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改进_魏宸官

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改进_魏宸官

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改进_魏宸官
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改进_魏宸官

第19卷 第3期1999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J o 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 f Technolog y V o l.19 No.3Jun.1999

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改进

?魏宸官(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北京 100081) 范剑平(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目的 研究提高已有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闭阀及排空特性.方法 对已有电

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在不同的粘度和加油量下进行台架试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找出已有

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不足,从排油机构和电控机构上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后的电控硅油

风扇离合器进行台架试验和试验分析.结果 改进后的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排空转速

由原来的2400r min -1降到1000r min -1,调速时间由原 3.0min 降到 1.0~ 1.5min,闭

阀、排空特性和调速灵敏特性均有较大提高,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结论 经试验证明,对电

控机构和排油机构的改进是成功的,该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关键词 硅油风扇离合器;电控机构;排油机构

分类号 U 270.1;U 270.383

收稿日期:19980414

?“九五”国防科技预研基金资助项目

传统的硅油风扇离合器,大多采用双金属片控制,冷却风扇和硅油风扇离合器布置在水箱和发动机之间,通过迎风气流,双金属片很容易感受到冷却水温度的变化,从而控制硅油风扇离合器的转速,进而调节风扇的冷却强度[1].这在冷却系统布置较方便的发动机前置的车辆上是可行的,而对于中、后置冷却系统,由于没有迎风气流,双金属片并不能很灵敏地感受到冷却水温的变化,因此不能很好地对冷却强度进行调节.为解决硅油风扇离合器在冷却系统上的应用,最佳方案是采用电磁控制取代传统的双金属片控制,以提高离合器的调速灵敏性[2].此外,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同样可用于前置发动机上.国内目前还没有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研制成功,也未见有成功的电控机构的报道.作者对已有的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对其排油机构和电控机构进行了改进,本文介绍了改进过程和台架试验结果.

1 已有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结构

已有的电控机构主要由线圈、吸盘、销轴、阀片,关阀弹簧等组成.线圈通过轴承安装在硅油离合器的输出轴上,轴向位置固定,在离合器工作时,线圈不随输出轴旋转.吸盘与阀片通过销轴连成一体,一起移动.当线圈未通电时,回位弹簧把阀片压紧在进油口上,离合器处于闭阀状态,工作腔内的硅油由排油口排出,工作腔内油量减少,输出轴转速下降.当电磁铁通电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吸盘向线圈方向移动,克服回位弹簧的弹簧力带动阀片移动,打开进油口,离合器处于开阀状态,硅油由储油腔经进油口进入工作腔,工作腔内油量增加,输出轴转速上升.

已有硅油风扇离合器排油机构采用双面环槽,即轴输入轴输出形式.排油机构采用端面排油.

DOI:10.15918/j.t b i t1001-0645.1999.03.012

2 已有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试验

2.1 试验内容

①使用同一粘度的硅油,在不同加油量V (150~250m L)下进行离合器的开阀和闭阀试验;

②使用不同粘度ν(1000~2000mm 2 s -1)的硅油,重做与①相同的试验;

③在每种粘度和加油量下,测量离合器的排空转速,在该转速下停留3.0min,测量输出转速.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图1为不同加油量在不同工况及不同粘度下的输出转速n 2与输入转速n 1的关系图

.

图1 不同加油量下输出转速与输入转速的关系

从图1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ν=1000mm 2 s -1,V <300m L 及ν=2000mm 2 s -1,V =150m L 时,开阀状态下,n 1=3000r min -1,n 2<2700r min -1时,高速运转传动比小于90%,不合符要求;②ν=1000mm 2 s -1,V =350m L 及ν=2000mm 2 s -1,V >150m L 时,离合器不能排

319 第3期魏宸官等: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改进

320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19卷 

空,不符合要求;

③ν=1000mm2s-1,V=300m L时,闭阀状态下,硅油离合器在2500r min-1下开始排空,3.0min内转速下降为1550r min-1.

在这种机构中,电控机构成败关键在于吸盘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在已有的电控机构中,阀片、输出轴及支承电磁铁的轴承均由导磁及磁化作用较强的铁质材料制成,当线圈通电后,线圈产生的磁场磁化输出轴,输出轴产生一个与电磁铁磁场相反的磁场,阻碍吸盘向线圈方向运动.当阀片处于关阀位置时,吸盘距离线圈较远,移动困难,阀片难以打开.

3 对已有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改进

3.1 对离合器电控机构的改进

鉴于上述电控机构存在的问题,作者对电控机构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材料的改进上.为了避免输出轴大端面磁化后对吸盘的动作产生不良影响,新的电磁控制机构中输出轴采用抗磁材料.吸盘采用磁性较好的低碳钢材料,原带凸缘的吸盘改为平吸盘,以减小高速时的偏心力.销轴上的O形密封圈由两个改为一个,以减小销轴运动阻力,并对销轴采取润滑脂润滑.此外对压盘和弹簧也进行了相应改进.另外,为了保证3根联动销轴的同心,在加工过程中将3个销孔与吸盘上的3个孔配钻孔.

3.2 对离合器排油机构的改进

通过试验可知,已有离合器存在排空转速高和排空后输出转速高等缺点,改进后的离合器的排油机构采用径向排油机构,主动盘的凸缘加宽以防止泄漏.取排油间隙0.35m m,凸台高度 2.00mm,排油空直径2.00mm.

4 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台架试验

4.1 试验目的

①确定现有硅油风扇离合器是否具有调速性;②确定硅油加入量对离合器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加油量;③确定硅油粘度对离合器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使用硅油的粘度;④测定硅油离合的排空转速和排空后的输出转速;⑤确定硅油离合器的排空时间;⑥确定电控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4.2 试验内容

①使用同一粘度的硅油,在不同加油量(150~300m L)下进行离合器的开阀和闭阀试验;

②使用不同粘度(1000,2000mm2s-1)的硅油,重做与1相同的试验;③在每种粘度和加油量下,测量离合器的排空转速.

4.3 试验数据及处理

图2为试验得出的不同加油量在不同工况及不同粘度下输出转速与输入转速关系图.

图2 改进后不同加油量下输出转速与输入转速关系图

5 试验结果分析

最佳加油量确定见表1~表3.

表1 ν=1000mm 2 s -1时,不同加油量V 下的

n 2与n ′1(n 1=3000r min -1,开阀/闭阀)V /m L

n 2/(r min -1)开阀n ′1/(r min -1)闭阀150

11381250200

22761250250

2550125030026351750

表2 ν=2000mm 2 s -1时,不同加油量V 下的n 2与n ′1(n 1=3000r min -1开阀/

闭阀)V /m L n 2/(r min -1)开阀n ′1/(r min -1)闭阀15014181250200273415002502828175030028442000由表1可知,当ν=1000mm 2 s -1时,综合开闭阀性能,最佳加油量为300m L.

由表2可知,当ν=2000mm 2 s -1时,综合开闭阀性能,最佳加油量为250m L .

由表3可知,当ν=2000mm 2 s -1,V =250m L 时,开阀工况风扇转速较高,闭阀时排空转速不大.故本离合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为:ν=2000m m 2 s -1

,V =250m L.从图3可以看出,排321

 第3期魏宸官等: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改进

油机构改进后,n ′1由原来的2000r min -1降到1750r min -1,排空后n 2由2400r min -1降到

1000r min -1,闭阀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表3 两种ν和最佳加油量下最大风扇的n 2和n ′1V /mL ν/(m m 2·s -1)n 2/(r ·min -1)n ′1/(r ·min -1)300100017502635250200017502828双金属片控制的硅油风扇离合器

的升降速时间一般为3.0min [3].在升

降速试验中,该电磁控硅油风扇离合

器的升降速时间分别为90s 和60s,

调速灵敏性有较大提高.

开阀工况下,输入转速3000r min -1,风扇转速2890r min -1时电磁控制机构动作灵活

可靠.说明电磁控制机构改进是成功的

.图3 改进前后闭阀特性对照

从下列数据分析中还可以看出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明显的节能和降噪效果.

选取ν=2000mm 2 s -1,V =250m L 的工况下,输入转速为3000r min -1

时进行研究:①节能效果.开阀工况功率为9.7669kW ,闭阀工况功率为2.1047kW .可见当水温不高于发动机工作温度时,采用硅油风扇离合器调速在闭阀工况下,输入转速为3000r min -1时,可节约风扇功率78.46%.

②降噪效果.可以保守地认为,风扇的噪声与其转速的4次方成正比,开阀输出转速为2828r min -1,闭阀输出转速为1190r min -1.闭阀输出转速为开阀输出转速的42%(1190/2828),闭阀工况下的噪声为开阀工况下的3%.

参考文献

1 魏宸官,赵家象.液体粘性传动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2 范剑平.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研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1998

3 张少华,魏宸官.硅油风扇离合器的调速灵敏性研究.汽车工程,1997(1):41~46322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第19卷 

 

Improvement of Electromagnetic -Controlled

Silicon Oil Fan Clutch

Wei Cheng uan

(Scho ol of V ehicula r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 y ,Beijing 100081)

Fan J ianping

(Chinese Academic of Ag ricultural M echaniza tio n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Aim To im prov e old silico n oil fan clutch 's characteristics.Methods An ex periment was do ne with the old electro mag netic -co ntrolled fan in different situa-tion,throug h analy sis o f ex periment data ,the defect of old fa n clutch w as fo und,a nd it 's oil returning sturcture and electromag netic-co ntro lled system w ere improved also an ex periment with the improved clutch w as done.Results Ex peri-ment w ith the improved clutch show ed a g reat im prov e in the clutch 's characteris -tics .Depart-ing output-speed decreased fro m 2400r ·min -1to 1000r ·min -1,adjusting time decreased from 3min to 1.0~ 1.5min.Conclusion The improv e-ment in sturcture a nd electromag netic -co ntrolled system is successful ,the im prov ed clutch has a g ood industrial pro spects.

Key words silicon oil fa n clutch ;electromag netic -co ntrolled sy stem ;returning oil structure

简讯

4校联合办学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4校联合办学第二次座谈会在我校召开.4校的主要领导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主要讨论了4校合作办学的基本模式、基本内容以及4校合作办学协议书的基本框架.

4校领导认为,近期应重点考虑4校计算机局域网的建设论证工作;4校联建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与艺术教育基地工作;落实4校互聘教师及课程名称工作;研究生教育如何优势互补的具体工作;互派干部挂职工作;4校校刊统一设置联合办学专版工作以及4校联合搞好几项大型活动.4校领导特别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当前的重要方向,因此4校后勤合作组应加紧工作,争取尽快将4校后勤系统办成一个统一的社会化实体.尽快建立4校联合办学委员会,并设立执行主席职位,负责主持协调联合办学日常工作,适当时间进行轮换;委员会下设联合办学办公室,负责年度合作计划和协调有关日常工作;设立几个专门合作组,深入探讨并实施不同类别的合作项目.323 第3期魏宸官等: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改进

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离合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电磁离合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关键词:电磁离合器摘要: 一是采用增加电磁离合器摩擦副径向尺寸的单磁路来实现。如SOMET公司的SM92、TM—11E剑杆织机的离合器,就是由SM92中的离合器采用增加径向尺寸满足TM—llE中的离合器扭矩增大需求来实现的。其离合器结构可采用非金属摩擦材料片作为摩擦副,非金属摩擦片与金属摩擦,使用寿命较长。由于离合器的寿命取决于摩擦副的使用寿命,无梭织机的可靠性取决于织机中的基础件寿命,因此采用单磁前言:一是采用增加电磁离合器摩擦副径向尺寸的单磁路来实现。如SOMET公司的SM92、TM—11E剑杆织机的离合器,就是由SM92中的离合器采用增加径向尺寸满足TM—llE中的离合器扭矩增大需求来实现的。其离合器结构可采用非金属摩擦材料片作为摩擦副,非金属摩擦片与金属摩擦,使用寿命较长。由于离合器的寿命取决于摩擦副的使用寿命,无梭织机的可靠性取决于织机中的基础件寿命,因此采用单磁路方式增加离合器摩擦副直径来增大扭矩的措施,其实质是提高了无梭织机使用的可靠性。 二是电磁离合器受无梭织机结构尺寸的限制,在离合器径向尺寸不能增加的情况下,运用多片电磁离合器磁通多次过片理论,采用双磁路离合器结构,其扭矩亦可以大为提高,满足无梭织机扭矩增大的需要。但双磁路中由于磁通两次过片,摩擦副必须选择金属材料,由此造成无梭织机因离合器摩擦副磨损太快,促使双磁路的摩擦副磨损

率极高,而导致无梭织机可靠性下降。如SMIT公司生产的FAST剑杆织机;PICANOL公司生产的GTM—A、GTM—AS剑杆织机;DORNIER公司生产的HTV—1/E、HTV—M/E等,均采用双磁路共衔铁组合离合器。还有PICANOL公司近期生产的新型DELTA喷气织机中的制动器也选用双磁路结构的摩擦副,SMIT公司FAST中的剑杆织机电磁离合器也选用双磁路结构的摩擦副,以适应该类织机在不增加摩擦副径向尺寸下,满足织机增大扭矩的需求。 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答应两部分相互转动。振动电机,仓壁振动器-海安县蓝天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简称为摩擦离合器)。 发动机发出的转矩,通过飞轮及压盘与从动盘接触面的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当驾驶员踩下踏板时,通过机件的传递,使膜片弹簧大端带动压盘后移,此时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分离。 磁粉离合器摩擦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余力。 (2)能作到分离时,彻底分离,接合时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3)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这样,在分离离合器换

硅油风扇离合器

一、采用风扇离合器的目的 风扇是发动机功率的消耗者,最大时约为发动机功率的10%。为了降低风扇功率消耗,减少噪声和磨损,防止发动机过冷,降低污染,节约燃料,多采用风扇离合器。 二、硅油风扇离合器的结构 1) 硅油风扇离合器由前盖、壳体、主动板、从动板、阀片、主动轴、双金属感温器、阀片轴、轴承、风扇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2) 前盖、壳体和从动板用螺钉组成一体,通过轴承装在主动轴上。风扇装在壳体上。从动板与前盖之间的空腔为贮油腔,其内装有硅油(油面低于轴中心线),从动板与壳体之间的空腔为工作腔。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主动轴与水泵轴连接。从动板上有进油孔A,平时由阀片关闭,若偏转阀片,则进油孔即可打开。阀片的偏转螺旋双金属感温器控制,从动板上有凸台限制阀片最大偏转角。双金属感温器的外端固定在前盖上,内端卡在阀片轴的槽内。从动板外缘有回油孔B,中心有漏油孔C,以防静态时从阀片轴周围泄漏硅油。 三、图:硅油风扇离合器示意图

四、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当发动机冷起动或小负荷下工作时,冷却水及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不高,进油孔被阀片关闭,工作腔内无硅油,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主动轴转动时,仅仅由于密封毛毡圈和轴承的摩擦,使风扇随同壳体在主动轴上空转打滑,转速极低。 2)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冷却液和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随之升高,感温器受热变形而带动阀片轴及阀片转动。当流经感温器的气流温度超过338K(65℃)时,进油孔被完全打开,于是硅油从贮油腔进入工作腔。硅油十分粘稠,主动板即可利用硅油的粘性带动壳体和风扇转动。此时风扇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风扇转速迅速提高。 为不使工作腔中的硅油温度过高,粘度下降,使硅油在壳体内不断循环。由于主动板转速高于从动板,因此受离心力作用从主动板甩向工作腔外缘的油液压力比贮油腔外缘的油压力高,油液从工作腔经回油孔B流向贮油腔,而贮油腔又经进油孔A及时向工作腔补充油液。为使硅油从工作腔流回贮油腔的速度加快,缩短风扇脱开时间,在从动板8的回油孔B旁,有一个刮油突起部伸入工作腔缝隙内,使回油孔一侧压力增高,回油加快。 3)当发动机负荷减小,流经感温器的气体温度低于308K(35℃)时,感温器恢复原状,阀片将进油孔关闭,工作腔中油液继续从回油孔流回贮油腔,直至甩空为止。风扇离合器又回到分离状态。

硅油风扇离合器故障分析

硅油风扇离合器故障分析 2oo8fl~i3农机使用与维修83 硅油风扇离合器故障分析 黑龙江省安达市农机安全监理站常士彦姜明波 水冷发动机散热,一般是通过风扇强制空气高 速流过散热器,而风扇旋转是由发动机带动的.试 验测得,风扇所消耗的能量约占发动机总输出功率 的10%,而冷却系大约只有1/4的时间需要风扇工 作.如果风扇转速能够随着发动机的热状态而变 化,在不需要时低速甚至停止转动,既可以节约能 源,又可能降低由于风扇旋转而产生的噪声,硅油风 扇离合器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如解放CA1091汽车 发动机,在转速3000r/min风扇脱开,可节约3.45kW 的功率.现将其正确使用及其故障分析分别叙述如 下: 一 ,如何判断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情况 硅油风扇是利用发动机温度的高低来控制阀门 的开闭,以使硅油由蓄油室流人或不流人工作腔. 发动机温度高,硅油流人工作腔的数量多,粘结力 大,风扇转动就快,反之,转动就慢,这种风扇的工作 情况,可在发动机下述两种状态下检查: 1.冷状态下检查 发动机停止运转一段时间(如一个夜晚)或经相 当冷却后,用手拨动风扇叶片应较为费劲.当发动 机起动并在冷状态下以中速运转12min后,再用 手拨动时应较为轻松.符合上述两种要求,说明硅

油风扇的工作正常.这是因为当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熄火时,风扇工作腔内仍充满硅油,风扇的主,从动盘之间仍保持一定的相对固定连接关系,因此,当发动机停止运转一段时间或经相当冷却后,用手拨动叶片时,应感到轻为费劲.但当发动机起动并在冷状态下以中速运转1—2min后,由于工作腔内硅油已流回蓄油室,而蓄油室内硅油因温度低,阀片未能开启而不能流至工作腔内,主,从动盘之间失去连接关系,故用手拨动叶片时,感到较为轻松. 2.热状态下检查 将发动机起动后,当其温度接近9o一95℃时, 仔细倾听风扇响声,并观察风扇转速的变化,如几分钟内噪音明显增大,转速迅速提高,以致全速运转, 表明阀片已开放,出油孔已打开,硅油已流人工作腔使主,从动盘接合,硅油风扇的工作良好.这时,如 将发动机熄火,并随手拨动风扇叶片,应感到十分费劲. 二,硅油风扇离合器在使用中常见故障 1.硅油泄漏 随着硅油量的减少,风扇的转速降低,引起发动 机过热.一般情况下,主动板,从动板,壳体不易损坏,往往是衬垫,密封垫等处易发生硅油泄漏.应经常检查有无液体流出,这些部件若损坏,应更换新件. 2.硅油离合器失灵 硅油离合器失灵后,会使风扇失去自动调节作 用,其主要原因有: (1)双金属片感温器脱落,使进油孔的关闭失去 控制,造成离合器仅处于分离或结合一种状态.因

超越离合器及其工作原理

超越离合器及其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超越离合器及其工作原理 超越离合器是利用主动件和从动件的转速变化或回转方向变换而自动接合和脱开的一种离合器。当主动件带动从动件一起转动时,称为结合状态;当主动件和从动件脱开以各自的速度回转时,称为超越状态。 常用的超越离合器有棘轮超越离合器、滚柱超越离合器和楔块超越离合器三种。楔块超越离合器通常又分为接触型楔块超越离合器、非接触型楔块超越离合器和双向楔块超越离合器。回转窑传动装置采用的超越离合器属于非接触型楔块超越离合器。图l所示的非接触型楔块超越离合器由外环、内环、楔块、固定挡圈、挡环、端盖、轴承和挡圈等组成。在低速运行时,楔块在弹簧作用下与内环保持接触,当超越转速达到某一极限时,偏心楔块的离心力矩克服弹簧和其他阻力矩,使楔块径向与内环工作面脱开,形成一个微小间隙,从而避免了摩擦与磨损,离合器实现非接触工作。使用时将内环安装在高速轴,外环套装在内环的两个轴承上,并由螺钉与两个端盖紧固在一起;内环工作面与外环之间的滚道由楔块、固定挡圈、轴承和挡圈组成,复位扭簧分别在楔块两端圆柱上,扭簧的一端插入楔块断面的小口中,另一端靠在挡销上,固定挡环将内环和楔块装置连在一起,外环通过螺钉与法兰连接。 当主电机启动后,驱动主减速高速轴伸带动内环和楔块装置一起旋转产生离心力,对楔块支撑点形成一个转矩,其方向与扭簧施加给楔块的转矩相反,有使楔块与外环脱离接触的趋势;当楔块离心力产生的转矩不足以克服扭簧施加给楔块的转矩,楔块与内环工作面相互接触,与外环产生相对滑动摩擦。随着转速的提高,楔块离心力增加,当内环转速达到或超过离合器的最小非接触转速时,楔块离心力产生的转矩增加到大于扭簧施加给楔块的转矩,迫使楔块偏转而与外环脱离接触,实现离合器无摩擦的非接触旋转,这时不再带动从动件旋转. 超越离合器是一种特殊的机械离合器,在机械传动中由主从动部分相对运动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改变使其自动结合或脱开。 驱动元件只能从单一方向使从动元件转动,如果驱动元件改变方向,从动元件就自动脱离不传递动力,故又称单向离合器或单向轴承。一般按超运转速度选择,故统称为超越离合器。 超越离合器具有以下功能: a.在快速进给机械中实现快慢速转换、超越功能。 b.实现步进间隙运动和精确定位的分度功能。 c.当它与滚珠丝杠或其它部件配套使用,防止逆转,实现自锁和逆止功能。 超越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通用基础件,历史悠久。其分类为:嵌入型、摩擦型、非接触型。嵌入型分转动滑销式,棘轮式等。摩擦型分滚柱式、楔块

关于风扇分类及接线控制方式

风扇的分类及控制原理 电控硅油风扇有五根线,不着车的情况下,测得转速传感器三根线,两个5V一个打铁,另外两根线一个24V,一个打铁,正常。可以把线断开风扇能转的快。 一、风扇的演变 皮带直接驱动、皮带+角驱动(三速)、电控驱动 二、电控省油恒温风扇 电控风扇分为电磁风扇和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 减少了风扇不必要的功率消耗,使车辆省油6%以上。是刚性风扇、双金属离合器、开关离合器、省油恒温风扇。 控制原理:ECU根据柴油机水温等参数,控制风扇转速,使柴油机保持恒定水温,有效降低风扇消耗的功率 温控开关控制的电磁恒温扇,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水温尚未达到最佳工作温度时,散热风扇处于跟转状态,不消耗发动机功率;当发动机水温到达最佳工作温度范围80℃左右时,散热风扇以发动机输出转速的40%~50%运转,进行散热,正常情况下,该转速可以保证发动机的散热需要;如果遇到车辆上坡、超载、路况不佳或夏天气温较高,水温将会继续上升,当达到90 ℃左右时,散热风扇会实行高速运转,有效的控制水温的继续上升,达到迅速降温的目的。当水温降到80 ℃风扇又停止工作。从而达到节油、降噪的目的。

“省油恒温扇”实时监控工作环境的变化,ECU根据采集到的柴油机水温等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动态控制风扇转速,不管是寒区、热区,还是冬天、夏天,车辆都能很好地适应环境 电磁恒温扇主要有两大类产品: 1类、电磁恒温扇和风扇托架一体式结构,其中风扇托架部件采用可维护轴承,每行驶1000小时须加注20~30g 2#号锂基润滑脂,切勿注入不同牌号及过多的润滑脂。

2类、电磁恒温扇总成部件安装在水泵皮带轮或曲轴皮带轮上,采用免维护轴承,生命周期内无须维护。

硅油离合器风扇故障

硅油离合器风扇故障 共轨导读: 供电模块故障是我们在维修电路故障时,比较头疼的故障,因为该故障故障码报出位置,不代表就是故障位置,而且排查起来有困难。案例导读: 整车型号欧曼发动机型号康明斯 电脑版CM2880 后处理Ecofit 故障现象读取故障码,报出“1696-传感器供电电源5故障”。 排查步骤: 步骤1. 使用解码器读取故障码 使用解码器读出来的故障码为P1696:传感器供电电源5故障—

OEM线束线束中传感器供电电源线路电压过低。 对于传感器供电电源5,其共用的传感器有:油门踏板2、远程油门踏板、发动机冷却液液位传感器、风扇转速传感器、尿素泵压力传感器5v供电等。 步骤2. 对于传感器供电电源5模块故障,可以逐个拔掉传感器,当拔掉到那个,故障消除了,说明问题解决。 步骤3.按照上面的思路来走,对传感器逐一插拔,当插拔到风扇转速传感器时,故障消除。 当把硅油风扇的接头拔掉,故障码就消失了,而且能加上油门,如果插上故障码报出来;由此判定是硅油风扇中转速传感器损坏。步骤4. 因该风扇转速传感器是集成在风扇内部,无法单独更换,跟换整个整个风扇。

知识拓展: 对于电磁硅油风扇和电子风扇其控制逻辑如下图, 其中,电子风扇为新型冷却风扇,采用电机驱动,可进行独立控制而不受发动机转速限制。采用电子风扇不仅可以实现风扇转速ON/OFF单级调速,还可实现两级调速和无极调速。 ON/OFF单级调速电子风扇采用继电器控制,能实现风扇的开关。两级调速电子风扇包括一组低速风扇和一组高速风扇,分别采用1个低速电器和1个高速继电器控制,包括3个工作模式,如表。 PWM无极调速电子风扇采用无刷电机驱动,风扇控制器通过接收

第三章膜片弹簧离合器第一节膜片式离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三章膜片弹簧离合器 第一节膜片式离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陕汽新 M3000系列重卡选用膜片弹簧离合器。所谓膜片弹簧离合器就是用一个 整体式的膜片弹簧代替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分离压爪)。WP10系列发动机选装直径φ 430毫米的膜片弹簧离合器, WP6、WP7系列发动机选装直径φ 395毫米的膜片弹簧离合器,就是说新 M3000重卡的离合器的从动盘(摩擦片)直径为φ 430毫米或φ 395毫米。 图3-0 离合器操作系统整体空间布局图 踏板紧固螺栓拧紧力矩为: 21-25Nm,分泵安装螺栓拧紧力矩为: 41-51Nm。 一、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和工作原理膜片弹簧离合器有两种操纵形式,一种是推式,另一种是拉式。所谓推式离合器,就是与常规离合器相同,离合器分离轴承向前推动膜片弹簧使离合器分离,而拉式离合器是分离轴承向后拉动膜片弹簧使离合器分离。图3-1 就是推式离合器的压盘总成,图 3-2 所示为拉式离合器压盘总成。

图3-1 推式离合器压盘总成 图3-2 拉式离合器压盘总成1、推式离合器

1. 从动盘 2. 飞轮 3. 压盘 4. 膜片弹簧 5. 分离轴承 6. 分离拐臂 7. 压盘壳 8. 分离轴承壳9. 飞轮壳10. 离合器工作缸(分泵)11. 推杆 图3-3 推式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3-3和3-4分别给出推式离合器结构和原理简图。如图 3-3 ,推式离合器与常规的螺旋弹簧离合器结构相近,只是用一只膜片弹簧代替了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分离压爪)。膜片弹簧 4是一个鼓形弹簧,在内圈圆周上开有若干槽,它一方面起到将压盘 3紧紧地将从动盘 1压紧在飞轮 2上的作用,同时又起到分离杠杆的作用。 如图3-5 ,与常规螺旋弹簧离合器不同的是,膜片弹簧离合器在圆周上布置有四片联接压盘壳和压盘的传动片。每个传动片都是由四片弹性刚片组成。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旋转的动力传递给压盘,从而使压紧的压盘和飞轮共同带动从动盘摩擦片共同旋转。

2018年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总成离合器风扇集成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总成离合器风扇集成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9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和行业政策 (8) 1、行业监管体制 (8) (1)行业主管部门 (8) (2)行业自律组织 (9) 2、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9)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2013修正版) (9) (2)《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修订) (9) (3)《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10) (4)《中国制造2025》 (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修订)》 (10) (6)《中国内燃机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11) (7)内燃机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国家标准 (11) (8)《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12) (9)《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13) (10)《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的公告》 (13) 二、行业发展概况 (14) 1、行业发展概况 (14) (1)商用车整车市场 (14) (2)内燃机行业发展概况 (17) ①车用柴油发动机主要厂商销量情况 (19) ②非道路机械(含工程机械、发电机组以及农用机械)用柴油发动机主要厂商销 量情况 (19) (3)汽车零部件市场 (19) (4)非道路移动机械市场 (22) ①工程机械市场 (22) ②农业机械市场 (23) ③发电机组市场 (24)

2、行业发展趋势 (24) (1)商用车发展趋势 (24) ①加大马力同时兼顾安全性 (24) ②轻量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25) ③节能环保要求将进一步提升 (25) (2)内燃机向大功率、低排放方向发展 (26) (3)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27) ①制造模块化、供货集成化 (27) ②采购全球化 (27) ③产品轻量化、环保化 (28) (4)非道路移动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28) ①大功率、智能化 (28) ②节约能源、降低排放 (29) 三、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29) 1、发动机冷却风扇总成产品 (29) 2、离合器风扇集成系统 (30) (1)硅油离合器风扇集成系统 (30) (2)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集成系统 (30) 3、汽车轻量化吹塑系列产品 (31) 四、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32) 1、发动机冷却系统产品市场竞争格局 (32) 2、汽车轻量化塑料件市场竞争格局 (33) 五、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34) 1、技术壁垒 (34) 2、供应商认证壁垒 (35) 3、资金壁垒 (35) 4、规模效应壁垒 (36) 5、管理水平壁垒 (36)

硅油风扇离合器使用说明

硅油风扇离合器的使用与维护 一、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冷机启动时,发动机温度低,硅油风扇离合器分离。不允许用手或扳手拨动风扇看是否分离,这样会发生事故。要定期检查硅油风扇离合器的运转工作情况。冷车启动观察硅油风扇离合器是否分离,有无渗漏之处,温度高时是否起作用等。 ②风扇离合器出厂前,在专用的设备上经过严格检查和调整,使用中不要随意拆散观察。行驶中若发现每个风扇叶片的工作面上都沾有粘性油质,说明有硅油漏出,应到生产厂检修,或更换新总成件。双金属片在使用中注意不能堵塞,更不能将已分裂层的双金属片改用。 ③硅油一定要加足,但无观察口,拆开后才能知道有多少,制造出厂时已加好了硅油,注意不让漏油即可。各主要外观组件如图1所示: 图1 二、硅油风扇的检查 ①冷状态下的检查:发动机停止转动一段时间后,用手扳动风扇叶片,应较为费劲。当发动机启动并冷车中速运转1~2min后,再用手扳动风扇时,应较为轻松。这些均属硅油风扇工作正常。因为当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熄火时,风扇工作腔内充满硅油,风扇的主、从动盘之间仍保持一定的相对固定连接关系,当发动机停止运转一段时间或经相当冷却后,用手拨动叶片时应感到较为费劲(有时温度低时风扇转不动,可能是硅油不能马上回流)。当发动机启动并冷车中速运转1~2min后,由于工作腔内硅油已流回蓄油室而蓄油室内硅油因温度低,阀片未能开启

而不能流至工作腔内,主、从动盘之间失去连结关系,故用手拨动叶片时,感到较为轻松。把双金属螺旋弹簧末端从固定槽中撬出,然后反时针转动双金属螺旋弹簧,观察转轴,应能转动,直到转不动为止。试验后,再将双金属螺旋弹簧末端压入固定槽内,如转轴不能转动,则说明离合器已损坏,应更换总成。 ②热状态下的检查:若发现水温不断升高,甚至沸腾,除应检查风扇皮带等常见的故障之外,应着重检查硅油风扇。将发动机启动后,当其温度接近90℃~95℃时,仔细倾听风扇响声,并观察风扇转速的变化,如几分钟内噪声明显增大,转速迅速提高,以至全速运转,表明阀片已开启,出油孔已打开,硅油已流入工作腔使主从动盘接合,说明硅油风扇工作良好。这时,若将发动机熄火,并随即用手拨动风扇叶片,应感到十分费劲。 三、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常见故障及应对办法: 硅油风扇是一种新型的风扇,它是利用发动机温度的高低来控制阀门的开闭,以使硅油由蓄油室流入或不流入工作腔。发动机温度高,硅油流入工作腔的量多,粘结力大,风扇转动就快;反之就慢。风扇离合器常见故障有: ①双金属片感温圈损坏。当双金属片感温圈损坏后,硅油风扇离合器就不能随散热器后方空气温度的变化而分离和结合,而是始终处于分离状态,造成发动机温度过高,应予更换。 ②硅油泄漏。硅油是风扇离合器的传动介质,当硅油泄漏达到一定程度后,动力传递失效,应将其送修或更换。 ③确定硅油风扇离合器失效时的紧急应对办法: a.将双金属片感温圈卸除,转动销轴使阀片开启,将进油口置于常开状态。 b.拆开硅油风扇离合器,如下图在盖体和主动盘之间直线槽添加填充物,使得他们可以共同 转动。

汽车离合器工作原理图解

汽车离合器工作原理图解 无论对于新手还是老驾驶员,认识下离合器工作原理都有助于理解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下面有汽车离合器工作原理图解,将了汽车离合器如何工作的: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也可以说是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是一种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的传动机构。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汽车能平稳起步,变速换挡时减轻变速齿轮的冲击载荷并防止传动系过载。 所谓离合器,顾名思义就是说利用“离”与“合”来传递适量的动力。发动机始终在旋转,而车轮则不会。要使车辆停止而不损坏发动机,车轮需要以某种方式与发动机断开。离合器通过控制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滑程,使我们可以轻松地将旋转着的发动机连接到没有旋转的变速器上。 ●离合器结构 (1)主动部分:飞轮、压盘、离合器盖等; (2)从动部分:从动盘、从动轴(即变速器第一轴);

(3)压紧部分:压紧弹簧; (4)操纵机构:分离杠杆、分离杠杆支承柱、摆动销、分离套筒、分离轴承、离合器踏板等。 ●离合器工作状态 离合器分为三个工作状态,即不踩下离合器的全连动,部分踩下离合器的半连动,以及踩下离合器的不连动。当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压盘是紧紧挤靠在飞轮的摩擦片上的,此时压盘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最大,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保持相对静摩擦,二者转速相同。当车辆起步时,司机踩下离合器,离合器踏板的运动拉动压盘向后靠,也就是压盘与摩擦片分离,此时压盘与飞轮完全不接触,也就不存在相对摩擦。 最后一种,也就是离合器的半连动状态。此时,压盘与摩擦片的摩擦力小于全连动状态。离合器压盘与飞轮上的摩擦片之间是滑动摩擦状态。飞轮的转速大于输出轴的转速,从飞轮传输出来的动力部分传递给变速箱。此时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相当于一种软连接状态。 ●离合器打滑 离合器盘上的摩擦材料与盘式制动器衬块或鼓式制动器制动蹄上的摩擦材料非常类似,一段时间后就会磨薄。磨薄之后离合器将开始打滑,最终无法将任何动力从发动机传输到车轮。 离合器只在离合器盘和飞轮以不同速度旋转时才会发生磨损。当它们锁定在一起时,摩擦材料会紧紧地顶住飞轮,并且同步旋转。只有在离合器盘逆着飞轮打滑时,才会发生磨损。 了解离合器的构造,合理地使用离合器,能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以及其他传动部分的使用寿命。

【CN209724471U】一种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25356.8 (22)申请日 2019.03.29 (73)专利权人 长春宝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技开发 区盛北大街3333号北湖科技园产业一 期B3栋物业2层18-2号 (72)发明人 徐彦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22214 代理人 李青 (51)Int.Cl. F01P 7/04(2006.01) F01P 7/08(2006.01) F01P 7/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 (57)摘要 一种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涉及汽车发动机 冷却系统领域,该离合器包括:前盖、壳体、主动 轴、从动板、主动板、阀片、计数环和磁轭线圈; 前盖和壳体通过螺栓装配,两者密封形成储油腔、 工作腔和流动通道;从动板安装在主动板上,主 动板装配在主动轴上,与主动轴同轴设置;主动 轴设置在前盖和壳体的中心轴上,装配在壳体 上,其顶端位于前盖内,磁轭线圈绕主动轴设置; 主动轴由轴体和导磁柱组成,导磁柱位于轴体内 部的顶端,轴体和导磁柱同轴设置;在主动板的 轴心两端各设有一阀片,阀片的一端安装在主动 板上,另一端远离主动板;对应着每个阀片下,主 动板上开有进油孔,在壳体内设有计数环。本实 用新型提高离合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响应速 度。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9724471 U 2019.12.03 C N 209724471 U

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改进_魏宸官

第19卷 第3期1999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J o 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 f Technolog y V o l.19 No.3Jun.1999 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改进 ?魏宸官(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北京 100081) 范剑平(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目的 研究提高已有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闭阀及排空特性.方法 对已有电 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在不同的粘度和加油量下进行台架试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找出已有 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不足,从排油机构和电控机构上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后的电控硅油 风扇离合器进行台架试验和试验分析.结果 改进后的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排空转速 由原来的2400r min -1降到1000r min -1,调速时间由原 3.0min 降到 1.0~ 1.5min,闭 阀、排空特性和调速灵敏特性均有较大提高,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结论 经试验证明,对电 控机构和排油机构的改进是成功的,该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关键词 硅油风扇离合器;电控机构;排油机构 分类号 U 270.1;U 270.383 收稿日期:19980414 ?“九五”国防科技预研基金资助项目 传统的硅油风扇离合器,大多采用双金属片控制,冷却风扇和硅油风扇离合器布置在水箱和发动机之间,通过迎风气流,双金属片很容易感受到冷却水温度的变化,从而控制硅油风扇离合器的转速,进而调节风扇的冷却强度[1].这在冷却系统布置较方便的发动机前置的车辆上是可行的,而对于中、后置冷却系统,由于没有迎风气流,双金属片并不能很灵敏地感受到冷却水温的变化,因此不能很好地对冷却强度进行调节.为解决硅油风扇离合器在冷却系统上的应用,最佳方案是采用电磁控制取代传统的双金属片控制,以提高离合器的调速灵敏性[2].此外,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同样可用于前置发动机上.国内目前还没有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研制成功,也未见有成功的电控机构的报道.作者对已有的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对其排油机构和电控机构进行了改进,本文介绍了改进过程和台架试验结果. 1 已有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结构 已有的电控机构主要由线圈、吸盘、销轴、阀片,关阀弹簧等组成.线圈通过轴承安装在硅油离合器的输出轴上,轴向位置固定,在离合器工作时,线圈不随输出轴旋转.吸盘与阀片通过销轴连成一体,一起移动.当线圈未通电时,回位弹簧把阀片压紧在进油口上,离合器处于闭阀状态,工作腔内的硅油由排油口排出,工作腔内油量减少,输出轴转速下降.当电磁铁通电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吸盘向线圈方向移动,克服回位弹簧的弹簧力带动阀片移动,打开进油口,离合器处于开阀状态,硅油由储油腔经进油口进入工作腔,工作腔内油量增加,输出轴转速上升. 已有硅油风扇离合器排油机构采用双面环槽,即轴输入轴输出形式.排油机构采用端面排油. DOI:10.15918/j.t b i t1001-0645.1999.03.012

离合器工作原理.

离合器工作原理 如果您驾驶的汽车带有手动变速器,您也许会惊讶地发现汽车上装有多个离合器。其实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同样装有离合器。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许多物品都带有离合器:如很多电池式钻孔机带有离合器,链锯带有离心式离合器,甚至有些溜溜球也带有离合器! 汽车中离合器的位置 本文将介绍使用离合器的原因,使您了解离合器在汽车中的工作原理,并且讨论一下一些可以放置离合器的有趣的甚至可能令人意想不到的位置! 离合器对于带有两个旋转轴的设备很有用。在这些设备中,一个轴通常由电机或皮带轮来驱动,而另一个轴用来驱动其他设备。例如在钻孔机中,一个轴由电机驱动,另一个轴驱动钻夹头。离合器连接了两个轴,这样它们可以锁定在一起,以同样的速度旋转,或者分离,以不同的速度旋转。

您需要在汽车中安装离合器,因为发动机始终在旋转,而车轮则不会。要使车辆停止而不损坏发动机,车轮需要以某种方式与发动机断开。离合器通过控制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滑程,使我们可以轻松地将旋转着的发动机连接到没有旋转的变速器上。要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知道一点有关摩擦的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在下图中,您可以看到飞轮是连接在发动机上的,而离合器片是连接在变速器上的。 当脚离开踏板时,弹簧会向离合器盘方向推动压盘,从而挤压飞轮。这样可将发动机锁定到 变速器输入轴上,使它们以相同的速度旋转。

美国卡罗莱纳州野马供图 压盘 离合器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离合器片和飞轮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弹簧对压盘的压力的大小。离合器中摩擦力的工作方式与制动器的原理摩擦部分描述的缸体的工作方式一样,只不过它是将弹簧压在离合器片上,而不是依靠重力将物体压向地面。 离合器如何接合和分离

硅油风扇离合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风扇是发动机功率的消耗者,最大时约为发动机功率的10% -------当流经感温器的气流温度超过338K(65℃)时 --------流经感温器的气体温度低于308K(35℃)时 --------一般开始压紧的温度是40度,到了80度左右就完全压紧,这样低温时风扇不转动,中温时风扇转动速度不高,可以节省一部分功率。但硅油风扇与普通风扇比成本太高,所以只有在高配置中才考虑。 硅油偶合器在各温度段的工况是否正常? 感温双金属片 硅油偶合器感温双金属片工作温度 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size=3][color=black]1. 采用风扇离合器的目的 风扇是发动机功率的消耗者,最大时约为发动机功率的10%。为了降低风扇功率消耗,减少噪声和磨损,防止发动机过冷,降低污染, 节约燃料,多采用风扇离合器。 2. 硅油风扇离合器的结构 硅油风扇离合器由前盖、壳体、主动板、从动板、阀片、主动轴、双金属感温器、阀片轴、轴承、风扇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前盖、壳体和从动板用螺钉组成一体,通过轴承装在主动轴上。风扇装在壳体上。从动板与前盖之间的空腔为贮油腔,其内装有硅油(油面低于轴中心线),从动板与壳体之间的空腔为工作腔。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主动轴与水泵轴连接。从动板上有进油孔A,平时由阀片关闭,若偏转阀片,则进油孔即可打开。阀片的偏转螺旋双金属感温器控制,从动板上有凸台限制阀片最大偏转角。双金属感温器的外端固定在前盖上,内端卡在阀片轴的槽内。从动板外缘有回油孔B,中心有漏油孔C,以防静态时从阀片轴周围泄漏硅油。 [/color][/size][align=left][color=black][size=16px]3. 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1)当发动机冷起动或小负荷下工作时,冷却水及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不高,进油孔被阀片关闭,工作腔内无硅油,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主动轴转动时,仅仅由于密封毛毡圈和轴承的摩擦,使风扇随同壳体在主动轴上空转打滑,转速极低。 (2)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冷却液和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随之升高,感温器受热变形而 带动阀片轴及阀片转动。当流经感温器的气流温度超过338K(65℃)时,进油孔被完全打开,于是硅油从贮油腔进入工作腔。硅油十分粘稠,主动板即可利用硅油的粘性带动壳体和风扇转动。此时风扇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风扇转速迅速提高。 为不使工作腔中的硅油温度过高,粘度下降,使硅油在壳体内不断循环。由于主动板转速高于从动板,因此受离心力作用从主动板甩向工作腔外缘的油液压力比贮油腔外缘的油压力高,油液从工作腔经回油孔B流向贮油腔,而贮油腔又经进油孔A及时向工作腔补充油液。为使硅油从工作腔流回贮油腔的速度加快,缩短风扇脱开时间,在从动板8的回油孔B旁,有一个刮油突起部伸入工作腔缝隙内,使回油孔一侧压力增高,回油加快。 (3)当发动机负荷减小,流经感温器的气体温度低于308K(35℃)时,感温器恢复原状,阀片将进油孔关闭,工作腔中油液继续从回油孔流回贮油腔,直至甩空为止。风扇离合器又回到分离状态。 4. 故障应急措施[/size][/color][/align][align=left][color=black][size=16px] 行驶途中,若硅油风扇离合器因故障(如漏油等)时,可松开内六角螺钉,把锁止板的销插入主动板孔中,再拧紧螺钉,使壳体与主动轴连成一体,但此时只靠销传动,不能长期使用。[/size][/color][/align][align=left][size=3][color=black][/color][/size][/align][size =3][color=black]硅油风扇离合器,用硅油作为介质,利用硅油高粘度的特性传递扭矩。利用散热器后面空气的温度,通过感温器自动控制风扇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温度低时,硅油不流动,风扇离合器分离,风扇转速减慢,基本上是空转。温度高时,硅油的粘度使风扇离合器结合,于是风扇和水泵轴一起旋转,起到调节发动机温度的作用。

硅油风扇离合器原理

轮胎标识 发动机技术讲解 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2008-03-27 19:27 分类:默认分类 字号:大中小 1、采用风扇离合器的目的 风扇是发动机功率的消耗者,最大时约为发动机功率的10%。为了降低风扇功率消耗,减少噪声和磨损,防止发动机过冷,降低污染,节约燃料,多采用风扇离合器。 2、硅油风扇离合器的结构 硅油风扇离合器由前盖、壳体、主动板、从动板、阀片、主动轴、双金属感温器、阀片轴、轴 承、风扇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前盖、壳体和从动板用螺钉组成一体,通过轴承装在主动轴上。风扇装在壳体上。从动板与前盖之间的空腔为贮油腔,其内装有硅油(油面低于轴中心线),从动板与壳体之间的空腔为工作腔。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主动轴与水泵轴连接。从动板上有进油孔A,平时由阀片关闭,若偏转阀片,则进油孔即可打开。阀片的偏转螺旋双金属感温器控制,从动板上有凸台限制阀片最大偏转角。双金属感温器的外端固定在前盖上,内端卡在阀片轴的槽内。从动板外缘有回油孔B,中心有漏油孔C,以防静态时从 阀片轴周围泄漏硅油。

图:硅油风扇离合器示意图3、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当发动机冷起动或小负荷下工作时,冷却水及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不高,进油孔被阀片关闭,工作腔内无硅油,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主动轴转动时,仅仅由于密封毛毡圈和轴承的摩擦,使 风扇随同壳体在主动轴上空转打滑,转速极低。 (2)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冷却液和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随之升高,感温器受热变形而带动阀片轴及阀片转动。当流经感温器的气流温度超过338K(65℃)时,进油孔被完全打开,于是硅油从贮油腔进入工作腔。硅油十分粘稠,主动板即可利用硅油的粘性带动壳体和风扇转动。此时风扇离合 器处于接合状态,风扇转速迅速提高。 为不使工作腔中的硅油温度过高,粘度下降,使硅油在壳体内不断循环。由于主动板转速高于从动板,因此受离心力作用从主动板甩向工作腔外缘的油液压力比贮油腔外缘的油压力高,油液从工作腔经回油孔B流向贮油腔,而贮油腔又经进油孔A及时向工作腔补充油液。为使硅油从工作腔流回贮油腔的速度加快,缩短风扇脱开时间,在从动板8的回油孔B旁,有一个刮油突起部伸入工作腔缝隙内,使回油 孔一侧压力增高,回油加快。 (3)当发动机负荷减小,流经感温器的气体温度低于308K(35℃)时,感温器恢复原状,阀片将进油孔关闭,工作腔中油液继续从回油孔流回贮油腔,直至甩空为止。风扇离合器又回到分离 状态。 4、故障应急措施:行驶途中,若硅油风扇离合器因故障(如漏油等)时,可松开内六角螺钉,把锁止板的销插入主动板孔中,再拧紧螺钉,使壳体与主动轴连成一体,但此时只靠销传动,不能长期使 用。 文章引用自:https://www.doczj.com/doc/c911276814.html,/s/blog_4ddc880f01000alv.html

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1、采用风扇离合器的目的 风扇是发动机功率的消耗者,最大时约为发动机功率的10%。为了降低风扇功率消耗,减少噪声和磨损,防止发动机过冷,降低污染,节约燃料,多采用风扇离合器。 2、硅油风扇离合器的结构 硅油风扇离合器由前盖、壳体、主动板、从动板、阀片、主动轴、双金属感温器、阀片轴、轴承、风扇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前盖、壳体和从动板用螺钉组成一体,通过轴承装在主动轴上。风扇装在壳体上。从动板与前盖之间的空腔为贮油腔,其内装有硅油(油面低于轴中心线),从动板与壳体之间的空腔为工作腔。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主动轴与水泵轴连接。从动板上有进油孔A,平时由阀片关闭,若偏转阀片,则进油孔即可打开。阀片的偏转螺旋双金属感温器控制,从动板上有凸台限制阀片最大偏转角。双金属感温器的外端固定在前盖上,内端卡在阀片轴的槽内。从动板外缘有回油孔B,中心有漏油孔C,以防静态时从阀片轴周围泄漏硅油。

图:硅油风扇离合器示意图 3、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当发动机冷起动或小负荷下工作时,冷却水及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不高,进油孔被阀片关闭,工作腔内无硅油,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主动轴转动时,仅仅由于密封毛毡圈和轴承的摩擦,使风扇随同壳体在主动轴上空转打滑,转速极低。

(2)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冷却液和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随之升高,感温器受热变形而带动阀片轴及阀片转动。当流经感温器的气流温度超过338K(65℃)时,进油孔被完全打开,于是硅油从贮油腔进入工作腔。硅油十分粘稠,主动板即可利用硅油的粘性带动壳体和风扇转动。此时风扇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风扇转速迅速提高。 为不使工作腔中的硅油温度过高,粘度下降,使硅油在壳体内不断循环。由于主动板转速高于从动板,因此受离心力作用从主动板甩向工作腔外缘的油液压力比贮油腔外缘的油压力高,油液从工作腔经回油孔B流向贮油腔,而贮油腔又经进油孔A及时向工作腔补充油液。为使硅油从工作腔流回贮油腔的速度加快,缩短风扇脱开时间,在从动板8的回油孔B旁,有一个刮油突起部伸入工作腔缝隙内,使回油孔一侧压力增高,回油加快。 (3)当发动机负荷减小,流经感温器的气体温度低于308K(35℃)时,感温器恢复原状,阀片将进油孔关闭,工作腔中油液继续从回油孔流回贮油腔,直至甩空为止。风扇离合器又回到分离状态。 4、故障应急措施:行驶途中,若硅油风扇离合器因故障(如漏油等)时,可松开内六角螺钉,把锁止板的销插入主动板孔中,再拧紧螺钉,使壳体与主动轴连成一体,但此时只靠销传动,不能长期使用。

风扇离合器

第一部分:前期知识储备 粗理解风扇离合器及其作用: 风扇离合器,用硅油作为介质,利用硅油高粘度的特性传递扭矩。利用散热器后面空气的温度,通过感温器自动控制风扇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温度低时,硅油不流动,风扇离合器分离,风扇转速减慢,基本上是空转。温度高时,硅油的粘度使风扇离合器结合,于是风扇和水泵轴一起旋转,起到调节发动机温度的作用。 风扇离合器,感温元件都是双金属螺旋弹簧感温器。其工作过程: (1)当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温度升高时,双金属感温器受热变形,迫使阀片轴转动,打开从动板上进油孔。从动板与前盖之间贮存的硅油便流入主动板与从动板之间的工作腔,离合器接合,风扇转速升高。空气温度越高,进油孔开度越大,风扇转速就越快。 (2)当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温度下降时,双金属感温器恢复原状,阀片关闭进油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硅油经回油孔从工作腔返回储油腔,离合器分离,风扇转速变得很低。 离合器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 广度细致理解离合器大家庭 定义 离合器的功用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总成件。通常离合器与发动机曲轴的飞轮组安装在一起,是发动机与汽车传动系之间切断

和传递动力的部件。汽车从起步到正常行驶的整个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操纵离合器,使发动机和传动系暂时分离或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传动系输出的动力。它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能逐渐接合,从而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暂时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系,以便于换档和减少换档时的冲击;当汽车紧急制动时能起分离作用,防止变速器等传动系统过载,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离合器类似于开关,接合或断离动力传递作用,因此,任何形式的汽车都有离合装置,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离合器分为电磁离合器、磁粉离合器、摩擦式离合器和液力离合器。 1. 电磁离合器 靠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电磁离合器可分为:干式单片电磁离合器,干式多片电磁离合器,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磁粉离合器,转差式电磁离合器等。电磁离合器工作方式又可分为:通电结合和断电结合。干式单片电磁离合器: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力吸合“衔铁”片,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线圈断电时“衔铁”弹回,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干式多片、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原理同上,另外增加几个摩擦付,同等体积转矩比干式单片电磁离合器大,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工作时必须有油液或其它冷却液冷却。 2. 磁粉离合器 在主动与从动件之间放置磁粉,不通电时磁粉处于松散状态,通电时磁粉结合,主动件与从动件同时转动。优点:可通过调节电流来调节转矩,允许较大滑差。缺点:较大滑差时温升较大,相对价格高。转差式电磁离合器:离合器工作时,主、从部分必须存在某一转速差才有转矩传递。转矩大小取决于磁场强度和转速差。励磁电流保持不变,转速随转矩增加而剧烈下降;转矩保持不变,励磁电流减少,转速减少得更加严重。转差式电磁离合器由于主、从动部件间无任何机械连接,无磨损消耗,无磁粉泄漏,无冲击,调整励磁电流可以改变转速,作无级变速器使用,这是它的优点。该离合器的主要缺点是转子中的涡流会产生热量,该热量与转速差成正比。低速运转时的效率很低,效率值为主、从动轴的转速比,即η=n2/n1。适用于高频动作的机械传动系统,可在主动部分运转的情况下,使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结合或分离。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分离状态时,主动件转动,从动件静止;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接合状态,主动间带去从动件转动。广泛适用于机床、包装、印刷、纺织、轻工、及办公设备中。电磁离合器一般用于环境温度-20—50%,湿度小于85%,无爆炸危险的介质中,其线圈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电压的±5%。 3.摩擦离合器 摩擦离合器是应用得最广也是历史最久的一类离合器,它基本上是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成。主、从动部分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