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一万)基础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一万)基础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一万)基础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一万)基础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

《认识一万》基础习题

1、填空。

(1)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

(2)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它们相差()。

(3)10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4)2张50元是()元,10张50元是()元,100张50元是()元,100张100元是()元。

(5)计数时,从右边起第四位是(),第五位是(),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6)由8个千、9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7)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按要求写数。

(1)十个十个地数,从九千九百二十写到一万。

(2)写出由9个千、2个十组成的数。

(3)写出由9个千、2个百和3个一组成的数。

(4)写出与9999相邻的两个数。

3、读出或写出横线上的数。

(1)王奶奶家新买了一栋门市房,每平方米的价格是10000元。

(2)2013奶奶甘肃省选拔1500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其中,招录3400名高校

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

(3)伦敦奥运会的最高票价是开幕式的贵宾票,高达二千零一十二英镑。

4、按规律写数。

(1)9970、9975、______、______、______、9995。

(2)10000、9900、______、______、______、9500。

(3)7500、8000、______、______、9500、______。

5、我会推算。

(1)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______小时行驶1000千米;______小时行驶10000千米。

(2)一辆大货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______小时行驶1000千米;______小时行驶10000千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五单元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题。 (二)教学理念:秒的认识的教学联系了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它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秒的含义,初步发展时间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观察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五)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卡片、教具时钟,电子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课件出示火箭发射前的场景)这场景你们熟悉吗?是什么呢? 这是去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发射前的场景,神舟九号发射成功,使我们祖国感到非常自豪,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好不好?(课件播放火箭发射)我们跟着一起倒计时。 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火箭发射,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大数的认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大数的认识 1.整数数位顺序表 (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如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10个一百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 (4).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 (5). 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一。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亿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亿。 (6). 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 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3.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308 4000 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860个一组成。 5.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4、3、2、1、0就舍去;是5、6、7、8、9舍去尾数部分后向前一位进1。如:94200000009400000000 或 94亿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到千万位。 75080007510000 或 751万(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到千位。 6.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7.数的产生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数的改写 (1).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整万数的数去掉末尾的4个0,添上一个万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1、6题。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 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闹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 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可以有神舟五号发射情景,10、9、8、7、6、5、4、3、2、1发射………….师:在数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让学生最好自己说一说 师:秒。 板书:秒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秒?(生交流) 师:生活中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关秒的知识。(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观察钟面,认识秒针和1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师:(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

三年级数学 倍的认识

第八讲 倍的认识 姓 名: 分数: 【倍数问题】 一、求一个数的几倍就乘以几,要用乘法 3的5倍是多少? 4的10倍是多少? 7的9倍是多少?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大的书除以小的数 45是9的多少倍? 35是5的多少倍? 72是8的多少倍? 【应用问题】 (一)、求一个数的几倍(小数×倍数=大数平均数×份数= 总数) 1、小明今年9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2、买一支笔2元钱,买60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3、一只山雀一天能吃95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算)能吃多少只害 虫?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大数÷小数=倍数)

求每份数(总数÷平均数=份数) 1、小明今年9岁,爸爸今年45。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几倍? 2、买一支笔2元钱,花120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3、三个同学做纸花。做了24朵红花,6朵黄花。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4、三(1)班共有46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每4张摆一行,能摆多少行?还剩几张? (三)、求一倍数(大数÷倍数=小数)求平均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1、爸爸今年45岁,是小玲年龄的5倍,小明今年多少岁? 2、一只东北虎的重量是360千克,大约是一只鸵鸟的4倍,是一只企鹅的4倍,是一只企鹅的9倍。问鸵鸟多少千克?企鹅多少千克? 3、买一支笔2元钱,花120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4、、饲养小组有母鸡12只,恰好是公鸡的3倍,公鸡有几只?

5、图书馆买来40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5倍,科技书几本? 6、一只海狮重378千克,是一只企鹅体重的9倍。这只企鹅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8、公园运来160盆花,准备摆在4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花? 9、一部儿童电视剧共336分钟。分8集播放,每集大约播放多长时间? 10、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1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传递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千米?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2019年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 识》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在探究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3.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教学难点: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把下面画横线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57910000千米。 (2)太阳中心的温度是10000000摄氏度。 (3)2019年8月8日,有150900多观众在现场观看了北

京奥运会开幕式。 (4)地球赤道周长40075700米。 2.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先分级,再去掉57910000万位后面的4个0,换成万字,是5791万。 (2)先分级,再去掉10000000万位后面的4个0换成万字,是1000万。 (3)先分级,150900的千位上是0,比5小,把尾数舍去,写上万字,约是15万。 (4)先分级,40075700的千位上是5,够5,向万位后面进1,舍去尾数,写上万字,约是4008万。 3.师:怎样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4.师:怎样把不是整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这种方法叫什么?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那亿以上的数怎么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复习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为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做准备,并使学生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上数的改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一

倍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除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之外,还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种倍数关系。你想了解什么是“倍数”关系吗?那就好好学习今天的数学课吧!(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你能知道哪些有关萝卜的信息? 2、学生汇报:胡萝卜2根, 红萝卜6根,

白萝卜10根 3、这些萝卜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有什么发现? 谁来帮老师将黑板上的红萝卜图片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它与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 4、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可以圈出3个2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下方) 那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之间有没有倍数关系呢?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填一填。 5、谁能根据自己的圈法将黑板上的白萝卜图片也摆一摆? 6、出示例2 出示课本例2情景图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两个信息可以解决这样问题。 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呢? 那么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同桌互说) 7、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不仅圈一圈、分一分,还可以用除法。 三、练习巩固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 课时:一课时 科目:数学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备课人:徐长青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以及学习有关的时间单位计算。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学会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孩子已经掌握了时和分,知道1时=60分,对秒的认识有特别的想知道欲望,而且对钟表有亲身感受,这对自主学习秒的知识储备了优势。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信息演示策略、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课件 资源准备: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感知规律,教师谈话,和学生走在一起,准备亲切合作。 探究(一): 认识钟面上的秒 2、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3、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④小结: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

一、倍的意义 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知识概要: “倍”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可见,“1份数”在“倍的认识”中具有重要性与关键性。只要“1份的个数”确定了,另一个量就是这样的几个几。 基本练习: 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5×6=(),表示()个()相加是();还表示()的()倍是()。 4、4的6倍是()个(),算式是()。 5、5个3可以说成()的()倍;7的3倍可以说成()个()。 6、△是○的3倍,△有()个。第一行:○○○○第二 行: 7、4×7读作()。它表示()个()是多少,也表示()的7倍是()8、9的3倍是(),9是()的3倍。

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是掌握“倍”这一概念的关键。要在理解几个几的含义的基础上,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融会贯通。 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6斤苹果,30斤梨,妈妈买的梨是苹果的多少倍? 2、花园里有12只蝴蝶,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蝴蝶和蜜蜂一共多少只? 3、小红有5支铅笔,小华有9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 4、我校的兴趣小组中,书法小组有30人,舞蹈小组有6人,书法小组是舞蹈小组的几倍;? 5、爷爷今年63岁,小明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 我来想一想: 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要用多少天才能长到5厘米呢;?

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整理+练习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亿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例:24960000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6407000 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85000300 读作:八千五百万零三佰 3、亿以内数的写法: (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2)、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例:三千八百万零七百写作:38000700 四百六十六万八千写作:4668000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1)、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2)、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随堂练习. 一、读一读,写一写.(39分) 1、读出、写出下面各数。 写作写作写作 读作读作读作 2、写出横线上的数。 写作写作 写作写作

3、10个一万是(),10个一百万是()。 4、一个五位数的最高数位是()位。请写出一个你喜欢的五位()。 5、2个百亿,3个百万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6、30060005000是一个()位数,6在()位上,表示6个(),3 在()位上,表示()个()。 7、在○内填上“>”、“<”或“=”。 82006○82600 900000000○9亿 1234000000○1000002340 8、用6、7、8、9和三个0组成一个最小的七位数,并且这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这个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5、“万”做单位的数: 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比如:5200000 可以写成:520万 6、求近似数: 常见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一亿有多大? 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 案例分析 教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案例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 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 吗?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教学设计: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第四小学吴云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的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 让六个学生上讲台,听老师口令排队。排成3个2,2个3,6个1,1个6。意在复习“几个几”。 二、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师出示题目:复习“几个几” 动物园里有2只猴子,6只兔子, 师提问: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几只猴子,几只兔子,兔子比猴子的数量少4只,猴子比兔子的数量多4只) 师提问:以两只猴子的为标准量,看作一份,6只兔子包含了几个这样的一份呢? (生上台圈一圈) 师指导生得出:以猴子的2只为标准,6只兔子包含了(3)个2,就是包含了这样的3份。 2、师出示:又来了2只小兔子,这时,8只兔子包含了(4)个(2),就是包含了这样的4

份。 3、师出示:这时来了2只小猴,你得说出几个几吗? (目的:复习几个几,为新课作铺垫。) 三、探索新知,理解概念。 1师出示:看,到了喂食的时间了,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给小兔子们喂食了萝卜。 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会遇到困难,师让生用分类的方法,将3种萝卜分类) 师提问:你能从以上信息中,用几个几的形式,说出任意两种萝卜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吗?生上台用白板操作。 (生A.胡萝卜和红萝卜的关系:胡萝卜2根,红萝卜的数量包含了3个2,我们就说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 (生B,胡萝卜和白萝卜的关系:胡萝卜2根,白萝卜的数量包含了5个2 ,我们就说白萝卜是胡萝卜的5倍。 2、师引出今天的新知: 我们在比较各种萝卜的数量关系时,都用到了一个倍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板书,倍的认识) 3、师提问:你是怎样认识倍的?你觉得什么是倍? (两个数进行比较时,一个数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刚我们就用了倍的知识,解决了3种萝卜之间的关系。 突出强调:以量少的为标准一份。 四、巩固练习 1、改变萝卜的数量,让生说一说倍数关系。提出当两种数量一样时,它们之间就是1倍关系。 2、做一做 A、思考,绿球与黄球,蓝球之间倍的关系。 B、拓展:知道倍数关系,求其中较大的数量。 3、练习 学生自己动手设计3种颜色的球之间的关系,并用()是()的()倍,说一说。

四年级数学大数的认识典型练习题

《大数的认识》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 【知识分析】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十、百、千、万这些计数单位,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有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些计数单位除了有大小之分,还存在这怎样的关系?大数的读法与大数的写法在方法上有相似之处,怎样读数,就可用同样的方法来写数。要正确地写数,除了掌握正确的写法外,还可以将写出的数读出来,看是否读写一致。 【例题解读】 【例1】(1)10个一万是多少?(2)10个十万是多少?(3)15个十万是多少?【思路简析】(1)我们知道在一(个)、十、百、千、万这些计数单位中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在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些计数单位中,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因此一万一万地数,数一次是一万,数八次是八万,数九次是九万,数十次是十万,所以10个一万是十万(2)十万十万地数,数一次是十万,5个十万是五十万,数十次是一百万,所以10个十万是一百万。 (3)15个十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一百万,5个十万是五十万,所以合起来15个十万是一百五十万。 【例2】下面的数位顺序表中的三个数位上分别写有数字“8”,每个“8”所表示的大小都一样吗?为什么? 【思路简析】同一个数字在每一位上所表示的大小是不同的,百万位上的8表示8个一百万,是八百万;万位上的8表示8个一万,是八万;百位上的8表示8个一百,是八百。

【例3】有六张数字卡片2、7、0、0、0、0,能排出多少个六位数?其中只读一个零的六位数有多少个? 【思路简析】六位数的最高位不可能是0,只能是2或7。当最高位是2时,数字7可分别放在万位、千位、百位、十位或个位,这样就可以排出5个六位数。同样最高位是7,也能排出5个,所以能排出10个六位数。其中只读一个零的六位数有6个,它们分别是200700、200070、200007、700200、700020、700002. 【例4】写出下列各数 1、七百零二万零九百 2、一个由2400个一万与53个一组成的数。 【思路简析】(1)七百零二万零九百这个数由万级和个级构成。先写万级,在万级写702,再写个级,在个级写900,并在900前面补上一个0,凑足4位,即写作7020900.(2)一个由2400个一万与53个一组成的数,它由万级与个级两个数级构成,先在万级写2400,再在个级写上0053,所以这个数写作24000053. 【经典题型练习】 1、()万()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 2、一个数由3个一千万,5个十万,8个一百,6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3、100001读作:() 【提示先分级再根据读法读数】 4、小马虎写一个六位数,将最高位上的6写成了9,所得的六位数比原来的数大了多少? 【六位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将十万位上的6错写成了9,9比6大3,因为在十万上写错,所以得数比原数大了三十万。】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 若干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教学例2。 1)请大家用自己的小棒在桌面上摆一个正方形,数一数要多少小棒? 2)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二个正方形,数一数两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3)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三个正方形,数一数三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动手操作,从1个4到2个4,再到3个4的等,逐步明确几个几的问题,便于理解“倍”的概念。 2、揭示“倍”的概念。 刚才大家在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时候,每个正方形都用去4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就用去2个4根,摆3个正方形就用去3个4根…… 这里的3个4,我们还可以来表达——那就是4的3倍。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2个4的情况,以及5个4、6个4 等情况。2个4我们可以怎样说呢?5个4、6个4呢? 二、教学例3,强化概念,巩固认识 1、出示例3引导明确题意。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示,谁来说一说 这副图的意思? 2、引导分析,正确解答。 1)小精灵提出了求“第二行摆了多少个?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第二行摆的圆片数和谁有关系?请找出题目中相关的语句。 2)引导学生继续摆圆片。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摆的?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个2是多少?你能够列出一个相应的算 式吗? 【设计意图】:尝试解答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题目,继续巩固和强化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求该类问题所用的方法。 三、学习效果测评 1、指导尝试练习。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

一、倍的意义 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知识概要: “倍”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可见;“1份数”在“倍的认识”中具有重要性与关键性。只要“1份的个数”确定了;另一个量就是这样的几个几。 基本练习: 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5×6=();表示()个()相加是();还表示()的()倍是()。 4、4的6倍是()个();算式是()。 5、5个3可以说成()的()倍;7的3倍可以说成()个()。 6、△是○的3倍;△有()个。第一行:○○○○第二 行: 7、4×7读作( )。它表示( )个( )是多少;也表示( )的 7倍是 ( )8、9的3倍是();9是()的3倍。

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是掌握“倍”这一概念的关键。要在理解几个几的含义的基础上;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融会贯通。 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6斤苹果;30斤梨;妈妈买的梨是苹果的多少倍? 2、花园里有12只蝴蝶;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蝴蝶和蜜蜂一共多少只? 3、小红有5支铅笔;小华有9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 4、我校的兴趣小组中;书法小组有30人;舞蹈小组有6人;书法小组是舞蹈小组的几倍? 5、爷爷今年63岁;小明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 我来想一想: 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要用多少天才能长到5厘米呢?

大数的认识 知识点总结

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姓名( ) 一、大数的组成: 1、计数单位: (1)作用:计量数的大小。 (2)学过的计数单位有(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3)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4)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数位: (1)数中的每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 (3)记住重要的数位:从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4)数级: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依次为: 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表示多少个一; 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表示多少个万; 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表示多少个亿。 3、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它们之间的联系: 4、位数:一个整数中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 5、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位数不能混淆,不能说它们之间有相等的关系。如:计数单位就是数位,数位也是位数等。 (1)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区别?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兆、……,都是计数单位。 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非常密切的。这是因为“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例如:8475,“8”在千位上,它表示8个千,“4”在百位上,它表示4个百,“ 7”在十位上,它表示 7个十,“ 5”在个位上,它表示5个一。 (2)区分“数位”与“位数”。 数位”与“位数”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数位”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数位顺序表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时,同一个‘6’,放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放在百位上表示6个百,放在亿位上表示6个亿等等。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像458这个数有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占了一个数位,我们就把它叫做三位数。198023456由9个数字组成,那它就是一个九位数。“数位”与“位数”不能混淆。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所以在读数时先读数字再读计数单位。例如:9063200读作九百零六万三千二百,万、千百就是计数单位。 二、大数的读法: 1、读法一:把数中的数字放在数位表中(右对齐),先读亿级数(按个级数的读法读),读完后加一个“亿”字;再读万级数,(按个级数的读法读),读完后加一个“万”字;最后读个级数。 2、读法二:(常用方法) (1)先四位分级。 (2)从高位读起,最先读亿级数,再读万级数,最后读个级数。 (3)亿级数,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相同,读完后分别加上一个“亿”、“万”字。 (4)0的读法:每级末尾的0,不论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的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注:读数要用语文字,不能用数学字。 三、大数的写法: 1、写法一:根据数位表来写,先写亿级数,再写万级数,最后写个级数;哪一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写法二:(常用方法) (1)先找出“亿”字和“万”字。 (2)先写亿级数(“亿”字左边的数),再写万级数(“亿”字和“万”字之间的数),最后写个级数。 (3)除最高级外,每级数都要有4个数位,不足4位的,在它前面加0。 (4)如果“亿”字后面没有文字,则写了亿级数后,要加8个0; 如果“万”字后面没有文字,则写了万级数后,要加4个0; 如果只是没有“万”字,必须在亿级数写了之后,加4个0,再写个级数。 四、大数的比较:

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 识教学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谭坝学校张艺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与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与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拍手游戏]: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做个拍手游戏吧! 师:下面请您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您能拍3个2下不?生拍(连续) 师:您们拍了几下?(6下) 怎样才能让老师明确地听出就是3个2下呢?谁有好办法? 生:中间停顿一会儿 师:试一下 师:好,再听,用刚才的方法拍2个3下生拍。 同学们学得真快,在清脆的拍手声中,小兔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 课件:在美丽的森林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自由快乐地生活着,这里有灿烂的阳光,丰富的食物,大家请瞧课件说: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一群活泼的小兔子正在吃萝卜,出示主题图 大家仔细观察,您发现了萝卜的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 课件说:这些萝卜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瞧一下胡萝卜与红萝卜 生:、、、、、、、 师:您们找到了比多少的数量关系,真好 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数量关系? (预设一: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3倍为什么就是3倍呢?)

(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红萝卜与胡萝卜的数量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就就是倍数关系。) 仔细观察:胡萝卜有几根(板书:2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板书3个2根)我们就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3倍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重复一遍 关于“倍”您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生:畅所欲言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认识一下“倍”这个新朋友,板题——倍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动手操作中体验“倍” (1)细心的同学应该还记得,刚才我们根据情境搜集到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几根?(10根),贴好图片,结合刚才的学习,您能用学具袋里的图片摆出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不? 请您摆一摆,在书上圈一圈,再与同位说一说 谁来汇报?(到前面边摆边说) (2)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5)个(2)根,所以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5倍, 师:谁能再来说一说 生汇报 师边听边板书: 胡萝卜⊙⊙2根 白萝卜⊙⊙⊙⊙⊙⊙⊙⊙⊙⊙ 5个2根 贴—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5倍 同学之间说一说 师:好,现在请您仔细瞧,您又发现了什么?(老师再放两根白萝卜) 白板演示:胡萝卜⊙⊙ 白萝卜⊙⊙⊙⊙⊙⊙⊙⊙⊙⊙⊙⊙ 生: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6倍 师:怎么瞧出就是6倍?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知道1分=60秒。 2、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使学生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估算较短时间的能力。 3、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以及一系列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教学难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秒,体验秒,培养估计较短时间的能力,建立秒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秒表、题卡、彩纸、剪刀等

设计思路: 秒的认识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首先注重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秒、体验秒。课伊始,我便采用奥运会开幕倒计时的情境作为导入,这一神圣又历历在目的画面立刻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而且这一倒计时的情境也能非常好地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在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上,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由1秒、10秒过渡到几十秒,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以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建立秒的概念,同时在体验几十秒的环节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去实实在在地体验,亲自估一估,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一节丰富多彩的数学课。接着便进入一分钟的教学,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两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观察分针的变化,完整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且得出1分=60秒;其次通过1分钟的介绍安阳的短片既丰富了学生对1分钟的体验,又能在课的最后也就是学生的注意力开始疲惫的这个时段再次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将整节课推向高潮。 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们,今年暑假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了一个受到全世界人民称赞的体育盛会,

小学数学《大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大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1.考考你:80050301 40800000这些数你会读吗?(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2.说说你是怎么读的? 思路点拨: 读一个数时,要分四级,从高位读起。读万级时,按照个级读法来读,然后再读出一个“万”字,最后读个级。每个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练习读出下列各数: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顺序表:(略)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所以: 8050读作 80500000读作 4. 学生常见错例及解决策略 误区1:学生读数时分不清哪个零要读,哪个零不用读。 如:708000 正确读法:七十万八千 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读作七十万零八千 误区2:写数时,由于“0”的占位问题把数位写多了或写少了。 如:九百零二万零三十正确写法:9020030 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写作 902 030 或 902 0000 00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