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1)
- 格式:docx
- 大小:351.22 KB
- 文档页数:25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一只额定电压220V的白炽灯,可以接在最大为311V的交流电源上。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纯电阻电路的有功功率为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在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控制电路中,正、反转接触器有时可以同时通电。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应用万用表测量时,为了使读数接近准确值,估读的位数应在2位以上。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容抗Xc=1/(2πfC)只适用于正弦交流电的计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漏电保护装置可用于过载、过压、欠压和缺相保护。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电压互感器在运行中,其二次绕组不允许短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时(如电风扇,照明灯),可以不必切断电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复合按钮在按动时,动合触点先闭合,动断触点后断开。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主磁通一般比漏磁通大得多。
A、正确B、错误11.任一时刻,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一定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双极型晶体管和单极型晶体管中都有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交流电路中,容抗表示电容对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同一负载作三角形联接与星形联接时,只要两次联接的相电压相等,其相电流就相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某点的电位可以理解为该点与电位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保护接地适用于电源中性线直接接地的电气设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右手定则可判断任何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9.在扑灭电气火灾的明火时,应该用水扑灭。
大学《电子电工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已知图中 U1=2V, U2=-8V,则U AB=-10。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 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 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 9 Ω。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2 Ω。
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10.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 I L。
11.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º)V,则其最大值为 311 V,频率为 100 Hz,初相位为 -60º。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º)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º,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 380 V;若相电流为10 A,则线电流为 17.32 A。
15.式Q C=I2X C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16.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2。
17.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18.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1—e2—e3,则称此种相序为正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课后习题与答案学习情境一课后习题及答案1.低压电器是指工作电压在交流1200V或直流_1500_V以下的各种电器。
2.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它在电路中主要用作是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起过载保护作用。
3.接触器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或断开交直流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一种自动开关电器。
45.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形式为电击和电伤。
绝大部分的触电事故是由电击_引起的。
6. 交流接触器发热主要是指( C )。
A、线圈B、铁心C、触头D、短路环7.选用交流接触器应全面考虑( A )的要求。
A、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吸引线圈电压、辅助接点数量B、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吸引线圈电压C、额定电流、额定电压、辅助接点数量D、额定电压、吸引线圈电压、辅助接点数量8. 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 B )V。
A、 220B、 50C、 36D、 69. 所有断路器都具有(C )。
A、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B、短路保护和限位保护C、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D、失压保护和断相保护10. 热继电器用作电动机的过载保护,适用于( D )。
A、重载间断工作的电动机B、频繁起动与停止的电动机C、连续工作的电动机D、任何工作制的电动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课后习题与答案学习情境二课后习题与答案1.用指针万用表测量( BC )时,表笔接线的极性必须正确。
[多选题]A、直流电阻B、直流电压C、直流电流D、交流电流2.在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检测电流时:(ACD )。
[多选题]A、只能让被测导线(电线)穿过钳口B、需要将电路切断停机后才能进行测量C、可以在不切断电路的情况下来测量电流D、钳形表一般准确度不高E、只能让被测导线(电线)压在钳口上3.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与电能表配合使用时其正确极性应是(B)。
[单选题]A、加极性B、减极性C、加极性或减极性均可4. 感应式电能表的驱动力矩是电压和电流元件产生的,电压元件的功率消耗要比电流元件(B)。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思1.1.1】(a) 图Uab =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AB =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C>VB>V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
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1233+=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3=-2A,VB=-321+×2=-2V。
当S断开时,I=0,V B=6-321+×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当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练习题题库及答案第1章答案:1.√, 2. √ ,3.√, 4.√ ,5.×, 6.√ ,7.√,8. √,9.√ ,10 ×,11√,12. √。
答案:解:根据I=Q/t已知在1min内通过导体的电量是6000C,有I=Q/t=6000/60=100A.当时间为1s,通过导体的电量是6000C时,I=Q/t=6000/1=6000A答案:通过A1、A2的电流相等,B点电位最高,D点电位最低答案:将铜和铝导线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得:R铜=8.7Ω,R铝=14.5ΩR铜= R铝=3.23mm2求得:A铝答案:根据功率公式:P=U2/R,R=U2 / P已知P1=P2=40W,U1=36V,U2=12V则R1=32.4Ω ,R2=3.6Ω将两只白炽灯串联后接于48V 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据串联电阻分压公式,则R1上分得的电压为U1′=48×32.4/(32.4+3.6)=43.2V>36V所以工作电压为36V的白炽灯超过了额定值,因为过载工作中会损坏。
答案:根据R =U 2/P ,I =U/R ,求得下列参数: (1)U =220V ,P =100W , R =484Ω I =0.45A (2)U =220V ,P =60W , R =806.7Ω I =0.27A (3) U =2.5V ,P =0.75W , R =8.3Ω ,I =0.3A根据上述求得参数,大家进行比较,已得到概念的澄清。
答案:根据P =I 2R ,且已知R =4.7KΩ,I =10mA ,所以P =0.47W 。
所以应该选用P N ≥1/2W 的电阻。
答案: 解法1:根据P =UI=I 2R=U 2/R ,求得R 3中电流为:A 4304803===RP I R 2中电流为:I 2=(4×30)/20=6A ,总电流为:10A 总电源发出的功率为:P =P 1+P 2+P 3= 50+720+480=1250W 解法2:R 总=R 1+R 2R 3/(R 2+R 3)=12.5Ω,则I=E/R 总,P 3=[I ×20/(20+30)]2×30,解得E =125V ,P 总=1250W答案:R 灯总=400/14=28.57Ω,R 电炉=U 2/P =66.67Ω,I 电炉=U /R =3=I 总×28.57/(28.57+66.67),I 总=10AU =I 总×0.2×2+200=204V E 0=204+I 总×0.1=205V答案:根据P=UI即120+130+720+500+1200+1200+1000=220×I 总,解得I 总=22.14A,用电度数=(0.12+1.2)×12+(0.13+1.2)×3+0.72×1/3+0.04×4+0.2×1 =20.43kW.h (度) 应付电费=20.43×0.6=12.6元答案:根据R 0I 0+R 1I 0=10,得R 1=19880Ω,P 1=I 2R 1=0.00497W据I 0(R 0+R 1+R 2)=50,得R 2=80000Ω, P 2=I 2R 2=0.02W答案:根据(I 1-I 0)R 1=I 0R 0,得R 1=1Ω答案:(a)图变为(a)图变为(c)图变为答案:答案:答案:设回路绕行方向为顺时针,列方程如下:I1+I2=I3 ①R1I1-R2I2+E2-E1=0 ②R3I3+R2I2-E2=0 ③解之得:I1=1.2A I2= -0.4A I3=0.8A答案:C总=C1+C2+C3=10+22+47=79 μFq总=U C总=100×79=0.0079C答案:所以均能正常工作。
第二部分《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直流电路1§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电流、电源、负载、控制装置、连接导线2.电源、负载、车架、电动机、金属机体3.电路原理、方框、印刷电路4.原理图、连接关系、实际大小、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5.矩形框、箭头、直线6.印刷电路7.搭铁二、判断题1.√ 2.√三、选择题1.(B) 2.(A)四、名词解释(本答案仅作参考)1.通路也称闭路,它是指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沿着导线经过负载最终回到电源的负极,电流形成闭合路径。
这是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
2.断路也称开路,它是指电路某处因某种需要或发生故障而断开,不能构成回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零。
3.指电路中的某元器件因内部击穿损坏或被导线直接短接等原因,电流未经该元器件或负载,直接从电源正极到达负极的现象。
短路通常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应尽量避免。
五、简答题1.电路图是指将电路中各元器件用图形符号表示,并用引线连接而成的关系图。
2.电路图能让我们简洁、直观地表达和了解电路的组成,便于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便于电路的设计和安装。
现在,人们更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进行虚拟的电路实验,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从根本上说,方框图也是一种原理图。
不过它不是像原理图那样详细地绘制了电路中全部的元器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而只是简单地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
各部分用一个方框来代表,在方框中加上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说明,方框间用直线或带箭头的直线连接,表示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1§2 电流、电压及其测量一、填空题1.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称为电流。
2.电荷量、安培、安、 A3.直流、直流、DC4.稳恒直流5.脉动直流6.交变、交流、AC7.直流电流表、直流电流、+ 、-8.交流电流表、交流电流、直流电流表、直流电流、串9.电压、 Uab10.伏特、 V11.电位、大地12.电动势、 E 、伏特13.交流电压表、交流电压、直流电压表、直流电压14.化学能、电能、直15. 200~60016.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二、判断题1.× 2.√ 3.√ 4.√ 5.× 6.×三、选择题1.(A) 2.(C) 3.(A) 4.(B)四、简答题1.电源的作用与水泵相似,它不断地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向正极,从而使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电位差(电压),这样电路中才能有持续的电流。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求图所示各电路中的电压。
答案:(a )U=6V;(b)U=8V;(C)U=-8V求图所示各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a)I=3A;(b)I=-2.5A(c)I=-2A如图所示,当取c 点为参考点时(0c =V ),V 15a =V ,V 8b =V ,V 5d -=V 。
求:(1)?ad =U ,?db =U ; (2)若改取b 为参考点,a V 、c V 、d V 各变为多少伏此时ad U 、db U 又是多少伏答案:(1)C 点为参考点时:Uad=20V,Udb=-13V;(2)b 点为参考点时:Va=7V,Vc=-8V,Vd=-13V,Uad=20V,Udb=-13V如图所示,试比较a 、c 两点电位的高低。
(1)b 、c 两点用导线连接; (2)b 、d 两点接地;答案:(1) a 点比c 点电位高5V ; (2)a 点比c 点电位低3V ; (3)无法确定如图所示,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各元件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答案:(a )P=15W,发出功率;(b )P=8W ,发出功率;(c )P=32W,吸收功率如图所示,计算各段电路的功率,并说明各段电路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答案:(a )P=2W,吸收功率; (b )P=280W ,吸收功率;(c )P=120W,发出功率; (d )P=80W,发出功率;有一个电阻为20Ω的电炉,接在220V 的电源上,连续使用4小时后,问它消耗了几度电W=度有一2k Ω的电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 ,求电阻器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此时消耗的功率为多少答案:U=100V ;P=5W如图所示,已知1R 消耗的功率40W ,求2R 两端的电压及消耗的功率。
答案:U2=30V ;P=60W如图所示,已知开关S 断开时,V 10ab =U ,开关S 闭合时,V 9ab =U ,求内阻S R 。
答案:Rs=Ω如图所示,求各支路电流。
A.i1超前i260oB.11滞后i260oC.相位差无法判断5.硬磁材料在反复磁化过程中()oA.容易饱和B.难以去磁C.容易去磁6.变压器的铁芯要用( )A.硅钢片登成B.整块铁芯C.整块铝芯7.判定通电导体或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的方向用( )A.右手定则B.右手螺旋定则C.左手定则8.当线圈中通入( ),就会产生自感现象。
A.电流B.恒定电流C.变化的电流9.理想电压源的内阻是( )。
A.0B.8C.22010.磁感应线上任一点( )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A.指向N极B.切线C.直线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若电源线电压为38OV,三相负载的额定电压为220V,则此负载应采取三角形连接。
()2.用交流电流表测得交流电的数值是有效值。
()3.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和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无关。
()4.三相越接近对称,中线电流就越小。
()5.电路中参考点的改变,各点的电位也将改变。
()6.电路中的任一回路都是网孔。
()7.穿越线圈的磁通量越大,其感生电动势越大。
()8.纯电容两端电压的相位比通过其电流的相位超前90度。
()9.直流稔压电源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等四部分组成。
()10.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就会有电流。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什么是本征半导体?什么是N型半导体?什么是P型半导体?《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串联电路中的()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电压之和。
2 .如果用交流电压表测量某交流电压,其读数为380伏,此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伏。
3 .有两个电阻R1和Rz ,已知Ri :R 2=I:2,若它们在电路中串联,则两电阻上的电压之比U RI :U R 2=();两电阻上电流之比I RI :I R 2=():若它们在电路中并联,则两电阻上的电压之比U R ∣:U R 2=( ):两电阻上电流之比I RI :%=()≡4 .如图,该电路有()个节点,()个网孔,()个回路,()条支路。
第1章 电路的基本知识电路的概念(1)略(2)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A .电源的作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B .负载的作用: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C .中间环节的作用: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1)零、负电位、正电位(2)3、、3、、0、3(3)-7,-5电阻(1)3∶4(2)查表,知锰铜合金的电阻率⋅Ω⨯=-7104.4ρm根据Sl R ρ=,得43.1104.41021.0376=⨯⨯⨯==--ρRS l m 欧姆定律(1)电动势、内压降(2)当R =∞ 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其特点是电路中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当R =0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其特点是短路电流极大,电源端电压等于0。
(3)22.01000220===R U I A 由于22.0=I A=220mA 50>mA ,故此人有生命危险。
电功与电功率(1)25401000===P W t h(2)略(3)31680072002.0220=⨯⨯==UIt W J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2. ×3. √4. ×5. √6. ×7. ×8. √9. ×二、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7. C8. B三、填空题1.正、相反; 2.参考点; 3.负极、正极; 4.高、低、低、高;5.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S lR ρ=; 6.1800、±5%; 7.220四、计算题1.5510=-=-=b a ab V V U V10)5(5=--=-=c b bc V V U V15)5(10=--=-=c a ac V V U V15-=-=ac ca U U V2.2.012024===t QI A3.(1)210100220=+=+=r R E I A(2)2001002=⨯==IR U V(3)20102=⨯==Ir U r V4.(1)8804220=⨯==UI P W(2)15840001800880=⨯==Pt W J(3)1440018005.0422=⨯⨯==Rt I Q J(4)1569600144001584000=-=-=Q W E J第2章 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电阻的连接(1)5.04211===R U I A 10205.022=⨯==IR U V1210221=+=+=U U U V(2)由于12221221R R R U R U P P == 故142820101212=⨯==P R R P W (3)(a )Ω==343R R ab (b )Ω=⨯==++++=32043535)()(R R R R R R R R R ab (c )Ω===1444R R ab (d )R R R R R R R R ab ++++=)2()2(Ω=⨯==53245858R 基尔霍夫定律(1)5、3、6、3(2)假设2I 、3I 的方向和回路绕行方向如图所示,依基尔霍夫定律,知:即 128038050008.0008.0322332=+=+⨯=+I R I I I I解得 图 作业测评2电路图0245.02=I A=0325.03=I A=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rE I s =、不变、并、r I E s =、不变、串(2)(a )把两个电压源等效变换为电流源,如图(a ')所示。
图 作业测评2电路图 05.0100100102111=+=+=R R E I s A 08.020016322===R E I s A再把两个电流源合并为一个电流源,如图(a '')所示。
03.005.008.012=-=-=s s s I I I A(b )把两个电流源合并为一个电流源,如图(b ')所示。
图 作业测评2电路图31221=+=+=s s s I I I A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2.×3.×4.×5.×6.×7.√8.√二、选择题三、填空题1.1∶4、1∶1、1∶4; 2.44、176、4; 3.1、200; 4.12、88;5.; 6.基尔霍夫、欧姆四、计算题1.1243111=⨯===R I U U V 261222===R UI A4239213=--=--=I I I I A2.(a )Ω=+++⨯+=251030)2010(30)2010(AB R(b )Ω=+⎥⎦⎤⎢⎣⎡+++⨯+⨯⎥⎦⎤⎢⎣⎡+++⨯+=1212)11(2)11(212)11(2)11(AB R(c )Ω=⨯++⨯+++⨯+⨯+⨯+=5.01)11(1)11()11()11(1)11()11(AB R 3.5623-=--=I A4.将电流源等效转换成电压源,如图(b )所示。
图 计算题4电路图由于55142=⨯==R I E s V所以252151143221=+++=+++=R R R E E I A 故9111212=+⨯-=+-=E IR U ab V5.假设各支路电流方向和回路绕行方向如图所示,依基尔霍夫定律,知解得1.01=I A 1.02=I A 图 计算题5电路图2.03=I A6.将电压源等效转换成电流源,如图(b )所示,知55251==s I A 图 计算题6电路图将两个并联的电流源合并成一个电流源,如图(c )所示。
105521=+=+=s s s I I I A再将电流源等效转换成电压源,如图(d )所示。
由于40410=⨯==R I E s V所以1241244043=++=++=R R R E I A 故242414=⨯==IR U V五、操作题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图 操作题电路图第3章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1)两极(2)励磁线圈、铁心、衔铁磁场的主要物理量(1)磁导率、亨利/米(2)顺磁物质、反磁物质、铁磁物质(3)不变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运动、转动(2)4磁化与磁性材料(1)磁化、磁化(2)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磁场强度的变化,称为磁滞。
磁滞是由于铁磁物质中磁分子的惯性和摩擦造成的。
电磁感应(1)切割磁感线、发生变化、感应电流(2)阻碍、变化(3)由于磁通变化而在导体或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是通过线圈回路的磁通必须发生变化。
线圈回路中有磁通不一定有感应电动势。
自感与互感(1)发生变化、自感、自感电动势(2)电磁感应(3)电磁感应(4)电阻、很大数值、发热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2.×3.√4.×5.√6.×7.×8.×9.√ 10.√二、选择题三、填空题1.磁性、磁体; 2.直流电磁铁、交流电磁铁、起重、控制、保护; 3.均匀; 4.左手、最大、最小;5.相反、相反、相同四、做图题1.电流磁场的方向和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
图 做图题1示意图2.通电导体A 所受电磁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图 做图题2示意图3.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
图 做图题3示意图4.线圈B 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
图 做图题4示意图5.小磁针和各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如图所示。
图 做图题5示意图五、计算题1.51092.106.004.0008.0-⨯=⨯⨯===ΦBab BS Wb2.由于25.013=+=+=r R E I A 故ααcos cos 2NBIl NBIS M ==6.10cos 4.025.0102=⨯⨯⨯⨯=οN ·m3.20035.002.009.0100012=-⨯=∆Φ-Φ=∆∆Φ=t N t Ne V 21090200=+=+=r R e I A 4.(1)开关闭合瞬间5105.0=⨯=∆∆=ti L e L V 方向如图所示。
(2)电流增加到稳定值后0=L e 。
图 计算题4电路图5.30002.0052.112=-⨯=∆-=∆∆=t i i L t i L e L V 六、操作题把它们放成“T”字型,如果相互吸引,则放在下方的是磁铁;如果不能相互吸引,则放在上方的是磁铁。
第4章 电容器电容器与电容(1)电容器是指能够容纳和储存电荷的装置,而电容量是衡量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
不能。
(2)电容量较大的电容器所带电荷量较多。
(3)①增加极板的有效面积,电容量增大。
②插入介电常数为ε的介质,电容量增大。
③缩小极板间的距离,电容量增大。
(4)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微调电容器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1)减小、增大(2)减小、减小(3)电源电压、0、突变(4)短路、电源电容器的连接(1)大于、越大(2)小于、越小(3)拿3个“2000?F 、耐压50V”的电容器进行并联。
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2.×3.×4.×5.√6.√二、选择题1. A三、填空题1.金属导体、绝缘介质; 2.电荷、电容量、UQ C =; 3.6×10-5 、×10-4; 4.50、100; 5.标称容量、允许误差、额定工作电压; 6.阻止、允许; 7.2∶1、1∶2四、计算题1.1.060401021=+=+=R R U I A 6601.022=⨯===IR U U C V661036105.0--⨯=⨯⨯==C CU Q C2.2060306030434334=+⨯=+=C C C C C ?F 302010342234=+=+=C C C ?F 153030303023412341=+⨯=+=C C C C C ab ?F 3.(1)开关S 断开时3.02.06.02.06.06.02.06.02.043432121=+⨯++⨯=+++=C C C C C C C C C ab ?F (2)开关S 闭合时4.0)2.06.0()6.02.0()2.06.0()6.02.0()()())((42314231=++++⨯+=+++++=C C C C C C C C C ab ?F 4.(1)等效电容量20)2020(40)2020(40)()(321321=+++⨯=+++=C C C C C C C ?F (2)最大安全工作电压1005050=+=U V第5章 单相交流电路交流电的基本知识(1)220V 、314t +60°、314rad/s 、60°(2)50、(3)0°、±180°、±90°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1)由于πππω1005022=⨯==f rad/s故)45100sin(311ο+=t e πV波形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