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质饲料的分类

蛋白质饲料的分类

蛋白质饲料的分类
蛋白质饲料的分类

蛋白质饲料的分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和非蛋白氮饲料。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营养共性:蛋白质含量高,且蛋白质质量较好粗蛋白在20-50%之间,因种类不同差异较大。2粗脂肪含量变化大,油料籽实量在15-30%以上,非油料籽实只有1%左右,饼粕类脂肪含量因加工工艺不不差异较大,高的可达10%低的仅1%左右。3粗纤维含量一般不高,基本上与谷类籽实近似,饼粕类稍高些。矿物质中钙少磷多,且主要是植酸磷。维生素含量与谷实相似,B族维生素较丰富,而维生素A维D较缺乏。大多数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影响其饲喂养价值。

大豆营养特性:蛋白质含量为32%—40%2普遍缺乏的赖氨酸含量较高3大豆脂肪含量,达17%—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亚油酸和亚麻酸可占其脂肪总量的55%无氮浸出物仅26 左右,其中蔗糖占无氮浸出物总量的27%淀粉在大豆含量甚微。6矿物质中钾,磷,钠较多,但60%的磷为不能利用的植酸磷。铁含量较高,8B族维生素含量较多而维生素A维生素D 较少

大豆饼粕:1蛋白质高30-45%DCP高,氨基酸组成完全,消化利用率高。2无氮尽出物含量低33左右3粗纤维低4磷多钙少磷不平衡,矿物质含量6-10%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94592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摘要蛋白质特定的功能都是由其特定的构象所决定的,各种蛋白质特定的构象又与其一级结构密切相关。天然蛋白质的构象一旦发生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它的生物活性。由于蛋白质的构象的变化引起蛋白质功能变化,可能导致蛋白质构象紊乱症,当然也能引起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现而今关于蛋白质功能研究还有待发展,一门新兴学科正在发展,血清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本文仅就蛋白质结构与其功能关系进行粗略阐述。 关键词:蛋白质结构;折叠/功能关系;蛋白质构象紊乱症;分子伴侣 Keywords:protein structure;fold/function relationship;protein conformational disorder;molecular chaperons 虽然蛋白质结构与生物功能的关系比序列与功能的关系更加紧密,但结构与功能的这种关联亦若隐若现,并不能排除折叠差别悬殊的蛋白质执行相似的功能,折叠相似的蛋白质执行差别悬殊功能的现象的存在。无奈,该领域仍不得不将100多年前Fisher提出的“锁一钥匙”模型(“lock—key”model)和50多年前Koshand提出的诱导契合模型(induce fitmodel)作为蛋白质实现功能的理论基础。这2个略显粗糙的模型只是认为蛋白质执行功能的部位局限在结构中的一个或几个小区域内,此类区域通常是蛋白质表面上的凹洞或裂隙。这种凹洞或裂隙被称为“活性部位(active site)”或“别构部位(fallosteric site)”,凹陷部位与配体分子在空间形状和静电上互补。此外,在酶的活性部位中还存在着几个作为催化基团(catalyticgroup)的氨基酸残基。对蛋白质未来的研究应从实验基本数据的归纳和统计入手,从原始的水平上发现蛋白质的潜藏机制【1】。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以力求刻画蛋白质的3D结构的几何学为基础的。蛋白质结构既非规则的几何形,又非完全的无规线团(randomcoil),而是有序(α一螺旋和β一折叠)与无序(线团或环域loop)的混合体。理解蛋白质3D结构的技巧是将结构简化,只保留某种几何特征或拓扑模式,并将其数字化。探求数字中所蕴含的规律,且根据这一规律将蛋白质进行分类,再将分类的结构与蛋白质的功能进行比较,以检验蛋白质抽象结构的合理性。如果一种对蛋白质结构的简化、比较和分类能与蛋自质的功能有较好地对应关系,那么这就是一种对蛋白质结构的有价值的理解。蛋白质结构中,多种弱力(氢键、范德华力、静电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堆积力等)和可逆的二硫键使多肽链折叠成特定的构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共价键维系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主链上的氢键维系了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而氨基酸侧链的相互作用和二硫桥维系着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亚基(subunit)内部的侧链相互作用是构象稳定的基础,蛋白质链之间的侧链的相互作用是亚基组装(四级结构)的基础,而蛋白质中侧链与配体基团问的相互作用是蛋白质行使功能的基础。 牛胰核糖核酸酶(RNase)变性和复性的实验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很好例证。蛋白质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可导致蛋白质的理比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变化,这就是蛋白质变性。变性的蛋白质,只要其一级结构仍然完好,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其空间结构,随之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也可重现,这被称为复性。RNase是由1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条肽链,分子中8个半胱氨酸的巯基构成4对二硫键,进而形成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活性蛋白质。天然RNase遇尿素和β巯基乙醇时发生变性,其分子中的氢键和4个二硫键解开,严密的空间结构遭破坏,丧失了生物学活性,但一级结构完整无损。若去除尿素和β巯基乙醇,RNase又可恢复其原有构象和生物学活性。RNase分子中的8个巯基若随机排列成二硫键可有105种方式。有活性的RNase只是其中的一种,复性时之所以选择了自

蛋白质的性质和分类

蛋白质凭借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而具有两性特征,在等电点易生成沉淀。不同的蛋白质等电点不同,该特性常用作蛋白质的分离提纯。生成的沉淀按其有机结构和化学性质,通过pH的细微变化可复溶。蛋白质的两性特征使其成为很好的缓冲剂,并且由于其分子量大和离解度低,在维持蛋白质溶液形成的渗透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缓冲和渗透作用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紫外线照射、加热煮沸以及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或有机溶剂处理蛋白质时,可使其若干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酶的灭活,食物蛋白经烹调加工有助于消化等,就是利用了这一特性。 (二)蛋白质的分类 简单的化学方法难于区分数量庞杂、特性各异的这类大分子化合物。通常按照其结构、形态和物理特性进行分类。不同分类间往往也有交错重迭的情况。一般可分为纤维蛋白、球状蛋白和结合蛋白三大类。 1.纤维蛋白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角蛋白。 (1) 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主要蛋白质,一般占哺乳动物体蛋白总量的30%左右。胶原蛋白不溶于水,对动物消化酶有抗性,但在水或稀酸、稀碱中煮沸,易变成可溶的、易消化的白明胶。胶原蛋白含有大量的羟脯氨酸和少量羟赖氨酸,缺乏半胱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 (2) 弹性蛋白弹性蛋白是弹性组织,如腱和动脉的蛋白质。弹性蛋白不能转变成白明胶。 (3) 角蛋白角蛋白是羽毛、毛发、爪、喙、蹄、角以及脑灰质、脊髓和视网膜神经的蛋白质。它们不易溶解和消化,含较多的胱氨酸(14-15%)。粉碎的羽毛和猪毛,在15-20磅蒸气压力下加热处理一小时,其消化率可提高到70-80%,胱氨酸含量则减少5-6%。 2.球状蛋白 (1) 清蛋白主要有卵清蛋白、血清清蛋白、豆清蛋白、乳清蛋白等,溶于水,加热凝固。 (2) 球蛋白球蛋白可用5-10%的NaCl溶液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其不溶或微溶于水,可溶于中性盐的稀溶液中,加热凝固。血清球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肌浆蛋白、豌豆的豆球蛋白等都属于此类蛋白。 (3) 谷蛋白麦谷蛋白、玉米谷蛋白、大米的米精蛋白属此类蛋白。不溶于水或中性溶液,而溶于稀酸或稀碱。 (4) 醇溶蛋白玉米醇溶蛋白、小麦和黑麦的麦醇溶蛋白、大麦的大麦醇溶蛋白属此类蛋白。不溶于水、无水乙醇或中性溶液,而溶于70-80%的乙醇。 (5) 组蛋白属碱性蛋白,溶于水。组蛋白含碱性氨基酸特别多。大多数组蛋白在活细胞中与核酸结合,如血红蛋白的珠蛋白和鲭鱼精子中的鲭组蛋白。 (6) 鱼精蛋白鱼精蛋白是低分子蛋白,含碱性氨基酸多,溶于水。例如鲑鱼精子中的鲑精蛋白、鲟鱼的鲟精蛋白、鲱鱼的鲱精蛋白等。鱼精蛋白在鱼的精子细胞中与核酸结合。 球蛋白比纤维蛋白易于消化,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也较纤维蛋白更理想。 3. 结合蛋白 结合蛋白是蛋白部分再结合一个非氨基酸的基团(辅基)。如核蛋白(脱氧核糖核蛋白、核糖体),磷蛋白(酪蛋白、胃蛋白酶),金属蛋白(细胞色素氧化酶、铜蓝蛋白、黄嘌呤氧化酶),脂蛋白(卵黄球蛋白、血中β1-脂蛋白),色蛋白(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黄素蛋白、视网膜中与视紫质结合的水溶性蛋白)及糖蛋白(γ球蛋白、半乳糖蛋白、甘露糖蛋白、氨基糖蛋白)。

饲料分类

1、配合饲料:根据不同的饲养对象,饲养对象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经工业生产后,形成的能满足饲养动物全部营养需要(除水份外)的饲料。 2、浓缩饲料: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3、加药饲料:指掺有为预防、治疗动物疾病、影响动物肌体结构或某种生理功能作用的药物的饲料。 4、精料补充料:为补充以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为基础的草食饲养动物的营养,而用多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5、复合预混料:由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中任何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组分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市场上销售预混料均为复合预混料。 6、添加剂预混料:由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7、微量元素预混料:一种或多种微量矿物元素化合物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8、维生素预混料:一种或多种维生素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9、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的饲料。 10、蛋白质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等于或高于20%的饲料。 11、矿物质饲料:主要补充动物肌体对矿物元素的需要,它包括常量矿物质饲料和微量矿物质饲料。

1、能量类:玉米、膨化玉米、玉米皮、玉米胚芽粕、玉米胚芽饼、玉米蛋白饲料、 小麦、大麦、燕麦、荞麦、面粉、次粉、麸皮、高粱、稻谷、碎米、全脂米糠(米糠)、脱脂米糠、米糠粕、乳糖、乳清粉(高蛋白、中蛋白、低蛋白)等。 2、脂肪类:豆油、菜籽油、棉油、棕榈油、牛油、猪油、鸡油、混合油等。 3、蛋白类:大豆、膨化大豆、豆粕、发酵豆粕(福来得)、菜粕、棉粕、花生粕、芝麻粕、葵花粕、胡麻粕、蓖麻粕、玉米酒精糟、啤酒糟、鱼粉、肉骨粉、羽毛粉、玉米蛋白粉、大米蛋白粉、血粉、虾壳粉、血浆蛋白、代乳粉等。 4、矿物类(天然矿物质和化工合成的无机盐):食盐、小苏打、石粉、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三钙、硫酸铜、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氧化锌、氨维乐锌、丁酸钠等。 5、维生素类:脂溶性: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C、烟酸、泛酸、氯化胆碱(分固体和 液体)、生物素等。 6、氨基酸类:赖氨酸(L型盐酸盐、硫酸盐)、蛋氨酸(L型,分固体和液体)、苏氨酸、色氨酸等。 7、酶制剂:植酸酶、保来康PK100酶、保来康PK2349酶。 8、酸化剂:宝宝酸。 9、着色剂:加丽素红、加丽素黄、柠檬黄、金菊黄、九州红等。 10、调味剂:香味剂(乐达49219、40797)、甜味剂(乐达2000Z)、蔗糖、白糖、糖蜜、味精等。 11、载体:(有机和无机)沸石粉、膨润土、谷壳粉、玉米芯粉等。 12、抗氧化剂、防霉剂等。 膨化大豆—全脂大豆、油豆粕 石粉—钙粉 麸皮—小麦麸、麦皮(分:粗、中、细3种) 次粉—尾粉

蛋白质问题归类解析

2014年临安中学高三复习讲义(蛋白质类问题归类解析) 1.氨基酸的结构: 例1.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例2.谷胱甘肽(分子式C 10H 17O 6N 3S )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 5H 9NO 4)、甘氨酸(C 2H 5O 2)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为 A.C 3H 3NS B. C 3H 5NS C. C 3H 7O 2NS D. C 3H 3O 2NS 例3.当含有如图所示的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肠道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2.蛋白质种类: 例4.由4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量不限)最多能合成不同结构的三肽有 A .4种 B .43种 C .34种 D .12种 例 5.如果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分别为甲、乙、丙,则它们能形成的三肽种类以及包含三种氨基酸的三肽种类最多有 A .9种,9种 B .6种,3种 C .27种,6种 D .3种,3种 例6.狼体内有a 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 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多少? A.a+b ,40 B.a,20 C.大于a,20 D.小于a,20 3.肽键(水分子)数目: 例7. 人体内的抗体IgG 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球蛋白,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m 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有肽键数 A.m 个 B. (m+1)个 C.(m-2)个 D.(m-4)个 例8.由M 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N 条肽链,其中Z 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A.M-N+Z B.M-N-Z C.M-Z+N D.M+Z+N 例9.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 .6 18 B .5 18 C .5 17 D .6 17 例10.免疫球蛋白lgG 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其中-S-S- 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lgG 由m 个氨基酸构成,则该lgG 有肽键数 A .m 个 B .(m +1)个 C .(m-2)个 D .(m-4)个 4. 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目: 例11.人体内的抗体IgG 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球蛋白,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的个数分别是 A. 764、 764 B. 760 、760 C. 762、 762 D. 4 、4 例12. 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游离的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S-S -S-S -S-S

饲料的概念、分类及青绿饲料

饲料的概念及分类 1、饲料的概念:饲料是指合理饲喂条件下,凡能被动物采食又能为动物提供营养物质,调控生理机制,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且不发生有毒有害作用的物质。 2、分类原则 1、粗饲料:水分<45%,粗纤维 ≥18% 2、青饲料:水分≥45% 3、青贮饲料:指青饲原料在厌O2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调制和保存的一种青绿多汁的饲料,水分≥45%。 4、能量饲料:粗纤维<18%,粗蛋白<20%且每kg 含消化能在10.46MJ 以上。 5、蛋白质饲料:粗蛋白≥20%,粗纤维<18%。 6、矿物质饲料:指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及工业合成的无机盐类。 7、维生素饲料:工业合成或提纯的维生素制剂,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饲料。 8、饲料添加剂:凡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的各种少量或微量成份。 3、分类依据原则 饲料 类别 饲料类名 自然含 水量(%) DM 中 CF (%) DM 中 CP (%) IFN 饲料种类 1 粗饲料(forage roughage) <45 ≥18 1—00—000 干草类、秸秆 2 青绿饲料(pasture range plants and fed as green) ≥45% 2—00—000 青绿牧草、饲用作物、树叶 类及非淀粉质的根茎、瓜果 类 3 青贮饲料(silage) ≥45% 3—00—000 包括低水分青贮 4 能量饲料 (energy feeds) <45% <18% <20% 4—00—000 谷实类、麸皮、淀粉质的根 茎、瓜果类 5 蛋白质饲料 (protein supplements) <45 <18 ≥20 5—00—000 鱼粉、豆饼(粕) 6 矿物质饲料(minerals) 6—00—000 矿物元素含量多 7 维生素饲料(Vitamins) 7—00—000 单一或复合Vit 8 添加剂(feeds additive) 8—00—000 主要是非营养性添加剂 (二)中国现行饲料分类法 饲料编码分类体系: 1.根据国际贯用的分类原则将饲料分为8大类即粗饲料(1)青饲料(2)青贮饲料(3)能量饲料(4)蛋白质饲料(5)矿物质饲料(6)维生素饲料(7)添加剂(8)。 2.结合我国传统饲料分类习惯分为17亚类。 自然含水量 DM 中CF (干物质中粗纤维) DM 中CP (干物质中粗蛋白) 45 % 18 % 20%

11第四章 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1

第四章 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 第一节 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 1.饲料的概念 ? 通常所说的饲料 – 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含有能够满足各种用途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的可食成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工业通用术语》对饲料的定义为: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 配合饲料是指根据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产目的的营养需求标准,把不同来源的饲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或再加工)而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 ? 预混料 Premix :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也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feed additive premix ) 2.我国传统饲料的分类法 ? 按养殖者饲喂时的习惯分类:精饲料、粗饲料、多汁饲料三类 ? 按饲料来源分类:植物性饲料、动物生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添加剂饲料 ? 按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五类 4. Harris 的饲料原料命名与分类法 根据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将饲料原料分为八大类,并对每类饲料冠以相应的国际饲料编号(international feeds number, IFN)。编码(为六位数,编码分为三节,表示成△,△△,△△△)代表每种饲料原料的全名称。 饲料的分类及其数字编码 粗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干草类、农作物秸秆等(100000)。 类别 编码 条件 粗饲料 100000 粗纤维含量≧18% 青绿饲料 200000 天然水份含量60%以上的青绿植物 青贮饲料 300000 天然水份含量70%以上或半干青贮水分含量在45%以上 能量饲料 400000 CF ﹤18%,CP ﹤20%,NE ≧4.18MJ/kg 蛋白质饲料 500000 CF ﹤18%,CP ≧20% 矿物质饲料 600000 维生素饲料 700000 添加剂 800000

乳清蛋白分类

乳清蛋白的分类 乳清蛋白(whey protein)被称为蛋白之王,是从牛奶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具有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等特点,是公认的人体优质蛋白质补充剂之一。乳清蛋白是采用先进工艺从牛奶分离提取出来的珍贵蛋白质,以其纯度高、吸收率高、氨基酸组成最合理等诸多优势被推为“蛋白之王”。乳清蛋白不但容易消化,而且还具有高生物价、高效化率、高蛋白质功效比和高利用率,是蛋白质中的精品等特点,是公认的人体优质蛋白质补充剂之一。牛奶的组成中87%是水,13%是乳固体。而在乳固体中27%是乳蛋白质,乳蛋白质中只有20%是乳清蛋白,其余80%都是酪蛋白,因此乳清蛋白在牛奶中的含量仅为0.7%。但是你知道吗?乳清蛋白也分等级的。它分为浓缩乳清蛋白,分离乳清蛋白以及水解乳清蛋白,下面对这些蛋白进行大致的说明。 乳清蛋白分类 纯度吸收率 浓缩乳清蛋白WPC 35~80%(一般为50%)104 含乳糖 分离乳清蛋白WPI 88~95%(一般为88%)159 再过滤,除乳糖 水解乳清蛋白WPH 96%以上167 再过滤 浓缩乳清蛋白WPC (Whey Protein Concentrate) 这类乳清蛋白的蛋白质的纯度为35~80%(一般为50%),吸收率为104,WPC常常因为包含有乳糖等杂质,所以吸收不是很理想,而且常常伴有拉肚子等症状。 分离乳清蛋白WPI ( Whey Protein Isolate ) 这类乳清蛋白的蛋白质的纯度为88~95%(一般为88%),吸收率为159,WPI是在WPC 的基础之上,通过再次过滤,干燥等技术加工,完全的去除了WPC里面的乳糖。 水解乳清蛋白WPH ( Whey Protein Hydrolysates ) 这类乳清蛋白的蛋白质的纯度一般在96%以上,其吸收率为167,在WPI分离乳清蛋白的基础之上,再次高科技技术过滤,干燥得到,自然其吸收率是最高,纯度也是最高的。水解乳清蛋白是现存增肌粉,蛋白粉中最好的蛋白质原料。

蛋白质分类

第五节蛋白质得分类、提取、分离及测定 蛋白质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目前有几种分类方法,作一介绍。 一、根据分子形状分类 根据蛋白质分子外形得对称程度可将其分为两类。 1、球状蛋白质 球状蛋白质(globular proteins)分子比较对称,接近球形或椭球形。溶解度较好,能结晶。大多数蛋白质属于球状蛋白质,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酶、抗体等。 2、纤维蛋白质 纤维蛋白质(fibrous proteins)分子对称性差,类似于细棒状或纤维状。溶解性质各不相同,大多数不溶于水,如胶原蛋白、角蛋白等。有些则溶于水,如肌球蛋白、血纤维蛋白原等 二、根据化学组成分类 根据化学组成可将蛋白质分为两类。 (一)简单蛋白质 简单蛋白质(simple proteins)分子中只含有氨基酸,没有其它成分。 1、清蛋白 清蛋白(albumin)又称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溶于水、中性盐类、稀酸与稀碱,可被饱与硫酸铵沉淀.清蛋白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如小麦种子中得麦清蛋白、血液中得血清清蛋白与鸡蛋中得卵清蛋白等都属于清蛋白。 2、球蛋白 球蛋白(globulins)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稀盐溶液、稀酸或稀碱溶液,可被半饱与得硫酸铵沉淀.球蛋白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并具有重要得生物功能。大豆种子中得豆球蛋白、血液中得血清球蛋白、肌肉中得肌球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都属于这一类. 3、组蛋白 组蛋白(histones)可溶于水或稀酸。组蛋白就是染色体得结构蛋白,含有丰富得精氨酸与赖氨酸,所以就是一类碱性蛋白质。 4、精蛋白 精蛋白(protamines)易溶于水或稀酸,就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结构简单得蛋白质。精蛋白含有较多得碱性氨基酸,缺少色氨酸与酪氨酸,所以就是一类碱性蛋白质。精蛋白存在于成熟得精细胞中,与DNA 结合在一起,如鱼精蛋白。 5、醇溶蛋白 醇溶蛋白(prolamines)不溶于水与盐溶液,溶于70%~80%得乙醇,多存在于禾本科作物得种子中,如玉米醇溶蛋白、小麦醇溶蛋白。 6、谷蛋白类 谷蛋白(glutelins)不溶于水、稀盐溶液,溶于稀酸与稀碱。谷蛋白存在于植物种子中,如水稻种子中得稻谷蛋白与小麦种子中得麦谷蛋白等。 7、硬蛋白类 硬蛋白(scleroproteins)不溶于水、盐溶液、稀酸、稀碱,主要存在于皮肤、毛

蛋白质的分类

蛋白质的分类 摘要:蛋白质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所以分类也就各异。 一、按来源分类 蛋白质按来源可以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两者所含的氨基酸是不同的。动物性蛋白质主要为提取自牛奶的乳清蛋白,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理,但是含有胆固醇。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大豆的大豆蛋白,最多的优点就是不含胆固醇。 二、按组成成分分类 按照化学组成,蛋白质通常可以分为简单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和衍生蛋白质。简单蛋白质经水解得氨基酸和氨基酸衍生物;结合蛋白质经水解得氨基酸、非蛋白的辅基和其他(结合蛋白质的非氨基酸部分称为辅基);蛋白质经变性作用和改性修饰得到衍生蛋白质。 1—脂 如酪蛋 铜的有血蓝蛋白等。 ⑥黄素蛋白(flavoproteins):辅基为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如琥珀酸脱氢酶、D—氨基酸氧化酶等。 ⑦金属蛋白(metalioproteins):与金属直接结合的蛋白质,如铁蛋白含铁,乙醇脱氢酶含锌,黄嘌呤氧化酶含钼和铁等。 衍生蛋白质,天然蛋白质变性或者改性、修饰和分解产物。 ①一级衍生蛋白质:不溶于所有溶剂,如变性蛋白质。 ②二级衍生蛋白质:溶于水,受热不凝固,如胨、肽。 ③三级衍生蛋白质:功能改进,如磷酸化蛋白、乙酰化蛋白、琥珀酰胺蛋白。 三、按分子形状分类 根据分子形状的不同,可将蛋白质分为球状蛋白质和纤维状蛋白质两大类。以长轴和短轴之比为标准,球状蛋白

质小于5,纤维状蛋白质大于5。纤维状蛋白多为结构蛋白,是组织结构不可缺少的蛋白质,由长的氨基酸肽链连接成为纤维状或蜷曲成盘状结构,成为各种组织的支柱,如皮肤、肌腱、软骨及骨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球状蛋白的形状近似于球形或椭圆形。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如酶、转运蛋白、蛋白类激素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均属于球蛋白。 四、按结构分类 蛋白质按其结构可分为:单体蛋白、寡聚蛋白、多聚蛋白。 单体蛋白:蛋白质由一条肽链构成,最高结构为三级结构。包括由二硫键连接的几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其最高结构也是三级。多数水解酶为单体蛋白。 寡聚蛋白:包含2个或2个以上三级结构的亚基。可以是相同亚基的聚合,也可以是不同亚基的聚合。 多聚蛋白:由数十个亚基以上,甚至数百个亚基聚合而成的超级多聚体蛋白。 五、按功能分类 1. 2. 3.

配合饲料分类

第三节配合饲料 一、配合饲料的概念,分类及优越性 (一)配合饲料的概念 根据日粮配合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包括粉碎、配料、混合、有时经过制粒等成形过程,将多种饲料加工而成的均匀的混合产品即为配合饲料。 指根据动物饲养标准及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根据配方生产出来的多种饲料原料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二)配合饲料分类 1、按营养成分分类 (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为了把微量的饲料添加剂均匀混合到配合饲料中、方便用户使用,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的添加剂原料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而成的产品称为添加剂预混和饲料,简称预混料0.01%-5%。 栽体:指能够接受和承载粉状活性成份的可饲物料。 稀释剂:是掺入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作用的物料。 (2)浓缩饲料: 由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蛋白质饲料和常量矿物质饲料配制而成的配合饲料半成品。按一定比例与能量饲料配合后,才能构成全价配合饲料。一般占20%-40%。 (3)全价配合饲料:由能量饲料和浓缩饲料配合而成,它能全面满足畜禽的营养需要,并可直接用来饲喂畜禽。全价只是相对的、配合饲料所含养分及其比例越符合畜禽营养需要,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畜禽生产潜力及经济效益,此种配合饲料全价性也越好。 (4)精料补充料: 也是由浓缩饲料配以能量饲料制成,与全价配合饲料不同的是,它是用来饲喂反刍动物的,不过饲喂反刍动物时要加入大量的青绿饲料、粗饲料,且精料补充料与青粗饲料的比例要适当,它是用以补充反刍动物采食青粗饲料,青贮饲料时的营养不足。 2、按饲料形状分类: 粉料、颗粒饲料、碎粒料、压扁饲料、膨化饲料等。 3、按饲喂对象分类:

蛋白质的分类

蛋白质的分类 一般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形状、化学组成、功能等对蛋白质进行分类。 按形状分类可分为:①纤维蛋白,它的分子为细长形,不溶于水,丝、羊毛、皮肤、头发、角、爪甲、蹄、羽毛、结缔组织等都是纤维蛋白。②球蛋白,它的分子呈球形或椭球形,一般能溶于水或含有酸、碱、盐、乙醇的水溶液,酶和激素蛋白都是球蛋白。 按化学组成分类,可分为:①简单蛋白,只由蛋白质本身,即只由多肽链组成。②结合蛋白,它是由蛋白质和非氨基酸物质(如核酸、脂肪、糖、色素等)结合而成的蛋白质,所以它又称复合蛋白。蛋白质与核酸结合可生成核蛋白,蛋白质和脂肪结合可生成脂蛋白,蛋白质和糖结合可生成糖蛋白,蛋白质和血红素结合可生成血红蛋白。 按功能分类,蛋白质可分为:①活性蛋白(如酶、激素蛋白)。②非活性蛋白(如胶原蛋白、角蛋白、弹性蛋白)。 蛋白质的分类 营养学上根据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可将食物蛋白质分三类: 1. 完全蛋白质这是一类优质蛋白质。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这一类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奶、蛋、鱼、肉中的蛋白质都属于完全蛋白质。 2. 半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虽然种类齐全,但其中某些氨基酸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它们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例如,小麦中的麦胶蛋白便是半完全蛋白质,含赖氨酸很少。食物中所含与人体所需相比有差距的某一种或某几种氨基酸叫做限制氨基酸。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多半较少,所以,它们的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 3. 不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单纯靠它们既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例如,肉皮中的胶原蛋白便是不完全蛋白质。

猪饲料分类及成份

猪饲料简介及分类 一、常见猪饲料用料 1.玉米:具有“饲料之王”美称。营养特点: (1)能量高,且主要成份是淀粉,消化率高。 (2)含有较高脂肪,是谷物类饲料最高者。 (3)黄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也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B组维生素中除硫胺素含量丰富外,其他维生素含量很低。不含维生素D; (4)钙含量低,磷含量虽然高,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对猪利用率低。 2. 小麦麸:又称麸皮,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主要由种皮、糊粉层、少量胚和胚乳组成。 3. 米糠:稻壳粉和少量米糠混和称统糠。常见的有“二八糠”和“三七糠”,属于粗饲料。米糠是糙米加工成白米时分离出的种皮、糊粉层、胚三种物质混合物。米糠榨油后所得米糠饼,含油量下降,能值也降低,其他养分基本与米糠相似。其贮存期可比米糠时间长久。 二、饲料种类 猪常用饲料按营养可以划分为: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8大种。 1、维生素饲料:指人工合成或提纯的单一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但不包括某项维生素含量较多的天然饲料。 2、青贮饲料: 用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制成的青贮及加有适量糠麸类或其它添加物的青贮饲料,包括水分含量在45%~55%的半干青贮。 3、矿物质饲料:包括工业合成的或天然的单一矿物质饲料,多种矿物质混合的矿物质饲料,以及加有载体或稀释剂的矿物质添加剂预混料。 4、青绿饲料:指自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一类饲料,包括牧草类、叶菜类、非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水草类等。不考虑折干后粗蛋白质及粗纤维含量。 5、粗饲料: 指干物质中粗纤维的含量在18%以上的一类饲料,主要包括干草类、秸秆类、农副产品类以及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为18%以上的糟渣类、树叶类等。

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

第四章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 第一节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 1.饲料的概念 ?通常所说的饲料 –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含有能够满足各种用途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的可食成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工业通用术语》对饲料的定义为: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配合饲料是指根据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产目的的营养需求标准,把不同来源的饲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或再加工)而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 ?预混料 Premix: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也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feed additive premix) 2.我国传统饲料的分类法 ?按养殖者饲喂时的习惯分类:精饲料、粗饲料、多汁饲料三类 ?按饲料来源分类:植物性饲料、动物生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添加剂饲料 ?按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五类 4. Harris的饲料原料命名与分类法 根据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将饲料原料分为八大类,并对每类饲料冠以相应的国际饲料编号(international feeds number, IFN)。编码(为六位数,编码分为三节,表示成△,△△,△△△)代表每种饲料原料的全名称。 饲料的分类及其数字编码 粗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干草类、农作物秸秆等(100000)。

青绿饲料是指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青绿牧草、饲用作物、树叶类及非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200000)。 青贮饲料是指以天然新鲜青绿植物性饲料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饲料,具有青绿多汁的特点,如玉米青贮。 能量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的饲料称为能量饲料,如谷实类、麸皮、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 蛋白质补充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而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称为蛋白质补充料,如鱼粉、豆饼(粕)等。 矿物质饲料是指以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化工合成无机盐类和有机配位体与金属离子的螯合物。 维生素饲料是指由工业合成或提取的单一种或复合维生素称为维生素饲料,但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青绿饲料在内。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了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饲料品质,促进动物生长和繁殖,保障动物健康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称为饲料添加剂,但不包括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添加剂。 5.我国饲料分类法 按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将饲料分成八大类,而后结合中国传统分类习惯分为十六亚类,对每类饲料冠以相应的饲料编号(feeds number of China,缩略语CFN),第一位为IFN,第二和三位为CFN亚类编号,第四至六位为顺序号。如:01—青绿饲料类201000 6.主要原料分类

饲料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根据国际饲料分类和我国传统分类方法,可以将饲料分为8 大类,16 亚类。 2、根据国际饲料分类原则,蛋白质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 18% ,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 的饲料。 3、根据国际饲料分类原则,能量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 18% ,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 的饲料。 4、国际饲料分类的编码共有 6 位数,首位为饲料的国际饲料分类号(大 类)。我国现行的饲料分类的编码共有7 位数,其首位数为饲 料的国际饲料分类号(大类),第2、3位数为饲料的我国 传统分类号(亚类)。 5、我国现行的饲料分类的编码中,编号为4-07-0000的饲料为能量大类,谷实 亚类。编号为4-08-0000的饲料为能量大类,糠麸亚类。编号为5-10-0000 的饲料为蛋白质大类,饼粕亚类。编号为5-15-0000的饲料为蛋白质 大类,动物性蛋白亚类。5-11-0006表明饲料为蛋白质饲料类的糟渣亚类。 4-06-0075表明饲料为能量饲料大类的农副产品亚类。4-04-0068表明饲料为能量饲 料大类的块根块茎亚类。 6、根据国际饲料分类法则,玉米属于能量饲料,豆粕属于蛋白质饲料,骨粉 属于矿物质饲料。 7、饲料的基本属性通常分为商品属性和营养属性。 8、正常晒制干草的过程中,维生素的变化很大,其中维生素A(胡萝卜素)部分 遭到氧化破坏,同时所含的麦角固醇(维生素D原)却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 而转化为维生素D2 。 9、青贮饲料乳酸发酵期,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乳酸。当pH值降至 4.0以 下,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当pH值进一步下降到 3.8以下,则乳酸菌也停止 了活动。 10、常规青贮是要求原料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在3%以上,含水量在 65%-75%左右。 11、饲料青贮的步骤关键是切碎、压实、密封。 12、谷实类能量饲料的共同特点是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而粗纤维含量很 低,因而有效能含量高。 13、小麦麸的物理特性是轻松性、轻泻性、吸水性。 14、为防止脂肪的氧化和酸败,可在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 15、棉籽饼粕中含抗营养因子主要为游离棉酚,故在单胃动物配合饲料使用比 例应控制在7-8%以下。 16、菜籽饼粕中的硫葡萄糖苷水解会产生有毒的异硫氰酸脂和恶唑烷硫 酮。 17、菜籽饼粕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为硫葡萄糖苷和芥子碱。花生饼粕中 抗营养因子含量不高,但其极易感染黄曲霉而产生黄曲霉毒素而致使动物中毒。 18、乳清粉含乳糖高,适口性好,在猪饲料中可作为代乳料的重要原料。 19、矿物质饲料中食盐可用来补充动物所需的钠和氯之需,其中动物饲料中的用量一 般为0.25%-0.5%。 20、矿物质饲料中的磷酸氢钙可作为动物钙和磷的补充来源,其含磷量应不低于18%。 21、矿物质饲料磷酸氢钙通常含钙23%,含磷18%。

血清蛋白的分类与特征

血清蛋白的分类与特征(以区带电泳为主要技术分类) 一、白蛋白(albumin,Alb)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分子量6.64万,等电4~5.8,半寿期(15~19天,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血浆白蛋白浓度可以受饮食中蛋白质摄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有较广泛的载体功能。正常参考值:35~50g/L。血浆白蛋白增高较少见,在严重失水时,对监测血浓缩有诊断意义。低白蛋白血症,可见于以下几种原因:(1)白蛋白合成减低: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肝病。(2)由于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3)遗传性缺陷:无白蛋白血症。(4)组织损伤(外科手术或创伤)或炎症(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白蛋白分解增加。(5)白蛋白异常丢失: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肿瘤、烧伤所致渗出性皮炎。(6)白蛋白分布异常:如门脉高压时,大量蛋白质从血管内渗入腹腔。 目前已发现20种以上白蛋白的遗传性变异,这些个体可以不表现病症,在电泳分析时其白蛋白区带可以出现1条或2条宽带,有人称之为双白蛋白血症。当某些药物大量应用(如青霉素大量注射使血浓度增高时)而与白蛋白结合时,也可使白蛋白出现异常区带。 二、α1区带球蛋白 1、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α1AT或AAT)是具有蛋白酶抑制作用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分子量为5.5万,等电点4.8,半寿期4天,电泳中位与α1区带,是这一区带的主要组分。正常参考值:成人780~2000mg/L、新生儿1450~2700mg/L。低血浆AAT可以发现于胎儿呼吸窘迫综合症,AAT先天缺陷易导致肺气肿和肝硬化。 2、α1-酸性糖蛋白(α1-acid glycoprotein,AAG)早期称之为乳清类粘蛋白,分子量4万,等电点2.7~3.5,半寿期5天,电泳位于α1区带,成人正常参考值:500~1500mg/L。AAG是主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时增高,在风湿病、恶性肿瘤及心肌梗死患者亦常增高,在营养不良、严重肝损害等情况下降低。 3、α1-脂蛋白分子量20万,成人参考值1700~3250mg/L。在严重肝病如肝硬化时明显降低,妊娠及高雌激素血症时可轻度增加。 4、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脏中合成,分子量6.9万,电泳位于α1区带,成人参考值:0.03mg/L(<30)。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他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三、α2区带球蛋白 1、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在血浆中与游离的血红蛋白结合,,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分子量8.5~40万,等电点4.1,半寿期2天,电泳位于α2区带。正常参考值范围较宽为300~2150mg/L。急性时相反应中血浆HP增加,当烧伤和肾病综合症引起大量白蛋白丢失的情况下亦可见增加。血管内溶血和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谑疾时HP含量明显下降。此外,严重肝病患者HP的合成降低。 2、 2-巨球蛋白(α2-macroglobulin,α2MG或AMG)是血浆中分子量最大的 蛋白质,是由肝细胞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合成,分子量为62.5~80万,等电点5.4,半寿期5天,但当与蛋白水解酶结合为复合物后其清除率加速。成人参考值:1250~4100mg/L。在低蛋白血症时α2MG含量可增高,可能系一种代偿机制以保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妊娠气及口服避孕药时血浓度增高,机制不明。 3、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ER)是一种含铜的α2糖蛋白,分子量12~16万,等电点4.4,半寿期4.5天,成人参考值:200~500mg/L。CER也属于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创伤和肿瘤时血浆CER增加,在营养不良、严重肝病及肾病综合症时(CER往往下降。妊娠期、口服避孕药时其含量有明显增加。该蛋白最特殊作用在于协助Wilson病的诊断,既患者血浆CER 含量明显下降,而拌有血浆可透析的铜含量增加。

蛋白质的分类

蛋白质的分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蛋白质的分类 摘要:蛋白质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所以分类也就各异。 一、按来源分类 蛋白质按来源可以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两者所含的氨基酸是不同的。动物性蛋白质主要为提取自牛奶的乳清蛋白,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理,但是含有胆固醇。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大豆的大豆蛋白,最多的优点就是不含胆固醇。 二、按组成成分分类 按照化学组成,蛋白质通常可以分为简单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和衍生蛋白质。简单蛋白质经水解得氨基酸和氨基酸衍生物;结合蛋白质经水解得氨基酸、非蛋白的辅基和其他(结合蛋白质的非氨基酸部分称为辅基);蛋白质经变性作用和改性修饰得到衍生蛋白质。 简单蛋白质(simpleproteins),按溶解度不同可分为: ①清蛋白(albumins):溶于水及稀盐、稀酸或稀碱溶液,能被饱和硫酸铵所沉淀,加热可凝固。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如血清蛋白、乳清蛋白、蛋清蛋白等。 ②球蛋白(globulins):不溶于水而溶于稀盐、稀酸和稀碱溶液,能被半饱和硫酸铵所沉淀。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如血清球蛋白、肌球蛋白和植物种子球蛋白等。 ③谷蛋白(glutelins):不溶于水、乙醇及中性盐溶液,但易溶于稀酸或稀碱。如米谷蛋白和麦谷蛋白等。 ④醇溶谷蛋白(prolamines):不溶于水及无水乙醇,但溶于70%~80%乙醇、稀酸和稀碱。分子中脯氨酸和酰胺较多,非极性侧链远较极性侧链多。这类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谷物种子中,如玉米醇溶蛋白、麦醇溶蛋白等。 ⑤组蛋白(histones):溶于水及稀酸,但为稀氨水所沉淀。分子中组氨酸、赖氨酸较多,分子呈碱性,如小牛胸腺组蛋白等。 ⑥精蛋白(protamines):溶于水及稀酸,不溶于氨水。分子中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和赖氨酸)特别多,因此呈碱性,如鲑精蛋白等。

营养与饲料第二章复习题答案

第一节饲料的概念与分类 一、名词: 1、粗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的饲料,以风干物 为饲喂形式的饲料。 2、青绿饲料:是指自然含水量在45%以上的新鲜牧草及以放牧形式饲喂的人 工种植牧草、草原牧草等。 3、青贮饲料是以自然含水量在45%以上的新鲜、天然植物性饮料为原料,以 青贮方式调制成的饲料。 4、能量饲料:是指以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粗 蛋白质小于20%、自然含水量小于45%的饲料。 5、蛋白质饲料:是指以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为条件,粗蛋白质含量 大于等于20%,自然含水量小于45%的饲料。 6、矿物质饲料:是指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及化工合机的无机盐类。 二、问答题: 1、饲料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水分含量、粗纤维、蛋白来源、性质、加工方法。 2、按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哪八大类?如何编号 (1)粗饲料 1-00-0000 (2)青绿饲料 2-00-0000 (3)青贮饲料 3-00-0000 (4)能量饲料 4-00-0000(5)蛋白质饲料 5-00-0000 (6)矿物质饲料6-00-0000 (7)维生素饲料 7-00-0000 (8)饲料添加剂 8-00-0000

第二节粗饲料 一、名词: 1、干草:是指青草、青绿饲料在未结籽实前收割后干制而成的饲料,是青饲 料的一种保存形式。 2、堆垛法:是指在地平面上,将秸秆堆成长方形垛,用塑料薄膜覆盖,注入 氨源进行氨化的方法。 3、生物处理:也称微生物处理,是利用具有分解粗纤维能力的细菌或真菌, 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发酵秸秆秕类饲料,使植物细胞壁破坏,并且产 出糖和菌体蛋白,从而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二、填空题: 1、影响干草价值的因素有(原料植物的种类)、(收割期)和(干制方法)。 2、粗饲料的种类有(干草)、(秸秆)、(秕壳)、(树叶)。 3、粗饲料对于草食家畜有(填充)作用和(保证消化器官正常蠕动)的作用。 4、草在晒制过程中,常造成(30-15%)的养分损失。但维生素(D)会增加。 5、干草在干制过程中,干制的速度越快,营养的损失越(小)。 6、粗饲料的加工调制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7、粗饲料的物理调制方法主要有(切短)、(揉碎)、(粉碎)、(制成颗粒)。 8、粗饲料的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有秸秆的(氨化)处理和秸秆的(碱化)处理。 9、氨化秸秆的主要氨源有(液氨)、(尿素)、(碳酸氢氨)和(氨水)。 三、选择题: 1、粗饲料粉碎过细,会引起( 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