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7.2力的合成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二节力的合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2.通过实验探究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3.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合力、分力的认识过程,掌握等量替代法这一科学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具有初步的设计并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评估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教学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教具准备】橡皮筋、钩码一盒(50g)、小滑轮2个、线绳、图钉、木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多个船帆驱动的航船图片及只有一台发动机驱动的航船图片,要知道一台发动机对航船的作用效果与多个船帆对航船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样?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力的合成”.【课堂导学】【指导预习】阅读课本P131-P133页的文字内容和插图,在基本概念、定义、规定及规律上,用红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拓展探究】知识点1合力小组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师1.课本中图7-11蚂蚁的合力和图7-12帆的合力给我们什么启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1.(1)众多船帆才能驱动的航船,用一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这台发动机对航船的作用效果与多个船帆对船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2)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仅一只甲壳虫就可以挪动它,那么,这只甲壳虫的作用力在效果上是一样的.得出结论: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多个力作用的效果是一样的,可以互相替代的.师 2.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一个人用力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的例子.生:2.①两个小孩共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②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③一个人扛起一根木头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起扛,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知识点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一、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师1.对教材图7-13中的小车和图7-14中的人进行受力分析,小车受到的推力与拉力、人受到的拉力与重力具有怎样的关系?生:1.小车受到的推力与拉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人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在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师2.什么叫力的合成?生:2.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二、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方案见教材图7-15探究二力合成,表格见教材P133页.2.小组内部合作按教材P132页实验探究中1-3步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所制表中.师3.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3.(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三、典例精析例关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C.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D.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解析: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故A 错误;因为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因此合力大小不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故B错误;当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时,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差,合力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故C正确,D错误.答案:C师生互动归纳总结:根据二力合成规律可以计算出同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已知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及其中一个力,能求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课堂小结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134页作业1-5.2.请同学们完成课时对应训练.教材习题解答(P134)1.600N2.0N3.650N 竖直向下4.21 相同5.3 水平向右合力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2.(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同一直线上受两个力的例子较多,但对合力、合成感到陌生,所以在教学中利用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突破,学生较易理解在对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的学习时,对合力的大小易接受,但往往不注意分力及合力的方向,通过画出分力与合力示意图的方式,使其直观化,使学生注意区分力的方向,从而确定正确的计算方法.另外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注重对数据分析的处理,加强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第二节力的合成【学习目标】1.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 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上力的合成情况。
3.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经历对图表的分析获得结论的过程,并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
4. 在关于力的合成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经历从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直至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上力的合成情况。
难点: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经历对图表的分析获得结论的过程,并能够在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
【学习过程】一、合力观察课本P131图7-11及图7-12 。
想一想在这两幅图中,发动机对航船的作用效果与多个船帆对航船共同作用效果一样吗?一只甲壳虫对树叶的作用效果与数只蚂蚁共同作用效果一样吗?即得出合力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力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发动机对航船的力叫___,每个船帆对航船的力叫___。
一只甲壳虫对树叶的作用力叫___,每个蚂蚁对树叶的作用力叫___。
能否举出生活中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一)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合成。
观察课本P132图7-13及图7-14。
在以上两个例子中,你认为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有几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提出问题:你认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怎样的?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实验中使用橡皮筋,是利用了橡皮筋的什么特点?有没有其他的物品代替?(2)实验中怎样做到力的作用效果相同?(3)实验中不使用钩码,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吗?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参照课本 132 页——133 页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中。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第2节力的合成学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第2节力的合成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第2节力的合成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力的合成【学习目标】1。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
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上力的合成情况。
3.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经历对图表的分析获得结论的过程,并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
4。
在关于力的合成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经历从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直至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上力的合成情况。
难点: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经历对图表的分析获得结论的过程,并能够在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学习过程】一、合力观察课本P131图7—11及图7—12 。
想一想在这两幅图中,发动机对航船的作用效果与多个船帆对航船共同作用效果一样吗?一只甲壳虫对树叶的作用效果与数只蚂蚁共同作用效果一样吗?即得出合力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力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发动机对航船的力叫___,每个船帆对航船的力叫___。
一只甲壳虫对树叶的作用力叫___,每个蚂蚁对树叶的作用力叫___。
能否举出生活中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一)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合成。
八年级物理全册 7.2 力的合成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1、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课前准备1、思考:在卫生大扫除时,经常遇到一个人提不动一桶水的情况,这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方法是什么?如果老师一个人就能提起这桶水,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由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一、合力活动1:阅读分析课本106页的图例1、合力的理解:根据这两个例子,我们是从力的相同得出了合力的概念。
2、你能再举出几个生活中合力的例子吗?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活动2:阅读课本107页的图例并思考1、图617 开始下潜的潜水艇同时受到的方向向下的和方向向上的共同作用,其中的作用效果大?请说明理由。
猜想一下合力的方向和大小?活动3: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方向与分力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利用前面的例子,提出你的猜想: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实验中使用橡皮筋,是利用了橡皮筋的什么特点?有没有其他的物品代替?(2)实验中怎样做到力的作用效果相同?(3)实验中不使用钩码,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吗?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参照课本107页108页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中。
F1/NF2/NF/NF1与F2 同向大小:大小:大小:方向:方向:方向:F1与F2反向大小:大小:大小:方向:方向:方向:5、分析论证:分析前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下面的结论。
填一填(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共同作用时,力的作用效果会,合力的大小等于分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共同作用时,力的作用效果会,合力的大小等于分力的,合力方向是。
(3)思考一下: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的两个力共同作用时,二力的作用效果会,即合力F= 。
6、交流与合作:对于实验你还有什么问题?有没有改进的措施?活动4:阅读课本109页的“交流与讨论”,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第二节力的合成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合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2.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定方向.3、通过实验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重点与难点:1.合力的明白得。
2.二力平稳的条件。
3.同一直线上二个力的合力的计算。
教学进程:(一)、温习预习展现:一、力的作用成效(1)力能够改变物体的。
(2)力能够改变物体的。
二、力的三要素:阻碍力的作用成效三个的因素,即:力的、和。
(二)、抛砖引玉:三国时期,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曹冲称象”:有人向曹操献了一头大象,曹操与世人一同观赏,因为大象生长在南方,北方人见了感觉希奇。
曹操问身旁的人,这头象有多重呢?有人说,找杆秤称一称就知晓了。
可是上哪儿找能称大象的秤与提起大象的人呢!又有人建议说,把大象杀了,分成数块就能够够称了。
可是,如此虽能够明白大象的重,但活大象却不存在了。
这时,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说:“我有方法称出大象的重!”他向世人说明了他的方法,受到了称赞。
于是,他指挥世人将大象牵到船上,在船上刻下水面所到的位置,再将大象牵出,在船上放石块,直到船沉到原先所作的标记处为止,然后称出船上每一块石头的重,合起来就是大象的重了。
曹冲称象的方式,确实是物理学的科学思维的大体方式之一,即等效思维法(也叫等效替代法),简称等效法。
众多的石块“将船沉到原先所作的标记处”,说明,这些石块对船的作用成效与一头大象对船的作用成效,也确实是大象的重力与船上石块的重力。
第六章以前咱们已经利用过一种物理学的科学思维方式:,它能够用来研究;。
合作探讨探讨1 :合力与分力一、观看分析讲义P106“帆的合力”、“蚂蚁的合力”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与同窗交流讨论。
①众多船帆才能驱动的航船,用一台发动机就能够够驱动,那么,对航船的作用成效与对船的作用成效是一样的。
②数只蚂蚁才能移动的一片树叶,仅一只甲克虫就能够够移动它,那么,树叶的作用成效与对树叶作用成效是一样的。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七章第二节力的合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第二节,主要涉及力的合成这一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合力的概念: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为合力。
2. 掌握力的合成方法:矢量加法法则,即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学习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力的分解、求物体的受力平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多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用合力来代替。
2. 掌握力的合成方法,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力的合成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将力的合成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方法的运用,以及实际问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灵活应用。
2. 教学重点: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力的合成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关于力的合成的生活实例,如两个人共同搬一块石头,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合成现象。
2. 概念讲解:介绍合力的概念,解释多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用合力来代替。
3. 方法讲解:讲解力的合成方法,即矢量加法法则,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力的合成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力的合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力的合成方法的掌握程度。
6. 应用拓展:讲解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力的分解、求物体的受力平衡等。
六、板书设计1. 合力的概念。
2. 力的合成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4N,它们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答案:合力大小为5N。
2. 题目: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为2N、3N和5N,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
第二节力的合成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实例说明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总结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引出力的合成的问题。
随后,通过实验研究同一直线两个力的合成问题,得出结论。
理解合力的概念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多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和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的实验探究,既能得出同一直线方向相同、方向相反二力的合成情况,同时还能加深对合力与分力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合力的概念,了解合力和分力的等效性,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断方向。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的合成情况。
(2)认识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在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1)了解等效代替的科学方法,知道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实验探究,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教学准备弹簧、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细绳等。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如何比较力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2、设疑:(1)卫生大扫除时,两个女同学同时用力提起一桶水,提到教室,而另外一位身强力壮的男生一个人用一个力也将同样的一桶水提到教室,第一次的两个力和第二次的一个力,有什么关系(2)古代船受到众多船帆给它的力,可以让它在海中航行,而现在发动机对同样的大船一个力,也可以让它以相同的速度在海中航行,第一次众多帆给船的力和第二次发动机给船的一个力,有什么关系?二、合力和分力1、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给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7.2力的合成1F)共同作用产生的效)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一个力(和力的合力F)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两个力(和的合成.以上同学们举的实例都非常对,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1 2我们用一个弹簧秤拉着弹簧使其伸长,同时用另一个弹簧秤通过一根细绳也拉着,它们的大小分别从两个弹F弹簧使其伸长。
这时弹簧受到两个向上的拉力F和21的大小,并记录弹簧伸长到的位置。
F和F簧秤的读数表示出来。
读出21F我们用一个力拉弹簧,使它伸长到跟刚才相同的长度,读出这个拉力现在,多大? F= F+F 实验发现21是FFF产生的效果跟力F和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通过实验可知,力21的合力F 和F2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练习:它们的合力是方向:,(1)同一直线上两个向上的力分别是20N和40N其中一个力的大方向向下,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是(2)200N,80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方向是。
小是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的合成(用一个弹簧秤向下拉弹簧,如上图所示,我们将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用一根细绳拴在弹簧下端的钩上,用弹簧秤通过细绳向上拉,拉力为拉力为F1的大小,并记录弹簧伸长到的位置。
F和,此时弹簧伸长。
这时我们读出拉力FF221的然后我们用一个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到同样的位置,请同学读出这个拉力F 大小。
3F= F—F实验发现21F是力F和和F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力F拉力F的作用效果跟拉力F2112的合力。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实验告诉我们: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的力拉水桶,此时水桶受到合,用竖直向上400N(1)水桶所受重力是300N 。
八年级物理全册《7.2 力的合成》学案(新版)沪科版7、2 力的合成学习目标:1、理解分力、合力的概念;2、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3、能灵活地用力的合成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
学习过程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分钟)2、新知导学,合作探究(25分钟)1、先认真预习课本131-133页内容,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在研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完成时间5分钟。
[探究一] (5分钟)1、合力的概念是什么?2、分力的概念是什么?3、什么是力的合成?当堂检测力的合成班级姓名小组评价1、在一条直线上的甲、乙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水平向右,如果甲力的大小是80N,方向水平向左,则乙力的大小为 N,方向。
2、两个小孩一起提一只水桶,如果他们分别用60N和80N 竖直向上的力,刚好能提起,那么一个大人提起这桶水至少需用力 N。
3、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分别受到了向左和向右的两个力的作用,开始时F右>F左,当向左的力逐渐变大时,物体所受水平方向的合力大小是()A、不断变大B、不断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4、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和作用点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
5、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分别为8N和3N,那么它们的合力最大是(),合力的最小()A、11NB、8NC、5ND、3N物理作业力的合成班级姓名小组评价知识点11、如果两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两个力的_____,求这个力的方法叫。
2、重100N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20N的力水平向右拉物体,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方向向。
知识点23、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个力的大小为F1=40N,另一个力的大小为F2=60N,如果这两个力的方向都是向右,则合力F的大小为;合力的方向向。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7.2 力的合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7.2节,主要讲解力的合成。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力的合成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力的合成方法,即平行四边形法则;3. 能够运用力的合成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合成概念,理解力的合成原理;2.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合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合成概念和原理,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
难点:力的合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力的合成模型。
学具:笔记本、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2. 讲解力的合成概念: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单独力作用于该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3. 讲解力的合成原理: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即两个力的向量相加,其结果力的向量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
4. 演示力的合成模型:用力的合成模型展示两个力的合成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合成原理。
5.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力的合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力的合成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几个力的合成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力的合成概念: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单独力作用于该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力的合成原理: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力的向量相加,其结果力的向量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
力的合成方法:1. 分析问题,确定需要合成的力;2. 将力的向量画在纸上,首尾相连,构成平行四边形;3. 测量对角线的长度,即为合力的大小;4. 确定合力的方向。
A E
E'F
2 F1
E'
A E
F2F1
E'
A E
【学习目标】
7.2 力的合成
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的角度,认识合力和分力定义。
2、会进行同一直线上的合力的简单计算。
3、通过实验探究感知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自主学习】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评议】
探究一、合力和分力:观察分析课本P131 页“帆的合力”、“蚂蚁的合力”图片:(1)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一只甲克虫就可以挪动它了,这表明,数只蚂蚁和这只甲克虫对树叶的是一样的。
(2)众多船帆才能驱动大船,用一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了。
这台发动机对大船的
与多个船帆对大船的是一样的。
(3)两个小孩一共同用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同样的一桶水. 一个大人对水桶施力与两个小孩共同对水桶施力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大人的个力的作用效果和
小孩的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综合上述得:当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
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
这个力就称为那几个力的_ 力,那
几个力中的每一个力都叫这个力的_ _
力。
(注)合力往往不是物体受到的另一个力,只
是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的“等效替代力”。
探究二、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的规律1.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有哪两种情况?
右图是小明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图。
(一)图中粗线为橡皮筋, 其原长为 AE ,受力后伸长为 AE ′,
钩码每个重 0.5N ,据右图将 F 1、F 2 大小、方向填入下表: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如图(一)中 F 1= N F 2=
N F 1 与 F 2 的方向。
比较图(一)、图(三)F 与 F 1 、F 2 的作用效果 。
所以 F 就是 F1、 F2 的 力;F1、F2 就是 F 的
力, F=
=
N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如图(二)F1=
N, F2=
N, F1 与 F2 的方向 ;比较图(二)、图(三)
F 与 F1 和 F2 的作用效果。
所以 F 就是 F1、F2 的
力,F1、F2
就是 F 的 力;F=
= N
综合上述得出结论:
a . 同 一 直 线 上 , 方 向 相 同 的 两 个 力 的 合 力 , 大 小 等 于 这 两 个 力 的 大 小 _
, 方 向 跟 这 两 个 力 的 方 向 _
_ 。
合 力 的 表 达 式 :
F1/N F2/N F/N
大小
大小
大小
F1 与 F2 同向
方向
方向
方向
大小 大小 大小
F1 与 F2 反
向
方向 方向 方向
_ ;
b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 ,方向跟_ 的力的方向相同。
合力的表达式:
_
(注)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力的合力,介于同一直线上的最大合力(同向)
与最小合力(反向)之间。
2、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
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
【巩固检测】
1、把一个重力是5N 的足球竖直向上抛出,假定运动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恒为
0.5N,则足球在竖直上升和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分别是()
A.5.5N 5N
B.5.5N 4.5N
C.4.5N 5.5N
D.5N 4.5N
2、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该两个力的合力F=20N 方向向左,已知F1=35 N,方向向右,则另一个力F2 的大小和方向是()
A.15 N,向右B.55 N,向右
C.15 N,向左D.55 N,向左
3.关于两个力合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可能等于零B.或等于二力之和,或等于二力之差
C .一定大于其中较大的力 D. 不可能小于其中较小的力
4、已知合力的大小为8N,其中一个水平向左的分力为6N,则在同一直线上另一个力的大小为( )
A.2N B 2N 或14N C 6N D.14N
5、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合力有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个分力
B 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C .合力为零时,两个力的力的三要素相同 D.合力为零时,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两个人分别沿水平方向向相反的方向拉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两人用力的大小是()
A. 一人用力6N,另一个用力3N B.每个人的拉力是4.5N
C.一个人用4N 力,另一个人用5 力 D . 每个人拉力都是9N
7、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 和F2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已知F1=20 N,F2=30 N.它们的合力可能是()
A .大小为 50 N ,方向与 F1 相反
B .大小为 50 N ,方向与 F2 相反
C .大小为 10 N ,方向与 F1 相同
D .大小为 10 N ,方向与 F2 相同
8、下图所示:甲同学用力 100 牛,乙同学用力 200 牛(二力在同一直线上), 则:在(1)图中,合力为 牛,方向 .
牛,方向
;在图(2)中,合力为
9、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成的实验如右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 要
同时用力 F1、F2 拉弹簧和单独用力 F 拉弹簧,这两次拉弹簧应使弹簧的 下端到达 的位置(先填“不同”或“相同”).F 就是 F1、
F2 的
力
10、物体受到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合力 F=80N ,已知其中一个力 F1 =60N , 方向向东,另一个力 F2 的大小是 N,方向向
;或
N ,方
向向。
11、用 8 牛竖直向下的力把重 5 牛的木块紧紧压在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力是 牛;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同样重的木块紧紧压在天花板上,天花板受到木 块的压力是 牛.
12、跳伞运动员连同装置共重 700N ,他在飞机上跳下,伞未打开前,受到空气 的
F 1
F 2
F
阻力为5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合力的方向是。
【课堂小结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