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受热面氧化皮预防措施

锅炉受热面氧化皮预防措施

锅炉受热面氧化皮预防措施
锅炉受热面氧化皮预防措施

锅炉受热面氧化皮预防措施

【摘要】随着锅炉运行时间的增加,锅炉容易出现受热面氧化皮剥落堵塞管道,造成超温爆管问题。为此,本文着重分析氧化皮产生和剥落的原因,制定了氧化皮预防措施。实施结果表明受热面的氧化皮厚度基本稳定,未出现氧化皮脱落导致爆管事故,其经验值得参考。

【关键词】锅炉;氧化皮;剥落;原因;爆管;预防

随着锅炉使用时间的增加,往往容易产生氧化皮,因氧化皮和钢管基材存在较大的膨胀系数差,在停炉冷却过程中氧化皮受应力作用脱落、堆积堵塞受热面管,如检查清理不彻底,就会造成锅炉再次启动后超温爆管。为了防范爆管情况的发生,就必须减少和避免氧化皮脱落及堆积。虽然目前针对氧化皮问题已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处理,但就其产生原因、规律及预防还未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氧化皮形成和剥落原因分析

因为铁的氧化物中存在feo,而feo是不致密的,因此破坏了整个氧化膜的稳定性,使氧化过程得以继续下去。此时,金属的抗氧化能力大大降低,铁与蒸汽直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fe3o4。在氧化皮的形成过程中,管壁温度起着推动作用,见图1。

试验表明:与金属基体相连的feo层,其结构疏松,晶格缺陷多,不稳定,会分解成fe3o4和fe,很易造成氧化层的脱落。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延长,氧化皮厚度增加。在锅炉启动、停炉或升降负荷

日炉受热面检修三措两案

日炉受热面检修三措两 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编号:TD-2016-GL- 内蒙古大唐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7号炉受热面检修三措两案 批准: 安监部审核: 发电部审核: 部门审核: 专业审核: 编写: 2016年05月17日 7号炉受热面检修三措两案 一、概述 2016年05月16日,7号炉尾部受热面发生泄漏,需要停炉检修,为保证检修工作安全、顺利、彻底地进行,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为:7号炉炉内受热面防磨防爆检查及缺陷处理。本工作为二级有限空间作业,炉膛内作业、屏过处作业是一级高处作业。 三、组织措施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徐军锋; 现场指挥: 张宝武; 技术监督人:乔永茂、曲立群; 安全监督人:白亚飞,赵胜利; 工作负责人:张文君,杜敏; (二)组织机构职责 1.总指挥职责:对施工方案进行批准,并对方案实施的安全、质量、进度负领导责任。 2.现场指挥职责: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进度全面负责。协调各施工单位间的配合工作,负责现场“三措”、“两案”的落实情况,负责处理现场异常情况,监督指导现场安全交底及三讲一落实开展情况。 3.技术监督人职责:全面负责该工作的方案编写,并组织讨论审核,负责方案实施中有关技术、质量部分,负责备品备件和材料的准备工作,督促工作负责人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具体实施,负技术责任。 4.安全监督人职责:对该工作的安全措施进行把关,对施工方案中有关安全、文明生产的部分负责,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对现场违反规程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制止、考核,负现场安全监督责任。 5.工作负责人职责:正确、安全的组织工作,是具体工作安全、质量、进度的第一责任人。在现场开工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三讲一落实,监督工作班成员的工作行为。检查备件、材料、工器具的准备情况,负责落实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6.工作人员职责:学习“三措”、“两案”及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四、安全措施 1.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1、措施确认。开工前和运行人员就地确认措施正确、完备、彻底执行。 2、机械伤害。(1)使用检验合格的电动工器具,更换砂轮片、内磨头、无齿锯切割片、坡口机刀头时应断开电源。(2)使用角磨机、内磨机、坡口机、无齿锯应戴好防护眼镜。

超(超)临界机组氧化皮生成、剥落机理与防治措施.

超(超)临界机组氧化皮 生成、剥落机理与防治措施 锅炉水/蒸汽流通系统中氧化皮的生成、剥落与沉积主要集中在炉前高压给水系统、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主汽调门中。氧化皮的生成、剥落与沉积受温度、压力、蒸汽参数(密度、离子积、介电常数、PH、氢电导率、阴离子含量、比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蒸汽溶氧量、蒸汽含铁量、蒸汽铬酸根含量等多种参数共同控制。在锅炉不同位置氧化皮的生成、剥落、沉积机理不同,炉前高压给水系统和水冷壁中的氧化皮的沉积主要是流动加速腐蚀所致。再热器、过热器与主汽调门中的氧化皮形成、剥落与沉积机理更加复杂,总的来说控制蒸汽含铁量、控制蒸汽氧化还原电位、降低蒸汽溶氧量有助于减少氧化皮的形成、剥落与沉积。 图1 电厂系统图

一、生成、剥落与沉积原理 1.1、氧化皮在炉前和水冷壁中的生成、剥落与沉积机理 碳钢在水中不稳定,有腐蚀倾向,只有在钢表面形成稳定的氧化膜后,才能保持稳定。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氧化膜的形成机制不同,其微观结构也不同。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磁性铁氧化膜是多孔、疏松的。在较低温度下,氧化膜的形成分为3步: 第一步:Fe的氧化和H+的还原: Fe→Fe2++2e-;2H++2e-→H2; 总反应为: Fe+2H2O→Fe2++2(OH-)+H2 (1) 第二步:Fe2+和2(OH-)极易发生反应生成Fe(OH)2; Fe2++2(OH-)→Fe(OH)2 (2) 第三步:Fe(OH)2被氧化生成Fe3O4; 3Fe(OH)2→Fe3O4+4H2O+H2↑ 由式(1)可见,在较低温度下,氧化膜的形成需要有一定量的铁离子和氢氧根。钢表面上的铁离子是由腐蚀过程扩散至表面的,而氢氧根则与水的PH值有关。磁性氧化铁的形成通常受形成和溶解2个反应动力学控制。任何条件的变化导致此动力学状态改变时,都会影响磁性氧化铁的稳定。扩散系数和介电常数等因素会综合影响碳钢的腐蚀速率。

锅炉受热面检修危险点及控制措施(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锅炉受热面检修危险点及控制措 施(最新版)

锅炉受热面检修危险点及控制措施(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序号 危险点 控制措施 1 人员思想状况不稳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状态不佳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3 高温灼烫

(1)炉内温度降至印℃以下方可进入工作。 (2)进入炉内或在炉外受热面作业要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 4 落物伤人 (1)炉内有作业要联系除灰停止捞渣机、冷灰斗工作。 (2)炉内作业人员要戴好安全帽。 (3)炉内上下多家作业要有专人协调、管理,上下交错开。 (4)作业人员要背工具包,使用工具等物件要装包。 (5)炉内上下垂自作业,要做好上下隔绝措施。 (6)大、中修时,炉膛与三级过之间应挂好防护安全网。 (7)吊篮内作业前,要先清焦,再作业。 (8)从人孔门内外传递物件时要拿稳。 5 人身触电 (1)使用电源时不能私拉乱接临时电源,导线要用橡胶软线,无裸露,摆放规范。 (2)电动工器具要有检验合格证,绝缘良好。 (3)电动工器具要接有漏电保护器,使用人员要戴绝缘手套。

051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常见磨损部位及预防措施(赵德鑫)

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常见磨损部位及预防措施 赵德鑫总工师 ---山东华盛江泉热电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17 内容摘要:早期投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多如此,给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发展蒙上了阴影。一些电厂将后期扩建机组改为煤粉炉以求得到安全稳定运行。现对水冷壁的磨损爆管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全面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和具体的改造措施。这些改造措施在一些电厂的运行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供同类机组进行借鉴,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1.炉内磨损机理分析 由于过热爆管,磨损引起的泄漏,是非停的主要原因。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四管泄漏是煤粉炉的3~5倍。锅炉的磨损部位主要有密相区二次风口及回料口、过渡区部位、水冷壁的墙角处、炉膛出口、穿墙管处以及省煤器悬吊管等处。上述部位的磨损过程主要表现为冲蚀磨损。是指流体或固体颗粒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对材料表面进行冲击所造成的磨损。磨损的基本类型为两种:一种为冲刷磨损,另一种为撞击磨损。对于冲刷磨损,是颗粒与固体现面的冲击较小,甚至接近平行:颗粒垂直于固体表面的分速度使它沿物体表面滑动,两个分速度合成的效果起一种刨削作用形成的磨损。颗粒相对于固体表面的冲击角较大,或接近于垂直,以一定的运动速度撞击固体现面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微裂纹称之为撞击磨损。长期且大量颗粒的反复撞击使其疲劳破坏,随时间迁移,磨损率有增长趋势,甚至变形层脱落,最终导致磨损量突升。 1.1 密相区的磨损: 在燃烧室中,从床的底部至固体颗粒膨胀起来的床层界面称为流化床。要使流化床上的固体颗粒保持悬浮沸腾状态,使煤粉颗粒得以充分有效地燃烧,从炉底布风装置出来的空气流必须具有足够的速度、强度和刚度,以在支撑固体颗粒料层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扰动。粒子团由于重量增加体积加大,以较大的相对速度沉降,并具有边壁效应,使流化床中气—固流动形成近壁处很浓的粒子团以斜下切向运动,下降到炉壁回旋上升,颗粒彼此之间以及与炉壁之间进行频繁的撞击和摩擦,使密相区炉壁出现了严重的磨损。密相区的炉壁上制造设计了很厚的耐磨浇注料,只要耐磨浇注料层完好无损,位于密相区的受热面管子不会出现磨损。 1.2 内循环下降灰贴壁流方向改变导致垂直水冷壁管磨损: 内循环下降灰贴壁流方向与垂直布置的水冷壁管束方向总体一致,但在某一部位发生跳跃时,下降灰贴壁流产生涡流,对该部位造成快速磨损,如水冷壁管连接的焊口、筋片、安

600MW锅炉氧化皮脱落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600MW锅炉氧化皮脱落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8-08-17T15:05:00.5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作者:唐基林 [导读] 摘要: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在很多领域均有较多应用。 (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湖北襄阳 441021) 摘要: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在很多领域均有较多应用。但是锅炉氧化皮的脱落可能造成过热器短期超温爆管、堵管等问题,对设备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等产生影响。本文对火力发电厂600MW锅炉氧化皮脱落原因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对脱离危害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最后以襄阳电厂为例对防治措施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希望为锅炉氧化皮脱落问题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600MW锅炉;氧化皮脱落原因;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国产600MW等级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相继投产发电,国内许多电厂均出现了锅炉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氧化皮脱落导致爆管停炉事故,湖北某电厂同一台锅炉在一个月时间内就因炉管氧化皮脱落造成多次爆管停炉,给该电厂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蒙上了一层阴影。其实,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的生成、脱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认识不够,没有超前防范措施,将会对设备造成严重后果,如锅炉传热恶化、汽轮机通流部分效率下降、锅炉高温受热面超温爆管、汽轮机固体颗粒物浸蚀、主汽门卡涩、叶片损坏等。下面对锅炉氧化皮脱落原因、防治措施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氧化皮脱落的危害 氧化皮的脱落会使杂质进入管子底部位置,如果沉积量过多,便会对管道通畅性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会使受热面出现超温爆管的问题。例如,某电厂发生一起超温爆管事故,设备停运冷却之后开始内部检查工作,察觉到高温过热装置因进口管迅速升温的因素出现多个爆口,而吹损方面的原因同样导致高温过热装置出现几处爆口,且高温再热装置同样出现几处爆口[1]。检修人员对其进行抢修处理,从其中取出较多的氧化皮,弯头位置取出的最大值近 400 克,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大规模爆管问题的原因便是氧化皮的脱落,对管道造成了堵塞,进而引发锅炉超温爆管,因未能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停炉,锅炉蒸汽压力较高,进而让爆管炉内出现扭曲及不定向位移等问题。 2、锅炉氧化皮脱落原因分析 2.1氧化皮形成原因 超临界直流锅炉运行温度高达560~570℃,这一温度正好处在水蒸汽的强氧化区间内(500~700℃),在这个区间内水蒸汽对金属受热面的氧化能力比空气高达十几倍,因此很自然地在金属内壁生成氧化皮。锅炉实际运行情况下,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管内水蒸汽流量大,流速高水与金属反应产生的氢气被水蒸汽带走,因此PH2/PH2O远远低于平衡值,导致金属持续被氧化。在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管内流过高温蒸汽时,水蒸汽与金属元素铁发生化学反应,最初生成Fe3O4氧化膜,这层氧化膜是致密的和富有韧性的,一旦生成氧化速度就会减缓,对金属母材起着保护作用[2]。 2.2氧化皮脱落机理 氧化皮脱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氧化膜达到一定厚度(因管材、温度变化速度而异,对于不锈钢为0.05~0.1mm,铬钼钢为0.2~ 0.5mm);母材基体与氧化膜之间的应力达到临界值(因管材、温度变化速度、氧化膜特性而异)。这两个条件相互之间还存在一定影响,氧化皮剥落的允许应力随着氧化皮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奥氏体不锈钢的内壁氧化膜在双层界面处脱落是自然发生的,剥落的临界厚度因锅炉管材、管子规格、运行工况和温度变化幅度而不同,一般在0.05~0.1mm左右,通常容易剥落的是磁性Fe3O4和少量的а-Fe2O3。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钢材的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在氧化层达一定厚度后,尤其是在金属温度反复波动和变化,使金属应力交替变化,氧化皮很容易从金属本体剥离。 3、600MW锅炉氧化皮脱落的防治措施 3.1提高锅炉制造质量 采用晶粒度等级高的钢材。国内超临界直流锅炉高温受热面(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材质一般采用耐高温的奥氏体不锈钢,如T91、T23、TP304H、TP347H等,这些钢材逐渐被国产化,但国产钢材质量与进口钢材质量还存在很大差异。从有关资料分析得知,国产钢材晶粒度等级低于进口钢材,造成氧化皮生成量差别大,在高温下更容易出现氧化皮脱落[3]。湖南某电厂采用国产的TP347H 钢材,锅炉运行不到半年就多次发生因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氧化皮脱落造成爆管停炉事故。另外,尽可能采用抗氧化、耐腐蚀性能更好的钢材。锅炉制造厂应对新材料、新工艺进行积极研究,在做好引进技术的同时还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电站锅炉设计上进行改进,在制造工艺上进行改良。 3.2加强锅炉安装前检查和检修维护工作 做好安装前检查,严把安装工艺关。过热器、再热器在安装过程中总会存在安装偏差,如管束之间间距、节流孔径不一致,运行中则不可避免地出现受热面的热偏差。锅炉在安装前检查不认真,成品保护不良,锅炉U型管内进入杂物,锅炉吹管不彻底将会造成锅炉管之间流量不均,管壁超温,氧化皮生成量突增。锅炉疏水点安装不规范、安装过程中造成疏水管堵塞,运行中出现管壁超温。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会导致运行中锅炉管内氧化皮生成厚度、 致密度不一致,最终导致脱落、聚积、超温、爆管。定期割管检查,分管编号,做好高温管档案记载。利用每次停炉机会,查看高温受热面变形、弯曲情况,并对高温段割管检查、取样化验,对氧化皮厚度进行测量,进行垢量分析,分管编号,做好高温管档案记载。 3.3加强锅炉运行管理 要重视超临界直流锅炉氧化皮脱落潜伏的危害性,电厂应成立攻关小组,经常性开展锅炉氧化皮脱落原因分析,提出控制策略,指导生产实践。华电湖北襄阳电厂因600MW锅炉投产初期氧化皮脱落,造成锅炉频繁超温、爆管,电厂管理层高度重视,组织专家会诊和治理,总结出大量运行管理经验,并制定防范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例如,锅炉启动和运行中,要加强锅炉汽水品质的监督,尽可能提高控制标准。锅炉启动前上水时必须用合格的除盐水,水温控制在70~90℃,炉水水质合格方可点火。必须严格执行冷、热态清洗流程,防止不合格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在锅炉点火阶段,采用油枪配合等离子的方式助燃,投油枪点火1小时后再启动第一台制粉系统,防止点火初期锅炉壁温突升。在锅炉点火至并网阶段严格控制升温率小于1.5℃/min,启动过程中特别注意减温水调整,尽量使用一级减温水,机组负荷在150MW以下时,禁止使用二级减温水。锅炉启动运行第一周,锅炉过、再热汽温降温运行,分阶段控制汽温,逐步将过、再热汽温提升

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Cause Analysis and Protective Measues to High-temperature Corrosion On Heating Surface of Boiler 张翠青 (内蒙古达拉特发电厂,内蒙古达拉特 014000) [摘要]达拉特发电厂B&WB-1025/18.44-M型锅炉在九八及九九年#1、#2炉大修期间,检查发现两台炉A、B两侧水冷壁烟气侧、屏式过热器迎火侧、高温过热器迎火侧存在大面积腐蚀,根据腐蚀部位、形态和产物进行分析,锅炉受热面的腐蚀属于高温腐蚀,其原因主要与炉膛结构、煤、灰、烟气特性及运行调整有关,并提出了防范调整措施。 [关键词] 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机理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达拉特发电厂#1~#4炉是北京B&WB公司设计制造的B&WB-1025/18.4-M型亚临界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炉。锅炉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设计煤种为东胜、神木地区长焰煤。在九八及九九年#1、#2炉大修期间,检查发现两台炉A、B两侧水冷壁烟气侧、屏式过热器迎火侧、高温过热器迎火侧存在大面积腐蚀,两台炉腐蚀的产物、形状及部位相似。腐蚀区域水冷壁在标高16~38米之间及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沿管排高度,腐蚀深度在0.4~1.0mm之间,最深处达1.7mm,腐蚀面积达500平方米左右。腐蚀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隐患。 1.腐蚀机理原因 1.1锅炉炉膛结构 锅炉炉膛结构设计参数见下表: 高40%多,同时上排燃烧器至屏过下边缘高度值比推荐范围的下限还低1.8米,这就导致燃烧器布置过于集中、燃烧器区域局部热负荷偏大、该区域内燃烧温度过高,实测炉膛温度达1370~1430℃。燃烧温度偏高直接导致水冷壁管壁温度过高,理论计算该区域水冷壁表面温度为452℃。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当水冷壁管壁温度大于400℃以后,就会产生明显的高温腐蚀。 1.2 煤、灰、烟气因素 蒙达公司实际燃煤是东胜、神木煤田的长焰煤和不粘结煤的混煤。:燃煤中碱性氧化物含量较高,灰中钠、钾盐类含量高,平均值达3.85%,含硫量偏高。 1.3 运行调整不当 为了分析运行调整因素对腐蚀的影响,在A、B侧水冷壁标高20、25、28米处安装了三排烟气取样点,每排三个,共18个。分析烟气成分后发现,燃用含硫量高的煤种时,由于燃烧配风调整不合理,省煤器后氧量偏大(实侧值 气体,加剧了高温腐蚀的产生与发展。 4.35%),导致燃烧过程中生成大量的SO 2 2.腐蚀类型 所取垢样中,硫酸酐及三氧化二铁的含量最高,具有融盐型腐蚀的特征,属于融盐型高温腐蚀。从近表层腐蚀产物的分析结果看,S和Fe元素含量最高,具有硫化物型腐蚀特征,说明存在较严重的硫化物型腐蚀。因此,达拉特发电厂的锅炉高温腐蚀是以融盐型腐蚀为主并有硫化物腐蚀的复合型腐蚀。 3.防止受热面高温腐蚀的措施 2.1.采用低氧燃烧技术组 由于供给锅炉燃烧室空气量的减少,因此燃烧后烟气体积减小,排烟温度下 的百分数和过量空气百分数之间降,锅炉效率提高。燃油和煤中的硫转化为SO 3 的转化明显下降。的关系是,随着过量空气百分数的降低,燃料中的硫转化为SO 3

锅炉氧化皮治理经验

盘电公司过热器、高温再热器管氧化皮堵塞防治工作介绍 1.设备概况 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装两台由前苏联成套引进的5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由莫斯科火电设计院和华北电力设计院联合设计,锅炉为俄罗斯波道尔斯克奥尔忠尼启泽机器制造厂制造的Пп—1650—25—545КТ(П—76型)超临界压力、直流、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的固态排渣煤粉炉。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结构。炉膛断面呈矩形23080×13864mm,四壁由φ32×6—12Cr1MoV的膜式水冷壁构成。锅炉一、二次汽水流程以炉膛前、后墙中心线为界分为左、右两个对称的独立流程,每个流程的给水和汽温调节都是独立的。炉膛受热面为垂直往复一次上升布置,标高44.7m以上为上辐射区,44.7m以下为下辐射区。下辐射区前后墙分别有6个组件,两侧墙各有10个组件。前后墙相邻的3个组件与侧墙的半个组件组成下辐射—Ⅰ,侧墙每4个组件加上相邻半个组件构成下辐射—Ⅱ。上辐射区前后墙各有6个组件,组成上辐射—Ⅰ,两侧墙各有10个组件,组成上辐射—Ⅱ。每个组件由48根水冷壁组成。一次汽水流程由省煤器、下辐射—Ⅰ、下辐射—Ⅱ、上辐射—Ⅰ、上辐射—Ⅱ、汽-汽交换器、顶棚和包墙受热面、内置阀门、Ⅰ、Ⅱ、Ⅲ级屏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组成。在锅炉两个流程中,给水进入省煤器前各设有一旁路,即21%旁路,此旁路设有截门并在下辐射—Ⅱ入口与主给水汇合,其目的是减小下辐射—Ⅰ和下辐射—Ⅱ的出口工质温差,从而降低下辐射—Ⅰ和下辐射—Ⅱ相邻管之间的应力,但同时也降低了下辐射—Ⅰ的工质质量流量。二次汽水流程由

汽-汽交换器、冷段再热器、热段再热器组成。沿烟气流程在炉膛顶部及水平烟道内布置有三组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再热器、对流过热器。对流竖井内布置有低温再热器、省煤器。 锅炉水平烟道内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的清洗,是利用36个纵深移动的吹灰器对水平烟道的受热面进行清理。 2.机组运行情况简介 #1机组于1995年12月31日由北京电建建成后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进行调试通过168小时试运行移交电厂,#2机组于1996年5月15日#2机组由山西电建建成后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进行调试通过168小时试运行移交电厂。 从1999年8月开始,两台机组根据电网要求开始低于60%额定负荷运行,最低调峰至50%额定负荷。1998年盘电公司改组为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后,开始试烧神华煤,从2000年3月开始全部燃用神华煤。 自投产截止2006年11月30日,#1机组总共运行73906小时;#2机组总共运行74027小时。 3.盘电公司锅炉过热器再热汽管泄漏情况

锅炉受热面损坏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锅炉受热面损坏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受热面作为锅炉的主要传热介质,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锅炉的运行效率,一旦受热面遭到损坏,将会直接威胁到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锅炉的运行负荷逐渐增加,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运行状态下,加之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会对锅炉受热面结构的完整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导致受热面无法正常运行。水垢、腐蚀、磨损、超温等都是导致受热面损坏的因素,所以文章对锅炉受热面损坏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防范措施,为锅炉受热面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标签:锅炉;受热面;损坏;常见原因;防范措施 前言 锅炉作为重要的能量转换设备,在我国的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受热面作为锅炉热交换的主要介质,主要包括水冷壁、省煤器、再热器、過热器、空气预热器等部分,各个受热面所处的位置不同,造成损坏的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有些常见原因为共性影响因素。在受热面损坏后,一旦发生泄漏,就需要停炉检修,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将会导致爆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到人身安全。所以,在对锅炉受热面损坏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后,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确保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1 锅炉受热面损坏的常见原因 1.1 锅炉受热面结垢 水垢是导致锅炉受热面损坏的常见原因之一,因为受热面一侧接触火焰或者烟气,另一侧接触水或者导热油,在受热面和炉水之间产生热交换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水质的影响而产生水垢。如果锅炉给水中含有重碳酸盐类的杂质,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就会受热分解,生成较难溶的沉淀物。而在锅炉给水循环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降,一些盐类也会形成结晶而附着在受热面的管壁上,这些沉淀物坚硬而致密,被称之为水垢。由于水垢的导热性较差,所以一旦在受热面上形成较多的水垢,将会影响受热面的导热性,会导致金属管壁局部温度升高,当温度超出了金属管壁所允许的极限范围时,金属因为过热而产生蠕变,强度降低,在高压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受热面鼓包、穿孔、破裂现象的发生,受热面受损后,直接影响到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1.2 锅炉受热面的磨损 因为锅炉受热面是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水或者油的介质,所以在接触烟气一侧的金属面就会产生磨损。因为在锅炉燃烧运行的过程中,烟气中会携带各种灰粒杂质,这些杂质的运行速度与烟气流速成正相关的关系,当烟气流速较大时,

高温氧化皮

超临界锅炉高再管氧化皮脱落分析与解决措施 某公司2号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三井巴布科克能源公司技术生产的超临界参数变压 运行直流锅炉,型号为HGI980/。于2005年6月投产。 锅炉为单炉膛、一次再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n型锅炉,锅炉设计煤种为神府东胜煤。主蒸汽额定蒸发量为1952t/h,温度543 C,压力;再热汽温度569 'C。压力。 高温再热器布置于水平烟道内,与立式低温再热器直接连接,没有布置中间连接集箱,采用逆顺混合 换热布置。高温再热器沿炉宽排列95屏,每屏管组采用10根管,人口段管子为①57mmx4.3mm,材质为 SA-213T22,中间段管子为①51mmx4.3mm,材质为SA-213T91,出口段的前6根管子为①51mmx4.3mm, 材质为SA-213 TP347H,后6(应为后4根)根管子与中间段相同。如图1所示。 图1高温再热器结构图 1高温受热面检查情况 根据其它超临界锅炉在运行中岀现的问题,并结合日常金属监督统计结果,2007年2号机组首次大修中。将检查高温受热面有无氧化皮堆积列人检修项目。对屏过、末过、高再底部弯头有无氧化皮堆积进行 射线拍片检查。屏过检查了4屏,末过检查了1屏,未在底部弯头处发现有氧化皮堆积。因2号炉的高温

再热器在日常金属监督中,发现个别测点处经常有超温现象,故本次着重对超温处进行检查。 高再检查情况

2号炉自投运以来,高温再热器管就有3个测点存在超温现象(超过626 C,从2006年1月开始统计), 这3个测点对应的管屏为A侧数第12、48、90屏,超温时间分别为670、833、2847min。 本次先对2号炉高温再热器第21测点区域的超温情况进行检查,首先对A侧数第90(第21测点处)、9 1、96屏的底部弯头进行拍片,检查弯头处有无氧化皮堆积。发现此3屏的炉后弯头处均没有异物堆积. 只在炉前侧部分弯头有堆积现象,见表1。

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磨损成因及对策

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磨损成因及对策 循环流化床锅炉自问世至今,因其较高的锅炉效率和优良的环保性能,越来越受到各热电厂家的青睐,已逐渐成为热电企业的主要炉型。但是,其受热面的磨损因为成因的多样性和控制的复杂性,始终成为困扰热电厂的一个生产难题,由于磨损而产生的水冷壁管爆管更是严重地影响了热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 根据我厂实际运行中反映出的情况,我们对产生磨损的相关区域、成因及应对方法作如下分析: 一、磨损区域 磨损主要发生在水冷壁、吊挂管、过热器、省煤器、空预器和风帽等区域。 1、水冷壁上的磨损,从现有运行状况归纳有以下几个磨损部位:一是水冷壁上异常突出的部位,如在炉膛中部插入的温度计、压力测点等部位,此类的磨损均是面壁流下的颗粒撞击温度计等突出部件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后,横向形成对水冷壁的冲刷,这种冲刷会在短短个把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磨损水冷壁,从而形成爆管。另外的突出部位如焊缝等也会受到“挖磨”,下落的飞灰碰击突出焊缝后在该处形成小涡流,从而磨损水冷壁母材,形成“挖磨”现象;二是水冷壁周边四只夹角(密相区)上方,安装时前墙与侧墙管之间的间距变小,飞灰面壁流下落时形成雍堵,引起磨损加剧;三是前墙水冷壁(密相区上方)拐角部分及周围(流化床C型气垫第二处磨损点);四是后墙炉膛出口处中间部分,携带物料的运动气流在此分流,从而形成对水冷壁的横向冲刷;五是顶棚水冷壁管的特殊部位(C型气垫第三处磨损点)。 2、吊挂管、过热器等受到的磨损主要是正面冲击及侧面切削磨损。当防磨板因过热而变形时,这种磨损就更突出。当省煤器产生泄漏后,尾部的积灰使“烟气走廊”的形成产生了可能,此时的省煤器及空预器的磨损同样会加剧。 3、风帽因所处环境恶劣,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磨损力度最大的区域,磨损部位主要集中在前后墙之间的中部,约占布风板2/3面积的狭长地带上,而落渣口附近、返料口正对处、落煤口正对处的风帽磨损最严重。 二、磨损成因及对策 从水冷壁所处环境看,其受到磨损的主要原因是在炉膛中气流动力场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地方均会受到比其他气流运动方面平行的地方更为强烈的磨损,在垂直的前后墙及两侧墙上的水冷壁受到磨损较小的原因(两年时间磨损约为0.1~0.5mm),是“面壁流”下落时与水冷壁面是平行方向,其对水冷壁的冲刷角度为0,因此,就垂直部分水冷壁而言,由于面壁流的屏蔽及零度冲刷,反而大大减少了上升气流中的“气泡”破裂后物料对水冷壁的横向冲击。加上面壁流与水冷壁之间的气膜,实际上面壁流与水冷壁之间的直接接触率变得很小。但当面壁流的下落受到阻挡时物料运行方向的突然改变成为形成磨损的主要原因,即前面说的水冷壁五种磨损现象的运动气流及面壁流改变了方向后产生的磨损。第五种类型更是一个特例,在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的炉顶也是由膜式水冷壁组成,且由前向后斜上,水冷壁上装有横向档流片(与垂直水冷壁上放纵向导流片不同),目的是形成顶部气垫构造,减少气流方向改变后的磨损,实际情况也较理想,整体损耗情况与垂直管壁相近,但在两侧墙防爆门上方约80cm长,60cm宽的一块顶棚水冷壁受到了强力磨损并已形成爆管,实地检测后均已达到厚度极限。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应该是防爆门处较厚的且突出的浇注料,以及防爆门凹陷部

修超超临界锅炉控制氧化皮的运行调整

修超超临界锅炉控制氧化皮的运行调整 发表时间:2019-06-10T09:23:39.0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作者:黄日卓 [导读] 摘要:超临界机组锅炉的后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管束内氧化皮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国内外众多企业也投入了大量经费和技术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江苏国华陈家港火力发电有限公司江苏省盐城市 224600) 摘要:超临界机组锅炉的后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管束内氧化皮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国内外众多企业也投入了大量经费和技术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提出了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其机前的主、再蒸汽温度达到600℃/620℃,发电整机效率达到45%以上,发电机组的供电煤耗提高到了291g/kWh,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比较超超临界的机组在经济效益上得到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伴随着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再热器氧化皮问题日益严峻。造成两类安全性问题:第一类是氧化皮脱落后的物质堵塞流通蒸汽的管束导致被堵管束形成干烧造成超温爆管;第二类是氧化皮脱落物质经过主汽门和调节门的永久形滤网进入高速旋转的汽轮机内对汽轮机叶片造成固体颗粒侵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超超临界锅炉控制氧化皮的运行调整进行分析探讨。关键词:超临界锅炉;控制氧化皮;运行调整 1、氧化皮的形成原因 1.1金属的水蒸汽高温氧化原理 金属在高温水蒸汽环境中会失去电子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尤其在水蒸汽温度高于450℃时,单质铁就会和水蒸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 3Fe+4H2O=Fe3O4+4H2(1) 运行中管束金属单质铁反应形成的氧化铁,其中的氧气来自水蒸汽高温解析出来的氧气,其反应平衡方程式如下: H2O=H2+1/2O2(2) 由上面两个化学方程式可知,水蒸汽具有的氧化性强弱主要是生成物氧气的比值。水蒸气温度在600℃下时,与氧化亚铁平衡的数值大约是7,与此对应的平衡氧分压约10~26个标准大气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锅炉的产汽量比较大,尤其是调峰机组不仅产汽量大,而且产汽量根据机组负荷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水蒸汽的流量大,生产的氢气会随着水蒸汽逃逸,促使反应方程(2)向右边进行发展,产生的氧气会增加,这样会促使铁发生氧化反应。从热力学方面分析,铁在高温的水蒸气环境下所发生的氧化反应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无法回避。 1.2铁素体类型的刚在水蒸汽中氧化 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的屏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部分管束采用的T91钢属于铁素体,这种钢铁在水蒸汽中发生氧化其内表面有很薄的一层含有大量阳离子空位的CrFe2O4的单相无晶界非晶体结构;中间层有很厚的CrFe2O4的单相细等轴晶和在上生长的粗柱状晶结构;最外层为Fe3O4-Fe2O3的细等轴晶和在其上生长的粗柱状晶结构。所形成的氧化层这三层结构依照其顺序形成,三层结构主要在第一层或第二层也就是内层和中间层出现,当达到一定条件时也可以全部出现。T91钢形成的CrFe2O4无晶界非晶体内层致密度、强度、对管束基体的附着力和抗氧化能力最强,CrFe2O4粗柱状晶层紧随其后,而Fe3O4-Fe2O3的粗柱状晶层附着力和抗氧化能力最差。 2、氧化皮的危害 ①氧化皮脱落后因管内氧化皮堆积堵塞管道弯头,影响流量减少,导致长期局部过热,管束组织发生蠕变损伤,管材性能降低,引起过热爆管,如果在机组检修启动后又有氧化皮掉落,造成短期局部过热,导致管子胀粗泄漏。②管束内壁氧化皮如果在启动过程中或是在正常运行由于调整燃烧不当时蒸汽温度会大幅波动,氧化皮由于温差的存在使其集中脱落堆积,通流截面积急剧减小,造成管壁超温爆管。③金属管壁氧化反应后腐蚀会造成管的实际壁厚显著减少,这样管壁的承受能力会下降,增加运行危险因素。④氧化皮脱落后会跟随蒸汽的流动一起经过主汽门后再经滤网进入汽轮机,这其中会造成主汽门卡涩;进入汽轮机的氧化皮碎片等固体颗粒会造成汽机的剥削损坏。⑤氧化皮脱落会影响蒸汽品质,增加铁含量。严重影响锅炉和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3、缓减高温水蒸汽氧化和剥离的措施 3.1设计方面 3.1.1采用耐氧化的合金 电厂锅炉受热面所采用的钢铁材料是否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能和抗腐蚀性能主要取决于该金属材料的表面能否形成稳定而致密的氧化膜。Cr2O3是高温下热力学惟一稳定的金属氧化物。铬含量越高,奥氏体合金钢抗高温氧化能力越强。当铬的含量>20%时,合金表面才会形成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膜Cr2O3。在超超临界机组蒸汽温度超过620℃时管束材料采用TP347HFG合金钢,将T91管材的最高壁温控制在595℃以内。 3.1.2为避免脱落的氧化皮碎片大量堆积在受热面管束底部弯管弯头处,在设计弯曲处半径应选用大于3倍管子外径。 3.1.3设计中必须认识到煤质、机组负荷变化、燃烧不稳定等情况下减温水的投入正确方式,来预防屏过、末过、再热器的管内蒸汽温度和管壁金属温度的长期超温。 3.2运行、监控和检修方面 ①调整锅炉的燃烧工况稳定正常,避免主再蒸汽温度的频繁波动,尽量维持机组负荷稳定。加强运行管理,避免频繁启停操作、减少受热面的热冲击。②机组停机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燃烧率和蒸汽温降速率,并按照运行规程执行,防止较大的温度梯度变化带来氧化皮的脱落,打闸停机后采用锅炉闷炉自然冷却。③在正常运行调节过程应控制主再热蒸汽温度并实时监视过热器、再热器的壁温同时要通知化学化验过、再热蒸汽的含氢量。④利用停炉时机对管束进行放射线检查,主要查看垂直管屏底部弯头部位氧化层碎片堆积情况以及管壁氧化皮的厚度以方便割管清除避免运行事故发生。⑤新建机组启动时要对过热器、再热器进行吹管并采取合理化学清洗方式,将金属管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大大减轻氧化层剥离危害。⑥在水压试验后或机组启动初期管束弯曲内会有凝结水。当烟温升速率较快时,一方面存水剧烈沸腾导致氧化皮脱落;另一方面烟温变化剧烈也会导致氧化皮脱落。所以要严格控制机组启动初期的锅炉的燃烧稳定。 4、防治氧化皮的运行建议 ①避免在低负荷投用减温水,因为低负荷运行机组减温水汽温调节品质不良。②在冲转和带初负荷运行时期,要尽量开大旁路开度建

神华国能(神东电力)集团公司亚、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防治技术标准

神华国能(神东电力)集团公司亚、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防治 技术标准 —————————————————————————————神华国能(神东电力)集团公司

目录 前言 (1)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总则 (3) 4.设计过程控制 (4) 5.保管及安装前控制 (6) 6.锅炉化学清洗过程控制 (6) 7.锅炉吹管过程控制 (9) 8.机组整套启动前的水冲洗 (9) 9.锅炉启动过程控制 (10) 10.锅炉运行控制 (11) 11.锅炉停炉过程控制 (13) 12.机组的停用保养 (14) 13.锅炉检修检查 (14) 附录1 亚/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金属壁温测点的布置原则 (16)

前言 亚/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用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和奥氏体钢材料投入运行后,管内壁在高温水蒸汽作用下生成氧化皮是不可避免的。运行中,管内壁产生氧化皮生长到一定厚度时,因氧化皮膨胀系数比母材小,在机组启停过程中会剥落。当剥落物堆积到管排下部弯头部位,将引起管路堵塞而发生超温爆管;当剥落物随蒸汽进入主汽阀会造成卡涩;当剥落物进入汽轮机将发生固体颗粒冲蚀(SPE)。针对亚/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这一共性问题,以及在建即将投产和未来规划的多台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的形势,国神公司组织技术研究院开展技术攻关,研究编制了《亚/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防治技术标准》。制定本标准对于指导亚/超(超)临界机组氧化皮的有效控制,确保国神公司亚/超(超)临界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技术标准,涵盖了锅炉设计、保管及安装前控制、化学清洗、蒸汽吹管、启动、运行、停运过程、停炉保护以及锅炉检修等各个环节,提出了高温受热面氧化皮防治的相应技术措施。鉴于亚/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氧化、氧化皮脱落的问题在国际上尚未根本解决,随着国内外对亚/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氧化腐蚀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经验的逐步积累,还将对《技术标准》进行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 各单位可根据本技术标准制定实施细则。 本技术标准附录为资料性附件。 本技术标准归口单位:神华国能(神东电力)集团公司 本技术标准起草单位:神华国能(神东电力)集团公司技术研究院 本技术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培庆赵勇纲白堂堂艾晨辉刘东辉戈佳马书强

火电厂锅炉尾部受热面检修方法探讨分析

火电厂锅炉尾部受热面检修方法探讨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12T14:14:38.57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作者:张纲 [导读] 摘要:火电厂的运行当中十分依赖锅炉设备,其属于火电厂发电的基础设备之一,由此就说明如果火电厂锅炉出现了故障,就会直接导致火电厂发电运行工作受阻,因此火电厂应当对锅炉的运行保持重视。 (锅炉检修分公司江苏镇江 212006) 摘要:火电厂的运行当中十分依赖锅炉设备,其属于火电厂发电的基础设备之一,由此就说明如果火电厂锅炉出现了故障,就会直接导致火电厂发电运行工作受阻,因此火电厂应当对锅炉的运行保持重视。目前,关于火电厂锅炉的故障统计发现,其故障常发生于锅炉尾部受热面,因此对于锅炉故障的维护,需要对此部位进行作业,而本文就主要介绍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常规检修方法。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尾部受热面;检修方法探讨分析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增大,火电厂锅炉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高频率的工作,此时就会使得锅炉始终保持在一个极限负荷的状态,容易造成锅炉运行的不稳定。在此状态下,锅炉就很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故障,其中较为常见的即为锅炉四管泄漏,进而导致锅炉受热面受到一系列的影响,从而出现运行上的问题。 1锅炉尾部漏风和低温腐蚀产生原因 锅炉效率影响的一个关键指标是锅炉是否漏风,锅炉尾部的漏风直接对机组经济运行造成影响。锅炉漏风主要分为烟道漏风、空预器漏风和炉膛漏风。为了防止漏风,一般使炉膛和烟道内的气压低于炉外的气压,可以让空气从炉门、烟道和炉墙等一些不严密的部位漏到炉膛和烟道内。锅炉漏风将直接影响锅炉的传热和热效率,而对于对流烟道,由于它燃烧的特点,所以影响会更加的严重,它造成的影响不但会让电机的功耗增加,烟气的流动还会带走一定的热量。分析可知,锅炉漏风问题是影响火电厂经济效益和机组经济运行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酸性物质是低温腐蚀的一个重要原因。煤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遇到水之后会分解成碳酸,由于碳酸容易挥发,工作人员对此情况没有特别的注意,再加上时间的累积,在锅炉的受热面上,随之就会产生一定的腐蚀。 2火电厂锅炉尾部受热面常规检修方法 2.1锅炉尾部受热面常规检查方法 一般情况下,当需要对锅炉尾部受热面进行常规检查时,可以通过目测、手摸、探伤、测量四项方法来进行检查工作,具体应用时,目测与手摸常被同时使用,其主要是基于检修人员对锅炉尾部受热面的理论理解以及自身经验来判断受热面的状态;探伤方法主要是利用相关的仪器来进行探测,通过仪器数值来判断受热面状态,常见的仪器有着色探伤仪器和超声波探伤仪器;测量方法方面,其主要通过游标卡尺或测厚仪来实现,其中游标卡尺主要是针对锅炉管径进行测量,而测厚仪则是针对管子的厚度来进行测量,通过此两项数据即可了解当前锅炉受热面是否存在隐患。 2.2锅炉尾部受热面常规检修方法 当锅炉尾部受热面出现故障之后,就需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检修,而检修需要针对实际故障的种类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情况下,检修方法可以分为加装阻流板、加装防磨瓦、喷涂防磨材料三种。其中加装阻流板主要应用于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四周墙壁上,其能够有效的起到阻流的效应,但此方法因为成本相对较高,所以使用频率并不高,而加装防磨瓦、喷涂防磨材料这两种方法,即为现代火电厂较常使用的方法,其效果相对与加装阻流板也更高。 2.3尾部受热面倒排检修方法 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采用常规的检查与检修方法,就能够有效的预防、处理锅炉尾部受热面的故障,但是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其故障的原因在于管排布置较密的部位,此时就需要应用到尾部受热面倒排检修方法。尾部受热面倒排检修方法可以有效的对故障管道位置进行处理,防止故障管道的规模增大,具体实施尾部受热面倒排检修方法时,同样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种类的方法来进行实施,常见的尾部受热面倒排检修方法有:落排检修、起排检修和拉开管排检修三种。其中落排检修主要是针对不容易检修的受热面管排进行检修,即将管排降落至相应的空间来进行检修;而起排检修是升到有足够空间的地方进行检修;拉开管排检修是将受热面不容易检修的管排拉到有足够空间的地方进行检修。 3预防锅炉受热面漏风、低温腐蚀的措施 3.1预防锅炉受热面漏风措施 关于预防锅炉受热面漏风措施方面,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来进行实施,下文将对此进行逐一介绍。(1)因为现代大部分的火电厂锅炉均采用了光管材料,此种材料在正常状态之下,确实能够给锅炉运行带来相应的帮助,但是其十分容易出现漏风的现象,说明其稳定性不足,而为了对此点进行改善,本文建议采用鳍片材料来作为代替,以此可以有效避免漏风。(2)在进行漏风检查、漏风检修、材料改善等相关的工作时,需要严格的依照操作要求与规程来执行。(3)在检修完成之后,如果需要采用相应的保温材料来进行处理,那么需要对保温材料进行一定时间的保养之后才可使用。(4)在处于高温段的人孔门处增设密封盒和耐火砖。 3.2预防锅炉受热面低温腐蚀措施 低温腐蚀的产生的原因较多,例如上文所介绍的煤粉燃烧因素,但此因素的预防过于简单,只需要相关人员加以注意即可,所以不在多加描述,而在此处,本文将针对冷凝水低温腐蚀因素来进行分析。冷凝水同样是造成低温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对此因素进行预防,可以采取五项措施来实现目的,即过量空气系数控制、控制锅炉内腔空气接触量、提高受热面的温度、提高锅炉出水的温度、掺入添加剂。而基于现状来看,在这五项冷凝水低温腐蚀预防措施当中,应用相对广泛的措施为过量空气系数控制,过量空气系数控制措施的原理在于:因烟气当中的氧气值与过量空气系数之间属于正比例关系,如此通过对过量空气系数进行控制,即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此时就降低了锅炉热量损失的比例,实现对冷凝水现象的预防。 3.3过量空气系数的降低 冷凝水是引发火电厂锅炉尾部受热面热面漏风与低温腐蚀问题的主要原因。冷凝水的有效控制,是预防受热面漏风与低温腐蚀问题的有效措施。控制过量空气系数的措施是控制冷凝水的有效措施。通过对火电厂锅炉设备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过量空气系数是烟气中氧气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一些学者的调查结果,烟气中的氧气含量与过量空气系数之间存在正比关系,过量空气的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