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满分:考试时间: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

1.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

2.在〇里填上“>”“或“=”。

411+399〇800315+496〇901

335〇1000-655243-158〇99

358-74〇85+199706-399〇299

3.括号里最大能填多少?

4.357 比一个数多129,这个数是()。

5.一个加数减少15,另一个加数不变,这两个数的和减少()。

6.把724 的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一个新三位数,这个新三位数比原数小()。

7.想一想,填一填。

二、选择。

1.1 千米-800 米=()米

A.20B.220C.200

2.2 吨-1 吨500 千克=()千克

A.50B.3500C.500

3.验算403-158=245,不正确的方法是()。

A.403-245=158B.245+158=403C.245-158=87

4.一张书桌的价钱是355 元,一把椅子的价钱是149 元。要想买这套桌椅需要带()元。

A.510B.500C.490

5.27□+28□()570

A.=B.>C.

三、计算。

1.直接写得数。

53+25=86-34=

62-18=820-30=

540+70=700+900=

600-30=980-90=

1000-50=

2.列竖式计算。

306+497=900-437=

263+538=754-316=

528-369=173+448=

四、解决问题。

1.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面积约是906 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它的面积约比撒哈拉沙漠少346 万平方千米。亚马孙平原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看图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3.某校一到三年级的人数如下表,若要为这三个年级的学生注射疫苗。

(1)三年级需要的一次性注射器比一年级多多少个?

(2)三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个一次性注射器?

4.笑笑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最近几天晚上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米)

(1)星期二与星期三里程表的读数相同,说明了什么?

(2)星期四,笑笑的爸爸开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3)最近几天,笑笑的爸爸星期几开车行驶的里程最多?

参考答案

一、1.10989002.><<<=>

3.2146455148676174

4.2285.156.297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精品教育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 减法: a-b-c=a-(b+c) a-(b+c)=a-b-c @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1、负数的由来: 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 1 3.4 2/5……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负数的写法: 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 例如:-2,-5.33,-45,-2/5 正数: 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 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 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

5、数轴: 6、比较两数的大小: ①利用数轴: 负数<0<正数或左边<右边 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 1/3>1/6 -1/3<-1/6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一)折扣和成数 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10=80﹪, 六折五=6.5/10=65/100=65﹪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 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 2、成数: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 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 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 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a 0 + a = 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 -0 = a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形、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5)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 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 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 (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 (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 移动; (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 (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2019新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新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部编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比 第五单元圆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72个蛋糕,你知道这7 2表示的意思吗? ( 7 2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9 2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9 2 表示什么。 指明回答: 9 2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实际上就是求3个 9 2 是多少。)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

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一、填空题。 1.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 )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 )级、( )级、( )级…… 2.“某服装城有108名营销人员,每天的销售额约413000元”,这段话里,( )是精确数,( )是近似数。 3.在数字7和8中间添( )个0就是七千万零八。 4.84003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它是由( )个百万,( )个十万和( )个百组成的。 5.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五位是( )位,第( )位是亿位。 6.把186790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亿。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最少是五位数。( ) 2.一个整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约等于35万,这个数最大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易错题及答案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易错 题及答案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 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 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 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 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 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 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 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 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 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 (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 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 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卷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口算。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 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880×2=40×8= 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 30×6=18×3=902×1=17×4=68-4=48-16= 70×2=200×8=280-70=320×8=30×6=180-60= 140-5=125×8=560+80=150×2=700×2=72×3= 42+30=902×6=590+70=800×5=440×0=25+16= 303×3=12×2=470+70=64×0=25×8=72×6= 20×6=90×3=420×6=280+40=55×5=48×4= 二、填空题。 1. 常见的长度单位 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五、在○里填上“>”“<”或“=”。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六、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 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A、3吨300千克 B、2900千克 C、3330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月考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巩固运用(34分) 、看拼音,写词语。(5分) jùn qiào xiū sè dì tǎn wǔ mèi jū shù()()()()()ī jīn guān miǎn yǐ nǐfù yùwēi yí()()()()()、形近字组词。 (5分) 崖()寇()拙()蝉()噤() 睚()蔻()绌()婵()襟() 、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巾飘带舞一碧千里顾影自怜 B、孤芳自赏宠然大物全神贯注 C、翠色欲流花色斑斓熙熙攘攘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顾影自怜近义词()反义词() 斩钉截铁近义词()反义词() 、查字典(3分) )部,再查()画,第八画名称是, ),再查音节()。“幽雅”的“幽”意思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这种蝴蝶和候鸟一样,冬天都飞往南方,夏天又飞向北方,每天平均飞行大约四十多公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的现象,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7、下面句子中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的独眼向我凝视。 B、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C、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D、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1)这是一支对敌人具有______力的导弹部队。 (2)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_______。 (3)一向不关心时政的美国人,对这次爆炸事件的________都很强烈。 A·慑服退化反映 B·慑服蜕化反应 C·威慑退化反应 D·威慑退化反映 9、按要求改句子。(11分) (1)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改为反问句: (2)洁白的羊群和静立不动大牛是陈巴尔虎旗草原上最美丽的风景。 缩句: (3)父亲迈着沉重的脚步,推开门说:“小英,我回来了。你在家里辛苦了,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苍溪县黄猫乡中心小学校汪国民

2020年3月25日各单元知识点系统归类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 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 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 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 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 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

2020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品教案,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部编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比 第五单元圆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 吃72个蛋糕,你知道这7 2 表示的意思吗? (7 2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9 2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9 2 表示什么。 指明回答: 9 2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实际上就是求3个 9 2 是多少。)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92+92+92=96=3 2 (个)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启发学生得出:3个 92相加,用乘法表示是92×3或3×9 2 。) 4.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5)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 (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

(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 (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位臵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 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 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部编版专题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六单元试卷

部编版专题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六单元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晨晨看一本书,已看页数与剩下页数之比是5:3。已经看了65页,这本书一共有______页。 2. 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可以把分数化成______的分数,然后再写成______形式。还可以把分数化成______,再化成______。 3.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______,它的后项是一个______,所以百分数又叫做______或______。 4. 一套衣服的总价是112元,上衣与裤子的价格比是5:3,买一条裤子______元,买一件上衣______元。 5. 一种药水,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50.现在要配制这种药水2550克,需要水()克。 A .50 B .51 C .2500 D .2050 6. 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上的高分别为12和18,那么这两条边的比是______。 7. 把 8. 兰兰收集了四类邮票共80枚,其中各类邮票的枚数如下表。 算一算人物类邮票占邮票总数的______%,风景类邮票占邮票总数的______%,动物类邮票占邮票总数的______%,植物类邮票占邮票总数的______%。 二、综合练习(40分) 9. 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15%读作______,0.59%读作______,96%读作______,100%读作______ 10. 胜利小学有学生1200人,某一天的出勤率是99.5%。这天有 多少人没有到校读书? 11. 一个计算机活动小组有男生12人,女生8人。请写出男生人 数和女生人数的比,再分别写出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和小组总人数的比。 12. 一件衣服,成本降低了4.2元后是10.6元,成本降低了百分 之几? 13. 列式计算。 1 / 2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个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 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 千 亿 百 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一) 数位顺序 (右数) …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五、数的产生 1、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 2、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 3、 4、 5、 6、 7、 8、 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六、亿以上数的认识 1、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祝同学们期末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时限: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56 时=( )分;25 千克=( )克。 2、( )∶( )=40 ( ) =80%=( )÷40 3、( )吨是30吨的1 3 ,50米比40米多( )%。 4、一本故事书看了7 5 后,没看的与看了的页数比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 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9、东风小学有学生45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5 4 ,这所学校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7米的18 与8米的1 7 一样长。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测评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32分) 1.观察左图,写出右面的图形分别是从物体的哪面看到的。 (1)从正面看到 的是()和()。(2)从上面看到 的是()和()。(3)从左面看到 的是()、()、()和()。 (4)从正面看到的是()。(5)从上面看,看到正方形最多的是()。 3.用小正方体拼成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和正面看分别得到下面两个 图形。 从左面看从正面看 要拼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4.一个由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都是 ,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这是由()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五年级数学(下) (RJ 版)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2.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都相同。() 3.根据“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可以知道,诗人是从两个方向看庐山的。 () 4.用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能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体。() 5.从左面看是。()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2.从的左面看,能看到()个正方形。 ①5②3③4 3.一个由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如下图,这是由()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①9②6③3 4.去掉一个小正方体后,从左面看不可能是()。 5.如果用□表示1个正方体,用表示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叠 加,用■表示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叠加,那么右图是由6个同样大小

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调研检测 三年级数学 时量90分钟答题95颗☆卷面5颗☆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卷面合计☆数 一.我会填空。 1.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②一棵大树高5()。 ③小明身高大约是14()④这辆货车最多载货物5() 2. 8分米=()厘米()吨=5000千克 1分30秒=()秒 9000米=()千米 3.比300多54的数是(),300比54多(), 4.9的4倍是(),42是()的6倍,18是6的()倍。 5.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6.按分数涂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 3 4○3 4 2 4 ○3 4 1 6○1 4 2 5 ○3 5

7.小东和小明进行400米赛跑。小东用了1分13秒,小明用了1分6秒,()跑得快一些。 8.希望小学四年级三班学生丁小飞的学号编码是2011040328,他是2011年入学,班级排序为28,那么该校三年级一班王明明是2012年入学的,班级排序为16,那么他的学号编码是()。9.三(1)班有42人参加了美术兴趣小组和音乐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34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28人,()人既参加了美术小组又参加了音乐小组。 10、小明6:55从家出发去上学,30分钟到学校,小明到学校时间是() 二.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踢毽子的有6人,跳绳的人数是踢毽子的6倍,跳绳有12人() 2、5千克棉花比5千克铁轻。() 3、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 4、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5.把一张纸分成5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 三、我会选择。 1. 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小丽跑了2圈后,还差()米就是1千米。 A. 200 B. 600 C. 800 3 4、1 8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3 8>1 8 >3 4 >1 8 1 8 >3 8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我班学生整体看来,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生间的学习差距较大,我班学习优秀、反应灵活的学生有,但个别学生仍存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自主学习的情况。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数学上有困难,不过学习还是很努力的。因此,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将继续放在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上,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促使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为后面的总复习打下结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1、(1)每个花瓶插5根孔雀羽毛,4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 (2)每个花瓶插6根孔雀羽毛,24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 (3)有10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一个花瓶里插6根,另一个花瓶里插几根? 2、一个中国结上需要6个彩带,已经编好了5个中国结,需要多少个彩带?编好18个彩带,能做几个中国结? 3、第一组袜子5双20元,第二组袜子3双15元,第三组1双6元,第四组2双10元。袜子质量是相同的,买哪一种袜子最划算? 4、小明买了4套明信片,每套8张,把其中的5张送给了好朋友,还剩下多少张?

5、每个皮球售价5元,店家优惠购买5个以上每个优惠1元,李老师本来准备买4个皮球,你认为他应该怎样买? 6、一场篮球赛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二年(1)班两场的总分为42分,二年(2)班两场的总分为38分,其中上半场二年(1)班得了24分,下半场两个班的得分一样多。上半场二年(2)班得了多少分? 7、1支康乃馨(xin)3元,1支百合5元,买4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一共需要多少钱?我带了10元钱两种花各买一枝,还剩多少钱? 8、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一次买3个27元,促销的面包每个多少元?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9、一道除法题,除数是 6.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4。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10、一个星期有7天,6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如果6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6月1日是星期几? 11、现在有玫瑰花22支,百合花16支,郁金香10支。请用7支玫瑰,3支百合,2支郁金香扎成一束花束。这些花可以扎成几束这样的花束? 12、玩“丛林探险”每辆车坐8人,“激流勇进”每条船坐9人,我们班级里有44人,如果都玩“激流勇进”该租几条船?我们玩“丛林探险”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会有剩余的人吗? 13、要做50个灯笼,每天最多可以做8个,至少需要几天才可以做完? 14、动物园有22只小动物,每间大房住6只小动物,每间小房住4只小动物。如果都住大房至少要住几间?如果都住小房,至少要住几间?还可以怎样安排住房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