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利用现状及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774.11 KB
- 文档页数:3
地方农业12NEW FARMERS新农民NO.34 2019江西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范海霞(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 樟树 331200)摘 要:中药在我国的医疗和保健领域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古至今,我国在世界上就是最早使用中药和使用中药最广泛的国家,其中很多的中药都是来源于植物,目前一方面药用植物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人工种植的面积不断增大,另外一方面由于盲目的使用或者是药物过量,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大量的药用植物资源受到浪费,甚至某些物种数量岌岌可危,濒临灭绝,对于这种发展形势正确的认识和分析研究药用植物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本篇文章分析了江西省要用植物资源的优势以及特点,对于其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字: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江西位于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它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对于重要的培养以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非常好的地理优势,光照热量和水分资源等都相当充足,适合各种药用植物的生长。
1 江西药用植物资源的优势和特征1.1 种类繁多,贮藏量大。
迄今为止的很多调查以及记录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征,江西在野生药材的种类方面在全国名列前茅,除此之外药物产量也位居前列,全国的药用植物种类总数中1/4都是来源于江西的植物。
江西有个庐山自然保护区,单单看庐山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就有1500左右种,其中药用维管植物大约占90%,可见江西的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也多样。
1.2 分布范围广江西的药用植物分布范围相当广泛,主要分布在各大山区,包括井冈山,大庆陵怀玉山等等,蕴含量较大的,有九江市,赣州市和吉安市,多集中在这些区域,其他的省市区也占有一部分。
栽培药用植物多集中在平原和丘陵的区域,因此九江市便是一个最适宜的区域。
1.3 面积大产量高江西省之前也有过很多的材料,记载过医药种植的面积以及其他等方面的信息,迄今为止大约增长种植面积20倍左右,另外江西的人民看到了种植药材的优势,从21世纪初便开始大力进行退耕还林,目前为止江西主要的土地都是用来种植药用植物的。
药用植物茅苍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赵丹;周佳宇;戴传超
【期刊名称】《植物学研究》
【年(卷),期】2016(005)003
【摘要】药用植物茅苍术是我国著名的道地药材。
由于近年来对茅苍术的肆意挖掘,导致茅苍术产量锐减,因此亟待保护。
本文将综述茅苍术资源现状及人工栽培存在问题,总结生物技术手段在茅苍术药材生产中的应用,为茅苍术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总页数】9页(P74-82)
【作者】赵丹;周佳宇;戴传超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1]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1]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J], 钟益鑫
2.莱芜香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 [J], 王峰祥;张福鑫;闫永亮;毛
淑敏;李奉举;魏凯效
3.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 [J], 邓群;郎涛;夏建新
4.宁化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 [J], 王邦富;吴仁龙
5.小兴安岭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J], 刘娜;孟思彤;徐艳芝;于晓菲;张迪;张爽;王振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药用植物引种驯化指的是将野生种植物引入人工园林中进行驯化和栽培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保护药用野生植物资源、提高药用植物的生长效益、扩大植物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都有重要作用。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可追溯到古时代。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人们对植物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与扩展。
为了获取更多的药用植物资源,人们开始将野生植物引入家庭园林或农业种植区域进行栽培,进而实现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引种驯化可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
在自然环境下,野生药用植物受到各种自然环境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其生长条件和数量都很难得到保障。
但是如果将它们引种到人工园林中进行驯化和栽培,就能够在更加合适的环境下进行生长和繁殖,有效保护了药用植物资源,并促进了其可持续利用。
第二,药用植物引种驯化可以提高药用植物的生长效益。
药用植物在野外生长不仅会面临天气、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
但是如果将它们引种到人工园林中,这些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通过科学管理和种植方式的调整,可以提高药用植物的生长效益,让药用植物在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产出,同时减少生长周期和成本。
第三,药用植物引种驯化可以扩大植物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目前,很多野生药用植物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疏于保护也会引起资源的匮乏。
如果将药用植物引入人工园林进行驯化和栽培,实际上就在扩大植物资源的利用范围,让资源的利用所受到的限制更小,而且更加持久。
尽管引种驯化可以让药用植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但是它并非完美无缺的。
例如,在进行引种驯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药用植物的基因库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异和异质性。
因此,相关管理者在引种驯化前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种类、管理方式和环境因素等问题,以确保引种驯化对于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果。
以上是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相关内容,引种驯化是一项值得发展和推广的重要措施,对于保护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日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事情。
2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区域化分布在我国八大行政区域中,药用植物种类多寡排列次序为西南、中南、华东、西北、东北、华北[2],其中西南和中南地区药用种类最丰富,约占全国总数的50%~60%,各省(区)的中药资源种类约为3000~4000种,最多达5000多种。
华东和西北地区药用植物约占全国的30%,东北和华北地区约占10%左右。
高原和山地分布多于丘陵区,丘陵区又多于平原区。
西南地区药用植物有4800种,历来就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的美称。
云南药用植物有4758种,约占总数的30%,居全国之首。
四川药用植物约有4000种,约占全国的22%,裸子植物种数居全国第一,蕨类和被子植物仅次于云南。
峨眉山是四川较有代表性的地区,有药用植物1645种。
贵州有药用植物3900种,占全国种数的20%,西藏有药用植物1460种。
中南地区的广西省有药用植物资源4000多种,广东、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均有2000种以上。
华东地区的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山东、上海市等均有药用植物资源1000种以上。
西北区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种类相对较少,但蕴藏量大,特产药材突出。
东北地区珍贵种类多,蕴藏量和产量大,代表种有人参、黄芪、鹿茸,等。
华北地区是我国暖温带中药材的集中产区。
不同药材种类的蕴藏量和产量差异极大。
根及根茎类药材占320种药材蕴藏量和产量的1/2以上,蕴藏量在新疆、内蒙古等北方省区最大,占全国10%以上,辽宁、河北、四川、贵州、云南等次之,占1%以上。
种子及果实类药材蕴藏量占7%,年产量占20%,以东北最多,其次是华北、中南和西南地区。
花类药材蕴藏量占1%,年产量占5%,以东部地区较多。
全草类药材蕴藏量占17%,年产量占7%,以北方各边疆省区最多。
叶类药材蕴藏量占10%,年产量占2%,以新疆和黑龙江地区最多。
皮类蕴藏量和年产量均占4%,以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最多,其次是华中地区。
藤木类药材蕴藏量占2.5%,年产量占4%,以东北长白山和华南、西南山区蕴藏丰富。
价值工程0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在“回归自然”的浪潮中,对一度被抑制甚至几乎被扼杀的传统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应用传统药物热潮。
但目前我国中药材资源利用现状不容乐观,亟需我们根据实情,制定对策,通过有效保护中药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中药材资源的现状1.1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长,使用领域范围不断扩大1.1.1中药材需求量持续上涨中药资源是我国传统的特产资源之一。
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据统计,我国现有中药资源种类12807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三大类;其中药用植物类11146种,药用动物类1581种,药用矿物类80种。
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储蓄量就达850万吨左右。
中成药,保健品,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等每年大约消耗药材70万吨。
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提供的数据,中医药服务对象涵盖了我国的10多亿人口,全国有3800个县级以上中医机构,中医年平均诊疗人次高达2.34亿,约40万左右与中医药有关人员在使用中药。
1.1.2使用领域不断扩大在“回归自然”的理念影响下,化妆护肤等日用商品,用中药做原料呈上升趋势。
在传统药食同源文化影响下,食品饮料等对中药材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在治未病中医理念的影响下,中药类保健品开发正趋向日益多样化。
1.2中药材实际数量锐减1.2.1过度采挖上世纪80年代,国家放宽了中药材经营渠道,引发了中药材经营者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出现对未成熟中药资源硬性采摘,无节制采挖中药材等现象,片面强调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了长远的生态平衡和社会效益,导致用途广泛的,经济价值较高名贵中药材濒临灭绝。
以野生甘草为例,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野生资源蕴藏量200万吨,而目前不到35万吨。
1.2.2行业规划失调中药产业顺应中药现代化产业推进战略,大力大展民族产业。
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我国中药企业由1989年的684家发展到2008年的1500家,对野生药材的需求急剧上升。
植物资源调查实践论文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分数:组员: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摘要:通过对周边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了解药用植物如草药植物、农药植物等的主要作用,通过调查,能够了解主要种类,熟悉主要功能和用途;了解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药用资源、种类、主要用途、利用部位引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等类群,共有11118种,385科,2312属。
按照我国气候特点、土壤和植被类型,以及药用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特点,我国大致可分为八大药用植物区,本文将简述西北药用植物区的常见药用植物种类、主要特征、利用部位及主要用途等。
1.抗病原微生物中草药:地锦草、紫草、决明子、黄精、鱼腥草、桑叶、野菊花等。
地锦草茎细,呈叉状分枝,表面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
单叶对生,具淡红色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多皱缩或已脱落,展平后呈长椭圆形,长5~10mm,宽4~6mm;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无毛或疏生细柔毛;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具小锯齿或呈微波状。
地锦草鲜汁、水煎剂、水煎醇提物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施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等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地锦草注射液及地锦草去鞣质等的精提物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本品所含的黄酮在体外具有较强的广谱抑制菌作用,于0.002-0.63mg/ml浓度时对20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0.005-1.25mg/ml时呈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05mg/ml,绿脓杆菌为0.32mg/ml,痢疾杆菌为0.16-0.63mg/ml。
桑叶: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等作用。
第五章药用植物资源第一节中草药资源一、概述(一) 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研究范围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一群植物。
广义的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理活性的物质。
研究药用植物的种类、蕴藏量、地理分布、时(间)空(间)变化,合理开发利用及其科学管理,为人民保健事业和制药工业不断提供充足而质优的植物性药的原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主要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和蕴藏量,研究其更新、消长的动态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及合理采收方法。
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含量、药用部位收获时的产量、加工生产率等综合指标都较高的生育阶段为最佳收获期。
(3)研究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提纯技术,以及把药用植物资源的原料变为优质高效新产品或其它产品的工业技术。
(4)研究药用器官形成与更新,种群与群落的生境及演替规律,有效成分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地道药材的特点及其形成因素等药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保护与发展种质资源,提高科学的经营与管理方法。
(5)药用为主多方面多层次综合利用。
如保健品、饮料、添加剂包括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脂肪酸、色素、调味品、甜味剂、花粉蜜源、香料、化妆品、鞣料、淀粉、树脂、树胶、观赏、农药、驱避剂及饲料等。
多层次的开发利用是指针对紧缺、贵重、稀有的药用植物,进行引种驯化与人工栽培,或者针对需求量大的常用药用植物,特别是滋补和其他保健用途的药品及饮料的精加工,进行制药工艺或轻化工业的研究开发;也可以针对药用价值与经济效益较高的药用植物,进行寻找新药源与开发新品种。
(6)通过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从近缘植物和民族植物药中寻找与开发植物性药材的新品种与新资源。
(二) 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我国的药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为了研究各种药用植物,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我国中药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我国中药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科学精华的一部分,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中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药资源的保护问题也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综述了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策略,希望能给研究中药资源保护的人一些帮助。
关键词:中药资源现状;问题;策略中药的研究、生产、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卫生医疗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尽管在一定的时期由于其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受到了西医的冲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中药以其特有的低毒性、确切疗效性和低耐药性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中药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的保护必须得到我们的重视。
1 我国中药资源的概况我国自然资源种类繁多,蕴藏量大,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总数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鸟类占15%,兽类占18%,淡水和海洋鱼类种类居世界前列,在全世界已知的150多种矿产资源中我国业已探明储量的有136种[1],其中有药用价值的种类较多,根据1984-1994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我国中药资源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2]。
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926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64%,全国各地的植物园和药用植物园中引种或保存的药用植物达5000种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已建立中药材种植场5000多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00万亩。
2 我国中药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2.1 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我国现有中成药品种35大类、43种剂型、5000余种产品,野生中药资源中100余种药用植物被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其中包括冬虫夏草、人参、甘草、石斛、川贝母、雪莲等。
目前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
我国每年要耗费几百万吨以上的中药资源,一些药材的滥采滥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许多贵重中药材由于过度采挖已变成珍稀濒危物种,这必然会破坏生物圈的平衡[3]。
摘要: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少人开始大量开采野生植物资源,这种不科学、不合理、无节制的过度开采,给药用植物造成了严重损害。
虽然我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是如果不加节制的乱采滥取,最终会使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
本文正是基于我国药用植物资源面临的现状,从如何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分析,希望可以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中医药植物资源保护措施0引言药用植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防治疾病、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也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的物质基础。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视日益提高,医药行业对药材的需求量有了很大增长,在不同程度上增大了对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
很长一段时间来,人们没有意识到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也没有采取有效、合理的保护措施。
在某些偏远地区,由于信息和知识的匮乏,不少土著居民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破坏了当地的野生植物资源。
一些为经济利益驱动的人们,不顾植物资源的生长周期,对其进行过度开采利用,这使得大量植物资源面临枯竭,严重制约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1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我国地大物博,药用资源非常丰富。
在《中国中药资源》中明确指出的药用植物就多达11146种,大约占全部中药资源的87%。
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发展程度不高,加之我国众多的人口,使得人均医疗卫生资源很少。
现阶段,医疗卫生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对相关药用植物的需求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长。
随着人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导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的减少。
经过长期过度采挖或不合理的采收,已经造成了我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蕴含量逐年下降。
据报道,临床应用量相当大的甘草贮存量比1950年下降了约40%以上;甘草、羌活、银柴胡、肉苁蓉、三叶半夏等100多种野生药用资源贮存量的大量下降,影响众多药材品种的临床用药。
药用植物种类一、引言药用植物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利用及保护等方面的信息。
二、药用植物种类及分类1. 种类:我国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截至目前,已知药用植物约1.2万种。
这些植物涵盖了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等多个类别。
其中,被子植物占主导地位,约有90%以上的药用植物属于高等植物。
2. 分类:药用植物的分类遵循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等级。
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科、属、种。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区分不同的药用植物,探索它们的亲缘关系,并为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基础。
三、药用植物分布1. 地域分布:我国药用植物分布广泛,从海洋到高山,从草原到森林,都有着药用植物的生长。
全国各地均有药用植物的分布,尤其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尤为丰富。
2. 垂直分布:药用植物在海拔、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例如,在云南等地,药用植物从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到高海拔的寒带草甸均有分布。
四、药用植物的利用1. 传统医学:我国药用植物在传统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解表药、清热解毒药、理气药、补血药、止咳祛痰药、祛湿逐水药、养心安神药等各个领域。
2. 民族药和民间药:药用植物在民族药和民间药中也有广泛应用,如藏药、蒙药、维吾尔药等。
3. 现代医学: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用植物被用于现代医学研究,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方面。
五、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开发1. 保护:为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禁止野生药用植物的过度采集,加大对重点药用植物的保护力度等。
2. 开发:在药用植物的开发方面,我国积极研究和开发新的药用植物,以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
同时,推动药用植物产业的发展,提高药用植物的利用效率。
六、结论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三江源区主要药用经济植物的利用及保护摘要通过对玉树三江源区主要药用经济植物种类、分布、形成过程等情况分析,提出了其保护措施,以期为该地区药用经济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用经济植物;利用;保护;三江源区三江源区野生药用植物的过度利用致使部分资源枯竭,造成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资源量逐年减少,藏茵陈在部分地区已绝迹,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三江源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草地退化和沙化,使本身就很脆弱的高原生态系统面临危境。
冬虫夏草、藏茵陈、秦艽等中藏藏药资源的无计划采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也使药材质量、疗效明显下降。
现将三江源区主要药用植物种类与应用及保护措施总结如下。
1主要药用植物种类及应用根据玉树州中药资源普查统计,该州有各类中药资源913种,其中植物类药808种,分隶71科271属。
中药资源总蕴藏量达5万吨左右,其中植物药3.45万吨。
该州药材都是野生,其质量均属上乘。
比较出名的有冬虫夏草、藏茵陈、雪莲、贝母和秦艽等。
(1)冬虫夏草。
属麦角科,别名虫草,学名为Cordyces Sinensis(Berk)S-acc.。
该草冬天是条虫,夏天地上部分又是株小草,药材形状是虫与草的复合体——虫子头上有株草。
冬虫夏草分布于青海、四川、西藏、甘肃等省区。
青海省的冬虫夏草主产于玉树、果洛海拔3 600~4 000m的高山草甸和灌木丛中,尤其在玉树分布广、质量佳。
冬虫夏草的成分除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外,还有虫草酸、冬虫草素和维生素B12等。
这些成分可供药用,均可用来强身滋补,治疗肺结核、老人衰弱咳嗽、神经性胃痛、食欲不振和筋骨疼痛等病症。
(2)藏茵陈。
属龙胆科,学名为Swevtia mussotii Franch。
一年生草本,高15~60cm,土黄色。
在青海省主要分布于称多、玉树、囊谦。
生长于海拔3 600~3 800m的山坡、灌丛草地、林缘、河滩地上。
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在人类的生活中,药用植物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古代的药渣药片,到现代的医学制剂,药用植物一直是药材的主要来源。
众所周知,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当前药用植物产业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是指药用植物种子、花、果、叶、根、茎等各种不同的组织或生长阶段形态的详细描述。
这些不同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种子、化学成分、疗效等多种价值。
因此,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药用植物产业、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一)保护方法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需要较为广泛的种质资源收集活动。
种质资源收集活动可以通过贝尔格莱德公约、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国际植物资源公约来指导。
种质资源收集技术的提高将更好的促进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同时,通过在自然条件下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此外,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管理也是保护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
有的地区和企业建立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或者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公园等,来保护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二)保护意义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大的国家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药用植物是中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药材,而中国的药用植物资源却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与人为破坏的挑战。
通过保护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推动药用植物产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
三、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利用(一)利用需求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的利用,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命健康需要的目的。
发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潜在价值,需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分析。
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些医学院校要通过科学化的方法对药用植物进行研究,形成更多的药物品种,使人们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016年10月第23卷第19期畲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与建议徐美华朱美晓鄢晓琳鄢琛尹鄢连和畲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自称“山哈”,多数居住我国东南部的山区中。
畲族聚居地多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利于药用植物生长、繁殖。
畲民为求生存和种族繁衍,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及生态资源自制青草药,并逐渐完善了畲族常见疾病防治的用药特点及药物功能和主要作用。
1 畲药资源的分布与种类概况畲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西等省,受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影响,畲族药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地理分布齐全。
通过各界人士通力协作与不懈努力,汇总结果,共采集畲族民间用药1600个品种、病名450个、处方1016个。
这其中包括常用畲族药用植物520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海拔200~1500米;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5种,畲族特有药用植物11种;分属于144个科、312个属、494种、2个亚种、17个变种、3个变型和1个栽培变种。
畲族民间药物使用方法不同于中医和其他民族医药。
雷后兴等调查清了我国畲族常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民间应用情况和常用药物,查明了珍稀濒危畲族药用植物和畲族特有药用植物,为今后畲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决策提供了依据[1]。
2 常用畲药及利用现状畲族居民多选用鲜草药治疗疾病,多数随用随采,少数畲医种植一些常用或难以采到的草药,也有按季节采集,经粗加工后备用的,少数还将草药烧灰存放或蜜制备用,跨年药一般不用或很少使用。
我们对在调查中收集到的畲药信息进行汇总发现,90%以上为植物药,很少有动物药,几乎不用矿物药。
常用的植物药有食凉茶[2]、小香勾、伏地筋骨草、乌饭树、美丽胡枝子、鹿蹄草、南丹参、杜衡、千斤拔、龙胆草、掌叶覆盆子根、毛花猕猴桃根、金线莲、银线莲、莲独活、雪里开、阴地蕨、黄精、银杏、阔叶十大功劳、海金基金资助:丽水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4RC27),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计划(2011ZA115),丽水市医学重点学科科技项目(2011007)作者单位:323000 丽水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徐美华、鄢连和);丽水市畲族医药研究所科研部(朱美晓、鄢晓琳、鄢琛尹)通信作者:鄢连和,Email:ylh1963@ 沙根、粉防己、淡竹叶、山姜子、仙鹤草、山里黄根、半夏、天冬、青蒿、艾叶、车前草、厚朴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