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养器官

营养器官

营养器官
营养器官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植物的营养器官》优质教案 一、根的形态与功能 (一)根的形态 1.根的发生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便形成根。 2.根的种类主根、侧根、不定根。主根和侧根为定根。 3.根系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叫根系。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直根系:主根明显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能明显区别出主根和侧根的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的基部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4.根系分布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很深很广。直根系植物的根常分布在较深土层中,属深根性;须根系往往分布在较浅的土层中,属浅根性。 (二)根的结构 1.根尖的结构根尖是指根的最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根尖从顶端起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四区。 2.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 (1)初生结构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2)次生结构双子叶叶植物的根完成初生成长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并产生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片段状维管形成层、波浪状维管形成层、圆环状维管形成层的产生。 维管形成层的分裂活动: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数量较多的次生木质部。 总之,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从外向内依次为: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韧皮部(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等。 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 禾本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其根的基本结构也可分为表皮、皮层、中柱三个部分,但各部分有其特点,特别是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生长。 表皮:是根的最外一层细胞,当根毛枯死后,往往解体而土脱落。皮层:皮层中靠近表皮的三至数层细胞为外皮层。外皮层内侧为数量较多的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在发育后期细胞壁呈马蹄形的五面加厚,只有外切向壁不加厚。在木质部放射角处的少数细胞仍保留薄壁状态,成为水分、养分进出的通道,这类细胞叫通道细胞。 中柱:最外一层薄壁细胞组成中柱鞘。每束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放射角相间排列,两者之间的薄壁细胞不能恢复分生能力,不产生形成层。以后细胞壁木质化而变为厚壁组织。

第九章 各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第九章各类营养物质间的互相关系 1. 氨基酸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是协同、转化与替代、拮抗作用。 2. 饲粮各种氨基酸之间存在着协同、拮抗、转化和替代的关系。 3. 能量和蛋白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 注:本题考畜群营养中的指标的掌握。P148 4. 饲料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动物饲粮最主要的营养成 分。 5.进入动物组织中的氨基酸通过协同作用,构成体内的各种组织蛋白。 6. 能量和蛋白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 7.饲粮各种氨基酸之间存在着协同、颉颃、转化和替代等关系。 8.饲料中补加硫酸盐可减轻动物硒酸盐中毒症,但对亚硒酸盐和硒的有机物中毒无效。 9.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是能量和蛋白质。 10.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有协同、转化与替代、颉颃。 11. 随着饲粮粗纤维水平的升高,其有机物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 12. 维生素D对维持动物体内的钙、磷元素平衡起重要作用。 13. 补饲锰盐可治疗雏鸡__滑腱症_ ,但饲粮中必须含有足够的 _尼克酸__。 14.动物种类和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和环境温度等是影响饲粮能量利用率的主要因素。(×) 15. 能量和蛋白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 16. 饲料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取决于粗蛋白水平 17. 动物体内三大有机物质的代谢,转化与利用依赖一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 18. 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协同、转化与替代、颉颃作用。 19. CU 盐可促进维生素C氧化的作用。 20. 饲料中三大有机物质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21. 畜禽营养中两大重要指标是能量和蛋白质 22. 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有:协同、转化与替代和拮抗作用。 23. 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营养指标是能量、蛋白质 25. 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有协同、拮抗、转化与替代。 26. __维生素D 对维持动物体内的Ca、P平衡起重要作用。 27. 各种氨基酸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包括协同、拮抗、转化与替代等 28. 饲料中各种氨基酸存在协同、颉颃、转化和替代关系。 29.动物饲料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30. 料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饲粮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31. 饲料中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动物饲粮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32. 硒是动物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与维生素E 在动物体内抗氧化作用方面有协同作用;某些氨基酸与维生素之间也有协同关系,例如蛋氨酸与VA的协同关系。 33. 高赖氨酸饲粮引起雏鸡的生长势减弱,只有提高__精氨酸__的供给量才能消除。 34.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与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关系是相互制约。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教学目标】 1.解释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 2.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 3.解释环境中水、肥等因素影响根系分布的规律。 4.提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5.树立参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及生长变化规律。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及生长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根尖的变化动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2.胚芽进一步发育为叶和茎,胚根发育为根,那它们是如何发生和生长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板书:营养器官的生长) 二、新课讲授 1.植物的营养器官 绿色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体吸收、运输和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称它们为营养器官。(板书:营养器官:根、茎、叶) 讲解:根从地里面吸收水分、养料等通过茎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位,而叶片里面含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也是有茎运输到各个部位,供植物体利用。它们都与营养物质有关--吸收、运输、制造,所以称它们为营养器官。 2.根的发生和生长 那这些器官是怎样由小长大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根尖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实现了根的生长。(板书:根的发生和生长) 我们看到:根的发生和生长始于种子的萌发。萌发种子的胚,总是胚根最先突破种皮,迅速地向下伸长,并逐渐形成根系。(板书:根系)(画书)

我们来看大豆的根系。(ppt出示大豆的直根系)大豆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一直向下伸长,长成为一条明显发达的主根。以后,在主根周围陆续生出许多侧根,每条侧根还会发出细小的侧根。这样,由主根及其反复分枝的侧根形成了直根系。(板书:直根系)(画书) 直根系的植物有大豆、白菜、萝卜等。 (2)须根系 有些植物的根并不是直根系,例如小麦。小麦种子的胚根穿出种皮后,一直向下,不久主根的生长停滞下来,而在胚轴的基部又陆续地生出许多不定根。这样的根系像一把胡须,称之为须根系。(板书:须根系)(画书) 须根系的植物有草、甘蔗、禾苗、小麦、玉米等。 (3)根系分布规律 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形态不同,在土壤中分布的方式也不相同。除此之外,根系的分布还受到环境中水、肥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我们课堂上没有条件,不能出去考察,所以在这里我告诉你们根系的分布规律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板书: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举例进一步讲解、细化,然后出相关练习题)同学们叶可以在回家的时候多观察观察路边、田边的植物根系。 (4)根尖的结构 阅读本课“活动--观察根尖的结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板书:根尖的结构)我们看到根尖纵切面结构图,根尖是指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部分的这一段。根尖从下到上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根冠的作用是保护分生区。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部分新细胞体积增大并向下伸长,成为伸长区的细胞。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画书)显著延长的伸长区细胞开始分化,其中的某些细胞形成输导组织,表皮细胞向外侧延伸成纤细的根毛,从而发育为成熟区。成熟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重要部位。(画书) 3.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随着胚根的生长,胚芽叶从土壤中伸出来,很快地展开它的第一片和第二片真叶,胚芽顶端叶随即伸长而成为主茎。此后,在主茎生长的同时,又会陆续生出新叶和侧枝。(板书: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第七章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其变态(精)

第七章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其变态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根、茎转位过程。 2.掌握根吸收水分途径,有机物质吸收、运输途径。 3.掌握变态的概念。各种变态的类型及代表植物。 4.掌握同源器官、同功器官概念。 【教学重点】 1.根吸收水分途径,有机物质吸收、运输途径。 2.根、茎转位过程。 3.变态类型。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张宪省、贺学礼主编.《植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2.曹仪植主编.《植物分子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3.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根、茎、叶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根与茎维管组织发生转变的部位称为过渡区。过渡区通常在下胚轴中发生,一般较短。过渡区的结构只有在初生结构中才能看得清楚。 叶迹:从茎的维管柱斜出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为止的这段维管束。 叶隙:叶迹从茎的维管束上分出后向外弯曲,在茎中维管束上的叶迹上方形成的由薄壁组织填充的空档。 同理:枝迹、枝隙。 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相关性 生长相关性:植物体各器官在生长过程中,在生理功能上和形态结构上存在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抑制的关系。 根条比率:植物根系和枝叶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一定比例关系。收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共同控制。 顶端优势:顶芽生长占优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实质是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密切相关。 第三节营养器官的变态 营养器官的变态:植物营养器官由于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所发生的可以稳定遗传的变异。 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变态的发生往往受到环境、激素、营养条件的影响。 一、根的变态 (一)贮藏根 生长在地下,肥大,富含薄壁组织,适于储藏大量营养物质,常具有三生结构。 1.肉质直根 ?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来,上部由下胚轴发育而成,无侧根;下部由主根发育而成,具有数列侧根。 ?三生结构:有些部位的木薄壁细胞可以恢复分裂能力转变成副形成层,由副形成层活动产生的三生木质部和三生韧皮部共同构成三生结构。

教案:营养器官的生长

第6章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教学目标 1.知识: (1)解释植物体营养器官的概念,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 (2)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各自的形成。 (3)识别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理解其发育中的变化,并说明根尖四个区的基本功能。 (4)识别叶芽的结构,理解叶芽各部分与枝条各部分之间的发育关系。 (5)区别茎与根在生长的方向性上的不同;指出叶的一般生长规律。 2.能力: (1)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提升观察能力。 (2)通过活动与讨论,提高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进行定性实验和对照实验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互助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植物根系分布,认同植物对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的作用。 (2)关注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 (3)观察根的生长与茎、叶的生长,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根尖与芽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 (2)根尖与芽的生长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1)根尖与芽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之间的关系。 (2)根尖与芽的动态变化过程。 设计思路:本节课以概念图为核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以概念图为导游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探究根的分布 规律,观察根尖显微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方法:利用概念图教学,使知识内化,形成网络结构;学生探究活动,掌握知识 观察实物或图片,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包括主要的教学环节及其如何运用概念图的教学策略)、完整的概念图设计Ⅰ.导入课题: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萌发长成一株幼苗,那你们知道那株小幼苗萌发之后又经历了什么样的生长变化成为了一株参天大树的吗?(学生思考,进而导出营养器官及功能。) Ⅱ.新课 展示根的概念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每一站。 一、根的发生和生长 (1)回忆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过程什么部位先突破种皮,形成什么结构?它有什么作用? (2)观察小麦和大豆的根,它们有何不同?正常根的种类有哪些? 讨论:根据主根和侧根的分布,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外,还有什么作用?现在泥石流现象大家常常听说,它与植物减少有何关系?你该怎么做? (进行环保教育) (3)根系分布的规律: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4)根尖的结构: 二、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1)芽的种类: (2)观察叶芽的结构 (3)叶芽的生长

植物学第七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论述题

第七章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 响 1基本概念 (1)过渡区:根与茎维管组织发生转变的区域称为过渡区。 (2)叶迹:进入叶的维管束,从茎中分枝起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止,这一段维管束称为叶迹。 (3)叶隙:在叶迹上方,留下空隙,由薄壁组织填充,这个区域称为叶隙。 (4)枝迹:茎维管束的分枝,通过皮层进入枝的这段维管束,称为枝迹。 (5)枝隙:枝迹伸出后,在它的上方留下空隙,由薄壁组织填充的区域。 (6)主动吸水:是由于根系的代谢活动引起的植物吸水现象。 (7)根压:靠根系的生理活动吸水并使液流由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 (8)吐水:完整的植物在土壊水分充足、土温较高、空气湿度大的早晨,从叶尖或叶边缘排水孔吐出水珠的现象? (9)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称为伤流。 (10)被动吸水:由于枝叶的蒸腾作用引起的根系吸水称为被动吸水。 (11)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植物的表面向外界散失的过程。 (12)源:制造、输出有机物的部位或器官。 (13)库:消耗或贮藏有机物的器官。 (14)根冠比:某时期内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干重或鲜重的比值。 (15)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长出主茎,侧芽长出分枝,通常主茎顶芽生长很快,而侧枝和侧芽生长很慢,这种主茎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16)同功器官: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形态学上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称为同功器宫。例如茎剌、叶剌和皮刺。 (17)同源器官:外形与功能郁有差别,而形态学上来源却相同的营养器官,称为同源器官。例如茎刺、茎卷须和根状茎。 2根、茎、叶中的维管束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解: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虽髙度分工,但又密切联系,不仅根、茎、叶的皮组织系统、基本组织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它们的维管组织系统也是互相联系的。根和茎的维管束,通过根、茎过渡区的转变,由根中的辐射维管束转变为茎中的并生外韧维管束,使根和茎中的维管束联系起来。茎和枝条以及叶中的维管束通过茎中形成的维管束分枝,形成枝迹和叶迹,从而使茎和枝条、叶片相连。 3植物对水分是如何吸收、运输和利用的?

2017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1课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节植物的营养器官 一、根的形态与功能 (一)根的形态 1.根的发生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便形成根。 2.根的种类主根、侧根、不定根。主根和侧根为定根。 3.根系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叫根系。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直根系:主根明显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能明显区别出主根和侧根的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的基部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4.根系分布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很深很广。直根系植物的根常分布在较深土层中,属深根性;须根系往往分布在较浅的土层中,属浅根性。 (二)根的结构 1.根尖的结构根尖是指根的最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根尖从顶端起依次分为根冠、 2.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 (1)初生结构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2)次生结构双子叶叶植物的根完成初生成长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并产生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片段状维管形成层、波浪状维管形成层、圆环状维管形成层的产生。

维管形成层的分裂活动: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数量较多的次生木质部。 总之,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从外向内依次为: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韧皮部(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等。 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 禾本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其根的基本结构也可分为表皮、皮层、中柱三个部分,但各部分有其特点,特别是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生长。 表皮:是根的最外一层细胞,当根毛枯死后,往往解体而土脱落。 皮层:皮层中靠近表皮的三至数层细胞为外皮层。外皮层内侧为数量较多的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在发育后期细胞壁呈马蹄形的五面加厚,只有外切向壁不加厚。在木质部放射角处的少数细胞仍保留薄壁状态,成为水分、养分进出的通道,这类细胞叫通道细胞。 中柱:最外一层薄壁细胞组成中柱鞘。每束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放射角相间排列,两者之间的薄壁细胞不能恢复分生能力,不产生形成层。以后细胞壁木质化而变为厚壁组织。 4.侧根的形成 侧根开始发生时,中柱鞘某些部位的几个细胞细胞质变浓,液泡很小,细胞恢复分裂活动。首先进行切向分裂,增加细胞层数,继而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产生一团细胞,形成侧根原基,其分化方向以向顶顺序进行,其顶端逐渐分化为生长点和根冠。最后,由于新的生长点的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而向外突出,结构穿过母根的皮层和表皮成为侧根。 (三)根的生理功能 1.生理功能支持与固定作用,吸收作用,输导作用,合成与转化作用,分泌作用,贮藏作用,繁殖作用。 2.经济用途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经济用途。某些乔木、藤本植物的根可作工艺美术品;在自然界中根还有护坡地、堤岸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二、茎的形态与功能 (一)茎的形态特征 1.茎的形态一般种子植物的茎多数呈圆柱形、三棱形、方柱形或扁平柱形。通常植物地上部分具有主茎和侧枝,茎有节、节间、叶腋和枝条等。植株生长过程中,根据枝条延伸生长的强弱,可将枝条分为长枝和短枝。 2.茎的生长习性不同植物的茎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有各自的生长习性,以适应外界环境。通常茎的生长方式有四种方式: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和匍匐茎。 3.芽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 (1)定芽和不定芽定芽可分为顶芽和腋芽。 (2)叶芽、花芽和混和芽形成枝条为叶芽。形成花或花序为花芽。既生枝叶,又长花为混合芽。 (3)鳞芽和裸芽外面被有鳞片的叫鳞芽,不被鳞片的叫裸芽。 (4)活动芽和休眠芽能于当年或次年春季萌发的芽叫活动芽。有的芽形成后,长时期处于休眠状态而不萌发的芽,叫做休眠芽。 4.分枝与分蘖 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一般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3种类型(图1-31)。 分蘖是禾本科植物的特殊分枝方式,它是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分枝,并在其基部产

植物学 第八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互相联系及互相影响

第八章营养器官之间的互相联系及互相影响 以上各节分别阐述了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一般规律。然后,必须明确一株植物的各营养器官在结构及功能上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充分体现着植物的整体性及生长相关性。 一、根、茎、叶之间维管系统的相互联系 在种子植物体中,维管组织在植物体内成为复杂而完整的体系,贯穿于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构成植物体的骨干,形成维管系统。 1. 根、茎间维管系统的相互联系 种子萌发时,胚轴的一端发育为主根,另一端发育为主茎,二者之间通过下胚轴连接。所以根与茎是一连续的植物体轴。然而,虽然根茎的初生维管组织是连续的,但其发生及结构特点却是不同的(根的初生维管组织是间隔排列,外始式木质部,茎的初生维管组织却是相对排列,内始式木质部。因此,在根茎的交界处,维管组织必须从一种形式逐步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这种使维管组织从一种组织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区域,特称为转变区(过渡区)。在此区域,表皮、皮层、中柱鞘及次生维管组织都是直接相连续的。 轴变区一般发生在下胚轴的一定部位,在这里,由于维管组织要从根部的初生维管组织转变为茎的初生维管组织,所以中柱的范围相当扩大,而且维管束按某种形式分叉、转位或合并。一般,根据维管束的变化情况,可将转变区分为四种类型:挂图P157 P127 属A种:如棉花 B种:南瓜、菜豆、早金莲、槭树 C种:苜蓿 D种:知母 然而,事实上,很多植物转变区的结构远比上述复杂,而且变异也多。如向日葵的根茎转变区,根中为四原型中柱,但茎却为六原型的结构。 但不论怎样,通过转变区,使根茎中的维管组织相连。 2. 茎、叶间维管系统的相互联系 叶、茎的维管束也是连接在一起的,而且以一定的规律相连接。 叶着生在茎的节上,茎维管束在节中分枝,进入叶柄,而后进入叶片并反复分枝形成各级叶脉。 茎中,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即木质部在内方,韧皮部在外方,二者并生,相对排列;当维管束进入叶后,叶脉中维管束则表现为木质部位于腹面(即靠近上表面),韧皮部位于背面(即靠近下表面),二者也为并生,相对排列。由引可见,茎、叶间的维管组织并未发生如根、茎间维管组织结构上的转位。 进入叶的维管束,从茎中分枝起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为止,这一段叫叶迹。每一叶的叶迹数目,从一个至多个,但每一种植物具有一定的数目。 由于维管束的分枝,在茎中叶迹的上方出现一个由薄壁细胞所填充的区域,称为叶隙。 枝的维管束,同样是从主干的维管束分枝而来的。主茎维管束分枝穿过皮层进入枝的部分叫枝迹。每一枝的枝迹一般为两个,也有一个的。 在枝迹的上方,也同样再现为薄壁细胞填充的区域,叫枝隙。 由上可见,植物体内维管组织,从根通过过渡区与茎相连,再通过枝迹和叶迹与所有枝、叶中的维管束相连,构成了完整的维管系统。从而保证了植物生活中所需水分、矿质元素及有机物质的输导和转移。 二、营养器官之间主要生理功能的相互联系 1. 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输导及蒸腾 水分在植物的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维系着植物的生命,保证着植物的生长。

10.24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

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 一.填空题 1.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长出的根称为不定根。 2. ___________导管和___________导管出现较早, 通常在器官延伸生长还在进行时就已经出现。 3.根的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成熟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侧根起源于___________。 5.茎和根在外部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凯氏带是在根的内皮层部位, 环绕在细胞的________壁和________壁上, 具有________化和________化的带状增厚, 成一整圈的结构。 7.水稻根系类型属于__________根系,大豆、棉花等属于__________根系。 8.凯氏带分布在内皮层细胞的__________壁和__________壁上。从根的横切面看成______________状。 9.根毛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 10.根的木栓形成层最初由__________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 11.根的最前端数毫米的部分称__________。它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12.某种双子叶植物根的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已开始活动,请绘出此时根横切面的结构图。 13.绘图:(1) 蚕豆根初生结构, (2) 棉茎初生结构。 14.制作一片质量高的洋葱根尖压片,要掌握哪些要领? 15.按组织原学说,根尖分生组织原始细胞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双子叶植物茎最初的木栓形成层发生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根最初的木栓形成层发生在___________。它们的木栓形成层最后都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次生生长时,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__________分裂,向内产生__________,添加在初生本质部的__________方,向外产生__________,添加在初生韧皮部的__________方。 18.根的维管束是初生木质部与动生韧皮部各自成束___________, 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向是由___________; 而茎的维管束多是初生木质部分与初生韧皮部成___________, 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向是由___________。 19.有未标记的两种切片,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别,哪是根的初生构造,哪是茎的初生构造? 20.根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系的类型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组成维管形成层的细胞有两种,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2.次生分生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前者活动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活动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给双子叶植物幼根和幼茎横切面简图,注明各部分,并阐述其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24.根的表皮与茎叶的表皮有不同之处,根部表皮形成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组织;而茎叶的表皮属于__________组织,它们的外面常有__________等。 25.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26.茎的次生保护组织是________, 形成层以外的所有部分称为________。 27.植物向高生长主要是_____________的活动结果,而加粗生长主要是由于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课《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教案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课《植物的器官和营 养》教案 一、根的形态与功能 (一)根的形态 1.根的发生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便形成根。 2.根的种类主根、侧根、不定根。主根和侧根为定根。 3.根系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叫根系。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直根系:主根明显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能明显区别出主根和侧根的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的基部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4.根系分布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很深很广。直根系植物的根常分布在较深土层中,属深根性;须根系往往分布在较浅的土层中,属浅根性。 (二)根的结构 1.根尖的结构根尖是指根的最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 (1)初生结构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2)次生结构双子叶叶植物的根完成初生成长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并产生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片段状维管形成层、波浪状维管形成层、圆环状维管形成层的产生。 维管形成层的分裂活动: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数量较多的次生木质部。 总之,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从外向内依次为: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韧皮部(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等。 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 禾本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其根的基本结构也可分为表皮、皮层、中柱三个部分,但各部分有其特点,特别是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生长。 表皮:是根的最外一层细胞,当根毛枯死后,往往解体而土脱落。 皮层:皮层中靠近表皮的三至数层细胞为外皮层。外皮层内侧为数量较多的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在发育后期细胞壁呈马蹄形的五面加厚,只有外切向壁不加厚。在木质部放射角处的少数细胞仍保留薄壁状态,成为水分、养分进出的通道,这类细胞叫通道细胞。 中柱:最外一层薄壁细胞组成中柱鞘。每束初生韧皮部与

6.2营养器官的生长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6-2营养器官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解释植物体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 2.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大豆等直根系的形成与小麦等须 根系的形成。 3.描述由胚芽发育为幼苗过程中茎、叶的形态变化。 4.解释枝条、节、节间、顶芽、侧芽、叶芽(或枝芽)。 能力目标: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剖和观察芽的结构,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根的结构。 2.芽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 理解根尖与芽的变化动态。 四、教学准备: 1.提前组织学生观察根尖和芽的结构,形成感性直观的认识。 2.教学授课课件。 五、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图片展示】:众所周知,植物体拥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请你回忆这些器官中哪些是营养器官、哪些是生殖器官? 你是怎样区分的,为什么要将其中的一些归到营养器官这一类中去?

(二)新课学习 1.营养器官: 绿色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体吸收、运输和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称它们为营养器官。 2.根的分化与生长 【引】:那么植物的根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请你回想,种子在萌发时,哪部分会形成根呢? ①直根系 【图片展示】:这是双子叶植物形成的根,胚根突破种皮后,一直向下生长,长成为一条明显发达的主根,以后,在主根周围陆续生出许多侧根,每条侧根还会发出细小的侧根,这样由主根及其反复分支的侧根形成直根系。 【强调】: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 ②须根系: 【引】:那么单子叶植物形成的根又是怎样的呢?以小麦种子为例进行学习。 【简介】:小麦种子的胚根穿出种皮后向下伸长,不久主根的生长停滞下来,而在胚轴的基部又陆续地生出许多不定根,这样的根系像一把胡须,称之为须根系。 【强调】:须根系的植物并不是没有主根,只是不明显,几乎所有的单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须根系。 【图片展示】:对比直根系和须根系。 ③根系的分布规律: 【过渡】: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形态不同,在土壤中分布的方式也不相同。此外,根系的分布还受到环境中水、肥料等因素的应吸纳个,你知道有什么分布规律吗? 向地性:根系一般都是向下生长。

第二章植物的营养器官作业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胚 2、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 3、种子的生活力 4、器官 5、定根与不定根 6、直根系与须根系 4、外始式 5、内起源 6、凯氏带 7、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 8、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9、中柱(维管柱) 10、根瘤与菌根 11、芽 12、树皮 13、顶端优势 14、合轴分枝 15、单轴分枝 16、完全叶与不完全叶 17、叶镶嵌 18、变态 19、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 二、填空题 1、一般植物的种子是由()和()两部分构成,有些植物的种子还有(),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它由()、()、()和()四部分构成。 2、种子的胚乳或子叶贮藏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和(),它属于()组织,我们食用的粮食和油料主要来自种子这些部分。 3、被子植物的种子中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称为()植物,如();具有一片子叶的称为()植物,如()。 4、植物种子的类型可分为①(),如();②(),如();③(),如();④农作物中少见的(),如()。 5、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是()、()和(),对温度的要求,有三个基点,即()、()、()。 6、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是①();②();③()。 7、子叶出土幼苗,在种子萌发时由于()伸长,使子叶出土,如();子叶留土幼苗,在种子萌发时由于()伸长,子叶留土,如()。 8、种子萌发时,一般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外露,此根称()或()。它和其他各级侧根合称为()。 9、根的主要功能是()、()及(),同时根还有()和()功能。 10、主根是由()发育而来,侧根起源于(),属于()起源。在三、四原型等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发生的。

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第二节课型新授课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 1、学习培养幼根和观察根尖结构的基本方法; 2、用显微镜观察和识别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理解其发育中的变化; 3、说出根生长发育的过程,解释根的结构是如何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相适应的、能力方面提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思想教育树立、渗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重点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及生长变化规律、难点理解根尖的变化动态、关键显微镜的观察、教法探究活动法教具显微镜,根尖等、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课前复习:植物的营养器官有哪些?导入: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根的发生和生长、活动:观察根尖的结构目的要求:1、学习培养幼根和观察根尖结构的基本方法2、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理解其发育中的变化、3、说出根生长发育的过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材料器具:幼根,萌发的绿豆,放大镜,显微镜等方法步骤:1、培养和观察植物的幼根⑴将少许脱脂棉平铺在培养皿底部,浸满清水⑵散数粒种子盖好,温暖,光照,长根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的回忆以前有关的知识、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问题这一活动难度不大,学生能观察到根毛的数量及分布情况、⑶取健壮的幼根放在载玻片上(保湿),用放大镜观

察根毛2、观察根尖结构:⑴用低倍镜观察根尖纵切片,对照根尖纵切面结构图,辨认根尖结构的各个部分⑵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根尖各部分的细胞特征,思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到如何、讨论:1、培养根尖需要满足哪些基本条件?2、你会用什么方法观测根尖生长速度?你有什么办法测知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3、根毛是由哪部分细胞形成的?根毛的数量、形态和结构有什么特点?可能与根的哪种功能相适应?4、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的哪部分?这部分细胞来自哪里?小结:1:根的分类2:根尖的结构及其各自的特点学生观察教师指导工作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虽然学生已多次使用显微镜观察,但要想在显微镜下找出根尖各部分结构及其特点还是稍有难度的、第二时第六章 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二)课型新授课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 1、学习解剖观察叶芽的方法,识别叶芽的结构; 2、理解叶芽的各部分与枝条的各部分之间的发育关系、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思想教育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重点1,了解(根尖与)芽的结构与功能2,理解芽的生长变化规律难点理解芽的变化动态关键芽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教法活动法教具实验用具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课前复习:种子的哪个结构形成幼苗的茎和叶?导入新课:幼苗是怎么生长成成熟的植株?要解开这个问题,我们了解叶芽叶芽的结构:活动:解剖观察芽的结构目的要求:

北师大版七上《营养器官的生长》word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6章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根的发生和生长 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何红星 教学目标 1.知识: (1)了解哪些属于营养器官;描述根的生长和发生过程。 (2)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 2.能力: (1)培养学生使用及制作概念图的能力; (2)通过探究根的分布规律,观察根尖显微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树立实事求是与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2).树立结构和功能相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根系分布规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 教学难点 1.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 2.概念图的使用和制作。 设计思路:本节课以概念图为核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以概念图为导游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探究根的分布规律,观察根尖显微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方法:利用概念图教学,使知识内化,形成网络结构;学生探究活动,掌握知识。 观察实物或图片,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包括主要的教学环节及其如何运用概念图的教学策略)、完整的概念图设计 Ⅰ.导入课题: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那么植物营养物质有哪些?如何获得?(学生思考,进而导出营养器官及功能。)

Ⅱ. 新课 展示根的概念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每一站。 一、 根的发生和生长 1. 回忆种子萌发过程什么部位先突破种皮,形成什么结构?它有什么作用? 2. 观察小麦和大豆的根,它们有何不同?正常根的种类有哪些? 讨论:根据主根和侧根的分布,除吸收 水分和无机盐外,还有什么作用?现在泥石流现象大家常常听说,它与植物减少有何关系?你该怎么做? (进行环保教育 大 豆 的 直 根 系 小麦的须根系

植物的营养器官教案

教案

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二)根的结构 1.根尖的结构根尖是指根的最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根尖从顶端 起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四区。 2.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 (1)初生结构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2)次生结构双子叶叶植物的根完成初生成长后,由于形成层的发 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并产生次生 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片段状维管形成层、波浪状维管形成层、 圆环状维管形成层的产生。 维管形成层的分裂活动: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 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数量较多的次生木质部。 总之,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从外向内依次为:周皮(木栓层、木 栓形成层、栓内层)、韧皮部(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木质 部(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等。 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 禾本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其根的基本结构也可分为表皮、皮层、中 柱三个部分,但各部分有其特点,特别是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不能进行次生生长。 表皮:是根的最外一层细胞,当根毛枯死后,往往解体而土脱落。 皮层:皮层中靠近表皮的三至数层细胞为外皮层。外皮层内侧为数量 较多的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在发育后期细胞壁呈马蹄形的五面加厚,只

填表说明:1. 教学内容:简明扼要的概括讲授的内容。 2.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教学讨论、启发式 教学。 3. 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手段,如黑板+粉笔、多媒体、模型、实物讲解、挂图讲 解、音像材料等。 4. 教学过程设计:是教案的重点,应较翔实的规划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 5. 小结:指本次课程教学内容的总结,应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6. 授课体会:对本次教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思考及改进思路。

植物的营养器官及功能

基礎生物(95暫綱版)學測複習講義第一章生命的特性 1-1生命現象 ※生物是具備下列生命現象的有機體 新陳代謝:進行【】(需能)與【】(釋能)反應 生長:細胞的體積增大與數目增加 感應:對外在刺激產生反應(ex.動物-感光,植物-向光性) 適應:演化過程中留下適應環境的構造與機能 運動:動物-遷徙活動,植物-睡眠運動 繁殖:延續與壯大族群 1-2細胞的化學組成 1.細胞的發現史 虎克:最早為「細胞」命名 許旺與許來登:【】學說 ?生物體皆由細胞所構成 ?細胞是生物體的構造與功能單位 ?細胞由原已存在的細胞產生 3.水的特性:具有極性,水分子之間形成多個氫鍵 最佳溶劑 比熱大:穩定體溫;4℃密度最大?水底不結冰 形成表面張力 4.

5. 6.蛋白質 組成單位:可由20種胺基酸組成 蛋白質的多樣性:胺基酸之數目、種類與排列順序不同,影響構造而決定功能 影響因子:溫度、酸鹼度、重金屬 功能:構成體質(【】蛋白、肌肉)、催化生化反應(【】) 、運輸(血紅素-【】、Ca2+)、免疫(【】) 7.核酸:由核苷酸組成

A TP的功能 ?三磷酸腺苷(A T P):【】核糖+【】腺嘌呤+【】磷酸 A D P-【】磷酸腺苷A M P-【】磷酸腺苷 ?功能:細胞能量貨幣 1-3細胞的構造 1. 2.細胞膜的結構與特性 流體鑲嵌模式:磷脂質排列成脂雙層,膜蛋白鑲嵌於膜內側、膜外側或貫穿膜 膜蛋白功能:控制物質【】,辨識自我 ,接收外來訊息 選擇性通透:H2O、脂溶性分子、O2、CO2直接通過 帶電離子、葡萄糖經運輸蛋白運送 3. 4.

5. 6. 1-4細胞分裂 1.染色體的構造 右圖共有【 】條染色分體 【 】條染色體 【 】對同源染色體 同源染色體:單一細胞內大小形狀均相同的染色體 若某生物細胞內大小不同之染色體均成對存在 ,該生物具雙套染色體,如右圖: 若左側染色體來自父方,右側必來自母方

7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7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1.茎和叶维管组织的联系 叶迹:茎中维管组织通过皮层伸入叶柄,在皮层的这段维管组织称叶迹。 叶隙:叶迹从茎的维管束上分出向外弯曲后,原来维管组织位置被薄壁细胞充填,这部分薄壁细胞称叶隙。 枝迹:茎中维管组织通过皮层伸入枝中,在皮层的这段维管组织称枝迹。 枝隙:枝迹从茎的维管束上分出向外弯曲后,原来维管组织位置被薄壁细胞充填,这部分薄壁细胞称枝隙。 2.茎和根维管组织的联系 根和茎维管组织初生结构不同,维管组织相互转变的区域称根茎过渡区。维管组织的过渡发生在胚轴。 3.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①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互关系:根深叶茂。 ②顶芽与腋芽的相互关系:顶端优势。 五、营养器官的变态 1.变态:植物的器官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由于功能的改变所引起的植物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2.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 同源器官是指同类的器官,长期进行不同的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导致功能不同,同功器官是指相异的器官,长期进行相似的生理功能,以适应某一外界环境,导致功能相同,形态相似。 六.双子叶植物根和茎次生分生组织的来源比较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 ①根的维管形成层来源:在初生韧皮部内方,即两个初生木质部脊之间的薄壁细胞。这部分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数个形成层片段。接着每个形成层片段两端的薄壁细胞也开始分裂,使形成层片段沿初生木质部脊扩展至中柱鞘处,此时,正对着原生木质部处的中柱鞘细胞也恢复分裂能力,参与形成层的形成,使整个形成层连接为一波状形成层环,由于原来片断的部分形成较早,分裂快,所产生的组织量也很多,特别是内方新组织增加较快,把形成层环较大地向外推移,使整个形成层变为圆环状。此后,形成层进行大量的平周分裂和少量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