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及鼻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与重建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318.25 KB
- 文档页数:3
自体与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骨缺损的对比研究洪汉标;陈楷正;陈坚;曾庆有;邱俏峰【摘要】目的比较自体与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异体骨和97例自体骨修复重建四肢长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比较两种方法愈合时间、骨性愈合评分(按Jorgenson标准)、并发症发生率及植骨失败率.结果异体骨重建组132例,4例因感染致植骨失败需行病灶清除灌洗加自体骨移植,10例发生局部排斥反应,其余118例患者术后骨缺损获得良好修复,愈合时间(17.6±1.9)周.骨性愈合评分2.7±0.5.自体骨重建组97例,9例出现供区疼痛、切口感染及局部皮肤麻木等供区并发症,骨缺损均获得良好修复,愈合时间(17.4±2.3)周,骨性愈合评分2.8±0.3.两组之间在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愈合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植骨失败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移植重建四肢长骨骨缺损,均能获得满意结果且疗效相似.异体骨移植术后感染致植骨失败以及排斥反应发生率较高,而自体骨移植则多表现为供区的并发症.【期刊名称】《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年(卷),期】2011(003)003【总页数】5页(P174-178)【关键词】移植,自体;移植,同种;骨缺损;四肢【作者】洪汉标;陈楷正;陈坚;曾庆有;邱俏峰【作者单位】515154 汕头市潮阳大峰医院;515154 汕头市潮阳大峰医院;515154 汕头市潮阳大峰医院;515154 汕头市潮阳大峰医院;515154 汕头市潮阳大峰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4创伤、肿瘤、感染等均可造成骨质缺损,临床上需要行植骨术的患者较为普遍。
采用同种异体骨及自体骨移植修复重建骨缺损,临床疗效满意,应用广泛。
我们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8月—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132例同种异体骨和97例自体骨移植重建骨缺损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
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的皮瓣修复曾纪章;黄晓元;雷少榕;张明华;张丕红;肖目张【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08(18)5【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皮辩转移修复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的疗效.方法对38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鳞状细胞癌25例、基底细胞癌9例、黑色素瘤2例、疣状癌2例)实施肿瘤扩大切除术(切口距肿瘤边缘3~5 cm,其中17例切除局部颅骨,10例切除局部硬脑膜,5例行同侧颈部淋巴清扫).肿瘤切除后创面采用皮瓣转移修复(24例采用一个单蒂头皮瓣,6例采用多个单蒂头皮瓣,3例采用双蒂头皮瓣,3倒采用下斜方肌皮瓣,2例采用背阔肌皮辩).硬脑膜缺损采用阔筋膜修补,颅骨缺损暂不修补.供瓣区直接缝合或中厚植皮修复.结果其中31例患者皮瓣血运完全正常,另7例患者共8个皮瓣出现皮瓣远端静脉回流障碍,经高压氧治疗后皮瓣最终存活.所有患者供瓣区愈合好或植皮全部存活.患者对疗效均感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利用皮瓣转移修复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的疗效基本满意.【总页数】3页(P658-660)【作者】曾纪章;黄晓元;雷少榕;张明华;张丕红;肖目张【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739.5【相关文献】1.带蒂旋转皮瓣在修复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中的应用 [J], 吴官鸿;刘林嶓;李晴;李开征2.应用鼻唇沟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应用鼻唇沟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 [J], 郑厚兵;王彪;黄循镭;王美水;单秀英;刘照亮3.局部皮瓣在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J], 孙洋;姚远;朱祖俊;左宗宝4.双侧旋转皮瓣一期修复头皮巨大肿物切除后继发创面 [J], 白晋;乌兰哈斯;宋建星5.双侧旋转皮瓣一期修复头皮巨大肿物切除后继发创面 [J], 白晋;乌兰哈斯;宋建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术分级标准妇科一级手术1.扩宫和刮宫术2.输卵管通气、通液术3.后穹窿穿刺、切开术4.外阴、宫颈活体组织采取术5.外阴良性肿物切除、前庭大腺囊肿手术6.附件切除术7.异位妊娠手术8.经阴道有蒂子宫肌瘤摘除术二级手术1. 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2. 腹腔镜下附件手术、一般宫腔镜手术3. 经腹子宫肌瘤剜出术4. 阔韧带肌瘤、囊肿切除术5.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6. 单纯外阴切除术7. 子宫脱垂悬吊术或经阴道修补术8. 简单尿瘘修补术9. 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赘生物电切术10.宫颈电灼术、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11.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三级手术1. 子宫扩大、广泛、次广泛切除术2. 外阴广泛性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3. 尿瘘、粪瘘修补术4. 复杂卵巢癌、绒癌根治术5. 外阴阴道成形术6. 外阴重建术7.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四级手术1. 盆腔清扫术2. 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产科一级手术1. 会阴侧切及会阴侧切缝合术2. 会阴Ⅰ、Ⅱ度裂伤修补术3. 古典式剖宫产术4. 引产术5. 胎头吸引术6. 臀位助产术7. 常规助产二级手术1.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2. 子宫裂伤修补术3. 子宫翻出复位术4. 产钳术5. 臀位牵引术6. 人工胎盘剥离术三级手术1. 腹膜外剖宫产2.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3. 晚期妊娠子宫破裂手术4. 毁胎术四级手术1. 重危手术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计划生育门诊一级手术1.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2.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3. 输卵管通气、通液术4. 人工流产吸刮术5. 腹部输卵管结扎术6. 羊水穿刺术7. 绒毛采取术二级手术1. 输卵管吻合术2. 输卵管造口术3. 输卵管成形术4. 人工授精三级手术1. 阴道输卵管结扎术2. 输卵管子宫内移植术3. 腹腔镜下取卵术4. 剖腹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5. 腹腔镜下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四级手术1. 吻合血管的自体输卵管移植术2. 同种异体输卵管移植术3. 卵巢移植术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眼科一级手术1. 眼睑小手术2. 睑内翻矫正术3. 睑外翻矫正术4. 眼睑松弛矫正术5. 双重睑手术6. 砂眼滤泡压碎术、沙眼摩擦术7. 翼状胬肉切除及结膜移植术8. 角膜、结膜异物摘除术9. 眼球摘除术、眼球内容剜除术10. 泪道探通术及泪囊摘除术11. 睫状体冷凝术二级手术1. 角膜裂伤缝合术2. 上睑下垂矫正术3. 眼睑退缩矫正术4. 睑球粘连矫正5. 泪点成形术、下泪点外翻矫正术6. 泪小管泪囊吻合术、泪囊鼻腔吻合术7. 结膜遮盖术8. 结膜良性病损切除成形术9. 一般斜视手术10. 球内异物吸出术11. 板层角膜移植术12.白内障囊内、囊外摘除术、晶体乳化术、晶状体摘出13.青光眼手术14.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房角切开术15. 简单视网膜脱离手术三级手术1. 光学角膜移植术2. 屈光性角膜成形术3. 屈光性角膜光切术4. 带蒂皮瓣、动脉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眼睑全层缺损再造5. 眼睑、结膜恶性肿瘤切除及成形6. 人工晶体植入术7. 玻璃体、晶状体切割术8. 复杂的眼肌手术(麻痹性斜视、眼球震颤、眼外肌发育异常斜视等)9. 特殊类型的网膜脱离手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巨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及无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脉络膜缺损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劈裂症的视网膜脱离等)10.视神经管减压术11.后极部磁性及球内非磁性异物取出12.眶内肿瘤摘除术四级手术1.眶部巨大肿瘤切除2.涉及颅底手术3.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耳鼻喉科一级手术1. 腭扁桃体切除、挤切术2. 咽部脓肿切开术3. 鼻腔、鼻后孔填塞术4. 常规气管切开术5. 鼻甲切除术6. 声带息肉摘除术7. 鼓膜切开术8. 单纯乳突凿开术9. 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术10.上颌窦穿刺术11.耳前瘘管摘除术12.简单的食道异物取出术13.鼻中膈粘膜下矫形术14.鼻骨骨折复位术二级手术1. 乳突根治术2. 鼓室成型术(Ⅰ型)3. 上颌窦根治术4. 复杂的食道异物取出术5. 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6. 鼻腔切开术7. 副鼻窦开窗术三级手术1. 全耳廓外耳道一期成形术2. 外耳癌手术3. 咽鼓管成形术4. 鼓室成型术(Ⅱ~Ⅴ型)5. 迷路切除术6. 耳硬化症手术7. 听神经瘤切除术8. 中耳恶性肿瘤手术9. 上颌骨根治切除术10. 鼻咽部闭锁及鼾症手术11. 喉气管成形术12. 鼻成形术13.鼻腔及上颌窦肿瘤切除14.脑脊液鼻瘘修补15.气管异物取出术16. 喉部分、全喉切除术17.电子耳蜗植入术18.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19.耳廓畸形矫正手术20.内窥镜下副鼻窦手术21.声带手术四级手术1. 喉、咽喉、食管切除与一期重建术2. 喉全切除后喉再造术3. 喉全切除后发音管成形术4. 蝶鞍肿瘤切除5. 鼻部脑膜脑膨出修补6.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7.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口腔外科一级手术1. 拔牙术2. 舌系带修整术3. 口腔颌面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4. 颌骨骨髓炎刮治术5. 口腔颌面部良性小肿物切除术6. 颌骨囊肿摘除术7. 牙外伤结扎固定术8. 下颌骨单纯性骨折颌间固定术二级手术1. 唇裂修复术、腭裂修复术2. 唇裂术后畸形修复术3. 口角歪斜矫正术、唇外翻畸形矫正术、红唇缺损重建术4. 低位埋伏牙拔除术5. 牙再植术6. 颌骨、颧骨弓骨折复位内固定术7.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切除术8. 上颌窦瘘修补术9. 颌骨良性病变切除或刮除术10. 颞下关节成形术11. 三叉神经末梢支撕脱术12. 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13. 舌部分切除术三级手术1. 保留面神经腮腺瘤切除术2. 复杂腭裂修复术3.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与重建术4. 神经吻合、神经游离移植手术5. 上颌骨、下颌骨畸形的手术矫正6. 颈廓清术四级手术1. 颌面部复杂大手术如颌面、颈联合根治术2. 侵犯颅底肿瘤手术3. 吻合神经血管的肌瓣游离移植手术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肝胆外科一级手术1. 简单开放性胆囊切除、胆囊造口术2. 简单胆总管切开探查及造口术3. 肝囊肿开窗及肝脓肿切开引流术4. 急性胰腺炎引流手术及胰腺囊肿外引流术二级手术1. 较复杂的开放性胆囊切除术2. 较复杂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及造口术3. 一般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4. 肝破裂修补、肝活检及肝边缘病灶切除术5. 边缘肝切除、肝左外叶切除术6. 肝囊肿内引流、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7. 胰尾切除、胰体尾裂伤手术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及引流术8. 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肝囊肿开窗9. 脾切除术10.肝动脉结扎、栓塞及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盒植入术11. Oddi括约肌成形术12.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及引流术(PTC、PTCD)13. 简单门体断流术三级手术1. 半肝切除术2. 肝门部肝胆管成形及高位肝胆管空肠吻合术3. 复杂或改进的胆总管空肠吻合术4. 胆总管囊肿手术5. 再次胆道手术6. 腹腔镜胆道手术7. 内镜、X光或超声引导下胆石、胆道狭窄支架手术8. 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胰、胰头切除术9. 胰头部复杂裂伤及胰十二指肠联合伤手术10. 门腔静脉分流及复杂门体断流手术11.腹腔镜下肝边缘切除及脾切除术四级手术1. 肝移植受体手术2. 半肝以上肝切除、肝中叶切除、肝尾状叶切除3. 活体供肝切取术4. 胰腺移植术5. 布—加综合征手术6.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胃肠外科一级手术1. 一般腹外疝修补术2. 阑尾切除术3. 胃十二指肠溃疡单纯修补术4. 简单胃肠道破裂修补及造口术5. 一般痔、肛瘘手术6. 小肠吻合及其他腹腔、胃肠道简单手术7. 胃镜、结肠镜下活检术二级手术1.良性病变的胃、结肠切除及重建2.迷走神经切断手术3.简单门体静脉断流术4.十二指肠手术及广泛小肠切除术5.复杂疝修补术及人工补片疝修补术6.复杂痔、肛瘘手术7.弥漫性腹膜炎的剖腹探查术8.胃肠道瘘修补及造口闭合术9.简单胃肠内镜治疗手术10.一般息肉摘除术11.热探头治疗或活检术12.一般消化道异物取出术13.经内镜下激光或微波治疗三级手术1. 全胃、全(次全)结肠切除术2. 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3. 贲门部手术4. 肛门、肛管成形手术5. 腹部外伤休克状态下的探查术6. 消化道出血休克状态下的探查术7. 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及阑尾切除术8. 复杂胃肠内镜治疗9. 良性病变的一般腹腔镜胃肠道手术10. 组织胶或硬化剂治疗术11. ERCP12.不行EST的ENBD13.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14. EMR(内镜下粘膜切除术)15.曲张静脉套扎术16.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PEG)17.复杂及高危险消化道异物取出术18.食管、直肠支架置入术19.巨大息肉摘除术20.内镜下金属夹的使用21. 心、肺功能和一般状况差的病人的操作22.病房高危病人的床旁操作四级手术1. 恶性肿瘤的腹腔镜胃、结直肠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手术2.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4. EST后的支架置入技术5. EST及针状刀乳头开窗术6. 内镜下胆、胰管内机械碎石术7. Oddi氏扩约肌测压术8. 超声内镜下引导的穿刺术(EUS-guideFNA)9. 胰管梗阻的内镜处理10.胰腺假性囊肿的内镜治疗11.食管探条扩张及球囊扩张术12.胆管良性狭窄带囊导管扩张术一级手术1. 一般清创、肌肉肌腱修补术2. 四肢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3. 骨牵引术4. 肩、肘关节复位术5. 腱鞘囊肿切除术6. 关节腔切开引流术7. 筋膜间隙综合征切开减压术二级手术1. 单处四肢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术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单肢体、单处)3. 复杂的清创、肌腱修复术4. 肌腱移位术、肌腱延长术5. 拇(足)外翻矫形术6. 上肢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关节囊修复术7. 急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8. 四肢截肢术9. 关节脱位的复位内固定10. 关节融合术三级手术1. 多处开放性骨折的处理2. 多处四肢长管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 需特殊技术要求的四肢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 六大关节的病灶清除术5. 股骨颈骨折固定术6. 骨骼的矫形手术、骨延长术7. 四肢骨肿瘤骨段切除及其重建术8. 关节镜功能重建手术9. 先天性髋脱位手术10.关节成形术、半关节置换术11.曾治疗效果不佳重新手术四级手术1. 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 骶骨肿瘤切除术3. 影响关节功能的近关节粉碎性骨折处理4. 人工全关节置换术5. 骨移植术,关节移植术,带血管的骨、肌肉游离移植术6.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脊柱外科1. 清创等简单操作2. 腰椎穿刺术3. 肌肉、韧带手术二类手术1. 胸、腰椎后路椎板手术,不进入椎管2. 小关节手术3. 脊柱融合术4. 椎骨植骨术三级手术1. 进入椎管的腰椎后路手术2. 腰椎前路手术3. 腰椎间盘手术四级手术1.颈、胸、骶椎的前、后路手术2.脊柱内固定手术3.脊柱肿瘤手术4.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显微手外科一级手术1. 一般清创术2. 简单植皮术3. 腱鞘切开、松解术4. 肌腱缝合术5. 瘢痕松解术、手部“Z”字改形术6. 掌指关节侧副韧带切除术7. 赘指切除及软组织病损切除术二级手术1. 掌、指骨骨折内固定2. 指、掌骨病损切除3. 腕、掌、指关节融合术4. 腕骨脱位切开复位5. 关节离断与截指术6. 周围神经吻合术,松解术7. 手指肌腱的晚期修复三级手术1. 断指再植术2. 肌皮瓣转移术3. 肌腱、神经移位术与移植术4. 拇指及手指再造术5. 骨、关节瓣移植术四级手术1. 断肢、断掌及复杂断指再植术2. 手、足指转移手术3. 指关节移植、指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神经外科一级手术1. 头皮肿物切除2. 颅骨骨折清创、颅骨肿瘤切除及颅骨缺损修补3. 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脓肿清除4. 颞肌下减压术二级手术1. 脑清创2. 蛛网膜下血肿、脓肿清除术3. 脑血肿、脑脓肿清除术4. 半球肿瘤切除5. 小脑肿瘤切除6. 椎管内肿瘤手术7. 脑积液鼻瘘和耳瘘修补术8. 脑膜膨出、脊柱裂、脊膜膨出手术三级手术1. 重度脑损伤清创2. 三叉神经痛手术3. 幕上肿瘤切除:脑膜瘤,胶质瘤4. 幕下肿瘤切除:小脑肿瘤(蚓部半球),四脑室肿瘤,中线部肿瘤5. 颅底肿瘤手术6. 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7. 脑积水手术8. 鞍区占位性病变手术9. 硬脑膜动静脉瘘(AVF)手术10. 颅外、颅内动脉血管吻合手术11. 颈段脊髓损伤前路减压术12. 介入神经放射治疗13. 立体定向手术14. 脊髓空洞症手术15. 神经内镜手术16.血管内介入手术四级手术1. 颅内动脉瘤手术2. 脑动静脉畸形(AVM)手术3. 海绵窦动静脉瘘手术4. 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5. 斜坡肿瘤手术6. 脑干肿瘤切除术7. 高颈段脊髓肿瘤切除术8.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甲状腺外科一级手术1. 甲状腺腺瘤或囊肿切除2. 甲状舌管囊肿切除3. 甲状腺部分切除4. 颈部淋巴管囊肿切除5. 颈部肿块切除活检二级手术1. 甲状腺腺叶切除2. 甲状腺大部或次全切除三级手术1. 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术2. 颈淋巴结清扫3. 甲状腺全切除术4. 胸骨后甲状腺切除5. 甲状旁腺手术四级手术1. 腹腔镜甲状腺手术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乳腺外科一级手术1. 乳腺脓肿引流2. 乳腺活检3.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4. 乳腺外伤手术二级手术2. 乳腺部分切除、腺叶切除术三级手术1. 乳腺癌根治及改良根治术2. 乳房成形术3. 乳房重建术四级手术1. 乳腺癌扩大根治切除术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泌尿外科一级手术1. 包皮手术及鞘膜切除术2. 阴囊切除术,睾丸、附睾切除术3. 膀胱切开取石、膀胱造口术4. 输精管结扎术5. 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6. 前部尿道狭窄切开术7. 尿道扩张术8. 尿道外口手术二级手术1. 阴茎部分切除术、阴茎全切除及阴茎癌根治术2. 睾丸牵引固定术3. 尿道狭窄内切开术、尿道吻合及成形术4. 肾切除术5. 肾裂伤修补术6. 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物切除术7. 前列腺切除术8. 膀胱部分切除术9. 输尿管或肾盂切开取石术10. 肾、输尿管、膀胱外伤手术11.尿道修补术、尿道下裂成形手术12. 肾或肾盂造口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13.肾脏下垂固定术14.肾囊肿去顶术15. 输精管吻合术16.输尿管镜检查术17.体外震波碎石三级手术1. 肾脏部分切除术3. 肾血管性高血压手术治疗4. 肾盂癌的肾、输尿管全切术5. 先天性输尿管畸形的手术治疗6. 肾积水整形术7. 单纯性及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肠代膀胱术8.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9. 膀胱颈楔形切除术、膀胱颈Y-V成形术10.阴茎假体植入术11.动、静脉性阳萎及阴茎异常勃起的手术治疗12.一般腹腔镜肾脏手术、经皮肾镜手术四级手术1. 肾移植术2. 同种异体肾上腺移植术3.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4.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摘除术5. 复杂的腹腔镜肾脏手术、经皮肾镜手术6.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普胸外科一级手术1. 胸腔开放及闭式引流术2. 脓胸引流术、纵隔引流术3. 胸壁病损切除手术4. 胸膜病损切除5. 肋骨、胸骨骨折的牵引及内固定术6. 气管切开术二级手术1. 胸廓改型术2. 肺楔形及局部切除术3. 食管下段癌切除术4. 膈疝及食管裂孔疝修补术5. 胸腺手术6. 肺脏胸膜切除术7. 胸腔镜辅助手术三级手术1. 全肺切除、肺叶及肺段切除术2. 全胸膜肺切除术3. 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4. 中、高位食管癌根治术5. 纵隔肿瘤切除术6. 复杂胸腔镜手术四级手术1. 肺移植术2. 心肺联合移植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心脏外科一级手术1. 心包穿刺术2. 心包切开引流术、心包部分切除术3. 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二级手术1. 心脏瓣膜闭式扩张术2. 心包剥脱术3.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房室隔缺损修复术三级手术1. 动脉瓣膜直视下成形手术2. 瓣膜置换术3. 三联症、四联症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4.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修复手术5.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正手术6. 简单的婴幼儿心脏手术四级手术1. 胸内大血管损伤修复2. 主动脉瘤切除术3. 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的矫正术4. 心脏多瓣膜置换及成形术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 较复杂的新生儿、婴幼儿心脏手术9. 有严重合并症的心脏手术10. 心脏移植、心肺移植、人造心脏植入11.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血管外科一级手术1. 动、静脉插管术2. 血管缝合术3. 浅表静脉手术二级手术1. 外周动、静脉取栓术2. 血管吻合术3. 外周较小动、静脉瘤切除4. 简单静脉段移植术5. 大隐静脉及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术6. 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旋切术7. 股深静脉瓣膜成形术三级手术1. 动脉大隐静脉架桥术2. 动脉人工血管架桥术3. 较大动脉动脉瘤切除4.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5. 颈部动脉瘤手术6. 一般下腔静脉手术四级手术1. 胸主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手术2. 复杂下腔静脉手术3. 血管镜手术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整形外科一级手术1. 皮肤手术2. 皮下脂肪范围手术3. 小的肌肉部位手术二级手术1. 单纯性疤痕挛缩整形植皮术2. 吸脂术3. 巨乳缩小术4. 隆乳术5. 除皱术6. 斜颈矫治术7.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三级手术1. 小儿较复杂的整形手术2. 涉及较大范围的骨骼手术3. 鼻、耳缺损修复术4. 鼻、耳畸形矫治术5. 阴道成形或再造术6. 乳房成形再造术7. 各类皮瓣、肌皮瓣、肌瓣筋膜皮瓣成形修复术四级手术1. 颅颌面严重畸形(如距增宽等)矫治术2. 男性生殖器成形或再造术3. 全鼻再造术4. 全耳再造术5. 变性手术6. 有学术争议的手术7.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介入手术一级手术1.一般动静脉造影术2.四肢动静脉溶栓术二级手术1. 肝动脉栓塞2. 支气管动脉栓塞3. 胃左动脉栓塞4. 髂内动脉栓塞5. 脾动脉栓塞6. 肠系膜动脉栓塞7. 子宫动脉栓塞8. 肾动脉栓塞9. 肾上腺动脉栓塞10. 动静脉内溶栓11. 下腔静脉滤器放置12. 冠状动脉造影13. 脊髓动脉造影三级手术1. 颈动脉或椎动脉支架术2. 肺动脉栓塞溶栓、消融术3. 肾动脉成形或血管内支架术4. 四肢大动脉成形或血管内支架术5. 经颈静脉肝内门肝内支架分流术(TIPSS)6.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7. 胃食管静脉栓塞四级手术1.颅内动脉瘤栓塞2.颅内动静脉瘘栓塞3.脊髓血管畸形栓塞4.冠状动脉成形或支架术5.房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6.心脏瓣膜扩张术7.主动脉支架术8.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各类手术分级1.鼻内窥镜检查2.鼻腔异物取出术3.鼻腔息肉切除术4.鼻中隔修复术5.鼻甲肥大切除术6.外耳道异物取出术7.鼓膜切开引流术8.喉镜检查9.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10.声带息肉切除术二级手术1.鼻窦镜检查2.鼻窦窗切开引流术3.鼻咽癌根治术4.鼻咽镜检查5.喉镜下异物取出术6.喉癌根治术7.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8.中耳穿刺术9.中耳手术10.乳突手术三级手术1.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2.中耳肿瘤切除术3.听神经瘤切除术4.声带肿瘤切除术5.喉、气管狭窄切除术6.喉、气管肿瘤切除术7.喉、气管成形术8.喉、气管移植术9.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四级手术1.颅底手术2.新技术新项目手术3.面神经重建术4.听力重建术5.听觉脑干反应术6.喉、气管植入物取出术一级手术:1.扁桃体切除、挤切术2.咽部脓肿切开术3.鼻腔、后鼻孔填塞术4.常规气管切开术5.鼻甲切除术6.声带息肉摘除术7.鼓膜切开术8.单纯乳突凿开术9.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术10.上颌窦穿刺术11.耳前瘘管摘除术12.简单的食道异物取出术13.腺样体刮除术14.中耳置管术15.鼻骨骨折复位术改写:一级手术包括扁桃体切除、咽部脓肿切开、鼻腔填塞、气管切开、鼻甲切除、声带息肉摘除、鼓膜切开、乳突凿开、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上颌窦穿刺、耳前瘘管摘除、食道异物取出、腺样体刮除、中耳置管和鼻骨骨折复位等手术。
二级手术:1.乳突根治术2.鼓室成型术(Ι型)3.鼻中隔粘膜下矫形术4.复杂的食道异物取出术5.上颌窦根治术6.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7.鼻侧切开术8.副鼻窦开窗术改写:二级手术包括乳突根治、鼓室成型(Ι型)、鼻中隔矫形、复杂食道异物取出、上颌窦根治、外耳道肿物切除、鼻侧切开和副鼻窦开窗等手术。
三级手术:1.全耳廓外耳道一期成形术2.外耳癌手术3.鼓室成型术(Ⅱ~Ⅴ型)4.中耳恶性肿瘤手术5.鼻咽部闭锁及鼾症手术6.喉气管成形术7.鼻成形术8.鼻腔及上颌窦肿瘤切除术9.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0.气管异物取出术11.喉部分、全喉切除术12.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13.耳廓畸形矫正手术14.内窥镜下副鼻窦手术15.声带手术16.颈廓清手术改写:三级手术包括全耳廓外耳道成形、外耳癌切除、鼓室成型(Ⅱ~Ⅴ型)、中耳恶性肿瘤切除、鼻咽部手术、喉气管成形、鼻成形、鼻腔及上颌窦肿瘤切除、脑脊液鼻漏修补、气管异物取出、喉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耳廓矫正、内窥镜下副鼻窦手术、声带手术和颈廓清术等。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整形外科学(中级324)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整形外科中,以下哪种手术不属于修复重建手术范畴?A、双眼皮成形术B、隆胸术C、断指再植术D、唇裂修补术2、在整形外科中,以下哪种并发症属于术后感染?A、切口愈合不良B、脂肪坏死C、皮肤坏死D、血肿3、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整形外科常用的无菌操作原则?A、手术人员应着装整齐,头发不得外露B、手术器械应严格消毒,一次性使用物品应确保无菌C、手术中应避免触碰无菌区域D、手术室内应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4、题干: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整形外科的手术适应症?A、先天性唇裂修复B、烧伤疤痕切除整形C、面部轮廓整形D、肿瘤切除后整形5、题干:以下哪种组织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用于修复皮肤缺损?A、肌肉组织B、脂肪组织C、神经组织D、筋膜组织6、题干:在整形外科手术中,以下哪种并发症最常见?A、感染B、出血C、神经损伤D、切口愈合不良7、题干:以下哪种情况最符合整形外科常见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应用?A. 瘢痕疙瘩的治疗B. 面部创伤后的修复C. 骨折后的骨折线封闭D. 淋巴水肿的治疗8、题干:在整形外科手术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瘢痕的形成?A. 使用可吸收缝合线B. 手术操作轻柔C. 术前使用抗瘢痕药物D. 术后使用冰敷9、患者,男,35岁,因“鼻梁塌陷2年”就诊。
检查:鼻梁皮肤色泽正常,鼻梁形态塌陷,鼻尖低平。
以下哪种治疗方法最适宜?A. 鼻梁隆鼻术B. 鼻尖垫高术C. 鼻梁皮肤磨削术D. 鼻翼缩小术 10、患者,女,28岁,因“乳房下垂3年”就诊。
检查:乳房体积正常,乳头位置低于乳房下皱襞。
以下哪种治疗方法最适宜?A. 乳房悬吊术B. 乳房脂肪抽吸术C. 乳房假体植入术D. 乳房皮肤磨削术11、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整形外科手术的禁忌症?A、严重的心脏病B、急性感染C、慢性皮肤病D、高血压12、题干:以下哪种组织移植在整形外科应用最为广泛?A、皮肤移植B、血管移植C、神经移植D、骨骼移植13、题干:下列关于整形外科手术麻醉中,不属于全身麻醉方法的是:A. 吸入性全身麻醉B. 静脉全身麻醉C.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D. 局部麻醉14、题干:在整形外科手术中,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引起血管损伤:A. 皮肤切开B. 肌肉分离C. 神经分离D. 皮下组织剥离15、题干: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整形外科手术禁忌症?A、严重的心脏病B、严重的糖尿病C、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D、局部皮肤感染轻微16、题干:下列关于整形外科手术缝合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皮内缝合适用于伤口较小的部位B、间断缝合适用于伤口较长、张力较大的部位C、垂直褥式缝合适用于伤口较深、张力较大的部位D、水平褥式缝合适用于伤口边缘整齐、张力较小的部位17、以下哪种并发症不是整形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A、感染B、血肿C、麻醉意外18、整形外科在进行鼻整形手术时,以下哪项不属于手术前的常规准备?A、鼻部皮肤检查B、面部三维CT扫描C、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D、心电图检查19、在整形外科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皮肤移植方法?A. 游离皮片移植B. 锁定皮片移植C. 脐带皮片移植D. 脂肪组织移植 20、以下哪项不是整形外科中常见的组织扩张器并发症?A. 局部感染B. 组织坏死C. 移植物排斥反应D. 组织扩张器移位21、在整形外科中,以下哪种疾病不适合进行一期急诊手术?A. 外伤性肝、脾破裂B. 急性阑尾炎C. 自体肋软骨移植耳廓即刻再造D. 开放性骨折22、以下哪种材料不是整形外科常用的生物材料?A. 硅橡胶B. 聚乳酸C. 聚乙烯D. 羟基磷灰石23、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整形外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A. 局部麻醉B. 神经阻滞麻醉C. 全身麻醉D. 超声波麻醉24、题干:整形外科手术中,以下哪种情况最需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A. 眼睑手术B. 皮肤软组织切除手术C. 瘢痕修复手术D. 眼科手术25、以下哪种麻醉剂在整形外科手术中最常使用?A. 局部麻醉剂B. 全身麻醉C. 脊髓麻醉D. 表面麻醉26、关于脂肪移植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体脂肪移植不存在排斥反应B. 脂肪细胞可以在任何部位存活C. 为了提高成活率,应尽可能多地移植脂肪D. 移植后的脂肪组织不会随时间变化27、题干:在整形外科手术中,以下哪种类型的缝合线最常用于皮肤缝合?A. 肠线B. 氨基甲酸乙酯线C. 尼龙线D. 针线28、题干:在整形外科手术中,以下哪项不是面部除皱手术的适应症?A. 面部皮肤松弛B. 面部皮肤皱纹增多C. 面部不对称D. 面部皮肤色素沉着29、在进行面部脂肪填充手术时,以下哪种情况应特别注意以避免并发症?A. 填充区域无重要血管B. 使用自体脂肪进行填充C. 填充层次过于表浅D. 填充量适度 30、以下哪项不属于整形外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A. 局部麻醉B. 全身麻醉C. 脊髓麻醉D. 神经阻滞麻醉31、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引起瘢痕疙瘩形成的主要因素?A. 纤维母细胞的过度增殖B. 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C. 纤维蛋白的增多D. 炎症反应的持续32、在整形外科中,以下哪项不是造成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A. 手术操作不当B. 术前准备不足C. 术后伤口护理不当D.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33、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整形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消毒剂?A. 75%乙醇B. 碘伏C. 洗必泰D. 过氧化氢34、题干:患者,男性,45岁,因车祸导致右下肢皮肤缺损,要求进行皮瓣移植。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整形外科学(中级324)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案例分析题(总25大题,75小题,共100分)第一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男性,35岁,因“右侧面部不对称,面部凹陷5年”就诊。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不对称,右侧面部较左侧凹陷,无疼痛、肿胀等症状。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右侧面部较左侧明显凹陷,右侧颧骨下方触诊可及一质地较硬的肿块,约3cm×2cm大小,表面光滑,边界清晰,活动度好,无压痛。
双侧鼻唇沟对称,无功能障碍。
辅助检查:CT检查示右侧颧骨下方见一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大小约3cm ×2cm。
请根据以上病例,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病例描述,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颧骨骨折B、颧骨良性肿瘤C、颧骨恶性肿瘤D、颧骨囊肿答案:B2、以下哪项检查对该病的诊断最有帮助?A、实验室检查B、胸部X光片C、MRID、心电图答案:C3、若确诊为良性肿瘤,以下哪种治疗方法最适宜?A、手术切除B、放疗C、化疗D、药物治疗答案:A 第二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女,30岁,因“面部不对称,双侧颧骨肥大,要求进行颧骨整形术”就诊。
患者自述双侧颧骨高度不一致,右侧颧骨较左侧明显突出,影响面部外观。
患者无家族遗传史,无过敏史,无手术史。
体格检查:双侧颧骨不对称,右侧颧骨较左侧突出,皮肤弹性良好,无感染迹象。
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排除手术禁忌症。
1、术前应进行的影像学检查为:A、X光片B、CTC、MRID、超声答案:B2、关于颧骨整形术的术前准备,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术前进行皮肤清洁B、术前进行口腔卫生指导C、术前进行药物治疗,如抗生素预防感染D、术前禁止吸烟,以免影响伤口愈合答案:C3、术后患者出现右侧颧骨区肿胀明显,轻度压痛,以下哪项处理措施是正确的?A、给予抗生素治疗B、局部热敷C、局部冷敷D、立即拆除缝线答案:A 第三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男,35岁,因“鼻部整形术后2年,鼻尖形态不佳”就诊。
五官科一级手术1、扁桃体切除、挤切;2、咽部脓肿切开术;3、鼻腔、后鼻孔填塞术;4、常规气管切开术;5、鼻甲切除术;6、声带息肉摘除术;7、鼓膜切开术;8、单纯乳突凿开术;9、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术;10、上颌窦穿刺术;11、耳前瘘管摘除术;12、简单的食道异物取出术13、腺样体刮除术;14、中耳置管术;15、鼻骨骨折复位术;16、眼睑小手术;17、睑内翻矫正术;18、睑外翻矫正术;19、眼睑松弛矫正术(如果是美容手术应为二级);20、双重睑手术(如果是美容手术应为二级);21、沙眼滤泡压碎术、沙眼摩擦术;22、翼状胬肉切除及结膜移植术;23、角膜、结膜异物摘除术(浅层角膜异物);24、眼球摘除术、眼球内容剜除术;25、泪道探通术及泪囊摘除术;26、睫状体冷凝术;27、一般拔牙术;28、舌、唇系带矫正术;29、活体组织取病理术;30、口腔颌面部脓肿切开引流术;31、牙外伤结扎固定术;32、下颌骨单纯骨折牙间固定术;33、牙槽突成形术;34、颌面部外伤清创缝合术;35、咽鼓管通气术;36、上颌窦穿刺术;37、鼓膜穿刺与切开术;38、扁桃体脓肿的处理;39、牙外伤结扎颌间固定术;40、舌部外伤缝合术;41、牙槽突整形术;42、口外脓肿切开术;43、颌面部一般性软组织外伤处理;44、上下颌骨简单骨折的固定;45、牙齿拔除术;46、残根断根拔除术;二级手术1、乳突根治术;2、鼓室成型术(Ι型);3、鼻中隔粘膜下矫形术;4、复杂的食道异物取出术;5、上颌窦根治术;6、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7、鼻侧切开术;8、副鼻窦开窗术;9、角膜裂伤缝合术;10、上睑下垂矫正术;11、眼睑退缩矫正术;12、睑球粘连矫正术;13、泪点成形术、下泪点外翻矫正术;14、泪小管泪囊吻合术、泪囊鼻腔吻合术;15、结膜遮盖术;16、结膜良性病损切除成形术;17、一般斜视手术;18、球内异物吸出术;19、青光眼手术;20、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房角切开术;21、颌骨骨髓炎刮治术;22、唇裂、腭修复术; 24、牙龈及龈瘤切除术4腮腺、颌下腺导管结石摘除;25、颌骨良性病变切除或刮除;26、颌间夹板结扎固定术; 27、颌面部浅部异物取出术;28、扁桃体摘除(挤切)术;29、腺样体刮除术;30、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术;31、鼻甲封闭与电凝;32、口腔软组织肿物切除术;33、舌下腺摘除术;34、颌下腺囊肿摘除术;35、颏下,颌下囊肿摘除术;36、舌系带手术;37、面部小瘢痕整复术;38、面部黑痣手术;39、上颌窦瘘管孔修补术;40、腭裂修补术;41、口腔颌面部炎症;42、牙槽外科手术;43、除三级以外的眼睑手术;44、除三级以外的结膜,角膜手术;45、简单眼外伤(缝合及异物取出);45、扁桃体摘除(挤切)术;46、腺样体刮除术;47、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术;48、鼻甲封闭与电凝。
下唇组织缺损修复重建的治疗进展作者:刘晓璐崔广学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06期摘要:唇癌的手术治疗常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下唇组织缺损,为兼顾美学与功能,常以手术切除病损并同期进行唇重建的治疗方式.而对于唇缺损的患者而言,唇部重建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决定着患者术后唇的形态和功能,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本文对目前下唇组织缺损修复重建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关键词:唇癌;下唇缺损;重建;皮瓣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0)06-0059-03下唇癌常发生于下唇唇红黏膜及口角联合黏膜区,易于早期发现,淋巴结转移率较低,预后较好,手术切除病损并同期进行唇重建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目前,外科医生根据唇缺损的大小、位置和深度以及个人经验,在遵守肿瘤学的原则,同时兼顾唇部动静态时的位置与形态特点,在已发展创新出的200多种重建方法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的,这无疑是一项挑战.1 肿瘤的切除方式1.1 “V”形切除手术范围在1/3左右唇宽度常采用此种切除方式[1],交叉组织瓣修复术也可采用V形切除的方法.1.2 矩形切除此方法是唇颊组织瓣滑行推进皮瓣和扇形皮瓣的常用切除方式.1.3 “W”形切除(U形)为“V”形切除的一种改良方法,能够减少下唇疤痕的长度,但其“W”形中间的三角形区域容易液化坏死,相比之,Rena W[1]认为U型切除更易于操作,预后良好.2 唇缺损的修复方式2.1 下唇唇红黏膜缺损的修复小面积的唇红黏膜的缺损可直接拉拢缝合;当缺损范围较大时,可以采用唇粘膜滑行推进皮瓣、V-Y推进皮瓣、唇粘膜交叉皮瓣和舌瓣.2.2 全厚度唇缺损的修复2.2.1 1/3以内的下唇全层缺损的修复主要通过唇组织的弹性及邻近组织的让性,多采用分层直接拉拢缝合或着经过辅助切口的延展以后拉拢缝合的方法来修复.V-Y推进皮瓣因其保留了口腔括约肌的完整性和面神经的功能,是修复上下唇的中心缺损的好的选择.Huilgol[2]等利用Z字成形术、V-Y瓣或岛状瓣等修复1/3以内的下唇缺损,获得了良好的外形和令人满意的唇功能.2.2.2 1/3至2/3的下唇全层缺损的修复唇交叉组织瓣转移术(Abbe-Estlander瓣).Abbe-Estlander瓣是在以下唇动脉为蒂的基础上,将含有下唇皮肤、肌肉及黏膜组织的全厚瓣180度向上旋转,用以修复上唇正中的组织缺损.Abbe瓣适用于中央处的唇缺损的修复,Estlander瓣适用于侧方近口角处的唇缺损的修复[3].Holmstr?觟m[4]在Abbe瓣的基礎上提出了岛状瓣,瓣蒂一侧仅保留了围绕下唇动脉的一薄层组织,这种方法增加了瓣的活动度,并提高了红唇组织的利用度,使瓣在旋转缝合过程中发生扭曲变形的情况大大减小.Abbe-Estlander瓣为二段式,需要二次手术断蒂及修整.唇颊组织滑行推进皮瓣(Bernard皮瓣).Bernard皮瓣[5]通过在鼻唇沟中使用双侧Burow 三角切除术,仅留黏膜层并外翻形成新的唇红,再向中线移位修补缺损.常用于修复下唇1/2至2/3的缺损,可以恢复下唇的长度和基本外形,无小口畸形及张口受限.因其牺牲了较多的健康组织,可能会导致皮肤张力过高.但由于老年人皮肤松弛,这种张力过高的现象可以得到缓解.并且Bernard皮瓣不会造成小口畸形,是使用假牙的老年患者的理想选择.阶梯皮瓣.由Johanson等人提出,用于闭合下唇的1/3至2/3的内侧缺损,可提供良好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kuttenberger和hardt考虑到口轮匝肌完整性对于唇功能的影响,改进了楼梯技术,并没有在下唇的整个厚度上进行阶梯切开,切口深度在口轮匝肌浅表层面,在台阶下方的矩形区域中仅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口轮匝肌是完整的.这种方法唇宽和唇高都得到了完全保持,向下的肌肉拉力和疤痕挛缩被限制在最低,保留了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供应、不破坏口角[6].阶梯皮瓣技术应用简单,能够提供出色的美学和功能效果.Karapandzic皮瓣.Karapandzic瓣是基于面动脉分支的局部动脉皮瓣修复唇部缺损[7].优势在于术后下唇立即具有感觉和运动功能,但其用于大范围缺损时会造成口角位置的改变,小口畸形,需要行口角开大术.Karapandzic瓣可用于上下唇的大部分缺损.该技术还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优势,即可以用邻近的相似组织代替丢失的组织,Gonzalez和Etchichury[8]利用标准的Karapandzic和Abbe皮瓣的组合来修复大面积的下唇缺损,并称之为修复下唇高达80%缺损的绝佳选择,而Ebrahimi认为对于50%至80%缺损的患者,双侧反向abbe瓣的使用效果优于Karapandzic瓣.鼻唇沟皮瓣.鼻唇沟瓣广泛应用于颜面等外观要求较高的部位和较深部位的各种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皮瓣的质地、颜色、厚薄与周围皮肤相近,而且瘢痕主要分布于上唇鼻唇沟附近,位置隐蔽.鼻唇沟皮瓣并发症少、易取得较好的外观、瘢痕不明显.[9]2.2.3 2/3以上的下唇全层缺损的修复是指缺损大于唇宽度的60%的全层缺损,已提出换位皮瓣,扇形皮瓣,改良的Bernard-Webster皮瓣[10],带有颏下皮瓣和径向前臂游离皮瓣等多种方法.扇形皮瓣[11](Gilles fan flap)多用于修复缺损达2/3甚至全唇的缺损,通过松解解剖唇颊动静脉保证组织瓣的血运,其利用剩余唇肌重建口轮匝肌,从而保护唇的功能.其不足之处是:张力大、瘢痕明显、口裂过小、口哨畸形、可能需要二次行口角开大术手术.[12]2.3 累计口角下唇缺损的修复2.3.1 部分下唇缺损修复Estlander瓣、Fries技术、Zisser技术是常用的口角区缺损的修复方式.Estlander适用于缺损范围在1/2左右的患者,其术后组织瓣包括唇红,缺损侧唇红恢复得较理想,但需两段式手术,上唇结构易被破坏,口角圆钝,术后可能造成小口畸形,需要二期行口角开大术.Fries技术[13]更适合于水平方向的缺陷. 缺点是将U形瓣的皮肤切口放置于垂直松弛的皮肤张力线,可能会导致美容效果变差.与之相反,Zisser技术规定将皮肤切口放置在平行于松弛的皮肤张力线的自然鼻唇沟和半唇折痕中.瘢痕隐蔽,而且是这种手术可以在单阶段进行[14].2.3.2 全下唇缺损的修复当全下唇全层缺损时,扇形皮瓣、颏下岛状瓣、微血管重建的游离皮瓣以及各种皮瓣的组合皮瓣、改良皮瓣已经成功应用于全下唇缺损时的唇重建.Shuang[15]根据自己20年的全下唇缺损修复重建的经验得出:当缺损涉及整个下唇唇红和颏区但不超过颏唇沟时,用双侧Yu’s皮瓣;当缺损涉及整个下唇唇红和颏区,但不超过1cm的颏区皮肤时,使用双侧颏部神经血管v-y岛推进皮瓣;当缺损涉及整个下唇唇红和颏区,并超出颏唇沟时,若患者全身状况较好的,采用前臂掌长肌腱复合皮瓣;若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可采用双侧Mutaf’s技术.3 唇缺损修复展望唇缺损的修复,尤其是2/3以上甚至全唇缺损的修复和重建对外科医生而言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人们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良、组合.使得唇缺损的修复方法日新月异.但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个性化的重建方法,以期达到最理想的功能和美观效果.参考文献:〔1〕Rena W, Lia Y, Liua C,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lower lip: an experience of 109 cases.[J] Med Oral Patol Oral Cir Bucal. 2014;19(04):398‐402.〔2〕Huilgol S C, Ma J H, Hills R J. Double island pedicle or V-Y flap repair for partial-thickness combined defects of the cutaneous and mucosal lip.[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14, 71(06):1198-203.〔3〕Bitik O, Uzun H. Reconstruction of central upper lip defects with the subcutaneous pedicled nasolabial island flap: a single-stage alternative to Abbe flap in the elderly male[J].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13, 24(04):337-338.〔4〕Holmstr?觟m H. The Abbe flfl ap converted to an island flap[J]. Scand J Plast Reconstr Surg, 1986, 20(01): 51-54.〔5〕易杰,黃桂林,胡小华,姚礼,张立刚.唇颊三角滑行瓣修复下唇癌切除后唇大部缺损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7,7(07):26-28.〔6〕Wollina U. Reconstruction of medial lower lip defects after tumour surgery: modified staircase technique. [J] Cutan Aesthet Surg. 2013;6(04):214‐216.〔7〕Teemul TA, Telfer A, Singh RP, Telfer MR. The versatility of the Karapandzic flap: A review of 65 cases with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J] Craniomaxillofac Surg. 2017;45(02):325‐329.〔8〕Gonzalez A, Etchichury D. Reconstruction of Large Defects of the Lower Lip After Mohs Surgery: The Use of Combined Karapandzic and Abbe Flaps.[J] Ann Plast Surg. 2018;81(04):433‐437.〔9〕敖胤杰.亚单位原则在鼻唇沟皮瓣修复上唇缺损中的应用——病例报告[D].南京医科大学,2017.〔10〕Denadai R, Raposo-Amaral CE, Buzzo CL, Raposo-Amaral CA. Functional lower lip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modified Bernard-Webster flap[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15;68(11):1522‐1528.〔11〕Ye W, Hu J, Zhu H, et al.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Karapandzic flaps in large lower lip defect reconstruction[J].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ons, 2014, 72(10):2077- 82.〔12〕Demirdover C, Vayvada H, Ozturk FA, Yazgan HS, Karaca C. A New Modification of Fan Flap for Large Lower Lip Defects.[J] Scand J Surg. 2019;108(02):172‐177.〔13〕Fries R. Advantages of a basic concept in lip reconstruction after tumour resection.[J]Maxillofac Surg. 1973;1(01):13‐18.〔14〕Mantsopoulos K, Iro H, Constantinidis J.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al Commissure With the Zisser Flap.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9;77(06):1314.e1‐1314.e6.〔15〕Bai S, Li RW, Xu ZF, Duan WY, Liu FY, Sun CF. Total and near-total lower lip reconstruction: 20 years experience[J]. Craniomaxillofac Surg. 2015;43(03):367‐372.。
Hans Journal of Medical Cosmetology 医学美容, 2014, 2, 1-3 http://dx.doi.org/10.12677/hjmc.2014.21001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4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hjmc.html)
OPEN ACCESS 1 The Repair and Re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Skin Defects after Nasal and Nasal Malignant Tumor Resection
Shu Wang Medical Cosmetology Department, People’s Hospital of Ningguo, Ningguo Email: wangshu@2008.sina.com
Received: Nov. 4th 2013; revised: Nov. 18th, 2013; accepted: Dec. 3rd, 2013 Copyright © 2014 Shu Wang.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rdance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yrights © 2014 are reserved for Hans and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hu Wang. All Copyright © 2014 are guarded by la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
Abstract: For nasal and nasal skin defects caused by malignant tumour resection, we can use different methods such as transferring skin flap or skin graft to repair the skin defe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rauma in the nose, defect siz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tumour recurrence.
Keywords: Defect; Skin Flaps Repair; Skin Graft
鼻部及鼻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与重建策略
汪 澍 安徽宁国市人民医院美容科,宁国 Email: wangshu@2008.sina.com
收稿日期:2013年11月4日;修回日期:2013年11月18日;录用日期:2013年12月3日 摘 要:对于鼻和鼻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所造成的缺损,可以根据创伤所在鼻部不同的部分、缺陷范围大小,以及肿瘤复发的可能性,使用转移皮瓣或植皮等不同方法修复缺损的皮肤。
关键词:缺损;皮瓣修复;植皮
1. 引言 鼻面部是皮肤肿瘤的好发部位,鼻部的恶性肿瘤如:鳞癌、基底细胞癌、黑素瘤等不仅影响美观,肿瘤侵袭转移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据统计约85%基底细胞癌出现在头颈部,25%~30%单独出现在鼻部,鼻部是BCC最常发生的部位[1]。鼻部的恶性肿瘤手术切
除的范围通常要超出原发皮损的直径。我们针对鼻部及鼻周围的肿瘤发生部位不同,在保证肿瘤完全切除的基础上,采用皮瓣修复或植皮的方法修复手术缺损,现总结汇报如下:
病例1:患者女性,67岁,因“左鼻翼肿物一年余”就诊,检查发现右鼻翼部一肿瘤约0.8 × 0.9 cm,拟诊:“基底细胞癌”行肿瘤扩大切除,沿肿瘤外侧缘0.5厘米处完整切除肿瘤及基底连接组织,深达鼻翼软骨,肿物完整切除后观察手术区部位整洁无浸润。沿缺损上缘向左面颊部延伸切开皮肤,面积相当鼻翼肿瘤切除后缺损范围,游离皮下脂肪浅层与基底间连接,形成易位皮瓣,用手术丝线牵拉皮瓣的下缘向左鼻翼的缺损区推移,填补鼻翼肿瘤切除部位缺损,固定皮瓣与缺损区皮肤后予以分层加压缝合,直至完整 鼻部及鼻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与重建策略 OPEN ACCESS 2
缝合创面。术中、术后病理明确为:基底细胞癌。 病例2:患者男性,67岁,因“左鼻肿物半年余”就诊,检查发现左侧鼻根部一肿瘤约1.1 × 1.3cm,向左眼内眦及鼻根部浸润。拟诊:“基底细胞癌”,行肿瘤扩大切除,沿肿瘤外侧缘0.3~0.5厘米处完整切除肿物及周围组织,手术切除范围达2.1 × 2.4cm,切除深度达鼻骨骨膜,切除肿瘤与基底部连接组织,缝扎血管及电凝止血,肿物完整切除后观察手术区基底整洁无浸润。沿手术缺损右侧眼睑下部睑缘线行弧形切口,向左下延伸约2.5 cm,手术缺损上缘向右弧形切开鼻部皮肤约1.2 cm,游离皮下脂肪浅层与基底间连接,形成推移皮瓣,分别用手术丝线牵拉上侧皮瓣的下缘及下侧皮瓣的上缘向左鼻根部缺损区推移,填补肿瘤切除部位缺损,使皮瓣的切口与松弛状态皮肤紧张线及粗大沟纹一致,固定皮瓣与缺损区皮肤后予以分层加压缝合,直至完整缝合创面。术中、术后病理明确为:基底细胞癌。 病例3:患者女性,52岁,主因“鼻部溃疡二年”
入院,患者缘自二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鼻部出现针尖大小的小溃疡,创面逐渐扩大,现0.3 × 0.5 cm,溃疡面及周围皮肤无疼痛,但经常在洗脸等不小心触碰时创面流血不止,有时溃疡自行愈合,不久又发生溃疡、出血。病理活检报告提示:基底细胞癌。联系患者后收住院行肿瘤扩大切除+修复手术治疗:面部广泛消毒后铺无菌洞巾,予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肿瘤周围皮肤后,沿肿瘤外侧缘0.5厘米处完整切除肿物及周围组织,手术切除范围达1.5 × 1.8 cm,切除深度达鼻软骨,切除肿瘤与基底部连接组织,缝扎血管及电凝止血,肿物完整切除后观察手术区基底整洁无浸润。按手术缺损范围沿手术切缘右侧上极行弧形切口,向上延伸约1.9 cm,基部与原缺损近45度夹角,外形与缺损区相仿,其上缘按45度夹角再向上弧形延伸0.9 cm后,向右侧平行延伸0.8 cm,切开鼻部皮肤,游离皮下脂肪浅层与基底软骨间连接,形成双叶皮瓣,用手术丝线牵拉皮瓣的双叶外侧缘向下部缺损区推移,填补肿瘤切除部位缺损,使皮瓣的切口与松弛状态皮肤紧张线及粗大沟纹一致,先缝合第二叶皮瓣底层与缺损区底层,固定皮瓣与缺损区皮肤后予以分层加压缝合,直至完整缝合创面。手术中有少量出血,手术顺利,鼻部外观无扭曲变形,清洗切口缝合处并外敷无菌敷料。术后病理报告为:(鼻部)基底细胞癌,切缘未见残留。 鼻部及鼻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与重建策略
OPEN ACCESS 3 讨论:鼻部及鼻周的皮肤恶性肿瘤首选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后术中所形成的缺损创面应用皮瓣或皮肤移植修复。手术切除方式为两种:莫氏外科技术[2]和术中多点冰冻病理指导下的外科切除。创面
修复为皮瓣修复、植皮、创面的II期自然愈合等。
2. 鼻部的美学单位 在皮肤美容外科技术操作中,医学审美不仅仅是一种指导原则,还必须成为一种医疗操作技能,并贯穿于实践的全过程。鼻是面部美学区域之一,其上端与额部相连称鼻根,中端为鼻背又称鼻峰,下端游离为鼻尖,基部为鼻翼。鼻部可分为9个美学单位,包括鼻背、成对的鼻侧壁、成对的鼻翼、成对的软三角、鼻尖、鼻小柱等。
3. 外鼻的解剖结构 鼻由皮肤、薄脂肪层、纤维肌肉层、深脂肪层、骨膜或软骨膜层、骨与软骨、黏膜等七层结构组成。鼻根及鼻背皮肤软、薄,皮下组织及脂肪少,鼻尖及鼻翼部皮肤较厚,含丰富皮脂腺及汗腺,与其下软骨连接较牢固,无移动性,不易分离。为了修复方便,我们把鼻子外观分为上中下三个的部分。鼻子上1/3皮下主要为鼻骨;中1/3皮下组织主要为2个三角形的侧鼻软骨;下1/3皮下组织包括鼻翼软骨、中隔软骨等多个鼻亚单位组成,比较复杂[3]。
4. 鼻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 修复与重建策略
1) 鼻部皮肤缺损位于上1/3或中1/3,即鼻根部和鼻背部皮肤缺损可以植皮或皮瓣修复。 2) 鼻部皮肤缺损位于中1/3或下1/3,即鼻背部鼻侧壁或鼻尖部及鼻翼部皮肤缺损。修复首选方法是局部皮瓣、邻近皮瓣、远位皮瓣、游离皮瓣、复合组织瓣等;鼻背部缺损有时也可以植皮。 3) 鼻部缺损如果超过50%美容单位,建议扩大皮肤缺损范围至整个美容单位,但不应超过供区皮瓣的大小。如果缺损小于50%,周围正常皮肤必须保留。 4) 植皮:鼻上1/3的皮肤薄可以滑动,没有皮脂腺,此处皮肤缺损可以植皮(全厚植皮);鼻尖与鼻背
的皮肤相对较厚并且有丰富的皮脂腺,植皮不易成活。 5) 皮瓣的选择:缺损长径未超过2 cm,可以应用鼻部局部皮瓣(如斧形皮瓣、双叶皮瓣)、面颊部皮瓣如鼻唇沟皮瓣;较大的缺损可应用轴形皮瓣中的额部皮瓣;鼻部的全层缺损需要支架和衬里的修复与重建,可取耳软骨或肋软骨固定后外层皮瓣修复。
5. 多种因素决定鼻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应用植皮还是皮瓣修复
1) 从美容效果看,应用皮片移植术后皮片与周围鼻部皮肤色泽、质地、皮肤弹性和饱满度等通常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美容效果不理想;而应用质地颜色与创周鼻组织相近的局部皮瓣进行修复,并注意闭合时的张力线[4]与周围一致,这样愈合后的外观比较符
合审美标准。 2) 局部皮瓣修复手术切口愈合时间短,通常二周内痊愈,植皮修复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较长。但有的时候对缺损的皮瓣修复技术没有充分水准,但要兼顾患者术后的美容效果时也可以考虑全厚皮片植皮[5]。
3) 缺损周围的皮肤有潜在恶变的可能性,不宜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可以选择皮片植皮;鼻翼软骨缺损可以考虑耳复合皮片(含软骨)修复。 4) 对恶性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有高度怀疑的创面禁止用皮瓣覆盖,以免掩盖了肿瘤复发症状,造成观察困难。 5) 有时缺损面积大,且患者体质不适合切取远位皮瓣,即时修复非常困难,可采取延迟缝合或分层皮片植皮。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Habif, T.P., 著 (2007) 何春涤, 译. 临床皮肤病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 [2] Garcia, C., Holman, J. and Poletti, E. (2005) Mohs Surgery: Commentaries and controvers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44, 893-905. [3] 王炜, 等 (2011) 整形美容外科学全书. 浙江科技出版社, 杭州. [4] Salasche, S.J., Orengo, I.F. and Siegle, R.J., 著 (2007) 李航, 等, 译, 皮肤外科手术技术与技巧.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 [5] 李航 (2008) 皮肤外科的基本技术与适应症. 中国美容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