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届11届船舶操纵期末考试答案

10届11届船舶操纵期末考试答案

10届11届船舶操纵期末考试答案
10届11届船舶操纵期末考试答案

【2012~2013年10届大三期末考题填空题1~5题;名词解释A卷1~5题,A卷简答题1~6题】

填空题

1、船舶定常旋回时,自初始航向开始到航向改变90度时,船舶重心所移动的纵向距离叫做进距。

2、可以进行原地旋回的拖轮是ZP和VSP两种。

3、船舶以一定的横向速度向岸壁移动时,横向水动力随距岸壁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岸壁效应。

4、制动操纵方法有:倒车制动、拖锚制动、拖轮协助制动。P133

5、船舶基本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剩余阻力(兴波阻力、涡流阻力)、空气阻力。P14

名词解释

舵效:是舵力转船效果的简称,舵效是指航向角对操舵的反应能力,舵效是保持航向和改变航向的效率。

2、船舶保向性:保持原航向的性能,具体指船舶在直线航行过程中受到某种扰动而改变了原航向,通过操纵能使船舶恢复在原航向上做直线运动的性能。

3、K指数的物理意义:指系统的旋回角速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船舶所能达到的定常旋回角速度的大小,表示船舶受单位持续舵角作用下产生的最终旋回角速度即旋回性指数。

4、群速度:群波传播能量的速度,群波是由一系列波长和频率不同的波叠加而成的合成波,则群波的波形将随时间变化,若各个分波在水中船舶的相速度各不相同,其中振幅最大的部分的运动速度称为“群速度”,其值约为相速度的一半。

5、岸壁效应:船舶与岸平行运动时,引起船舶水动力矩和水动力变化,进而产生船舶的横移和转头。

简答题

简述顺流过弯的操纵要领?

船舶在驶入弯道之前应调整船位,使船舶保持在河道轴线上,把船尾对着流向,然后提前操舵转向,用慢速顺着凹岸的弯势转向,使航迹线的曲率半径大于河道轴线的曲率半径,将航首向始终放在航道轴线的外侧,防止在弯曲顶点附近使用大舵角而产生过大横移。顺流过弯时航速不易控制,舵效较差,在驶入弯道前还应及时减速,在驶抵弯顶前再及时增速,使船在通过弯道时有较大的舵力可以使用。

简述沉深横向力产生条件、成因和效应?

沉深横向力产生条件:当h/D<0.65~0.75时,就存在沉深横向力,并且随着沉深比的减少而增大,在浅水中,螺旋桨的转动可能搅动海底泥沙混入水中的底层,致使螺旋桨下叶摩擦力增大,故浅水的中螺旋桨沉深横向力更加明显。

成因:a、螺旋桨上下叶水动力差异,由于上下叶所处的深度不同,上下叶所受的转力不同,Q1>Q2,因此产生横向力。b、空气吸入时,当h/D<0.5时,上叶有空气吸入,则其所受的转力小,而下叶大,也会产生横向力。

效应:对于右旋螺旋桨,进车时,力向右,首向左;倒车时,力向左,首向右。

对于左旋螺旋桨,进车时,力向左,首向右;倒车时,力向右,首向左。

转力:浅水中,螺旋桨在水中转动时,水对螺旋桨叶产生反作用力。

简述伴流的定义和特点?

船舶在水中以航速V行驶时,其附近水受到船体的运动影响而产生一种追随船体运动的水

流,该水流称为伴流。

伴流主要由摩擦伴流、势伴流、兴波伴流三部分,摩擦伴流的伴流的主要部分。

特点:沿船体前后方向,船首最小,船尾最大,离船舶越远,伴流越小。船尾处沿螺旋桨的径向,上大下小,左右对称。

4. 简述旋回运动的三阶段及其运动特点、并绘图说明船舶旋回过程?

三个阶段即转舵阶段、过渡阶段和定常旋回阶段。

在转舵阶段,随着舵角的增加,产生舵横向力和舵转船力矩,由此产生横向加速度和旋转角加速度。船舶在此阶段基本保持原直线运动。在过渡阶段,横向加速度、旋转角加速度、横移速度和转动角速度都存在,并不断变化,只有舵角为常量;过渡阶段开始时,船舶重心有向转舵相反一侧运动的趋势,同时产生旋转角速度,船舶开始进入旋转运动状态。经过过渡阶段,横向加速度、旋转角加速度均为0。舵角、横向速度、旋转角速度均为常量,船舶开始进入定常旋回阶段。

5. 浅水对操纵性的影响?

浅水对船舶操纵性的影响表现为对船舶的旋回性、首摇抑制性能、航向稳定性及停船性能的影响。

旋回性:在浅水中,船尾涡流和伴流增强,导致舵力的降低,且水深吃水比较小,舵力下降越明显。

首摇抑制性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水深从深水变化至中等水深的过程中,首摇抑制性能随着水深的减小而不断变差;第二阶段是从中等水深变化至浅水过程中,首摇抑制性能随着水深的减小而不断变好。

航向稳定性:从深水变至中等水深过程中,航向稳定性不断变差,水深减小至超浅水时,航向稳定性又变得较好。

停船性能:水深对停船性能的最大影响体现在速度较低的情况下。

6. 简述船舶避离台风的操纵方法?

危险半圆,台风进路,可航半圆。(以北半球)

危险半圆操纵方法

处于危险半圆时,应采取与台风路径垂直的方向全速驶离,即以右首约15~20°的风舷角顶风全速避离。

处于台风进路时,应使船尾右舷受风顺航,迅速驶进左半圆,直至气压回升,风力变小,离开险区。

处于可航半圆时,应使右尾受风驶离台风中心,直到风力变小,气压由低变高

【2012~2013年10届大三期末考题B卷填空题1~5题;名词解释6~10题;B卷问答题1~6题】

填空题

船舶定常旋回时,,自初始航向开始到航向改变180度时,船舶重心所移动的横向距离叫做旋回初径。

船舶操纵性分为船舶固有操纵性和船舶控制操纵性两种。

K和T分别称为旋回性指数、追随性指数。

船舶每次进行反向操舵后,船首向操舵相反一舷继续转动的增加值称为反移量。

大风浪中的操船方法包括“Z”字航法、滞航、顺浪、漂滞四种。P185

名词解释

6、舵效:是舵力转船效果的简称,舵效是指航向角对操舵的反应能力,舵效是保持航向和改变航向的效率

7、航向稳定性:船舶在直线航行过程中受到某种干扰而改变了原航向,当扰动消失,不

经过操纵就能在新航向上自动回复直线运动,这样的船舶就具有航向稳定性。

8、反移量:在旋回转舵阶段,由于船舶转动惯量还是很大来不及产生较大的旋转角速度,则在舵产生的横向力的作用,产生的横向移动加速度,一定时间后产生横向移动加速度,使船舶重心产生向转舵相反方向的横移量。

9、富余水深:为了保证航行安全,并使船体水下有足够的空间供船舶操纵,在考虑航行水域条件和气象条件基础上,船舶龙骨下水深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10、漂角:漂角时指船舶重心处的船速矢量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交角,左舷为正,右舷为负。

问答题

在K>0时,用K、T指数表示船舶旋回性能的优劣?

K大T小,说明最大旋回角速度大,达到最大旋回角速度的时间短,这时船舶旋回性较好,K大T大,说明最大旋回角速度大,达到最大旋回角速度时间很长,这时船舶旋回性比第一种差,

K小T小,说明最大旋回角速度小,达到最大旋回角速度的时间短,这时旋回性与第二种情况相似。

K小T大,说明最大旋回角速度小,达到最大角速度的时间长,这时旋回性较差

简述顺浪或偏顺浪对船舶的危害?

冲浪,打横,稳性降低,谐摇。变向性包括:旋回性、首摇抑制性、初始回转性。变速性:加速,减速,停车,倒航性能。

1)冲浪和打横:当发生冲浪时,波浪力的作用可能使船舶发生航向突变,即发生所谓打横现象,使船舶受横浪的作用而产生突发性横倾,严重时有船舶倾覆的危险。

2)横稳性降低:发生顺浪和偏顺浪时,船舶在波峰处的时间较长,船舶稳性降低的时间变长了,危险性变大。

3)谐摇:发生顺浪和偏顺浪时,横稳性处于临界状态,横摇周期变长,可能产生横摇谐摇运动,增加船舶倾覆的可能性。

船舶在顺浪或偏顺浪的海况下运动十分复杂,上述情况都有可能同时或先后发生,特别是甲板浸水、甲板上浪并滞留在甲板上或由于货物移动而增大横倾力矩等,都有可能使船舶处于危险之中,严重时造成倾覆

顶流过弯操纵要领?

船舶在驶入弯道之前应调整船位,使船舶保持在河道轴线略偏凹岸的一侧,把首对着流,然后提前操舵转向,用慢速顺着弯势一点点转向,使航迹象的曲率半径小于河道轴线的曲率半径,将航首向始终放在轴线内侧,防止在弯曲顶点附近操舵太迟或者把定太早而产生过大横移,一旦发现船首外偏,应及时增加螺旋桨转速增大舵效进行纠正,当措施无效时,应果断抛双锚,快倒车,防止触碰岸壁的事故。

试简述旋回运动的三个阶段及其运动特点?

转舵阶段:由转舵自舵角增加到规定值时;运动特点:由于船体本身的惯性很大,还来不及产生明显的横向速度和回转角速度,船舶重心G向操舵相反一舷产生的小横移量,船舶横向操舵一舷倾斜(内倾)。

过渡阶段:从舵角达到规定值时至船舶进入定常旋回之前的运动过程;运动特点:斜航运动,旋回加速,纵向速度下降,内倾逐渐向外倾变化。

定常旋回阶段:船舶以一定的横向速度和回转速度绕固定点作定常回转运动;运动特点:船舶的横向运动为外倾。

5. 简述船舶操纵船速的高低在深水中升沉与纵倾的特点?

在深水中按船速的高低,船体升沉与纵倾分为三个区域,即浮力支撑区、过渡区和滑行区;

A、在浮力支撑区,船舶完全由浮力支撑在水面航行。当0.10.25时才开始下沉,且该下沉量小于船首下沉量,则在该船速区间内船舶浮态和纵倾状态表现为下沉、首倾。

B、在过渡区,0.3

C、在滑行区,船舶浮态处于动力支撑状态。当Fn>0.6时,船首继续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开始下降,而船尾将从下沉的最低点开始上升,则船舶保持其尾倾状态而继续上浮,当达到某一速度时,船舶浮态和纵倾将保持不变并处于在水面的滑行状态。

在浅水中,由于船体周围的流动由三维流动变为二维流动,流速增加,使船体周围水压力的变化加剧,船中低压区扩展至船尾,船体下沉和纵倾变化均较深水中更为显著。

6. 预防船舶走锚的原因和措施。

答:原因包括:锚地底质不佳、出链长度不足、外力增大以及偏荡运动等,其中重要原因是剧烈的偏荡。

措施:根据走锚的原因可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走锚。上述可知,剧烈的偏荡是走锚的主要原因,减轻偏荡可以减小作用于锚链上的冲击张力,进而可以预防走锚。

预防走锚的主要措施是减轻偏荡。措施包括(1)增加船舶吃水和调整纵倾(首倾)状态(2)加抛止荡锚(3)增加锚泊力(4)采用车、舵等手段抑制偏荡。

【2013~2014年11届大三期末考试试题名词解释1~3题,问答1~7题】2013.11.08晚1920~2120主516

名词解释

横距Tr(transfer):横距是船舶重心的横向移动距离,将航向角变化90°时船舶重心的横向移动距离称为横距,一般用Tr表示。P24

2、UKC(Under Keel Clearance):富余水深,为了保证航行安全,并使船体水下有足够的空间供船舶操纵,在考虑航行水域条件和气象条件基础上,船舶龙骨下水深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P114

3、拍底:在激烈的纵摇和垂荡中,当船首升起后在下落过程中与波浪表面的向上运动相撞击时产生的现象。P179

问答题

简述顶流及顺流过弯的操纵要点?(P98)

1)顶流过弯操纵要点:船舶在驶入弯道之前应调整船位,使船舶保持在河道轴线略偏凹岸的一侧,把首对着流,然后提前操舵转向,用慢速顺着弯势一点点转向,使航迹象的曲率半径小于河道轴线的曲率半径,将航首向始终放在轴线内侧,防止在弯曲顶点附近操舵太迟或者把定太早而产生过大横移,一旦发现船首外偏,应及时增加螺旋桨转速增大舵效进行纠正,当措施无效时,应果断抛双锚,快倒车,防止触碰岸壁的事故。

2)顺流过弯操纵要点:船舶在驶入弯道之前应调整船位,使船舶保持在河道轴线上,把船尾对着流向,然后提前操舵转向,用慢速顺着凹岸的弯势转向,使航迹线的曲率半径大于河道轴线的曲率半径,将航首向始终放在航道轴线的外侧,防止在弯曲顶点附近使用大舵角而产生过大横移。顺流过弯时航速不易控制,舵效较差,在驶入弯道前还应及时减速,在驶抵弯顶前再及时增速,使船在通过弯道时有较大的舵力可以使用。

走锚的原因及措施?(P149)

答:原因包括:锚地底质不佳、出链长度不足、外力(大风、急流、浮冰等)增大以及偏荡

运动等,其中重要原因是剧烈的偏荡。

措施:根据走锚的原因可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走锚。上述可知,剧烈的偏荡是走锚的主要原因,减轻偏荡可以减小作用于锚链上的冲击张力,进而可以预防走锚。

预防走锚的主要措施是减轻偏荡。措施包括(1)增加船舶吃水和调整纵倾(首倾)状态(2)加抛止荡锚(3)增加锚泊力(4)采用车、舵等手段抑制偏荡。

3、简述沉深横向力产生条件、成因和效应?(P48)

(1)沉深横向力产生条件:当h/D<0.65~0.75时,就存在沉深横向力,并且随着沉深比的减少而增大,在浅水中,螺旋桨的转动可能搅动海底泥沙混入水中的底层,致使螺旋桨下叶摩擦力增大,故浅水的中螺旋桨沉深横向力更加明显。

(2)成因:a、螺旋桨上下叶水动力差异,由于上下叶所处的深度不同,上下叶所受的转力不同,Q1>Q2,因此产生横向力。b、空气吸入时,当h/D<0.5时,上叶有空气吸入,则其所受的转力小,而下叶大,也会产生横向力。

(3)效应:对于右旋螺旋桨,进车时,力向右,首向左;倒车时,力向左,首向右。

对于左旋螺旋桨,进车时,力向左,首向右;倒车时,力向右,首向左。

转力:浅水中,螺旋桨在水中转动时,水对螺旋桨叶产生反作用力。

从运动学的角度解释K、T指数的意义?(P24)

K指数称为“旋回性指数”,是系统的旋回角速度(1/s),它的大小决定了船舶所能达到的定常旋回角速度的大小,表示船舶受单位持续舵角作用下产生的最终旋回角速度。该角速度值越大,说明船舶进行旋回运动的效率越高。

T指数称为“追随性指数”,是系统的时间常数(s),它的符号决定了运动的稳定性,它的大小决定了船舶到达定常旋回角速度的时间。该时间越短,说明船舶航向对操舵的反应能力越好,即船首向“追随”舵角的能力越好。

5、简述对搁浅船舶的加固措施?(P194)

船首向的变化表明船舶发生偏转且船尾清爽可以操作,则可果断地运用主机和舵,以防船舶搁浅加重。

可能的话,可用缆绳使搁浅船固定在礁石或其他固定点以避免船舶偏转。

有拖船协助时,可以通过拖船将搁浅向宽阔水域一侧顶推以防偏转。

向舱内注水使船舶下沉以防搁浅船向岸漂移。可向漂浮一侧的压载舱注入压载水,以增加船底与海底的接触面积,进而分散海底的作用力,还会减小船体扭矩和弯矩。

简述大风浪中掉头操纵注意事项?(P185)

掉头操纵时机:海浪大小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连着三四个大浪之后,必接七八个小浪,俗称“三大八小”。要利用这个规律,选择在海平面较平静的时机进行掉头操纵。掉头操纵时间:

a、开始时慢速中舵(15°左右),掉头过程中适时使用快车满舵。

b、从顶浪转向至顺浪时,应在较平静海面到来之前开始,以求较平静海面来临时正好转到横浪。

c、从顺浪转向顶浪比较危险,必先降速减低惯性前冲,等待时机,以求后半段掉转在较平静的海面进行。

d、由于判断错误在旋转中遇到大浪来临而处于困难境地时,切勿强行掉转,可选择与波浪的适当相位,等待时机,再次掉头。此时,切忌急速回舵,防止大幅度横摇而导致倾覆。简述Scharnow旋回的适用性及操纵要点?(P209)

Scharnow旋回的适用性:适用于“人员失踪”的搜寻,但不适用于“立即行动”和“延迟行动”。

Scharnow旋回的操纵要点:

向任意一舷操满舵;

当船舶改向达240°时操另一舷满舵;

船首距原初始航向的相反航向差20°时回舵;

待船舶航向变为初始航向的相反方向时把定,发现落水者适时进行停船接近落水者。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知识学习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 一、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层次上的划分为: 1、生产大节点:开工——上船台(铺底)——下水(出坞)——航海试验——完工交船生产大节点在工艺流程中是某工艺阶段的开工期(或上一个节点的完工期),工艺阶段一般说是两个节点间的施工期。生产大节点的期限是编制和执行生产计划的基点,框定了船舶建造各工艺阶段的节拍和生产周期;节点的完成日也是船东向船厂分期付款的交割日。 2、工艺阶段:钢材予处理——号料加工——零、部件装配——分段装焊——船台装焊(合拢)——拉线镗孔——船舶下水——发电机动车——主机动车——系泊试验——航海试验——完工交船 3、以上工艺阶段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分解。 4、是以上工艺阶段是按船舶建造形象进度划分的,造船工艺流程是并行工程,即船体建造与舾装作业是并行分道组织,涂装作业安排在分道生产线的两个小阶段之间,船体与舾装分道生产线在各阶段接续地汇入壳舾涂一体化生产流程。 二、船舶建造的前期策划 船舶设计建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开工前船厂必须组织前期策划,一是要扫清技术障碍;二是要解决施工难点。 1、必须吃透“技术说明书”(设计规格书)。 技术说明书是船东提出并经双方技术谈判,以相应国际规范及公约为约束的船舶设计建造的技术要求。船厂在新船型特别是高附加值船舶的承接中必须慎重对待:必须搞清重要设备运行的采用标准情况、关键技术的工艺条件要求,特别是要排查出技术说明书中暗藏的技术障碍(不排除某些船东存有恶意意图), 2、对设计工作的组织。 船舶设计工作分三阶段组织进行——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初步设计:是从收到船东技术任务书或询价开始,进行船舶总体方案的设计。提供出设计规格说明书、总布置图、舯剖面图、机舱布置图、主要设备厂商表等。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基础上,通过对各个具体技术专业项目,进行系统原理设计计算,绘制关键图纸,解决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船舶操纵复习小知识

旋回圈:全速,满舵,重心; 90°降速25%~50%、65%; 旋回圈:进距、横距:纵/横向、90°;进距小航向稳定性好; 旋回初径:横向、180°、3~6备船长; 旋回直径:定长旋回、重心圆直径、0.9~1.2倍旋回初径; 滞距:操舵到进入旋回的滞后距离; 反移量:重心在旋回初始反向横移距离、一个罗经点最大;船尾甩开; 漂角:船首尾线上重心点的线速度与船首尾面的交角;船宽、速度大、漂角大、旋回直径小、旋回性能好; 转心:船舶自转中心;无横移速度、无漂角;首柱后1/3~1/5船长;旋回性能越好,漂角越大,转心偏前;后退时靠近船尾; 旋回橫倾:先内后外、先同侧后异侧、急舵大角、斜航阻力 90°; 旋回时间:360°、与排水量相关、6min,超大型船大一倍; 超大型船:漂角大、回旋性好,降速快,进距大、时间长,航向不稳定; 旋回圈大小:肥大旋回圈小、船首部水下面积大(船型、吃水差:首倾减小,尾倾增加,越肥大,影响越大0.8~10%,0.6~3%)、舵角大、操舵时间短、舵面积大(舵面积、吃水)、旋回圈小; 橫倾:一般船速范围内低舷侧阻力大,高舷侧旋回圈小; 螺旋桨转动方向:右旋单车,左旋回初径小; 浅水:阻力大,漂角小,舵力小,旋回圈大; 顶风,顶流,污底:旋回圈小;顺风,顺流:增大旋回圈; 舵效:K/T K/T大舵效好,K/T小舵效不好; 减小伴流(降低船速),加大排出流(提高车速),提高滑失比(降低桨的进速,增加桨的转速和螺距);舵角大,舵效好;舵速大,舵效好;排水大,吃水深,舵效差;尾倾,舵效好,首倾,舵效差; 橫倾,一般船速范围内低舷侧阻力大 舵机,越快越好; 迎风、顶流偏转舵效好,顺风、顺流偏转舵效差; 满载,高速首迎风;空船,低速尾迎风;浅水,舵效差; 舵力转船力矩:舵中心到船舶重心的距离*作用在舵上的垂直压力 静航向稳定性:重心仍在原航向。 不稳定:斜航。首倾 动航向稳定性: 稳定:正舵,外力偏转,稳定于新航向;

船舶操纵与避碰试题A(操纵部分,含答案)

2013至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船舶操纵与避碰》试卷(必修,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用题年级、专业(班级):2012级航海技术01、02、03班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0分) 1.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船体: A.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 B.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 C.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 D.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 2.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 A.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常量 B.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变量 C.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变量 D.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常量 3.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定常旋回阶段: A. 降速达到最大,外倾角趋于稳定 B. 船速继续下降,外倾角继续增大 C. 船速继续下降,外倾角趋于稳定 D. 降速达到最大,外倾角继续增大 4. 船舶作舵旋回时: A. 船尾向转舵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 B. 船尾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一侧横移 C. 船尾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 D. 船尾向转舵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一侧横移 5. 船舶旋回时间是指: A. 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90°所用的时间 B. 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180°所用的时间 C. 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270°所用的时间 D. 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360°所用的时间 6. 船舶旋回时的转心位置 A. 保持不变,位于首柱后1/3至1/5船长处 B. 由船中向船首方向移动,当船舶进入定常旋回后,该位置稳定 C. 由船尾向船中移动,当船舶进入定常旋回后,该向将稳定在船中 D. 保持不变,位于船中 7. 下列有关影响旋回圈大小因素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Ⅰ.方形系数大的船,旋回圈小Ⅱ.有球鼻首的船,旋回圈较小Ⅲ.船舶重载时,旋回初径有所减小Ⅳ.浅水中旋回时,旋回圈变大 A.Ⅰ~Ⅲ B.Ⅱ~Ⅳ C.Ⅰ、Ⅱ、Ⅳ D.Ⅰ~Ⅳ 8. 船舶航行中,在船首前方发现障碍物,为了使船在最短的纵向距离上避开障碍物,应如何操纵船舶? A. 当制动纵距大于旋回纵距时,用车让 B. 当制动纵距小于旋回纵距时,用车让 C. 当制动横距大于旋回横距时,用舵让 D. 当制动纵距小于旋回纵距时,用舵让 9. 船舶根据外界风流大小预配风流压差保证船舶行驶在预定航线上,此时船舶实现的是: A.动航向稳定性 B.位置稳定性 C.直线稳定性 D.方向稳定性 10. 船舶首倾时比尾倾时的: A. 航向稳定性差,旋回圈大 B. 航向稳定性差,旋回圈小 C. 航向稳定性好,旋回圈大 D. 航向稳定性好,旋回圈小 11. 船舶的基本阻力包括: A. 摩擦阻力、涡流阻力和空气阻力 B. 摩擦阻力、涡流阻力和兴波阻力 C. 摩擦阻力、涡流阻力和波浪阻力 D. 摩擦阻力、涡流阻力和浅水阻力 12. 减速直线航行的船舶所受的各种阻力之和应: A. 等于所受到的推力 B. 大于所受到的推力 C. 小于所受到的推力 D. 等于或小于所受到的推力 13. 螺旋桨排出流的特点是: A. 流速较快,范围较广,水流流线几乎相互平行 B. 流速较慢,范围较广,水流流线几乎相互平行

船舶操纵题库3汇总

第一章船舶操纵性能 §1--1船速与冲程 1、影响船舶基本阻力的主要原因是: A、船速; B、推力; C、螺旋桨转数; D、排出流。 2、对给定的船舶,螺旋桨转数一定-----则滑失就越大。 A、船速越快; B、舵效越差; C、排出流流速越小; D、主机负荷越大。 3、某船宽为25.6米,满载吃水为10.0米时欲进行冲程测定,选择的水深应不小 于: A、16米; B、32米; C、48米; D、25.6米。 4、推力是由产生的力。 A、排出流 B、吸入流 C、伴流 D、以上都不是 5、船在航行中受到的基本阻力其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A、吃水、航速有关 B、风、流影响有关 C、船底污底轻重、航道浅窄有关 D、A+B+C 6、超大型船舶其倒车拉力一般只有主机正车推力的: A、80% B、60-70% C、50-60% D、30-40% 7、关于滑失,下述叙述错误的是: A、船体污底越严重,滑失越大 B、海况越坏,滑失越大 C、船速越大,滑失越大 D、同样转速下船速越小,滑失越大 8、倒车拉力一般较主机正车推力低,其原因是: A、为了遵守港章的规定 B、主机结构上的原因 C、为了保护主机,便于避让 D、以上都是 9、港内全速时的转速比海上低,其原因是: A、为了遵守港章的规定 B、主机结构上的原因 C、为了保护主机,便于避让 D、以上都是 10、主机的启动与换向的快慢除与机器的类型、性能有关外,海与有关: A、操作人员的技术 B、风流的影响 C、航道的浅窄 D、以上都是 11、测定冲程时应选择无风流影响,且水深不小于。 A、3d B、3B C、3(Bd)1/2 D、3Bd 其中:d——吃水B——船宽 12、给定的船舶当转速一定时,螺旋桨给出推力大小与船速的关系是: A、船速越高推力越小 B、匀速前进时推力为零 C、船速越低推力越小 D、匀速前进时推力最大 13、某轮以相同的转速航行,下列有关推力的叙诉正确的是; A、随着船速的下降推力下降 B、随着船速的提高推力下降 C、当船速为零时推力为零 D、当船速恒定时推力为零

船舶操纵知识点196

船舶操纵知识点196

船舶操纵 1.满载船舶满舵旋回时的最大反移量约为船长的1%左右,船尾约为船长的1/5至1/10 2. 船舶满舵旋回过程中,当转向角达到约1个罗经点左右时,反移量最大 3. 一般商船满舵旋回中,重心G处的漂角一般约在3°~15° 4. 船舶前进旋回过程中,转心位置约位于首柱后1/3~1/5船长处 5. 万吨船全速满舵旋回一周所用时间约需6分钟 6. 船舶全速满舵旋回一周所用时间与排水量有关,超大型船需时约比万吨船几乎增加1倍 7. 船舶尾倾,且尾倾每增加1%时,Dt/L将增加10%左右 8. 船舶从静止状态起动主机前进直至达到常速,满载船的航进距离约为船长的 20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2~2/3 9. 排水量为1万吨的船舶,其减速常数为4分钟

大时,多的背流面容易出现空泡现象 32. 舵的背面吸入空气会产生涡流,降低舵效 33. 一般舵角为32~35度时的舵效最好 34. 当出链长度与水深之比为2.5时,拖锚制动时锚的抓力约为水中锚重的1.6倍 35. 当出链长度与水深之比为2.5时,拖锚制动时锚的抓力约为锚重的1.4倍 36. 一般情况下,万吨以下重载船拖锚制动时,出链长度应控制在2.5倍水深左右 37. 霍尔锚的抓力系数和链的抓力系数一般分别取为:3-5, 0.75-1.5 38. 满载万吨轮2kn余速拖单锚,淌航距离约为1.0倍船长 39. 满载万吨轮2kn余速拖双锚,淌航距离约为0.5倍船长 40. 满载万吨轮1.5kn余速拖单锚,淌航距离约为0.5倍船长 41. 满载万吨轮3kn余速拖双单锚,淌航距离约为1.0倍船长 42. 拖锚淌航距离计算:S=0.0135(△vk2/Pa) 43. 均匀底质中锚抓底后,若出链长度足够,则抓力随拖动距离将发生变化:一般拖动约5-6倍

船舶建造工艺

船体建造工艺课外习题集 何志标张远双编 班级: 学号: 姓名: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3月1日

1、什么是船体放样?船体放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叙述用铅锤法作船体基线的工艺过程,要求画出示意简图。 3、叙述在三向光顺的船体型线图的基础上求取光顺的肋骨型线的方法、步骤。 4、图1为某船船首部分的型线图。 (1)求出图中A、B、C、D各点在另外两个投影图上的投影; (2)已知曲线EE在半宽水线图上的投影,试求出其在另外两个投影图上的投影;(3)已知40﹟肋骨位置,在横剖线图上画出40﹟肋骨线。 图1

5、已知某实体长为120mm,图2是按1:1的比例绘制的该实体的横剖线图,请画出其 半宽水线图和纵剖线图,并且在纵剖线图上画出斜剖线,检验型线图是否光顺。 图2

6、已知某船的型宽B=2000mm,梁拱高H=100mm,请选择适当的方法作出其抛物线形 梁拱曲线,用1:10绘制。 7、图3为某船首部甲板边线在纵剖线图上的投影,试用上题的梁拱曲线完成该船首部 甲板边线 5 6 7 8 9 10 图3 8、已知某船主轴中心线在船体中纵剖面上,且与基线平行,其轴线在横剖线图上的投 影如图4所示。设计给出的轴壳半径为R4,轴壳从#9肋骨开始突出,试根据给定的肋距和肋骨型线进行轴壳板的放样。 图4

9、船体纵向结构线放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纵向结构线放样? 10、图5表示了外板纵缝线排列的两种方案,请指出哪一种方案好,为什么? 图5 图7

13、一端连接方管、另一端连接圆管的上方下圆过渡接头的形体表面由四个曲面和四个 请作出其展开图。

船舶操纵考试题库

船舶操纵考试题库(满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选题 1.旋回直径约为旋回初径的: A.0.5倍 B.0.6倍 C.0.9~1.2倍 D.0.6~1.2倍 答案:C 2.______属于船舶操纵性能。 A.旋回性能 B.抗沉性 C.摇摆性 D.稳性 答案:A 3.船舶旋回中,随着漂角的逐渐增大,______。 A.降速减轻 B.转心后移 C.横倾角增大 D.旋回半径增大 答案:B

4.下列哪项可以作为衡量操纵性的标准? A.纵距和旋回初径 B.横距和漂角 C.纵距和反移量 D.进距和旋回半径 答案:A 5.航向稳定性好的船舶是指船舶在: A.航进中即使很少操舵也能较好的保向 B.操舵改向时,能较快地应舵 C.旋回中正舵,能较快地使航向稳定下来 D. A\B\C都正确 答案:D 6.船舶旋回中的漂角β: A.在首尾线的各点处具有相同的值 B.在重心G处的值最大 C.在转心P处的值最大 D.以重心G处首尾面迎流角衡量,约为3°~15° 答案:D 7.船舶试航时,变速运动所需时间及航程主要决定于:A.船舶排水量,变速范围,推力阻力的变化 B.船舶排水量,风流的影响

C.船舶线型,螺旋桨的直径 D.船舶大小及主机类型 答案:A 8.从实际操纵出发,船舶应具备良好的: A.旋回性和改向性 B.航向稳定性和抑制偏摆性 C.制动性(停船冲程短,冲时少) D. A\B\C均正确 答案:D 9.船舶改变航行方向的快慢能力称为: A.快速性 B.旋回性 C.稳定性 D.航向机动性 答案:D 10.船在航行中受外力影响而偏离航向,当外力消失,在不用舵的情况下不能稳定在一个新航向上的性能称为: A.静航向稳定性 B.静航向不稳定 C.动航向稳定 D.动航向不稳定

第二章 船舶操纵基本知识

第二章船舶操作基本知识 船舶操纵是指船舶驾驶人员根据船舶操纵性能和客观环境因素,正确地控制船舶以保持或改变船舶的运动状态,以达到船舶运行安全的目的。 船舶操纵是通过车、舵并借助锚、缆和拖船来实现的。要完成操纵任务,除保证所有操纵设备处于正常良好的技术状态外,操纵人员必须掌握船舶操纵性能(惯性和旋回性等)及对客观环境(风、流、水域的范围等)的正确估计。 第一节车的作用 推动船舶向前运动的工具叫船舶推进器,推进器的种类很多,目前常见的有明轮、喷水器推进器螺旋桨、平旋推进器、侧推器等。因为螺旋桨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且推进效率高,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海上运输船舶。 一、螺旋桨的构造

1、螺旋桨的材料和组成 螺旋桨常用铸锰黄铜、青铜和不锈钢制作。现在也有采用玻璃制作的。 螺旋桨有桨叶和浆毂两部分组成,连接尾轴上。 (1)桨叶,一般为三片和四片,个别也有五片甚至六片的,低速船采用宽叶,高速船采用窄叶。 (2)桨毂,多数浆毂与桨叶铸成一体。浆毂中心又圆锥形空,用以套在尾轴后部。 (3)整流帽 (4)尾轴 2、螺旋桨的配置 一般海船都采用单螺旋桨,叫单车船。也有部分船舶(客船和军舰)采用双螺旋桨,叫双车船。 单桨船的螺旋桨通常是右旋转式的。右旋是指船舶在前进时,从船尾向船首看,螺旋桨在顺车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称为右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称为左旋。目前,大多数商船均采用右旋式。 双桨船的螺旋桨按其旋转方向可分为外旋式和内旋式两,对于双桨船,往舷外方向转动的称为外旋,反之称内旋。通常采用外旋,以防止水上浮物卷入而卡住桨叶。进车时,左舷螺旋桨左转,右舷螺旋桨右转,则称为外旋式;反之,称为内旋式。 二、推力、阻力和功率 1、船舶推力

造船工艺的主要流程介绍

造船工艺的主要流程介绍 本讲座从管理者的角度,按照“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要求,结合我国船厂的探索实践,介绍船舶建造在各工艺阶段的组织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提供对施工状态的评价标准。 一、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演变由焊接代替铆接建造钢质船,造船生产经历了从传统造船向现代造船的演变,主要推动力是造船技术的发展。传统造船分两个阶段:1、常规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在固定的造船设施按照先安装龙骨系统、再安装肋骨框、最后装配外板系统等。 2.由于焊接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段建造;舾装分为两个阶段: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予舾装。 现代造船又历经以下阶段:3、由于成组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道建造;舾装分为三个阶段: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区域舾装。 4、由于船体建造和舾装、涂装相互结合组织,实现“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

5、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将成为船厂的努力方向。 目前国内主要船厂一般处于三级向四级过渡阶段;国内先进船厂已达到四级水平;外高桥船厂、建设中的江南长兴岛造船基地明确提出将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作为发展目标。 二、现代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特征 1、船体分道建造法。根据成组技术“族制造”的原理制造船体零件、部件和分段,按工艺流程组建生产线。 2、抛弃了舾装是船体建造后续作业这一旧概念,以精确划分的区域和阶段(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控制舾装。 3、实行“管件族制造”,以有效手段制造多品种、小批量产品,获得生产线生产效益。 4、采用产品导向型工程分解。把船舶划分为不同级别的中

船舶操纵简答题类型

船舶操纵简答题类型 1.前航中船舶受到扰动后,船舶运动的稳定性有哪几种,船舶的航向稳定性指的是什么? 2.图示分析前进中的船舶斜顺风航行时受力和偏转规律。 3.船舶在选择锚地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4.简述船舶在北半球台风右半圆的避台操纵方法。 5.简述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横摇的谐摇条件及避免谐揺的措施。 6.简述减轻单锚泊偏荡的措施。 7.简述给定船舶影响倒车停船冲程的因素。 8.试比较大风浪中航行时滞航与漂滞的区别及优缺点。 9.简述发现人员落水时的紧急措施。 10.何谓船舶的动航向稳定性,如何判别? 11.常用锚泊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12.简述船舶纵向受浪时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13.简述驶近落水者的“Williamson”旋回的操纵方法及适用情况。 14.试述伴流横向力产生的原因、条件及作用规律。 15.拖轮顶首协助前进中大船转首,为何存在大船前进速度的极限航速? 16.前进中的船舶在斜顶风与斜顺风航行时,哪种情况易于保向?为什么? 17.简述超大型船舶的操纵性特点。 18.何谓滑失?对螺旋桨推力、排出流、舵效有何影响? 19.绘出倒车停船轨迹,并说明为何呈现这样的形状。 20.简述影响岸壁效应的因素。 21.简述驶近落水者的“Scharnow”旋回的操纵方法及适用情况。 22.简述影响锚抓力的因素。 23.简述影响给定船舶旋回直径大小的因素。 24.简述影响舵效的因素。 25.试述沉深横向力产生的条件,成因及其致偏作用。 26.图示说明后退中的船舶在正横后来风的受力和偏转规律。 27.简述驶近落水者的“单旋回”的操纵方法及适用情况。 28.决定富余水深应考虑哪些因素? 29.绘草图说明右旋FPP单桨船利用车、舵减小掉头区的方法。 30.图示说明后退中的船舶在正横前来风的受力和偏转规律。 31.简述驶近落水者的“双半旋回”的操纵方法及适用情况。 32.试述影响船舶旋回直径大小的船型因素。 33.试述不同船速情况下船体下沉的特点。 34.简述空载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的弊端。 35.简述停车不对水移动的船舶在风中的偏转和运动规律。 36.简述浅水中船舶操纵运动特点。 37.什么是岸壁效应?船舶在接近岸壁航行时应如何操舵保向? 38.简述影响船舶保向性的因素。

第1章 船舶操纵基础理论解读

第一章船舶操纵基础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员概念理解正确,定义描述准确,对船舶操纵性能够正确评估,并具有测定船舶操纵性能的知识。 根据船舶操纵理论,操纵性能包括: 1)机动性(旋回性能和变速运动性能) 2)稳定性(航向稳定性) 第一节船舶操纵运动方程为了定量地描述船舶的操纵运动,我们引入船舶操纵运动方程,用数学方法来讨论船舶的运动问题。 一、船舶操纵运动坐标系 1.固定坐标系Ox0y0z0 其原点为O,坐标分别为x0,y0,z0,由于我们仅讨论水面上的船舶运动,因此,该坐标系固定于地球表面。 作用于船舶重心的合外力在x0,y0轴上的投影分别为X0和Y0 对z0轴的合外力矩为N

2. 运动坐标系Gxyz 其原点为点G (船舶重心),坐标分别为x ,y ,z ,该坐标系固定于船上。 这主要是为了研究船舶操纵性的方便而建立的坐标系。 x ,y ,两个坐标方向的运动速度分别为u 和v ,所受的外力分别为X 和Y , 对z 轴的转动角速度为r ,z 轴的外力矩为N 。 二、 运动方程的建立 根据牛顿关于质心运动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船舶在水面的平面运动可由下列方程描述: y 0

??? ??===? Z og o og o I N y m Y x m X 该式一般很难直接解出。为了方便,将其转化为运动坐标系表示,这样可以使问题大为简化。经过转换,得: ?? ? ??=+=-=r I N ur v m Y vr u m X Z )()( 该方程看似复杂,但各函数和变量都与固定坐标系没有关系,因此,可以使问题大为简化。 三、 水动力和水动力矩的求解 对于上述方程中的水动力和水动力矩可表示为: ?? ? ??===),,,,,,(),,,,,,(),,,,,,(δδδr v u r v u f N r v u r v u f Y r v u r v u f X N Y X

船舶建造流程

船舶建造流程 一、船体放样 1.线形放样:分手工放样和机器(计算机)放样,手工放样一般为1:1比例,样台需占用极大面积,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目前较少采用;机器放样又称数学放样,依靠先进技术软件对船体进行放 样,数学放样精确性较高,且不占用场地和人力,目前较为广泛的采用机器放样。 2.结构放样、展开:对各结构进行放样、展开,绘制相应的加工样板、样棒。 3.下料草图:绘制相应的下料草图。 二、船体钢材预处理:对钢材表面进行预处理,消除应力。 1.钢材矫正:一般为机械方法,即采用多辊矫夹机、液压机、型钢矫直机等。 2.表面清理:a.机械除锈法,如抛丸除锈法喷丸除锈法等,目前较为广泛采用;b.酸洗除锈法,也叫化学除锈,利用化学反应;c.手工除锈法,用鎯头等工具敲击除锈 三、构件加工 1.边缘加工:剪切、切割等; 2.冷热加工:消除应力、变形等; 3.成型加工:油压床、肋骨冷弯机等。 四、船体装配:船体(部件)装配,把各种构件组合拼接成为各种我们所需的空间形状。 五、船体焊接:把装配后的空间形状通过焊接使之成为永久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六、密性试验:各类密性试验,如着色试验、超声波、X光等。 七、船舶下水:基本成形后下水,设计流水线以下的所有体积均为浸水体积。

1.重力下水:一般方式为船台下水,靠船舶自重及滑动速度下水; 2.浮力下水:一般形式为船坞; 3.机器下水:适用于中小型船舶,通过机器设备拖拉或吊下水。 八、船舶舾装:全面开展舾装系统、系泊系统、机装、电装、管装等方面的工作。 九、船舶试验:系泊试验、倾斜试验,试航(全面测试船舶各项性能)。 十、交船验收。 ~~~~~~~~~~~~~~~~~~~~~~~~~~~~~~~~~~~~~~~~~~~~~~~~~~~~~~~~~~~~~~~~~~~~~~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 本讲座从管理者的角度,按照“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要求,结合我国船厂的探索实践,介绍船舶建造在各工艺阶段的组织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提供 对施工状态的评价标准。 一、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演变由焊接代替铆接建造钢质船,造船生产经历了从传统造船向现代造船的演变,主要推动力是造船技术的发展。传统造船分两个阶段: 1、常规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在固定的造船设施按照先安装龙骨系统、再安装肋骨框、最后装配外板系统等。 2.由于焊接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段建造;舾装分为两个阶段: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予舾装。 现代造船又历经以下阶段: 3、由于成组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道建造;舾装分为三个阶段: 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区域舾装。 4、由于船体建造和舾装、涂装相互结合组织,实现“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 5、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将成为船厂的努力方向。目前国内主要船厂一般处于三级向四级过渡阶段;国内先进船厂已达到四级水平;外高桥船厂、建设中的江南长兴岛造船基地明确提出将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作为发展目标。

船舶操纵与避碰模拟试题三

船舶操纵与避碰模拟试题三 1.船舶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应使用适合当时能见度不良的手段保持正规 瞭望;②、应使用适合当时能见度不良的手段判断避碰危险;③、船舶采取避碰行动的幅度应使他船使用视觉和雷达观察时容易察觉到。 A、① B、①② C、③ D、①②③ 2.在IMO采纳的分到通航水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任何船舶均不得锚泊;②、除了分隔带以外, 任何船舶应避免在分到通航水域锚泊;③、除了免受分道通航制条款约束的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因作业需要以外,其他船舶应当避免在分道同航制水域抛锚。 A、① B、③ C、② D、②③ 3.锚泊从事清除水雷作业的船舶在迷雾中应鸣放的声号是: A、一长声 B、两长声 C、一长两短 D、五短声 4.夜间在海上看到一船垂直显示上白下红两盏号灯以及红、绿航灯,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①该船一定在航;②该船一定在航且对水移动;③该船为从事引航任务的船舶;④该船正从事捕鱼

A、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 下列哪些做法可以保持良好的情境意识: ①正 确感知周围情况②敏感地察觉周围情况的变化 ③全面了解周围情况变化的影响④正确考虑和 计划好即将面临的情况以及知道周围将发生什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6.白天,如看到一尖端朝上的圆锥体,表明该船是: A、驶帆的机动船 B、驶帆的无机器动力的船 C、从事拖网作业的船 D、从事非拖网作业的船 7.航行中交接班时如果正在进行船舶操纵或其它避免危险的行动,则接班驾驶员应:①立即报告船长②有船长决定是否接班③应等操作完成之后接班④应正常接班 A、①② B、③ C、① D、④ 8.实验表明,会产生船吸作用的两船间距约为: A、两船穿宽之和的1倍 B、两船船长之和的1倍

船舶操纵试题八

试题八 1. 船舶旋回运动中,漂角越大: A.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小,转心前移 B. 旋回性能越好,旋回直径越大,速度下降越小 C. 旋回性能越好,旋回直径越小,速度下降越大 D.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后移 2. 船舶旋回中的漂角β一般是指: A. 船首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 B. 重心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 C. 船尾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 D. 转心处旋回轨迹的切线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夹角 3. 船舶航行中,突然发现有人落水,为了防止船舶和螺旋桨对落水者造成伤害, 应立即怎样操纵船舶? A. 向落水者相反一舷操满舵,并停车 B. 向落水者相反一舷操满舵, 并加速 C. 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并停车 D. 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并加 速 4. 根据经验,自力靠码头操纵时,对于右旋螺旋桨船,无风流时右舷靠泊,在泊 位前倒车前应: A. 减小靠拢角 B. 增大靠拢角 C. 倒车前用右满舵 D. 尽量减少与 泊位间的横距 5. 船舶尾倾比首倾时的: A. 航向稳定性差,旋回圈大 B. 航向稳定性差,旋回圈小 C. 航向稳定性好,旋回圈大 D. 航向稳定性好,旋回圈小 6. 船舶在外力干扰下产生首摇,通过操舵抑制或纠正首摇使船舶驶于预定航向 的能力称为: A. 船舶保向性 B. 航向稳定性 C. 船舶旋回性 D. 船舶 追随性 7. 拖锚制动法和拖轮协助制动法分别适用于: A. 船舶高速和低速情况 B. 船舶低速和低速情况 C. 船舶低速和高速情况 D. 船舶高速和高速情况 8. 船舶离泊操纵,符合首离法的条件是:Ⅰ、顶流吹开风,风流较弱Ⅱ、顶 流吹拢风,风流较强Ⅲ、泊位前方清爽,而且当船首离开码头约15度,车、舵不会触及码头 A.Ⅰ、ⅢB.Ⅰ、ⅡC.Ⅱ、Ⅲ D.Ⅰ~Ⅲ9. 风对船舶保向航行的影响是:Ⅰ、正横附近来风时最易于保向Ⅱ、斜逆风 较斜顺风易于保向Ⅲ、风速与船速之比升高时保向性将变差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Ⅰ~Ⅲ 10. 船舶排水量和船底污底对船舶转头惯性的影响是: A. 与排水量成正比,与船底污底成正比 B. 与排水量成正比,与船底 污底成反比 C. 与排水量成反比,与船底污底成反比 D. 与排水量成反比,与船底 污损成正比

船舶建造工艺习题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船舶建造工艺是研究()和()的制造方法与工艺过程的一门应用学科。 2.现代造船工艺分为船体和上层建筑建造、()和()三种不同类型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制造技术。 3.船舶建造准备工作包括()、()、()、()及人员与组织准备。 二、名词解释 1.成组技术 2.相似性原理 3.中间产品 三、简答题 1.钢质海船焊接船体常规建造工艺流程? 2.船舶建造机械化包括哪些方面?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船用绝缘材料主要包括防火、()和()三大类。 2.船用非金属材料包括()、()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二、名词解释 1.材料断面收缩率 2.材料伸长率 三、简答题 1.船用结构钢的工艺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2.玻璃钢制品手糊成型工艺过程? 3.船用结构钢的优良焊接性评定标准?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手工电弧焊的焊剂准备工作包括()、坡口清理、()和()四个方面。 2.手工电弧焊的基本操作有()、()和收尾三部分。 3.根据焊缝所处的空间位置,可将焊缝分为平焊缝、()、()和()四种。 4.埋弧自动焊焊前准备工作包括()、边缘清理和()三个方面。 5.焊接应力包括()、()和()三种。 二、名词解释 1.埋弧自动焊 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3.气保护 4.渣保护 5.焊接冷裂缝 6.再热裂缝 7.反变形法 8.熔滴过渡 三、简答题 1.船体结构焊接程序的基本原则? 2.简述熔化焊过程? 3.与熔滴过渡有关的五种力及各自作用?

4.二氧化碳气保焊的优、缺点? 5.手工电弧焊药皮中包括哪些添加剂? 6.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方法? 7.如何控制焊接冷裂缝的产生? 第四章 一、填空题 1.船体放样的目的不仅仅是将设计图放大,更重要的是将设计图上因比例限制而隐匿的()和()予以消除,即对型线进行光顺。 2.格子线画好后,需对其精度进行检验。一是检验()在三个视图中是否相等,二是检验格子线的()。 3.型线修改的原则是:型值一致性误差不大于±2mm;设计水线以下各点的修正量应以()为原则;船体型线修改前后()保持不变;()不能任意修改。 4.型线的精确性体现在型线的光顺、()和()三个方面。 5.船体横向结构线放样主要是(),纵向结构线放样就是画出()的投影。 6.样板按其在生产中的用途,可分为()、()、()、()和检验样板等 二、名词解释 1.船体放样 2.船体结构线放样 3.外口线 4.内口线 5.船体构件展开 6.肋骨弯度 7.测地线 8.扇形外板 9.菱形外板 10.样箱 11.号料 三、简答题 1.外板接缝排列原则? 2.胎架基准面有哪几种?分别适用于哪些分段? 四、作图题 1.理论型线光顺。图示为某船船首部分的型线图,试求: (1)图中各点在另外两个投影图上的投影位置; (2)已知曲线EF在半宽水线图上的投影,试求出其在另外两个投影图上之投影; (3)已知40号肋骨线位置,在横剖线图上画出其投影。 (作图要求:注明必要文字符号,保留必要作图痕迹)

船舶操纵性总结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操纵性总结 1. 船舶操纵性含义:P1 2. 良好的操纵性应具备哪些特性 具有良好操纵性的船舶,能够根据驾驶者的要求,既能方便、稳定地保持航向、航速,又能迅速地改变航向、航速,准确地执行各种机动任务。 3.对于船舶的水平面运动,绘制固定坐标系和运动坐标系 ? 1-1-3表示籍舶操纵运动的参数GS中各运勒参数都为it値) 4. 分析操舵后船舶在水平面运动特点。 5. 漂角B的特性(随时间和沿船长的变化)。 6. 坐标原点在船的重心处时,船舶的运动方程的推导。 7. 作用在在船上的水动力是如何划分的。 8. 粘性水动力方程线性展开式及无因次化。 9. 线性水动力导数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物理意义:各线性水动力导数

表示船舶在以u=u0 运动的情况下,保持其它参数都不变,只改变某一个运动参数所引起船体所受水动力的改变与此运动参数的比值。 几何意义:各线性水动力导数表示相应于某一变化参数的受力(矩)曲线在原点处的斜率。 10. 常见线性水动力导数的特点。 11. 船舶操纵水平面运动的线性方程组推导及无因次化。 12. 写出MMG 方程中非线性水动力的三种表达式。 13. 首摇响应二阶线性K-T 方程推导。 14. 一阶K、T 方程及K、T 含义,可应用什么操纵性试验测得。 15. 画图说明船舶在作直线航行时(舵角3 =0),若受到某种扰动后, 其重 心运动轨迹的四种可能情况,并说明三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16.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17. 船舶回转过程的三个阶段及船舶在各个过程运动特点(速度、加速度信 息) 18. 船舶回转运动主要特征参数。 19. 影响定常回转直径的5 个因素是什么 20. 推导船舶定常回转时横倾角的确定公式。 21. 按照操舵规律由线性响应方程求解舶的回转角速度和艏向角。 22. 如何获得船舶的水动力导数 可以通过理论数值计算、经验公式估算和拘束模型的水动力试验三

船舶操纵(内河船员考试)第三章知识要点

第三章特殊情况下船舶操纵 第一节大风浪中航行前的准备工作 1.同一河段风、流作用方向相反时,风浪大。风、流作用力方向相同时,风浪小;并以主 流区浪最大,缓流区浪小;下风岸浪大,上风岸浪小;宽阔河段浪大,狭窄河段浪小; 转潮前后一段时间内浪大。 2.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产生严重摇摆(包括横摇、纵摇、垂荡运动的复合运动),面且 造成拍底、甲板上浪、尾淹、螺旋桨空转等危害。 3.大风浪来临前保证船舶水密的措施,应包括:检查各水密门是否良好,不使用的一律关 闭拴紧;天窗和舷窗都要盖好,并旋紧铁盖;检查甲板开口封闭的水密性,必要时进行加固;将通风口关闭;锚链管盖好。 4.排水畅通包括:排水管系、泵、阀状态良好;污水沟畅通;甲板排水孔应畅通。 5.绑牢活动物件包括:(1)起吊设备、锚设备以及一切未固定的甲板物件就系固和绑扎。 (2)散装货物应平舱。(3)水舱、燃油舱应尽可能注满或抽空,减少自由液面。(4)舱内和甲板的重件货物。(5)配载时详细计算稳性,满足风浪中的航行要求。 6.在吃水差方面,既要防止螺旋桨空转,又要减轻拍底,一般以适当艉纵倾较为理想。 第二节大风浪中的操船措施 7.船舶在波浪中的横摇周期与船宽成正比,与初稳性高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8.减轻横摇的措施:调整船舶的横摇周期、改变航向和速度以调节波浪的遭遇周期。如果 船舶正横受浪时,且横摇周期与波浪周期相等,此时改变船速对波浪遭遇周期无影响,只有改变航向才能取得减轻横摇的效果。 9.船速越高,垂荡越激烈。 10.船首干舷越低,船速越大,波高越强,甲板上浪也越厉害。 11.为了减轻空转现象和防止桨叶等受损,应保持桨叶浸入水中20%-30%的螺旋桨直径,当 出现空转时,可及时调整航向和速度以减轻船舶摇荡。 12.船舶在大风浪中顶浪航行,可通过下列措施减轻拍底、甲板上浪:降低航速、偏浪航行、 改顶浪航行为顺浪航行、正确变换车速(交替运用快慢车)。 13.船速越快,波浪对船首的冲击力就越大;船首的面积越大(如U型首),波浪的冲击力 越大;方形系数、棱形系数越大,冲击力越大。 14.船舶顺浪航行时,由于波浪与船舶相对速度小,可以大大减弱波浪对船体的冲击。 15.当航速小于波浪传播速度时,将形成尾淹现象;当航速等于波浪传播速度时,则船尾冲 漂(不易保持航向);一般采取调整航速的措施,使航速稍大于波浪的传播速度,既能避免尾淹,又能保持舵效。 16.偏浪航行是船舶的主航向与风浪的方向成20-40度的夹角,斜着波浪传播的方向前进的 方法。

舵设备的相关试题

舵设备 001、舵是舵设备中承受水动力以产生转舵力矩的构件,一般是安装在________。 A.机舱内B.舵机间C.尾尖舱中D.船尾螺旋桨后面 002、舵效是指________。

A.运动中船舶,操一定舵角后,船在较短时间,较小水域内所取得转头角的大小 B.停止中船舶,操一定舵角后,船在较短时间,较小水域内所取得转头角的大小 C.旋转中船舶,操一定舵角后,船在较短时间,较小水域内所取得转头角的大小 D.后退中船舶,操一定舵角后,船在较短时间,较小水域内所取得转头角的大小003、舵效与舵角有关,舵角为________时,舵效最好。 A.25°~32°B.20°~30°C.32°~60°D.37°~45° 004、舵力为________。 A.由于舵的两侧面水流相对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差 B.由于舵叶两侧水流产生的压力差与水流和舵面产生的摩擦力的合力 C.水流冲击舵面的反作用力 D.使船舶回旋的力 005、舵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①舵角和舵叶面积;②舵叶断面形状;③船速;④舵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006、海船的极限舵角一般为________;超大型船舶的极限舵角一般为________。 A.25°左右/32 B.30°左右/35 C.35°左右/35~40 D.40°左右/35~40 007、舵机上限制最大舵角的装置对流线形舵和平板舵分别是________。 A.流线型舵为36°,平板舵为32°B.流线型舵为32°,平板舵为36° C.流线型舵为35°,平板舵为30°D.流线型舵为32°,平板舵为35° 008、影响舵效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①舵角大小;②流经舵面的流速;③船的转动惯性及纵横倾;④风流、浅水等海况;⑤舵机的性能。 A.①~④B.②~⑤C.①③④⑤D.①~⑤ 009、舵设备是船舶在航行中________的主要工具。 A.保持和改变航向B.保持、改变航向及旋回运动 C.控制船舶运动D.操纵船舶旋转 010、操舵装置是指________。 A.使舵能够转动的装置B.转舵机构 C.舵机装置动力设备D.向舵杆施加转矩的装置 011、据乔塞尔普通舵实验,当海船转船力矩达最大值时的极限舵角约为________。 A.25°B.35°C.45°D.55° 012、舵设备是由________。①舵;②操舵装置;③操舵装置的控制装置;④附属装置。

船舶建造工序

船舶建造工序 船舶建造过程中经常有工序前移,通俗一点说就是本来应该以后做的事现在就先做了,主要是为了保证船舶建造的过程中船厂的设备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施工工艺流程就是整个船舶建造的工艺流程,换句话说就是整个船舶的建造过程.一般为: 1、生产设计、相关材料和设备的采购 这个过程一般都是船厂来完成的,不过现在部分设计单位也具有生产设计的能力。生产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生产的进度及质量。另外,船厂的采购部门必须向其他设备商订购主机及其他配件。 2、板和型材的加工 2.1 放样 这和机械设计中的放样差不多,不过船舶的曲面是二维的,其放样的难度甚至高于飞机。传统的船厂有专门用于放样的样楼,而现代化的船厂基本上都采用计算机放样了,不过部分过于复杂且不可展开的曲面还是必须人工放样。 2.2 板和型材的预处理 板和型材到了船厂以后,首先要进行校平,表面除锈然后上底漆。因为钢是很容易生锈的,不做预处理的话等船造出来了板至少要烂掉1/10。 2.3 下料及成型加工 下料简单地说就是按照放好的样子切板和型材。现在大部分船厂在这方面都实现了自动化。不过,成型加工一般比较麻烦,薄板和型材通常采取冷弯加工的方法而厚板及部分曲率很大的结构(球首就是一个典型)必须采取热加工的方法成型。一般即使是很有经验的老师傅烧一个球首也要一个多月(如果板厚增加的话这个时间会大大延长)。 3、分段组装 这个过程的工作量很大,主要是在车间内把形材和板焊接成分段,再用平板车将这些分段运输到现场。 4、船体合龙 就是在船台上和船坞内把分段组合成船。这个过程难度是比较大的,劳动迁都也很高。该过程涉及到大量的起重和焊接作业,因为对设备要求较高,该过程是船舶生产中的瓶颈。 5、下水 这个过程是船舶建造中最危险的过程,一旦发生事故整个船就报废了。具体过程没什么好说的。 6、码头舾装 把管子,阀门和其他大型设备及装潢材料装上船。这个过程涉及到的专业最多,是船舶建造中最混乱也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过程。 7、试验交船 包括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主要是测试实际建造完成后船舶各方面的性能数据。 上面的过程比较传统,目前预舾装技术已经被广泛采用6过程已经被大大地简化了。 关于船舶建造企业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近年来,船舶建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每个造船企业都在寻找新的核心竞争力以谋求在船舶市场上的一席之地。为此,公司引进了项目管理技术来管理船舶建造。

知识点-船舶操纵避碰

将随动改为自动之前,应将灵敏度调低×倒车水花到达船中,对水速度为0,对地速度= 流速 改自动舵,将调整有关功能旋钮放在最后一步落锚时的船速可通过冲程资料来估算√系泊试验,要查看舵叶设计报告×水深大于25 m,需要用锚机将锚送到接近海底 对舵叶进行外部检查,对厚度有怀疑时应做测厚×水深大于50 m,需要用锚机将锚送达海底 对舵叶进行外部检查,应进行气密或压水试验×锚在水底拖动5 - 6倍锚长后,抓力达到最大 舵、舵轮、舵角指示器偏差应≤1°,正舵是为0与英语题库不同,发现走锚后,不可加长锚链可挂Y旗对舵程序:正舵、左(右)5、10、20、满舵发现走锚后,首先抛下另一锚,再备车,最后通知船长 开航前对舵的目的,包括检查舵杆、舵叶×清解锚链缠绞需准备好的缆绳包括回头缆×锚链的作用,包括增加锚的抓力×清解锚链缠绞必须一花一花分别清解 锚链公称抗拉强度分:AM1、AM2、AM3 三级钢丝缆若过度拉伸,强度应降低50% 每节锚链标准长度:我国27.5 m、英美15拓、老船25或20m 拖轮必须在大船船舷设有专用标志的地方顶推×连接链环应采用普通无档链环×岸吸和岸推分别指的是:岸吸力和岸推力矩 锚链两端设转环,环栓应:朝向中间岸推力矩与岸吸力、船长、船宽有关 中间链接若用卸扣,圆弧部分应朝向锚近距快速驶过系泊船,系泊船会产生的动态全选,纵荡最大计读节数时,卸扣和连接卸扣两端的无档链环不考虑在内万吨船满载,距泊位开始淌航 1 nm 82.5m水深,即额定拉力下,绞单锚的速度不小于9 m/min 采取的减速方式取决于项包括操纵人员的水平和信心√锚机应能连续工作30min,1.5倍过载下能连续工作2min船速递减过程:高度、中速、低速、制动 锚机链轮在刹紧后,应能承受锚链断裂负荷45 %的静拉力距泊位,船速时需要进行制动操纵 3 – 5L,3 – 4kt 链轮上缘、制链器、锚链筒上口应尽量远离×大风浪接引水应保向保速,必要时操纵船舶使梯处于下风侧每节锚链的两端所打的钢印,包括链环的重量×直升机接引水,应斜顶风,但不是斜顶风滞航应挂三角旗锚链修理后,应涂沥青漆2度主要考虑船的摇摆幅度,不是考虑船的操纵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