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核磁共振碳谱的特点
灵敏度低:为1H 的1/6700,13C的天然丰度只占1.108%,所以含碳 化合物的13C NMR信号很弱,需借助PFT-NMR。缺点:PFT-NMR扭 曲了信号强度,不能用积分高度来计算碳的数目。 注:PFT-NMR: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仪
采用恒定磁场,用一定频率宽度的射频强脉冲辐照试样,激发全 部欲观测的核,得到全部共振信号。当脉冲发射时,试样中每种核都对 脉冲中单个频率产生吸收,接收器得到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这种信 号是复杂的干涉波,产生于核激发态的弛豫过程。FID信号是时间的函 数,经滤波、转换数字化后被计算机采集,再由计算机进行傅里叶变 换转变成频率的函数,最后经过数/模转换器变成模拟量,显示到屏 幕上或记录在记录纸上,得到通常的NMR谱图。
碳杂化轨道 诱导效应 空间效应 超共轭效应 重原子效应 氢键 测定条件:溶解样品的溶剂、溶液的浓度、测定时的温度等
(1)碳杂化轨道
杂化状态是影响 C的重要因素,一般说 C与该碳上的 H 次序基本
上平行
sp3 CH3 < CH2 < CH < 季C 在较高场 0 ~ 50 ppm
sp2 -CH=CH2
第五章:核磁共振碳谱
主要内容
5.1 碳核磁共振谱简介 5.2 13C的化学位移 5.3 偶合谱 5.4 碳核磁共振谱中的实验技术 5.5 碳核磁共振谱的解析及其应用
在有机物中,有些官能团不含氢, 例如C=O, C=C=C和N=C=O, 官能团的信息不能从1H NMR谱 中得到,只能从13C NMR谱中得到
数,帮助指认碳原子;
总结碳谱的特点:
化学位移范围:0 ~ 220 ppm,氢谱0 ~16ppm 提供各种类型碳(伯、仲、叔、季碳)的信息。 不能用积分曲线获取碳的数目信息 邻近有吸电子基团,信号移向低场(左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