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选读课
- 格式:pptx
- 大小:586.89 KB
- 文档页数:9
英美文学选读自考重点英美文学选读是自考中一门重要且富有魅力的课程,它涵盖了英国和美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众多经典作品和重要作家。
对于自考生来说,掌握重点内容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英美文学选读自考的重点。
一、英国文学部分1、古英语时期与中世纪文学这一时期的重点是了解英国文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比如,《贝奥武甫》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史诗,要理解其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
另外,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也是重点,需掌握其对人物的刻画、叙事技巧以及反映的社会现实。
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成就斐然。
威廉·莎士比亚是重中之重,他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要深入研究其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思想以及对人性、命运、爱情等问题的探讨。
同时,还需了解这一时期其他重要作家如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3、 17 世纪文学这一时期的玄学派诗歌和清教徒文学是重点。
约翰·多恩的玄学派诗歌以奇特的比喻和复杂的思维著称,要理解其诗歌的独特风格和思想内涵。
而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等作品,则要把握其宗教主题和史诗般的气魄。
4、 18 世纪文学启蒙运动时期的英国文学注重现实和理性。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必读作品,要分析主人公的形象和作品所反映的殖民主义、个人奋斗等主题。
此外,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也是重点,理解其讽刺手法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5、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如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拜伦、雪莱和济慈的作品都需要认真研读。
了解他们各自的诗歌风格、主题以及对自然、爱情、自由等的追求。
同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也是常考内容,要分析其细腻的人物描写和婚姻爱情观。
6、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占据重要地位,如《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等,要理解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怀。
英美文学选读(2)Selected Reading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2)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20124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英语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使用教材:主教材:1、《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第1册)(第2版),吴伟仁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第2册)(第2版),吴伟仁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参考教材:《美国文学》,左金梅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先修课程:《高级英语》(1)、《英美文学选读》(1)并修课程:《高级英语》(2)后续课程:《高级英语》(3)二、课程简介英美文学选读课程主要从英美两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介绍英美两国文学各历史阶段的主要背景,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和思想意义等。
本课程旨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理解、掌握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
英美文学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原著鉴赏的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意识,使学生在宏观把握文学课程的知识点的同时,增强语言功底,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增强他们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三、选课建议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属于提升拔高课程,其前提是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一定的文学知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四、课程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联性五、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知道英美两国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熟悉部分西方文化,了解西方主要文学流派和主要文学作家,理解文学的本质与基本特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选读(2)课程编码:7106902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英语专业英美文学选读(2)Selected Reading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2)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是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第六学期专业必修课,旨在《英美文学选读1》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美国文学名家名篇,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继续熟悉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通过阅读和分析美国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美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将围绕美国文学简要发展简史、美国诗歌名家名篇、戏剧名家名篇和小说名家名篇进行课程设计。
主要内容如下:Colonial Period and EnlightenmentUnit 1教学内容:(1)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2)Introduction to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the Colonial Period.(3)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Enlightenment.(4)Benjamin Franklin and The Autobiography.教学要求:(1)全面掌握Puritanism, Original Sin, Total Depravity等概念的界定,牢固掌握以上文学术语的意思,为后续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分析打下基础。
(2)掌握富兰克林《自传》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3)理解美国殖民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发展特点和代表作品。
(4)了解该时期美国文学发展的背景知识。
American RomanticismUnit 2, 3, 4, 5, 6, 7教学内容:(1)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Romanticism(2)I ntroduction to Transcendentalism(3)Detailed study of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Self-reliance, A Psalm ofLife, O Captain! My Captain.(4)Rough study of The Scarlet Letter, Moby Dick, Walden, I’mNobody.教学要求:(1)掌握美国超验主义哲学思想和特征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英美文学选读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选修课。
它与英美文学史密切结合,使学生在接触到浩繁的文学作品的同时,可以对繁杂的文学现象加以整理和梳理,并形成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开阔视野,在学习过程中把握正确的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
英美文学选读通过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及其作品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语感,增进学生对英美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的了解,提高他们对西方文学的欣赏能力及批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文学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深入、直观地理解各个时期的英美文学作品,把握其思想、语言及创作技巧上的特点;另外,还应对英美文学评论流变具备相对清晰的认识。
2)语言知识:本课程是通过介绍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并通过对不同时期英语原文资料的阅读和解析,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这门语言的发展。
2.能力目标1)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通过对作者作品的讲解,学生可以对作品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评价,培养并提高自我鉴赏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上和课下阅读及评价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思辩能力:课上小组讨论环节和presentation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助其开拓思路,同时也为以后对英语的有效使用打下基础。
3.素质目标1)文学文化修养:本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素养课,旨在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及文化的理解,可以使学生以直观的方式全面接触这种语言和文化,并形成独立的开放的文化观,进一步强化其跨文化意识。
2)基本的研究素质:本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介绍和讲解向学生传授文学鉴赏的不同视角,可使其具备基本的文学研究素质。
3)文学翻译的基础:本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读向学生介绍文字背后的人文、历史、政治、哲学及美学等因素,可为文学翻译课程提供较好的材料,并做好前期准备。
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精心整理[英国』Chapter1 The Renaissance period(14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文艺复兴1. Humanism is the essence of the Renaissance.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
2. the Greek and Roman civilization was based on such a conception that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
3. Renaissance humanists found in then classics a justification to exalt human nature and came to see that human beings were glorious creatures capable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perfection, and that the world they inhabited was theirs not to despise but to question, explore, and enjoy.人文主义者们却从古代文化遗产中找到充足的论据,来赞美人性,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是崇高的生命,人可以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而且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供他们怀疑,探索以及享受。
4. Thomas More, Christopher Marlowe and William Shakespeare are the best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nglish humanists.托马斯.摩尔,克利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
5. Wyatt introduced the Petrarchan sonnet into England.怀亚特将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引进英国。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187英文名:Selected Reading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前置课: 英美文学导论学分:3学分课时:54课时主讲教师:冯建文选定教材: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陶洁,《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课程概述:《英美文学选读》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以及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的特点确定的。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英国和美国文学史上代表作家的简要介绍和作品选读。
结合英国和美国文学各个历史断代的主要历史背景,文学文化思潮和流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英国和美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中的艺术特色、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和思想意义等进行深入地分析。
教学目的:《英美文学选读》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的选修课程,是为培养理解和鉴赏英国和美国文学原著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设置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英国和美国文学源流和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国和美国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增强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感情的理解,提高语言基本功和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研讨相结合,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对作家生平和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并向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和相关网站;课堂上进行重点阅读和分析;组织课堂讨论,鼓励新视角和新思维;并通过影视、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在期中和期末布置学期论文和考查来检验教学效果。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加星号*为重点内容)英国文学部分第一章:Early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教学要求:细读英国伟大诗人乔叟的代表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节选,分析其主要语言和叙事特色,解读作品中反映出的中世纪的宗教、政治、经济和市民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英美文学选读课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理解、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设置本课程旨在使英语自学者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
由于本课程以作家作品为重点,因此学生要仔细品味原作。
通过阅读,努力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由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两个部分组成。
主要内容包括英美文学发展史、及代表作家的简要介绍和作品选读。
文学史部分从英美两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简要介绍英美两国文学各个历史断代的主要历史背景,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选读部分主要节选了英美文学史上各个时期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
三、考核目标及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美文学选读》课程的结业水平。
除绪论部分外,大纲对其它部分均一一列出知识点,并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
其中,凡要求“识记”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都与考核点直接相关,应考者应熟知其概念和有关知识,理解其原理,并能在语言环境中予以辨认。
凡要求“领会”的内容,必须做到掌握有关知识和理论。
凡要求“应用”的内容,必须做到在掌握有关知识理论的基础上使之转化为能力,即能用有关知识和理论来分析解决英美文学中的相关问题,并指导作品的阅读。
凡要求“一般识记”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一般不直接作为考核时命题的内容,但由于这些内容对于其它相关知识理论以及作品阅读能力的考核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要求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对这些内容要有所了解,不应忽略。
要通过《英美文学选读》这门课考试,不是考前“冲刺”一类的短训能奏效的。
这门课难就难在它的阅读量很大,它包括英国和美国的诸多作家的诸多作品,而每一部作品就是一部书。
现行统一教材在作家和作品的选取方面尽管已经是精而又精了,但还是不得不采用节选的办法来压缩篇幅。
即便如此,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考生还不得不在对整部作品了解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反复阅读节选,才能对节选部分的内容以及思想有较好的理解。
不过文学阅读也有规律可循。
下面的文字就“选读”课的性质、阅读时读取什么信息、现行试题各个部分的考查点是什么、如何回答简单论述题等问题,给考生一点提示,希望能对考生学习、复习《英美文学选读》课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部分《英美文学选读》课的性质一、《英美文学选读》课的重点是作品顾名思义,“英美文学选读”是有选择地阅读英美文学史上有影响作家的重要作品,熟知作品内容,了解大多数批评家和读者已经接受的对这些作品主题的表述,并能从作品中找到、列举出证明这些表述的细节。
这样的定义里有三个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作品内容,二是作品里的细节,三是节作品主题。
三个同等重要,学习者不能只取其一。
以小说为例,所谓作品内容,是指情节(plot)、场景(setting)、人物(characters)、语气(tone)、以及语言(style)。
情节是指故事里所展示的事件和这些事件按作家意愿有序的安排,如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中涉及的人物、事件本身(即冲突)、以及解决冲突的办法和结果。
情节就是故事;没有情节就没有故事;熟知情节是理解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和戏剧的第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
不掌握故事情节,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无从谈起。
有故事当然就有人,对人物的分析是对作品分析的核心。
语气是指作者在他/她刻画人物、安排情节、描写场景时所持的态度,而作者的态度直接影响我们对作品思想的理解。
作者要表达自己对人物、事件的态度,只有通过文字才能与读者交流,而不同的作家使用语言的风格(style)是不一样的。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601100460课程名称:英美文学选读英文名称:Selective Reading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32 学分: 2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 0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9适用专业:英语专业适用层次:本科先修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精读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英语专业学科组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就业岗位需要阐述);本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国家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颁布并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地得知英语专业课程可以设置为三大模块。
1.职业技能(听、说、读、写、译);2. 职业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英美概况等课程);3. 相关职业知识(包括涉外文秘、外交学概论、东西方政治经济学、商务和金融财会管理等课程)。
这三大模块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绝不是将其中的一块用另一块来替代。
新教学大纲的颁布确立了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英美文学选读》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和核心课程,通过文学阅读与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和英语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
本课程是大三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在基础阶段的课程(《精读》、《听力》等)学习中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以及一定的人文素养,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通过阅读与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目标:通过文学阅读,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品质与主题内涵,并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塑造良好的思维特质与情感维度以及人文素养。
《英美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学时数:64 学分数:4 开课学期:第4学期先修课程:英美文化概况执笔者:李成坚编写日期:2012年6月审核人(教学副院长):一、课程性质和目标授课对象:英语专业本科生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1、本课程以文学文类(诗歌、小说、戏剧)框架,选取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为阅读材料,通过文本细读,课堂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文本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两大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依托文学文本的说辩能力和文学评论写作能力;2)人文素养目标:掌握西方文学鉴赏的人文知识、了解西方人文精神。
二、课程内容安排和要求(一)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方法序言(1学时)第一篇:诗歌篇(5周,20学时)第1-2周:诗体形式(7学时)1、14行诗(4学时)阅读文本:William Shakespeare’s sonnet 18;John Milton’s On his Blindness;Percy Shelley’s Ode to the West Wind重点掌握:1、14行术语解释:14行诗歌的起源;英国体14行和意大利体14行的差异;2、比较以上3首14行体,说明其异同。
请再举一首十四行诗例。
3、Sonnet 18的主题是什么?它与文艺复兴思潮有什么关联?4、归纳和总结西风的意象内涵和象征意义。
2、史诗和自由诗(3学时)阅读文本:John Milton’s Paradise LostWalt Whitman’s Song of Myself (1-8)重点掌握:1、术语:史诗的定义;请再举一首史诗例子,比如Beowulf。
2、术语:自由诗的定义、自由诗的起兴与美国精神。
第3-4周诗歌的意象(8学时)阅读与讨论:(4学时)John Donne’s Valediction: Forbidden Mourning (or The Flea)William Blake’s Tiger,Alfred Tennyson’s The Eagle重点掌握:(2位同学陈述)1、意象与“奇喻”conceit),2、比较上述4首诗歌中的意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