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章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章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章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章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

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 和 ;构件是机构中的 单元体。

2.具有 、 、 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称为机器。

3.机器是由 、 、 所组成的。

4.机器和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

5.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 三部分组成。

6.运动副元素是指 。

7.构件的自由度是指 ;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 副,它产生 个约束,而保留 个自由度。

9.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 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____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最小约束数为 。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 ,至少为 。

15.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副 。

17.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铰链,(B) 自由度,(C) 约束。

18.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 ;局部自由度是指 ;虚约束是指 。

19.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 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按杆组中的 级别确定。

20.机构运动简图是 的简单图形。

31.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

32.一种相同的机构 组成不同的机器。

(A) 可以 ; (B) 不能

33.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 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 可以 ; (B)不能

34.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

(A) 0; (B) 1; (C) 2

35.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 。

(A) ?1; (B) +1; (C) 0

36.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

1

2

(A) -1; (B) +1; (C) 0 。

37.高副低代中的虚拟构件及其运动副的自由度应为 。

(A) -1; (B) +1; (C) 0 ; (D) 6。

38.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 机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39.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

(A) 增多;(B) 减少;(C) 不变。

40.构件运动确定的条件是 。

(A) 自由度大于1;(B) 自由度大于零;(C) 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

41.轴2搁置在V形铁1上,根据它们在图示平面内能实现的相对运动,可判别它们之间组成的运动副是

题41图 题42图

(A) 转动副; (B) 移动副; (C) 纯滚动型平面高副; (D) 滚动兼滑动型平面高副。

42.图示4个分图中,图 所示构件系统是不能运动的。

43.渐开线齿轮机构的高副低代机构是一铰链四杆机构,在齿轮传动过程中,该四杆机构的 。

(A) 两连架杆的长度是变化的 (B) 连杆长度是变化的

(C) 所有杆件的长度均变化 (D) 所有杆件的长度均不变。

44.某齿轮机构,主动齿轮转动方向已在图A标出。用代副替低后的机构是图 所示的机构。

45.将图示凸轮机构进行高副低代,它的正确答案应为 。

3

46.Ⅱ级组由两个构件和三个低副组成,但图 不是二级杆组。

47.在图示4个分图中,图 不是杆组,而是二个杆组的组合。

48.在图示4个分图中,图 是Ⅲ级杆组,其余都是个Ⅱ级杆组的组合。

4

49.构件与零件的含义是否相同?试简述之。 50.机构运动简图与机构示意图有何不同?试简述之。 51.图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试:

(1〕计算其自由度,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

(2)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修改并用简图表示。

题51图 题52图

52.在图示机构中,若以构件1为主动件,试:

(1)计算自由度,说明是否有确定运动。

(2)如要使构件6有确定运动,并作连续转动,则可如何修改?说明修改的要点,并用简图表示。

53.初拟机构运动方案如图所示。欲将构件1的连续转动转变为构件4的往复移动,试:

(1)计算其自由度,分析该设计方案是否合理?

(2)如不合理,可如何改进?提出修改措施并用简图表示。

题53图 题54图

54.试画出图示高副机构的低副替代机构。

56.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将高副用低副代替,并选择原动件。

5

57.图示为一平底摆动从动件盘型凸轮机构,

试画出机构在高副低代后瞬时替代机构。并计

算代换前和代换后的机构自由度。

题57图 题58图 58.什么是杆组?什么是Ⅱ级组?画出5种Ⅱ级组简图。

59.什么是杆组?什么是Ⅲ级组?画出两种Ⅲ级组型式。 60.试画出图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对图示机构作出仅含低副的替代机构,

进行结构分析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题60图 题61图

61.画出图示机构的运动简图。

62.图中1是偏心安置的圆柱,半径为R ;2是月牙形柱体,其外圆柱半径为R;3与2,2与1的表面由零件外形保证其紧密接触,图示比例尺为mm m l /002.0=μ,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并注出构件长度L(长度尺寸从图上量出)。

6

题62图 题63图

63.图示机构中偏心盘2和杆3组成何种运动副?弧形滑块4与机架1组成何种运动副?并按图示尺寸画出该机构的运动简图。其 中2O 为偏心盘的几何中心,1O 为圆弧导轨的圆心。

64.试求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且画出高副低代的机构简图。

题64图 题65图

65.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画出高副低代的机构简图。

66. 画出图示机构简图,并计算该机构的自由 度。构件3为在机器的导轨中作滑移的整体构件,构件2在构件3的导轨中滑移,圆盘1

的固定轴位于偏心处。

题66图 题67图

67.对图示机构进行高副低代,并作结构分析,确定机构级别。点21,P P 为在图示位置时,凸轮廓线在接触点处的曲率中心。

68.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判断是否有确定运动;若不能,试绘出改进后的机构简图。修改后的原动构件仍为AC杆(图中有箭头的构件)。

7

D C

E B

A

题68图 题69图

69.设以图示机构实现凸轮对滑块E的控制。 (1)该机构能否运动?试作分析说明; (2)若需改进,试画出改进后的机构简图。

70.将图示机构高副低代,拆组,

并说明各个杆组的级别及该机构的级别。图中NN 线为齿轮机构节点的公切线。

题70图 题71图

71.对图示机构作出仅含低副的替代机构,进行结构分析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72.对图示机构进行高副低代和结构分析,并确定该机构的级别。

题72图 题73图

73.对图示机构进行高副低代,结构分析,并说明是几级杆组,为几级结构。

74.将图示机构作出仅含低副的替代机构,进行结构分析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题74图 题75图

75.图示机构中,5为滚子,其转轴F固定,试:

(1)计算此机构的自由度;

(2)当分别以1、4为原动件时,判断该机构的级别(必须画出机构简图并拆组)。

76.试对图示翻台机构:

8

(1)绘出机构简图; (2)计算自由度; (3)进行结构分析。 G 4

C

题76图 题77图

77.图示机构中,构件1为原动件,构件4为运动输出构件,A 、B 为固定铰链,试:

(1)画出该机构的运动简图;(2)计算机构的自由度;(3)判断该机构的级别。

78.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明确指出。〕并L

G I

题78图 题79图

79.计算图示转斗机构的自由度,确定机构的级别。

80.在图示家用缝纫机的送布机构中,由缝纫机传动带驱动等宽凸轮1绕轴线A 转动,构件5是送布牙,导杆9可绕轴线J摆动;扳动导杆9,使其处于不同位置,可实现倒、顺方向送布以及调节送布距离(即缝线的针距)。试将该机构所含高副低代,分析该机构所含基本杆组的级别,

并指出机构的级别。

题80图 题81图

81.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在图上指出其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82.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应指出),并确定原动件数。

9

题82图 题83图

83.分别计算图A、B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指明。 84.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必须注明。

题84图 题85图 85.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需明确指出。

86.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题86图 题87图

87.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需明确指出。

88.试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虚约束、局部自由度,需明确指出。并指出需E

题88图 题89图

10

89.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需几个原动件才有确定运动。图中,IJ EF LM HI GF KL BD BC AB | | | | , | | | | ,==

90.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需明确指出。

题90图 题91图

91.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明确指出。

92.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题92图 题93图

93.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原动件的数目。

95.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需几个原动件才有确定运动。

题95图 题96图

96.试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需几个原动件才有确定运动。

97.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应注明。若取图中绘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问运动是否确定?

11

题96图 题97图

99.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需几个原动件才有确定运动。

题99图 题100图 100.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101.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需几个原动件才有确定运动。

题101图 题102图 102.试确定图示插齿机的自由度。

103.计算图示构件系统的自由度,并判断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题103图 题104图

104.求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明确指出。图中CDFE 和EFGH 均成平行四边形。

105.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必需注明。

12 题105图 题106图 题107图

106.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须明确注明。

107.试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虚约束或局部自由度,需说明在何处,以及需几个原动件才具有确定运动?

108.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指出。

题108图 题109图

109.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G点的运动是否确定。

110.试求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需指明所在之处)。图A B

C

D

E F

111.求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112.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在图上标明。

13

题112图 题113图

11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在图上标明。图中导轨H 和J 平行。

114.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需明确指出。

题114图 题115图

115.试求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116.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正确指定原动件。

117.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该机构中有无虚约束、局部自由度或复合铰链,若有,指出在何处。 M

L J E F G I

题117图 题119图

119.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指出)。 120.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指出)。

14题120图 题121图

121.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指出)。

122.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指出)。

题122图 题123图

123.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指出)。

124.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125.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题125图 题126图

126.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127.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题127图 题128图

128.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15

129.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题129图 题130图

130.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131.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题131图 题132图

132.试分别计算图A,B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注明。图中βα===⊥,,//,,//FE AB DE BC AF GH AF CD 。

133.试述机构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并判断下图所示两机构是否有确定运动。

13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试通过计算判定下列构件系统能否有确定运动,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须注明(画箭头的表示原动件)。

16

135.试计算图示运动链的自由度。

题135图 题136图

136.试计算图示构件系统的自由度,并说明其能否成为机构。

137.试分析图示装置能否运动,为什么?(用机构自由度公式加以说明)。

138.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应指出),并确定原动件数目。机构中,,

2,424,z z z z ==。

17

题138图 题139图

139.在图示家用缝纫机的送布机构中,由缝纫机传动带驱动等宽凸轮1绕轴A 转动,构件5是送布牙,导杆9可绕轴J摆动,扳动导杆9,使其处于不同位置,可实现倒、顺方向送布以及调节送布距离即缝线的针距)。试计算该机构的自由度。若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应明确指出。

140.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标明。

题140图 题141图 141.图示为注塑机机构图,试计算其自由度。

142.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在图上指出其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图中

各圆均表示齿轮。

题142图 题143图

14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在图上指出其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图中绕I,J 转动的构件为齿轮。

144.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其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18

题144图 题145图

145.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指出,并说明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图中I和H处导路相互平行。

146.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题146图 题147图

147.试计算图示水平锻锤机构的自由度。

148.试计算图示构件系统的自由度,图中

OK NJ LH | |

|

| MI | | 。

题148图 题149图

149.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150.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必须注明。

题150图 题151图

19

151.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明确指出。图中CG DF =//。

152.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明确指出。

题152图 题153图

15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必须指明。

154.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存在,需明确指出。 题154图 题155图 155.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指明所在之处)。

156.试确定图示机构的原动件数。

题156图 题157图

157.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已知:1、2为尺寸相等的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AF DM CM EF AB DE CB ,,,,21====αα与构件4

导路为垂直关系。 158.试计算图示构件系统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明确指出。

题158图 题159图

20

159.试判断图示构件系统能否作为机构,为什么?若要使其成为自由度等于1的机构,应作怎样改动?(在图上表示出来)

160.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并判断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若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

和虚约束,应在图上注明(图中标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题160图 题161图 题162图

161.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当构件H为原动件时,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若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在图上注明。

162.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明确指出。

164.试计算图示压铸机合模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其中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虚约束。其中构件9、8、7分别与构件2、3、4

对称于中心线。

题164图 题165图

165.求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绞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应明确指出。 166.求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绞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必须指出。

167.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需几个原动件才能有确定运动。

168.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指出。(已知ABCD 和

CDEF 是平行四边形。)

届高三地理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一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明确考点】 大气圈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各层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大气圈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有干洁空气、少量的____和________。 2. 低层大气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合作探究 1.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有何影响? 2.大气成分的变化能带来哪些危害? 3.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4.为什么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 保护伞”? 大气成分 体积(%) 作 用 干洁空气 N 2 ____ _________________ O 2 ____ ________________ CO 2 ____ ________________ O 3 ____ ________________ 水汽 ____ ________________ 固体杂质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剖析 例 读低层大气组成图,回答: (1)图中B 表示 ;C 表示 ,作用 是 。 (2)在大气含量很少的成分中,有地球生命保 护伞之称的是 ,他主要是能强烈吸 收 。 解析:图示为干洁空气组成图,干洁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其次是氧,二者占干洁空气的99%。由于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1)氮 氧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物质 (2)臭氧 太阳紫外线 变式训练 1.城市上空多雾的原因是 ( ) A .空气中多水汽 B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C .空气中的固体杂质较多 D .空气中臭氧含量高 2.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正确的 是 ( ) A .海平面上升 B .臭氧大量减少 C .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所致 D .森林被砍伐 自主学习 知识点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大气分层的依据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____、____ 及____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分为______、 ______和高层大气。 2.对流层: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 而____;空气____运动显著;__、云、__、 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因此典例剖析 例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1)~(3)题。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题目

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 ?单质_____________ ?酸_____________ ?碱_____________ ?盐_____________ ?氧化物____________?有机物_____________ 2、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具有( ) A、相同的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相同化学性质 D、不同化学性质 3、钾的相对原子质量较氩的相对原子质量小1,而核电荷数大1,由此可推断,一个钾原 子和一个氩原子所含中子数的关系是( ) A、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1个 B、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2个 C、钾的中子数等于氩的中子数 D、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多1个 4、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B、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C、任何一种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D、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5、有下列四组物质,每组均有一种与其它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这种 物质的名称: ①食醋、牛奶、加碘盐、水;②冰、干冰、氧化铁、铜绿; ③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煤气;④纯碱、烧碱、食盐、石灰石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6、进入21世纪,化合物已超过2000万种,其些物质由碳、氢、氧、钠中某些元素组成, 用上述元素,按要求各写出一种常见物质化学式: ①用于炼铁的气体且有可燃性的氧化物__________; ②“汽水”“雪碧”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 ③能溶解蛋白质、油脂、纸张的工业原料的碱__________; ④家庭中常用作洗涤剂的纯碱是__________; ⑤可造人工雨雾的一种氧化物是__________; ⑥“西气东输”工程中将要输送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 综合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离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C、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中含有离子 2、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碳元素和氧元素 B、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 C、二氧化碳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电子数 3、由原子构成,且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是( ) A、五氧化二磷 B、汞 C、硫酸 D、液氧 4、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A、铜 B、氯化钠 C、氯化氢 D、氩气 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氧化镁、液态氧 B、铁、二氧化硫、石油 C、铜、二氧化锰、甲烷 D、磷、二氧化碳、水银 6、下列几组物质中,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是( )

公司的组织机构与结构分析

公司的组织机构与结构 A:公司的组织机构 一、公司组织机构的内容和原则 (一)公司组织机构的内容 公司组织机构是指从事公司经营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公司最高领导机构。 一般讲来,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即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二)公司组织机构的原则 (1)在公司的组织机构中,要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离的原则。 (2)要把公司组织机构成员的利益同公司经营治理的好坏紧密联系起来。 (3)公司组织机构的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但对不同成员素养的要求是不同的

二、公司的决策机构 (一)股东大会 1.股东 一个公司的股东是指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个人或组织。 任何拥有财产的组织或个人都有资格购买公司股票而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但公司不可自为股东,否则,当公司停业解散时,属于公司的那部分股份将没有最终的所有者。 股东对公司具有一定程度的治理权和监察权,还有取得股息的受益权以及对公司资产的拥有权。股东对公司行使的操纵权一般差不多上在股东大会上或以书面同意方式通过决议而实现的。股东通过选举而操纵董事会,进而获得对公司业务的操纵权。股东所拥有的治理权一般不是指股东直接治理,而是指股东通过董事会间接地参与对公司日常行政事务的领导和治理。股东还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股东的权利和义务的大小完全由其所持有的股票或股份数量的多寡而定。这些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由各公司的章程和内部细则规定。

2.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是由公司全体股东组成的决定公司重大问题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表达其意志、利益和要求的要紧场所和工具。 (1)股东大会的种类有: ①股东一般年会,即公司一年一次必须召开的股东大会。一般年会一般由董事会组织召开。通常由公司法对两个年会之间的间隔期限做出具体规定。假如公司超过一定的期限仍不召开会议,有管辖权的法院有权依照任何股东的请求,迅即责令公司进行会议。会议的要紧内容,在公司法规定的范围内,一般由各个公司的章程或内部细则具体规定。通常包括如下内容:第一,一般权限,即经常性的只需一般决议的权限,包括: A.通过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他会计报表; B.董事会和监察委员会成员的选任、解任及其酬劳的确定; C.审议董事会和监察委员会的报告; D.分配红利,确定并宣布股息。 第二,特不权限,即需通过特不决议的权限,包括:

高中地理《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1 课时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 了解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分的作用;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划分及各层的主要特征 2. 通过图解法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运用所学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3. 激发探究大气环境的兴趣,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重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难点】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 【自主预习】 预习课本P35-P37 图文及自主学习36-37 页。 【新课学习】互动探究 一、大气的组成 1. 通过自学课本和导学案能够连出低层大气组成及其作用 CO2 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氮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氧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O3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能吸收红外线, 是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条件

教师点拨:大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人类活动改变了哪些大气成分?这些改变给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大气成分变化,分析问题。 教师活动:还有哪些成分在改变,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这也就是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教师活动:阅读课本P36 文字内容及图2-2-2“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要求做到:完成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的绘制,并且能自行解说大气的结构及各层特点,解说内容参考下列问题: 1、大气共分为哪几层? 2、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3、各层大气分别具有什么特征?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上黑板画图并解说 教师引导探究 (多媒体显示): 1.云雨雪等天气 现象为什么发生 在对流层?(从 物质组成、大气运动角度考虑) 2. 为什么大型的远程运输飞机多在平流层中飞行?(仅从天气状况、大气运动两方面考虑)

01.上皮组织考题

上皮组织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微绒毛2.纤毛3.细胞衣 4.紧密连接5.桥粒6.缝隙连接 7.中间连接8.基膜9.质膜内褶 10.半桥粒11.腺上皮12.腺体 13.内分泌腺14.外分泌腺15.单细胞腺 16.浆液腺17.粘液腺18.混合腺 19.顶浆分泌20.全浆分泌21.局浆分泌 22.连接复合体 (二)填空 1.上皮组织的主要特点是细胞成份(1)、细胞间质(2)、细胞有(3)。上皮细胞的游离面上常常有三种特殊结构,即(4)、(5)、(6);侧面上常常有四种特殊结构,即(7)、(8)、(9)、和(10);基底面上常常有三种特殊结构,即(11)、(12)、和(13)。 2.多细胞的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根据两者的形态结构特点,这类腺体可分为5种,即单泡状腺、单(1)、复(2)、复(3)和复(4)。没有导管的腺体称(5)。 3.腺上皮细胞的分泌方式通常有三种,即(1)、(2)和(3)。分泌蛋白性分泌物的细胞内,粗面内质网(4),这类外分泌腺称(5);分泌糖蛋白性分泌物的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比较(6),高尔基复合体(7),分泌物粘稠,这类外分泌腺体称(8)。既分泌粘液又分泌浆液的外分泌腺体称(9)。 4.按照功能不同,上皮组织主要分为三类,即(1)、(2)、(3)。根据上皮的细胞层数,被覆上皮可分为两类,即(4)和(5);根据细胞的形态,单层上皮又可分为四种,即(6)、(7)、(8)和(9);根据表层细胞的形态,复层上皮又可分为三种,即(10)、(11)、和(12)。 (三)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甲状腺属 A.单细胞腺B.外分泌腺 C.粘液腺D.内分泌腺 2.杯状细胞属 A.多细胞腺B.浆液腺 C.单细胞腺D.内分泌腺 3.上皮组织中没有

第3章 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 被覆上皮:主要覆盖于人体体表、大部分内脏器官的表面,以及铺衬在体内各种管、腔 及囊性器官的内、外表面。根据上皮细胞基底面附着于基膜上的排列层数,将其分为单层上皮( simple epithelium)和复层上皮( stratified epithelium)单层上皮又根据其细胞形状特点进一步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和柱状上皮,此外还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而复层上皮根据表层细胞的形状特点分为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等多种类型1,、单层扁平上皮: 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其表面光滑,有利于血 衬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内皮和间皮均来源于胚胎时期的中胚层。 2、单层立方上皮: 这类上皮分布于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细胞多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3、单层柱状上皮: 主要分布在胃、肠、胆囊、子宫及输卵管等器官的腔表面。分布于胃肠黏膜表面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游离面常有排列紧密的微绒毛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高柱状细胞数量最多,表面覆有纤毛由于几种细胞形态和高度不同,细胞核的位置也不在同一平面上,故从垂直切面看,似复层上皮,故称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呼吸道。 4、复层扁平上皮 体表的复层扁平上皮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铺衬在口腔,食管,肛管的复层扁平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5、复层柱状上皮: 胞质内有较多糖原,游离面有微绒毛,主要分布于眼睑结膜,男性尿道,肛门,咽,会厌喉面 6、变移上皮 细胞层数及表层细胞的形状随器官的功能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分布于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的腔面 7、复层立方上皮 分布于汗腺导管,肛管,女性尿道近开口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构成的器官称为腺。1.分泌部 分泌部一般由单层细胞围成,中央为腺腔。 分泌部与基膜间存在一种胞体扁平有突起的细胞,其有收缩功能,称肌上皮细胞其收缩有助于腺腔内分泌物的排出。分泌部有的为管状,有的为泡状,有的为管泡状。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性质,可分为浆液细胞和黏液细胞;其组成的腺泡也因此分为浆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由浆液细胞和黏液细胞共同组成的腺泡为混合性腺泡。大部分混合性腺泡主要由黏液细胞组成,少量浆液细胞位于腺泡的远端,切片上呈现新月状排列,称(浆)半月。外分泌腺有的仅由浆液性腺泡构成,则为浆液腺如腮腺。 浆液细胞HE染色可见顶部胞质集聚较多的圆形嗜酸性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细胞基底部胞质嗜碱性 黏液细胞胞体为柱状或锥体形,顶部胞质含较多粗大分泌颗粒,称黏原颗粒,PAS染色时呈紫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㈠道路的组成 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 ⑴线形组成。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 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 1.公路的等级划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 ⑶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 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 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 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 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 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

第2章上皮组织

第二章上皮组织 一、A型题 1.关于上皮组织的特点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细胞排列密集,细胞间质少 B.细胞排列和结构有极性 C.细胞基部均附着于基膜上 D.细胞游离面有不同的特殊结构 E.无血管,有神经末梢 2.单层柱状上皮除见于消化管外还分布于以下哪些器官 A.输精管和输卵管 B.输卵管和子宫 C.子宫和尿道 D.尿道和输精管 E.输精管和子宫 3.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 A.外耳道 B.输精管 C.输卵管 D.气管 E.胆囊 4.杯状细胞见于下更哪些上皮内 A.单层柱状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 B.复层柱状上皮和单层立方上皮 C.单层立方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 E.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5.关于基膜的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不同部位的上皮的基膜厚薄不一 B.也见于骨骼肌纤维的表面 C.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 D.厚基膜光镜下可见,薄基膜光镜下不能见 E.是支持膜和半透膜 6.关于微绒毛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只见于上皮细胞的表面 B.光镜下均能看到 C.内有纵向配布的微管 D.可伸长或缩短 E.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数量和长短相同 7.单层柱状上皮细胞间连接结构由浅至深一般依次是 A.桥粒,紧密连接,中间连接 B.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

C.中间连接,桥粒,紧密连接 D.紧密连接,桥粒,中间连接 E.桥粒,中间连接,紧密连接 8.以下哪项不是缝隙连接的特点 A.广泛分布于多种组织的相邻细胞间 B.相邻细胞膜之间以细丝相连 C.电阴低,相邻细胞可经此传递电冲动 D.相邻细胞膜连接处有小管相互沟通 E.细胞间可经此传递化学信息 9.粘液性腺细胞分泌的粘液是 A.糖蛋白 B.蛋白多糖 C.脂蛋白 D.糖脂 E.蛋白质 10.浆液性腺细胞的分泌物一般是 A.较粘稠,含有酶 B.较粘稠,含糖脂 C.较稀薄,含有酶 D.较稀薄,含糖脂 E.较稀薄,含蛋白多糖 11.关于类固醇细胞的特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分泌类固醇激素的内分泌细胞 B.胞质内常有许多小滴 C.滑面内质网发达,粗面内质网较少 D.线粒体较多,其嵴常为管状 E.合成分泌物的原料贮存在分泌颗粒内 12.细胞连接结构的共同点是 A.相邻细胞膜之间均有间隙 B.相邻细胞膜均有融合 C.相邻细胞膜胞质面均有致密物附着 D.相邻细胞膜胞质面均有细丝附着 E.相邻细胞膜之间均有小管相通 二、X型题 1.单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A.心包膜 B.淋巴管 C.肺泡 D.汗腺 E.子宫腔面 2.纤毛 A.与微绒毛的长度相同

大气层结构组成

1+1教育自然科学个性化教案 教师 朱银炎 学生姓名 上课日期 2012年6月8日 学科 自然科学 年级 初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类型 知识讲解□:考题讲解□: 学生课时统计 学案主题 班主任 授课时段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气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 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________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______。 然而它对地球而言却非常重要,它像一件外衣一样__________着地球。 2.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_______之间。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________趋势。3.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空气密度_________,________运动;而上方空气温度低,密度 ___________,下沉,形成对流。 二、我会选择: 5.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仍然存在的是( ) A、狂风暴雨 B、火山喷发 C、雷电交加 D、碧海蓝天 6.地球上的大气层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会( ) A、出现睛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 B、仍然听到讲话的声音 C、频繁地受天外来客的袭击 D、没有白天和黑夜 7.指出下列大气对流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是( ) A、暖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外层 9.地球表面大气层的厚度大约为() A、1000千米 B、2000千米 C、3000千米 D、5000千米10.大气分层的依据是() A、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变化 B、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变化

鲁教版高中地理《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分析这条标准,其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够运用大气垂直分层图说明各层大气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能够根据示意图,说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在地面和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3)能运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解释有关的自然地理现象。 【教材分析】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的要求本课将重点安排在对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等方面。读图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无论是了解大气的组成还是大气的垂直分布,还是大气的受热过程都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层大气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大气运动状况、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运用所学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学会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大气环境的兴趣,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原理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绘图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本课充分运用“设计情境---引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总结结论”的教学方法,恰当的处理教材,创设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情境、协作、意义建构”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发挥个性的舞台。 课堂展示 (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以张家口市烟雾防霜冻的新闻引入新课。 落实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情反馈:明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三)新知导学 自主预习和预习自测答案进行交流。 (四)重难探究 ★探究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问题导引 1.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的哪一层 中?为什么? 问题导引 2.为什么大型的远程运输飞机多在平流层 中飞行? 设计意图:加深对对流层和平流层特征及与人 类关系的理解。 学生先回答以上两个问题,然后找学生到讲台 完成填图和连线,重点是平流层和对流层的气 流运动方向,展示答案,老师进行评价。

上皮组织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下列哪一点不是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 A.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很少 B. 细胞呈现明显的极性 C. 上皮藉基膜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 D. 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E. 含丰富的神经末梢 2.单层扁平上皮不见于 A. 心脏腔面 B. 心包膜表面 C. 胃壁内表面 D. 胃壁外表面 E. 肺泡壁 3.纤毛可见于 A. 小肠上皮 B. 气管上皮 C. 变移上皮 D. 口腔上皮 E. 血管内皮 4.间皮可见于 A. 肺泡上皮 B. 腹膜腔表面 C. 血管外表面 D. 心脏内表面 E. 肾小囊壁层 5.关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 细胞形状、高矮不一,细胞核位置高低不等 B. 细胞都附着于基膜上 C. 细胞表面都有纤毛 D. 有杯状细胞 E. 主要分布于呼吸道腔面 6.上皮细胞侧面的特殊结构不包括 A. 桥粒 B. 半桥粒 C. 紧密连接 D. 中间连接 E. 缝隙连接 7.复层扁平上皮的特点是

A. 浅层为一层扁平细胞 B. 中间层细胞之间有大量缝隙连接 C. 基底层细胞有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 D. 含较多的毛细血管 E. 与结缔组织的连接面平直 8.微绒毛 A. 又称绒毛 B. 存在于上皮细胞的基底面 C. 内含纵行的微丝 D. 内有9+2微管结构 E. 可进行定向摆动 9.膀胱腔面上皮的特点为 A. 细胞层数和形状可发生变化 B. 上皮的厚度恒定不变 C. 浅层细胞为柱状 D. 表层细胞角化以防止尿液浸蚀 E. 基底面凹凸不平 10.杯状细胞的特点是 A. 分布于胃肠黏膜上皮中 B. 胞质内充满酶原颗粒 C. 细胞核大,染色淡,核仁清楚 D. 细胞不贴附于基膜 E. 分泌黏液,起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11.人体内最耐摩擦的上皮组织是 A. 单层立方上皮 B. 单层柱状上皮 C. 假复层柱状上皮 D. 复层扁平上皮 E. 变移上皮 12.质膜内褶处细胞质内常含有 A. 粗面内质网 B. 滑面内质网 C. 溶酶体 D. 高尔基复合体 E. 线粒体 13.毛细血管内皮的基膜的组成是 A. 透明板 B. 透明板和基板 C. 透明板、基板和网板 D. 基板和网板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㈠道路的组成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 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 ⑴线形组成。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城市道路的组成2. (和路面三大部分。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 公路的等级划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1. 5个等级。 全部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4⑴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全部立体交叉,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 ⑵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 ⑶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2. 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 . 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如居住区)⑷支路。支路是一个地区( 二、路基 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 低于原地面的挖方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路基称为路堑。路面底面以下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80cm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 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高中地理_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1课时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分的作用;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划分及各层的主要特征 2.通过图解法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运用所学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3.激发探究大气环境的兴趣,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重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难点】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 【自主预习】 预习课本P35-P37图文及自主学习36-37页。 【新课学习】互动探究 一、大气的组成 1.通过自学课本和导学案能够连出低层大气组成及其作用 CO2 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氮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氧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O3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能吸收红外线, 是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条件 教师点拨:大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人类活动改变了哪些大气成分?这些改变给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活动:读图分析大气成分变化,分析问题。 教师活动:还有哪些成分在改变,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这也就是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教师活动:阅读课本P36文字内容及图2-2-2“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要求做到:完成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的绘制,并且能自行解说大气的结构及各层特点,解说内容参考下列问题: 1、大气共分为哪几层?

2、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3、各层大气分别具有什么特征?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上黑板画图并解说 教师引导探究(多媒体显示): 1.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为什么发生在对流层?(从物质组成、大气运动角度考虑) 2.为什么大型的远程运输飞机多在平流层中飞行?(仅从天气状况、大气运动两方面考虑) 学生活动:小组内合作探究,讨论完成屏幕给出的问题,并展示讨论的成果。 过渡:我们来听首歌,陶冶下情操。 多媒体展示:改编的大气结构垂直分层歌曲,陶冶情操

第一章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章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 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 和 ;构件是机构中的 单元体。 2.具有 、 、 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称为机器。 3.机器是由 、 、 所组成的。 4.机器和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 5.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 三部分组成。 6.运动副元素是指 。 7.构件的自由度是指 ;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 副,它产生 个约束,而保留 个自由度。 9.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 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____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最小约束数为 。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 ,至少为 。 15.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副 。 17.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铰链,(B) 自由度,(C) 约束。 18.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 ;局部自由度是指 ;虚约束是指 。 19.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 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按杆组中的 级别确定。 20.机构运动简图是 的简单图形。 31.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 32.一种相同的机构 组成不同的机器。 (A) 可以 ; (B) 不能 33.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 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 可以 ; (B)不能 34.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 (A) 0; (B) 1; (C) 2 35.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 。 (A) ?1; (B) +1; (C) 0 36.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 1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整理之上皮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整理之二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第二章上皮组织 一、上皮组织(上皮) 定义:有大量排列紧密、形态规则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 特点:①具有极性,极性是指在细胞的不同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显著差异 ②大多无血管 ③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肌上皮 二、被覆上皮 定义:是覆盖于身体外表面、衬贴在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器官的外表面的上皮 内皮 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 其他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表面: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边形,表面光滑,边缘呈锯齿状 细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垂直切面:细胞很薄,只有一层细胞 内皮:指衬贴于心脏、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指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和胃、肺等光滑、可运 动器官的外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其他:分布在肺泡、肾小囊壁层 表面:细胞呈六边形或多边形 垂直切面:一层立方形的细胞,核圆形,位于中央 B 、单层立方上皮 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 功能:吸收和分泌

表面: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 垂直切面:一层棱柱状细胞,核椭圆形,多位于细胞基底部,且核 长轴的走向与细胞走向一致 C、单层柱状上皮分布:肠、胃、胆囊、输卵管、子宫的腔面 功能:吸收和保护 垂直切面:细胞似高脚杯,核呈倒三角形或半月形, *杯状细胞近细胞基底部,HE染色深 分布:肠管(小肠&大肠)的粘膜层 功能:润滑和保护结构:胞质顶端充满 黏原颗粒 表面: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 垂直切面:细胞高矮不同,核的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似复层 但所有细胞基底面均附于基膜上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组成:柱状细胞(最多,游离面有纤毛)、杯状细胞、 锥形细胞(可分化)、梭形细胞 分布:咽、喉、气管、支气管、咽鼓管、鼓室 功能:保护 垂直切面:紧靠基膜的一层细胞为基底细胞(可分化、增殖的干细胞) 中间数层为多边形 浅表数层为扁平鳞片状(有退化、脱落现象) E、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鳞状上皮)皮肤表层角化的~(无核的死细胞,角蛋白多) 分布 口腔、食道、阴道腔面未角化的~(有核的活细胞) 功能:很强的机械保护作用&较强的再生修复能力 垂直切面:浅部为一层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深部为数层多边形细胞F、复层柱状上皮 分布:眼睑结膜、男性尿道、一些腺体的大导管 垂直切面:其表层细胞为盖细胞(大且厚) 中间数层细胞呈多边形 G、变移上皮基底层细胞为立方形 (移行上皮) 分布:肾盂、膀胱、输尿管、尿道前列腺部 特点:细胞形态和层数随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变化 举例:膀胱收缩时,上皮变厚,细胞层数增多; 膀胱舒张时,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表层细胞多呈扁平形

经典机构结构原理与分析

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AB为原动件作匀速转动,当它由AB1转到AB2位置时,转角φ1=180°+θ,摇杆由右极限位置C1D摆到左极限位置C2D摆角为ψ,当曲柄从AB2转到AB1时,转角φ2=180°-θ,摇杆由位置C2D返回C1D,其摆角仍为ψ,因为φ1>φ2 ,对应时间t1>t2,因此摇杆从C2D转到C1D较快,即具有急回特性,其中θ为摇杆处于两极限位置时曲柄两个位置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极位夹角。 双摇杆机构 摇杆AB为原动件,通过连杆BC带动从动件CD也作往复摆动,虚线AB1、AB2为摇杆AB的两极限位置,也是当摇杆AB为原动件 时,机构的两死点位置。

双曲柄机构 当曲柄AB为原动件作匀速回转时,曲柄CD跟随作周期性的匀速圆周回转,当曲柄从位置AB1转过φ1角到位置AB2时,从动件CD转过180°,当曲柄从位置AB2转过φ2角到位置AB1时,从动件CD转过180°,因为φ1>φ2 ,即t1>t2,从动曲柄的角速度不是常数,而是作变角速度回转。 平行双曲柄机构 当机构处于AB1C1D和AB2C2D时,机构的传动角γ=0,即为死点位置,若在此位置由于偶然外力的影响,则可能使曲柄转向不定,出现误动作。 当原动件曲柄作匀速回转,从动曲柄也以相同角速度匀速同向回转,连杆作平移运动。

平行机构 该机构为机车驱动轮联动机构,是利用平行曲柄来消除机构死点位置的运动不确定状态的。 搅拌机 该机构是一曲柄摇杆机构的应用实例,利用连杆上E点的轨迹来进行搅拌。

夹具机构 当工件被夹紧后,BCD成一直线,机构处于死点位置,即使工件的反力很大,夹具也不会自动松脱,该例为利用死点位置的自锁特性来实现工作要求的。 K=1的曲柄摇杆机构 从动件摇杆处于两极限位置时,对应主动件曲柄位置AB1、AB2共线,即极位夹角θ=0,K=1,机构没有急回特性。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 鲁教版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大气圈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内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氧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________________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吸收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______” 2. 大气圈的结构——垂直分层 (1)垂直分层的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________、密度及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 (2)垂直分层 分层 气温垂直变化 大气运动状 况 与人类的关系A______ 随高度增加而____ ________运 动显著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_____ _ 随高度增加而____ ______运动 为主 有利于__________ 臭氧层保护作用

C_____ ______ 随高度增加先____ 后______ 80~500千米有若干 ________,对短波无 线电通信有重要作 用 特别提示(1)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 12千米。低纬度地区气温高,对流强烈,可达17千米~18千米。高纬度地区仅8千米~9千米。 (2)从近地面到高空,大气密度逐渐减小,气压逐渐降低,水汽、尘埃含量逐渐减少。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辐射与波长 (1)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就波长而言:A为________辐射,B、C为________辐射。 2.受热过程 3.结论:A是大气热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方法指导大气保温作用可以归纳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串”: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升温——大气逆辐射。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 典例导入 1.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组织学上皮组织习题

2 上皮组织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下列哪一点不是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 A.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很少 B. 细胞呈现明显的极性 C. 上皮藉基膜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 D. 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E. 含丰富的神经末梢 2.单层扁平上皮不见于 A. 心脏腔面 B. 心包膜表面 C. 胃壁内表面 D. 胃壁外表面 E. 肺泡壁 3.纤毛可见于 A. 小肠上皮 B. 气管上皮 C. 变移上皮 D. 口腔上皮 E. 血管内皮 4.关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 细胞形状、高矮不一,细胞核位置高低不等 B. 细胞都附着于基膜上 C. 细胞表面都有纤毛 D. 有杯状细胞 E. 主要分布于呼吸道腔面 5.复层扁平上皮的特点是 A. 浅层为一层扁平细胞 B. 中间层细胞之间有大量缝隙连接 C. 基底层细胞有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 D. 含较多的毛细血管 E. 与结缔组织的连接面平直 6.膀胱腔面上皮的特点为 A. 细胞层数和形状可发生变化 B. 上皮的厚度恒定不变 C. 浅层细胞为柱状 D. 表层细胞角化以防止尿液浸蚀 E. 基底面凹凸不平 7.人体内最耐摩擦的上皮组织是 A. 单层立方上皮 B. 单层柱状上皮

C. 假复层柱状上皮 D. 复层扁平上皮 E. 变移上皮 8.质膜内褶处细胞质内常含有 A. 粗面内质网 B. 滑面内质网 C. 溶酶体 D. 高尔基复合体 E. 线粒体 9.毛细血管内皮的基膜的组成是 A. 透明板 B. 透明板和基板 C. 透明板、基板和网板 D. 基板和网板 E. 网板 10.微绒毛中央的纵行微丝向下连于 A. 细胞核 B. 线粒体 C. 中心体 D. 基体 E. 终末网 11.关于桥粒的描述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A. 在上皮细胞顶部呈带状 B. 细胞间隙可见致密的中间线 C. 细胞膜的胞质面有较厚的附着板 D. 附着板上连有张力丝 E. 桥粒是很牢固的细胞连接 12.缝隙连接的特点是 A. 连接处细胞间隙约为20 nm B. 连接处细胞膜外层融合 C. 细胞膜上有规律的柱状颗粒,由12个亚单位组成 D. 柱状颗粒中央有直径约2 nm的管腔 E. 细胞之间有微管相连 13.单层柱状上皮可见于 A. 胃 B. 胆囊 C. 结肠 D. 子宫 E. 以上所有器官 14.上皮组织的功能不包括 A. 保护 B. 营养 C. 吸收 D. 分泌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中考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班级姓名组名家长签字【探究目标】 1、理解元素的涵义,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描述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2、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能据此区分一些常见物质。 3、正确描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含义、区别与联系。 4、准确描述原子构成,认识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探索导航】 〖活动一〗基础知识回顾 要求:(1)浏览教材并填写下面知识网络 (2)想一想,对于基础知识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1、元素 (1)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据元素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按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依次为: 2、物质的简单分类 单质 单质 单质 物 物 混合物 物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4 C2H5OH CH3OH CH3COOH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2)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3)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 3、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4、原子的结构 ①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 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决定种类。 原子核 原中子 子①质量约等于(或)质量的1/1836。 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活动二〗、重点疑点讨论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吗?请举例说明。 2、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吗?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或2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吗? 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吗? 4、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所有性质? 只有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吗? 5、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吗? 6、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怎样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活动三〗、解题方法指导 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 ?单质_____________ ?酸_____________ ?碱_____________ ?盐_____________ ?氧化物____________?有机物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