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交大_电力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西安交大_电力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西安交大_电力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西安交大_电力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第1章 电力电子器件

1. 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

答: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并在门极施加触发电流(脉冲)。或:u AK >0且u GK >0。

2. 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才能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

答: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使晶闸管的电流大于能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电流,即维持电流。

要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可利用外加电压和外电路的作用使流过晶闸管的电流降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即降到维持电流以下,便可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

3. 图1-43中阴影部分为晶闸管处于通态区间的电流波形,各波形的电流最大值均为I m ,试计算各波形的电流平均值I

、I 、I 与电流有效值I 、I 、I 。

2π2π

2πππ4

π

4

π2

5π4

a)

b )

c)

图1-430

图1-43 晶闸管导电波形

解:a) I d1=

π21?

π

πωω4

)

(sin t td I m =

π

2m I (

12

2+)≈0.2717 I m

I 1=

?

π

π

ωωπ

4

2

)

()sin (21t d t I m =

2

m I π

214

3+

0.4767 I m

b) I d2 =

π

1

?

π

πωω4

)

(sin t td I m =

π

m I (

12

2+)≈0.5434 I m

I 2 =

?

π

π

ωωπ

4

2

)

()sin (1

t d t I m =

2

2m I π

214

3+

0.6741I m

c) I d3=

π21?

2

)

ωt d I m =

4

1 I m

I 3 =

?

2

2

)

(21π

ωπ

t d I m =2

1 I m

4. 上题中如果不考虑安全裕量,问100A 的晶闸管能送出的平均电流I d1、I d2、I d3各为多少?这时,相应的电流最大值I m1、I m2、I m3各为多少?

解:额定电流I T(AV) =100A 的晶闸管,允许的电流有效值I =157A ,由上题计算结果知 a) I m1≈

4767

.0I ≈

329.35, I d1≈0.2717 I m1≈89.48

b) I m2≈

6741

.0I ≈

232.90, I d2≈0.5434 I m2≈126.56 c) I m3=2 I = 314,

I d3=

4

1 I m3=78.5

9. 试说明IGBT 、GTR 、GTO 和电力MOSFET 各自的优缺点。

第2章整流电路

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U2=100V,负载中R=2Ω,L值极大,当α=30°时,要求:①作出u d、i d、和i2的波形;

②求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 d、电流I d,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I2;

③考虑安全裕量,确定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解:①u d、i d、和i2的波形如下图:

②输出平均电压U d、电流I d,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I2分别为

U d=0.9 U2 cosα=0.9×100×cos30°=77.97(V)

I d=U d/R=77.97/2=38.99(A)

I2=I d=38.99(A)

③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2U2=1002=141.4(V)

考虑安全裕量,晶闸管的额定电压为:

U N=(2~3)×141.4=283~424(V)

具体数值可按晶闸管产品系列参数选取。

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为:

I VT=I d∕2=27.57(A)

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

I N=(1.5~2)×27.57∕1.57=26~35(A)

具体数值可按晶闸管产品系列参数选取。

5.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U2=100V,负载中R=2Ω,L值极大,反电势E=60V,当α=30?时,要求:

①作出u d、i d和i2的波形;

②求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 d、电流I d,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有效值I2;

③考虑安全裕量,确定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解:①u d、i d和i2的波形如下图:

②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 d、电流I d,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有效值I2分别为

U d=0.9 U2 cosα=0.9×100×cos30°=77.97(A)

I d=(U d-E)/R=(77.97-60)/2=9(A)

I2=I d=9(A)

③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2U2=1002=141.4(V)

流过每个晶闸管的电流的有效值为:

I VT=I d ∕2=6.36(A)

故晶闸管的额定电压为:

U N=(2~3)×141.4=283~424(V)

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

I N=(1.5~2)×6.36∕1.57=6~8(A)

晶闸管额定电压和电流的具体数值可按晶闸管产品系列参数选取。

13.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U2=100V,带电阻电感负载,R=5Ω,L值极大,当α=60?时,要求:

①画出u d、i d和i VT1的波形;

②计算U d、I d、I dT和I VT。

解:①u d、i d和i VT1的波形如下:

i

②U d 、I d 、I dT 和I VT U d =2.34U 2cos α=2.34×100×cos60°=117(V )

I d =U d ∕R =117∕5=23.4(A ) I DVT =I d ∕3=23.4∕3=7.8(A ) I VT =I d ∕3=23.4∕3=13.51(A )

14.单相全控桥,反电动势阻感负载,R =1Ω,L =∞,E =40V ,U 2=100V ,L B =0.5mH ,当α=60?时求U d 、I d 与γ 的数值,并画出整流电压u d 的波形。 解:考虑L B 时,有:

U d =0.9U 2cos α-ΔU d ΔU d =2X B I d ∕π I d =(U d -E )∕R

解方程组得:

U d =(πR 0.9U 2cos α+2X B E )∕(πR +2X B )=44.55(V )

ΔU d =0.455(V ) I d =4.55(A )

又∵

α

cos -)cos(γα+=2B d X I ∕U 2

即得出 )60cos(γ+?=0.4798

换流重叠角

γ = 61.33°- 60°=1.33°

最后,作出整流电压U d 的波形如下:

15.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反电动势阻感负载,U 2=100V ,R =1Ω,L =∞,L B =1mH ,求当α=30?时、E =50V 时U d 、I d 、γ 的值并作出u d 与i VT1和i VT2的波形。 解:考虑L B 时,有:

U d =1.17U 2cos α-ΔU d ΔU d =3X B I d ∕2π I d =(U d -E )∕R

解方程组得:

U d =(πR 1.17U 2cos α+3X B E )∕(2πR +3X B )=94.63(V )

ΔU d =6.7(V ) I d =44.63(A )

又∵

α

cos -)cos(γα+=2B d X I ∕6U 2

即得出 )30cos(γ+?=0.752

换流重叠角

γ = 41.28°- 30°=11.28°

u d 、i VT1和i VT2的波形如下:

i i

18.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其整流输出电压中含有哪些次数的谐波?其中幅值最大的

是哪一次?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中含有哪些次数的谐波?其中主要的是哪几次?

答: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其整流输出电压中含有2k (k =1、2、3…)次谐波,其中幅值最大的是2次谐波。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中含有2k +1(k =1、2、3……)次即奇次谐波,其中主要的有3次、5次谐波。

19.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其整流输出电压中含有哪些次数的谐波?其中幅值最大的是哪一次?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中含有哪些次数的谐波?其中主要的是哪几次?

答: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整流输出电压中含有6k (k =1、2、3……)次的谐波,其中幅值最大的是6次谐波。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中含有6k ±1(k =1、2、3……)次的谐波,其中主要的是5、7次谐波。

16.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阻感负载,R =5Ω,L =∞,U 2=220V ,X B =0.3Ω,求U d 、I d 、I VD 、I 2和γ 的值并作出u d 、i VD 和i 2的波形。

解: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相当于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α=0°时的情况。

U d =2.34U 2cos α-ΔU d ΔU d =3X B I d ∕π I d =U d ∕R

解方程组得:

U d =2.34U 2cos α∕(1+3X B /πR )=486.9(V )

I d =97.38(A )

又∵

α

cos -)cos(γα+=2B d X I ∕6U 2

即得出 γcos =0.892

换流重叠角

γ =26.93°

二极管电流和变压器二次测电流的有效值分别为

I VD =I d ∕3=97.38∕3=32.46(A )

I 2a =

3

2 I d =79.51(A )

u d 、i VD1和i 2a 的波形如下:

i

V

i

20.试计算第3题中i2的3、5、7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I23、I25、I27。解:在第3题中已知电路为单相全控桥,其输出电流平均值为

I d=38.99(A)

于是可得:

I23=22I d∕3π=22×38.99∕3π=11.7(A)

I25=22I d∕5π=22×38.99∕5π=7.02(A)

I27=22I d∕7π=22×38.99∕7π=5.01(A)

21.试计算第13题中i2的5、7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I25、I27。

解:第13题中,电路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且已知

I d=23.4(A)

由此可计算出5次和7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为:

I25=6I d∕5π=6×23.4∕5π=3.65(A)

I27=6I d∕7π=6×23.4∕7π=2.61(A)

22.试分别计算第3题和第13题电路的输入功率因数。

解:①第3题中基波电流的有效值为:

I1=22I d∕π=22×38.99∕π=35.1(A)

基波因数为

ν=I1∕I=I1∕I d=35.1∕38.99=0.9

电路的输入功率因数为:

λ=να

cos=0.9 cos30°=0.78

②第13题中基波电流的有效值:

I1=6I d∕π=6×23.39∕π=18.243(A)

基波因数为

ν=I1∕I=I1∕I d=0.955

电路的输入功率因数为:

λ=να

cos=0.955 cos60°=0.48

.

…25.12脉波、24脉波整流电路的整流输出电压和交流输入电流中各含哪些次数的谐波?答:12脉波电路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电流中含有11次、13次、23次、25次等即12k±1、(k=1,2,3···)次谐波,整流输出电压中含有12、24等即12k(k=1,2,3···)次谐波。

24脉波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电流中含有23次、25次、47次、49次等,即24k±1(k=1,2,3···)次谐波,整流输出电压中含有24、48等即24k(k=1,2,3···)次谐波。

26.使变流器工作于有源逆变状态的条件是什么?

答:条件有二:

①直流侧要有电动势,其极性须和晶闸管的导通方向一致,其值应大于变流电路直流侧的平均电压;

②要求晶闸管的控制角α>π/2,使U d为负值。

29.什么是逆变失败?如何防止逆变失败?

答:逆变运行时,一旦发生换流失败,外接的直流电源就会通过晶闸管电路形成短路,或者使变流器的输出平均电压和直流电动势变为顺向串联,由于逆变电路内阻很小,形成很大的短路电流,称为逆变失败或逆变颠覆。

防止逆变失败的方法有:采用精确可靠的触发电路,使用性能良好的晶闸管,保证交流电源的质量,留出充足的换向裕量角β等。

30.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当负载分别为电阻负载或电感负载时,要求的晶闸管移相范围分别是多少?

答: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当负载为电阻负载时,要求的晶闸管移相范围是0 ~ 180?,当负载为电感负载时,要求的晶闸管移相范围是0 ~ 90?。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当负载为电阻负载时,要求的晶闸管移相范围是0 ~ 120?,当负载为电感负载时,要求的晶闸管移相范围是0 ~ 90?。

第二章17.三相全控桥,反电动势阻感负载,E=200V,R=1Ω,L=∞,U2=220V,α=60?,当①L B=0和②L B=1mH情况下分别求U d、I d的值,后者还应求γ 并分别作出u d与i T的波形。解:①当L B=0时:

U d=2.34U2cosα=2.34×220×cos60°=257.4(V)

I d=(U d-E)∕R=(257.4-200)∕1=57.4(A)

②当L B=1mH时

U d=2.34U2cosα-ΔU d

ΔU d =3X B I d ∕π I d =(U d -E )∕R

解方程组得:

U d =(2.34πU 2R cos α+3X B E )∕(πR +3X B )=244.15(V )

I d =44.15(A ) ΔU d =13.25(V )

又∵αcos -)cos(γα+=2X B I d ∕6U 2

)60cos(γ+?=0.4485

γ=63.35°-60°=3.35°

u d 、I VT1和I VT2的波形如下:

i i

第3章 直流斩波电路

1.简述图3-1a 所示的降压斩波电路工作原理。

答:降压斩波器的原理是:在一个控制周期中,让V 导通一段时间t on ,由电源E 向L 、R 、M 供电,在此期间,u o =E 。然后使V 关断一段时间t off ,此时电感L 通过二极管VD 向R 和M 供电,u o =0。一个周期内的平均电压U o =E t t t ?+off

on on 。输出电压小于电源电压,起

到降压的作用。

2.在图3-1a 所示的降压斩波电路中,已知E =200V ,R =10Ω,L 值极大,E M =30V ,T =50μs ,t on =20μs ,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 o ,输出电流平均值I o 。 解:由于L 值极大,故负载电流连续,于是输出电压平均值为

U o =

E T

t on =

50

200

20?=80(V)

输出电流平均值为

I o =

R

E U

M o

-=

10

3080-=5(A)

4.简述图3-2a 所示升压斩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答:假设电路中电感L 值很大,电容C 值也很大。当V 处于通态时,电源E 向电感L 充电,充电电流基本恒定为I 1,同时电容C 上的电压向负载R 供电,因C 值很大,基本保持输出电压为恒值U o 。设V 处于通态的时间为t on ,此阶段电感L 上积蓄的能量为on 1t EI 。当V 处于断态时E 和L 共同向电容C 充电并向负载R 提供能量。设V 处于断态的时间为t off ,则在此期间电感L 释放的能量为()off 1o t I E U -。当电路工作于稳态时,一个周期T 中电感L 积蓄的能量与释放的能量相等,即:

()off 1o

on 1t I E U

t EI -=

化简得:

E t T E t t t U

off

off

off

on o

=

+=

式中的1/off ≥t T ,输出电压高于电源电压,故称该电路为升压斩波电路。

5.在图3-2a 所示的升压斩波电路中,已知E =50V ,L 值和C 值极大,R =20Ω,采用脉宽调制控制方式,当T =40μs ,t on =25μs 时,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 o ,输出电流平均值I o 。 解:输出电压平均值为:

U o =

E t T off

=

5025

4040?-=133.3(V)

输出电流平均值为:

I o =

R

U o

=

20

3.133=6.667(A)

6.试分别简述升降压斩波电路和Cuk 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并比较其异同点。 答:升降压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当可控开关V 处于通态时,电源E 经V 向电感L 供电使其贮存能量,此时电流为i 1,方向如图3-4中所示。同时,电容C 维持输出电压基本恒定并向负载R 供电。此后,使V 关断,电感L 中贮存的能量向负载释放,电流为i 2,方向如图3-4所示。可见,负载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与电源电压极性相反。

稳态时,一个周期T 内电感L 两端电压u L 对时间的积分为零,即

?=T

t u

L

0d

当V 处于通态期间,u L = E ;而当V 处于断态期间,u L = - u o 。于是:

off o on t U t E ?=? 所以输出电压为:

E E t T t E t t U

α

α

-=

-=

=

1on

on off

on o

改变导通比α,输出电压既可以比电源电压高,也可以比电源电压低。当0<α <1/2时为降压,

当1/2<α <1时为升压,因此将该电路称作升降压斩波电路。

Cuk 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当V 处于通态时,E —L 1—V 回路和R —L 2—C —V 回路分别流过电流。当V 处于断态时,E —L 1—C —VD 回路和R —L 2—VD 回路分别流过电流。输出电压的极性与电源电压极性相反。该电路的等效电路如图3-5b 所示,相当于开关S 在A 、B 两点之间交替切换。

假设电容C 很大使电容电压u C 的脉动足够小时。当开关S 合到B 点时,B 点电压u B =0,A 点电压u A = - u C ;相反,当S 合到A 点时,u B = u C ,u A =0。因此,B 点电压u B 的平均值为C

off B

U T t U

=

(U C 为电容电压u C 的平均值),又因电感L 1的电压平均值为零,所以C

off B

U

T

t U

E =

=。另一方面,A 点的电压平均值为C

on A U

T

t U -

=,且L 2的电压平均值为

零,按图3-5b 中输出电压U o 的极性,有C

on o U

T t U =。于是可得出输出电压U o 与电源电压

E 的关系:

E E t T t E t t U

α

α

-=

-=

=

1on

on off

on o

两个电路实现的功能是一致的,均可方便的实现升降压斩波。与升降压斩波电路相比,Cuk 斩波电路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其输入电源电流和输出负载电流都是连续的,且脉动很小,有利于对输入、输出进行滤波。

第4章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和

交交变频电路

3.交流调压电路和交流调功电路有什么区别?二者各运用于什么样的负载?为什么? 答:交流调压电路和交流调功电路的电路形式完全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控制方式不同。 交流调压电路是在交流电源的每个周期对输出电压波形进行控制。而交流调功电路是将负载与交流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通过改变接通周波数与断开周波数的比值来调节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

交流调压电路广泛用于灯光控制(如调光台灯和舞台灯光控制)及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也用于异步电动机调速。在供用电系统中,还常用于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此外,在高电压小电流或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也常采用交流调压电路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如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高电压小电流可控直流电源就需要很多晶闸管串联;同样,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需要很多晶闸管并联。这都是十分不合理的。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变压器一次侧调压,其电压电流值都不太大也不太小,在变压器二次侧只要用二极管整流就可以了。这样的电路体积小、成本低、易于设计制造。

交流调功电路常用于电炉温度这样时间常数很大的控制对象。由于控制对象的时间常数大,没有必要对交流电源的每个周期进行频繁控制。

6.交交变频电路的最高输出频率是多少?制约输出频率提高的因素是什么?

答:一般来讲,构成交交变频电路的两组变流电路的脉波数越多,最高输出频率就越高。当交交变频电路中采用常用的6脉波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时,最高输出频率不应高于电网频率的1/3~1/2。当电网频率为50Hz时,交交变频电路输出的上限频率为20Hz左右。

当输出频率增高时,输出电压一周期所包含的电网电压段数减少,波形畸变严重,电压波形畸变和由此引起的电流波形畸变以及电动机的转矩脉动是限制输出频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9 在三相交交变频电路中,采用梯形波输出控制的好处是什么?为什么?

答:在三相交交变频电路中采用梯形波控制的好处是可以改善输入功率因数。

因为梯形波的主要谐波成分是三次谐波,在线电压中,三次谐波相互抵消,结果线电压仍为正弦波。在这种控制方式中,因为桥式电路能够较长时间工作在高输出电压区域(对应梯形波的平顶区), 角较小,因此输入功率因数可提高15%左右。

第5章逆变电路

1.无源逆变电路和有源逆变电路有何不同?

答:两种电路的不同主要是:

有源逆变电路的交流侧接电网,即交流侧接有电源。而无源逆变电路的交流侧直接和负载联接。

2.换流方式各有那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换流方式有4种:

器件换流:利用全控器件的自关断能力进行换流。全控型器件采用此换流方式。

电网换流:由电网提供换流电压,只要把负的电网电压加在欲换流的器件上即可。

负载换流:由负载提供换流电压,当负载为电容性负载即负载电流超前于负载电压时,可实现负载换流。

强迫换流:设置附加换流电路,给欲关断的晶闸管强迫施加反向电压换流称为强迫换流。通常是利用附加电容上的能量实现,也称电容换流。

晶闸管电路不能采用器件换流,根据电路形式的不同采用电网换流、负载换流和强迫换流3种方式。

3.什么是电压型逆变电路?什么是电流型逆变电路?二者各有什么特点。

答:按照逆变电路直流测电源性质分类,直流侧是电压源的称为逆变电路称为电压型逆变电路,直流侧是电流源的逆变电路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

电压型逆变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①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

②由于直流电压源的钳位作用,交流侧输出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并且与负载阻抗角无关。而交流侧输出电流波形和相位因负载阻抗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③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都并联了反馈二极管。

电流型逆变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①直流侧串联有大电感,相当于电流源。直流侧电流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高阻抗。

②电路中开关器件的作用仅是改变直流电流的流通路径,因此交流侧输出电流为矩形波,并且与负载阻抗角无关。而交流侧输出电压波形和相位则因负载阻抗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③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感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因为反馈无功能量时直流电流并不反向,因此不必像电压型逆变电路那样要给开关器件反并联二极管。

第6章PWM控制技术

1.试说明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答:PWM控制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波形(含形状和幅值)。

在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条重要的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冲量即窄脉冲的面积。效果基本相同是指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上述原理称为面积等效原理

以正弦PWM控制为例。把正弦半波分成N等份,就可把其看成是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列所组成的波形。这些脉冲宽度相等,都等于π/N,但幅值不等且脉冲顶部不是水平直线而是曲线,各脉冲幅值按正弦规律变化。如果把上述脉冲列利用相同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波部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的正弦波部分面积(冲量)相等,就得到PWM波形。各PWM脉冲的幅值相等而宽度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根据面积等效原理,PWM波形和正弦半波是等效的。对于正弦波的负半周,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PWM波形。可见,所得到的PWM波形和期望得到的正弦波等效。

3. 单极性和双极性PWM调制有什么区别?三相桥式PWM型逆变电路中,输出相电压(输出端相对于直流电源中点的电压)和线电压SPWM波形各有几种电平?

答:三角波载波在信号波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里只有单一的极性,所得的PWM波形在半个周期中也只在单极性范围内变化,称为单极性PWM控制方式。

三角波载波始终是有正有负为双极性的,所得的PWM波形在半个周期中有正、有负,则称之为双极性PWM控制方式。

三相桥式PWM型逆变电路中,输出相电压有两种电平:0.5U d和-0.5 U d。输出线电压有三种电平U d、0、- U d。

5.什么是异步调制?什么是同步调制?两者各有何特点?分段同步调制有什么优点?答: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不保持同步的调制方式称为异步调制。在异步调制方式中,通常保持载波频率f c 固定不变,因而当信号波频率f r变化时,载波比N是变化的。

异步调制的主要特点是:

在信号波的半个周期内,PWM波的脉冲个数不固定,相位也不固定,正负半周期的脉冲不对称,半周期内前后1/4周期的脉冲也不对称。

这样,当信号波频率较低时,载波比N较大,一周期内的脉冲数较多,正负半周期脉冲不对称和半周期内前后1/4周期脉冲不对称产生的不利影响都较小,PWM波形接近正弦波。

而当信号波频率增高时,载波比N减小,一周期内的脉冲数减少,PWM脉冲不对称的

影响就变大,有时信号波的微小变化还会产生PWM脉冲的跳动。这就使得输出PWM波和正弦波的差异变大。对于三相PWM型逆变电路来说,三相输出的对称性也变差。

载波比N等于常数,并在变频时使载波和信号波保持同步的方式称为同步调制。

同步调制的主要特点是:

在同步调制方式中,信号波频率变化时载波比N不变,信号波一个周期内输出的脉冲数是固定的,脉冲相位也是固定的。

当逆变电路输出频率很低时,同步调制时的载波频率f c也很低。f c过低时由调制带来的谐波不易滤除。当负载为电动机时也会带来较大的转矩脉动和噪声。

当逆变电路输出频率很高时,同步调制时的载波频率f c会过高,使开关器件难以承受。

此外,同步调制方式比异步调制方式复杂一些。

分段同步调制是把逆变电路的输出频率划分为若干段,每个频段的载波比一定,不同频段采用不同的载波比。其优点主要是,在高频段采用较低的载波比,使载波频率不致过高,可限制在功率器件允许的范围内。而在低频段采用较高的载波比,以使载波频率不致过低而对负载产生不利影响。

6.什么是SPWM 波形的规则化采样法?和自然采样法比规则采样法有什么优点?答:规则采样法是一种在采用微机实现时实用的PWM波形生成方法。规则采样法是在自然采样法的基础上得出的。规则采样法的基本思路是:取三角波载波两个正峰值之间为一个采样周期。使每个PWM脉冲的中点和三角波一周期的中点(即负峰点)重合,在三角波的负峰时刻对正弦信号波采样而得到正弦波的值,用幅值与该正弦波值相等的一条水平直线近似代替正弦信号波,用该直线与三角波载波的交点代替正弦波与载波的交点,即可得出控制功率开关器件通断的时刻。

比起自然采样法,规则采样法的计算非常简单,计算量大大减少,而效果接近自然采样法,得到的SPWM波形仍然很接近正弦波,克服了自然采样法难以在实时控制中在线计算,在工程中实际应用不多的缺点。

9.什么是电流跟踪型PWM变流电路?采用滞环比较方式的电流跟踪型变流器有何特点?

答:电流跟踪型PWM变流电路就是对变流电路采用电流跟踪控制。也就是,不用信号波对载波进行调制,而是把希望输出的电流作为指令信号,把实际电流作为反馈信号,通过二者的瞬时值比较来决定逆变电路各功率器件的通断,使实际的输出跟踪电流的变化。

采用滞环比较方式的电流跟踪型变流器的特点:

①硬件电路简单;

②属于实时控制方式,电流响应快;

③不用载波,输出电压波形中不含特定频率的谐波分量;

④与计算法和调制法相比,相同开关频率时输出电流中高次谐波含量较多;

⑤采用闭环控制。

第7章 软开关技术

1.高频化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提高开关频率可以减小滤波器的体积和重量?为什么提高关频率可以减小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

答:高频化可以减小滤波器的参数,并使变压器小型化,从而有效的降低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使装置小型化,轻量化是高频化的意义所在。提高开关频率,周期变短,可使滤除开关频率中谐波的电感和电容的参数变小,从而减轻了滤波器的体积和重量;对于变压器来说,当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U =4.44.f .N .B .S ,当频率f 提高时,可减小N 、S 参数值,从而减小了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

2.软开关电路可以分为哪几类?其典型拓扑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各有什么特点? 答:根据电路中主要的开关元件开通及关断时的电压电流状态,可将软开关电路分为零电压电路和零电流电路两大类;根据软开关技术发展的历程可将软开关电路分为准谐振电路,零开关PWM 电路和零转换PWM 电路。

准谐振电路:准谐振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波形为正弦波,电路结构比较简单,但谐振电压或谐振电流很大,对器件要求高,只能采用脉冲频率调制控制方式。

C

零电压开关准谐振电路的基本开关单元 零电流开关准谐振电路的基本开关单元

零开关PWM 电路:这类电路中引入辅助开关来控制谐振的开始时刻,使谐振仅发生于开关过程前后,此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基本上是方波,开关承受的电压明显降低,电路可以采用开关频率固定的PWM 控制方式。

零电压开关PWM 电路的基本开关单元 零电流开关PWM 电路的基本开关单元

零转换PWM 电路:这类软开关电路还是采用辅助开关控制谐振的开始时刻,所不同的是,谐振电路是与主开关并联的,输入电压和负载电流对电路的谐振过程的影响很小,电路在很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并从零负载到满负载都能工作在软开关状态,无功率的交换被消减到最小。

零电压转换PWM电路的基本开关单元零电流转换PWM电路的基本开关单元

第8章组合变流电路

1. 什么是组合变流电路?

答:组合变流电路是将某几种基本的变流电路(AC/DC、DC/DC、AC/AC、DC/DC)组合起来,以实现一定新功能的变流电路。

2. 试阐明图8-1间接交流变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说明该电路有何局限性。

答:间接交流变流电路是先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在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图8-1所示的是不能再生反馈电力的电压型间接交流变流电路。该电路中整流部分采用的是不可控整流,它和电容器之间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极性不变,只能由电源向直流电路输送功率,而不能由直流电路向电源反馈电力,这是它的一个局限。图中逆变电路的能量是可以双向流动的,若负载能量反馈到中间直流电路,导致电容电压升高。由于该能量无法反馈回交流电源,故电容只能承担少量的反馈能量,这是它的另一个局限。

3. 试分析图8-2间接交流变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其局限性。

答:图8-2是带有泵升电压限制电路的电压型间接交流变流电路,它是在图8-1的基础上,在中间直流电容两端并联一个由电力晶体管V0和能耗电阻R0组成的泵升电压限制电路。当泵升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使V0导通,把从负载反馈的能量消耗在R0上。其局限性是当负载为交流电动机,并且要求电动机频繁快速加减速时,电路中消耗的能量较多,能耗电阻R0也需要较大功率,反馈的能量都消耗在电阻上,不能得到利用。

4. 试说明图8-3间接交流变流电路是如何实现负载能量回馈的。

答:图8-3为利用可控变流器实现再生反馈的电压型间接交流变流电路,它增加了一套变流电路,使其工作于有源逆变状态。当负载回馈能量时,中间直流电压上升,使不可控整流电路停止工作,可控变流器工作于有源逆变状态,中间直流电压极性不变,而电流反向,通过可控变流器将电能反馈回电网。

5. 何为双PWM电路?其优点是什么?

答:双PWM电路中,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都采用PWM控制,可以使电路的输入输出电流均为正弦波,输入功率因数高,中间直流电路的电压可调。当负载为电动机时,可工作在电动运行状态,也可工作在再生制动状态;通过改变输出交流电压的相序可使电动机正转或反转,因此,可实现电动机四象限运行

10. 全桥和半桥电路对驱动电路有什么要求?

答:全桥电路需要四组驱动电路,由于有两个管子的发射极连在一起,可共用一个电源,所以只需要三组电源;半桥电路需要两组驱动电路,两组电源。

电力电子技术课后习题全部答案解析

电力电子技术 2-1与信息电子电路中的二极管相比,电力二极管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才使得其具有耐受高压和大电流的能力? 答:1.电力二极管大都采用垂直导电结构,使得硅片中通过电流的有效面积增大,显著提高了二极管的通流能力。 2.电力二极管在P区和N区之间多了一层低掺杂N区,也称漂移区。低掺杂N区由于掺杂浓度低而接近于无掺杂的纯半导体材料即本征半导体,由于掺杂浓度低,低掺杂N区就可以承受很高的电压而不被击穿。 2-2. 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 答: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并在门极施加触发电流(脉冲)。或:uAK>0且uGK>0。 2-3. 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才能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 答: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使晶闸管的电流大于能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电流,即维持电流。要使晶闸由导通变为关断,可利用外加电压和外电路的作用使流过晶闸管的电流降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即降到维持电流以下,便可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 2-4 图2-27中阴影部分为晶闸管处于通态区间的电流波形,各波形的电流最大值均为I m ,试计算各波形的电流平均值I d1、I d2、I d3与电流有效值I1、I2、I3。 解:a) I d1= Im 2717 .0 )1 2 2 ( 2 Im ) ( sin Im 2 1 4 ≈ + = ?π ω π π π t I1= Im 4767 .0 2 1 4 3 2 Im ) ( ) sin (Im 2 1 4 2≈ + = ?π ? π π π wt d t b) I d2= Im 5434 .0 )1 2 2 ( 2 Im ) ( sin Im 1 4 = + = ?wt d t π π ? π I2= Im 6741 .0 2 1 4 3 2 Im 2 ) ( ) sin (Im 1 4 2≈ + = ?π ? π π π wt d t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优.选)

第1章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五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少数载流子为空穴,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正电。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三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少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负电。 2、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是由发射区、基区、集电区区及发射结和集电结组成的。三极管对外引出的电极分别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3、PN结正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相反,有利于多数载流子的 扩散运动而不利于少数载流子的漂移;PN结反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一致,有利于少子的漂移运动而不利于多子的扩散,这种情况下的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4、PN结形成的过程中,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由P向N区进行扩散,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由N向P区进行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它们的交界处建立起一个空间电荷区,其方向由N区指向P区。空间电荷区的建立,对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起削弱作用,对少子的漂移起增强作用,当这两种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PN结形成。 7、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物质制造的面接触型硅晶体二极管,正常工作应在特性曲线的反向击穿区。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A)元素构成的。 A、三价; B、四价; C、五价; D、六价。 3、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是(C)。 A、导通状态; B、截止状态; C、反向击穿状态; D、任意状态。 5、PN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A)而成。 A、多子扩散; B、少子扩散; C、少子漂移; D、多子漂移。 6、测得NPN型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E=2.1V,V B=2.8V,V C=4.4V,说明此三极管处在(A)。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反向击穿区。 10、若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能力,必须满足的外部条件是(C)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四、简述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2、某人用测电位的方法测出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对地电位分别为管脚①12V、管脚②3V、管脚③ 3.7V,试判断管子的类型以及各管脚所属电极。

数字电子技术课后题答案..

: 第1单元能力训练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由二值变量所构成的因果关系称为逻辑关系。能够反映和处理逻辑关系的数学工具称为逻辑代数。 2、在正逻辑的约定下,“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 3、数字电路中,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是逻辑关系,所以数字电路也称为逻辑电路。在逻辑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 4、用来表示各种计数制数码个数的数称为基数,同一数码在不同数位所代表的权不同。十进制计数各位的基数是10,位权是10的幂。 5、8421 BCD码和2421码是有权码;余3码和格雷码是无权码。 . 6、进位计数制是表示数值大小的各种方法的统称。一般都是按照进位方式来实现计数的,简称为数制。任意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时,均采用按位权展开求和的方法。 7、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时采用除2取余法;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时采用乘2取整法。 8、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时,应先转换成二进制,然后再根据转换的二进数,按照三个数码一组转换成八进制;按四个数码一组转换成十六进制。 9、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反演律和非非律。 10、最简与或表达式是指在表达式中与项中的变量最少,且或项也最少。 13、卡诺图是将代表最小项的小方格按相邻原则排列而构成的方块图。卡诺图的画图规则:任意两个几何位置相邻的最小项之间,只允许一位变量的取值不同。 ! 14、在化简的过程中,约束项可以根据需要看作1或0。 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奇偶校验码是最基本的检错码,用来使用PCM方法传送讯号时避免出错。(对) 2、异或函数与同或函数在逻辑上互为反函数。(对) 3、8421BCD码、2421BCD码和余3码都属于有权码。(错) 4、二进制计数中各位的基是2,不同数位的权是2的幂。(对) 3、每个最小项都是各变量相“与”构成的,即n个变量的最小项含有n个因子。(对)

高频电子技术试题库第三章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在调谐功率放大器中,晶体管工作延伸到非线性区域包括。() A.截止和饱和区 B.线性和截止区 C.线性和饱和区 答案:A 2下列各参数不能够用于调节基本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导通角的参数是。() A. U B.b E C.L R j 答案:C 3调谐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判定是根据 u与的比较判定。 ce min () A. U B.bm U C.cm U ces 答案:A 4 一般不用作调谐功率放大器中自给偏压环节的是。() A.射极电流 B.基极电流 C.集电极电流

答案:C 5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一般工作在。() A.甲类 B.乙类 C.丙类答案:C 6 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又被称为。() A.调谐功率放大器 B.非调谐功率放大器 C.传输线放大器 答案:A 7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分析方法。() A.近似法 B.折线法 C.等效分析法 答案:B 8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电路中晶体管的发射结。() A.正偏 B.反偏 C.0偏置 答案:B

9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一般工作时的导通角为。() A.180o B.90o C.小于90o 答案:C 10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在静态时,晶体管处于区。() A.截止 B.饱和 C.线性放大 答案:A 11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无发射结偏置时,硅管的导通角为。() A.20o~ 40o B.40o ~ 60o C.60o~ 80o 答案:B 12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无发射结偏置时,锗管的导通角为。() A.20o~ 40o B.40o ~ 60o C.60o~ 80o

答案:C 13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集电极电流脉冲展开系数中,对应任意导通角,展开系数最大的是 。( ) A .0α B .1α C .2α 答案:B 14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集电极电流脉冲展开系数中,对应任意导通角,10αα最大值为 。( ) A .3 B .2 C .1 答案:B 15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集电极电流脉冲展开系数中,对应任意导通角,10αα最小值为 。( ) A .3 B .2 C .1 答案:C 16 某晶体管的转移特性,其转移导纳j b 10mA/V,U 0.6V,E 1V g ===-,激励信号 电压幅值bm U =3.2V ,则导通角为 。( ) A .90o B .60o C .30o 答案:B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 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 第8页检验题解答: 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件 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 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 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 30V 。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根据并联电路端电压相同可知,元件1和4及3和5的端电压之代数和应等于元件2两端电压,因此可得:U 4=40V ,左高右低;U 5=90V ,左低右高。则元件4上电压电流非关联,P 4=-40×(-2)=80W ,元件4是负载;元件5上电压电流关联,P 5=90×4=360W ,元件5是负载。 验证:P += P 1+P 3+ P 4+ P 5= 160+120+80+360=720W P -= P 2 =720W 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 第16页检验题解答: 1、电感元件的储能过程就是它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过程,由2/2L LI W =可知,其储能仅取决于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和电感量L ,与端电压无关,所以电感元件两端电压为零时,储能不一定为零。电容元件的储能过程是它充电建立极间电场的过程,由2/2C CU W =可知,电容元件的储能只取决于加在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容量C ,与通过电容的电流无关,所以电容元件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时,其储能不一定等于零。 2、此电感元件的直流等效电路模型是一个阻值等于12/3=4Ω的电阻元件。 3、根据dt di L u =L 可知,直流电路中通过电感元件中的电流恒定不变,因此电感元件两端无自感电压,有电流无电压类似于电路短路时的情况,由此得出电感元件在直流情况下相当于短路;根据 图1-5检验题4电路图 U 3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考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1.逻辑函数有四种表示方法,它们分别是(真值表)、(逻辑图)、(逻辑表达式)和(卡诺图)。 2.将2004个“1”异或起来得到的结果是(0 )。 3.由555定时器构成的三种电路中,()和()是脉冲的整形电路。4.TTL器件输入脚悬空相当于输入(高)电平。 5.基本逻辑运算有: (and )、(not )和(or )运算。 6.采用四位比较器对两个四位数比较时,先比较(最高)位。 7.触发器按动作特点可分为基本型、(同步型)、(主从型)和边沿型;8.如果要把一宽脉冲变换为窄脉冲应采用(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9.目前我们所学的双极型集成电路和单极型集成电路的典型电路分别是(TTL )电路和(CMOS )电路。 10.施密特触发器有(2)个稳定状态.,多谐振荡器有(0 )个稳定状态。 11.数字系统按组成方式可分为功能扩展电路、功能综合电路两种; 12.两二进制数相加时,不考虑低位的进位信号是(半)加器。 13.不仅考虑两个_______本位_____相加,而且还考虑来自___低位进位____相加的运算电路,称为全加器。 14.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不仅和___该时刻输入变量的取值______有关,而且还与_电路原来的状态_______有关。 15.计数器按CP脉冲的输入方式可分为__同步计数器和____异步计数器_。 16.触发器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可分为_____rs______、______jk_____、___t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根据不同需要,在集成计数器芯片的基础上,通过采用__反馈归零法_________、__预置数法_________、__进位输出置最小数法__等方法可以实现任意进制的技术器。 18.4. 一个JK 触发器有 2 个稳态,它可存储 1 位二进制数。 19.若将一个正弦波电压信号转换成同一频率的矩形波,应采用多谐振荡器电路。20.把JK触发器改成T触发器的方法是 j=k=t 。 21.N个触发器组成的计数器最多可以组成2n 进制的计数器。 22.基本RS触发器的约束条件是rs=0 。

《高频电子技术》试卷及答案

试卷代号: ************************** 期末考试《高频电子技术》试卷(A) **级 电子信息 专业 200**年6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调制的方式有 、 、 。它们分别由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 、 、 。 2、高频放大器按负载形式可分为 放大器和 放大器。 3、单调谐放大器,多级级联增益 ,通频带 ,选择性 。 4、镜像干扰是指 ,抑制这种干扰的主要方法有 和 。 5、广播电台的载波是1500KHZ ,问接收机本振频率为 ,对接收机引起干扰的镜频为 。 6、有一调幅波表达式为u (t)=25(1+0.7cos 2π×5000t-0.3cos2π×1000t )cos2π×106t,此调幅波包含的频率分量有 ,各频率对应的幅度分量为 。 7、AM 信号幅度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边频信号幅度为 ,载波信号幅度为 。 8、正弦波振荡器由 、 、 组成。 9、石英晶体与电感串联后,由于串联电感增加,串联谐振频率 ,而并联谐振频率 ,通频带向低频方向扩展 。 10、反馈式振荡器振荡条件是 和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时的等效阻抗最小。 A 串联谐振频率 B 并联谐振频率 C 串联谐振频率与并联谐振频率之间 D 工作频率 2、某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原工作在过压状态,现欲调整使它工作在临界状态,可采用( )方法。 A UCC 增加、Ub 减小、UB B 减小、Re 减小 B UC C 减小、Ub 增加、UBB 增加、Re 增加 C UCC 减小、Ub 减小、UBB 减小、Re 减小 D UCC 增加、Ub 增加、UBB 增加、Re 增加 3、通信系统中,信号需要调制的原因是( ) A 要发射的信号频率低 B 为了实现信道复用 C 减小发射天线尺寸 D A 和B 和C 4、低电平调幅器应用在( ),高电平调幅器应用在( ) A 发射机末级 B 发射机前级 C 发射机中间级 5、在调幅制发射机的频谱中,功率消耗最大的是( ) A 载波 B 上边带 C 下边带 D 上、下边带之和 6、若单频调幅波的载波功率Pc=1000W ,调幅系数M=0.3,载波与边频总功率为( ) C 1090W D 1180W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混频可以用线性好的模拟乘法器来实现,这样,输出信号的失真可以减小。( ) 2、非线性器件有频率变换作用,而混频电路中也是频率变换电路的一种,所以说非线性器件有混频作用。( ) 3、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线性叠加也能得到调幅波。( ) 4、二极管大信号包络检波器原来无失真,但当输入已调波信号幅度增大时,则将可能产生负峰切割失真。( ) 5、同步检波,可以用来解调任何类型的调幅波。( ) 6、石英晶体两个谐振频率fs 和fp 很接近,通频带宽度很窄。( ) 7、谐振回路Q 值越高,谐振曲线就越尖锐,选择性就越好,而通频带就越宽。( ) 8、声表面波滤波器的最大缺点是需要调谐。( ) 9、为了是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工作稳定可采用中和法,但中和法较难调整。( ) 10、电容三点式振荡器适用于工作频率高的电路,但输出谐波成分将比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大。( ) 四、画图题(10分) 已知调幅波表达式,画出他们的波形和频谱图。(c ω=5Ω) (1+0.5COS t t c ωsin )Ω

电力电子技术第3章-习题答案

3章交流-直流变换电路课后复习题 第1部分:填空题 1.电阻负载的特点是电压与电流波形、相位相同;只消耗电能,不储存、释放电能,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阻性负载电路中,晶闸管控制角α的最大移相范围是0?≤a≤ 180?。 2.阻感负载的特点是电感对电流变化有抗拒作用,使得流过电感的电流不发生突变,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带阻感负载并联续流二极管的电路中,晶闸管控制角α的最大移相范围是0? ≤a≤ 180? 2 ,续流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2 (设U2为相电压有效值)。 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带纯电阻负载时,α角移相范围为0?≤a≤ 180?,单 2和 2 ;带阻感负载时, α角移相范围为0?≤a≤ 90?,单个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 2 2U 2 ;带反电动势负载时,欲使电阻上的电流不出现断续现象,可在主电路中直流输出 侧串联一个平波电抗器(大电感)。 4.单相全控桥反电动势负载电路中,当控制角α大于不导电角δ时,晶闸管的导通角θ = 180?-2δ ; 当控制角α小于不导电角 δ 时,晶闸管的导通角 θ = 0?。 5.从输入输出上看,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波形与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的波形基 本相同,只是后者适用于较低输出电压的场合。 6. 2 ,随负载 加重U d 逐渐趋近于0.9 U2,通常设计时,应取RC≥ 1.5~2.5T,此时输出电压为U d ≈ 1.2 U2(U2为相电压有效值)。 7.电阻性负载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U Fm 2 ,晶闸管控制角α的最大移相范围是0?≤a≤90?,使负载电流连续的条件为a≤30?(U2为相电压有效值)。 8.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的三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相位按相序依次互差120?,当它 带阻感负载时,α的移相范围为0?≤a≤90?。 9.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工作中,共阴极组中处于通态的晶闸管对应的是 电压最高的相电压,而共阳极组中处于导通的晶闸管对应的是电压最低的相电压;这种电路 α 角的移相范围是0?≤a≤120?,u d波形连续的条件是a≤60?。 10*.电容滤波三相不可控整流带电阻负载电路中,电流i d断续和连续的临界条件是C Rω 3 =,电路中的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2 U2。 11.实际工作中,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是周期性的非正弦函数,当 α 从0°~90°变化时, 整流输出的电压u d 的谐波幅值随 α 的增大而增大,当 α 从90°~180°变化时,整流输出的电压u d的谐波幅值随 α 的增大而减小。 1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时,设交流侧电抗为零,直流电感L为足够大。当 α =30°时,三相电流有效值与直流电流的关系为I I d,交流侧电流中所含次谐波次数为 6k±1,k=1,2,3…,其整流输出电压中所含的谐波次数为 6k, k=1,2,3…。 13.对于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换相重迭角的影响,将使输出电压平均值减小。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六版秦曾煌

第14章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 C B I I β≈ (1)E B C B I I I I β=+=+ C C B B I I I I ββ?= = ? 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在不同的B I 下, 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 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 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0.7V 。

成贤数字电路实验习题答案

数字电路习题答案(第一、二次实验) 2009-12-18 09:10 实验一: 1. 在示波器处于“内触发”、“常态”扫描方式时,若改变电压灵敏度(V/div),特别是降低它,则可能会使信号波形消失。问若是“外触发”,是否也会影响信号波形的显示呢? 解:这道题主要从以下几种情况来分析: A.示波器是“内触发”,而误打到“外触发”的情况下,如果是“自动”扫描方式,示波器有波形显示,但是不会稳定;如果是“常态”扫描方式,示波器没有波形显示; B.示波器确实是“外触发”,则要求外触发信号与被测信号的频率和相位都相关,这时波形才有可能稳定。 C.示波器在“外触发”工作时,若改变电压灵敏度,会影响波形的显示。当扫描方式为“常态”时,如果降低它,可能会使波形消失,原因是降低了电压灵敏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触发信号的电平,当触发电平降低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足以使触发器工作,触发器不工作,扫描发生器也就不能工作产生扫描电压,波形就消失了。 2. 实验内容3中,如何用示波器观察CH1+CH2的波形? 解:要观察CH1+CH2的波形,只要使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处于“叠加”,同时保证CH1和CH2的电压灵敏度保持一致就可以了。 3. 简述用示波器测量TTL高、低电平的步骤。 解:将函数发生器输出TTL波形(f=1kHz)接到示波器一个通道上;示波器扫描方式打“AUTO”;电压灵敏度选择旋钮和时基因数选择旋钮处于适当的位置(比如1V/div和0.2ms/div);微调旋钮都处于“校准”位置;把输入耦合方式打到“GND”,确定零电平线的位置,再打到“DC”,读出高低电平值。 4. 对于方波和三角波,交流毫伏表的指示值是否它们的有效值?如何根据交流毫伏表的指示值求得方波或三角波的有效值?

高频电子技术试题库 第二章

1 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回路电抗为。() 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C 2 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回路总阻抗为。() 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B 3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回路电流达到。()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A 4串联谐振曲线是之间的关系曲线。() A.回路电流与谐振回路电流 B.回路电流幅值与信号电压频率 C.回路电压幅值与信号电流频率 答案:B 5LC串联谐振回路,谐振特性曲线越尖锐。()A.回路Q值大B.回路Q值大C.0 答案:A 6LC串联谐振回路Q值大,回路选择性。()A.差B.好C.不能确定 答案:B 7单回路通频带B与谐振回路Q值成。()A.正比B.反比C.无关 答案:B 8单回路通频带B与谐振频率f成。() A.正比B.反比C.无关 答案:A 9 并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回路电纳为。() 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C 10 并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回路总导纳为。() 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B 11 并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阻抗为。() 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A 12并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电压为。() 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A 13 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失谐时,阻抗为。() A.大B.小C.0 答案:A 14 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失谐时,当f<f0时,阻抗呈。() A.容性B.感性C.0

15 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失谐时,当f>f0时,阻抗呈。() A.容性B.感性C.0 答案:B 16 并联谐振回路发生失谐时,当f<f0时,阻抗呈。() A.容性B.感性C.0 答案:B 17 并联谐振回路发生失谐时,当f>f0时,阻抗呈。() A.容性B.感性C.0 答案:A 18 负载回路采用部分接入方式接入电路时,接入系数n越小,二次负载等效到一次边是阻抗。() A.越小B.0 C.越大 答案:C 19 负载回路采用部分接入方式接入电路时,接入系数n越小,对回路的影响。() A.越小B.0 C.越大 答案:A 20 耦合回路临界耦合时,η。()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答案:B 21 耦合回路强耦合时,η。()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答案:A 22 耦合回路弱耦合时,η。()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答案:C 23 强耦合时,耦合回路η越大,谐振曲线在谐振频率处的凹陷,。() A.越大B.越小C.不出现 答案:A 24LC组成一个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串联阻抗。() A.最大B.最小C.无法估计 答案:B 25LC组成一个串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0,把它用在并联电路中作为一条并联支路,它滤除信号的频率为。() A.f0B.大于f0C.小于f0 答案:A 26 LC组成一个串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0,把它用在串联电路中,频率为的信号最易通过。() A.f0B.大于f0C.小于f0 答案:A 27 LC组成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0,把它用在串联电路中,就能阻止频率为的信号通过。() A.f0B.大于f0C.小于f0 答案:A 28 LC组成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0,把它用在并联电路中,对于的频率,并联回路对它阻抗最大() A.f0B.大于f0C.小于f0

电力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力电子课后答案 第二章 2.2 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才能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 答: 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晶闸管承受正相阳极电压,并在门极施加触发电流(脉冲)。或者U AK >0且U GK >0; 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使晶闸管的电流大于能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电流,即维持电流。 2.3图2-1中阴影部分表示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波形,各波形的电流最大值均为m I , 试计算各波形的电流平均值1d I 、2d I 、3d I 与电流有效值1I 、2I 、3I ,和它们的波形系数1f K ,2f K ,3f K 。 题图2.1 晶闸管导电波形 解: a) 1d I = 4 1 2sin()(1)0.27222 m m m I I t I π π ωπ π= +≈? 1I 24 131(sin )()0.4822 42m m m I I t d wt I ππ ?π π = +≈? 111/0.48/0.27 1.78f d m m K I I I I === b) 2d I =412 sin ()(1)0.5422 m m m I I td wt I ππ?=+=∏? 2I 24 21 31(sin )()0.67242m m m I I t d wt I π π ?π π = +≈? 222/0.67/0.54 1.24f d m m K I I I I === c) 3d I = 20 1 1()24 m m I d t I π ωπ = ? 3I 220 1 1()22 m m I d t I π ωπ = ? 333/0.5/0.252f d m m K I I I I === 2.4. 如果上题中晶闸管的通态平均电流为100A ,考虑晶闸管的安全裕量为1.5,问其允许通

高频电子技术试题库-第二章

高频电子技术试题库-第二章

1 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回路电抗为。() 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C 2 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回路总阻抗为。() 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B 3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回路电流达到。()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A 4串联谐振曲线是之间的关系曲线。() A.回路电流与谐振回路电流 B.回路电流幅值与信号电压频率 C.回路电压幅值与信号电流频率 答案:B 5LC串联谐振回路,谐振特性曲线越尖锐。()A.回路Q值大B.回路Q值大C.0 答案:A 6LC串联谐振回路Q值大,回路选择性。()A.差B.好C.不能确定 答案:B 7单回路通频带B与谐振回路Q值成。()A.正比B.反比C.无关 答案:B 8单回路通频带B与谐振频率f成。() A.正比B.反比C.无关 答案:A 9 并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回路电纳为。() 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C 10 并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回路总导纳为。() 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B 11 并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阻抗为。() 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A 12并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电压为。() A.最大值B.最小值C.0 答案:A 13 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失谐时,阻抗为。() A.大B.小C.0 答案:A 14 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失谐时,当f<f0时,阻抗呈。() A.容性B.感性C.0

15 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失谐时,当f>f0时,阻抗呈。() A.容性B.感性C.0 答案:B 16 并联谐振回路发生失谐时,当f<f0时,阻抗呈。() A.容性B.感性C.0 答案:B 17 并联谐振回路发生失谐时,当f>f0时,阻抗呈。() A.容性B.感性C.0 答案:A 18 负载回路采用部分接入方式接入电路时,接入系数n越小,二次负载等效到一次边是阻抗。() A.越小B.0 C.越大 答案:C 19 负载回路采用部分接入方式接入电路时,接入系数n越小,对回路的影响。() A.越小B.0 C.越大 答案:A 20 耦合回路临界耦合时,η。()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答案:B 21 耦合回路强耦合时,η。()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答案:A 22 耦合回路弱耦合时,η。()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答案:C 23 强耦合时,耦合回路η越大,谐振曲线在谐振频率处的凹陷,。() A.越大B.越小C.不出现 答案:A 24LC组成一个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串联阻抗。() A.最大B.最小C.无法估计 答案:B 25LC组成一个串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0,把它用在并联电路中作为一条并联支路,它滤除信号的频率为。() A.f0B.大于f0C.小于f0 答案:A 26 LC组成一个串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0,把它用在串联电路中,频率为的信号最易通过。() A.f0B.大于f0C.小于f0 答案:A 27 LC组成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0,把它用在串联电路中,就能阻止频率为的信号通过。() A.f0B.大于f0C.小于f0 答案:A 28 LC组成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0,把它用在并联电路中,对于的频率,并联回路对它阻抗最大() A.f0B.大于f0C.小于f0

电力电子技术习题与解答

《电力电子技术》习题及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 什么是整流它与逆变有何区别 答:整流就是把交流电能转换成直流电能,而将直流转换为交流电能称为逆变,它是对应于整流的逆向过程。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如果: (1)晶闸管门极不加触发脉冲; (2)晶闸管内部短路; (3)晶闸管内部断开; 试分析上述三种情况负载两端电压u d和晶闸管两端电压u T的波形。 答:(1)负载两端电压为0,晶闸管上电压波形与U2相同; (2)负载两端电压为U2,晶闸管上的电压为0; (3)负载两端电压为0,晶闸管上的电压为U2。

某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给电阻性负载和大电感负载供电,在流过负载电流平均值相同的情况下,哪一种负载的晶闸管额定电流应选择大一些 答:带大电感负载的晶闸管额定电流应选择小一些。由于具有电感,当其电流增大时,在电感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抑制电流增加。电阻性负载时整流输出电流的峰值大些,在流过负载电流平均值相同的情况下,为防此时管子烧坏,应选择额定电流大一些的管子。 某电阻性负载的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若其中一只晶闸管的阳、阴极之间被烧断,试画出整流二极管、晶闸管两端和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波形。 解:设α=0,T 2被烧坏,如下图: 相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负载电阻上的U d 与I d 的乘积是否等于负载有功功率,为什么带大电感负载时,负载电阻R d 上的U d 与I d 的乘积是否等于负载有功功率,为什么 答:相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负载电阻上的平均功率d d d I U P =不等于负载有功功率UI P =。因为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是非正弦波,除了直流U d 与I d 外还有谐波分量Λ ,,21U U 和Λ,,21I I ,负载上有功功率为Λ+++=22212P P P P d >d d d I U P =。

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完整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篇) 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 一、单选题 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曲线分别()。 A. 左移,下移 B. 右移,上移 C. 左移,上移 D. 右移,下移 2.在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漂移电流,当PN结外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漂移电流。 A. 小于,大于 B. 大于,小于 C. 大于,大于 D. 小于,小于 3.设二极管的端电压为U,则二极管的电流方程为() A. U I e S B. T U U I e S C. )1 e( S - T U U I D. 1 e S - T U U I 4.下列符号中表示发光二极管的为()。 5.稳压二极管工作于正常稳压状态时,其反向电流应满足( )。 A. I D = 0 B. I D < I Z且I D > I ZM C. I Z > I D > I ZM D. I Z < I D < I ZM 6.杂质半导体中()的浓度对温度敏感。 A. 少子 B. 多子 C. 杂质离子 D. 空穴 7.从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出,二极管两端压降大于()时处于正偏导通状态。 A. 0 B. 死区电压 C. 反向击穿电压 D. 正向压降 8.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A. 温度 B. 掺杂工艺 C. 掺杂浓度 D. 晶体缺陷 9. PN结形成后,空间电荷区由()构成。 A. 电子和空穴 B. 施主离子和受主离子 C. 施主离子和电子 D. 受主离子和空穴 10.硅管正偏导通时,其管压降约为()。 A 0.1V B 0.2V C 0.5V D 0.7V 11.用模拟指针式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二极管正向电阻,所测电阻是二极管的电阻,由于不

电力电子技术(王兆安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力电子技术答案 2-1与信息电子电路中的二极管相比,电力二极管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才使得其具有耐受高压和大电流的能力?答:1.电力二极管大都采用垂直导电结构,使得硅片中通过电流的有效面积增大,显着提高了二极管的通流能力。 2.电力二极管在P区和N区之间多了一层低掺杂N区,也称漂移区。低掺杂N区由于掺杂浓度低而接近于无掺杂的纯半导体材料即本征半导体,由于掺杂浓度低,低掺杂N区就可以承受很高的电压而不被击穿。 2-2.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答: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 电压,并在门极施加触发电流(脉冲)。或:uAK>0且uGK>0 2-3 .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才能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答:维持晶 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使晶闸管的电流大于能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电流,即维持电流。 要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可利用外加电压和外电路的作用使流过晶闸管的电流降 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即降到维持电流以下,便可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 2-4图2-27中阴影部分为晶闸管处于通态区间的电流波形,各波形的电流最大值均为I m,试计算各波形的电流平均值I d1、I d2、I d3与电流有效值丨1、I 2、I 3。 2-5上题中如果不考虑安全裕量,问100A的晶阐管能送出的平均电流I d1、I d2、I d3各为多少这时,相应的电流最大值I m1、I m2 I m3各为多少 解:额定电流算结果知I T(AV)=100A的晶闸管,允许的电流有效值I=157A,由上题计 解:a)I d1= 24 Im sin( t) 罟"Em I—(Im sin t)2d(wt) 11= 2 410.4767Im 2 b) J—(Imsin t)2d(wt) d2= I 2= Im <2 Im sin td (wt) ( 1) 4 2 Im 3 1 4 2 0.67411m 0.5434 Im c) 丄2Im d( d3= 2 0 t) 1 Im 4 3= 1 2Im2d( t) 2 0 i Im

数字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答案 第1章 自测题 1.1填空题 1. 100011.11 00110101.01110101 11110.01 1E.4 2. 4 3. n 2 4. 逻辑代数 卡诺图 5.)(D C B A F += )(D C B A F +=' 6.))((C B D C B A F +++= 7. 代数法 卡诺图 8. 1 1.2判断题 1. √ 2.√ 3. × 1.3选择题 1.B 2.C 3.C 1.4 A F =1⊙B AB F =2 B A F +=3 1.5 1.6 C L = 1.7 AB C B A BC Y ++= 习题 1.1 当000012=A A A ,7A 到3A 有1个不为0时,就可以被十进制8整除 1.2 (a)AC BC AB F ++=1 (b )B A AB F +=2 (c)C B A S ⊕⊕= AC BC AB C ++=0 1.3略 1.4 (1) )(B A D C F ++=)(1 ))((1B A D C F ++=' (2) )(B A B A F ++=)(2 ))((2B A B A F ++=' (3) E D C B A F =3 DE C AB F =' 3

(4) )()(4D A B A C E A F +++=)( ))()((4D A C AB E A F +++=' 1.5 C B A F ⊕⊕= 1.6 (1) B A C B C A L ++= (2) D B C B D C A L +++= (3) AD L = (4) E ABCD L = (5) 0=L 1.7 C B A BC A C AB ABC C B A L +++=),,( 1.8(1) ABD D A C F ++=1 (2) BC AB AC F ++=2 (3) C A B A B A F ++=3 (有多个答案) (4) C B D C AB C A CD F +++=4 (5) C B A ABD C B A D B A F +++=5 (6) 16=F 1.9 (1) AD D C B B A F ++=1 (2) B A AC F +=2 (3) D A D B C B F ++=3 (4) B C F +=4 1.10 (1) C A B F +=1 (2) B C F +=2 (3) D A B C F ++=3 (4) C B A D B D C F ++=4 1.11 C A B A D F ++= 1.12 (1) D B A D C A D C B F ++=1(多种答案) (2) C B BCD D C D B F +++=2 (3) C B C A D C F ++=3 (4) A B F +=4 (5) BD D B F +=5 (6) C B D A D C A F ++=6(多种答案) (7) C A D B F +=7(多种答案) (8) BC D B F +=8(多种答案) (9) B D C F +=9 1.13 略 第2章 自测题 2.1 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2.2 选择题 1.A B 2.C D 3.A 4.B 5.B 6.A B D 7.C 8.A C D 9.A C D 10.B 习题 2.1解:ABC Y =1

数字电子技术课后题答案

第1单元能力训练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由二值变量所构成的因果关系称为逻辑关系。能够反映和处理逻辑关系的数学工具称为逻辑代数。 2、在正逻辑的约定下,“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 3、数字电路中,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是逻辑关系,所以数字电路也称为逻辑电路。在逻辑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 4、用来表示各种计数制数码个数的数称为基数,同一数码在不同数位所代表的 权不同。十进制计数各位的基数是10,位权是10的幂。 5、8421 BCD码和2421码是有权码;余3码和格雷码是无权码。 6、进位计数制是表示数值大小的各种方法的统称。一般都是按照进位方式来实现计数的,简称为数制。任意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时,均采用按位权展开求和的方法。 7、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时采用除2取余法;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时采用 乘2取整法。 8、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时,应先转换成二进制,然后再根据转换 的二进数,按照三个数码一组转换成八进制;按四个数码一组转换成十六进制。 9、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反演律和非非律。 10、最简与或表达式是指在表达式中与项中的变量最少,且或项也最少。 13、卡诺图是将代表最小项的小方格按相邻原则排列而构成的方块图。卡诺图的画图规则:任意两个几何位置相邻的最小项之间,只允许一位变量的取值不同。 14、在化简的过程中,约束项可以根据需要看作1或0。 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奇偶校验码是最基本的检错码,用来使用PCM方法传送讯号时避免出错。(对) 2、异或函数与同或函数在逻辑上互为反函数。(对) 3、8421BCD码、2421BCD码和余3码都属于有权码。(错) 4、二进制计数中各位的基是2,不同数位的权是2的幂。(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