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地理专业英语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1301014课程名称:地理专业英语英文名称:English for Geography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36学分:2适用对象:地理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先修课程:公共英语、专业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地理科学或地理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公共英语后安排学习的课程.地理专业英语将地理学教学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地理专业知识视野,还让学生接触到许多地理专业的英语词汇与术语,并通过教学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英文原版教材与专业文献的能力及运用英语进行英语论文和摘要写作的能力。
其主要作用和任务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地理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和地理英文写作的能力,这对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发展的状况以及扩大专业知识视野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该课程在地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应是一门帮助学生掌握一种“有助于其专业知识和水平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技能课程。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在原有公共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专业英语文献阅读的技巧、方法和常用地理专业词汇,提高专业文献的英语阅读水平,培养运用英语进行地理论文写作的能力,使学生基本能够直接阅读和学习外国地理专业和地理教学的英文资料、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从中理解地理专业英语文献的主要特点和地理专业英语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了解学习地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和不同语言在专业研究中所表现的文化差异,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及科研水平。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吸收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练为主,讲练结合,力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英语地理专业文献的技能。
(四)实践环节无(五)教学时数分配表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周次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讨论习题其它小计Geography Study 当代地理研究1.The basis of geographical study地理研究的基础2.The emphasis of presentgeographical stury 当代地理研究的重点4 1 1 6 1~3Geography of different countries 不同国家地理1. Geography of China 中国地理2. Geography of the USA美国地理3. Geography of the UK英国地理9 1 2 12 4~9Foreign Literatureon Geography 地理外文文献1. Environmental economicgeography: A sympatheticcritique 环境经济地理:一份赞同的评论2. The future of geography 地理的未来10 1 1 12 10~15Special writing on Geography 地理专业写作1. Writing of English title ,abstract 英文标题和摘要的写作2. Some examples of Englishtitles and abstracts 英文摘要和标题的例子3. Special writing on Geographypaper 英语地理论文写作4 1 1 6 16~18总结与复习2* 2*合计27 4 5 36 36注:*为不计入课时(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联系本课程是以英语来学习地理专业文献,因而,其先修课程必须有公共英语课程和地理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这将有助于学生对英语地理专业文献内容的学习和准确理解。
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研究——以物流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为例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基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一种趋势。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等,这些尝试推动了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但由于受专业所限,上述学校的改革探索仅限于部分专业,而对英语交际能力有较高要求物流类专业却没能涉足。
全球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物流市场的扩张,国内物流行业慢慢发展到从事国际物流业务。
物流类专业担负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的重任。
全国多所物流类高职院校调研表明: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
从人才的职业生涯出发,对英语教学进行系统设计,建立基于专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探索。
1.2 课题的界定1.2.1 公共英语的概念当前大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即综合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目标,其授课内容和模式与基础阶段英语课程没有本质区别,也不会根据专业方向进行调整,同时,与下一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学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本课题中的“公共英语”除了综合英语,还包括了专业相关的行业通识英语,其专业性不及专业英语那么强,是综合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用英语传递和表达专业信息的能力为目标。
1.2.2 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的概念“一融二混”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它将面授课堂教学和网上交互辅助教学相混合,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 的优势结合起来。
CLIL理论指导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性探讨作者:魏华马艳苟凝霞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90期摘要:内容与语言整合性学习(CLIL)是一种兼顾学科知识和外语学习的具有双重教学目的的新兴教学理念,将语言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实现既提高专业知识又提高英语水平的双赢。
本文旨在探讨CLIL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整合学科知识与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而有效衔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行。
关键词: CLIL理念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双语教学衔接性一、CLIL理念CLIL(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即内容与语言整合性学习,这是由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外语综合培训(CLIL)专家David Marsh教授基于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David Marsh教授指出:CLIL理论指通过一种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另一种科目,并且通过一种基于内容的科目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
CLIL理论强调语言与学科知识的“整合”,希望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促进语言的同步发展。
二、大学英语的发展趋势大学公共英语指非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普通英语,在本质上属于语言教学,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用英语在专业领域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而双语教学则属于专业知识教学,《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Richards et al.1985)把双语教学定义为:“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者外语进行的学科内容教学。
”简言之,以学科知识为内容,以英语为媒介,使得学生在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向双语教学的转变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今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应该是培养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熟练地以英语为工具培养各自专业领域内信息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
在大学英语中加大用英语学习专业学科知识教学的比重,以此带动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向双语教学的转接,实现既注重“持续性的学科知识”又强调语言学习的双赢。
英语专业公共课
英语专业的公共课包括以下内容:
1. 英语语法:学习英语句子结构、语法规则和用法等基本知识。
2. 英语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结构、文体和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3. 英语阅读理解:提高学生对英文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旨、推理和分析文章中的信息等。
4. 英语听力和口语: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包括听懂和理解英语对话和演讲,并能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
5. 英语翻译: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包括英汉互译和汉英互译等方面的训练。
6. 英语文学:介绍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和文学流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7. 跨文化交际: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8. 英语专业知识:学习英语学科的相关知识,如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
以上是英语专业的一些公共课程内容,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可能会根据各个学校和专业的要求有所不同。
之后由其他学生点评,教师则进行鼓励性评价。
在特定情境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真正实现寓教于情,寓教于景。
5.6自主检测,任务拓展学生通过应用程序测试,自主检验学习效果。
教师通过软件检测系统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此过程解决了传统教学无法保证每名学生都接受课堂检测的问题,能够有效检验自主学习及课堂教学效果。
作业则使课堂得以延伸,令学生共享交流作品。
6谈反思本设计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对接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贯彻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络化信息传输、电子化学习工具、多元化评价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与世界接轨,是对微课教学法的一次尝试。
学生在互动中交流语言,在协作中增进团结,在体验中生成能力。
说课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及想法表达出来,无形中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2]。
但是,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总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教育者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点燃求知者心中的那把火!参考文献:[1]孙玉凤,李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9):47-48.[2]邓莉莹,雷芬芳,岳月娟.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社区护理说课设计[J].时代教育,2012(13):208,210.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Vol.332015No.17教学探讨卫生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是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传统学科性课程模式占主导地位[1,2]。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教学内容侧重句子、段落、文章,不重视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没有难易递进,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没有结合具体的岗位要求,与实际英语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相距甚远,没有课外实训项目(公共英语)[3]。
人文英语3实施方案“人文英语3”是为国家开放大学人文类专业(专科)开设的公共英语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应能掌握一定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读、听、说、写能力;同时,了解生活中最基本的英语词语及表达方式,能在职场活动中进行简单交流;并为在今后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人文英语3”是为国家开放大学管理类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开设的公共英语课程;计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建议第一学期开设。
本课程将英语学习与法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教育等专业的职场活动相结合,以真实的语言素材为载体创设职场情景,在进行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在职场情景下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课程任务通过“人文英语3”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一定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读、听、说、写能力;同时,了解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英语词语及表达方式,能在涉及与法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教育等专业的职场活动中进行基本交流;并为今后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教学对象“人文英语3”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国家开放大学经济类的法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教育等专业的成人学生和具有同等英语水平的业余学习者。
课程衔接“人文英语3” 的前导课程有“人文英语1”,“人文英语2”,后续课程有“人文英语4”。
课程学习基本要求“人文英语3”课程在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接触并了解与职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在人文活动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不同维度的基本要求如下:1.语言基础知识●在词汇认知方面,应能认知3,200个左右的词汇(含前期认知的2,600个左右)及其常见短语或固定搭配,以及一定量的职场相关词汇和短语;●在词汇掌握方面,应能熟练使用其中的2,000个左右词汇(含前期掌握的1,600个左右)及其常见短语或固定搭配,以及一定量的职场相关词汇和短语;●在语法知识方面,应能基本掌握基础语法知识(参见“人文英语3”的“内容细目表”);●在功能意念方面,应能熟悉常见功能意念及其惯用表达方法等(参见“人文英语3”的“内容细目表”)。
2022年第1期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o.l2022第21卷(总畲]18期)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CE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TECHNOLOCY SumNo.]]8V o l.21[文章编号]1671-802X(2022)01-0042-05合作学习视角下院校公共英语翻译教学效果研究易红波,尹成成(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安徽芜湖241002)摘要: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有效性。
研究发现:合作学习能显著提高学生汉译英的翻译质量;在翻译过程中,学生采用了分析汉语句子结构、修正译文词汇和语法%完善译文表达合适性等翻译策略;合作学习能显著降低学生英语翻译课堂焦虑。
同时,阐述了研究结果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合作学习;翻译水平;翻译策略;英语翻译课堂焦虑中图法分类号:H319.3文献标志码:A1引言英汉互译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常用教学手段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教师通常会以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的形式进行英汉互译的教学活动。
通过翻译练习,加深学生对中英文语言结构异同的认识,继而提高其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
教学实践中,翻译练习通常以教师讲评为主,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难以发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叫另外,教师讲评时翻译结,中于学生,学生生挫,进而对翻译教学生绪叫。
针对上述教学模式的缺陷,研用作学习的式进行翻译教学。
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互同的教学式叫研作学习学生了更运用语言的会,利于进学习过的深发,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叫Zhang,L.J.和认为作学习的英语翻译教学研,中于学生,研究对叫于,拟以高英语业学生为,作学习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性,以为高英语翻译教学提。
《公共英语》教学大纲一、教学对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
本大纲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
学生入学时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应已掌握基本语音、语法知识以及800~1000个英语单词,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受过初步训练。
二、教学目的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学完本课程以后,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借助词典能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
在涉外交际活动中能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谈,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三、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语言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突出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下列要求:1、语音:能运用国际音标和基本读音规则拼读单词,能朗读课文及与课文难度相当的短文,语单、语调基本正确。
2、词汇:认知3000至3500个英语单词和500个词组。
对其中1800至2000个左右的常用词和词组要求拼写正确,掌握其基本用法。
英汉互译,具有按照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3、语法: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中学所学过的语法知识,侧重语法结构的应用,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4、听的能力:能听懂课堂教学用英语、一般的日常会话、日常交际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或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5、说的能力: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6、读的能力:掌握基本阅读技能,能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题材的文章。
在阅读生词不超过3%的英文资料时,速度达到每分钟60个词。
在阅读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2%的短文时,速度每分钟70个词。
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书等,理解基本正确。
7、写的能力:能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填写表格,简历,通知,信函等,能在30分钟内写出100词左右的应用文,且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
应用科技大学公共英语课堂“应用”特色研究【摘要】从课堂教学内容、模式、师资等方面分析应用科技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探讨如何通过协同创新走应用技术之路,提出从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师资培训及校企合作着手,逐步形成公共英语“应用”特色。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公共英语“应用”特色南宁学院坚持科技应用大学的理念,以贴近市场,服务社会为己任,采用灵活、透明的办学模式,向学生传授就业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行为责任心,为学生提供各种高水平的专业教育。
这种灵活、务实的办学方针对科技应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打造“应用”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以南宁学院为例,从课堂教学内容、模式、师资等方面分析应用科技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探讨如何通过协同创新走应用技术之路,提出从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师资培训及校企合作着手,逐步形成公共英语“应用”特色。
一、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公共英语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并将其作为交流工具综合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课程学时数多、影响面广、学科特点明显,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各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目前南宁学院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也存在着学用结合不紧密的状态。
(一)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主应用科技大学明显的特征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相结合,除了理论学习以外,教学形式有讲座课(lecture)、研习课(Seminar)、实习课(Practice)及学业交流(Academicexchange)等。
目前南宁学院英语教学以课堂讲授和学生参与为主,多沿用传统以来的教学方法,采取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不断以专业为背景扩充教学内容。
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一贯地以听、记为主,虽然不断强调以学生为主,但由于实景、实地操练机会少,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欠佳。
(二)教学团队年龄结构年轻化目前南宁学院公共英语教学团队多由年轻教师组成,队伍年龄结构年轻化,以校内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合作承担全校本专科公共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大学英语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English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128学时课程学分:8开设学期: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课单位:外语系公外教研室适用专业:山西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本课程后续课:各不同专业的专业英语课为本课程的后续课。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教学对象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
入学时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词汇量应达到1800个,其中1200个为积极词汇,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
2、教学性质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3、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1)知识目标:(1)听说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
能就日常话题和来自讲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流。
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较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
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书面表达能力:能用常见的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事件、观感、情感等,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篇连贯。
第43卷第4期2021年4月宜春学院学报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Vol.43)No.4Apr.2021基于“产教融合$的大学英语教学实施方案谢秀娟(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要:产教融合是“双高计划”的重!建设任务,是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脱离专业、定位不准;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不强;校企合作有限、效果滞后等实际问题,制约着大学英语产教融合的改革。
为更好落实产教融合,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应契合专业需求,嵌入“1+X证书”,探寻岗位化的教学实践项目和教学情境,着眼课程作晶,实施作晶化教学改革,以赛促学,使大学英语课程真正朝着产教融合、岗位化的教学方向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大学英语;实施方案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80X(2021)04-0107-05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Industry一education IntegrationXIE Xiu-jua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of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s,Guangzhoo510640,China)Abstract:Thr integr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the key construction task of%Doublr High Plan"and thr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China's education.Tradi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some practical problems,such as breaking away from profession and inaccuate positioning;singie teaching mode and weak practicality;limited college-enterpriss cooperation,ldgging effect,etc,thai restict ti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industry-education inteeration.In order te better implement the intee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meet the pafessiont needs,embed the%1+X certificate",explore the poss-orienid iaching practico projects and iaching situations,focus on the courss work,impkment work-based teaching reform,and promote leaning by competition,so as te make college English courss true deelop to-waadsiheieaohongdoaeoioon oiondusia?-eduoaioon oniegaaioon and posoioon-oaoenied.Key word:industro-education inteeration;college English;nnplementation plan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双高计划”提出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及高水平专业的计划。
大学英语说课稿大学英语说课稿三篇大学英语说课稿(一)一、课程设置1、课程定位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所有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它服务于该专业人材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
课程遵循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它既符职业教育培养应用人材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的基本培养目标,更是体现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就业市场对职业教育培养高等双语应用型人材所提出的更高目标。
2、课程目标我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既要使学生掌握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书面和口语的信息交流,同时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具体量化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主要就是指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设置的教学计划,包括指定的教材和规定的课时,并通过各种方式以确保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实用英语语言知识;(2)能力目标,主要是指英语语言的五大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以及英语等级证书考试的应试能力。
而后一项能力,主要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所设定的。
(3)素质目标,以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内容的一项认知性目标。
3、课程设计我们在课程设计上主要体现三个结合:首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开展课外教学活动的优势。
其次,基础教学与等级考试相结合,为了增加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将课程安排与等级考试同步进行。
最后,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课程实施注重工学结合,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结合。
二、教学内容1、内容选取与序化我校大学英语课程选用的是以教育部立项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的系列教材,有《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两条主线:《读写教程》由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和《综合练习》组成,《听说教程》由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组成。
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
摘要:单纯孤立的学习英语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应该很好地掌握教学的技巧,
把专业知识融入到英语的学习当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
且能掌握很多英语的专业词汇,还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基础教
学过程中,要将专业知识融入到基础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专业英语教学奠定基
础,完成从基础英语到专业英语的过度,并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顺利接受专业英
语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专业知识英语学习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是拘泥于教材内容,更要侧重对学生
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既包括对英语这种语言本身的感知能力,也包括语言输
出能力,即应用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尽早渗透专业相关知识,而不应该仅在
开设专业英语的一个学期内集中讲授。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多方位的培养,教师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考虑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参与。这种参与不应该仅限于课堂上
的互动,而应该是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课前的预习,课上的学习,直至课后的复
习总结阶段;同时,也要注意实用性和专业性并重。
1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日常学的英语都是日常用语,对于专业的英语就不是很明白。所以,对
于把英语与专业特色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可以增加趣味性。许多学生对英语都不感兴趣。所以上课也不能认真
的听讲。学习效率也很低。通过在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学习英语不
再像以前那样单纯的去学习单词,句型,语法了,也不仅仅只学几个平时最常见
的句子。把英语扩展开,有一个学习的方向,可以结合专业的很多实例来学习英
语。
其次,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助于以后的就业。现在的大学越来越重视实
用英语,也就是专业英语。所以使英语与专业职业发展相结合,可以了解更多的
专业知识,明确自己的方向,在步入社会之后,利用专业的长处和英语的辅助,
得到不断的发展。
2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普通存在着这些问题:(1)班级偏大,少的有30-50
人,多的达到60-80人,甚至有可能更多。(2)课时少,一般每周4学时。(3)内容多。
两年中需掌握2400个单词,40篇课文及40篇付课文。(4)教材难度大。精读课文
生词多则100多个,少则50到80个。(5)教材内容陈旧。有些教材,其词汇意义已
经跟不上现实交际发展的步伐。(6)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各地英语教学水平发展
不平衡,有些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不了,而有些学生则感到所学内容过于简单。(7)
学生听说能力比较差。中学阶段学生只注意打钩应试式的学习,所以口头表达和
听力相对较差。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而且要在掌握
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言语技能和技巧。为了更好地完成
交际任务,还需要培养两种更高的外语言语能力,这就是外语思维能力和直接感知
外语的能力。外语教学法所指向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
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的热情。目前大学阶段部分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时设置一般为一个学期,但与
基础英语教学之间断层较大,两者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所以,对于开设的专业
英语课程,学生经常反应过难,跟不上等问题。
3 如何在课堂上实施与专业相结合的英语教学
第一,将公共英语教学与所教学生专业相结合,挖掘教材中与学生所学专业
相关的知识,建立常用的词汇库,使学生了解一些以后工作中将常接触的惯用语
法,句法等特点,熟悉与他们专业相关的词汇。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
趣,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英语这门学科是可以帮助他们更方便的了解本专业
的先进知识和技术,能够更好的为他们的专业服务的。
第二,要面向所有同学,人人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大家都能得到英语教学所
带来的乐趣和对他们的专业所产生的帮助。教学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
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
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不要让学生觉得
要花很多的功夫机械的记忆,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
习热情。公共英语的教学不同于向专业英语的学生教学,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拔
尖的英语人才,而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完成、学会、掌握,要考虑兼顾两头。因此,
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或者也
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
职,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
第三,教师的课堂任务发生转变,不再主要是担当课堂的主讲者的角色。在
英语与专业的互相渗透的教学中,教师就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的
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自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知识,提
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认真的学习,以专业为主题,
用英语阐述内容。这样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不再觉得
英语学习是件困难的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教师在
课程设计中,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对于学生的搜集、提炼、整合信息能
力也要列入教师的设计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
第四,教师在整个的设计中,也要明确: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专业知识只
是一种渗透,绝不是主体。专业知识不能成为基础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基础教
学中,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才是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只有建立了
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理解专业文章才有可能。
综上所述,在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融入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与
学生今后职业相关的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觉得学
习英语不再是难事,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获,从而完成公共英语教学
的课堂任务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庭芳.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王蔷,程晓堂.英语教学法教程[M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