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冬枣大棚智能控制系统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426.24 KB
- 文档页数:5
温室大棚中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简介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是专门为农业温室、农业环境控制、气象观测开发生产的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光照、气压、雨量、太阳辐射量、太阳紫外线、土壤温湿度等农业环境要素,根据温室植物生长要求,自动控制开窗、卷膜、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自动调控温室内环境,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智能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根据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接到上位计算机上进行显示,报警,查询。
监控中心将收到的采样数据以表格形式显示和存储,然后将其与设定的报警值相比较,若实测值超出设定范围,则通过屏幕显示报警或语音报警,并打印记录。
系统组网络以及通讯协议(1)系统组网络组成根据工艺运行的需求,我们做如下的网络系统设计:网络采用以太网络设计。
每个站作为一个网络节点。
这个网络采用性能可靠的工业以太网。
可以将办公网络、自动控制网络无缝结合到该网络环境,实现“多网合一”。
整个系统可承载的数据分成如下的几个部分:1:工业控制数据2:采集数据3:工业标准的MODBUS总线通讯(2)组网特点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开放的控制系统,除了具有良好的网络通讯能力外,还具有与其它控制系统通讯功能和标准的对外通讯接口,以后可以任意扩展控制系统。
整个系统采用多级网络结构,即生产管理网和生产控制网,将过程实时数据、运行操作监视数据信息同非实时信息及共享资源信息分开,分别使用不同的网络。
有效地提高了通讯的效率,降低了通讯负荷。
(3)采用的通讯协议Modbus协议是应用于自动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协议。
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以太网)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
它已经成为一种通用工业标准。
现代农业大棚控制系统(1)控制系统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设施农业中问世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是都市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来管理温室环境的解决方案。
它通过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方式来管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控制、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等方面。
一、传感器技术1.1 温度传感器:温室内温度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传感器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来自动调节温室的加热或者通风系统,以维持温室内的理想温度条件。
1.2 湿度传感器:湿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湿度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室内的湿度水平,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根据设定的湿度范围,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加湿或者通风系统,以保持温室内的适宜湿度。
1.3 光照传感器: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光照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光照范围,自动调节灯光系统的亮度和时间,以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
二、自动化控制2.1 温度控制: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室内的加热和通风系统。
当温度过高时,系统可以自动打开通风设备,增加空气流通,降低温度。
当温度过低时,系统可以自动启动加热设备,提供额外的热量,提高温度。
2.2 湿度控制:通过湿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加湿和通风系统。
当湿度过高时,系统可以自动开启通风设备,排出多余的湿气。
当湿度过低时,系统可以自动启动加湿设备,增加湿度。
2.3 光照控制:根据光照传感器的数据,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灯光系统的亮度和时间。
当光照不足时,系统可以自动增加灯光的亮度和时间,提供足够的光照供作物生长。
当光照过强时,系统可以自动减少灯光的亮度和时间,避免对作物的伤害。
三、数据分析3.1 数据采集: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采集温室内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标题: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温室种植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
然而,传统的温室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无法实时监测和调控,导致作物生长受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1.1 传感器监测: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安装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内部环境参数。
1.2 数据分析:系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温室内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1.3 控制执行: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系统自动执行相应的控制策略,调节温室内部环境参数,以实现最佳的作物生长条件。
二、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2.1 互联网技术: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农民进行管理。
2.2 人工智能算法:系统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温室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2.3 自动化控制设备:系统配备自动化控制设备,如自动喷灌系统、智能通风系统等,实现对温室内部环境的精细调控。
三、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优势3.1 提高生产效率:系统能够根据作物生长需要精准调控温室内部环境参数,提高作物生长速度和产量。
3.2 节约能源: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数据进行智能调控,避免能源的浪费,节约能源成本。
3.3 降低人工成本: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降低了人工成本。
四、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4.1 农业现代化: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4.2 环境保护:系统能够精准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3 农产品品质提升:系统能够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五、结语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将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温室管理方案,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的调控方式我们知道,在大棚的种植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蔬菜生长的两个重要因素,而现在很多的温室大棚中都已经应用了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通过它,可以自动调节温室中的环境,那么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是如何调控大棚中的温湿度的呢?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利用放置在温室大棚中的气温、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信息,并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及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温室控制系统主站,这样种植户在电脑前就能看到各个大棚的信息,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来开启/关闭卷帘、浇水、增降温和通风等设备,就能起到温室自动化调控的效果。
经过研究表明,影响温室中温度变化的主要是光照、温室内外的温度、天窗的开启度和温室内外的热湿交换情况等,要实现温室温度的自动控制,就需要综合以上各因子的影响来进行相应的操作,具体为通过种植的作物情况,来设定合适的数值,如果实际测的的实时温度在设定值允许的范围内,温室内的温度符合要求,这个时候,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不需要做任何动作,只需要继续监控即可。
但是如果实测值大于调整后的要求值,这个时候就表明温室中的温度偏高,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需要执行相应的动作来进行调控,比如启动降温系统,并在调整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的监测,直至达到允许的偏差范围内,相应的系统才结束操作。
相反,如果实测值小于调整后的要求值,那么表明温室中的温度偏低,这个时候就需要启动加热系统来完成调整,是温室中的温度保持在设定的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
利用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来调控大棚中的温湿度,则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相关的操作调控,比如大棚的控温可以采用遮光、通风(湿帘降温),湿度一般就是采用喷雾来调节。
而温室自动控制则主要体现在,主需要在控制室中就可以操作控制开窗、卷膜、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
根据科学的理论,在生产中,按需配给是能够实现高产高质的效果的,而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的应用,使这种理论变成了现实。
智能温室大棚现场的执行结构:如各种泵,加热器,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照明控制装置
等执行机构。
检测元件:包括温度检测、湿度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等检测元件。
这些装置相
当于整个控制系统的眼睛,实时检测大棚的状况,以便实施控制。
这些装置相当于整个控制系统的手,自动控制系统的指令通过这些设备的到执行,以达
到控制目标。
因为自动控制系统不能识别各种电信号,必须转换成标准的数字信号才能为计
算机所识别,同样计算机发出的也是标准的数字信号。
智能温室这些设备如同人的神经系统,把各个信号传递到大脑,并把控制信号传递到各执行机构。
向下放到底或向上卷至离棚顶 30 厘米时,必须停机。
在使用前和使用期间,离合系统必须上油。
如略有走偏,属正常现象。
可两个月左右调整一次。
使用人必须接受安装人在安装时的培训。
用户自行购买安装时需试
棚长及草苫的重量,智能温室选用适当的材料及良好的焊接工艺。
以上就是飞龙保温被为大家分享的智能温室大棚的控制系统全部内容。
智慧农业大棚系统管理方案技术创新,变革未来1、系统概述(System Overview)',.“'··`..`或鲁·`·'· ...”,“3”“j ” ~”I "t"t.9g 』忱之',.^。
·系统管理平台农业物联网综合平台软件、云管理软件。
·系统管理设备衣业物联网相关的采集与拧制设备。
·技术支持包括平台托管服务、农技服务等/7咖智慧农业概念1.1什么是智慧农业政府出台智慧农业相关政策------------------- , _ ,省慧农业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1动互联网、云计策和物联网技术 1,}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 1场的各种传感节点和无线通信网, I I ,络,实现精准化种硒、可视化管,,理、省能化决策.,`曰I -------------------r -------------------------,1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智慧农业}:是构建高效安全生态现代农业技术关键组,!成部分} -------------------------.,·信息化建设: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到2020年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
建设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改造升级国家农业数据中心。
·物联网应用:对大田种桓、奋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建成1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省、10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区、100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昝能化应用:建设基于卫星遥感、航空无人机、田间观测一体化的农业遥感应用与研究中心., -------------------------j 2015年“互联网+”重点工作方案中“1 ` , ,互联网+“农业需开展实施农产品质虽安}1全追溯体系建设、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1 }强化”三农“信息服务等三项重点工作.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f·实施农产品质呈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部门篮、企业击、公众查询三大平台,初步实现数据整合、交换和共享.·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选择10个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对百牧水产养殖、果蔬大棚生产及农机提排灌等实施精准化作业示范,促进全省传统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智慧农业温室大棚监测控制解决方案范本智慧农业温室大棚建设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农业增效、生产规模稳步扩大,突破了光热水气资源的限制,基本实现了淡季不淡、全年生产;科技含量较快提高,无立柱日光温室、二氧化碳气肥、病虫害生物防治、无公害栽培、工厂化育苗等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成为种植业中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智能农业以其病虫害相对较轻、用药量少、标准化程度高的优势,成为全省无公害蔬菜的骨干。
系统组成1、根据目前正在施工和目前已经存在的温室,实现单个温室作物生长情况的相关数据在线检测,如每个温室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光照强度、水肥一体化等,实现远程对这些参数的监测。
2、采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将温室组成网络系统,并且进行集中控制,从而节省运行成本,提高生产力。
温室大棚智能管理系统的任务目标:通过目前的光纤网络以及GPRS、CDMA无线网络建造一个现代化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
主要由温室控制器、控制柜以及相应的现场控制设备组成,温室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控制柜及连接的现场控制设备进行自动智能化控制,包括遮阳系统、滴水、风机降温系统、补光系统、开窗系统、灌溉系统、等等,该系统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选择部署具体的控制设备,也可根据栽培作物品种、生长周期的不同,灵活设定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目标,确保农作物在最理想的环境下生长,增加作物产量。
(1)棚内控制系统中涉及的在线采集分析仪表。
本系统可自动监测调节农作物环境的温湿度、光照等参数。
(2)通过软件开发,设置参数来实现棚内自动化设备的远程控制,如通风、卷帘升降、遮阳网控制等。
(3)温室大棚智能管理系统的组网设计。
采用光纤和光电转换技术将分布多点的温室组成可靠的光纤通讯网络,实现远程设备的操作和相关数据的报警提示等。
3、管理中心远程展示、监测、管理,配备液晶大屏幕LED 或高清液晶显示器,进行集中控制与显示。
通过集中管理展示系统将大棚的温湿度环境信息、通风换气状态、灌溉状态、视频语音监控进行统一管理和展示,并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数据服务。
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又称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是专门为农业温室、农业环境控制、气象观测开发生产的一种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物联网温室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农业温室环境自动控制、高科技农业示范项目、农业科研教育等领域。
大棚自动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等。
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智能温室大棚系统是自动化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一大应用。
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针对大棚种植的控制要求配置的远程监控与管理系统,采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基于传统的大棚生产技术,提供一套更适合大棚种植的,具有高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易操作性的一套软硬件系统。
时实监测大棚内植物的温度、湿度、土壤墒情、二氧化碳浓度、电动卷帘状态、水泵状态的采集,以及对水泵、阀门的启停、电动卷帘、通风窗的开闭等控制,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大棚管理中心计算机联网,实时对各蔬菜大棚单位进行监管和控制。
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简介:托普云农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光照、气压、雨量、太阳辐射量、太阳紫外线、土壤温湿度等农业环境要素,根据温室植物生长要求,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可自动控制开窗、卷膜、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自动调控温室内环境,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领域:托普云农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农业温室环境自动控制、高科技农业示范项目、农业科研教育等领域。
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要素:无线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
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光照强度控制器、土壤温湿度控制器等,用于对各传感器上传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并下发控制计算机下达的控制指令。
本课题运用STC89C52单片机、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继电器和M4QA045电动机、ULN-2003A集成芯片、湿敬电阻,以及四位八段数码管等元器件,设计了温湿度报警电路、M1QA045电机驱动电路、电热器驱动电路,实现了温室大棚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和报警系统,解决了温室大棚人工控制测试的温度及湿度误差大,且费时费力、效率低等问题。
该系统运行可靠,成本低。
系统通过对温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参量的采集,并根据获得参数实现对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调节,达到了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的LI的。
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温室大棚的产量,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STC89C52单片机、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ULN-2003A集成芯片、温室、自动控制、自动检测目录第1章绪论§ 1. 1选题背景§1.2选题的现实意义第2章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2.1系统硕件电路构成系统整体框图§2. 1.2系统整体电路图§2.1.3系统工作原理§2. 2温度传感器的选择§2. 2. 1 DS18B20 简介§2.2.2 DS18B20的性能特点§2.2.3 DS18B20的管脚排列§2.2.4 DS18B20的内部结构§2.2.5 DS18B20的控制方法§2.2.6 DS18B20的测温原理§2.2.7 DS18B20 的时序§2.2.8 DS18B20使用中的注意事项§2. 3单片机的选择§2. 3.1单片机概述§2.3.2 AT89C2051芯片的主要性能§2.3.3 AT89C2051芯片的内部结构框图§2.3.4 AT89C2051芯片的引脚说明§2.3.5使用AT89C2051芯片编程时的注意事项§ 2. 4 RS-485通信设计§2. 4.1串行通信的分类§2.4.2串行通信的制式§ 2. 4. 3串行通信的总线接口标准§ 2. 4. 4 RS-485的硬件设计§ 2. 5小结第3章系统软件的设计§ 3. 1系统主程序§ 3. 2系统部分子程序§ 3. 2. 1 DS18B20初始化子程序§3.2.2 DS18B20 读子程序§3.2.3 DS18B20写子程序(有具体的时序要求)§3.2.4 DS18B20定时显示子程序§ 3. 2. 5 DS18B20温度转换子程序§3.3 DS18B20的流程图第4章总结参考文献致谢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湿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智慧大棚管理实施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智慧农业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智慧农业中,智慧大棚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和农业企业的青睐。
然而,如何科学、高效地管理智慧大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智慧大棚管理的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在建设智慧大棚之前,需要科学规划大棚的布局、结构和设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各项设施的有效利用。
2.智能化设备,选择具有智能化管理功能的设备和系统,包括自动灌溉系统、智能温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3.数据化管理,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实现对大棚内环境、作物生长情况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记录,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生态环保,在大棚管理中,要注重生态环保,采用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二、智慧大棚管理的具体措施。
1.环境监测,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环境参数,确保作物生长环境的稳定和优良。
2.智能灌溉,利用自动灌溉系统,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湿度,自动进行合理的灌溉,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
3.温室控制,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实现大棚内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参数的自动调控,为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4.作物生长监测,利用生长监测系统,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智能施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利用智能施肥系统,实现对作物的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6.病虫害监测,安装病虫害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三、智慧大棚管理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智慧大棚管理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符合现代人们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
2.挑战,智慧大棚管理需要投入较高的资金,技术门槛较高,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同时需要解决能源消耗、数据安全等问题。
大荔县冬枣大棚智能监控系统方案
一、概述:
结合目前大荔县冬枣大棚的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冬枣的产量及品质,按照科学的冬枣管理工艺流
程,采用农业信息化技术手段,结合国内最先进的植物生长补光技术、现代先进的 智能监控系统,实现
大棚室内的温度、湿度、灌溉、通风、二氧化碳浓度等自动化管理控制,从而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二、智能监控系统功能介绍:
冬枣是喜光性树种,因天气及空气污染会降低大棚的光照强度及时间,系统通过光强传感器,结合
冬枣管理工艺流程,实现自动、手动控制补光、条件补光、按作物生长周期智能补光等功能,达到降低生
长周期、提高营养品质、增加作物产量。
检测土壤温湿度及棚内温湿度,依据图1冬枣管理工艺流程,自动开启或关闭喷淋、灌溉、通风系
统,以达到冬枣的生长周期所需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在不同生长时期,监测温度,当温度高于生
长所需温度时,卷帘通风降温。低于温度时,自动放帘保温。如湿度高于生长时期湿度,通风降湿或加热
除湿。监测CO2浓度,调整光照及温度,提升光合作用。当土壤湿度低时,开启喷淋及灌溉系统,灌溉
保墒。
监控系统带有标准RS485接口,可配GPRS将检测的各参数传输到INTER网,用户可以通终端设备
随时了解自己大棚的工作状态。
图1
时 期 物候期 温度 湿度 主要措施
1月下旬——2月上旬 萌芽期 8-12℃逐步17-22℃ 80% 上膜、灌水
2月下旬——3月中旬 抽枝展叶期 18-25℃ 80% 灌水喷药
3月下旬——4月上旬 花期 20-26℃ 50-60% 摘心、环剥
4月下旬——5月上旬 幼果期 25-35℃ 60% 夏剪、蔬果
5月上旬——5月下旬 果实膨大期 25-35℃ 60% 追肥、灌水
6月上旬——6月中旬 果实着色期 同外界温湿度 中耕、除草
6月下旬——7月中旬 果实成熟期 同外界温湿度 采收、喷药
8月——10月 落叶期 同外界温湿度 清园、施肥
10月——1月上旬 休眠期 修剪
三、 系统结构图:
四、产品性能及参数:
1、 棚内18B20温度传感器:
数字温度计测量范围:-40°C至+85℃;
温度分辨率:高达0.0625℃;
测温精度:优于±0.5℃;
工作范围: -40°C至+85°C
不锈钢尺寸:Φ6×30 mm,后端引线500mm;
抗干扰设计:引线屏蔽层与前端金属护套良好接触,具备一定屏蔽抗干扰效果;
监控系统
GPRS
喷淋系统
卷帘系统
补光系统
土壤湿度 棚内温度 光强度 CO2传感器
手机APP
优质不锈钢管封装,防水、防潮、防生锈;
无需现场供电(POE供电)。
2、 HM1500LF湿度传感器
单 位:%( m3/m3)
量 程:0~100%
探针长度:5.3cm
探针直径:3mm
探针材料:不锈钢
密封材料:环氧树脂
测量精度:±3%
工作温度范围:-40℃~85℃
工作电压:5~12V或12-24V
工作电流:21~26mA,典型值21mA
输出信号:0~2V DC或4-20mA
测量稳定时间:2秒
响应时间:<1秒
测量区域:以中央探针为中心,围绕中央探针的直径为7cm、高为7cm的圆柱体
3、 光强传感器:
供电电压:12VDC~30VDC
感光体:带滤光片的硅蓝光伏探测器;
波长测量范围: 380nm~730nm;
准 确 度: ±7%
重复测试: ±5%;
温度特性: ±0.5%/℃;
测量范围: 0~200000Lux
输出形式: 二线制4~20mA电流输出三线制0~5V电压输出
4、 CDT-500型二氧化碳传感器
测量范围:0-5000ppm
精度:±30ppm ±5%
测量精度:数字输出12位,模拟量输出10位
工作电压: 9V~18V(推荐用12V)
整机功耗:<40mA峰值功耗:<160ma
开机反应时间:<60s
更新间隔:3s
输出信号形式:
·a.电流:4~20mA
·b.电压: 0.4~2V,1~5V
·c.RS485标准modbus协议
负载能力:电流型输出阻抗≤600Ω
电压型输出阻抗:≥1KΩ
标准长度:1.5米
最远引线长度:10米(电压),500米(电流),300米(数字)
工作环境:温度-40℃~60℃
湿度:≤100%RH
防护等级:IP65
产品重量:≤400g
5、温室大棚控制器
电源电压:220VAC ◆时间制式:24小时实时循环
温、湿度探测:精度NTC电阻探温/超精度电容模块探湿
温度控制范围:-20~100℃ ◆湿度控制范围:0%--100%
温度误差:±1℃ ◆湿度误差:±3%
程序模式:手动/自动切换
安装方式:镶嵌式/平放式
温、湿度回差控制:1-10℃
单接点负荷:1.2KW
单插座负荷:500W
制冷/制热,除湿/加湿模式切换
停电一年仍记忆功能
温、湿度超限报**
安装尺寸:132*90
外形尺寸:140*95*78
工作环境:温度-10℃~70℃,相对湿度≤95%(非凝露)
五、控制系统预算 :
软硬件配置信息表及预算
序
号
项目 功能 单价 数量 总价 备注
1 温室大棚控制器(带温湿度及土壤湿度等传感器) 采集空气温度、湿度等环境信息 3000 1 3000
一个温室用一个
监测设备,部署
在温室中间位置
2 补光控制器(带光强度传感器) 采集光强度及光照时间 3500 1 3500
部署在温室管理
室
3 LED补光灯 自主研制LED高效补光灯 1500 30 45000
部署15行,每行
2个补光灯。
4 辅料及人工费用 电源控制器、电源线、配电柜等辅材,以及安装调试和一年维护中的人工费用 10000 1 10000
含运输、施工、
差旅费用
5 合计 61500
注:补光比较
目前补光有卤素灯及LED灯。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线,波长在400 ~ 720nm左右。400 ~
520nm(蓝色)的光线以及610 ~ 720nm(红色)对于光合作用贡献最大。520 ~ 610nm(绿色)的
光线,被植物色素吸收的比率很低。 红蓝LED光波长正好在这个范围内,可以给植物提供适合其生长的
光谱波长,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LED植物灯还具有节能性、高光电转换效率、光谱可调性、良好的
防潮性、体积小、寿命长(30000小时以上)等特点。
卤素灯价格低廉,但卤素发的是白光,真正被植物吸收红蓝光只占一小部分。理论上只占四分之
一,故效率只是同样功率LED灯的四分之一,所以LED要更节电,更有利植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