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真胃变位临床病例诊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19.46 KB
- 文档页数:2
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
奶牛真胃变位会给奶牛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甚至危及奶牛的生命。
了解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奶牛的健康和生产非常重要。
一、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1. 过饥和过饱奶牛饲料的过饥和过饱是导致奶牛真胃变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奶牛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进食过多的饲料,这些饲料在奶牛的胃内就会积聚过多的气体和液体,增加奶牛发生真胃变位的风险。
2. 运输和饲养环境恶劣奶牛长时间在窄小的环境中或者是在长途运输中,都会增加奶牛发生真胃变位的几率。
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奶牛的饲料摄入量减少,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容易引发真胃变位。
3. 饲料质量不良饲料质量不良也是导致奶牛真胃变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饲料发霉变质、含有有毒物质等,都会引发奶牛真胃变位。
4. 运动不足奶牛长期缺乏运动,静止不动的时间过长,奶牛的肠胃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奶牛真胃变位的风险增加。
5. 饲养管理不科学奶牛饲养管理不合理,例如饲料喂养不规范、水源不洁等,都容易导致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生。
二、奶牛真胃变位的防治措施1. 控制饲料摄入量和质量在奶牛的饲料管理中,要合理控制奶牛的饲料摄入量,避免过饥和过饱现象的发生。
要保证奶牛的饲料质量,避免饲料发霉变质带来的风险。
2. 提高运输和饲养条件在奶牛的运输和饲养环境中,要提高奶牛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避免过长时间在窄小的环境中或者长途运输,同时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3.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的新鲜和安全性,避免奶牛因为食用劣质饲料而发生真胃变位。
4. 定期进行运动为奶牛定期安排适当的运动量,增加奶牛的体力和免疫力,促进奶牛的肠胃功能,减少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生。
5. 合理饲养管理在奶牛的饲养管理中,要保证奶牛的饮水和饲料的卫生安全,定期清洁饲养场所,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避免引发奶牛真胃变位。
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饲养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并防范这一疾病。
一、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1. 饲料问题奶牛饲料的质量和搭配会直接影响到奶牛的消化系统健康。
过于粗糙的饲料或者过于松软细碎的饲料都会增加奶牛发生真胃变位的风险。
饲料搭配不当也会导致奶牛的真胃功能紊乱,使真胃易发生变位。
2. 饲养方式不良的饲养方式也是导致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之一。
饲养环境脏乱、拥挤或者缺少营养的饲料都会使奶牛处于紧张和压力的状态,增加真胃变位的风险。
3.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导致奶牛真胃变位。
过度饮水、骤增饲料摄食量、喂食不给力、饲料粉碎不细等均会导致真胃变位。
1. 合理饲料搭配养殖户在饲料搭配的过程中要谨慎选择各种饲料,尽量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搭配。
在饲料的配制上,要根据奶牛的消化特点,合理搭配粗饲料和精饲料,保证奶牛的正常消化吸收。
2. 定期体检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应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包括观察其食欲、体温、粪便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特别要重视奶牛的进食状况,减少不正常单次进食量。
3.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饲养户应提高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净,避免饲料沾染过多的污垢,在饲养环境中要保持干净整洁,减少奶牛压力,保证奶牛的正常进食和休息。
4. 饲料加工对于粗饲料,可以通过适当的加工处理,使其更容易消化吸收。
通过切碎或打碎,可以减少奶牛进食时的过度进食速度,降低发生真胃变位的风险。
5. 规范饲养养殖户在对奶牛进行饲养管理时,要规范操作,提高饲养员的专业水平,避免操作不当导致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生。
6. 合理饮水给予奶牛充足清洁的饮用水,避免给予过多的冷水,以免影响真胃的正常功能。
7. 预防药物定期为奶牛进行消化系统的预防药物使用,可有效减少真胃变位的发生。
8.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奶牛出现消化系统异常的迹象,应立即对奶牛进行治疗,尽早恢复其消化系统的健康状态。
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及手术治疗
奶牛皱胃变位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奶牛的胃部发生位置异常。
这种疾病常见于高产奶牛,在哺乳期间特别容易发生。
奶牛皱胃变位主要有左侧皱胃变位和右侧皱胃变位两种类型。
以下将对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及手术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1. 发病因素:
(1)饲养管理不当:饲喂过量粗纤维、不易消化的饲料,如过量粗整好的干草;吃草过快或喂食太快等。
(2)饲料质量不良:如霉变饲料、青霉素含量过高等。
(3)体质素质差:奶牛繁殖能力差、运动能力差等。
(4)环境因素:高温、高湿度环境等。
2. 临床症状:
(1)食欲减退:奶牛不爱吃饲料,拒绝进食。
(2)腹胀:奶牛腹部有明显膨胀,且腹部反倒。
(3)腹泻:奶牛粪便稀甚至水样。
(4)无法排气:奶牛出现排气困难,胸腹部明显突出。
(5)一侧乳房消瘦:特别是左侧皱胃变位,奶牛左侧乳房出现饥饿状态。
(6)呼吸困难:奶牛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
3. 手术治疗:
(1)奶牛皱胃变位应及早干预治疗,防止疾病进程发展。
(2)手术治疗是奶牛皱胃变位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3)手术治疗包括左侧皱胃变位的左侧皮结固定术和右侧皱胃变位的右侧膈疝修补术等。
(4)手术前应将奶牛禁食24小时以上,以减少手术过程中胃蓄积气体的产生和胃内容物的外溢。
(5)手术过程中需注意术中止血和消毒,术后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6)手术后需注意观察奶牛的饮食和排便情况,及时处理合并症状。
奶牛真胃扭转的诊断和治疗作者:邵小芹孙宝干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真胃扭转又称为真胃右方转位,是指真胃围绕着自己的纵轴作180°-270°扭转,为真胃顺时针扭转(真胃右方位)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
随着牛奶的需求量大增,奶牛养殖户为盲目追求奶产量,过多地依赖精饲料提高奶牛泌乳量,而不注重饲养管理条件上的改善,科学饲养。
同时由于饲料搭配不合理,导致奶牛营养失调,使得奶牛消化系统出现问题,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例报告2012年4月底,我市出现了一例奶牛消化系统发生问题的病例,经多方面综合诊断,最后确诊为真胃扭转,如果不采取及时治疗的措施,可导致奶牛快速的死亡。
二、发病原因(一)该头发病奶牛产奶量明显高于同期的其它奶牛,属于高产奶牛,但并不是新产牛;(二)经调查,牧场每天发放的饲料精料含量稍微较高,高产奶牛日粮中精料比例正常范围应在25%-50%之间,否则精料过量很容易导致前胃机能紊乱;(三)该病发生在4月底,时间上符合真胃扭转的高发月份,真胃扭转主要在11月至第二年5月间天气冷时容易发生,这是因为冷应激会引起胃肠运动迟缓酸碱失衡。
三、临床症状通过牧场的奶量监测系统显示,发病奶牛泌乳量急剧下降,低于原先的最初产量。
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该牛表现腹痛不安,后肢踢腹,回头顾腹,多站立,少卧。
其食欲不好,眼窝深陷,有脱水症状。
观察其大便呈深褐色,稀臭,少干,小便并不是很多。
体温测量37℃左右,心率在60次/min左右。
全身观察腹围有明显的膨大,右侧腹围显著。
在右侧7-13肋及肋后缘,叩听结合可听见音质高朗的钢管音,右腹冲击触诊有明显的振水音,随后进行的直肠检查摸到其真胃膨大。
听诊发现其瘤胃蠕动音微弱。
于是立即调入沙地诊疗区,做进一步诊断。
四、诊断方法该头奶牛症状表现比较缓和,其体温低于正常值,心率不齐,所以不属于急性型,观察粪便,呈柏油样,说明其粪便存在异常,泌尿系统出现紊乱。
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真胃左方变位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右侧移至左侧,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引起的消化机能障碍疾病。
本病较多发生于高产母牛,大多数发生在分娩之后,少数发生在产前3个月至分娩之间。
一、诊断要点【临床特征】大多数病例病程长久,食欲减少,粪便量减少、呈糊状、深绿色,往往呈现腹泻,或腹泻与便秘的交替。
瘦弱,腹围缩小,但左侧腹部局限性膨大。
通常瘤胃蠕动音减弱,或完全听不到。
在左侧中部第11肋间听诊,能发现与瘤胃蠕动时间不一致的皱胃音。
在左侧倒数第2-3肋间处,肘头至髋结节连线上叩诊,同时在左侧腹部听诊,若昕到叩诊音为典型钢管音,可诊断为皱胃左侧变位。
对体形较小的牛,直肠检查时能在瘤胃左方摸到皱胃。
大多数病牛,若无并发症,体温、呼吸、脉搏基本上正常。
病牛颈部皮肤、乳汁或呼吸气息,可发现酮体气味。
有些病例可发现存在脱水现象。
产乳量减少1/3-1/2。
【临床病理学】若胃液呈酸性反应(ph值1-4)、棕褐色、缺乏纤毛虫等,证明为皱胃变位。
尿中酮体显著阳性反应。
【鉴别诊断】与原发性酮病和创伤性网胃炎区别。
原发性酮病有其饲料原因,对葡萄糖的治疗能立即见到良好反应。
创伤性网胃炎在站立或运动时可表现特殊姿势,胸壁疼痛和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检查有诊断意义。
【病史调查】应考虑与分娩有无联系。
二、防治要点【治疗原则】皱胃复位,即滚转法和手术疗法。
【治疗措施】治疗采取滚转法和手术疗法。
(1)滚转法:滚转法前者疗效不确实,运用巧妙时可以痊愈。
先使母牛呈左侧横卧姿势,后再转成仰卧式(背部着地,四蹄朝天)。
随后以背部为轴心,先向左滚转45度。
回到正中,再向右滚转45度,再回到正中(共90度的摆幅)。
如此来回地左右摇晃约3分钟,突然停止在右侧横卧姿势,再转成俯卧式(胸部着地),最后使之站立,检查复位情况。
如尚未复位,可重复进行。
滚转前使病牛饥饿数日并限制饮水,因为瘤胃变得越小,成功率越高。
经过90度摆幅的反复摇晃,使瘤胃内容物逐渐向背部下沉,并逐渐再移向左侧腹壁,同时皱胃由于含有大量气体,也伴同摇晃,上升到仰卧中的腹底上方,最后逐渐移向右侧面而复位。
奶牛真胃变位的诊疗与体会
赵新年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
【年(卷),期】2007(34)5
【摘要】作者介绍了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通过对某奶牛场最近2年半以来的293例奶牛真胃变位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左方变位223例,15例用滚转疗法,治愈9例,治愈率60.0%;16例用漂浮疗法,治愈10例,治愈率62.5%;84例用药物疗法,治愈60例,治愈率71.4%;108例用手术疗法,治愈85例,治愈率78.7%.其中右方变位70例,经过手术治疗,治愈42例,治愈率60.0%.临床诊疗实践结果表明,该病只要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尽早确诊,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完全可以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赵新年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扬州,22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3
【相关文献】
1.奶牛真胃变位的诊疗及预防探讨 [J], 许海云;丁晓东;孙庆华
2.青年奶牛真胃变位继发贲门堵塞的诊疗 [J], 陈福星;耿梅英;苑方重;杨振
3.奶牛真胃变位临床病例诊疗体会 [J], 许修军;徐强;刘兆民;王丽华;肖玉萍
4.奶牛真胃变位诊疗与发病规律的研究 [J], 曹杰;王春璈
5.一例因饲草、气候突变引起奶牛真胃变位的诊疗体会 [J], 乔兴勇; 乔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奶牛真胃左方移位的鉴别诊断与手术改进措施奶牛真胃左方移位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紊乱,主要表现为胃的位置发生变动,影响食物消化和吸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牛只的死亡。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正确的鉴别诊断和手术改进措施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和牛只的生产性能。
首先,为了进行正确的鉴别诊断,我们需要了解奶牛真胃左方移位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病症的区别。
奶牛真胃左方移位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奶量减少、腹部胀气以及粪便异常等症状。
此外,通过体检牛只腹部可以触及膨胀的胃,而通过听诊则可以听到移动胃发出的特征性声音。
与其他类似病症(如胃扭转、胃痉挛等)相比,奶牛真胃左方移位的症状和体征较为特殊,这有助于进行准确的鉴别。
一旦诊断出奶牛真胃左方移位,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来纠正胃的位置,并尽快恢复食物消化和吸收功能。
手术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麻醉和准备: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是非常重要的。
牛只需要被固定好,清理胃内的食物残渣,并进行静脉输液来保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2.手术切口选择:手术切口的选择应该考虑尽可能减少伤害和并发症的发生。
胸腔穿刺和剖腹术是两种常用的手术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纠正胃的位置:手术过程中,需要将移位的胃正确地放置回原位置。
这可以通过手术人员在胃的周围使用绳子或手术扣来固定胃并保持其正确的位置。
4.恢复胃功能:手术完成后,需要给予牛只适宜的抗生素、消炎药、抗生素等药物来预防继发感染和减轻术后不适。
此外,还需注意恢复牛只的饮食和水分摄入,特别是要慢慢地逐渐恢复奶牛的饲料摄入量,以避免胃肠道再次紊乱。
总之,奶牛真胃左方移位的鉴别诊断和手术改进措施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牛只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在诊断过程中,了解病症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病症的区别可以帮助进行准确的鉴别。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麻醉和准备、手术切口选择、纠正胃的位置以及恢复胃功能都是需要重视的方面。
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手术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真胃左方移位的治疗效果和牛只的生产能力。
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摘要】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胃部疾病,会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
本文通过介绍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症状、诊断方法、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强调了对这一疾病的重视。
原因主要包括饲料管理不当、饲养环境不卫生等因素。
症状包括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诊断方法可以通过体检、超声波等手段进行。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饲养管理、定期体检等。
治疗方法则包括手术干预、药物治疗等。
最后结论强调了对奶牛真胃变位的重视,提出了保障奶牛健康生产的重要性。
只有在确保奶牛健康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奶牛有高质量的产奶能力。
及时预防和治疗奶牛真胃变位是农民和养殖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奶牛、真胃变位、原因、症状、诊断方法、预防措施、治疗方法、重要性、健康生产。
1. 引言1.1 奶牛真胃变位的重要性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真胃变位会导致奶牛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影响食欲和营养吸收,严重的话还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死亡。
了解奶牛真胃变位的重要性,对于保障奶牛的健康生产至关重要。
只有及时发现和预防奶牛真胃变位,才能有效地提高奶牛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奶牛真胃变位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只要加强管理和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对奶牛真胃变位的重视不仅能保障奶牛的健康,还能提高农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收益。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认真学习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症状、诊断方法、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并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日常的养殖管理中,以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2. 正文2.1 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奶牛真胃变位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管理不当:奶牛的饲料管理对于其真胃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过多或过少的饲料摄入、饲料粒度不合适等都可能导致真胃变位的发生。
2. 饲料中异物:奶牛在饲料中可能会误食到异物,如金属片、塑料袋等,这些异物可能造成真胃的炎症和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