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中主变跳闸原因分析与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主变高压侧跳闸的原因
《主变高压侧跳闸的原因》
主变高压侧跳闸是指在变电站的主变高压侧出现的跳闸故障。
这种故障会导致变电站的输电能
力受到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停电事件。
主变高压侧跳闸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
的原因:
1. 过载:主变在运行过程中受到超负荷的影响,导致变压器温度过高,保护装置跳闸。
2. 短路:主变高压侧发生短路故障,导致保护装置跳闸。
3. 超压:主变高压侧受到过高的电压影响,超出了变压器的额定电压范围,触发保护装置跳闸。
4. 继电保护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自身出现故障,误判为主变高压侧发生了故障而跳闸。
5. 变压器内部故障:主变内部出现绝缘故障或其它故障,导致保护装置跳闸。
以上是主变高压侧跳闸的一些常见原因,需要变电站的运维人员认真排查并及时处理,以确保
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主变高压侧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预防跳闸故障
的发生。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近日,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在某电力公司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这起事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对此事故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以便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
我们需要了解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基本情况。
据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显示,该主变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跳闸,导致供电中断。
经过初步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一、设备老化220kV主变是电网中的重要设备,承担着电压的升降和输送功能。
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设备的老化,尤其是绝缘子和绝缘油的老化,可能会导致设备发生故障。
二、操作失误电网运行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严格的操作规程。
如果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存在失误,比如操作不当、误操作等,都有可能导致设备跳闸。
三、外部原因外部原因也是导致设备跳闸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恶劣的天气(雷电、风沙等)、外部干扰、动物触碰等,都有可能导致设备跳闸。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初步得出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可能是设备老化、操作失误以及外部原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做以下几点工作:一、设备维护对于老化的设备,需要加强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更换和维修老化的部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操作规范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三、加强监测设备监测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加强外部环境保护加强对外部环境的保护,比如加装雷击防护装置、做好防风沙工作等,减少外部原因对设备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电力行业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保障电网运行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
一、事故概述
2019年5月10日,某公司某变电站1号主变发生跳闸事故。
事故造成站内2台主变及1台备变停运,影响范围达到了附近数个城市。
事故发生后,调度运行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了有关区域能稳定供电,并有序组织故障处理。
二、事故原因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主变飞弧故障
事故中1号主变绕组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生了飞弧故障。
据分析,该主变存在巨大的
电场梯度,且存在褶皱形绕组短路内部电击距离极短的缺陷。
飞弧故障的发生,就是因为
这些缺陷导致飞弧故障发生。
主变的制造品质和运行状态及时的检测更换有助于减少或避
免这种故障的发生。
2.跳闸保护失灵
事故中,1号主变的跳闸保护失灵,导致主变持续工作,绕组过热,从而加剧了飞弧
故障的影响。
而在备用状态的2号主变跳闸保护正常开断后,一号变压器负载突增,导致
2号主变也激發过流保护脱开,站内双主变同时停运。
三、事故启示
在对本次事故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技术安全防护方面需加强。
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电力设备及高压电场,
安全防范措施和技术防护设备方面需要加强。
应加强设备检测维护,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2.保护装置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
保护装置是防止大规模设备事故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保护装置的检测和维护必须定期开展,确保其功能完好。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近日,某电力局发生了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此次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了电力局的经济损失,还对周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不便。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对此次事故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
一、设备故障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可能与设备故障有关。
在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主变设备存在运行异常、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
电力局在运行过程中应该加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外部故障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也可能与外部因素有关。
雷击、异物侵入、外部短路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主变跳闸。
特别是在雷电天气,外部的雷击有可能对电力设备造成影响,导致电力设备的故障,从而引发主变跳闸事故。
如果有人为破坏或者操作不当也可能成为引发事故的原因。
电力局需要加强对设备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对设备周边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和处理,以减少外部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三、操作失误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也可能与操作失误有关。
在电力系统中,设备的运行和操作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程和操作规定。
如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疏忽大意、违章操作等情况,都有可能引发设备的故障,从而导致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
电力局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操作失误引发事故的可能。
四、系统设计缺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也可能与系统设计缺陷有关。
在电力系统设计中,如果存在系统设计不合理、设备配置不当等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引发事故的原因。
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否合理、过载保护是否设置合理等问题都有可能影响设备的运行和安全。
电力局需要对系统设计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确保系统设计合理、设备配置适当,以减少系统设计缺陷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主变纵联差动保护误跳闸几种原因分析误跳闸是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保护装置错误地将电力系统的一部分或全部切除电源。
主变纵联差动保护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方式,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主变压器。
误跳闸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主变纵联差动保护误跳闸的原因分析:1.外部干扰:当电力系统中存在外部干扰时,可能会导致差动保护误跳闸。
例如,周围环境中的闪电放电、强电磁场干扰等都可能引起保护装置的误动作。
这种情况下,应采取防雷措施或在保护装置周围设置屏蔽装置,以减小外部干扰对保护的影响。
2.信号误差:主变差动保护装置通过测量主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电流,进行差动计算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然而,由于测量设备的精度限制、传输线路的质量等原因,测量的电流值可能存在误差。
当这些误差超过设定值时,差动保护可能会误动作。
因此,应定期校准测量设备,检查传输线路的质量并及时更换老化设备,以降低信号误差。
3.被保护设备故障:差动保护的作用是保护主变压器免受内部故障的损害。
然而,在主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时,例如主绕组短路、绝缘击穿等,电流分布会发生改变,导致差动保护误判为故障。
因此,在主变压器内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潜在的故障,可以减少误动作的概率。
4.设备参数变化: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时,需要设定一些参数,例如差动电流阈值等。
然而,由于主变压器的负载变化、温度变化等原因,电气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设定值与实际值不匹配,保护装置可能会误判为故障并跳闸。
因此,应定期检查和校准保护装置的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人为操作错误:人为操作错误也可能导致差动保护误跳闸。
例如,误操作了与差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备,或者误操作了与主变压器相关的设备。
此外,对主变压器进行维护或检修时,可能会因为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而引起保护装置的误动作。
因此,在操作保护装置前,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减少人为操作错误。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近年来,电力系统的事故频发,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20kV主变跳闸事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
本文将对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设备故障。
主变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运行。
设备故障是导致主变跳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设备故障可能包括主变绕组的短路、设备内部元件的损坏等。
这些故障会导致主变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引发跳闸事故。
第二,操作失误。
在主变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也是导致主变跳闸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操作失误可能包括误操作、疏忽大意等。
误操作可能导致主变的保护装置误动作,从而引发跳闸事故;疏忽大意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对主变运行状态的监测不到位,无法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设备老化。
随着主变的使用时间的增长,设备的老化现象逐渐显现。
设备老化可能导致主变的绝缘性能下降,设备的可靠性降低,进而引发跳闸事故。
设备老化导致绝缘性能下降主要包括绝缘损耗的增加、局部放电的产生等。
当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导致主变的跳闸。
第四,外界因素。
在主变运行过程中,外界因素也可能导致主变的跳闸。
天气因素可能导致主变所在区域的电网供电负荷增加,进而导致主变跳闸;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主变运行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主变的运行状态。
外界因素还包括人为破坏等。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可能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设备老化和外界因素。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应当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老化设备;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加强对电网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加强对外界因素的监测,合理安排工作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只有全面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一起由励磁涌流引起主变跳闸的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一起变压器空载充电操作过程中,较大的励磁涌流造成相关保护装置的误动作跳闸事件。
本文从励磁涌流产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理,并结合现场相关差动保护定值和录波报告的实际情况,探讨励磁涌流与变压器内部故障电流区别,进而探讨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机理,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和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变压器励磁涌流故障差动保护前言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力变压器的使用数量越发的增加,然而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电压转换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制成的静止设备,在对变压器进行空载充电或者遇到外部故障突然甩负荷或切除故障之后恢复工作电压时,变压器绕组线圈就会因磁路饱和而产生励磁涌流。
然而作为变压器主保护之一的差动保护面对励磁涌流的影响虽能够作出相应的闭锁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效果却不达预期,依然会因励磁涌流而造成保护的误动。
为此本文想通过一起因励磁涌流引起的变压器跳闸事件,透过励磁涌流产生的机制来识别涌流,从而改善涌流对保护的影响,达到减少或避免保护的误动。
1、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产生及其特点1.1励磁涌流的形成电力变压器是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合闸前U=0,此时绕组在铁芯磁路中的磁通为0即磁通势为零,在合闸瞬间,外电压的作用下,将使变压器绕组的磁场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变压器绕组类似于电感线圈,在感应回路中其磁通特性不能发生突变,因此,根据磁链守恒原理变压器的铁芯线圈间产生一个非周期分量的磁通Φfz,其幅值为Φm,,并通过很大的励磁电流来抵消外电压产生的磁场的变化,由于变压器的铁芯越材料具有非线性特性,若铁芯越饱和,则产生的抵消外磁通所需的励磁电流就愈大。
如果变压器内部由于做过高压试验而有剩磁的,且其剩磁极性又相同时,则将使铁芯饱和程度加深,使绕组的励磁电抗大幅降低,而产生更大的励磁涌流。
电力变压器电压为U,磁通为Φm则有:图2 空载合闸时的励磁涌流波形图3 变压器的故障电流2.2故障电流的特点:1)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产生的短路电流谐波含量比较少。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近日,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发生了,这起事故给电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针对这起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旨在识别和总结事故的根本原因和深层次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借鉴。
一、事故概述据了解,该变电站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发生在某天凌晨。
事故发生后,电力公司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推进处理事故的各项措施。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急抢修,电网逐渐实现了恢复正常供电。
这起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对附近居民生活及行业用电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事故原因分析针对这起事故,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因素:1. 设备质量问题一直以来,设备质量问题都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这次事故的主要设备——220kV主变,可能存在潜在的质量问题。
在地震、闪电和过电压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设备可能失常,导致跳闸。
因此,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闻得维护设备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可能是导致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个别电工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缺乏技术技能和抢修管理不当等问题,导致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和处置不当。
其次,可能存在设备管理人员和电力公司相关管理人员对事故隐瞒不报的情况,这就导致了事故处理时间的拖延和效果的不佳。
三、防范措施为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电力系统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
首先,要加强设备质量管理,确保设备制造合格并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人员也需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事件发生。
其次,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也应高度重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要点以及事故处理流程等内容。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培训人员如何在应急情况下迅速处理故障事件,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以确保电力的连续供应。
最后,在处理事故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沟通机制,管理层应与厂商和技术专家沟通,保证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和应对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及处理技术发布时间:2021-05-27T05:06:15.330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4期作者:吴振宇[导读]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变电运行状况对社会生产和人们整个生活的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0300摘要:在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变电运行状况对社会生产和人们整个生活的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和生活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区对电量的供应量也在持续增加,这就需要对供电系统的建设和变电运行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的变电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跳闸以及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要想提高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对变电运行过程中跳闸问题的研究及解决也迫在眉睫。
关键词: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处理技术一、跳闸故障原因分析1.1单一线路跳闸电力供电系统线路非常繁杂,其中存在一些特殊用途的线路,这些线路安置在特殊地点,对于人们生活并不造成影响。
但是这些线路的日常检查维护较为困难,很多地点都没有进行详细的检查,很容易发生线路故障,导致跳闸故障发生。
主要线路故障原因有以下几点:线路接地、线路断裂、相间短路、避雷装置被破坏、线路过载。
还有一些外力也会造成线路故障,例如:人为因素、建筑施工、雷雨大风、冰雹等情况。
1.2主变后备动作开关跳闸变电装置都会安装主变三侧开关,如果某一开关发生电流过载就会开启保护措施,将单侧开关断开使用跳闸保护。
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以下三种:开关误动、保护拒动、越级跳闸、开关拒动、母线故障,为了区分是何种原因导致开关跳闸,需要进行设备检测,对一次设备与二次侧进行检查后得出结论。
主变三侧开关发生后备保护动作之后,可以根据保护动作发生状态进行初步判定,同时检查主变保护效果与线路保护情况。
如果其他两点没有发生保护动作,就可以排除开关拒动与误动故障,为了了解开关跳闸是母线故障或是越级跳闸导致,就需要进行全面检测。
一起35KV变电站主变有载重瓦斯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分析一起35KV变电站主变有载重瓦斯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分析【摘要】阐述了35KV变电站主变有载装置故障及有载重瓦斯动作的原因分析,分析了有载调压装置的构成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提高了电力工作人员对有载重瓦斯、轻瓦斯保护装置的认识,杜绝人为原因造成的停电。
【关键词】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有载重瓦斯一、事故经过2021年7月29日17:35时,登封市电业局35KV大冶变电站1#变压器有载重瓦斯保护动作跳闸,造成1#变压器所带10KV全部出线线路停电,影响了局部煤矿、工业、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登封市电业局变电抢修人员接到通知后,马上赶到现场,对1#变压器进行抢修,变电站值班人员根据调度令在对1#变压器解除备用,做平安措施后,变电抢修人员对1#变压器进行检查、抢修。
二、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故障分析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的组成大型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一般采用Z型或M型有载分接头,它均由切换开关机构、选择器、电动操作机构几局部组成。
有载调压装置可通过电动机构进行操作,也可通过手摇机构进行操作。
有载调压装置故障的常见形式有载调压切换开关拒动、电动操作个机构失灵,造成电动机构上调或下调失控、分接开关油室泄漏、滑档。
有载调压装置故障的处理1、调压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调压操作并断开动力电源。
自动空气开关跳闸,强送一次不成功;连续滑档;档位级进一次,中低压侧电流不变化、指示盘未进入绿色区或档位显示不正确;装置的切换或选择开关部位有异常音响;调压过程中主变压器轻瓦斯保护动作。
2、切换开关拒动,运行人员应检查动力电源是否正常,有载调压控制电源、控制回路有无异常,操作回路机构装置有无故障等。
在处理好拒动问题后,才能开始进行调压操作。
如果在切换中拒动,将造成调压选择器与切换开关不对应,从而造成动触头未经过渡电阻限流而离开动触头,并产生电弧,严重时可将触头烧毁,使变压器瞬时断电,引发零序保护和调压气体保护动作。
一、规范作业流程规程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千百次血的教训换来的,是指导人们安全行为的标准。
作为供电企业的员工,大家都十分熟悉供电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所必须掌握的一些安全知识、安全规程及规章制度。
在继电保护中,因工作中布臵的安全措施不完善或者工作终结时应恢复而未恢复接线及工作内容不细致具体等情况时常导致事故或者障碍发生。
在公司“两会”以及安全工作会、电网工作会和生产工作会等一系列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宣贯和落实下,根据“深化反违章、实现无违章”、“精益生产年”活动,应强调了标准化作业和危(wei)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
目前应对各项工作的危(wei)险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抓紧时间规范标准作业指导书。
对于继保人员而言,只要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措施,将安全防范关口前移,并在工作中克服习惯性违章等毛病,就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现场作业时,人员的作业行为除了受自身技术和安全素质的直接影响外,还受到不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情绪、当天的工作状态、经验等。
实际情况也表明,即使是一个作业经验很丰富的员工。
在执行相同的作业任务时,处理的手段和步骤也不尽相同。
因此,为了防止作业人员的工作行为受“情绪性、经验性、随意性”的影响。
必须推行标准化作业,通过“作业指导书”及“二次回路工作安全技术措施票”来规范作业行为,确保工作质量和现场作业的安全。
1、正确编制和动态补充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普通来源于以下 3 个方面:一是对各类规程、导则和工作规定,去粗取精、整理合并而形成的针对具体工作的依据;二是由各种事故、障碍和工作失误提炼形成的规范和标准;三是根据作业人员自身技术素质和特点,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目的,融合各方经验并经充分讨论后的结论。
当规程、规定、导则、标准等进行修订或者改版时,应对“作业指导书”中的相关部份予以修订完善,对近期发生过的需要加强技术跟踪监督的异常现象,以及带有普遍性的缺陷等。
应该进行动态补充。
35kV变电所1#主变跳闸原因分析1 事件过程:2013年7月2日午后,新密市突降暴雨,雷电频繁,造成新密多处线路跳闸、电器设备损坏。
和成变电所1#主变差动保护、轻瓦斯保护动作并跳闸,检修公司技术人员到现场作检查,由于当时下雨,无法做常规耐压等试验,外观检查无异常,初步认为是由于雷击导致跳闸,瓦斯继电器气体排放后信号复归,应用户建议,试送主变,再次差动跳闸,并报轻瓦斯。
天晴后对故障主变做试验,A相、C相对地绝缘偏低,A相泄漏电流偏大,A相直流电阻不通,判定主变A相绕组已烧断,需吊芯维修,未再做其他试验项目。
2 当时运行方式:2 变电站保护信息(以观音堂变侧时间为准):和成变电所监控后台事件记录:(后台时间比观音堂变侧慢约3分钟)13:06:52,1#主变比率差动保护跳闸,B相电流7.51安,有轻瓦斯。
13:35:04,II音和II母接地,零序电压34.53伏。
13:36:25,II音和II母接地,零序电压41.47伏。
15:20:46,1#主变比率差动保护跳闸,B相电流7.25安,有轻瓦斯。
主变35kV侧电流互感器变比200/5。
观音堂变电站侧监控后台记录:13:20:17,II音和1过流I段保护跳闸,重合成功。
A相电流48.551安,B相电流0.003安,C相电流39.892安。
13:32:15,I音和1过流II段保护跳闸,重合成功。
13:35:21,II音和1过流II段保护跳闸,重合成功。
A相电流26.042安,B相电流0.002安,C相电流26.118安。
13:38:05,I音和1過流II段保护跳闸,重合成功。
II音和1电流互感器变比400/5。
3 原因分析:根据观音堂变电站保护动作记录,13点至14点期间,受雷电影响,超过半数35kV、10kV出线跳闸、重合,个别线路动作次数达到2次,II音和1跳闸原因应为线路受雷击导致。
观音堂变电站II音和1过流I段保护跳闸时A相、C相电流分别为48.551安、39.892安,折合一次电流分别为3884安、3191安,过流I段不保护线路全长,线路两端靠近变电站有1.5~2公里的架空地线,此故障点应位于线路中部。
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处理分析芦青海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电能从发电站传输到各个用电终端经历了多电压等级的变换,电力设备众多,电力网架线路复杂。
变电运行工作涉及工作范围广,工作任务多,人员复杂。
变电设备能否稳定运行及相应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影响着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影响变电运行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之分,主观指的是具体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状态,而客观则是设备质量和运行状态。
工作现场复杂,工作人员众多,存在现场执行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错误操作和违规作业的情况,有可能导致跳闸故障的发生。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设备更新换代较快,但仍存在部分设备陈旧,需要进行相应技术改造,改变其运行故障率高的情况。
关键词: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处理分析引言变电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各种故障问题,其中跳闸故障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需要提高变电运行过程中的事故处理能力,才能保证电力系统更加安全的运行,避免因为故障问题导致大规模的停电现象。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提高事故处理能力,这项能力不仅涉及到一些专业的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的处理变电运行过程中的跳闸故障,并且对一些典型的故障问题进行解决,才能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
本文就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处理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1故障的发生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也经历了多次跨越式的发展,保护装置也不断更新迭代。
保护装置在电网事故发生之后自动跳闸,降低事故的影响范围。
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的反应中枢:围绕不用的故障类型,技术人员设计了不同保护原理的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通常具有过流、速断、零序等保护方式,当发生相应故障时,保护装置能快速跳开相应开关隔离故障,保障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保护装置等二次装置能够记录相应的保护动作情况、电流值及故障波形情况,变电及调度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记录进行故障研判。
2变电运行中出现故障的原因变电运行中是相对容易出现故障的,由于变电设备需要经常维护,但有很多变电设备的执行者专业技能掌握不熟练、对待工作不认真,这些都直接导致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操作员的不规范操作会对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发生重大事故,很多企业的安全意识不到位和制度的不完善也会导致变电运行中出现事故,很多企业的安全意识还停留在对设备的改进方面,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做得也不够好,导致设备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被发现,从而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运行中主变跳闸原因分析与处理
周野
吕梁供电分公司
摘要:我分公司一座老旧110KV变电站在综自改造后不久,1、2#主变先后在正常运行中三侧断路器同时跳闸,无保护动作信号,为此我们对主变保护和二次回路做详细检查分析,找到可能引起跳闸的若干薄弱环节。
关键词:变压器跳闸非电量保护
故障现象
2006年8月9日11时20分左右,该变电站两台110kV/35kV/10kV主变三侧并列运行,在系统没有任何波动的情况下,2#主变突然三侧断路器同时跳闸,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只采集到断路器变位信息,无任何保护动作信号,但在综自后台系统中有非电量保护装置间断失电和电源恢复的报文。
当运行人员到屏后检查过程中,装置又出现随机上电的情况,最后检查确认直流空开输出对应的直流负(KM-)的屏体端子短接连片处于松动的虚接状态。
2006年12月04日12时39分,再次出现上述现象。
但未发现有电源接触不良的地方。
1、故障原因查找和分析
2.1可造成三相跳闸的因素
根据该主变保护配置情况分析,可造成三侧断路器同时跳闸的只有主变差动保护和非电量保护。
该差动保护装置的三侧出口继电器彼此独立,每个继电器由独立的IO口驱动,并且受开出功能的控制,只有满足保护动作条件时才会三侧同时出口跳闸,且保护动作时会有完整的信号报文。
主变跳闸时,一次系统没有波动,不具备差动动作条件,差动保护出口跳闸可能性不大。
该非电量保护装置的三侧出口由两个并联的重动继电器完成,两继电器回路上彼此不独立,如果公共回路串入强干扰,可造成主变三侧同时出口跳闸。
因此,非电量装置造成误动的可能性时很大。
2.2可造成非电量保护误动的因素
2.2.1、直流接地:二次电缆芯线与大地之间存在着分布电容,如果从主变本体到非电量保护装置的二次电缆较长,而非电量保护启动功率过小时,在发生直流接地的暂态过程中,分布电容引起的充放电电流可造成非电量保护误动。
2.2.2、交流串入:交流电压串入非电量保护直流回路,可造成非电量保护误动。
2.2.3、绝缘破坏:如果动作于跳闸的重瓦斯继电器等非电量接点绝缘损坏,可造成误动跳闸,例如瓦斯继电器密封不好,接线端子受雨水浸泡时,常发生此类误动。
如果接点对地绝缘损坏,直流系统另有一点发生正接地时,也可能造成出口误动。
2.2.4、本次事故有负电源接触不良情况,由于二次电缆分布电容,会使非电量内部出口继电器两端电压产生波动,如果非电量保护装置启动功率小,而二次电缆分布电容足够大,此波动过程就有可能造成非电量保护误动。
2.3现场检查测试与分析
2.3.1、为消除主变误跳隐患,在现场做了详细检查。
事后对非电量出口重动继电器测试发现,出口重动继电器动作电压为130V,动作功率近2W,用于发非电量保护动作报文的光隔并联在出口重动继电器上,导通电压为160V。
这样如果该回路串入的强干扰介于130V-160V之间,就有可能出现装置出口跳闸但不能
发出信号的情况。
2.3.2、对直流回路进行绝缘测试合格,主变三侧跳闸时未有直流接地现象,排除直流接地引起的误动,也排除了交流直接串入的可能性。
2.3.3、主变端子箱通风电机接触器有绝缘损坏痕迹
在主变端子箱检查中,发现启动风冷的交流接触器主触点下口有黑色积碳,接触器辅助接点外壳有黄黑色碳化痕迹,边缘有白色斑点,有短路和受潮现象。
该接触器线圈和主触点是交流回路,辅助接点是非电量保护直流回路,如果外壳绝缘碳化,会造成交流电串入非电量保护直流系统。
但是,停电后用1000V 摇表测绝缘,接触器接点绝缘电阻在几百兆欧以上,绝缘良好。
黑黄色碳化痕迹可以擦除,下面没有碳化烧穿,没有形成交流串入直流的通道。
2.3.4、非电量保护二次电缆分布电容测试
对装置带实际回路试验,通断非电量保护二次回路直流电源负端,用示波器记录出口继电器线圈两端电压波形,根据该波形可测算分布电容的影响。
试验发现,继电器线圈两端捕捉到的感应电压最大约240V ,但衰减很快,0.3-0.8毫秒左右降到110V 以下,完全衰减的时间约为5毫秒。
这样看来,非电量保护二次回路分布电容很小,暂态过程也短,小于继电器动作时间,而在试验过程中也没有出现非电量保护动作出口。
模拟实验:如下图所示,当非电量保护负电源接触不良时,+kM 通过其它回路向非电量保护跳闸回路(017)的分布电容充电,017回路逐渐与+kM 同电位。
当负电源恢复时,继电器J 线圈负端跃变为负电,由于电缆分布电容影响,017电位不能突变,仍与+kM 同电位,在继电器J 线圈两端形成220V 电压差,随着电容放电逐渐衰减,如果电容容量大,放电时间超过出口继电器动作时间,可造成继电器J 动作跳闸。
017-kM +kM
其它回路J
K
为了解非电量保护启动功率和分布电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
如图:电容C 用于模拟电缆芯线之间的分布电容,L 模拟芯线之间的互感,开关K 用来产生波动过程,J 为非电量保护装置内部的出口继电器线圈,其正常启动功率约2W 。
试验中,C 的取值分别为0.1UF ,1UF ,2.2UF ,在K 端反复合上和断开,模拟波动过程,结果: 当电容为1UF 时,出口继电器开始跳动,但没有发现触点来不及闭合就返回;
当电容为2.2UF 时,出口继电器出口接点可以闭合。
2.4、误动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的检查、试验和分析,我们认为:虽然在对装置带实际回路试验中,通断非电量保护二次回路直流电源负端,没有出现非电量保护动作出口。
但已在出口继电器线圈两端形成电压的波动。
衰减很快,是在主变停用的工况下测试的,当在主变带负荷的工况下,由于交直流回路都有不同的电流以及电缆和屏内的布线情况,很可能造成该波动电压能够使非电量保护动作。
而两次动作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该保护的直流电源有间断失电和电源恢复的现象。
也就是说,在小动作功率的出口重动继电器接于室外电缆,有一定的分布电容且有直流消失波动时,会误动。
也可以说出口重动继电器动作功率过小,抗干扰能力差是这两次误动的直接原因。
2.5、改进措施
厂家更换了非电量保护装置,增加了大启动功率重动继电器,由该继电器接点启动出口重动继电器和信号光隔,使出口和信号动作一致。
处理后运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