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NXPowerLite)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122
PBN飞行研讨本文在开篇对基于性能的导航PBN做了整体的说明,接下从RNP 发展的历史着手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以便于大家清晰地理解这些全新的概念。
RNP飞行实质上是基于导航精度的飞行,因而接着阐述了导航精度的相关问题。
之后,通过分析正常航班相关飞行程序,介绍正常航班RNP飞行的步骤,并对相关要点作解释说明,此部分内容包含实际可能遇到的情况如复飞,绕飞的风险因素。
最后对航班如发生设备失效的特殊情况,依据模拟机训练科目作相应的处置说明。
PBN应用的整体认识:基于性能的导航PBN(Performance Based Navigation),它是未来航空业界核心的飞行技术,是全球导航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运行概念,它覆盖了航路,终端区,进近和着陆的所有飞行阶段,对飞机制造商,飞行员,机务,空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势必对各航空公司航班飞行和运行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和变革。
根据ICAO 第36次会议的要求,各缔约国要在2016年以全球一致的步调过度到PBN运行,具有垂直引导的APV(Baro-VNAV,GNSS)将作为主要的进近方式或精密进近的备份方式(用于取代目视和非精密进近),在2016年所有相关跑道都将实施APV。
从民航发展上来看:PBN是当今新通讯,导航方式以及监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工作是运用导航系统中的星基或陆基导航设备来实现空中导航(自由飞行)的一种导航方式,它即不需要地面的无线电信标,也不需要依靠空中交通管制的引导,就可以使飞机能在空域中的任何位置建立的航路点之间飞行,使得航路设计更加灵活,优化,使得即便在地面导航设施欠缺的机场和航路上,或者在地形复杂的区域中也能够安全和高效的飞行。
航空公司如选择应用ICAO RNP或RNP/RNA V运行可从提高安全性、运行全新更优化航路和飞行运行程序中获益。
根据中国民航总局规划,今后将对实施RNP运行较好的航空公司提供优先航路权。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该从时代的需要和航空业发展的需求来认识PBN的重要性,尽早尽快的认识和把握好这种全新的飞行方式。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程序1 目的和范围为确保公司所有活动中的危害因素得到全面地识别、评价和有效控制风险,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活动中危害因素的识别、更新、风险评价与控制。
2 术语2.1危害因素:包括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危险源和事故隐患。
2.2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包括了健康、安全与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
2.3 HSE观察:对一名正在工作的人员观察30s以上,以确认有关任务是否在安全地执行,即为HSE观察。
HSE观察包括对员工健康状况、作业行为和作业环境的观察。
(如,是否满足个人防护装备要求、许可证是否完备等。
)2.4工作前HSE风险分析: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HSE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HSE风险的方法。
其他采用Q/SY1002.1-2007中规定的术语。
3 职责3.1 各单位负责组织对其工作职责、属地管理范围内所涉及的所有活动、设施及其场所进行危害识别,对其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价和控制,并定期评审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2各级管理者和操作者负责属地范围内的危害识别、评价和风险控制。
3.3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委托有资质的风险评价机构定期对主要油气生产单位进行HSE现状评价,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HSE预评价和验收评价,并对各单位的风险控制过程进行监督。
4 程序4.1危害因素识别4.1.1识别的频次4.1.1.1新改扩建工程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投产开工前;所有日常工作、操作或作业前。
4.1.1.2体系建立或改进策划时。
4.1.1.3方法(操作、作业)、工艺、技术、材料、设施设备、人员和环境等发生变化时。
4.1.1.4当引入新的活动(包括操作、作业等)或程序(设计、操作规程或工作指南),或对其修改之前。
4.1.2识别的范围识别范围应覆盖油田所有生产经营工作、产品实现和服务过程,以及直线管理和属地管理范围内的承包方活动。
1、概念静态混合器是一种新型先进的化工单元设备,自70年代开始应用后,迅速在国内外各个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众所周知,对于二股流体的混合,一般用搅拌的方法。
这是一种动态的混合设备,设备中有运动部件。
而静态混合器内主要构件静态混合单元在混合过程中自身并不运动,而是凭借流体本身的能量并借助静态混合单元的作用使流体得到分散混合,设备内无一运动部件。
2、流体的混合机理对于层流和湍流等不同的场合,静态混合器内流体混合的机理差别很大。
层流时是“分割---位置移动---重新汇合”的三要素对流体进行有规则的反复作用,从而达到混合;湍流时,除以上三要素外,由于流体在流动的断面方向产生剧烈的涡流,有很强的剪切力作用于流体,使流体的细微部分进一步被分割而混合。
3、静态混合器的混合形态静态混合器在基本工艺流程中的组合方法见下图所示的两种类型。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将多种基本流程组合在一起使用。
两种液体汇合部位的结构,应根据液体的粘度、密度、混合比、互溶性等来确定。
尤其当两种液体一接触就反应或凝胶而相变时,更要注意汇合部位的结构、流速以及混合器的选择。
3.1层流的混合经静态混合器混合后的流体的混合形态,与经具有传动部件的混合机或搅拌机混合的混合形态有明显的差别。
图二表示采用静态混合器混合两种流体是产生的典型层流混合状态。
混合状态由条带状变为连续的或不连续的线状及粒子状,而状态的变化取决于流体混合时的雷诺数和韦伯数。
例如:当流速、粘度、混合器直径一定时,如果流体间表面张力大,流体的混合形态则从条带状转向线状,进而变化到粒子状。
混合器单元数、管径和流速的选定混合器的单元数和直径随流体的性质(粘度、互溶性、密度)、混合比、希望达到的混合状态、接触面上液体的结构变化等而不同,可通过试验和经验来确定。
通常基于雷诺数并经试验确定混合器的放大倍数。
但当雷诺数R e<100(严格地说在1以下)时,混合程度、混合状态与雷诺数无关,只取决于混合器的单元数。
危险源辨识电力术语
危险源辨识在电力行业中的术语是识别和确定可能导致电力生产过程发生事故的危险源及其特性。
这个过程需要重点关注能源和有害物质的潜在危害,如设备的故障、人员失误、管理缺陷等。
危险源辨识不仅包括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也包括化学、生物以及人体工程学等因素。
同时,为了进行有效的危险源辨识,可能会采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如安全检查表、风险矩阵、预先危险性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识别出可能造成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危险源辨识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