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及2008年走势预测_廖英敏
- 格式:pdf
- 大小:259.53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房地产统计2007 -回复中国房地产统计2007:2007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一波繁荣期,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通过一步一步的回答,来详细了解中国房地产行业在该年的情况。
一、2007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总体情况如何?在2007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呈现出较为火爆的局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不断增加,房地产市场也相应迅速扩大。
据统计,2007年全国共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12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36.2。
这表明房地产市场需求强劲,投资者信心高涨。
二、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状况如何?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出较为繁荣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该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了19182亿元,同比增长了24.5。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以及居民购房需求的不断增长。
同时,外部因素如政策宽松、资金充裕,也为房地产开发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2007年房地产销售情况如何?2007年,房地产销售市场表现喜人。
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销售额达到了32753亿元,同比增长了42。
尤其是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房地产销售状况更加活跃。
这得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人口流动的增加以及购房政策的积极影响。
同时,开发商通过各种手段刺激购房需求,包括降价促销、优惠政策等,也推动了销售的增长。
四、2007年房地产价格状况如何?2007年,中国房地产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
由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房价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平均上涨了7.5。
一些热点城市如北京、上海更是出现高涨情况,涨幅超过了30。
然而,也有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下降的情况。
这主要受到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以及市场经济的供需关系所影响。
五、2007年房地产政策状况如何?2007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目的在于缓解房地产市场的热度,稳定房价,并保障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2007年长沙房地产市场简报(初稿)同致行顾问2008.1目录政策汇编》》》 (02)地产指数》》》 (08)第一节:官方数据研究 (08)第二节:民间数据研究 (13)第三节:土地市场研究 (20)地产格局》》》 (26)与房价蹿升相应的是,是2007年紧锣密鼓的房地产调控。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如果把这算做动员令,接下来,全年调控新政不断,土地、信贷、税收、金融等手段频出。
本章节主要选取了2007年比较重大的宏观政策,部分政策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一、央行6次加息自2007年3月18日至2007年12月21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不断上调。
1、自2007年3月1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12%提高到6.39%。
2、自2007年5月1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79%提高到3.06%,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39%提高到6.57%。
3、自2007年7月21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3.06%提高到3.3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 6.57%提高到6.84%。
4、自2007年8月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
5、自2007年9月15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60%%提高到3.8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7.02%提高到7.29%。
6、12月21日,央行年内第六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
编者视点:12月21日,央行年内第6次加息,此次加息成为2004年10月至今不到三年内的第10次上调利率;通过加息,打压投机性需求,已经成为国家调控房地产日益重要的举措之一。
2007年长沙市房地产业及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分析长沙市房地产发展研究中心房地产业是我国现阶段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消费热点,是与每一个市民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产业,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繁荣的产业。
房地产业的发展影响着每一个普通市民的生活。
2007年下半年长沙市房地产业将往何处发展是每一个市民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试图通过对当前长沙市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况来找出未来半年及以后长沙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以供大家参考。
一、2007年上半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1.开发投资规模稳步增长,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长2007年1-5月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4.88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6.42%。
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2201.55万㎡,其中,新开工面积约426.19万㎡,竣工面积约246.3万㎡,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41.52%、15%、19.19%。
开发投资规模稳步增长,施工面积、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长,长沙市房地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表1 2003-2007年5月房地产投资规模变化情况年度项目2003 2004 2005 2006 四年平均值2007.1-5月房地产投资(亿元)122.56 175.54 256.35 303.35 214.58 124.88 新开工面积(万㎡)450.12 622.58 779.54 1050.48 725.68 426.19 竣工面积(万㎡)443.24 591.9 515.16 547.1 524.35 246.3 2.商品房市场供需同向增长,但供求关系出现失衡2007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累计批准预售面积350.19万㎡,同比增长16.02%;其中,住宅批准预售297.50万㎡,同比增长11.60%。
全市商品房累计销售435.54万㎡,同比增长40.49%;其中住宅销售391.35万㎡,同比增长37.72%。
商品住宅累计供销比0.76:1。
2007年上半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强劲,销售面积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目录一、宏观环境分析 (3)(一)经济环境分析 (3)(二)与房地产相关的政策 (3)(三)城市规划及建设发展情况 (10)(四)总结分析 (13)二、2007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动态 (13)(一)一级市场分析 (13)1.土地成交信息 (13)2.土地成交情况 (13)3.土地成交情况分析 (14)(二)二级市场分析 (15)1.商品房成交信息 (15)2.商品房成交情况分析 (15)(1)全市总体成交情况及分析 (15)a)数据对比分析(06年下半年-07年上半年) (15)b)同期数据对比分析(2007上半年与2006上半年) (16)c)半年数据对比分析 (16)(2)市内六区成交情况及分析 (17)a)成交套数分析 (17)b)成交量分析 (18)c)成交价格分析 (19)(3)重点郊县成交情况及分析 (19)a)成交套数分析 (19)b)成交量分析 (20)c)成交价格分析 (20)3.商品房供需分析 (21)(1)供应方面 (21)(2)需求方面 (22)4.各区重点项目跟踪走势图 (22)5.各版块市场分析 (28)(1)老城厢板块 (28)(2)海河板块 (30)(4)南京路商务板块 (31)(5)板块 (32)(6)北部板块 (32)(7)张贵庄板块 (33)(8)大梅江板块 (34)6.其他项目信息采集 (34)(三)三级市场分析 (36)(1)成交信息 (36)(2)成交情况分析 (36)三、2007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38)1.宏观环境 (38)2.一级市场 (39)3.二级市场 (39)(1)市场供应 (39)(2)价格方面 (39)(3)产品方面 (39)(4)需求方面 (40)(5)客观因素作用 (40)4.三级市场 (40)一、宏观环境分析(一)经济环境分析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全市财政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5%;直接利用外资到位额增长18%;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增长20%;工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4%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2.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新增就业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
摘要2006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为了巩固两年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成果,解决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新问题,2006年中央再次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下半年开始房地产调控效果开始显现。
2006年房地产投资、房屋开发趋缓,中低价位的住宅供应加速。
房地产行业整体利润下降,报酬率更趋于合理。
房地产企业强者恒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07年,对于银行来说,在投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与房地产行业有关的政策变动、房地产企业筹资能力、土地供给等风险较高的层面。
要控制房地产信贷迅速扩张的冲动,重点支持中低价位住宅市场,以房地产企业的品牌、资质、自有资金比例、融资能力等重要指标来筛选企业客户,并根据区域性、发展性等对具体项目要进行全面的考察,以判断投资价值。
目录第一部分2007年行业运行分析及预测 (1)第一章2006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分析 (2)第一节宏观经济环境及影响分析 (3)一、国际经济环境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3)二、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3)三、国内投资、物价走势分析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3)(一)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 (3)(二)物价走势状况分析 (4)四、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5)(一)对房地产需求者影响 (5)(二)对房地产供给者的影响 (5)(三)对不同种类商品房价格的影响 (6)第二节房地产行业政策变化及影响分析 (7)一、近年来主要房地产行业政策回顾与分析 (7)二、2006年最新房地产行业政策分析 (7)(一)2006年以来政策回顾 (8)(二)重大政策影响分析 (9)第三节房地产关联行业发展及影响分析 (11)一、上游行业发展及影响 (11)(一)建材价格进入上升通道 (11)(二)钢铁行业对房地产影响分析 (11)二、下游需求变化对房地产行业影响分析 (12)(一)居民收入增多,拉动住宅潜在需求 (12)(二)企业信心大幅增强拉动办公楼需求 (13)(三)城市化进程促进商业地产 (13)第二章2006年房地产行业供需状况分析 (14)第一节2006年房地产企业整体景气状况判断 (15)一、房地产开发景气总体走势 (15)二、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水平变化 (16)第二节2006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17)一、土地开发与土地购置 (17)(一)土地购置面积增幅继续减缓,购置成本大幅上升 (17)(二)完成土地开发面积恢复上升 (18)(三)土地开发面积占购置面积比先降后升 (19)二、商品房开发规模与结构 (20)(一)商品房新开工面积 (20)(二)商品房竣工面积 (22)(三)商品房开发结构分析 (23)第三节全国房地产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7)一、商品房销售状况分析 (27)二、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变化 (30)第四节全国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特征与价格走势 (31)一、房地产供需结构特征 (31)二、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 (32)(一)一级市场:土地价格增长稳定 (32)(二)二级市场:销售价格仍大幅上涨,涨幅整体回落 (32)(三)三级市场:租赁价格涨幅平稳 (33)第三章2006年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分析 (34)第一节房地产企业投融资状况 (35)一、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完成情况 (35)二、分业态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完成情况 (35)第二节房地产业融资现状与渠道分析 (38)一、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 (38)二、各月资金来源情况分析 (41)(一)国内贷款 (41)(二)自筹资金 (42)(三)其他资金 (42)(四)利用外资 (43)(五)全部资金本金 (43)第三节房地产金融资金来源特点分析 (45)一、仍依赖于银行资金,但融资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5)二、债务融资为主,股权融资有待突破 (46)三、大型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广,中小开发商融资渠道狭窄 (46)四、融资方式创新,融资渠道整合 (47)第四节2006年房地产行业股权融资状况 (48)一、上市公司再融资 (48)二、房地产企业IPO (48)三、其他直接融资方式 (48)第四章2006年房地产行业区域分布及重点区域分析 (49)第一节各地区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比较分析 (50)一、各省市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情况 (50)二、资金来源增速比较分析 (51)第二节房地产区域开发比较分析 (53)一、土地购置和开发区域发展情况 (53)二、商品房投资、施开工和竣工区域发展情况 (55)(一)2006年各地区商品房投资、新开工和竣工情况 (55)(二)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资额、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增速分析 (59)第三节商品房销售区域情况 (61)一、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状况 (61)二、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及销售额增速排序 (62)第五章房地产重点城市2006年发展分析 (63)第一节北京房地产市场分析 (64)一、总体情况 (64)二、开发及投资情况 (64)(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64)(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及资金来源 (65)(三)土地购置与开发 (65)三、供需情况 (66)(一)供给情况 (66)(二)需求情况 (67)四、价格情况 (67)第二节上海房地产市场分析 (70)一、总体情况 (70)二、投资及开发情况 (70)(一)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70)(二)开发企业资金来源 (70)(三)土地购置与开发 (71)三、供需情况 (71)(一)供给情况 (71)(二)需求情况 (73)四、价格情况 (73)第三节深圳房地产分析 (75)一、总体情况 (75)二、投资及开发情况 (75)(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扩大 (75)(二)新开工建设规模出现缩减 (75)三、供应分析 (75)(一)新增供应主要分布在宝安龙岗 (75)(二)90平米以上三房比例最大 (76)四、销售情况 (76)(一)销售面积大幅下降 (76)(二)住宅价格剧烈上涨 (76)(三)其他分类物业销售情况 (76)第四节成都房地产市场分析 (78)一、总体情况 (78)二、房产开发资金情况 (78)(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呈逐月增长态势 (78)(二)开发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增强 (78)(三)商品房施工、竣工面积大幅增长 (78)三、商品房供求总量 (79)(一)全市商品房供求总量大幅增长,均首年突破2000 万平方米。
中国房地产2008年趋势分析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聂梅生2008年3月GDP亿元GDP%16.0035.008年一回首•从宏观经济的趋势上分析2000-2007 年8年间:房价平均涨幅 5.2% 2004年开始宏观调控后:4年房价平均增幅7.6%GDP平均增幅9.24 %城镇人均收入9.65%•房价上涨并没有脱离轨道,8年间与前一年相比涨幅上升的有5年,涨幅下降的有2年,负增长的为0年,总体为增长。
8年一回首•2004年房价涨幅达9.7%(2003年4.8%),房地产投资增幅连续5年超过固定资产总投资增幅, 需求旺盛,以上海为首,房价快速上升, 增幅与前一年相比上升1倍。
此年CPI 指数达3.9(2003年1.2%), 同比上升3.3倍。
•2004年以后政府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紧缩供给收紧银根、地根为主要手段。
2005,2006年连续2年房价增幅下降,房地产投资增幅下降,并首次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CPI指数下降。
这时似乎宏观调控效果显著,我国经济进入高增长、低通涨时代。
•2007年房价大幅反弹,11月涨幅10.5%(2006年5.5%), CPI达6.9(2006年1.5), 固定资产总投资增幅26.8%, 房地产投资增幅31.8%, 均达到8年来最高值•2008年, 针对防止经济过热, 通货膨胀, 房价过快上升的进一步宏观调控在所难免房地产调控政策重点——改善住宅供应结构调控需求•2007年初政府工作报告自2003年来首次提出要“保持房地产投资合理规模”•在严格土地管理背景下,优先保证居住用地的供应;•高度重视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国务院召开全国住房工作会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提高购买非首套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抑制住房需求增长•降低外资对住房市场的投资性需求•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乡规划法、节约能源法等)住房保障体系受到高度重视•2007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2008-1-8不论是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还是九十年代引的东南亚经济衰退和台湾经济的跌落,都是公众信心崩溃在先,经济衰退在后,而不是其社会物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能力不能支持经济发展。
房地产市场,同理……“三市联动"为中国房地产企业创造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城市化进程推动中国房地产各个细分市场飞速发展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市场中长期向好。
但是,2007年区域市场,我们看到……中天事件2007年11月“中天置业"老板蒋飞携5000万元房款潜逃,中介的卷款而逃,都意味着有部分消费者将遭受巨额的财产损失,也意味着在快速地透支着房产经纪行业的信用价值。
万科带头降价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表示,“我承认楼市拐点确实已经出现了"。
万科广州、深圳楼盘以低价推出,降价15%-30%,在万科降价的影响下,许多开发商都跟进降价。
广州最后一次土地拍卖会略显冷清富力、万科、金地等过去积极拿地的大开发商不见身影,一共只有包括雅居乐、合生、保利在内的6家开发商的7家公司参与。
包括9宗住宅用地在内的金沙洲、花都、番禺共12宗地块出让不到1小时便有了结局。
珠三角市场知名房产中介倒闭龙头企业带头大幅降价土地拍卖场面冷清市场运行活力在减弱消费者信心在缩水房企未来预期在减少“地王"频频出现上海:2007年11月8日,新加坡开发商仁恒置业以13.01亿元的高价击败七位竞争对手,楼面地价高达每平方米两万元。
南京:7月下旬的江宁“地王",8月中旬再次诞生的板桥“地王",11月的江北“地王",12月仙林拍出史上成交价最高的“地王"总价达25.95亿。
杭州:2007年7月9日,宁波雅戈尔置业有限公司经过90轮书面竞价,以14.76亿竞得该地块(原杭州商学院地块),楼面地价15712元/平方米。
该地块近邻的一个楼盘梧桐公寓的在售均价为15000元/平方米左右。
排队现象屡见不鲜杭州:2007年5月,“银数湾"出现五天五夜排队购房现象。
2007年房地产市场总结及预测
刘力
【期刊名称】《中国房地信息》
【年(卷),期】2007(000)008
【摘要】作为经济发展主力载体和战略制高点,中国三大城市群的发展潜力仍需挖掘。
同时对成渝、武汉、长沙等附近的城市群也应予以关注。
【总页数】1页(P)
【作者】刘力
【作者单位】上海五合智库;五合国际总顾问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
【相关文献】
1.200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及2008年房地产市场预测分析 [J],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产业与市场研究专业委员会
2.2007年房地产市场总结及预测 [J], 刘力;;
3.2007年地气图方法预测总结和北京奥运期间降水预测 [J], 汤懋苍;李洁;周长春
4.2007年夏季中国大陆85°E以东的异常天气与气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汛期降水预测的总结 [J], 卫捷;陶诗言;梁丰
5.宏观调控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2006年房地产市场分析与2007年趋势预测[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