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钻测井技术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6.05 MB
- 文档页数:88
随钻测井介绍-图文2022-9-1摘要:随钻测井由于是实时测量,地层暴露时间短,其测量的信息比电缆测井更接近原始条件下的地层,不但可以为钻井提供精确的地质导向功能,而且可以避免电缆测井在油气识别中受钻井液侵入影响的错误,获取正确的储层地球物理参数和准确的孔隙度、饱和度等评价参数,在油气层评价中有非常独特的作用。
通过随钻测井实例,对随钻测井与电缆测井在碎屑岩中的测井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价,指出前者受钻井液侵入和井眼变化的影响小,对油气层的描述更加准确,反映出来的地质信患更加丰富。
通过对几个代表性实例的分析,对随钻测井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提出了新认识。
主题词:随钻测井;钻井;钻井液;侵入深度;技术一、引言LWD随钻记录的中子—密度(μN-ρb)与电缆测井值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不同厂商的仪器均存在差别)。
但LWD的ρb测井值由于少受扩径的影响,其岩性值域区间远比后者清晰(图1-b、c,图2)。
三、实例分析LWD随钻测量的电阻率是在钻头破岩后1~2h开始测量(中等硬度的碎屑岩),此时的井壁破损率和钻井液径向侵入都非常小,所以,基本是“原状”地层的测井值。
1.实例一D井是一口直井(图3),为欠平衡钻井,CWR的测量点距钻头5.1in,钻速4m/h,钻头破岩后1.25h就可以记录到地层的电阻率,图中实时记录的所有4条电阻率曲线,不同岩性参数处均为重合状,说明地层几乎未被钻井液侵入。
起钻时,又进行重复测量(破岩42h之后),除泥岩段外,所有砂质岩层都受到了增阻侵入的影响。
但R55A并未发生变化,据计算,此时侵入深度达55in。
2.实例二B井是一口定向井的导眼段(近似直井,图2),该段使用了LWD,上部的砂岩段中实时记录的电阻率基本为水层特征(负差异或重合),泥岩段4条曲线则完全重合。
但顶部某740.5~某742.0m电阻率呈正差异(R55A>R25A),R55A=1.3Ω2m,为油层特征。
该井完井后,此段地层已浸泡了24d,这时又进行了电缆测井(双感应、中子、密度、自然伽马、井径等)。
随钻测井发展历程
随钻测井(Logging While Drilling,简称LWD)是一种在钻
井过程中进行地质测井的技术。
随钻测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起初,随钻测井技术仅限于测量钻井液的物理性质,例如密度和粘度等。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参数开始被测量和记录。
这些参数包括地层电阻率、自然伽马射线、声波速度、放射性测量等。
到了1980年代,随钻测井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开发出了可以测量地层电阻率和自然伽马射线的测井工具。
这使得随钻测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地质信息,进一步帮助油田开发和生产。
20世纪90年代,随钻测井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引入了三维
成像技术和声波测量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获取到更准确的地层图像和更精确的井壁测量数据。
进入21世纪,随钻测井技术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利用高性能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实时传输测井数据,并进行实时解释和分析。
这使得随钻测井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勘探工具,为油气勘探和生产提供了更准确、更及时的地质信息。
此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些新兴的随钻测井技术,例如电磁测量、核磁共振测量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随钻测井的应用领域,并提供了更全面的地质信息。
总的来说,随钻测井技术作为一种在钻井过程中进行地质测井的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仅能测量钻井液的物理性质,到现在可以提供详细的地质信息。
随钻测井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油气勘探和生产提供了更准确、更及时的地质数据支持。
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定向井工艺技术的出现推动了随钻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从上世纪50年代,随钻测量技术就已经开始使用,到上世纪70年代无线随钻测量技术研发并现场试验成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使其迅速发展。
伴随着水平井施工任务的不断增加,高难度井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钻测量技术也突破一个又一个难题发展到现在的随钻测井技术和旋转导向技术。
一、随钻测量技术的分类随钻测量技术就是指在钻进过程中通过井下测量仪器测量所需的井眼轨迹数据,然后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将数据传输至地面,地面系统接收后进行解码得到井下所测数据。
目前,随钻测量技术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随钻测井技术(LWD)、随钻测量技术(MWD)等,其中随钻测量技术主要是测量轨迹控制所需要的参数,如井斜角、方位角、工具面角等;而随钻测井技术除要提供上述参数外,还要测量所钻地层的地质参数,如自然伽马、电阻率、中子密度等。
随钻测量技术根据其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有线随钻测量技术、无线随钻测量技术和其他方式。
有线随钻测量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测量项目齐全等优势,但是其施工不方便,需要停止钻井作业才能施工,因此会耽误较多时间。
无线随钻测量技术又可以根据其传输介质分为泥浆脉冲方式、电磁波方式、声波方式;其中泥浆脉冲方式技术最为成熟,使用受限较小,所以其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它受到泥浆性能的影响严重,比如在泡沫欠平衡钻井中就无法使用;电磁波传输方式不受钻井液性能的影响,所以适合于欠平衡钻井,但是它的传输深度受到地层电阻率的限制,所以其应用范围并不广泛,只能在某些区块应用较多;声波传输方式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最近也有报道该方式现场试验成功的案例,但是还没有形成商业规模;其他的无线随钻测量技术主要是指智能钻杆,其传输速率快,同时不受泥浆性能的限制,但是其生产成本高,现在只处于试验阶段,距离规模化商业应用还有一段时间。
二、随钻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石油企业和高校对在不断的研发更加先进高效的随钻测量仪器,所以随钻测量技术也在不断的快速发展。
随钻电磁波测井文献综述
电磁波测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技术,它利
用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来获取地下岩石的电磁参数信息,从而推断地下岩石的性质和构造。
随钻电磁波测井是指在钻井过程
中进行电磁波测井,可以实时获取地下岩石的电磁参数信息,对地
层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价,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随钻电磁波测井方面,有许多文献综述涉及到不同方面
的研究。
首先,从技术原理方面来看,有关电磁波测井的物理原理、信号传输与接收、数据处理与解释等方面的文献综述十分丰富。
这
些综述从理论角度系统总结了电磁波测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研
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其次,从应用方面来看,随钻电磁波测井在油气勘探、矿产勘探、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相关的文献综述也
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和成果。
这些综述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总
结了随钻电磁波测井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效果和发展趋势,为相
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此外,随钻电磁波测井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地球物理学、电磁
学、信号处理等多个学科的影响,因此相关的文献综述还涉及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内容,探讨了随钻电磁波测井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与创新,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随钻电磁波测井文献综述涵盖了技术原理、应用案例、多学科交叉研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全面和深入的资料和参考,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钻测井一﹑随钻测井的引入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钻井之后必须进行测井,以便了解地层的含油气情况。
一般来说,测井资料的获取总是在钻井完工之后,再用电缆将仪器放入井中进行测量.遇到的问题:1、某些情况下,如井的斜度超过65度的大斜度井甚至水平井,用电缆很难将仪器放下去2、井壁状况不好易发生坍塌或堵塞3、钻完之后再测井,地层的各种参数与刚钻开地层时有所差别.(由于钻井过程中要用钻井液循环,带出钻碎的岩屑,钻井液滤液总要侵入地层二﹑随钻测井的概念随钻测井(因为它不用电缆传输井下信息,所以也称为无电缆测井 ):是在钻开地层的同时,对所钻地层的地质和岩石物理参数进行测量和评价的一种测井技术.首先,随钻测井在钻井的同时完成测井作业,减少了井场钻机占用的时间,从钻井—测井一体化服务的整体上又节省了成本。
其次,随钻测井资料是在泥浆侵入地层之前或侵入很浅时测得的,更真实地反映了原状地层的地质特征,可提高地层评价的准确性.而且,某些大斜度井或特殊地质环境(如膨胀粘土或高压地层)钻井时,电缆测井困难或风险加大以致于不能作业时,随钻测井是唯一可用的测井技术。
另外,近二十年来海洋定向钻井大量增加。
采用随钻定向测井,可以知道钻头在井底的航向,指导司钻操作;可以预测预报井底地层压力异常,防止井喷;可以提高钻井效、钻井速度和精度,降低成本,达到钻井最优化(现代随钻测井技术大致可分为三代)•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属于第一代可提供基本的方位测量和地层评价测量在水平井和大斜度井用作“保险”测井数据,但其主要应用是在井眼附近进行地层和构造相关对比以及地层评价;随钻测井确保能采集到在确定产能和经济性、减少钻井风险时所需要的测井数据。
•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属于第二代过地质导向精确地确定井眼轨迹 ;司钻能用实时方位测量 ,并结合井眼成像、地层倾角和密度数据发现目标位臵。
这些进展导致了多种类型的井尤其是大斜度井、超长井和水平井的钻井取得很高的成功率。
随钻测井技术最新进展及应用【摘要】随钻测井是一种能够既钻开地层又能同时对地层信息进行实时测量的钻井技术。
近年来水平井钻井、大斜度井活动使得随钻测井技术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在海上钻井中随钻测井这种技术的利用率几乎是100%。
随钻遥测,随钻电法、核、声波、随钻地震以及核磁共振等技术在最近几年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钻测井主要应用于地层评价以及地质导向。
我国在随钻测井这种技术的研究领域上,只有突破创新才能够跟上世界石油工业技术的前进步伐。
本文将系统的对随钻测井这种技术近些年的发展以及将来的趋势进行介绍。
【关键词】随钻测井需求随钻地震声波测井电阻率测井核磁共振应用1 市场需求带动随钻测井技术的发展由于在开采钻井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钻头偏离钻井轨迹的现象,通常是在对井眼轨迹设计的过程中产生了误差,导致钻头偏离现象的发生。
而这些现象的发生会造成开采过程中的资源物力的浪费,所以在钻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监控、钻井设计方案以及及时修改设计轨迹是十分必要的,而电缆测井这种技术无法解决上述问题,而随钻测井技术由于其可以将这些困扰解决使得其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当今钻井开采过程中获得实时信息的必要技术。
随钻测井参数可以反映地层的信息。
随钻测井在刚钻开地层、泥浆侵入地层刚开始发生的条件下进行,所得到的数据就是地层参数真值。
水平井、大斜度井以及复杂地层的经验不稳定时,可用随钻测井代替电缆测井以此来确保能够探测到地层信息得到测井资料。
这就避免了电缆测井遇卡、遇阻等事故。
随钻测井在钻井的同时可提供各个地层中的实时信息,用来预测地层压力及地层应力特殊的层段,为钻井及时提供信息。
减少钻井过程的资源物力的浪费,也大大的避免了钻井事故的发生。
2 随钻测井的近期发展及现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随钻测井技术只有中子孔隙度、伽马、光电因子、岩性密度、衰减电阻率和相移电阻率。
而在过去的这十几年里,随钻测井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不仅是原有技术得到改进,而且还创新出许多新的方法。
162当前,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LWD技术是一种基于钻探过程中的地质条件(井眼轨迹、钻头位置、井眼角度等)与地层电阻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对油气层进行有效的定位和定向的一种新兴的测井技术,可实现对油气层位置和岩性的动态监测。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 LWD技术的新型测井方法。
水平井是一口高产量、低廉的油田,其钻探成功率与油气藏的钻探工艺密切相关。
随钻测井技术具有指导地质导向和实时评价储层物性等优点,对改善储层钻进速度、缩短完井周期和降低水平井测井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勘查和开发中,采用了随钻测井技术。
1 发展概况当前,在水平井中使用的随钻测井技术有:一是识别岩性,测定地层倾角,测定水平段长度;二是利用已有的地层岩性和构造信息,对水平剖面进行轨道控制;三是利用地层的岩性和结构信息,对水平线的航迹进行了动态修正。
从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来看,随着随钻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随钻测井技术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该技术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在水平井技术、随钻测井技术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使随钻测井技术在今后的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基于岩性、断裂、沉积相、气顶等特征,对岩性及岩性进行识别,而上述特征均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其识别效果会有很大的改变。
另外,常规的地质方向法在实际运用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因勘探设备与岩层间的间距较小,不能对岩层的变形情况进行准确的判定;但在实际应用中,因检波器与地层相距太近,不能准确判别出含油层;但在实际应用中,因检测仪与岩层相距很近,不能对岩层的地质变形做出精确的判定。
随着我国石油资源的日益丰富,石油资源的日益丰富,采用常规的地质导引方式已难以适应石油资源的需求。
为此,必须对现有的地质导引技术进行改进与创新。
随着随钻录井技术的不断发展,随钻录井的地导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地质导向技术在水平井钻井中的应用将形成一套完整的水平井测量工艺、轨迹控制与安全钻井的技术体系,可有效保障钻井轨迹在油层中的最优穿越,提升油层的钻井效率,推动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与提升。
lwd随钻测井的工作原理
LWD(Logging While Drilling)随钻测井是一种在钻井过程中
进行地层测井的方法。
其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LWD传感器安装在钻头或钻杆上,随着钻井进程下入井内。
2. 当钻头或钻杆传感器接触到地层时,LWD系统开始测量地
层的物理参数。
3. 传感器通常包括测量电阻率、自然伽马射线、声波速度等参数的装置。
4.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电缆传输到地面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可以通过实时传输技术实时显示在钻井现场工作站上。
5. 地面设备使用各种算法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以获取有关地层的信息,例如地层的类型、含油、含气、水层等等。
6. 通过分析和解释得到的数据,钻井操作者可以及时调整钻井工艺,优化钻井方案,提高钻井效率和成功率。
总的来说,LWD随钻测井利用在钻井过程中安装的传感器获
取地层信息,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进行处理和解释,以指导钻井作业。
这种测井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并提供实时的地层信息,提高钻井效率和成功率。
随钻测井技术发展水平引言据统计,近十年来,世界上有关随钻测井(LWD)技术和应用的文献呈现出迅速增多的趋势。
这反映了西方国家开始越来越多地重视LWD/MWD。
这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产生的结果。
一方面石油工业界强烈需要勘探和开发业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增加投资回报率。
另一方面,MWD/LWD有许多迎合石油工业需要的优势,如随钻测井时,钻机不必停钻就能获得大量地层评价信息,节省了宝贵的钻井时间,从而降低了钻井成本。
MWD提供的实时信息可即时使用,如可用于预测钻头前方地层的超常压力、预测复杂危险的构造,给钻井工程师警报提示,迅速采取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率。
近几年里,大斜度井和水平井迅速发展,海上石油的开发受到重视。
在这样的井中测井,常规电缆测井难以进行,挠性管输送测井和钻杆传送测井成本十分高,现场操作困难。
LWD是在这类井中获取地层评价测井资料的最佳方法,此外,LWD信息还能指导钻头钻进的方向,引导钻井井迹进入最佳的目标地层。
随钻测井(LWD)技术是在钻井的同时用安装在钻铤上的测井仪器测量地层电、声、核等物理性质,并将测量结果实时地传送到地面或部分存储在井下存储器中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要求测井仪器应能够安装在钻铤内较小的空间里,并能够承受高温高压和钻井震动;安装仪器的专用钻铤应具有同实际钻井所用的钻铤同样的强度;还应具有用于深井的足够功率和使用时间的电源。
LWD是随钻测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MWD除了提供LWD信息外,还提供井下方位信息(井斜、方位、仪器面方向)和钻井动态和钻头机械的监测信息。
MWD探头组合了LWD探头、方位探头、电子/遥测探头,一般放在钻头后50-100英尺的范围内,一般来说,MWD探头越靠近钻头越好。
LWD探头提供地层评价信息,用于识别层面、地层对比、评价地层岩石和流体性质,确实取心和下的点。
方位数据用于精确引导井迹向最理想的储层目标。
钻井效率和安全性通过连续监测钻井而达到最佳。
目前的随钻测井技术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能进行电、声、核随钻测量的探头系列十分丰富,各种型号的、适用于各种环境的随钻电阻率、密度、中子测井仪器进入MWD 市场。
科技成果——随钻声波测井关键技术技术开发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适用范围油田勘探与开发成果简介(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钻声波测井技术在我国油田勘探与开发,特别是在非常规油气藏的水平井钻井测井中有着重大需求。
她可以实时评价地层岩性和孔隙性,进行地层孔隙压力异常预测,给出岩石力学参数,为钻井施工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在我国该项技术与装备属于技术空白,一直被对国外油田技术服务公司长期垄断。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随钻声波测井基本测量原理主要是由发射换能器产生声波,经过钻井泥浆进入地层,在地层中传播,再由接收换能器组合通过泥浆接收到包含地层信息的压力信号。
然后通过数字处理的方法,分析和提取地层信息。
存储式单极子随钻声波测井实验样机主要包括发射换能器1只、接收换能器4只、隔声体1个、电池插件1个、发射电路插件1个、数据采集与处理电路插件1个。
仪器主要性能指标:最高耐温150℃,最高耐压100MPa,工作频率10-15kHz。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仪器核心部件如换能器技术获得发明专利1项,申请在审1项,机械结构短节测量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我国较早地获得了随钻声波测井实际资料,填补了国内空白。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目前该项技术处在工程应用示范阶段。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项技术已经在我国某油田完成了三口井的测试检验,最大井深1250米,承受住了井下连续工作72小时、耐高温、耐高压、强震动和泥浆冲蚀等恶劣环境考验,并且能在井下存在钻柱系统的振动与冲击的实时钻进过程中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在我国,我们较早地获取了第一手的随钻声波测井资料,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6)历年获奖情况:“随钻声波测井关键技术及实验样机研发”项目曾获得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科研项目重大进展奖”。
效益分析由于国内石油公司对随钻声波测井技术存在着迫切需求,势必会加速推动该成果的应用示范与成果转化,这将节省钻井成本,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简述FEWD随钻测井技术的应用在测井技术中FEWD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测量系统,这种系统主要应用于随钻测量。
文章主要就此技术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性的就其技术所需要的常用仪器组合以及钻具组合和管理方式、技术进行了着重的分析,通过对该项技术的使用范围以及效果的介绍,阐述了该系统对于油藏的开发以及钻探工作的作用。
截止到目前,该项技术在多个油田的一百九十多口油井的钻探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在薄层油藏以及断块复杂地层的油藏钻探上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具有推广价值。
标签:FEWD;随钻;测井;预测;油藏1 优势及作用FEWD是一种地质评价系统具有测量功能,并且最主要的是可以随钻测井,通过定向的传感器对工程参数进行传递,并且还具有钻具振动的传感装置。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的获得和感受地层中自然伽马、补偿种子以及电阻率和岩石的密度等参数,并且对于油井的斜角以及方位角和磁高边工具的面交这些工程参数同样可以获得。
感应仪器会对井下钻具的情况进行实时的感应并会自动的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若是钻具超过了振动的临界值,那么井下的仪器就会将该信息传递回地面,通过警示措施提示地面工作人员需要对井下的设备采取减震处理,并且预防井下的事故发生,并对井下复杂的情况有所准备。
1.1 优势1.1.1 实时性这种随钻测井系统测出的数据更接近于真实的底层情况。
由于井下的地质评估仪器是随着地质导向的钻井施工同步进行的,因此可以通过传输设备向地面传输实时的数据参数,地面工程人员以及地质工作人员根据数据可以绘制各种需要的测井曲线,这些数据为地面工作人员对地质进行分析和对工程进行把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并且这种实时数据的获得是在地层刚被打开之时,所以井下的传感器所测到的底层由于暴露的时间短属于轻微入侵或者有些可以被归为没有入侵的地层环境,这种最早的资料比电缆测井获得数据要更可靠。
1.1.2 通过参数对地质进行导向实时的地质参数在单井的产量以及储层的回收率提高上都有很好的影响,可以使得现场的人员对底层的特性以及变化进行有效的掌控,通过这些数据的判断使得井身的轨迹穿行在地层中最佳的位置,对地层中的油气界面以及油水界面、水层进行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