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资料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资料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资料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资料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五章自我意识

本章学习目标

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增强

自我图式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自1890年W.詹姆士(W.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

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物质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并属于“我的”人和物(如家属和所有物)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生理(物质)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2)社会自我(social self)。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3)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 self)。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自贱。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罗杰斯(C.Rogers)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概念。现实自我(actual self)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

真实反映。理想自我(ideal self)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包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规范要求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映,但由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被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形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在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理智认识或对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自觉内化(不存在价值强求)之上时,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和作用于社会环境。这时,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可以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自我得到健康发展。

在非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是基于焦虑(因自我抒发的方式或形成受阻抑且不能疏导而致)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以及社会环境要求之间可能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将导致过度的攻击、自卑、依赖或逃避、退却等脱离现实的错误的理想自我心理倾向。用这种心理倾向指导现实的社会人际交往,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严重的可能引发心理疾患。

(三)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Fenigstein,Scheier与Buss(1975)认为,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为他人不可获得的隐秘,即私我(private self);而另一些自我的方面则是公开的、社会的,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即公我(public self)。对这两者的不同注意而产生的意识为私我意识(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和公我意识(public self- consciousness)。

私我意识高的人对群体中社会压力的敏感度低,比较注意信念、价值、情感等个人的内在方面,较少考虑到他人的意见与期望。而公我意识高的人会避免不合群,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会为其所期待的社会交往而调整自己的意见。

(四)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

Markus等人提出的自我意识概念不仅包括现在的自我(the now self),还包

括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f)。可能的自我指个体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它既是未来行为的诱因,通过认知、情感与身体三个方面对行为产生影响,又为现在的自我提供了一个评价和解释的情境。这一切后果都取决于被激活的自我成分的性质(比如消极的或积极的),是被激活的可能的自我决定了个体如何感受以及应该如何采取行动。此外,施耐德(M.Snyder)与坎贝尔(B.H.Cambell)还提出实用自我(pragmatic self)与原则自我(principled self)的概念。

三、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如前所述,自我意识一般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既可将其看作活动过程,又可将其视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内容。作为活动的自我意识的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去发动和维持,这个条件就是自我觉知(self awareness)。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在自我觉知状态下,个体特别关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个体更能觉察到有关自我的信息。当个体将注意力转而向内着眼于自我的内容、成分时,他就处于自我觉知的状态。没有自我觉知,个体将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意识的观念,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两方面。首先,就环境因素而言,环境因素通常作为一种竞争信息会影响自我觉知。例如,听收音机时,人们专注于环境刺激而不进行自我觉知。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类迫使个体不得不关注于自我的环境刺激因素。例如,课堂上个体被提问,或被其他同学注视,或被问到自己的私事,或正被摄像机镜头对准时,在这些环境刺激下,个体不得不处于自我觉知状态。

其次,个性也会影响自我觉知。无论是否存在环境刺激,有些人都自然地倾向于关注自我而非环境。这种更易使人处于自我觉知状态的个性特质可称为自我意识倾向(用程度高低表示)。一般说来,环境因素引起的自我觉知常会使个体产生紧张或窘迫感,而自我意识倾向导致的自我觉知不一定会如此。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它也是在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一)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

它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最初出现的是物—我感觉分化。初生婴儿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其吮吸自己手指、触摸自己身体部位时就像吮吸、触摸别的东西一样。当婴儿感觉到两者的区别时,婴儿就出现了物—我感觉分化。此时,可以说是婴儿出现了主体(自我)感觉。

到1岁末时,幼儿开始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别开来,在感觉上对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或结果产生了分化。例如,推球,球滚;拉床单,床单挪位,床单上的小猫吓跑了。这是在物—我感觉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动作和与动作相联系的外物的分化知觉。

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出现最初的随意性动作。幼儿开始知觉到他所做的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客体,尤其是物理性客体)主体意识。2.人—我知觉分化

它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其一是对人微笑。3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对他人微笑,表明婴儿对他人刺激发生了反应,这是一种最初的人际相互作用反应。其二是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婴儿认识他人的形象比认识自己的形象出现得更早。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对不同的他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从镜中认识父母的形象。7、8个月的婴儿开始关注镜中的自我像,10个月时出现与镜中自我像玩耍的倾向,1岁零8个月开始能区分同伴(包括从照片上区分)。2岁零2个月的幼儿能准确认识镜中或照片上的自我形象,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他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1岁以后,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语词(名字)联系起来。例如,成人叫他“军军”,他能知道是叫自己。接着,他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代表自己,称自己为“军军”,同时发展起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感觉的意识,如主述“这是军军的鼻子”、“军军饿了”等等。在有关自己的这种表象性认识的基础上,约在2岁末幼儿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直到最后能使用人称代词“我”。“我”的使用具有相对性,例如,成人问儿童:“你饿不饿?”儿童必须回答:“我不饿。”但不能回答:“你不饿。”这与对“军军饿不饿”的回答“军军不饿”是根本不同的,它需要抽象和概括能力,没有这种能力,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出现。因此,“我”的掌握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儿童从把自己当作客体的人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最终形成了自我意识。由此出发,儿童进一步发展起自我评价,产生自我情感,到3岁时出现明显的自尊心和羞耻感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最初的意识发生和发展中,主体意识是先于自我意识而发展的,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婴儿必须首先在自己和客体间作出区分,才有可能在客体中区分出物理客体和他人,进而在自我和他人之间作出区分,形成自我意识。但在5个月以后,当婴儿能对他人微笑时,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就开始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了。特别是当后来随意性动作与言语的掌握相结合,婴儿能逐步意识到活动本身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力量时,主体意识就同自我意识完全融为一体了。

(二)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的发展密切相关,离开了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发生、发展。

第一,物—我知觉的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就物—我知觉分化而言,它依赖于相应的皮肤感觉分析器的成熟;对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区分依赖于皮肤感觉分析器、视觉分析器以及与拖、拉、投、掷动作的协调活动;对主体和动作的区分的重要条件是随意性动作的出现,它依赖于大脑皮质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分析综合活动。这一切都是以人脑结构和机能的一定成熟为前提的。而我们知道,新生儿的大脑结构还很简单,沟回浅显,神经纤维细短,大部

分尚未髓鞘化,在重量、体积、机能上均处于原始状况。直到出生第1月末至第2月初,听觉分析器、前庭分析器、视觉分析器才先后开始具有初步功能。从3个月起,婴儿才从不随意性动作基础上发展起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动作。因此,新生儿必须经历一个生理成熟过程,随大脑生理结构成熟后发展起一定的心智机能,才有可能出现物—我知觉分化。

第二,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研究表明,从3个月起婴儿才开始能稍微注意新奇事物,6个月才能比较稳定地短时注意事物,出现再认能力。这些能力的出现都依赖于大脑皮质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第三,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又是以大脑皮质尤其是各语言代表区以及大脑额叶的成熟发展及其机能的更为复杂化为前提的。第四,从完全缺损的极端情况分析,无脑畸形儿由于不存在大脑皮质这一生理学前提,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自我意识。

综上所述,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前提。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只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前提,并不能必然保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狼孩就没有出现人的自我意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其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的社会自我的发展与他们对别人知觉能力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由此可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早在1902年,心理学家库利(C.H.Cooley)就指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looking glass self)。他说:“正像我们从镜中观察自己的脸、手指和衣着,因它们属于我们自己而感兴趣一样……我们也从他人的思想中认识我们的面貌、风格、目标、行动、特征、朋友等等,而且从多方面受其影响。” 这就意味着他人对于个体的态度与对待,不仅影响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且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塑造着个体的实际自我。

米德(G.H.Mead,1934年)进一步发展了库利的思想。他指出,我们所属的社

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他对社会互动(相互作用)中自我意识产生的机制和过程作了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步形成的。他指出,通过角色扮演,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评价的客体。这不仅有助于人际间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在与具体他人的互动中个体产生了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逐渐定型,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将自己确定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即形成把自己确定为某一类人的自我意识。米德还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玩耍(模仿)阶段。个体获得自我形象的角色的最初阶段,只涉及一两个他人的角色扮演。②游戏阶段。个体在组织活动中扮演多人的角色,从进行协作活动的群体中获得多重自我形象。③博弈阶段。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体具有了扮演“一般他人”的能力。总之,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发展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而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随着个体角色扮演能力的逐步提高,扮演角色范围的不断扩大,自我意识就进入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尽管对具体制约因素的看法不尽相同,许多研究者还是认为自我意识更多地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在多数情况下,它与社会政治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在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通常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意识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级、阶层的社会自我意识,从而决定自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二是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例如自我成就、自我实现欲求的高低等。这些自我意识成分在情绪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重或自卑、自贱,对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二)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团体、风俗、习惯传统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可能形成共同的自我意识成分。Markus等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文化价值观的差

异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差异的根本原因,东方文化造成了依赖型的自我,西方文化造就了独立型的自我,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化对自我意识的影响作用。

专栏5-1

我是谁?——自我的文化边界

自我的跨文化研究使用经典的测量工具——二十句测验(twenty statements test),即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20个不同的答案。跨文化的二十句测验表明,东西方文化背景中的被试对自我的认知、理解和表达都不尽相同,自我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文化维度的划分下,西方学者比如Makus

等人认为自我概念也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继而提出了“独立性自我”和“互赖性自我”的分析构架。他们认为西方人(以美国人为代表)和东方人(以日本人、中国人为代表)对自我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的个体主义文化鼓励个体对自我作独立的解释,个体应是指以自己的特性与他人相互区别的、自主的实体,个体的能力、态度、价值观、动机和人格特质等个体特性必然影响和导致个体的某些与众不同的行为。而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则鼓励个体对自我作相互依赖的解释。许多东方文化中具有保持个体之间相互依赖的机制,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个体的自我特点在于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杨宜音认为,Markus等人对自我概念的文化分类用来解释中国人的自我内涵与边界时并不具有包涵性。这种“互赖性自我”的简单分类并不能反映出中国人的自我所具有的选择性和动力性等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内容。尽管“互赖性自我”已经不是西方人的那种自我,但也不是中国人的自我。“互赖”一词无法表达自我概念中不同成分的主从关系,从而掩盖了中国人自我所具有的自我中心特征。杨中芳根据中国文化特点对自我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她提出中国自我概念中的两个层面即“个己”与“自己”,以示与西方“自我”概念的区别。“个己”表示将自己与别人的界限以个人身体为标志,这在西方心理学中称为“自我”;“自己”则代表一种不但包括个体的身体实体,而且还包括了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其他人(即自己人),而中国人的“我”属于后者。这种自我概念区别于西方学者对文化维度简单、笼统的划分,在本质上更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

资料来源:杨宜音:《自我与他人: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载《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3期。

(三)家庭

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映,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属于“重要他人”,是文化的传递者,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经常受到父母肯定奖赏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肯定的自我;相反,苛刻的父母所给予的否定评价则易使儿童形成否定的自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我分裂。

(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对自我意识形成的作用从前述米德的研究已看出,这里着重从角色意识冲突的角度讨论其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角色指与某种社会身份相称的行为规范的集合。角色扮演则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扮演父亲这一角色就是要行使做父亲的权力,尽父亲的义务。社会角色是相互联系的,父亲角色就与母亲、子女角色互相关联。因此,角色扮演必然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在这种互动中,某

一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既与个体对该角色行为的理解有关,又与相关角色对该角色的角色行为期望密切相关。换言之,角色扮演受到二者组成的期望系统的制约。当系统内两种期望成分协调一致时,个体角色扮演成功,易于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更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形成熟练地扮演“一般人”的能力,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反之,角色扮演者就会常常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色意识冲突,体验到焦虑、紧张,使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受损,或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引发心理疾患。

(五)他人的评价

我们的大多数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是对他人评价的反映。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尤其是G.H.米德)对这种作用机制作过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随他人评价的改变而改变。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已经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意识,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六)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研究表明,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个体常常根据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定义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倾向理解为一种期望,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与参照群体比较以进行自身地位的评价。因此,谢里夫(M.Sherif)把参照群体的规范看作个体的社会目标、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乃至世界观形成的基准线。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教案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自我意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能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识含义、发展及特点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 3.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重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及调适;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教学难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及调适。 教学内容及过程 [导学案例] 教材案例2-1 “到底是谁打碎了我的梦想?” 思考:看完这个案例后有什么样的想法、感受和启发?如果你是案中主角的好朋友,你会如何帮助他?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课堂练习:p34 专栏2-9请你完成以下句子,然后大家分享。你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假如我是一种花,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动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乐器,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食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颜色,我希望是。因为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社会比较、观察、分析外部活动与情景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因素除了与人的自我态度、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有关以外,他人对我们评价,特别是生命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等对待我们的态度,会对我们的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意识的种类: (一)生理自我 指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等的认识以及对生理病痛、温饱饥饿、劳累疲乏等的感受等。这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它可以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大概在3岁时开始成熟。人初生时,物我不分;七八个月时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人称“我”的使用,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 (二)心理自我 指对自己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的认识和体验。这阶段大约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即从青春期一直到成年。自我意识经过这个阶段的分化、矛盾、统一而趋于成熟,个体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有明确的价值探索和追求,强烈要求独立,产生了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驱力。 (三)社会自我 指对自己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及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和他人的相互关系的认识、评价和体验。这阶段大致从3岁到青年期(3~14岁)逐步形成。在此阶段,个体在社会化中学习承担社会

社会心理学答案

1.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 2.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研究自己的观点的?80年代 3.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确 4.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否 5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社会动机 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2 7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 8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只有一种是标准的错误 9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 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普通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 11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错误1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考试法 13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错误 14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的方法是一般观察法 15现场实验法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不需要控制变量。错误 16相关就可以解释因果。错误 17观察法根据主体参与情况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2 18访谈法和问卷法统称为什么? 调查法 19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正确 20群体心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爱的关系 21麦孤独的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错误 22现场实验法对任何条件都不用控制。错误

23观察法中除了一般观察法还有参与观察法 24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5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正确 2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证实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分析论”阶段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错误 27社会经验论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哪个时期?形成 28卢梭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来自教育 29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正确 30调查法可以分为几类?2 31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8-10个月 32人生来就会有“我”的概念。错误 3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和自我的相互作用决定l人格的发展方向。错误 34在社会化过程中,5-6岁孩子产生的情感不包括骄傲 35性行为从社会生物学角度来看是为了繁衍后代。正确 36罗曼蒂克激情是在5-6岁产生的感情。错误 37控制有余,爱心不足是哪种父母教养方式的表现? 专制型 38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39婴幼儿的情感发展不是同步的,是有固定顺序的。正确 40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依附期的变化趋势是变长 41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是角色学习 42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价值取向,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正确 43研究发现,人的一半以上的人格特征是通过遗传得来的。正确

自我意识培养教案

自我意识培养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自我意识培养 目标要求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2.能力: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能够妥善处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塑造自我的能力。 3.知识:了解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懂得完善自我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完善自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如何认识自我。 教学方法 情景表演法、活动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思路 活动一:小调查你对自己满意不满意 举手 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娇好的容貌、翩翩的风度、渊博的学识。但古人说“金无足

赤,人无完人”,世间的任何事物往往都存在不足,即使自己有一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用不着难过,不必苛求自己,其实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关键是怎样看待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一、自我意识 教师:《伊索寓言》——《老鹰与小鸟》 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小鸟见了,非常羡慕,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后来,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们。小鸟的遭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 教师: 《骆驼与羊》 骆驼高,羊矮,骆驼说长的高好,羊说长的矮好,于是他人边走边讨论如何一比高下,不到几步,有一个院子围墙很高,骆驼一伸脖子就能吃到院里伸出的树枝,骆驼神气的说:“你看,我说的对吧,长的高好。”羊不肯认输,他们又走了几步,围墙上有个又矮又窄的门,羊大模大样走进去吃草,并对骆驼说:“谁说长的高好,你能钻进门里来吃草吗”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生:都对,因为骆驼确实长的高,羊确实长的矮。 师:那同学们觉得他们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呢 生:他们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 生:羊和骆驼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进行比较。 师归纳:同学们答的都很正确,古语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优缺点,羊和骆驼虽然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但他们并没有辩证的来看待自身的短处和他人的优点,人们常用“自以为是”来形容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不自量力,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长处进行竞争,不仅没有好处,还会招致不幸,沦为笑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知之明,十六七岁的中职生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但由于自我认识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中容易出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除心理学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乃至哲学等都与社会心理学有密切关系 社会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F.H.奥尔波特(哥哥)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弟弟)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他人的影响包括: 1) 现实的影响; 2) 想像的影响; 3) 隐含的存在的影响(不包括“虚拟”影响、“宏观”的影响)。 社会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 1) 个体的习得行为; 2) 亲社会行为; 3) 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 E)。 其中, B——行为 P——个体 E——个体所处的情境。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英国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麦独孤。 奖赏是给予喜欢的刺激,属于正强化;取消惩罚,以引发所希望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教案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了解自我意识的相关理论; 2、能对个人的自我意识进行简单分析。教学内容:1、自我意识的含义; 2、自我意识的结构; 3、怎样简单分析个人的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1、自我意识的结构; 2、个人自我意识的简单分析。 教学难点:从结构上分析自我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心理测验 教学时数: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VS“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二、自我意识的含义

(1)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态的认识和体验; (2)个体对自己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三、“20个我是谁”心理测试 (1)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写20个关于“我···”的句子。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特征的语句。 (2)评估陈述 ①评估自我接纳程度 在你列出的每句话的后面加上正号(+)或负号(-)。正号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肯定满意的态度”,负号的意义则相反,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不满意、否定的态度”。 ②评估自我意识的时间特征 看看这些陈述中哪一些是指向过去的,哪些是指向现在的,哪些是指向将来的。 ③评估自我意识的结构 四、举例讲解从内容上划分自我意识的结构 1、生理自我 个体对自己生理属性的认识。 包括:性别、身高、年龄、仪表、体重、健康状况等方面。

2、社会自我 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认识。 包括:所在群体、角色、名望、地位、人际关系等方面。 3、心理自我: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 包括:①情绪状况;②才智状况;③人格特征。 五、举例讲解从形式上划分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知(知):认知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内容。 2、自我体验(情):属于情绪、情感的范畴,主要包括自尊、自信、自卑、自负、自责、自豪感等方面内容。 3、自我调控(意):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调节,主要包括自主、自立、自律、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等方面。 三者之间的和谐程度以及与客观现实的吻合程度,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意识,决定了个体自我意识的健康状况。 六、回到“20个我是谁”的陈述,从内容和形式分析自我意识的结构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一) 社会思维 1. 自我 (1) 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与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2) 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 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致性: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4) 自我的形成与发展: 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 、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 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 自我关联效应; 巴纳姆效应; 自我增强( 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2. 归因 (1) 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 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 (3) 归因的理论: ①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 进行对应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 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4) 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 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解释; 自我贬损;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天这两部分内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部分内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容易记忆得多。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单位名称: 专业学院: 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

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 一、教学内容: 自我意识概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误区和大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二、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体验法的教学方法。对于第一部分《自我意识概述》事实性资料的学习,采用讲授法。第二、三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误区》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学习有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误区。第四部分属于技能和方法的学习,采用体验教学法。通过课堂体验,让学生学习如何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自我意识的涵义; 2、熟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误区; 3、掌握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自我意识的涵义;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误区; 3、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五、教学过程: 导入:从斯芬克斯之谜的故事、阿波罗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和中国的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入手,说明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同时,提出了认识人本身的要求,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大学生自我意识。 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 一、自我意识概述 1、自我意识的概念: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与特征,自己与他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2、自我意识的结构: 从内容上划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从形式上划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从自我观念上划分: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3、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基础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 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约经过20年时间,大约经历三个阶段,即:生理自我(8个月—3岁) 社会自我(4岁—12岁) 心理自我(13岁—青年)

自我意识心理教案

说说我是谁 【活动设计理念】 自我意识是人格形成、发展坏人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次辅导的主题是自我意识辅导中的自我认识辅导。作为毕业班的初三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氛围,一次次的考试失利,容易迷茫与困惑,他们需要重新审定自我,继而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本辅导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自我,重新审视自我,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个人发展观。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我是谁”卡活动:通过自我发掘和别人评价,深刻地自我探索、重新认识自己。 【活动年级】 九年级 【活动准备】 “我是谁”卡,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我们一起看改我的手印 1. 教师引语:同学们,你们一定很熟悉《白雪公主》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吧! 2. 活动程序:①多媒体播放《白雪公主》部分截取视频。(截取皇后问魔镜部分的视频) ②看完后交流感受:你从《白雪公主》的这几个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你觉得它是一面什么样的魔镜呢? ③老师在黑板上挂上一面镜子,请几位同学上台照镜子并说说镜子中看到的自己。 3. 教师引悟:镜子就像是我们对自己外在和内在的一种投射,如果要想全面地看清自己,我们就需要一 面明镜。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都熟悉的童话故事热身,再通过照镜子的活动,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初步感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而然地揭开本课的主题。 二、我们一起分享 1. 教师引语:同学们,其实我们大家心中都拥有一面明镜,让我们看看小刚的故事,说说你们眼中的他 吧! 2.活动程序: (1).多媒体呈现故事: 初二时的小刚有着一米八的身高,他喜欢打篮球,在球场上他总是会受到很多关注。球场下,班里的同学都喜欢和他玩,经常在他身边是笑声一片。他喜欢小动物,经常会给流浪猫喂食。 班里的同学受欺负了,他也会挺身而出。全班大扫除,他永远是最积极的,最脏最累的活他都包了。但小刚的成绩一直都处中等水平,尤其是文科,一直都是他的软肋。进入初三后,小刚所在的班级要重新改选班委,学生自愿竟聘。小刚有点跃跃欲试,但又怕成绩不好而选不上……(2).交流感受:从故事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刚? 如果你是小刚,你会去参加竟聘吗?为什么? (3).说说你眼中的自己。 3. 教师引悟:我们每个人眼中的自己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 但也要把一些优点作为自己的资源,促使自己永往直行。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小刚的故事,让学生参与与互动,并从中感受每个人都有闪光的一面,领悟到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说说自己,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三、我们一起说 1.说说我是谁 (1).每人填写一张自我认识卡。 我的姓名:_________ 我的身高:__________ 我的年龄:_________ 我的体重:_________ 我

题库 社会心理学

山东大学心理健康协会心理知识竞赛 题库二社会心理学 1.从罗特控制点的理论看,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人们归因倾向属于()。 A.内归因 B.外归因 C.稳定归因 D.非稳定归因 【答案】B 【解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强调的是外因在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外归因。 2.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孩、熊孩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 A.他们存在生理缺陷 B.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C.他们并没有出现物—我感觉分化 D.他们的生理发展不成熟 【答案】B 【解析】自我意识必须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正是由于缺乏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所以不能形成自我意识。 3.下列属于镜我的是()。 A.小王希望自己勇敢、努力 B.小王觉得自己很勇敢、努力 C.妈妈觉得小王是很勇敢、努力 D.小王觉得妈妈认为他很勇敢、努力 【答案】D 【解析】镜我是指儿童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 4.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 A.能力高低 B.身心状态 C.努力程度 D.任务难易 【答案】C 【解析】A项能力高低属于不可控的内在因素;B项身心状态属于不可控的内在因素;D项任务难易属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5.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A.自我知觉理论 B.归因理论

C.控制源理论 D.社会知觉理论【答案】A 【解析】贝姆提出粗自我知觉理论,他认为,人们并不总是很清楚自己的态度,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和自己行为出现的情境而推断自己的态度。 6.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A.主我 B.客我 C.镜我 D.社会自我 【答案】C 【解析】镜像自我的概念由库利提出,后由米德完善。镜像自我是指个体根据抽象的概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形成自我概念。 7.“归因”是指()。 A.对客观刺激或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推测的过程 B.是对他人的综合认知 C.是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判断的过程 D.指在事件研究中,回归到事件产生的原因的一种研究手段 【答案】C 【解析】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推断人的行为原因的过程。 8.在有一种以上的原因可能起作用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的把结果归因于某个特殊的原因,这是归因的()。 A.不变性原则 B.折扣原则 C.协变原则 D.客观性原则 【答案】B 【解析】个体归因时往往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不变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折扣原则是指人们在归因时,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也就是说,在有一种以上的原因可能起作用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的把结果归因于某个特殊的原因。 9.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 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 【答案】A 【解析】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①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②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⑤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自我意识培养——教案

自我意识培养 目标要求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2.能力: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能够妥善处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塑造自我的能力。 3.知识:了解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懂得完善自我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完善自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如何认识自我。 教学方法 情景表演法、活动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思路 活动一:小调查你对自己满意不满意? 举手老师统计对自己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 教师:有相当数量的同学对自己有着种种不满意,为此,心中总不免会有些惆怅,埋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娇好的容貌、翩翩的风度、渊博的学识。但古人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的任何事物往往都存在不足,即使自己有一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用不着难过,不必苛求自己,其实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关键是怎样看待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一、自我意识 教师:《伊索寓言》——《老鹰与小鸟》 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小鸟见了,非常羡慕,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后来,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们。小鸟的遭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 教师: 《骆驼与羊》

小班社会教案:认识自己

小班社会教案:认识自己 小班幼儿已开始了有了自我意识,为了能让幼儿更好的认识自己,同时,知道自己的性别特征,特意设计了“认识自己”的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从而初步了解自己的性别; 2、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3、激发幼儿乐意参加集体游戏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选择有一面大镜子的教室内进行,并在教室内构建一个“化妆间”; 2、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和一个玩具娃娃; 3、设计好一段关于认识自己的动画短片; 4、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五官。 活动过程: 1、导入――看动画短片,引导幼儿发现自己。 动画短片内容为:一个小娃娃很开心地边吹泡泡糖边走路,碰到了好几个小动物,大家都劝他走路当心点,可他就是不听,

结果头上撞了个大大的包。他又疼又急,哇哇地哭着跑回家,镜子说:“别哭!别哭,好孩子以后要爱惜自己!”娃娃问:“自己是谁呀?”镜子说;“自己嘛,请你对我照一照,就会看到了。”听了这话,娃娃真的对着镜子照了起来。 2、集体活动——玩照镜子游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 (1)幼儿在室内寻找镜子,找到后拿着镜子照照,并说出自己的名字,向教师介绍自己。 (2)玩“自己的五官在哪里”的游戏,说一说五官的名称,并指出五官的位置。 (3)请幼儿讲讲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如头发的长短、衣服的颜色……3、操作练习,使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学会区分男孩与女孩。 (1)“交朋友”游戏:幼儿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性别后,找一个玩具娃娃做朋友,并把他带回“家”。 (2)送“朋友”参加化妆舞会:请幼儿将自己的“朋友”按性别的不同送到“化妆间”里。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1、在晨检表、评比栏、毛巾架等上为幼儿贴上照片,让幼儿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2、在一些音乐、体育等活动中,适当加入一些分男、女的

自我意识教学设计

《自我意识》教学设计 1、辅导理念: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也自我意识逐渐由比较具体的外部生理特征认识向比较抽象的社会心理方面发展的阶段;对自己的评价从顺从他人评价的客我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主我评价,从倾向于仅考虑自己的优点忽略自己的不足到多方面的优缺点进行综合的评价的过渡时期。因此在辅导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多方面途径来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同时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树立自尊和自信避免自傲、自大或自卑树立良好的心态和个性。 2、 辅导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认识自我的必要性。尝试运用正确的认识自我的方法,形成正确的角色意识,提高自我意识的重视。 2、 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我在别人心目中是个什么样子”。教学生认识自我的方法,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在发现自己长处的同时也能正视自己的不足,逐步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3、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更加积极的看待自己,喜爱自己。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全面的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三、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对课题的了解以及对自我意识的认识与重视,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四、教学准备 课件、舒缓音乐、彩色卡片、彩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游戏“猜猜我是谁” 让我们先来轻松一下做个小游戏吧———“猜猜我是谁?” (课件逐条出示教师的外貌、爱好、朋友的评价、处事态度。) 1.我的个子很高 2.拥有长而卷曲的头发和高高的鼻梁。

3.我很喜欢读书也很喜欢旅游 去过很多地方。 4.好朋友说我是一个乐观、乐于助人的人她们都很喜欢我。 5.我做事很认真、待人真诚,希望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好朋友。 …… 学生积极猜谜,最后猜出写的老师。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兴奋与微笑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师:老师写的是自己的性格特点,你了解自己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话题。 课件出示课题“我是谁”? 教师:我们一起来继续刚才的游戏好吗?请你看下面的要求。(课件出示播放轻柔音乐) 1. 请每位同学在本子上上写出10条“我是一个……的人”。(要求写 出自己的独特之处,性格,兴趣,不记名) 2. 请你们先思考10秒,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展现内心最真实 的自己。 3. 写的总体时间是1分钟。 4. 写好后老师用盒子收上来,打乱顺序,让每位学生都抽一张,请 几位同学读自己说中卡片,请学生猜写的是谁。 (在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查找原因,学生找出原因有可能是写的同学没有全面认识自己,或者同学们对他的认识与他的自我认识不一样)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想说的?”(请学生起来谈谈他们的感受。) 教师:我们刚才做的活动实际上是同学们通过自我观察得出的对自己的认识。相信通过你的自我认识,同学们也对你有了新的认识,你想知道吗? (二)小活动:谈一谈(由自我认识导入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 活动:小记者采访“别人眼中的我” 1、请你来做一回小记者,去采访小组内同学,请同学们说说对你 的评价,从个性发展来评价,最好是积极的评价并提出希望。(课件出示) 我采访的是: 他(她)对我的评价是…… 他(她)希望我……

社会心理学(北师大)08-自我概念

第三节自尊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一)自我差距希金斯 Higgins, 1987 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他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 与应该自我 the ought self 。实际自我 actual-self 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的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第三节自尊(二)自我提高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它通常与自我确认 self-verification 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Schlenker, 1980 。第三节自尊三、自尊的测量由于自尊对人的行为导向和适应的重要价值,激发了研究者对其进行测量的愿望。心理学界编制出许多测量自尊的量表,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为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M. Rosenberg, 1965 ,一为得克萨斯社会行为调查量表 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TSBI, Helmreich,Stapp, & Ervin, 1974 。这两个量表简便易用,前者测量总体自尊,后者测量社交自尊。第三节自尊四、自我效能(一)控制点理论控制点 locus of control 概念是心理学家罗特 Rotter, 1971,

社会心理学与自我

社会心理与自我 浅论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 摘要: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关键词:自我概念社会化社会心理学自我审查社会交往准则从众 正文: 一、自我概念与社会化 1、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历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源自多种学科。哲学和神学强调自我是道德选择和责任感的场所;临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社会学强调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实验社会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 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1)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2)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也即个体能在其自觉体验中感到的东西。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作自我系统,把后者称作自我概念。其实在讨论自我概念时,很难把两者区分开来。 在前联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我概念区分为四种类别:(1)现实的我,指个人对现在的我的看法;(2)理想的我,指个人认为自己应当成为的人;(3)动力的我,指个人努力成为的人;(4)幻想的我,指如果可能的话个人希望成为的人。 以往,关于自我概念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自我尊重上,即集中在自我尊重的因果和自我尊重同人格与行为等方面的关系上。现在,自我概念的其他一些方面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自我表现的动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案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单位名称: 专业学院: 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

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 一、教学内容: 自我意识概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误区和大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二、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体验法的教学方法。对于第一部分《自我意识概述》事实性资料的学习,采用讲授法。第二、三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误区》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学习有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误区。第四部分属于技能和方法的学习,采用体验教学法。通过课堂体验,让学生学习如何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自我意识的涵义; 2、熟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误区; 3、掌握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自我意识的涵义;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误区; 3、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五、教学过程: 导入:从斯芬克斯之谜的故事、阿波罗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和中国的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入手,说明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同时,提出了认识人本身的要求,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大学生自我意识。 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 一、自我意识概述 1、自我意识的概念: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与特征,自己与他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2、自我意识的结构: 从内容上划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从形式上划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从自我观念上划分: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3、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基础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 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约经过20年时间,大约经历三个阶段,即: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健康的自我意识教案

第二章健康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导语: 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人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在大学生人格形成和人格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只有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并对自己持一种接受和开放的态度才能可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才有可能保持心理健康,顺利成长。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自我意识确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自我意识趋于稳定、全面、丰富和深刻。在这一时期,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趋于协调发展,自我意识的核心—世界观和人生观已基本确立。下面从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看一下特点。 1.大学生自我认知方面的特点 (1)自我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大学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新世界使得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关心的社会问题也多了,社会对大学生的的期望也比较高。这时,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等一般问题,还涉及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自我价值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达到了新的广度和高度。 (2)自我认知更具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预热阶段。在这期间,他们摆着这样深刻的问题:我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我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等。学生们总是十分感兴趣而急切思考着这些问题,并且会付诸行动。相对于少年时期,大学生自我认知更有自觉性和主动性。 (3)自我评价能力增强。由于大学生活的历练,大学生不仅知识增加了,社会经验也丰富了些,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我总结等手段全面客观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分析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分析 1.自我知觉理论的提出者是()。 A.贝姆 B.詹姆斯 C.施奈德与坎贝尔 D.罗森伯格 【答案】A 【解析】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是由贝姆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与个人通过别人的行为来认识别人的特征机制一样,个体对自己态度、感情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知,也存在根据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而进行推断的机制。 2.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孩、熊孩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 A.他们存在生理缺陷 B.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C.他们并没有出现物—我感觉分化 D.他们的生理发展不成熟 【答案】B 【解析】自我意识必须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正是由于缺乏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所以不能形成自我意识。 3.下列属于镜我的是()。 A.小王希望自己勇敢、努力 B.小王觉得自己很勇敢、努力 C.妈妈觉得小王是很勇敢、努力 D.小王觉得妈妈认为他很勇敢、努力 【答案】D 【解析】镜我是指儿童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 4.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 A.能力高低B.身心状态C.努力程度D.任务难易 【答案】C 【解析】A项能力高低属于不可控的内在因素;B项身心状态属于不可控的内在因素;D项任务难易属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5.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A.自我知觉理论B.归因理论 C.控制源理论D.社会知觉理论 【答案】A 【解析】贝姆提出粗自我知觉理论,他认为,人们并不总是很清楚自己的态度,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和自己行为出现的情境而推断自己的态度。 6.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A.主我B.客我C.镜我D.社会自我 【答案】C 【解析】镜像自我的概念由库利提出,后由米德完善。镜像自我是指个体根据抽象的概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形成自我概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教案 讲授内容教法学法备注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心灵之茶:*第一个环节-----心理互动:齐唱《小草》课前练讲:阅读心理网,收集心理防御常识 复习检查:大学生心理困扰?: 导入新课:正确的认识自己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最重要前提。板书课题:第二讲人贵有自知之明 ---------坦然接受自己,书写魅力人生 教学新内容: *第二环节------心理测试《你了解自己的缺点吗》 *第三环节------心理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其健康的成长和能否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正确的认识自己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最重要前提,那么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知道你是谁吗?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对自己满意吗? 一、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 1、弗洛伊德将自我分为三部分: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化 2、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自我分为不同的种类: 从自我是认知者还是被认知者来看: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 从自我是否是现实的角色来说:现实自我、镜中自我、理想自我 从意识活动的内容上来看: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二)自我意识 1、含义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新旧 连接 讲授 法 案例 教学 法 谈话 法 案例 教学 心理 激发 接受 健康 教育 联系 实际

讲授内容教法学法备注 2、自我意识的分类 内容\结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生理自我对自己身体、外 貌、衣着、风度、 家属、所有物的 认识。英俊、漂亮、有 吸引力、潇洒、 自我悦纳。 追求身体的外 表、物质欲望的 满足,维持家庭 的利益等。 社会自我对自己的名望、 地位、角色、性 别、义务、责任、 力量的认识。自尊、自信、自 爱、自豪、自卑、 自怜、自恋。 追求名誉地位, 与他人竞争,争 取得到他人的好 感等。 心理自我对自己智力、性 格、气质、兴趣、 能力、记忆、思 维等特点的认 识。有能力、聪明、 优雅、敏感、迟 钝、感情丰富、 细腻、豁达。 追求信仰,注意 行为符合社会规 范,要求智慧与 能力的发展。 3、自我意识的特点 自我意识的个体性自我意识社会性 自我意识能动性自我意识同一性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1、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三分结构论 本我自我超我 (2)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 躯体我社会我精神我 (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需要的五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美国的精神病专家、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讲授 法 案例 教学 法 结合 案例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概述 人是社会性的产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地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就是天神。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个体二个方面。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再社会化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社会通过教育和舆论力量使其成员掌握并形成信念、习惯和传统,以约束个体行为,调节各种社会关系。 (三)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四)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人与动物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人了从出生一直到能独立生活,有一个比较长的对父母或监护人的生活依附期,大致持续13-25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依附期的变长的趋势。个体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接受广泛的教育,被精心地培育。生活依附期的社会化是个体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 (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