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美文学选读》教学大纲剖析

《英美文学选读》教学大纲剖析

《英美文学选读》教学大纲剖析
《英美文学选读》教学大纲剖析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601100460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选读

英文名称:Selective Reading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32 学分: 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 0

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9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适用层次:本科

先修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精读

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英语专业学科组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就业岗位需要阐述);

本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国家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颁布并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地得知英语专业课程可以设置为三大模块。1.职业技能(听、说、读、写、译);2. 职业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英美概况等课程);3. 相关职业知识(包括涉外文秘、外交学概论、东西方政治经济学、商务和金融财会管理等课程)。这三大模块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绝不是将其中的一块用另一块来替代。新教学大纲的颁布确立了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英美文学选读》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和核心课程,通过文学阅读与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和英语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

本课程是大三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在基础阶段的课程(《精读》、《听力》等)学习中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以及一定的人文素养,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通过阅读与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目标:通过文学阅读,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品质与主题内涵,并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塑造良好的思维特质与情感维度以及人文素养。

2.职业知识目标:了解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各时期的文学特点;熟悉诗歌、

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形式;理解英美文学的代表作品内容以及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从而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3.职业技能目标:通过阅读与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分析、推理、评价等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分析问题与现象,培养人文意识。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六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英美文学发展史及代表作家的简要介绍以及作品分析;了解各个历史的主要历史背景,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掌握主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熟悉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文学鉴赏能力;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文学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以及人文意识。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英美文学选读》教学以教师课堂重点讲授,学生阅读与讨论的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经典文学阅读与体验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文学课堂中以及置身于文学作品中。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英美文学选读》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章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实践 指导 自学 小计 1 Introduction of literature

(文学介绍)

2 2 PPT 2 An outline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英美文学概述)

2 2 PPT

3 Anglo-Saxon Period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盎格鲁撒克时期文学以及中世纪

文学

1 1

2 PPT 4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Renaissance Period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

3 1

4 PPT

5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18th

Century(enlighten)

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

3 1

4 PPT 6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Romantic 3 1 4 PPT

Age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7 English Literature in Victorian Age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文学

3 1

4 PPT

8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20the

Century

英国二十世纪文学

1 1

2 PPT

9 The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美国早期殖民文学

1 1

2 PPT

10 The Age of Romanticism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1 1

2 PPT

11 The Age of Realism and Naturalism

美国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

1 1

2 PPT

12

American Literature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美国二十世纪文学

1 1 PPT

合计32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1.《英国文学新编》《修订版》;郭群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2.《美国文学新编》《修订版》:胡荫桐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

1.《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伟,1988年。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2.《美国文学大纲》 An outline of American Literature,吴定柏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美国文学简史》: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

4.《英国文学教程》:A Course Book of English Literature I,II,III 张伯

5. 《漫话英美文学》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网络资源:

1. https://www.doczj.com/doc/c68331921.html,/home/literature,

2.https://www.doczj.com/doc/c68331921.html,/

3. https://www.doczj.com/doc/c68331921.html,.au

4. https://www.doczj.com/doc/c68331921.html,/

(七)考核与评价

考核形式:过程性考核(30%)、终结性考核(70%)

评价方式:考试成绩、考勤、课后作业、学生自评与互评、课堂表现

评分标准:

1.考勤(20分):考勤环节主要以打分方式进行评价,整学期内随机抽取5次,在教学

开始前或教学结束后进行点名,并做好考勤记录。按照无故旷课一次扣2分;上课迟到一次扣1分的标准给每位学生记考勤分。此外,采用课堂点名回答问题进行考勤记录。

2. 课后作业(30分):每个章节的教学结束后,布置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

上交。教师通过批阅作业,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的掌握情况。

3、学生自评与互评(20分:首先是制定学生评价的评价方法及指标。学生评价包括自

我评价(10分)和小组评价(10分)两方面,评价不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为目的,主要是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团体合作等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4.课堂表现(30分)1)课堂提问:在每堂课开始前对前一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进行提

问,在课堂中根据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提问,按照、主动回答问题得1分。2)课堂讨论:在课堂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主题与问题讨论,并对学生的参与度与表现进行记录,按照优秀、良好、有待进步进行记录。

三、教学内容纲要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文学介绍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熟悉文学的定义、功能与类型;掌握学习英美文学的方法与目的;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文学?

2.文学的功能是什么?

3.一般而言,文学分为哪几种类型?

4.为什么要学习英美文学?怎么学习?

5.介绍一部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以及它对你的影响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讲授、学生课堂展示与评价

第二章英美文学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形成与发展;掌握英美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成就、文学流派以及重要作家。

二、教学内容

1.英国文学的各时期的划分以及重要文学成就、代表作品;

2.美国文学的各时期的划分以及重要文学成就、代表作品;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讲授

第三章盎格鲁撒克时期以及中世纪文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英国文学的起源和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掌握盎格鲁撒克逊文学与中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熟悉该时期的重要作家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

二、教学内容

1.历史文化背景:英国早期的三次征服及其影响;

2.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史诗《贝奥武甫》的内容以及特点;

3.中世纪文学:乔叟及《坎特伯雷故事集》

1) 英国诗歌之父英雄对句《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主题和结构

2)《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主要人物的刻画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讲授、指导自主阅读

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对后世英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影响;掌握该时期重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同时结合注释,读懂所选作品,熟悉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文艺复兴运动概述以及人文主义思潮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2.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1)伊丽莎白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伊丽莎白时代的诗歌

2)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和诗歌兴盛的原因

3.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1)埃德蒙。斯宾塞《仙后》

克里斯托夫.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威廉.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剧《哈姆雷特》、十四行诗(18)

弗兰西斯.培根《论学习》

2)莎士比亚戏剧的代表作品及其故事梗概、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思想意义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讲授、指导自主阅读与讨论

第五章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当时席卷欧洲的启蒙运动和新古典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特征和基本主张,及其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掌握该时期一些重要作家的创作生涯、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结构、主题、人物刻画、语言风格、社会意义等;同时结合注释,熟悉所选作品,了解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提高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启蒙运动

1)启蒙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启蒙运动的人文观启蒙运动的理性准则

2)启蒙运动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2. 新古典主义

1)新古典主义的创作旨意新古典主义的文学渊源新古典主义对散文、诗歌、戏剧创作的标准

2)新古典主义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3.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1)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中叶)

哥特式小说与伤感主义文学的兴起(后叶)

约翰.班扬《天路历程》

亚历山大.蒲伯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亨利.菲尔丁《汤姆.琼斯》

理查德.比.谢立丹《造谣学校》

托马斯.格雷《写在教堂墓地的挽歌》

2)斯威夫特讽刺散文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讲授、指导自主阅读与讨论

第六章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及其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影响;掌握该时期重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同时结合注释,熟

悉所选作品,了解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浪漫主义时期概述

1)浪漫主义时期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法国大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主张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2)浪漫主义文学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

2.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1) 威廉.布莱克《天真之歌》

威廉.华兹华斯《序曲》

塞.特.科勒律治《老水手之行》

乔治.戈登.拜伦《唐璜》

珀.比.雪莱《西风颂》

约翰.济慈《夜莺颂》

2.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梗概、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讲授、指导自主阅读与讨论

第七章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文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诗歌、散文、小说在创作思想上的进步和创作技巧上的改革;掌握对该时代主要作家的生平、观点、创作旨意、艺术特点;熟悉及其代表作的主题、结构、语言、人物刻画并通过作品选读加深体会感受,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1)早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动乱;中期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稳定;晚期的势力衰退和社会道德观念的改变以及功利主义思潮的泛滥

2)科学发现对传统的社会和宗教观念的影响

2.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的特点和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1)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

布朗蒂姐妹《简.爱》《呼啸山庄》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国王叙事诗》

罗伯特.布朗宁《指环与书》

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

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2《简.爱》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讲授、指导自主阅读与讨论

第八章英国二十世纪文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20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及其对现当代英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影响;掌握该时期重要作家的文学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 同时结合注释,读懂所选作品,熟悉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现代时期概述

1) 20世纪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与衰落

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主张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2)现代主义文学对当代英国文学的影响

2. 20世纪英国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1)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

约翰.高尔斯华绥《现代喜剧》

威廉.勃特勒.叶芝《驶向拜占庭》

T. S. 艾略特《荒原》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讲授、指导自主阅读与讨论

第九章美国早期殖民文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美国17-18世纪早期殖民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及其对现美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影响;掌握该时期重要作家的文学创作思想、

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 同时结合注释,读懂所选作品,熟悉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美国殖民文学概述

1) 17-18世纪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清教主义以及美国梦

2. 美国早期殖民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

1)富兰克林及其《自传》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讲授、指导自主阅读与讨论

第十章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19世纪初期至中叶美国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及其对同时代和后期美国文学的影响;掌握该时期主要作家的文学创作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刻画、语言风格等;同时结合注释,熟悉所选作品并了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概述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及文化背景

2)美国浪漫主义在文学上的表现

2.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1)华盛顿.欧文《见闻札记》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论自然》

纳撒尼尔.霍桑《红字》

华尔特.惠特曼《草叶集》

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

2)惠特曼的《草叶集》的主创意图、思想情感及诗体形式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讲授、指导自主阅读与讨论

第十一章美国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美国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及其对同时代和后期美国文学的影响;掌握该时期的主要作家的文学创作生涯、人生观及价值观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刻画、语言风格;同时结合注释,熟悉所选作品并了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现实主义时期概述

1)美国南北战争

2)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达尔文主义和法国小说家佐拉的影响

3)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2.美国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

1)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现实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地方色彩小说以及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3.美国现实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亨利.詹姆斯《黛西.米勒》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创新和艺术特色

西奥多.德莱塞《嘉丽妹妹》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讲授、指导自主阅读与讨论

第十二章美国二十世纪文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20世纪初期至中叶美国现代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及其对当代美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掌握该时期主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意图、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和语言风格等;同时结合注释,读懂所选作品,熟悉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文学

2.战后美国文学

垮掉的一代

黑人小说

实验小说(荒诞派小说)

3.美国现代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1)埃兹拉.庞德《地铁站一瞥》

罗伯特.弗洛斯特《雪夜停马在林边》

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海明威《老人与海》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讲授、指导自主阅读与讨论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

基础化学实验I (下) 基本知识问答 1指出下列情况中各会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采取什么方法避免? 答:(1)砝码被腐蚀: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通过校正仪器消除。 (2) 在重量分析中被测组分沉淀不完全:系统误差中的方法误差,通过对比试验消除。 (3) 天平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通过校正仪器消除。 (4)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通过校正仪器消除。 (5) 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通过做空白试验消除。 (6)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偶然误差。 (7) 某人对终点颜色的观察偏深或偏浅:系统误差中的主观误差,通过严格训练,提高操作水平。 (8) 天平的零点稍有变动:偶然误差。 (9) 移液管移液后管尖残留量稍有不同:偶然误差。 (10) 灼烧SiO2沉淀时温度不到1000C :系统误差中的方法误差,通过对比试验消除。2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消除测定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答: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方法误差、试剂误差、仪器误差和主观误差。方法误差可 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消除;试剂误差可通过空白试验进行消除;仪器误差可以通过校正仪器来消除;通过严格的训练,提高操作水平予以避免。 3准确度和精密度有何区别?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怎样衡量准确度与精密度? 答:精密度表示分析结果的再现性,而准确度则表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精密度高不一 定准确度高,而准确度高,必然需要精密度也高。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 低,说明测定结果不可靠,也就失去了衡量准确度的前提。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衡量;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4某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土0.2mg,如果称取试样的质量为0.0500g,相对误差是多少?如果称量 1.000g时,相对误差又是多少?这些数值说明什么问题? 答:称取试样的质量为0.0500g,相对误差为: E 0.0002 100% 0.4% 0.0500 称取试样的质量为1.000g,相对误差为: E 0.0002 100% 0.02% 1.000 这些数值说明对同一仪器来说,所称质量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5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土0.02mL ,如果滴定用去标准滴定溶液 2.50mL ,读数的相对误差是多少?如果滴定时用去25.00mL ,相对误差又是多少?相对误差的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0.02 答:滴定用去标准滴定溶液2.50mL,相对误差为:E1 100% °8% 2.50 0.02 滴定用去标准滴定溶液25.00mL ,相对误差为:E2 亦亦100% °.08%这说明使用滴定管时,滴定所用体积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6 化验室常用的普通试剂和指示剂溶液通常采用何种浓度表示方式?如何配制? 答:普通试剂和指示剂溶液常采用质量浓度表示。有的指示剂用量较少,可以质量浓度的分倍数表示。由于它们对浓度的准确度要求不高,所以配制十分方便,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放入烧杯中以适量溶剂溶

金融统计分析期末测试题

金融统计分析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政策银行的是()。 A.中国进出口银行 B.交通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 D.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中国金融统计体系包括几大部分?( ) A.五大部分 B.六大部分 C.四大部分 D.八大部分 3.货币和银行统计体系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是()。 A.非金融企业部门 B.政府部门 C.金融机构部门 D.住户部门 4.我国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中的货币概览是()合并后得到的帐户。 A.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与特定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B.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特定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C.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非货币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D.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与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5.某人投资了三种股票,这三种股票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如下表,矩阵第(i,j)位置上的元素为股票i与j的协方差,已知此人投资这三种股票的比例分别为0.3,0.3,0.4,则该股 C.6.1 D.9.2 6. 对于付息债券,如果市场价格低于面值,则()。 A.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 B.到期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 C.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D.不一定 7. 假设某股票组合含N种股票,它们各自的非系统风险是互不相关的,且投资于每种股票的资金数相等。则当N变得很大时,投资组合的非系统风险和总风险的变化分别是()。 A.不变,降低 B.降低,降低 C.增高,增高 D.降低,增高 8.某种债券A,面值为1000元,期限是2年。单利每年付一次,年利率是10%,投资者认为未来两年的折算率为r=8%,则该种债券的投资价值是()。 A.923.4 B.1000.0 C.1035.7 D.1010.3 9.在通常情况下,两国()的差距是决定远期汇率的最重要因素。 A.通货膨胀率 B.利率 C.国际收支差额 D.物价水平 10.2000年1月18日,英镑对美元汇率为1英镑=1.6361美元,美元对法国法郎的汇率为1美元=6.4751法国法郎,则1英镑=( )法国法郎。 A.10.5939 B.10.7834 C.3.9576 D.3.3538 11.我国现行的外汇收支统计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A.国际收支平衡表 B.结售汇统计 C.出口统计 D.进口统计 12.某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为2.5亿元,利率敏感性负债为3亿元。假设利率突然上升,则该银行的预期赢利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清楚 13.下列哪项变化会导致银行负债的稳定性变差? ( ) A.短期负债的比重变大 B.长期负债的比重变大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大纲 ××××××××化学与化工学院 二〇一三年七月

2.大纲正文格式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分析化学实验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学科基础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学时学分:总学时 96 总学分 3 实验学时 96 实验学分 3 应开实验学期一~二年级二~三学期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系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之一,它即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紧密配合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及分光光度法。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达到下列要求: 1. 了解分析化学试验在生产实际及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 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分析化学试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 3. 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设计分析方案,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作风以及做事认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实验素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实验加深对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有关理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操作;学习并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操作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学会运用误差理论和分析化学理论知识,找出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关键环节;学会正确合理的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使学生初步具有解决分析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适用专业: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 四、主要仪器设备: 托盘天平、电子天平、电炉、烘箱、漏斗、马弗炉、瓷坩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容量瓶、烧杯、试剂瓶。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为单独设课,所以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该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材中给出相关的实验内容,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任课教师向学生讲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后,方可进行实验。 3.实验1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解答.doc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解答(1).doc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解答(1) 考生:考试总分:100分考生选择题总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题) 1.在配位滴定中,要准确滴定M离子而N离子不干扰须满足lgKMY-lgKNY ≥5( B )。 A.对 B.错 2.在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C ) A.量筒和烧杯 B.容量瓶和烧杯 C.锥形瓶和烧杯 D.容量瓶和锥形瓶 3.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过程中,加、减砝码或取、放物体时,应把天平梁托起,这是为了( B ) A.程量快速 B.减少玛瑙刀的磨损 C.防止天平盘的摆动 D.减少天平梁的弯曲 4.化学分析实验室常用的标准物质中,基准物质的准确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主要用于评价标准方法、作仲裁分析的标准( B )。 A.对 B.错 5.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就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 A )。 A.对 B.错 6.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7314的是( C ): A.0.73146 B.0.731349 C.0.73145 D.0.731451

7.配制碘溶液时应先将碘溶于较浓的KI溶液中,再加水稀释( A )。 A.对 B.错 8.砝码使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后,应对其质量进行校准( A )。 A.对 B.错 9.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B )。 A.对 B.错 10.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10的加入三乙醇胺,以EDTA 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C )。 A.Mg2+量 B.Ca2+量 C.Ca2+、Mg2+总量 D.Ca2+、Mg2+、Fe3+、Al3+总量 11.配制EDTA标准溶液用自来水,在直接滴定中将使测定结果( A ) A.偏大 B.偏小 C.不影响 D.大小不确定 12.浓度≤1μg/ml的标准溶液可以保存几天后继续使用( B )。 A.对 B.错 13.配制HCl标准溶液宜取的试剂规格是( A )。 A.HCl(AR) B.HCl(GR) C.HCl(LR) D.HCl(CP) 14.在实验室中浓碱溶液应贮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A )。 A.对 B.错 15.滴定管中装入溶液或放出溶液后即可读数,并应使滴定管保持垂直状态( B )。 A.对 B.错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后,我们能很明显的知道,《精神分析引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最为基础与简单易懂的部分—过失心理学;第二部分是释梦;而我认为第三部分—神经症通论—才是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前两部分都是为后者服务的,本书通过“过失心理学”将读者引入精神分析的理论范畴,通过释梦来解释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而两者的共同目的都是分析发现各种神经症的根源起因进而找到解决之道。所以,我将主要通过对论述它的由来来粗浅的认识本文。 那么,神经症是怎样产生的呢? 精神分析学的核心观点也是最引后人争议的观点就是“力比多理论”。“力比多”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性欲,但是更为确切的名称应该是“性冲动力”。它是一种能量,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性能量,这种能量的发展与变化不仅仅影响着某个人性格的成长而且也在无形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力比多”的成长可以分为前生殖期与生殖期两个阶段,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就是“力比多”的退化,也就是生殖期需求通过不正常的途径退化回前生殖期需求。 生殖期需求相对容易理解。一个正常的人类都会有性需求,需要通过性行为来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满足,那么这种需求就可以称作生殖期需求。但是人不可能从出生开始就知道并且有能力来满足这种需求,正如你不可能让一个婴儿去做爱或者手淫,但这种对性的需求却是始终存在的,所以,那个时期的需求就被定义为前生殖期需求。 另外,既然对性行为的需求一直存在,一个暂时没有性伴侣不敢违法嫖娼又羞于手淫的人该如何满足这种需求呢?此时的生殖期需求会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变为前生殖期需求,也就是说“力比多”能量会从性行为上转移到另外一件能使当事人获得愉悦感的事物上,这种事物可以是美食,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许许多多其他的事情。按照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周晓霞 (衡水学院应用化学系,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本文就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力度,使学生充分重视预习实验的重要性,以及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收到了初步效果。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O6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2)24-0001-01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是化学系的基础课程之一。现有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我们结合本学院的现状,对分析化学实验的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改革后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将学生化学实验教学从一般的知识技能传输验证性实验层次,提升到有目的地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度[1]。 一、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建设力度,增加了小型综合性实验以及多步合成实验。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将各分支学科的重要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综合实验,不仅可以锻炼综合实验技能,而且可以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培养科学思维能力。设计性实验按照实验题目,教师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学生自行查阅文献并根据待分析样品的性质、含量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教师修改后,学生即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最后结论。 二、使学生对预习实验报告引起足够的重视 分析化学实验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将实验内容写在黑板上,老师按照此内容讲解,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即使不预习实验课,按照黑板上的内容一步步做就可以了,对实验课不重视,更有甚者,不做实验,实验报告上的数据都是抄袭他人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让学生重视分析化学实验课,采取了以下措施:(1)预习实验报告一定要做好,包括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处理方法,并且课前检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可以引起他们对实验课的足够重视。(2)引导学生多思考。讲解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层层引导,使学生知道

《金融统计分析》作业试题(doc 7页)

《金融统计分析》作业试题(doc 7页)

《金融统计分析》作业(一) 一、单选题 1、下列中哪一个不属于金融制度。() A、机构部门分类 B、汇率制度 C、支付清算制度 D、金融监管制度 2、下列哪一个是商业银行。( ) A、中国进出口银行 B、中国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 D、邮政储蓄机构 3、《中国统计年鉴》自()开始公布货币概览数据。 A、1980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9年 4、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是()。 A、政府 B、金融机构 C、非金融企业 D、国外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荐的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非货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 B、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

C、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 D、经营存款贷款业务 9、当货币当局增加对政府的债权时,货币供应量一般会()。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0、准货币不包括()。 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活期存款 D、信托存款和委托存款 二、多选题 1、金融体系是建立在金融活动基础上的系统理论,它包括()。 A、金融制度 B、金融机构 C、金融工具 D、金融市场 E、金融调控机制 2、政策银行包括()。 A、交通银行 B、中信实业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国家开发银行 E、中国进出口银行 3、金融市场统计包括()。

A、商品市场 B、短期资金市场统计 C、长期资金市场统计 D、科技市场 E、外汇市场统计 4、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 A、保险公司 B、财务公司 C、信用合作社 D、信托投资公司 E、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5、基础货币在货币与银行统计中也表述为货币当局的储备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直接创造的货币,具体包括三个部分()。 A、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含存款货币银行的库存现金) B、各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对非金融机构的负债) C、中央银行自有的信贷资金 D、邮政储蓄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非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E、中央银行发行的中央银行债券 6、M1由()组成。 A、储蓄存款 B、流通中的现金 C、

2019.1《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Analyt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A08153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化学专业)。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应用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 二、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师范学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即是一门独 立的课程,又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紧密配合的课程。分析化学实验主要内容 为定量分析实验,重点学习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的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需完成10个实验项目,大纲共安排实验项目12个:基本操作实验2个、验证实验8个、综合实验2个。12个实验中必做实验8个,选做实验4个,选做实验由学生任选其中2个实验合计组成10个实验。在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全部内容。合计42学时。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基本操作技能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树立“量”的概念,加深分析化学〈定量〉理论部分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为了完成本实验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明确各个实验的原理和实验内容,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在实验中做到心中有数。学会正确合理的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掌握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基本仪器的使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培养学生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的良好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细致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30%)、加平时实验综合成绩(70%)为实验课程总成绩。 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 平时实验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纪律考勤等各个环节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实验报告40%:实验报告要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应包含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最终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在对梦的解释中,提出了显易与潜意、释梦;精神官能症及精神分析有理初步的了解,更对人、人性和人的欲望有理更清晰和更全面的了解。精神分析学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包括:精神层次理论、释梦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这里的“性弗洛伊德以为被压抑的欲望主要是性的欲望,但他所说的“性”是指一切敏感区的快感。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主要把通过谈话或暗示进行的精神治疗,称之为谈疗法,是他后来发展的精神分析法的基础。认为当人的物理能的水平过高时,就需要释放或宣泄,从而促成了神经病的消失。精神分析的治疗同其他方面的治疗不同,精神分析治疗主要是医生同病人谈话之外,别无其他。在治疗中,病人说出他的以往经验、目前的印象,诉苦,并表示他的愿望和情绪,医生则只有静听,设法引导病人的思路,迫使他注意某方面,给他一些解释,观察他的反应。弗洛伊德以舌误为例,谈过失心理学。认为舌误只是在所表示的意义之外增加一个第二义;是把原意说反或弯曲、更改意向;他认为一个人犯了过失,必定是由于这个人疲倦或不舒服、兴奋、注意集中于他事的结果。但我认为当一个人处于紧张状态或心理上力求做到最好的时候,也会出现舌误的情况。通过睡眠来解说梦。认为精神错乱及妄想都可以起源于梦,梦自然不是一种心理历程,而是物理刺激在心理上的表示。梦是睡眠不欢迎的补充物,梦会使我们晚上的休息变得很累,使我们不能有一个好的、安适的睡眠。而且我们做的梦是混乱的、愚蠢的与怪诞的,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的。对于精神官能症,弗洛伊德认为“不仅是症状的意义理所当然的是潜意识的,而且症状和潜意识之间尚有一种互相代替的关系,而症状的存在也只是这个潜意识活动的结果”,而且“精神病患者的冲突不同于正常人在两种相反的冲动间的奋斗,而是一场介于已经进入心灵的意识和前意识阶段的力量与滞留在潜意识阶段的力量之间的斗争”,而精神分析的任务就在于寻找潜意识并使其进入意识领域。 睡眠时我们不愿与外界有所干涉,也不愿对外界发生兴趣的情境之一。我们借助睡眠脱离外界,躲避外界的刺激,之沉浸在自己那美好与快乐的梦境之中。认为只要有不如意的事,睡一觉做个好梦就会心情变得开朗,忘记一切。但我们在睡眠的时候,心灵的活动必须消减,否则真正的睡眠安静达不到,那我们就会无法完全避免一些心灵活动的残余物了,而做梦的行为就是残留物的表现,不利于人格的发展。而且有时候人的潜意识就彷佛一个垃圾场,里面堆积了大量负面 的而且是平日里不愿意被回忆的痛苦碎片,正常情况下它们会在人进入睡眠时以噩梦的形式呈现在人面前。而且这些莫名其妙的负面情绪也会在白天突如其来的涌入脑海,迫使人中断正在进行着的生活而进入一种痛苦与消沉之中。让他的生活处于悲伤之中 精神分析引论这本书是应20世纪初的时代要求出现的。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矛盾戳能够冲,自然科学开始了一系列革命,这些都要求从微观上、从新的角度研究人的“内心世界”。弗洛伊德主义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的理论基础是精神分析引论,因而,从系统地阐述这一理论的《精神分析引论》中可以窥见其开创性。然而,他其中的一些理论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反对和批判。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其精神分析学说作为精神疾病治疗的一种理论和技术,因强调精神疾病的心理原因而不是嚣质原因、强调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引论》全书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神经病通论三编。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没有任何精神分析学的知识,因而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弗洛伊德认为听众已经通过研究,扩大了阅读的范围,于是放手讨论比较复杂的问题,即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原因如下:首先,它开辟了无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意识心理学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无意识)在行为中的作用。这对文艺创作、对创新型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它吧认得需要、冬季和人格,白字心理学研究的首位,主张从内而外、从深层向表层研究人的行为,从而开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新的研究领域。这相对于长期以来占据人们头

电大本科金融《金融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金融统计分析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金融市场统计是指以( )为交易对象的市场的统计。 A.证券 B.股票 C.信贷 D.金融商品 2.信用合作社包括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货币与银行统计中,它们属于 ( ) A.非货币金融机构 B.存款货币银行 C.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D.非金融机构 3.当货币当局增加对政府的债权时,货币供应量一般会(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以下几种金融工具按流动性的高低依次排序为( )。 A.现金、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债券、股权 B.现金、活期存款、债券、储蓄存款、股权 C.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债券、股权 D.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股权、债券 5.通常,当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时,股市行情会( )。 A.看涨 B.走低 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 6.某产业处于成长期,则其市场表现(价格)的特征是( )。 A.大幅度波动 B.快速上扬,中短期波动 C适度成长 D.低价 7.A股票的p系数为1.2,B股票的p系数为0.9,则( )。 A.A股票的风险大于B股 B.A股票的风险小于B股 C.A股票的系统风险大于B股 D.A股票的非系统风险大于B股 8.假设某股票组合含N种股票,它们各自的非系统风险是互不相关的,且投资于每种票的资金数相等。则当N变得很大时,关于股票组合的总风险说法正确的是( )。 A.总风险在变大 B.总风险不变 C.总风险在全面降低,当N大于30时,总风险略微大于市场风险 D.总风险的变化方向不确定 9.对于付息债券,如果市场价格高于面值,则( )。 A.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 B.到期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 C.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D.不一定 10.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日元汇率的标价方法是( )。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买人价 D.卖出价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汇率风险只在固定汇率下存在 B.汇率风险只在浮动汇率存在 C.汇率风险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均存在 D.汇率风险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均不存在 12. 2000年1月18日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对英镑汇率是:1英镑-1. 6360-1. 6370美元,某客户卖出100000美元,可得到( )英镑。 A.61124. 70 B.163600 C.163700 D.61087. 36 13.同时也被称为“一价定律”的汇率决定理论是( )。 A.购买力平价模型 B.利率平价模型 C.货币主义汇率模型 D.国际收支理论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实验教学大纲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英文名称::T he Research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程(必修)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 学时学分:54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化学教学论 二、课程简介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是研究化学实验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学生在高年级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和规范的操作技能、技巧,并探索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的改进,为学生从事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准备实验和演示实验的能力。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技巧,并具备一定的改进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的良好科学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四、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50%,采用课堂提问、实验小作业等形式进行;期末课题交流,交流成绩占50%。本课程不设书面考试。考核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1.平时做实验的态度、实验的结果; 2.每次作业及实验报告有否创新的设想; 3.交流发言或模拟演示讲课;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六、实验内容 实验一、灯的使用和玻璃管加工 目的要求:1、了解煤气灯或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掌握玻璃管的截断、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内容:1、灯的使用 2、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酒精灯、煤气灯(或酒精喷灯)、石棉网、木条、硬纸片、 锉刀、橡皮胶头、玻璃管、捅针、灯芯绳、玻玻棒、米尺、 量角器。 计划时数: 4学时 实验类型:必做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每组人数: 1人 实验二、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目的要求: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探索水电解器的代用装置。 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 演示的初步能力。 实验内容: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要求装置简单、便于操作、现象鲜明、装置合理)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导线、水槽、直流稳压电源、电插板、试管、铁钉、保 险丝、1:10的稀H 2S0 4 、l0%的NaOH溶液 计划时数: 4学时 实验类型:必做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每组人数:1人 实验三、氧气的性质演示实验的准备 目的要求:1、了解氧气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本实验的操作 技术,总结实验成功的关键。

(推荐)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注:由于在一级、二级纯度的水中,难于测定真实的pH值,因此,对一级水、二级水的pH 值范围不做规定;由于在一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可氧化物质和蒸发残渣,对其限量不做规定,可用其他条件和制备方法来保证一级水的质量。 1.1.1 蒸馏水 通过蒸馏方法、除去水中非挥发性杂质而得到的纯水称为蒸馏水。同是蒸馏所得纯水,其中含有的杂质种类和含量也不同。用玻璃蒸馏器蒸馏所得的水含有Na+和SiO2-等离子;而用铜蒸馏器所制得的纯水则可能含有Cu+离子。 1.1.2 去离子水

利用离子交换剂去除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杂质所得的纯水,称之为离子交换水或“去离子水”。未进行处理的去离子水可能含有微生物和有机物杂质,使用时应注意。 1.1.3 纯水质量的检验 纯水的质量检验指标很多,分析化学实验室主要对实验用水的电阻率、酸碱度、钙镁离子、氯离子的含量等进行检测。 1.电阻率:选用适合测定纯水的电导率仪 (最小量程为0.02μS·cm-1)测定(见表1.1)。 2.酸碱度:要求pH值为6~7。检验方法如下: ① 简易法: 取2支试管,各加待测水样10 ml,其中一支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剂应不显红色;另一支试管加5滴0.1% 溴麝香草酚蓝(溴百里酚蓝)不显蓝色为合要求。 ② 仪器法: 用酸度计测量与大气相平衡的纯水的pH值,在6~7为合格。 3.钙镁离子:取50 ml待测水样,加入pH=10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液1 ml和少许铬黑T(EBT)指示剂,不显红色(应显纯蓝色)。 4.氯离子:取10 ml待测水样,用2滴1 mol·L-1HNO3酸化,然后加入2滴10 g·L-1 AgNO3溶液,摇匀后不浑浊为合要求。 化学分析法中,除络合滴定必须用去离子水外,其它方法均可采用蒸馏水。分析实验用的纯水必须注意保持纯净、避免污染。通常采用以聚乙烯为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载实验用纯水。 1.2 常用试剂的规格及试剂的使用和保存 分析化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根据所做试验的具体情况,如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分析对象的含量及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等,合理选择相应级别的试剂,在既能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同时,又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外试剂应合理保存,避免沾污和变质。 1.2.1 化学试剂的分类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 周泉严泽胜赵强海译国际文化出版社2000,10 图书馆编号:213654856 弗洛伊德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读后感 我所读的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著的《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这本书是弗洛伊德所做的演讲,正如序言所讲:“这一卷是我在1915-1916年和1916-1917年两个冬季学期给不同性别的医生和一般听众所进行讲演(在大学里)的忠实再版。”能使人们了解精神分析或是能引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和重视精神分析的价值。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动作倒错,介绍了日常生活发生的一些口误、笔误、误听、遗忘等,为什么会发生动作倒错,这些动作倒错背后隐藏着什么呢?第二部分,梦,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独创建树,并对梦的解析过程中形成了弗洛伊德的重要理论,在这一部分讲了梦的价值,形成原因,以及所反映的东西。第三部分,神经症通论,这部分就是弗洛伊德的重大理论成果,在这个过程可以了解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并对精神分析有一颗自己的轮廓和看法,并从中学到许多,自己的思维感触良多。下面详细的介绍每一部分的内容,以及我看过的感受和看法。 第一部分、动作倒错 起先我对这本书并不感兴趣,第一感觉枯燥,没有来的有些抵触,再者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力比多”的成分居多。但在看的过程,开始有了兴趣,它并不是纯理论性的东西。在里面穿插了许多例子,有助于理解和揣摩,并根据其中的例子反映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动作倒错现象,并对其现象的实质的了解。 也许我们也注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错误:失言、笔误、遗忘等现象。在没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之前,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比较贴合弗洛伊德的是俩种意图的冲突,我认为是主观性太强。只是我的认知太肤浅,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只是觉察到了这些,但我们并不了解引发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实质。弗洛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120 学时;【开课模式】必修 【实验学时】36 学时【上机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课【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开课单位】石油化工学院 【授课对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机化学品分析、煤化工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主的基础课程。实验是无机化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归纳、撰写报告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无机及分析实验课的学习,不仅加深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而且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树立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使其初步具备作为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1、掌握常用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 2、掌握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和统计处理方法。 实验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独立的基础实验课。课程的安排服从“一体化、渐定式、多层次、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和模式。着力于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教学内容着眼于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研究活动,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专业的基本实验技术,研究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熟悉重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加深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地掌握化学实验

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准确观察化学反应 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达到训练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的任务包括: (一)实验室一般知识介绍 1.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2.简介有效数字和误差理论。 3.介绍正确书写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方法。 (二)基本操作和仪器使用 1.初步训练的内容包括:掌握重结晶,离心分离,滴定操作和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掌握半自动电光天平、pH计、电导仪、温度计、比重计、气压计、干燥箱、直流电源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选择干燥剂和冷冻剂的原则。 2.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掌握玻璃的切割和弯曲,塞子打孔,仪器的安装和拆御方法;掌握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直接加热和水浴加热的技能;掌握气体发生器的组装,气体的净化、干燥和收集方法;掌握台秤、洒精灯、洒精喷灯、量筒、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三)介绍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常用仪器的名称、规格和性能,化学试剂,温度的测量和温度计的校准以及无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实验和专题讲授的内容 二、实验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一)实验室基本安全知识及基本操作 1、熟知实验室的基本安全知识 2、掌握滴定分析仪器的基本使用及操作。 (二)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分析天平的构造及性能 2、掌握分析天平正确的使用方法。 主要仪器设备:TG-328G型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台秤,称量瓶,锥形瓶实验内容:NaCl的称量 (三)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用酸度计测定醋酸电离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化学实验心得(精选3篇)

分析化学实验心得(精选 3 篇) 篇一: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的感想 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的感想 杨松 资源环境学院 2010 级 环境五班 22201020210126 论文关键词:分析化学创新教学兴趣 论文摘要:提高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让我们学生自己学会 根据实验目的而设计出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其产物量的估算。 分析化学是许多涉及化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分析化学中, 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刻理解所学 的内容,牢固掌握基本操作,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综合 素质。 然而,从老师的教学模式来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以致学生对分析化 学实验课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只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难以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从学生自己的身 上着手,就是让大家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去完成实验要求。 1、老师的基础知识教导。老师使用极其幽默的语言教学,让同学们增加对分析化学的兴 趣,从而增加对实验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分析化学实验对规范性操作要求很严,仅靠上课时教师演示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老师可 以使用一些现代的教学方式, 例如使用动态 PPt 教学, 或者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操作的 基本步骤及应该注意的基本事项。 2、 耐心细致地指导,并进行阶段性检查,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分析化学实 验有着严格规范的操作要求,这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最基本保证。没有规范的操作技能训练 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验能力。加强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和专业理论 知识储备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关键因素。 在进行新的实验课程之前,不是立即开展正规的实验活动,而是先进行基本操作训练, 训练过程中,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耐心指导操作不规范的同学, 并时刻提醒大家实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能理解规范操作的必要性并能较快地掌握操作 要点。提前通知学生在天平称量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实验完成后,将进行阶段性测验,检 查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规范操作的掌握情况,检测不合格的学生将不允许做下一轮实验, 在这种压力下,学生几乎都会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按照规范性操作的要求去练习,直至 熟练掌握规范性操作,从而养成严谨的实验习惯。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铺设解决问题的阶梯,从实验中提炼问题,又能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英文):基础化学实验(Basic Chemical Experiment) 课程编号:09576 课程性质:基础课 学时/学分:352学时/11学分 开课学期:第1~6学期 适合专业: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给排水、环科、环工、材料、材型等 二、教学目的 基础化学实验是湖南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独立设置的化学实验 课程之一,是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给排水、环科、环工、材料、材型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四个模块,通过协调各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对重复的内容进行合并,对缺少的内容进行增补,将实验教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每个实验项目,强化基本操作训练,加强综合设计性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观察能力、实验数据处理能力、仪器设备使用能力以及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和分析解决实际的能力,把实验课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使学生不仅“会做”而且“会想”,为后续的综合创新实验和专业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学生必须达到如下教学要求: 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理论、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包括:玻璃仪器的清洗,简单玻璃仪器的制作,加热和冷却方法,常见离子的基本性质与鉴定,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方法,典型无机与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合成、分离和纯化方法,半微量实验操作方法,常用的色谱、光谱和电化学分析方法,滴定分析法(含酸碱、配位、氧化还原及沉淀滴定)与重量分析法等。 2、具备细致观察进而分析判断实验现象的能力,能正确诚实记录实验现象与结果;处理实验结果时具有逻辑推理、做出结论的能力;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运用化学语言进行科学表达,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具有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根据实验需要,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互联网以及其它信息源获取必要信息,能独立、正确地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产品质量鉴定等),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4、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等科学品德和科学精神。 5、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前的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测量所依据的扼要原理和实验技术,实验操作的计划,实验的注意点,做好数据记录的表格,以及注明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等。具体实验操作时要求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原始数据,严格

分析化学实验室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实验室基础知识 1、实验课必须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领会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内容和步骤,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对将要进行的实验做到心中有数。 2、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的安静,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应积极思考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和作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异常情况时,要研究其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3、对不熟悉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听从老师的教导,切不可随意动手。 4、实验台保持清洁,爱护公物。 5、认真做好原始数据的记录,实验现象的记录。不能凭主观意愿删去自己不喜欢的数据,更不能更改数据。若记错了,在错的数据上划上一道杠线,再将对的记录。 6、操作结束后整理工作台等。

7、实验结束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和回答 思考题,及时总结做好实验的要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误差分析。 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 1、机械洗涤(烧杯、表面皿、试剂瓶、锥 形瓶、量筒)用刷子刷干净。 2、洗液洗涤(移液管、吸量管、滴定管) 用洗涤剂洗净。 分光光度计中使用的吸收池,一般采用酸洗液洗涤。 注意:无论上述哪种方法洗涤器皿,最后都必须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荡洗三次。 干净的标准:洗净的器皿在水流出后,内壁应均匀的润上一薄层水,若器壁仍挂有水珠,说明未洗净必须重洗。 分析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一、所有的分析数据,应当根据仪器的测量误差,只保留一位不定数字。 常用的如:质量:0.000X g;四位有效数字。体积:0.0X ml;两位有效数字。 PH:0.0X;两位有效数字。 电位:0.000X;四位有效数字。 吸光度:0.00X;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天平和称量 主要技术指标 1、最大称量(100-200g); 2、分度值(不同的天平分度值不同) 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检查天平是否水平,调整水平; (2)称量前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 (3)校准(按说明书) (4)称量:按下显示屏的开关键,待显示稳定的零点后,将物品放在秤盘上,关上防风门,显示稳定后即可读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