一万》基础习题

1、填空。

(1)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就是(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就是(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就是( )。(2)最大的四位数就是( ),最小的五位数就是( ),它们相差( )。

(3)10000就是( )位数,最高位就是( )位。

(4)2张50元就是( )元,10张50元就是( )元,100张50元就是( )元,100张100元就是( )元。

(5)计数时,从右边起第四位就是( ),第五位就是( ),它们之间的进率就是( )。

(6)由8个千、9个百与9个一组成的数就是( )。

(7)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 )。

2、按要求写数。

(1)十个十个地数,从九千九百二十写到一万。

(2)写出由9个千、2个十组成的数。

(3)写出由9个千、2个百与3个一组成的数。

(4)写出与9999相邻的两个数。

3、读出或写出横线上的数。

(1)王奶奶家新买了一栋门市房,每平方米的价格就是10000元。

(2)2013奶奶甘肃省选拔1500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

作。其中,招录34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

(3)伦敦奥运会的最高票价就是开幕式的贵宾票,高达二千零一十二英镑。

4、按规律写数。

(1)9970、9975、______、______、______、9995。

(2)10000、9900、______、______、______、9500。

(3)7500、8000、______、______、9500、______。

5、我会推算。

(1)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______小时行驶1000千米;______小时行驶10000千米。

(2)一辆大货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______小时行驶1000千米;______小时行驶10000千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大数的认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大数的认识 1.整数数位顺序表 (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如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10个一百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 (4).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 (5). 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一。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亿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亿。 (6). 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 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3.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308 4000 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860个一组成。 5.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4、3、2、1、0就舍去;是5、6、7、8、9舍去尾数部分后向前一位进1。如:94200000009400000000 或 94亿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到千万位。 75080007510000 或 751万(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到千位。 6.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7.数的产生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数的改写 (1).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整万数的数去掉末尾的4个0,添上一个万字。

三年级数学上册《克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克认识》教案 Teaching plan of "Ke Zhi Zhi" in mathematics volume I of grade three

三年级数学上册《克认识》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建立克的观念。 2、熟记1千克=1000克。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建立克的观念。 2、熟记1千克=1000克。 三、学具准备: 1枚二分硬币、1袋食盐(1千克)。 四、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你已经学习过那些质量单位?你能说一说吗? 2、请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食盐,感受一下有多重。 3、你还能掂出你身边的物品有多重吗?(随便找)

(二)认识质量单位克。 1、建立质量单位克的观念。 A、请用手掂一掂1枚二分硬币有多重, 你能说出它的质量大概是多少千克吗? B、1枚二分硬币太轻了,用千克表示它的质量不太方便,我们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克来表示它的质量。记住哦:1枚二分硬币大约重1克。克还可以用g来表示。 C、你还能列举其它例子,说一说1克有多重吗? D、通过用天平称量我们知道:两粒普通的花生米,大约1克。还有…… E、察看身边物品的质量:(用手掂一掂) 一袋方便面的质量是()g,一袋饼干的质量是()g,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g,一袋牛奶的质量是()g。 2、认识克与千克的关系。(1千克=1000克) A、我们已经认识了千克和克,那么千克和克又有什么联系呢? 1千克=1000克

三年级数学 倍的认识

第八讲 倍的认识 姓 名: 分数: 【倍数问题】 一、求一个数的几倍就乘以几,要用乘法 3的5倍是多少? 4的10倍是多少? 7的9倍是多少?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大的书除以小的数 45是9的多少倍? 35是5的多少倍? 72是8的多少倍? 【应用问题】 (一)、求一个数的几倍(小数×倍数=大数平均数×份数= 总数) 1、小明今年9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2、买一支笔2元钱,买60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3、一只山雀一天能吃95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算)能吃多少只害 虫?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大数÷小数=倍数)

求每份数(总数÷平均数=份数) 1、小明今年9岁,爸爸今年45。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几倍? 2、买一支笔2元钱,花120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3、三个同学做纸花。做了24朵红花,6朵黄花。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4、三(1)班共有46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每4张摆一行,能摆多少行?还剩几张? (三)、求一倍数(大数÷倍数=小数)求平均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1、爸爸今年45岁,是小玲年龄的5倍,小明今年多少岁? 2、一只东北虎的重量是360千克,大约是一只鸵鸟的4倍,是一只企鹅的4倍,是一只企鹅的9倍。问鸵鸟多少千克?企鹅多少千克? 3、买一支笔2元钱,花120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4、、饲养小组有母鸡12只,恰好是公鸡的3倍,公鸡有几只?

5、图书馆买来40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5倍,科技书几本? 6、一只海狮重378千克,是一只企鹅体重的9倍。这只企鹅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8、公园运来160盆花,准备摆在4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花? 9、一部儿童电视剧共336分钟。分8集播放,每集大约播放多长时间? 10、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1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传递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千米?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 计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页信息窗1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认识质量单位---吨,并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吨的含义,初步建立1吨有多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会吨与千克之间单位的换算,并能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掌握猜想、验证、合作学习的探究方法。 4.通过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建立1吨实际质量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一袋10千克大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生谈话: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个质量家族的朋友“克”和“千克”,下面让我考考你。 约重200() 那如果我把这样的苹果装一箱,请你大胆的猜猜看,大约重多少呢?(学生自由猜测后教师给出答案:约重20千克)

教师质疑:刚才在猜的时候都是用千克做单位,为什么不用克做单位呢?(生:数字太大,写起来麻烦,不方便) 由于中秋节快要到了,这一箱箱苹果已经装车准备发货了。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一车苹果质量又是多少呢?(学生大胆猜想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如果都用千克作单位,结果会怎样?(数很大,不够方便)看来我们还得认识更重的质量单位,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质量家族的新朋友——吨。(板书课题) 2.关于“吨”你都知道些什么?你想研究那些关于“吨”的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预设:1吨有多重?1吨是多少千克?……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初步体验1吨有多重。 每个小组桌面上有1袋大米,让学生在袋子上找出这袋大米的质量(10千克)。然后让学生轮流提一提这袋大米说说感受。 这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依次呈现1袋大米、10袋大米、20袋大米……100袋大米,学生在老师呈现同时回答:10千克、100千克、200千克、1000千克。 教师边板书边告诉学生这时的1000千克大米在我们数学王国中就是1吨。1吨就是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2019年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 识》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在探究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3.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教学难点: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把下面画横线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57910000千米。 (2)太阳中心的温度是10000000摄氏度。 (3)2019年8月8日,有150900多观众在现场观看了北

京奥运会开幕式。 (4)地球赤道周长40075700米。 2.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先分级,再去掉57910000万位后面的4个0,换成万字,是5791万。 (2)先分级,再去掉10000000万位后面的4个0换成万字,是1000万。 (3)先分级,150900的千位上是0,比5小,把尾数舍去,写上万字,约是15万。 (4)先分级,40075700的千位上是5,够5,向万位后面进1,舍去尾数,写上万字,约是4008万。 3.师:怎样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4.师:怎样把不是整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这种方法叫什么?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那亿以上的数怎么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复习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为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做准备,并使学生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上数的改写。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超市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1角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一块月饼50克,一袋盐350克、两袋白糖、1000克。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水果、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一

倍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除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之外,还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种倍数关系。你想了解什么是“倍数”关系吗?那就好好学习今天的数学课吧!(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你能知道哪些有关萝卜的信息? 2、学生汇报:胡萝卜2根, 红萝卜6根,

白萝卜10根 3、这些萝卜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有什么发现? 谁来帮老师将黑板上的红萝卜图片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它与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 4、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可以圈出3个2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下方) 那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之间有没有倍数关系呢?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填一填。 5、谁能根据自己的圈法将黑板上的白萝卜图片也摆一摆? 6、出示例2 出示课本例2情景图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两个信息可以解决这样问题。 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呢? 那么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同桌互说) 7、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不仅圈一圈、分一分,还可以用除法。 三、练习巩固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

一、倍的意义 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知识概要: “倍”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可见,“1份数”在“倍的认识”中具有重要性与关键性。只要“1份的个数”确定了,另一个量就是这样的几个几。 基本练习: 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5×6=(),表示()个()相加是();还表示()的()倍是()。 4、4的6倍是()个(),算式是()。 5、5个3可以说成()的()倍;7的3倍可以说成()个()。 6、△是○的3倍,△有()个。第一行:○○○○第二 行: 7、4×7读作()。它表示()个()是多少,也表示()的7倍是()8、9的3倍是(),9是()的3倍。

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是掌握“倍”这一概念的关键。要在理解几个几的含义的基础上,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融会贯通。 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6斤苹果,30斤梨,妈妈买的梨是苹果的多少倍? 2、花园里有12只蝴蝶,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蝴蝶和蜜蜂一共多少只? 3、小红有5支铅笔,小华有9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 4、我校的兴趣小组中,书法小组有30人,舞蹈小组有6人,书法小组是舞蹈小组的几倍;? 5、爷爷今年63岁,小明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 我来想一想: 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要用多少天才能长到5厘米呢;?

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毫米的认识》公开课优秀教案

《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1厘米=10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 教学过程: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

下表)。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克”的认识》教案

“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页,信息窗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2.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 3.认识了解各种不同的秤,会用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培养初步的估测能力。 4.通过认识到质量单位进一步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 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 难点: 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对较轻物品估测质量。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天平、一枚2分硬币、4粒黄豆、回形针4枚、1元硬币1枚、橡皮1块、1个苹果、1粒花生米、火腿肠 学生准备:天平、一枚2分硬币,4粒黄豆、回形针4枚、1元硬币1个、橡皮1块、1个苹果、花生米、火腿肠, 一小袋大米。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对它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 师:刚好老师也带来一些小动物的信息,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分层展示情境图中的几种动物以及信息。) 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蜂鸟是世界上最小 的鸟,孵出来时还 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最大的袋鼠约重40千克,最小的约重300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这些动物的重量用到克、千克、吨为单位。 2.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克到底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介绍质量单位——克 师:像克、千克、吨是用来表示物品有多重的单位叫做质量单位(板书课题: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先认识克(板书:克的认识)。 师:猜一猜1克有多重? (板书:猜一猜) 学生可能说大概和一粒黄豆差不多,和一个乒乓球差不多,和一颗QQ糖差不多…… 师:怎样才能知道到底谁的估计更准确?(板书:称一称) 2.认识常见的秤。 师:要知道到底有多重,可以借助什么工具? 二、操作实验,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秤,利用PPT课件展示下面各种秤。 生活中常见的秤。 天平电子称盘称 体重秤 磅秤 台秤 弹簧秤 师: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课件展示天平,教师介绍天平的构造,动画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 3.小组实验操作 学具准备:天平、2分硬币,回形针4枚;1元硬币1个;橡皮1块;黄豆4粒,1个苹果,活动提示如下: (1)正确使用天平,逐一称出每个小组准备的学具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整理+练习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亿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例:24960000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6407000 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85000300 读作:八千五百万零三佰 3、亿以内数的写法: (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2)、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例:三千八百万零七百写作:38000700 四百六十六万八千写作:4668000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1)、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2)、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随堂练习. 一、读一读,写一写.(39分) 1、读出、写出下面各数。 写作写作写作 读作读作读作 2、写出横线上的数。 写作写作 写作写作

3、10个一万是(),10个一百万是()。 4、一个五位数的最高数位是()位。请写出一个你喜欢的五位()。 5、2个百亿,3个百万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6、30060005000是一个()位数,6在()位上,表示6个(),3 在()位上,表示()个()。 7、在○内填上“>”、“<”或“=”。 82006○82600 900000000○9亿 1234000000○1000002340 8、用6、7、8、9和三个0组成一个最小的七位数,并且这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这个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5、“万”做单位的数: 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比如:5200000 可以写成:520万 6、求近似数: 常见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一亿有多大? 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 案例分析 教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案例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 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 吗?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

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教学设计: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第四小学吴云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的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 让六个学生上讲台,听老师口令排队。排成3个2,2个3,6个1,1个6。意在复习“几个几”。 二、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师出示题目:复习“几个几” 动物园里有2只猴子,6只兔子, 师提问: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几只猴子,几只兔子,兔子比猴子的数量少4只,猴子比兔子的数量多4只) 师提问:以两只猴子的为标准量,看作一份,6只兔子包含了几个这样的一份呢? (生上台圈一圈) 师指导生得出:以猴子的2只为标准,6只兔子包含了(3)个2,就是包含了这样的3份。 2、师出示:又来了2只小兔子,这时,8只兔子包含了(4)个(2),就是包含了这样的4

份。 3、师出示:这时来了2只小猴,你得说出几个几吗? (目的:复习几个几,为新课作铺垫。) 三、探索新知,理解概念。 1师出示:看,到了喂食的时间了,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给小兔子们喂食了萝卜。 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会遇到困难,师让生用分类的方法,将3种萝卜分类) 师提问:你能从以上信息中,用几个几的形式,说出任意两种萝卜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吗?生上台用白板操作。 (生A.胡萝卜和红萝卜的关系:胡萝卜2根,红萝卜的数量包含了3个2,我们就说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 (生B,胡萝卜和白萝卜的关系:胡萝卜2根,白萝卜的数量包含了5个2 ,我们就说白萝卜是胡萝卜的5倍。 2、师引出今天的新知: 我们在比较各种萝卜的数量关系时,都用到了一个倍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板书,倍的认识) 3、师提问:你是怎样认识倍的?你觉得什么是倍? (两个数进行比较时,一个数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刚我们就用了倍的知识,解决了3种萝卜之间的关系。 突出强调:以量少的为标准一份。 四、巩固练习 1、改变萝卜的数量,让生说一说倍数关系。提出当两种数量一样时,它们之间就是1倍关系。 2、做一做 A、思考,绿球与黄球,蓝球之间倍的关系。 B、拓展:知道倍数关系,求其中较大的数量。 3、练习 学生自己动手设计3种颜色的球之间的关系,并用()是()的()倍,说一说。

四年级数学大数的认识典型练习题

《大数的认识》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 【知识分析】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十、百、千、万这些计数单位,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有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些计数单位除了有大小之分,还存在这怎样的关系?大数的读法与大数的写法在方法上有相似之处,怎样读数,就可用同样的方法来写数。要正确地写数,除了掌握正确的写法外,还可以将写出的数读出来,看是否读写一致。 【例题解读】 【例1】(1)10个一万是多少?(2)10个十万是多少?(3)15个十万是多少?【思路简析】(1)我们知道在一(个)、十、百、千、万这些计数单位中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在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些计数单位中,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因此一万一万地数,数一次是一万,数八次是八万,数九次是九万,数十次是十万,所以10个一万是十万(2)十万十万地数,数一次是十万,5个十万是五十万,数十次是一百万,所以10个十万是一百万。 (3)15个十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一百万,5个十万是五十万,所以合起来15个十万是一百五十万。 【例2】下面的数位顺序表中的三个数位上分别写有数字“8”,每个“8”所表示的大小都一样吗?为什么? 【思路简析】同一个数字在每一位上所表示的大小是不同的,百万位上的8表示8个一百万,是八百万;万位上的8表示8个一万,是八万;百位上的8表示8个一百,是八百。

【例3】有六张数字卡片2、7、0、0、0、0,能排出多少个六位数?其中只读一个零的六位数有多少个? 【思路简析】六位数的最高位不可能是0,只能是2或7。当最高位是2时,数字7可分别放在万位、千位、百位、十位或个位,这样就可以排出5个六位数。同样最高位是7,也能排出5个,所以能排出10个六位数。其中只读一个零的六位数有6个,它们分别是200700、200070、200007、700200、700020、700002. 【例4】写出下列各数 1、七百零二万零九百 2、一个由2400个一万与53个一组成的数。 【思路简析】(1)七百零二万零九百这个数由万级和个级构成。先写万级,在万级写702,再写个级,在个级写900,并在900前面补上一个0,凑足4位,即写作7020900.(2)一个由2400个一万与53个一组成的数,它由万级与个级两个数级构成,先在万级写2400,再在个级写上0053,所以这个数写作24000053. 【经典题型练习】 1、()万()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 2、一个数由3个一千万,5个十万,8个一百,6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3、100001读作:() 【提示先分级再根据读法读数】 4、小马虎写一个六位数,将最高位上的6写成了9,所得的六位数比原来的数大了多少? 【六位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将十万位上的6错写成了9,9比6大3,因为在十万上写错,所以得数比原数大了三十万。】

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发放小学李玉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通过实际测量形成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情境导入 1、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复习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谈话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估测数学书的长、宽、高的长度。 2、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我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用尺子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的长度。 3、全班交流:同学们在测量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师:同学们在测量时发现了遇到测量时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来记录。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朋友:毫米(mm) 4、教师板出课题:毫米的认识。 5、建立1毫米的概念。 6、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2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的优点: 1、紧密联系生活,突破重难点。 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观念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外,同时还要多举一些当地学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对比。如让学生摸1分硬币、银行卡的厚度,通过用手比划感知1毫米的实际大小。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贯穿估测。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 若干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教学例2。 1)请大家用自己的小棒在桌面上摆一个正方形,数一数要多少小棒? 2)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二个正方形,数一数两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3)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三个正方形,数一数三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动手操作,从1个4到2个4,再到3个4的等,逐步明确几个几的问题,便于理解“倍”的概念。 2、揭示“倍”的概念。 刚才大家在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时候,每个正方形都用去4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就用去2个4根,摆3个正方形就用去3个4根…… 这里的3个4,我们还可以来表达——那就是4的3倍。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2个4的情况,以及5个4、6个4 等情况。2个4我们可以怎样说呢?5个4、6个4呢? 二、教学例3,强化概念,巩固认识 1、出示例3引导明确题意。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示,谁来说一说 这副图的意思? 2、引导分析,正确解答。 1)小精灵提出了求“第二行摆了多少个?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第二行摆的圆片数和谁有关系?请找出题目中相关的语句。 2)引导学生继续摆圆片。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摆的?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个2是多少?你能够列出一个相应的算 式吗? 【设计意图】:尝试解答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题目,继续巩固和强化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求该类问题所用的方法。 三、学习效果测评 1、指导尝试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要用克作单位。 2. 能力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 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1克有多重。 预习自学: 看书自学P 33——35,完成想想做做的铅笔填书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谁来说一说,1千克的物体拎在手上有什么感觉吗? 2. 小结:千克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通常用它作单位。还有一些比较轻的物品又用什么单位来称量呢? 3. 讲述:克也是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来作单位。克的符号是g。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 认识天平 (1)出示天平并介绍。 (2)认识砝码 2. 称出10克的黄豆 (1)学生分组活动称出10克重的黄豆。教师巡视。

(2)10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交流汇报。 (3)根据我们数出的结果,你又想到了什么?感受1克黄豆的重量。 3. 感受1克的重量 (1)分组掂一掂准备好的2分硬币。2分硬币掂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2)再掂一掂一根羽毛和一把学生尺,一根羽毛和一枚2分硬币比,哪个更轻些?一把学生尺和一枚2分硬币比呢?交流汇报。一根羽毛比1克重还是轻?一把学生尺呢? 4. 学习用克称物品的重量。 多媒体展示P34水果图 (1)你能看出图中物品的重量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小结:我们在称物品重量或是看图了解物品重量时,首先要观察什么?再怎么看秤读出重量? 5. 了解千克和克的进率 (1)出示一袋食盐,这袋食盐的重量是500克,那么两袋这样的食盐是多少克?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2)把这两袋食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食盐有多重? (3)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1千克=1000克。 6. 完成“试一试“ (1)用弹簧秤称出一本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学生活动。 (2)掂一掂: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比一比轻重。 (3)称一称:文具盒的重量。 (4)比一比:估测和称量的结果。班级交流。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1. 第1题 观察插图,指名回答书上的问题,再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是以克为单位的? 2. 第2题 (1)同桌讨论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

一、倍的意义 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知识概要: “倍”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可见;“1份数”在“倍的认识”中具有重要性与关键性。只要“1份的个数”确定了;另一个量就是这样的几个几。 基本练习: 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5×6=();表示()个()相加是();还表示()的()倍是()。 4、4的6倍是()个();算式是()。 5、5个3可以说成()的()倍;7的3倍可以说成()个()。 6、△是○的3倍;△有()个。第一行:○○○○第二 行: 7、4×7读作( )。它表示( )个( )是多少;也表示( )的 7倍是 ( )8、9的3倍是();9是()的3倍。

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是掌握“倍”这一概念的关键。要在理解几个几的含义的基础上;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融会贯通。 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6斤苹果;30斤梨;妈妈买的梨是苹果的多少倍? 2、花园里有12只蝴蝶;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蝴蝶和蜜蜂一共多少只? 3、小红有5支铅笔;小华有9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 4、我校的兴趣小组中;书法小组有30人;舞蹈小组有6人;书法小组是舞蹈小组的几倍? 5、爷爷今年63岁;小明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 我来想一想: 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要用多少天才能长到5厘米呢?

大数的认识 知识点总结

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姓名( ) 一、大数的组成: 1、计数单位: (1)作用:计量数的大小。 (2)学过的计数单位有(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3)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4)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数位: (1)数中的每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 (3)记住重要的数位:从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4)数级: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依次为: 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表示多少个一; 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表示多少个万; 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表示多少个亿。 3、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它们之间的联系: 4、位数:一个整数中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 5、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位数不能混淆,不能说它们之间有相等的关系。如:计数单位就是数位,数位也是位数等。 (1)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区别?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兆、……,都是计数单位。 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非常密切的。这是因为“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例如:8475,“8”在千位上,它表示8个千,“4”在百位上,它表示4个百,“ 7”在十位上,它表示 7个十,“ 5”在个位上,它表示5个一。 (2)区分“数位”与“位数”。 数位”与“位数”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数位”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数位顺序表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时,同一个‘6’,放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放在百位上表示6个百,放在亿位上表示6个亿等等。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像458这个数有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占了一个数位,我们就把它叫做三位数。198023456由9个数字组成,那它就是一个九位数。“数位”与“位数”不能混淆。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所以在读数时先读数字再读计数单位。例如:9063200读作九百零六万三千二百,万、千百就是计数单位。 二、大数的读法: 1、读法一:把数中的数字放在数位表中(右对齐),先读亿级数(按个级数的读法读),读完后加一个“亿”字;再读万级数,(按个级数的读法读),读完后加一个“万”字;最后读个级数。 2、读法二:(常用方法) (1)先四位分级。 (2)从高位读起,最先读亿级数,再读万级数,最后读个级数。 (3)亿级数,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相同,读完后分别加上一个“亿”、“万”字。 (4)0的读法:每级末尾的0,不论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的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注:读数要用语文字,不能用数学字。 三、大数的写法: 1、写法一:根据数位表来写,先写亿级数,再写万级数,最后写个级数;哪一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写法二:(常用方法) (1)先找出“亿”字和“万”字。 (2)先写亿级数(“亿”字左边的数),再写万级数(“亿”字和“万”字之间的数),最后写个级数。 (3)除最高级外,每级数都要有4个数位,不足4位的,在它前面加0。 (4)如果“亿”字后面没有文字,则写了亿级数后,要加8个0; 如果“万”字后面没有文字,则写了万级数后,要加4个0; 如果只是没有“万”字,必须在亿级数写了之后,加4个0,再写个级数。 四、大数的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