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一、选择题

1.在图2—1所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

A .4W ;

B .3-W ;

C .3W ;

D .4-W

2.在图2—2所示电路中,电阻2R 增加时,电流I 将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3.在图2—3所示电路中,1I = 。

A .5.0A ;

B .1-A ;

C .5.1A ;

D .2A

4.对于图2—4所示电路,就外特性而言,则 。

A . a 、b 等效;

B . a 、d 等效;

C . a 、b 、c 、d 均等效;

D . b 、c 等效

5.在图2—5所示电路中,N 为纯电阻网络,对于此电路,有 。 A .S S I U 、都发出功率; B .S S I U 、都吸收功率; C .S I 发出功率,S U 不一定; D .S U 发出功率,S I 不一定

二、填空题

1. 图2—6(a )所示电路与图2—6(b )所示电路等效,则在图2—6(b )所示电路

中,S U = V ,R =Ω 。

2.图2—7(a )所示电路与图2—7(b )所示电路等效,则在图2—7(b )所示电路中,S I = A ,R =

Ω。

3.在图2—8所示电路中,输入电阻ab R =

Ω 。

4.在图2—9所示电路中,受控源发出的功率是 W 。

5.在图2—10所示电路中,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是 W 。 三、计算题

1.对于图2—11所示电路,试求:1).电压1U 、2U ;2).各电源的功率, 并指出是吸收还是发出。

2.计算图2—12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3.计算图2—13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

4.在图2—14所示电路中,已知100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100W,试求电路图中的电流I及电压U。

5.求图2—15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6.求图2—1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压U。

7.求图2—17所示电路中电流I。

8.试求图2—18所示10A电流源的端电压U及其发出的功率。

U。

9.求图2—19中所示的电压

2

10.在图2—20所示电路中,求受控源发出的功率。

本章作业:计算题的第2、5、9题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及答案

第2章 习题与解答 2-1试求题2-1图所示各电路ab 端的等效电阻ab R 。 2Ω 3Ω (a) (b) 题2-1图 解:(a )14//(26//3)3ab R =++=Ω (b )4//(6//36//3)2ab R =+=Ω 2-2试求题2-2图所示各电路a 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ab R 。 a b 8Ω a b 8Ω (a) (b) 题2-2图 解:(a )3[(84)//6(15)]//108ab R =++++=Ω (b )[(4//48)//104]//94 1.510ab R =++++=Ω 2-3试计算题2-3图所示电路在开关K 打开和闭合两种状态时的等效电阻ab R 。

8Ω a b (a) (b) 题2-3图 解:(a )开关打开时(84)//43ab R =+=Ω 开关闭合时4//42ab R ==Ω (b )开关打开时(612)//(612)9ab R =++=Ω 开关闭合时6//126//128ab R =+=Ω 2-4试求题2-4图(a )所示电路的电流I 及题2-4图(b )所示电路的电压U 。 6Ω6Ω (a) (b) 题2-4图 解:(a )从左往右流过1Ω电阻的电流为 1I 21/(16//123//621/(142)3A =++++=)= 从上往下流过3Ω电阻的电流为36 I 32A 36 = ?=+ 从上往下流过12Ω电阻的电流为126 I 31A 126 = ?=+ 所以 312I I -I =1A = (b )从下往上流过6V 电压源的电流为 66 I 4A 1.5 = ==(1+2)//(1+2)

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及答案汇总

; 第2章 习题与解答 2-1试求题2-1图所示各电路ab 端的等效电阻ab R 。 2Ω 3Ω (a) (b) 题2-1图 解:(a )14//(26//3)3ab R =++=Ω (b )4//(6//36//3)2ab R =+=Ω 2-2试求题2-2图所示各电路a 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ab R 。 》 a b 8Ω a b 8Ω (a) (b) 题2-2图 解:(a )3[(84)//6(15)]//108ab R =++++=Ω (b )[(4//48)//104]//94 1.510ab R =++++=Ω 2-3试计算题2-3图所示电路在开关K 打开和闭合两种状态时的等效电阻ab R 。

8Ω a b (a) (b) @ 题2-3图 解:(a )开关打开时(84)//43ab R =+=Ω 开关闭合时4//42ab R ==Ω (b )开关打开时(612)//(612)9ab R =++=Ω 开关闭合时6//126//128ab R =+=Ω 2-4试求题2-4图(a )所示电路的电流I 及题2-4图(b )所示电路的电压U 。 6Ω6Ω (a) (b) / 题2-4图 解:(a )从左往右流过1Ω电阻的电流为 1I 21/(16//123//621/(142)3A =++++=)= 从上往下流过3Ω电阻的电流为36 I 32A 36 = ?=+ 从上往下流过12Ω电阻的电流为126 I 31A 126 = ?=+ 所以 312I I -I =1A =

(b )从下往上流过6V 电压源的电流为 66 I 4A 1.5 = ==(1+2)//(1+2) 从上往下流过两条并联支路的电流分别为2A $ 所以 U 22-12=2V =?? 2-5试求题2-5图所示各电路ab 端的等效电阻ab R ,其中121R R ==Ω。 2Ω (a) (b) 题2-5图 解:(a )如图,对原电路做△-Y 变换后,得一平衡电桥 1 a 所以 111 //11332 ab R =++=Ω()() % (b )将图中的两个Y 形变成△形,如图所示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解答第2章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解答 一、选择题 1.在图2—1所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B 。 A .4W ; B .3-W ; C .3W ; D .4-W 2.在图2—2所示电路中,电阻2R 增加时,电流I 将 A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3.在图2—3所示电路中,1I = D 。 A .5.0A ; B .1-A ; C .5.1A ; D .2A 4.对于图2—4所示电路,就外特性而言,则 D 。 A . a 、b 等效; B . a 、d 等效; C . a 、b 、c 、d 均等效; D . b 、c 等效 5.在图2—5所示电路中,N 为纯电阻网络,对于此电路,有 C 。 A .S S I U 、 都发出功率; B .S S I U 、都吸收功率; C .S I 发出功率,S U 不一定; D .S U 发出功率,S I 不一定 二、填空题 1. 图2—6(a )所示电路与图2—6(b )所示电路等效,则在图2—6(b )所示电路 中,6= S U V ,Ω=2R 。 2.图2—7(a )所示电路与图2—7(b )所示电路等效,则在图2—7(b )所示电路中, 1= S I A ,Ω=2R 。 3.在图2—8所示电路中,输入电阻Ω=2 ab R 。 4.在图2—9所示电路中,受控源发出的功率是30-W 。 5.在图2—10所示电路中,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是20-W 。 三、计算题 1.对于图2—11所示电路,试求:1).电压1U 、2U ;2).各电源的功率, 并指出是 吸收还是发出。

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路的等效变换 执教:金陵中学:范世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比较复杂的组合电路的简化,了解电路等效变换的方法,学会看懂电路。 2、过程与方法:列举法、感受假设、理想化方法、归纳法、等效法等科学方法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体验科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3、价值观与情愿态度:生活中离不开用电器,用电器工作状态是受电路控制的,电路的设计,离不开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明白电路的基本规律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和科技的基础,增强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看懂电路——能确定电路中各用电器间的串、并联关系是正确分析和计算简单电路的前提,是关键。对电路进行等效变换就是在不改变电路中各用电器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前提下对电路进行改画,以使用电器间的串、并联 关系一目了然。 由于学生已了解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基本规律,所以,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对实际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感受列举法、假设、理想化方法、归纳法、等效法等科学方法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感悟电路等效变换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电路等效变换的方法看懂电路。难点:节点电流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展示电吹风和电冰箱电路图,说明生活中离不开用电 R I 器,用电器工作状态是受电路控制的,电路的设计,离不开 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引例1、请同学们用学过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已知ab 间的电压为24V,R2=R3=2R I=20Q, R4=30Q。 引例2:P.47示例。 请学生对 其中一个电路作计算。与引例1 比较,谈体会。

对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关键是要看得懂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才好利用串、并联的基规律解析。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索看得懂电路的方法一一电路的等效变换。 对电路进行等效变换就是在不改变电路中各用电器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前提下对电路进行改画,以使用电器间的串、并联关系一目了然。 试一试:请说一说上图中各电阻间的连接方式。 2、等效电路的方法: 方法一、按电路层次逐步等效,化繁为简。 (前提:每一部分电阻间的关系一目了然。)试一试:如 图所示的电路中,R仁100Q,ac 间电压为10V。be间电压 为40V。虚线框内电路结构及电阻均不知道,则a、b间的 总电阻为_ Q o(500Q) 引例3:如图所示电路中,R I=R2=R3=8Q, 电压恒为2.4V,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______ A,电压表 的示数为______ V o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则电 流表的示数为_ A, 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 V o 是谁的电流、电压呢? 2、如果将电路中的电压表拿掉,电流表用导线替代,会引起各电阻上的电流和电 设问:1、你能看懂该电路中各电阻间的关系吗?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的 压较大变化吗?(理想化方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方法二、在简化电路时,将理想电压表拿掉,而理想电流表用导线替代,可 使电路中各电阻间的关系变得一目了然。引例4、如图所示电路中,R i=2Q,R2=3Q, R3=6Q, U=2.4V,求两只电流表的示数。 设问:1、用导线替代理想电流表后各电阻间的关系

电路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等效变换”在电路理论中是很重要的概念,电路等效 变换的方法是电路问题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所谓两个电路是互为等效的,是指(1)两个结构参数 不同的电路再端子上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因而可以互代换的部分)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相代换;(2)代换的效果是不改变外电路(或电路中未由此得出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是相互代换的两部分电 路具有相同的伏安特性。等效的对象是外接电路(或电路未变化部分)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效变换的目的是简化电路,方便地求出需要求的结果。 深刻地理解“等效变换” 的思想,熟练掌握“等效变换” 的方法在电路分析中是重要的。 2-1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若:(1);(2);(3)。试求以上3 种情况下电压和电流。 解:(1)和为并联,其等效电阻, 则总电流分流有 2)当,有

3),有 2-2 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已知,且为正值。求:(1)电压和电流;(2)若电阻增大,对哪些元件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影响如何? 解:(1)对于和来说,其余部分的电路可以用电流源 等效代换,如题解图(a)所示。因此有 2)由于和电流源串接支路对其余电路来说可以等效为 个电流源,如题解图(b)所示。因此当增大,对及的电 流和端电压都没有影响。 但增大,上的电压增大,将影响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因为 显然随的增大而增大。 注:任意电路元件与理想电流源串联,均可将其等效 为理想电压源,如本题中题解图(a)和(b)o但应该注意等效是对外部电路的等效。图(a)和图b) 中电流源两端 的电压就不等于原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同时,任意电

电路复习题(含答案)

电路复习题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 对于理想电压源而言,不允许 路,但允许 路。 2. 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流与电压的一般关系式为 。 3. 当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式为 。 4. 一般情况下,电感的 不能跃变,电容的 不能跃变。 5.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无等效可言。当端子开路时,两 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当端子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用S S S R I U 、、表示) 6. 对于具有n 个结点b 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 个独立的KCL 方程,可列出 个独立的KVL 方程。 7. KCL 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 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8. 理想电流源在某一时刻可以给电路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端电压无关,端 电压由 来决定。 9. 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 关系相同。 10.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 。 11.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理想电流源和电阻串联,其 等效电路为 。 12. 在一阶RC 电路中,若C 不变,R 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 。 13.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是 = 0。 14. 在使用叠加定理适应注意:叠加定理仅适用于 电路;在各分电路中,要把不作 用的电源置零。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代替。 不能单独作用;原电路中的 不能使用叠加定理来计算。 15. 戴维宁定理指出:一个含有独立源、受控源和线性电阻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可以 用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组合进行等效变换,电压源的电压等于一端口的 电压,串联电阻等于该一端口全部 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16. 电感的电压相位 于电流相位π/2,电容的电压相位 于电流相位π/2。 17. 若电路的导纳Y=G+jB ,则阻抗Z=R+jX 中的电阻分量X=

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及答案

第2章习题与解答 2-1试求题2-1图所示各电路血端的等效电阻心,。 解:(a)心,=1 + 4//(2 + 6//3) = 30 (b)心=4//(6//3 + 6//3) = 2C 2 —2试求题2-2图所示各电路弘〃两点间的等效电阻 IQ 5G _| ------ [ ----- 1.5Q 4G (a) (b) 题2—2图 解:(a) 心=3 + [(8 + 4)//6 + (l + 5)]//10 = 8G (b) R ah =[(4//4 + 8)//10 + 4]//9 + 4 + l ?5 = 10C 2-3试计算题2-3图所示电路在开关K 打开和闭合两种状态时的等效电阻尺血o IQ 4Q 3G (b) (a)

题2—3图 解:(a)开关打开时心=(8 + 4)//4 = 3。 开关闭合时^,=4/74 = 20 (b)开关打开时 R ah =(6 + 12)/7(6+12) = 90 开关闭合时心=6//12 + 6//12 = 8。 2—4试求题2—4图(a)所示电路的电流/及题2—4图(b)所示电路的电压U 。 解:(a)从左往右流过1G 电阻的电流为 I] =21/(1 + 6//12 + 3//6)二21/(l+4 + 2) = 3A 从上往下流过3 O 电阻的电流为I.= —x3 = 2A 3 + 6 从上往下流过120电阻的电流为I p =—^-x3 = lA 12 + 6 所以1 =【3叫2 = 1 A ⑹从下往上流过6V 电压源的电流为 "击莎 1Q + O1V 3Q 6Q (a) 12Q 6Q 题2—4图

从上往下流过两条并联支路的电流分别为2A 所以U = 2x2-lx2=2V 2 — 5试求题2 — 5图所示各电路ab端的等效电阻R ah,其中/?] = = 1。。 2Q 题2-5图 解:(a)如图,对原电路做厶-丫变换后,得一平衡电桥 所以心,=(*+*)//(1 + 1)= *° (b)将图中的两个Y形变成△形,如图所示 2.5Q 5Q 白80 4Q 4Q T 50 T T 2Q 即得 所以陰=L269G 2 —6计算题2 —6图所示电路中弘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 (b)

(完整版)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及答案.docx

第 2 章 习题与解答 2- 1 试求题 2-1 图所示各电路 ab 端的等效电阻 R ab 。 1 4 3 a a 6 R ab 4 3 R ab 4 2 6 b 2 b 3 (a) (b) 题 2- 1 图 解:(a ) R ab 1 4 / /( 2 6 / /3) 3 (b ) R ab 4 / /(6 / /3 6 / /3) 2 2- 2 试求题 2-2 图所示各电路 a 、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 R ab 。 1 5 1.5 4 a 6 10 a 4 9 8 8 3 10 4 b b 4 4 (a) (b) 题 2- 2 图 解:(a ) R ab 3 [(8 4) / /6 (1 5)] / /10 8 (b ) R ab [(4 / /4 8) / /10 4] / /9 4 1.5 10 2- 3 试计算题 2-3 图所示电路在开关 K 打开和闭合两种状态时的等效电阻 R ab 。

4612 a a 48 b 6 K12 b K (a)(b) 题 2- 3 图 解:(a)开关打开时R ab(8 4) / /43 开关闭合时 R ab 4 / /42 (b)开关打开时R ab(6 12) / /(612) 9 开关闭合时 R ab 6 / /12 6 / /12 8 2- 4 试求题 2-4 图(a)所示电路的电流 I 及题 2- 4 图( b)所示电路的电压 U 。 13612 21V I 6V U 12621 (a)(b) 题2- 4 图 解:(a)从左往右流过 1电阻的电流为 I1 21/ (1 6 / /12 3 / /6) =21/ (1 4 2)3A 从上往下流过 3电阻的电流为I 3 6 32A 36 从上往下流过 12电阻的电流为 I12 6 3 1A 126 所以 I I 3 -I12 =1A (b)从下往上流过 6V 电压源的电流为I 66 4A ( 1+2) //( 1+2) 1.5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答案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等效变换”在电路理论中是很重要的概念,电路等效变换的方法是电路问题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所谓两个电路是互为等效的,是指(1)两个结构参数不同的电路再端子上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因而可以互相代换;(2)代换的效果是不改变外电路(或电路中未被代换的部分)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由此得出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是相互代换的两部分电路具有相同的伏安特性。等效的对象是外接电路(或电路未变化部分)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效变换的目的是简化电路,方便地求出需要求的结果。 深刻地理解“等效变换”的思想,熟练掌握“等效变换”的方法在电路分析中是重要的。 2-1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12100,2,8s u V R k R k ==Ω=Ω。若:(1) 38R k =Ω;(2)处开路)33(R R ∞=;(3)处短路)33(0R R =。试求以上3种情况下电压2u 和电流23,i i 。

解:(1)2R 和3R 为并联,其等效电阻842R k ==Ω, 则总电流 mA R R u i s 3504210011=+=+= 分流有 mA i i i 333.86502132==== V i R u 667.666508222=?== (2)当∞=3R ,有03=i mA R R u i s 1082100212=+=+= V i R u 80108222=?== (3)03=R ,有0,022==u i mA R u i s 50210013=== 2-2 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已知,且为正值。求:(1)电压2u 和电流2i ;(2)若电阻1R 增大,对哪些元件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影响如何

△形与Y形电阻电路等效变换

(a) △形电路 (b) Y形电路

△形和Y形电路之间的相互变换也应满足外部特性相同的原则,直观地说:就是必须使任意两对应端钮间的电阻相等。具体地说,就是当第三端钮断开时,两种电路中每一对相对应的端钮间的总电阻应当相等。例如上图(a)和(b)中,当端钮3断开时,两种电路中端钮1、2间的总电阻相等,即 R1+R2=R12(R23+R31)/(R12+R23+R31) (1) 同理有 R2+R3=R23(R31+R12)/(R12+R23+R31) (2) R3+R1=R31(R12+R23)/(R12+R23+R31) (3) 将△形变换成Y形,即已知△形电路的R12、R23、R31,求Y形电路的R1、R2、R3。为此,将式(1)、(2)、(3)相加后除以2,可得 R1+ R2+ R3=( R23R12+ R23R31+ R12R31)/(R12+R23+R31) (4) 从式(4)中分别减去式(1)、(2)和式(3),可得 R1=R12R31/(R12+R23+R31) (5) R2=R12R23/(R12+R23+R31) (6) R3=R23R31/(R12+R23+R31) (7) 以上三式就是△形电路变换为等效Y形电路的公式。三个公式可概括为 R Y=△形中相邻两电阻的乘积/△形中电阻之和 当R12=R23=R31=R△时,则

R1= R2= R3=1/3 R△ 将Y形变换成△形,即已知Y形电路的R1、R2、R3,求△形电路的R12、R23、R31。为此,将式(5)、(6)和式(7)两两相乘后再相加,经化简后可得 R1R2+ R2R3+ R3R1= R12R23R31/(R12+R23+R31) (8) 将式(8)分别除以式(7)、(5)和式(6),可得 R12=R1+R2+ R1R2/R3 (9) R23=R2+R3+ R2R3/R1 (10) R31=R3+R1+ R3R1/R2 (11) 以上三式就是Y形电路变换为等效△形电路的公式。三个公式可概括为 R△=Y形中两两电阻的乘积之和/Y形中对面的电阻 当R12=R23=R31=R Y时,则 R12= R23= R31=3 R Y 应当指出,上述等效变换公式仅适用于无源三端式电路。

电阻定律——习题及答案

电阻定律——习题及答案 基础题 1.关于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流方向与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B .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加剧,所以电流增大 C .由R =U I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所加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D .对给定的导线,比值U I 是个定值,它反映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 的均匀金属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常温下,若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B .常温下,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1 4 R C .给金属丝加上的电压逐渐从零增大到U 0,则任一状态下的U I 比值不变 D .把金属丝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率会突然变为零的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3.(2009·南京模拟)温度能明显地影响金属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在右图中所示的图线分别为某金属导体和某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则 A .图线1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B .图线2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C .图线1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D .图线2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4.将截面均匀、长为l 、电阻为R 的金属导线截去l/n ,再拉长至l ,则导线电阻变为 ( ) A.n -1n R B.1n R C.n n -1 R D .nR 5.A ,B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体,如果把导体A 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导体B 对折后结合起来,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 A ∶R B 为________,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之比Q A ∶Q B 为________. 6.如下图所示,一圈粗细均匀的导线长1200m ,在两端点A 、B 间加上恒定电压时,测得通过导线的电流为0.5A.如剪去BC 段,在A 、C 两端加同样电压时,通过导线的电流变为0.6A ,则剪去的BC 段多长? 7.为了测定液体的电阻率,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A 、B 是两片面积为1cm 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d =1cm ,把它们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一定的电压U =6V 时,测出电流I =1μA ,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 提升题 1.白炽灯的灯丝由钨丝制成,当灯丝烧断后脱落一段,又将剩余灯丝刚好能搭上使用,若灯 泡功率原来为60W ,观察搭接起来的灯丝长度大约为原来的3 4 ,则现在灯泡的功率约为

电工试卷(电路的等效变换、戴维南、叠加原理)

科目:专业基础 适用班级: 班 班级: 姓名: 学籍号: ----------------------------------------------------密-------------------封----------------------线------------------------------------------------------ ―――――――――――考――生――答――题――不――得―――过―――此―――线――――――――――――― 郑州电子信息中等专业学校2013—2014学年上学期 《电工基础》10月考试卷 本试题使用班级:11(2) 1.试将下图电路化简为电流源。 2.试用戴维宁定理,求通过R 1中的电流。 3.用电源等效变换法,将下图电路等效变换成电压源模型或电流源模型。 4.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压U 。

班级: 姓名: 学籍号: ----------------------------------------------------密-------------------封----------------------线------------------------------------------------------ ―――――――――――考――生――答――题――不――得―――过―――此―――线――――――――――――― 5.已知下图电路中,Us 1=Us 2=10V ,R 1=R 2=R 3=10欧,试用戴维宁定理求I 3。 6.将下图化为最简形式 7.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8.如下图,已知Us 1=40V ,Us 2=20V ,Us 3=18V ,R 1=4欧,R 2=2欧,R 3=3欧,试用支路电 流法求解各支路上的电流。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答案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等效变换”在电路理论中是很重要的概念,电路等效变换的方法是电路问题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所谓两个电路是互为等效的,是指(1)两个结构参数不同的电路再端子上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因而可以互相代换;(2)代换的效果是不改变外电路(或电路中未被代换的部分)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由此得出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是相互代换的两部分电路具有相同的伏安特性。等效的对象是外接电路(或电路未变化部分)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效变换的目的是简化电路,方便地求出需要求的结果。 深刻地理解“等效变换”的思想,熟练掌握“等效变换”的方法在电路分析中是重要的。 2-1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12100,2,8s u V R k R k ==Ω=Ω。若:(1) 38R k =Ω;(2)处开路)33(R R ∞=;(3)处短路)33(0R R =。试求以 上3种情况下电压2u 和电流23,i i 。 解:(1)2R 和3R 为并联,其等效电阻842R k = =Ω,

则总电流 mA R R u i s 3504210011=+=+= 分流有 mA i i i 333.86502132=== = … V i R u 667.666508222=?== (2)当∞=3R ,有03=i mA R R u i s 1082100212=+=+= V i R u 80108222=?== (3)03=R ,有0,022==u i mA R u i s 502100 13=== 2-2 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已知,且为正值。求:(1)电压2u 和电流2i ;(2)若电阻1R 增大,对哪些元件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影响如何 解:(1)对于2R 和3R 来说,其余部分的电路可以用电流源s i 等效代换,如题解图(a )所示。因此有 3 2332R R i R i += 3 2322R R i R R u s +=

(完整版)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及答案

第 2 章习题与解答 2-1试求题2-1图所示各电路ab端的等效电阻R ab 题2-1 图 解:(a) R ab 1 4//(2 6//3) 3 b)R ab 4/ /(6/ /3 6/ /3) 2 2-2试求题2-2图所示各电路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R ab 解:(a) R ab 3 [(8 4)//6 (1 5)]/ /10 8 (b) R ab [(4 / /4 8)/ /10 4]//9 4 1.5 10 2-3试计算题2-3图所示电路在开关K 打开和闭合两种状态时的等效电阻R ab (a)(b) 1 (a) 题2-2 图

解:(a)开关打开时R ab (8 4)/ /4 3 开关闭合时R ab 4//4 2 b)开关打开时R ab(6 12) / /(6 12) 9 开关闭合时R ab6//12 6/ /12 8 题2-4 图 解:(a)从左往右流过 1 电阻的电流 为 I1 21/ (1 6/ /12 3 / /6)=21/ (1 42) 3A 从上往下流过3电阻的电流为I3 从上往下流过12 电阻的电流为I12 6 3 2A 36 6 3 1A 12 6 所以I I3-I12 =1A b)从下往上流过6V 电压源的电流为I 1+2) // (1+2) 1.5 6 4A

2 从上往下流过两条并联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2A 所以 U 2 2-1 2=2V 2-5试求题 2-5图所示各电路 ab 端的等效电阻 R ab ,其中 R 1 R 2 1 b )将图中的两个 Y 形变成△形,如图所示 2.5 8 44 5 即得 2 (b) 题 2-5 图 1 1 1 所以 R ab ( 1 1)/(/ 1 1) 1 ab 3 3 2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本章重点:等效电路及网络的化简。实际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本章难点:输入电阻 《 第 四 讲 》 2.1 引言 线性电路: 时不变的线性元件 R,L,C(必须都是常数) 受控源的系数必须为常数 线性电阻电路: (纯电阻电路) 电路中的无源元件只有R, 没有L 和C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将电路中某一复杂部分用一个简单的电路替代,替代之后的电路要与原电路保持相等的效用.即两个伏安特性完全相同.(也称为对外等效) 2.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路元件中最基本的联接方式就是串联和并联。 一、电阻的串联 当元件与元件首尾相联时称其为串联,如下图(a)所示。串联电路的特点是流过各元件的电流为同一电流。 + U _ + U _ 目的: 使电路分析和计算更为方便.

根据KVL知,电阻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等于各电阻电压的叠加。即 称R为n个电阻串联时的等效电阻Req。 由上式可知,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电压的大小与其电阻值的大小成正比。 电路吸收的总功率为 即电阻串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电阻消耗功率的总和。 二、电阻的并联 当n个电阻并联联接时,其电路如下图(c)所示。并联电路的特点是各元件上的电压相等,均为u。

根据KCL知: 电导G是n个电阻并联时的等效电导,又称为端口的输入电导。 分配到第k个电阻上的电流为 上式说明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上分配到的电流与其电导值的大小成正比。 电路吸收的总功率为 即电阻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电阻消耗功率的总和。 电路如下图所示。求:(1)ab两端的等效电阻R ab。(2)cd两端的等效电阻R cd。

(完整word版)电路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指出图(a )、(b )两电路各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个回路?几个网孔? (a) (b) 习题1.1电路 解:(a )节点数:2;支路数:4;回路数:4;网孔数:3。 (b )节点数:3;支路数:5;回路数:6;网孔数:3。 1.2标出图示电路中,电流、电动势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并判断A 、B 、C 三点电位的高低。 解:电流、电动势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所示: A 、 B 、 C 三点电位的比较:C B A V V V >> 1.3如图所示电路,根据以下各种情况,判断A 、C 两点电位的高低。 解:(1)C A V V > (2)C A V V > (3)无法判断 1.4有人说,“电路中,没有电压的地方就没有电流,没有电流的地方也就没有电压”。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解:不对。因为电压为零时电路相当于短路状态,可以有短路电流;电流为零时电路相当于开路状态,可以有开路电压, 1.5求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

(a ) (b ) 习题1.5电路 解:(a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b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1.6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后,AB U 和CD U 的大小。 1.7求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后A 点的电位。

解:开关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开关打开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1.8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及闭合后的AB U 、电流1I 、2I 和3I 的大小。 1.9如图所示电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的功率,并说明功率的流向。 (1)V 100A,2==u i ,(2)V 120A,5=-=u i , (3)V 80A,3-==u i ,(4)V 60A,10-=-=u i 解:(1)A :)(200提供功率W ui p -=-=; B :)(200吸收功率W ui p == (2)A :)(600吸收功率W ui p =-=; B :)(600提供功率W ui p -== (3)A :)(240吸收功率W ui p =-=; B :)(240提供功率W ui p -==

第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及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第2章习题与解答2-1试求题2-1图所示各电路ab 端的等效电阻ab R 。 (a) (b) 题2-1图 解:(a )14//(26//3)3ab R =++=Ω (b 2-2解:(a (b 2-3(a)(b) 解:(a (b 2-4(a) (b) 题2-4图 解:(a )从左往右流过1Ω电阻的电流为 从上往下流过3Ω电阻的电流为36I 32A 36 = ?=+ 从上往下流过12Ω电阻的电流为126I 31A 126=?=+ 所以312I I -I =1A =

(b )从下往上流过6V 电压源的电流为66I 4A 1.5 ===(1+2)//(1+2) 从上往下流过两条并联支路的电流分别为2A 所以U 22-12=2V =?? 2-5试求题2-5图所示各电路ab 端的等效电阻ab R ,其中121R R ==Ω。 (a) (b) 题2-5图 解:(a (b 即得 所以ab R 2-6解:(a 所以ab R (b 所以ab R 2-7U 及总电压ab U 题2-7图 解:将图中的Y 形变成△形,如图所示 所以(32.5//526//2)//2655510ab R =++=+=Ω 回到原图 已知128I I +=348I I +=1310840I I +=245240I I += 联立解得1 2.4I A =2 5.6I A =32I A =46I A = 所以121054U I I V =-+=

2-8试求题2-8图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in R 。 (a)(b) 题2-8图 解:(a )如图所示,在电路端口加电压源U ,求I 所以21(1)in U R R R I μ==+- (b )如图所示,在电路端口加电压源U ,求I 12R R U 2-(b 2-6 2-题2-11图 解:先化简电路,如图所示 43Ω所以有41(2933 i i +-=3i A = 2-12题2-12图所示电路中全部电阻均为1Ω,试求电路中的电流i 。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练习题附答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日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家中的电灯、插座、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以串联,也可以是并联 D.电灯与插座应该串联,彩电与电冰箱应该并联 2、关于电流和电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B.电流是由电荷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C.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D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房产相同 3、连接串联电路的过程中,下列几点要求中没有必要的是( ) A.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B.每处接线都必须接牢 C.必须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S ,灯L 1和L 2,最后连到电池负极 D.连接完毕,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哪个电路是正确的( )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 1、A 2、A 3的示数分别为I 1、I 2、I 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I 1=I 2=I 3 B .I 1>I 2=I 3 C .I 1>I 2>I 3 D .I 1>I 3>I 2 6、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造成很大浪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 ——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聪明”.则这种“聪明”的电路是( ) 7、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是,通过的电流大约为5A ,该用电器可能是( ) A 、电视机 B 、空调 C 、洗衣机 D 、白炽灯 8、甲、乙两同学在做实验时,把电流表的“+”和“0.6”两个接线柱接在电路中,指针位于如下图所示的位置,下面记 录中正确的是( ) A .1.4A B .0.24A C .0.26A D .0.28A 9、如图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并联接在了L 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会发生( ) A 、电源短路 B 、电流表损坏 C 、L 1不亮 D 、L 2的灯丝烧断 10、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 A .碳棒、人体、大地 B .水银、铜丝、铁块 C .陶瓷、干木、塑料 C .大地、人体、陶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_______、消耗电能的____________、控制电路通断的_______ 和提供电的流动路径的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的。 12、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三个开关S 1、S 2、S 3,如果仅将开关S 3闭合,S 1、S 2、断开, 则灯L 1、L 2联。如果将开关S 1、S 2闭合,S 3断开,则灯L 1、L 1联。 13、电流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 14、计算器中的电流很小,大约100μA ,也就是_______A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发生雷电时的电流高达2×105 A ,相当于____________mA 。 15、实验室里通常用____________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测量时,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________联在电路里,使电流从它的_________接线柱流进,从__________接线柱流出,并选择合适的___________,绝对不允许不经过_____________而直接将它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16、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___________的,并联电路干路的电流___________各并联支路的电流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2题,共10分) 17、根据电路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18、按下边的电路图连接实物。(4分) 四、实验题(共3题,共20分) 19、(7分)如图所示电路中: (1)若使L 1、L 2串联,则应闭合_________,断开________; L 1 S 1 S 2 S 3 220V 220V 220V 220V A C D 光控 声控 声控 光控 光控 声控 光控 声控 L 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解答第2章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习题解答 一、选择题 1.在图2—1所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B 。 A .4W ; B .3-W ; C .3W ; D .4-W 2.在图2—2所示电路中,电阻2R 增加时,电流I 将 A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3.在图2—3所示电路中,1I = D 。 A .5.0A ; B .1-A ; C .5.1A ; D .2A 4.对于图2—4所示电路,就外特性而言,则 D 。 A . a 、b 等效; B . a 、d 等效; C . a 、b 、c 、d 均等效; D . b 、c 等效 5.在图2—5所示电路中,N 为纯电阻网络,对于此电路,有 C 。 A .S S I U 、 都发出功率; B .S S I U 、都吸收功率; C .S I 发出功率,S U 不一定; D .S U 发出功率,S I 不一定 二、填空题 1. 图2—6(a )所示电路与图2—6(b )所示电路等效,则在图2—6(b )所示电路 中,6=S U V ,Ω=2R 。

2.图2—7(a )所示电路与图2—7(b )所示电路等效,则在图2—7(b )所示电路中,1=S I A ,Ω=2R 。 3.在图2—8所示电路中,输入电阻Ω=2ab R 。 4.在图2—9所示电路中,受控源发出的功率是30-W 。 5.在图2—10所示电路中,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是20-W 。 三、计算题 1.对于图2—11所示电路,试求:1).电压1U 、2U ;2).各电源的功率, 并指出是吸收还是发出。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主要内容: 1.等效变换概念; 2.电阻的串联、并联、混联等效变换与 形连接、Y形连接之间的等效变换; 3.实际电源的两种等效模型及独立电源的串并联等效变换; 4.无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学习要求: 本章内容以第一章阐述的元件特性、基尔霍夫定律为基础,等效变换的思想和几种等效变换对所有线性电路都具有普遍意义,在后面章节中都要用到。具体要求做到: 1.深刻理解电路等效变换概念; 2.掌握电阻不同连接方式下的等效变换方法; 3.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等效模型及独立电源不同连接方式下的等效变换; 4.理解无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熟练掌握其等效电阻的求取方法; 本章重点: 1. 电路等效的概念; 2. 电阻的串、并联; 3.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本章难点: 1. 等效变换的条件和等效变换的目的; 2. 含有受控源的一端口电阻网络的输入电阻的求解。 计划课时:6 引言 1.电阻电路 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称为线性电阻电路(或简称电阻电路)。 2.分析方法 (1)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电阻电路的依据; (2)对简单电阻电路常采用等效变换的方法,也称化简的方法。 本章着重介绍等效变换的概念。等效变换的概念在电路理论中广泛应用。所谓等效变换,是指将电路中的某部分用另一种电路结构与元件参数代替后,不影响原电路中未作变换的任何一条支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在学习中首先弄清等效变换的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是根据什么引出的然后再研究各种具体情况下的等效变换方法。 电路等效变换概念 一、单口网络 1.单口网络:又称二端网络或一端口网络,它指向外引出两个端钮,且从一个端子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的任意复杂电路。 2.单口网络的种类:根据单口网络内部是否包含独立电源,可以将单口网络分为无源单口网络(用N表示)和有源单口网络(用P表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