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织设计实例20120611
- 格式:pdf
- 大小:6.68 MB
- 文档页数:56
《纹织物设计实习》报告纹织物设计(纹织CAD)作品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专业:姓名:班级:支持软硬件:时间:______指导教师:单层纹织物规格参数(1)表1-1 高支高密提花台布主要规格品名高支高密平纹地缎纹花的提花台布坯布规格外幅:137.7 cm 内幅:136.5cm经密:105.5根/cm 纬密:54根/cm基本组织:地部为平纹,花部为经面缎纹织造规格筘外幅:139.5cm 筘内幅:138.5cm筘号:26筘/cm 每筘穿人:4根全幅织6花总经纱数=14400+边经64×2经组合:1/9.7tex(60英支/1)丝光棉纱纬组合:l/14.6tex(40英支/1)丝光棉纱织造机械片梭织机+CX880型2688针电子提花机;普通装造后处理工艺棉织物坯布织后漂练(丝光)、定形纬二重纹织物规格参数(2)表1—2雪尼尔装饰布织物规格成品规格外幅:161.5厘米内幅:成品内幅160厘米花幅:40厘米厘米织物全幅一共有4花经密:60根/厘米纬密:10×2根/cm上机规格筘外幅:169.5cm 筘内幅:168cm筘号:143齿/10cm 筘穿入:4纹针数:2400针储纬器:4内经纱数:9600根经组合:涤纶网络丝 (黑色)纬组合:甲:雪尼尔纱乙:棉纱织造机械剑杆织机CX2688电子提花机;装造类型:单造单把吊纹织物设计指导书一、织物分析1.分析确定织物正反面:根据纹样图案清晰度、织物光泽度、色彩搭配、色彩鲜艳度等确定织物正反面图为织物正面↓经向2.确定织物经纬向:根据织物经纬向密度大小、线密度大小、纱线原料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经密98根/1厘米,纬密36根/1厘米。
3.分析织物纹样,确定纹样循环(花回)大小:扫描范围:宽度16.4286厘米,高度21.1667厘米。
4.做出一个循环的大小,用色笔描出。
(如果循环过大,用色笔将其分成若干部分)二、来样扫描:1.按照已标出的区域分块进行扫描2.扫描仪可扫范围为21cm*27cm3.扫描时参数选择:1)分辨率取150-300(由织物经纬密度决定):本次扫描选分辨率为150。
第七章纹织设计项目3—重经纹织物设计第七章纹织设计项目3—重经纹织物设计项目介绍:重经纹织物由两组及以上的经纱与一组纬纱交织而成,织物以经花来表现织纹效果,通过变化经纱的方式使织物表面的色彩和层次发生变化,广泛用在具有双面装饰效果的织物中。
本项目以传统的丝绸产品一一芝绫的设计为驱动,并通过经二重提花窗帘织物的设计,使学生能够认识重经纹织物特点和设计特点,熟悉重经纹织物的设计过程,并能够进行重经纹织物的纹样设计、组织设计、意匠设计和装造工艺设计。
一、项目实施流程1、品种规格设计:通过市场调研和重经纹织物的布样分析,形成产品规格表。
2、纹样设计:形成纹样设计任务,确定纹样的大小、全幅花数和纹样的结构。
3、组织设计:根据纹样的要求设计织物的花组织(包括次花组织)和地组织。
4、装造工艺设计,形成装造工艺单,并对装造工艺进行计算。
5、意匠设计:形成意匠图和纹板文件。
二、项目实施的知识要点1、重经纹织物的特点重经纹织物是经向由两组及以上的经纱与一组纬纱交织而成,织物以经花来表现织纹效果,纬纱只起到固结经纱的作用。
通过变化经纱在织物的浮长和经纱组合应用方式,形成各种经纱混色的织纹效果。
常用的设计方式是用两组经、三组经来构成经二重、经三重的组织结构,由于新型生产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经纱张力的均匀度要求较高,所以高档提花装饰织物中的重经结构产品又以经二重结构为主,这种结构有利于开发具有双面装饰效果的装饰织物产品。
重经纹织物的纬密一般比经密要小,因此生产效率比重纬纹织物要高。
但重经纹织物改换花色品种首先要更换经轴、装造,成本较大,所以它不像重纬纹织物那样品种繁多、花色变换迅速。
2、重经纹织物的设计要点重经纹织物的纹样设计以简单的平面装饰图案为主,常用的题材有花草变形图案和几何纹理图案。
在用色上,以各组经色的混合色为基准,纬纱色可以先不考虑,配合组织结构的变化,确定所需使用的套色数,如经二重提花装饰绸,基准色为经三色、(甲经色、乙经色、甲乙经混合色),若所配的基本组织是三种,则所需的套色数为9色,也就是该品种的纹样设计要用九套色来设计。
纹织设计项目大提花毛巾织物设计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第九章纹织设计项目5—大提花毛巾织物设计项目介绍:毛巾织物是由两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交织而成的,其中毛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毛圈,提花毛巾是毛巾织物通过毛圈的分布来形成花纹图案,织物表面图案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本项目以普通的提花毛巾设计为驱动,通过对提花缎档毛巾织物设计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认识提花毛巾织物特点和设计特点,熟悉提花毛巾织物的设计过程,并能够进行提花毛巾织物的组织纹样设计、意匠设计和装造工艺设计。
项目任务:完成提花缎档毛巾织物设计。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提花毛巾织物特点、组织结构和生产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把所所学的有关纹织的知识运用到提花毛巾织物的设计中。
一、毛巾织物的特点毛巾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保暖性和柔软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以满足人们的擦、铺、盖的实用性和装饰性的需要。
毛巾织物是由两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交织而成的,其中毛经和纬纱交织形成毛圈组织,地经与纬纱交织成地组织,毛圈组织与地组织配合后,再通过织机特殊的长短打纬装置即可织造出完整的毛巾来。
毛巾的原料主要以棉纱为主,有纯棉毛巾、真丝毛巾、化纤毛巾、混纺毛巾等品种。
提花毛巾的花纹图案简洁大方,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它的花型和色彩主要是有毛经纱所起的组织以及色经的交替来体现的。
提花毛巾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面巾、餐巾、枕巾、浴巾、毛巾被、地巾等,还有一些提花毛巾是经过特殊后处理,如碱缩毛巾(用冷浓烧碱溶液浸渍,使毛巾骤缩,可改善毛巾的吸水性和上染性,也可使较高的毛圈呈螺旋状,达到手感丰满,外观独特的效果),丝光毛巾(用丝光纱做毛经或地经),绒面毛巾(割去毛圈顶部,使毛巾有绒毛感)。
现在毛巾的产品生产工艺及加工方法日趋先进和多样化,除了提花毛巾以外,还有印花、高矮毛圈、绣花、贴花、双层等风格各异等产品。
二、毛巾织物的组织(一)毛巾织物的基本组织毛巾织物中地经纱与毛经纱排列之比一般为l︰l,另外地经纱与毛经纱排列之比还有1︰2,2︰2等排列情况。
第八章纹织设计项目4双层纹织物设计第八章纹织设计项目4—双层纹织物设计项目介绍:双层纹织物由两组经纱与两组纬纱交织而成,织物通过表里交换的方式使织物表面的色彩和层次多样化,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本项目以高泡双层装饰纹织物的设计为驱动,并通过对传统的多色经多色纬提花沙发织物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双层或多层纹织物特点和设计特点,熟悉双层或多层纹织物的设计过程,并能够进行双层或多层纹织物的组织设计、意匠设计和装造工艺设计。
项目任务:完成多色经多色纬的提花纱发布的分析和设计。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双层纹织物生产特点和设计过程。
能力目标:能够把所所学的有关纹织的知识运用到多层纹织物的设计中,会对多层纹织物特别是传统的多色经多色纬的提花纱发布进行分析。
素质目标:模仿和创新。
一、项目实施流程1、品种规格设计:形成产品规格表。
2、纹样设计:形成纹样设计任务,确定纹样的大小、全幅花数和纹样的结构。
3、组织分析与设计:针对双层织物的结构特点,设计织物的地部、花部的表、里组织,并能经过合成和变化,形成织物的地部、花部的双层(或多层)的组织图。
3、装造工艺设计,形成装造工艺单,并对装造工艺进行计算。
4、意匠设计:形成意匠图和纹板文件。
二、项目实施的知识要点1、双层(或多层)纹织物特点双层(或多层)纹织物是由两组及以上的经纱分别与两组及以上的纬纱交织而成,在织物结构上可以分成表、里两个层面或多个层面。
织物表面效果由表经表纬交织而成,里经里纬则交织成织物的里层,也就是织物反面效果。
在设计上常常通过变化表里经纬纱的组合方式,表里经纬纱的浮长和织物表里层的接结方法来形成各种混色织纹效果。
在组织结构上,由于是双层(或多层)组织结构,经纬纱的交织方法复杂,所以在产品设计上难度较大,在高档提花装饰织物中,双层结构的设计常采用表里换层和表里自身接结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较紧密,组织种类不多,以各种经纬纱依次组合来形成织物的表面效果,这样,织物的经纬纱组数越多,织物的表面效果越丰富。
《纹织物设计实习》报告纹织物设计(纹织CAD)作品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姓名:班级:支持软硬件:浙大经纬纹织CAD时间:————————指导教师:纬二重纹织物设计设计步骤:1.从网上选择一个纹样图,并以bmp的形式保存在文件夹中。
2.打开文件。
从bmp文件夹中找到你的图片。
并打开图片。
3.将图片进行裁剪、自动分色(分色数设为3)、新建(意匠设置,设经密为56根/厘米,纬密为54根/厘米,织机纬密为52根/厘米,缩放)4.组织表配置(分别设置8枚3飞缎纹组织:p8-3w表组织、p8-3j里组织;创新组织:平纹组织p1-3w表组织、p4w里组织;再建立合成组织:p801、p802;创新组织p1-1、p2-2)5.重设意匠(经密数设为8的倍数,纬密数设为16的倍数,缩放)6.对所得的图片进行保存,文件名为意匠17.意匠图设色、修改与勾边。
该织物共有3种组织,所以意匠色为3色。
将图片按比例放大,换色填充。
意匠图一个横格代表2根纬纱,勾边可以采用自由勾边。
然后将图片进行填充,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换色和表面换色。
意匠图编辑好以后再保存到纹织CAD系统中。
8.重设意匠。
将其中的纬密和纬纱数分别改为该织物的总纬密以及总纬纱数,由于织物为纬二重的织物,且二种纬纱为1:1的关系,所以纬密和纬纱数都应该各增加一倍,也就是说将小样参数中的纬密改为108,纬纱数改为1184。
改好小样参数之后确定“是否将原图缩放”选中,此时织物中的每一纵格还是表示一根经纱,而每一横格则只表示一根纬纱了。
9.铺组织(参考组织为p1-1,将1号色与2号色换为其他颜色,再选择一号色点击背景铺组织)10.投梭该织物为两纬常织,所以只需要生成两梭投梭。
投梭时,投梭时先选1号色投第1纬从头投至尾,再选2号色投第2纬从头投至尾。
在两梭都投完之后,先点击撤销,然后再保存投梭。
11.进行组织表配置。
该织物有两纬,且是按展开的做法来做的组织,最后的组织表中每一种颜色对应的组织都只有一个,意匠展开以后织物组织图,每种颜色的第1纬组织和第2纬组织都是相同的。
纹织物设计实例
更新2011.12.18 郑天勇
原则:某个色块要真实显示颜色,则仅需将该色的系统占组织的绝大多数部分即可达到效果。
如显示红色效果,若使用红色经纱,则采用经面组织;若采用红色纬纱,则采用纬面组织。
图案中的颜色块仅仅表示的是某一种组织结构,不一定要在最终的织物上显示这样的颜色。
若确实要显示这样的颜色,还要纱线颜色的配合
看图中是否有的颜色可以用图中已有的其他颜色混合得到。
若可以,则可以少用一种系统的纱线,通过经面组织或纬面组织的经纬组织点的比例控制得到颜色效果。
流程:1 纹样设计;2 色纱层数排列设定;3 电子龙头设定;4 提花工艺设定(纹样文件选定、电子龙头文件选定、纱线选定、组织与颜色的对应、纹板检查、织物外观模拟、纹板输出等)
最简单的例子(单层,经纬都是1:1,即单层经单层纬设计)
步骤1 纹样设计;(100*100像素点纹样)
并保存为1.des
步骤2 色纱层数排列设定;(略,在第4步骤中有简单设定)
步骤3 电子龙头设定;(设定纹针为100)
保存为1.ncl
步骤4 提花工艺设定
(1)织物总体规格设定
(2)纱线颜色设定
(3)织物组织选定(4)外观模拟
(5)纹板图
在Texcelle中的层数1和2既不代表上层,也不一定是下层,仅仅说明是某一个层的代号。
参见avi4视频的相关截图如下:
在这个纹样设计中,排纱情况如下(单经双纬):
经纱:红色纬纱:层1 为蓝色纱层2为黑色纱
注意:
蓝色区域的组织为:
要求显示蓝色的纬纱,故经纱与层1的纬纱(蓝色)组织为纬面组织(选了八枚缎纹),
与层2的纬纱(黑色)任意组织都可以(因为不显示),但纬二重组织,里面为经
组织为好,且为了织造方便(最好缩率与层1相近),选经面八枚缎纹
红色区域:显示经纱(红色),故与层1和层2 都为经面组织为好,选用经面八枚缎纹
黑色区域的组织为:
要求显示黑色的纬纱,故经纱与层2的纬纱(黑色)组织为纬面组织(选了八枚缎纹),
与层1的纬纱(蓝色)任意组织都可以(因为不显示),但纬二重组织,里面为经
组织为好,且为了织造方便(最好缩率与层2相近),选经面八枚缎纹
在这里:蓝色区域的层1是上层,黑色区域的层2是上层。
因此,不能简单地根据层的标号来认定属于上层还是下层。
判断层数的方法还是老办法:浮长线方法。
因为是纬二重组织,显然,纬面缎纹的位于上层。
由此可以断定,在蓝色区域,层2与经纱交织的为上层;而在黑色区域,层1纬纱与经纱交织的组织为上层。
//20101225
高级举例1
欲设计如下图案,可以考虑采用4种方案。
设计中像素点为400*400。
方案1:单经单纬(色纱排列法)
经纱采用蓝色纱线,纬纱在部分区域采用红色,另部分采用粉色
蓝色部分采用经面组织,其余部分采用纬面组织
注意:红色部分的纬纱必须是红色,粉色部分的纬纱必须为粉色,其余部分的纬纱可以为任意颜色,当然,为了简便,其余分别为红色或粉色(可以用画线方式设定,也可以按照公式设定,因为纬纱总数400,可设220(红色)180(粉色)
组织设定如下:
效果如下:
方案2:单经单纬(调色法)
经纱采用蓝色纱线,纬纱采用红色
蓝色部分采用经面组织,红色部分采用纬面组织,粉色(紫色)部分采用同面组织
利用蓝色和红色的1:1调配,达到粉色效果
不采用设计档的色纱排列,而是简单设定为单经单纬,且都为1种颜色
设定经纬纱颜色(因为设计档的颜色无效了,必须重新设定经纱为蓝色、纬纱为红色)
点击如图按钮,设定组织
设计效果如下:
方案3:单经双纬,无停撬
经纱采用红色纱线,纬纱采用蓝色:粉色=1:1 比例排列
蓝色和粉色部分采用纬面组织,红色部分采用经面组织
还是采用原来的设计图,但是在product的新建中,稍加改变。
纬纱排序为1,2
密度增加1倍,为20纱线/cm
修改经纱颜色A变化为红,(见下图)
再修改纬纱颜色,将颜色B改为粉色。
设定组织图思路:
注意:不存在说哪一层是表层,哪一层为里层。
因为,是表里换层。
只能根据经纱和纬纱的排列,找到
第n层(n=1或2)是某个颜色层。
要根据效果,决定哪一层在上面。
如果效果图要显示某颜色,
(1) 首先根据颜色查找是经纱还是纬纱显示该颜色
(2) 若经纱是该颜色,则要设定该经纱所在的层的组织为经面组织;同时,设定经纱的另外的其他层的组织为纬面组织,这样可使得该经纱颜色在表层;(如本例子的红色部分,红色是经纱,只有1层,故所有与红色交织的任意纬纱都设定为经面组织)
否则,纬纱是该颜色,则要设定该纬纱所在的层的组织为纬面组织;同时,设定纬纱的另外的其他层的组织为经面组织,这样可使得该纬纱颜色在表层(若本例子中的蓝色和粉色部分的组织设置);
或者,若经纬纱都有该颜色,则任意设定组织,无论经面还是纬面组织。
蓝:粉=1:1 按照顺序,蓝色(A纱)在第1层,粉色(B纱)在第2层
由于是纬纱双层,故纬纱要显示800根
方案4:单经双纬,有停撬(后面第29页有真正的、完全的操作过程)
经纱采用红色纱线,纬纱采用蓝色:粉色=1:1 比例排列
蓝色和粉色部分采用纬面组织,红色部分采用经面组织
无粉色区域采用停撬处理,可以节约粉色纬纱
根据原来的设计图,首先“移处经纱/纬纱信息”,然后点击“工具|产生新的经纱纬纱设计|产生新的定义”,如下图
弹出对话框,点击“”(打开经纬纱配置编辑器),开始配置其层数(经纱层数和纬纱层数)和停撬配置。
出现下面的界面。
在每个条目上点击后,图标激活
分别点击经纱(Scale, Yarn),再“”(新增)。
再依次对纬纱(Scale, Yarn)和停撬(on off)操作后,如下图结果所示
然后,点击“
”(保存)
对于保存经纬纱的配置文件,也可以用如下方法得到。
此后,将出现上面的“另存为”对话框。
右侧主要部分的打开文件按钮
选择所需要的wwp文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图片:(注意该图是后来补上的,weft(1,2)实际此时还只能显示为weft(1))
现在,开始配置经纬纱排列。
由于经纱只有1层,采用默认配置。
(不作任何修改)
纬纱有2层,需要重新配置。
//20101227
方案4 用如下设计解决: zty20101227-onoff
注意:以下的图大多数是后来补充的,只是提醒大家按照下图的方式设置。
在操作时,部分信息不完全与此一样。
但操作后的最终结果应该与下图一致。
经纱规则
经纱排列定义(用红色,编号13)只有一个颜色。
注:若颜色为1蓝1红,则要写为“1,13”。
次序:是指在第1层中的纱线的排列次序,1表示经纱A。
如此处键入“1,3”,则经纱的色排则是1A1C。
注意:这里的下面的颜色是指意匠图(纹样设计图)中出现的颜色,而不是指纱线颜色。
纬纱规则
第2层停撬,规则上写“*”,表示首先将该层纱线全部删除(此时也可以用默认的颜色254代替);然后再添加第2层,写“2”,同时将20号颜色拖动到相应的位置,表示凡在意匠图上20号颜色处的图案的第二层采用停撬处理。
注意:在点击第几层时,首先将1和2两个小方格都点成阴影状态,然后再点击要点的层数,使之呈现白色状态,即可选中。
纬纱排列定义
第1层写“0”表示不停撬,第2层写“1”表示停撬。
保存经纬纱配置后,应用该定义。
得到如图的层数效果:
新建时,注意纬纱密度与经纱相同,否则,将来图案压扁了。
颜色基本自动调入,仅仅是经纱颜色不正确。
重新设置即可。
反面效果
//方案4 20111208的设计过程(真正的、完全的操作过程)纹样和纱线排列设计
先设计一个400*400的纹样
色纱排列
关闭该窗口。
并返回到
点击文件夹图标,打开刚刚保存的配置文件。
保存wwd文件后。
此时,左侧第2个窗口的下方出现了停撬的粉红色标志。
再次放大,可以看到纬纱和经纱采用的纱线序号、织物层数、停撬分布等信息。
设计样卡。
保存到
纹织工艺设计
纬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