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进陕西文化强省建设第一期考试样本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进陕西文化强省建设第一期考试样本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进陕西文化强省建设第一期考试样本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进陕西文化强省建设第一期考试样本

距离结束尚有49分51秒考试中心

您所在位置:首页>> 指定考试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动陕西文化强省建设》第一期考试

考试题目:共42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距离结束尚有49分51秒

1. 【单选题】世界文化多样化是不同文化互相依存、对话、交流产物,具备()特性。【2 分】

A. 特性鲜明

B. 统一内涵

C. 完全区别

D. 和而不同

2. 【单选题】当前陕西已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2 分】

A. 省级

B. 省、市两级

C. 省、市、县三级

D. 市、县两级

3.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分】

A. 灵魂

B. 愿景

C. 主题

D. 来源

4. 【单选题】陕西文化发展目的任务中,筹划文化产业增长值在“十二五”基本

上()。【2 分】

A. 翻一番

B. 翻两番

C. 增长50%

D. 增长80%

5. 【单选题】陕西报纸中,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具竞争力报纸20强,并稳居前5位是()。【2 分】

A. 《陕西日报》

B. 《西安晚报》

C. 《三秦都市报》

D. 《华商报》

6. 【单选题】《陕西省“十二五”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文艺“五进”活动,省级每年不少于()场。【2 分】

A. 300

B. 500

C. 1000

D.

7. 【单选题】世界大国中唯一没有文化部国家是()。【2 分】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英国

8. 【单选题】如下王朝,不曾在西安建都是()。【2 分】

A. 商

B. 秦

C. 西汉

D. 隋

9. 【单选题】省政府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华若干财税政策意见》中提出每年筹措不少于()专项资金支持大遗迹和重点文物保护

【2 分】

A. 1亿元

B. 5亿元

C. 3亿元

D. 10亿元

10. 【单选题】当今网络社会,()已经成为政府发布信息、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干群沟通互动重要平台。【2 分】

A. 官员微博

B. 政府门户网站

C. 政务信箱

D. 政务微博

11. 【单选题】美国至今没有一种正式官方文化政策文献,对这种“无为”文化政策影响描述错误是()。【2 分】

A. 增进了文化自由宽松发展

B. 是美国文化产业成功重要保证

C. 美国文化公司受到较少束缚

D. 导致了美国文化发展侵略性

12. 【单选题】文化产业是依托()这个载体和平台所形成产业链。【2 分】

A. 文化公司

B. 政府平台

C. 文化产品

D. 文化交流

13. 【单选题】陕西文化强省“八大工程”提出将我省文化产业年增速保持在()以上【2 分】

A. 10%

B. 15%

C. 20%

D. 25%

14. 【单选题】()是咱们立党立国主线指引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旗帜和灵魂。【2 分】

A. 改革开放

B. 马克思主义

C. 毛泽东思想

D. 社会主义理论

15. 【单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年最早提出。【2 分】

A.

B.

C.

D.

16.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大型圆雕工艺品是()。【2 分】

A. 乾陵石雕

B. 茂陵石雕

C. 洛阳石雕

D. 龙门石雕

17. 【单选题】群众参加公共文化活动指标群众参加公共文化活动指标重要是指群众参加公共文化活动()。【2 分】

A. 范畴、频率和效果

B. 范畴

C. 频率

D. 效果

18. 【单选题】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刘文西等为代表陕西本土画派被称为()。【2 分】

A. 陕西画派

B. 长安画派

C. 三秦画派

D. 关中画派

生态文化发展三年工作计划

生态文化发展三年工作计划 一、洪雅生态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区域统筹、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大文化大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生态经济强县,打造眉山市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为目标,以县城为中心,以瓦屋山景区为依托,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紧紧抓住和谐社会发展重大机遇,做强“生态洪雅,绿色洪雅”文化旅游品牌,着力实施“景点带乡村,乡村带农户”的“带动”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文化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化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精神成果,是指一种文化观念,是人们对于自然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各种思想观念,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生态价值观等观念和思想。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1)关于人类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还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事物的认识;(2)关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的性质的认识,出现了自然支配人类的思想和人类支配自然的思想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平衡共进的思想;(3)关于人类要生存而如何利用自然的认识;(4)关于在自然面前人类如何处理那边相互关系的认识。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的四大体系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了,如果没有生态文化引导,生态县建设就有可能成效不大,或美中不足,或半途而废。只有建立起一套符合洪雅实际的先进生态文化,将个体的动物人、经济人改造成群体的生态人,才能形成全民珍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与氛围,生态县建设才能顺利实施,生态县建设成果才能获得保障。生态文化作为生态县建设作用力的源泉,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生态文化工程是统帅我县“生态工程”的灵魂。 二、洪雅生态文化发展的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推动我县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的景点观光旅游向生态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转变,由单一的旅游景点开发向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转变,由单一追求门票消费向提高社会综合环境保护消费转变),完成“四个提升”(提升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效力,提升生态旅游行业经济效力,提升生态旅游市场扩张力,提升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支撑力),把生态文化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一)总体产业定位和阶段性目标 总体发展定位: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打造川西南地区著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 试卷答案 81分 及格60分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试卷答案 81分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考试说明]: 1、我国现在沙化土地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 正确 错误 2、全国湖泊有3万个,湖泊总储水量达7000亿立方米,湖泊水域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正确 错误 3、国际上通常认为一条河的调水不能超过其水量的20%,用水不要超过40%,否则生态就受到影响。 正确 错误 4、2012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最高峰,呈波动上升趋势,加剧了海洋灾害和海岸侵蚀 正确 错误 5、发展与保护是绝对的对立关系。 正确 错误 6、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设计应与“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相适应。 正确 错误 7、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正确

错误 8、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世纪70年代是由丹麦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 正确 错误 9、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无局限性。 正确 错误 10、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正确 错误 11、2013年1月我国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严重雾霾,影响面积130多万平方公里,受影响人口达9亿。 正确 错误 12、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总面积减少近2万平方公里,减少了五分之一。 正确 错误 13、生态文明从人类发展大的历史背景看,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正确 错误 14、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权重,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又不能完全放弃GDP考核。 正确 错误 15、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对象中,企业是领导者和责任主体。 正确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内涵式发展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内涵式发展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3-01-14T10:25:29.967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11期供稿作者:袁群建[导读] 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陕西省周至县教师进修学校袁群建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和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新课程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管理育人的关键所在 校园文化是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培育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准则和工作学习作风的总和。校园文化管理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建,也需要有多种机制加以维护和固化,更需要通过持续变革,并不断催生新的校园文化。管理出效益。主导和推动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不是外部的力量,而在于系统内生动力。内涵式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内在禀赋、内部动力、内部潜力和内部创造力的不断优化重组,注重对教育资源整合力、组织执行力、教学力、科研力等的整体提高。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内在关系”的自发组织、自觉调控、结构调控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教育效益,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要能实现管理育人作用的另一个要点就是强调学校要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优秀的学校不是被管出来的,而是靠制度和文化发展起来的。管理中真正起作用的是管理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人生观。管理文化不仅表现在师生日常不易觉察的语言和行为中,更表现在师生对“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幸福和爱”的自觉刻意追求中。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建设科学、人本的管理文化,使师生都能自觉地遵守规则,积极幸福地工作或学习。作为学校班子成员要真正理解“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内涵,培养学校成员建设性地挑战自我和他人的意识,引导师生不断反思自我,多听质疑,检验、改进自己的想法,促进个人能力、水平的提升,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积极促进每一个人的自主发展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促使每一个人能自觉地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演绎学校管理文化的新亮点。 2 校园文化建设为实现教书育人营造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能为实现教书育人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是学校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本因素。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化发展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走内涵式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建设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教师文化,对锻造优秀教师团队有积极作用。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职业、学生、教育教学等一系列问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师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教师行为风范以及师德水平等。学校要通过师德培训、校本研修等方式加强对教师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来建设先进教师文化,锻造优秀教师团队。同时学校要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在全校教师中建立起既鼓励竞争又提倡合作、既鼓励个别冒尖又促进整体提高的管理机制,营造开放、人文、民主、创新的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要通过打造一批“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稳定和扩大骨干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严把师德关、学习关和业务关,通过建设激励性培养制度,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福利待遇等给教职员工奋斗予以动力与压力,促进教师自我追求,自主发展;通过加强校本培训,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步伐,加大“名师工程”的建设力度和研究性学习与选修课的组织和管理力度,为教师展示自我才华和本领提供一个舞台,从而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上述这些措施,必然有利于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实现学校既定的目标。 3 校园文化建设为实现环境育人提供重要保障 一所学校要具有人文精神,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整洁、美观、高雅的学校环境有益于学生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高。一是学校要始终注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以“弘扬人文、塑造自我”为宗旨,因地制宜地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空间。二是以艺启德、以艺启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学校文艺体育科技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学校一方面要深入开发课程资源,依托教学内容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各种艺术周、艺术节活动,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搭建平台,丰富学生文化体验,让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健康成长。 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教育、科研及管理活动健康有序开展,而且可以使校园生活更加丰富,使每个生活在校园里的人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它能更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更好地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新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

03-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中国生态经济网来源:南宁市环保局网站 前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南宁市生态环境,是改善投资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我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确保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完成,需要有一个具有长期指导作用并能广泛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为此,我们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广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广西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指导下,制定本规划,并纳入南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这对于作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府南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南宁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制定。 本规划确定规划期为3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从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本规划对全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规划,主要包括: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石漠化,防治酸雨,机动车尾气治理,噪声达标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土地、天然林、珍稀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保护,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水资源保护等。 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概况 南宁市地处南亚热带,广西南部偏西,在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2′~23°32′之间,属南亚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约1246毫米,常年平均气温21度左右。全市面积10029平方公里,辖兴宁、新城、永新、城北、江南五个城区以及郊区、邕宁县、武鸣县。1999年全市总人口281万,壮族占63%,市区人口为128万。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资料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1。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3。(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4。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申报书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请示 省财政厅: 近年来,在省市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院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实施人才强院、特色兴院、多元发展、强项带动的发展战略,狠抓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我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育人”的理念,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纲要》,顺利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经过努力,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内容体系和工作机制。学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荣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建设,优化校园环境文化,提升校史教育和大学生艺术实践的层次和水平,我院拟实施由校园电子屏安装工程、雕塑制作安装工程、校史馆建设工程、“名人堂”建设工程、大学生艺术团5个子项目组成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78.27万元。项目建设期限为一年。项目完成后,将使我院环境育人的氛围更加浓郁,校史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艺术实践的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由于我院还处于建设发展时期,资金十分困难,严重困扰着学院该项工作的进展,为此特向省财政厅申请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资金300万元。 妥否,请批示。

附件: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申报书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5月7日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申报书 一、我院办学基本情况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由原陕西省渭南中医学校、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合并组建,悠久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建的“同州实业中学堂师范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培养出了如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陕西省原副省长王双锡、陕西省教育厅原厅长张克俭、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陈吾愚等知名校友。学院中药文献研究员刘寿山编撰的400余万字专著《中药研究文献摘要》开启了近代中药研究的先河,是继《本草纲目》之后我国又一部综合性中药文献巨著,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目前,我院校园占地面积880亩,建筑面积29.5万平米,图书馆藏书83万余册,教学用计算机980台。附属医院1所。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91个,其中中、省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14个。有专任教师519人,具有高级职称192人,其中博士45人、硕士218人、“双师”素质教师233人。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256人为兼职教师,聘请客座教授4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万人。 学院下设护理、医学、师范、农学、经济管理、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和继续教育8个二级学院,开设临床医学、护理、中医学、中药、英语教育、学前教育、畜牧兽医、园林技术、会计、旅游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内容 下面内容详细介绍: 生态文明决策制度生态文明建设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全局高度通盘考虑搞好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地区重大事项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贯穿和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生态文明评价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目标体系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等内容作重点纳入目标体系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探索建立体现自资源生态环境价值资源环境统计制度探索编制自资源资产负债表 生态文明管理制度1.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2.健全国家自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行使全民所有自资源

所有者职责 3.完善自资源监管体制统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4.统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实行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污染物总量控制使污染减排与行业优化调整、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紧密衔接5.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实施更加严格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6.依法依规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开展政策环评、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建立健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机制7.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建立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8.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对野生动植物、生物物种、生物安全、外来物种、遗传资源等生物多样性进行统监管9.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行奖促保把良好生态系统尽能保护起来、休养生息优先保护水质良好湖泊10.继续深化绿色信贷、绿色贸易政策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评级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衔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高环境风险行业全面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11.健全听证制度对涉及群众利益规划、决策和项目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鼓励公众检举揭发环境违法行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培育和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生态文明考核制度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成效指标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指标考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1)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 “十四五”规划将继续部署生态环境管理,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制、生态文明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全面优化土地开发布局,调整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综合节约。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严格按照“三区三线”要求,实施和加强土地空间利用控制,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空间治理体系,加强空间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并提出了空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方向和原则以及思路和措施。 (2)发展高质量的现代经济 “十四五”规划将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的产业体系。科研成果,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开放、有序、畅通的市场体系,提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配置效率,推进首都绿色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监管有序。高污染、高能耗、生产

方式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将退出市场。实施对外开放和国内开放,加快要素市场的深入开发和开放,建立结构优化、效率提高的全面开放体系。 (3)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十二五”规划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农业科技支撑,继续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强农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村自然资源增值,实现农村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农村发展新格局。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反贫困的内生作用。加强群众,稳定扶贫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促进农村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是一个更实质、更安全和更可行的延续。 (4)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是建立以东、中、西、东北、重点地区和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为重点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分析产业转移的空间结构和经济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

水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水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1、水安全指标体系 (1)城市防洪达标率 指城市防洪能力对应于规划防洪标准的实现程度,反映城市防洪保障达标情况。 (2)城市除涝达标率 指城市除涝能力对应于规划除涝标标准的实现程度,反映城市除涝保障的达标情况。 (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率 是指达标水源地个数/水源地总数。评价对象是为10000人以上人口集中供水的水源地。 2、水资源指标体系 (1)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 指工业用水量与工业增加值的比值,反映工业用水效率效益水平,为逆向指标。 (2)供水管网漏损率 指供水管网漏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 (3)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 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器具数与总用水器具之比。 (4)再生水回用率 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量与处理量的比值,反映污水回用情况。 3、水环境指标体系

(1)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率 是指污染物(COD、氨氮)实际入河量小于限制纳污量的水功能区个数比例。 (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数与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应达标数的比值,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 (3)污水集中处理率 指集中处理污水量占废污水产生量的比值。 4、水生态指标体系 (1)水面率 指试点范围内水面面积占试点范围总面积的比值。 (2)水土流失治理率 指已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域面积与应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域面积的比值。 (3)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指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而必须维持的最小流量。 (4)水生生物多样性 指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 (5)河道有效整治率 指经疏浚后引排畅通,基本达到原设计标准,同时建立了河道轮浚机制,河道长效管护到位的河道占所有河道总数的比值。 5、水景观、水文化指标体系 (1)国家级涉水保护区、景区

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创建县级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xx县xx学校 xx年5月27日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xx县xx学校创建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xx县xx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文明校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扎实有序,成效显著。现将我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xx县xx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位于华电有限责任公司xx发电厂家属区内,始建于1991年,2006年划归xx县教育局,属孙镇学区,公办性质。学校目前设有21个教学班,在编在岗教职员工68名,学生931名,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21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4.1%;拥有xx县名师2人,县级教学能手6人,xx县骨干教师5人,县级优秀教师14人。学校先后荣获了陕西省“平安校园”、渭南市“标准化学校”、xx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集体”、渭南市“德育示范校”、渭南市“平安校园示范校”、第二十届青少年五好公民教育读书活动“先进集体”、xx县“校外活动先进单位”、xx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年比一年扎实,一年比一年进步。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文明校园工作格局 1、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创建文明校园的根本保障,为加强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韦天罡(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总体规划) 副组长:唐雪利(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管理) 杨美婷(负责教育教学) 成员:高育红(负责班级管理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张文娟(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 党娟(负责教学科研) 袁继红(负责校园安全) 韩茹珍(负责社团活动)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深化学校内部管理。 学校强化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通过教师代表委员会,对学校的重要事务进行领导、决策和监督。我们先后制定了《xx 县xx学校章程》、《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把“人文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中,让师生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3、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思想先进,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实施意 见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眉山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12.03 【实施日期】2015.12.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单位、部门: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关乎眉山实施“两大决战”、实现“两个率先”的长远大计。为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现就我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市三届六次党代会、市委三届二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市三届六次人代会精神,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考核机制和岷江流域眉山段生态补偿机制,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为重点,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改善大气、水环境质量,充实基层环保监管力量,提升环保工作水平,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再上台阶。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考核机制。 大气污染防治既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眉山发展环境、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标PM10逐年上升,形势严峻。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情况考核办法》(环发〔2013〕107号)要求,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考核机制,对于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意义重大。 1.建立科学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考核体系。以各区县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设立考核体系。空气质量考核指标为眉山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年度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燃煤控制、燃煤小锅炉整治、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城市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防治、建筑节能与供热计量、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大气环境管理等方面。 2.严格组织实施考核。由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发改、经信、公安、财政、住建、城管等部门参与,每年考核一次。考核采用百分制,根据考核得分评定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等次。 3.加强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报经市政府审定后,作为对各区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安排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加大支持力度,不合格的予以扣减。 4.建立问责追究制度。对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等次的地区,暂停该地区除民生与节能减排项目外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由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环境保护局)约谈区县党委、

陕西省语言文字标准化学校标准

附件一:陕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标准 检查项目评估要素评分标准评估分值 A 组织管理(30分)A1 组织领导 (15分) A1.1 能积极宣传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 2分A1.2 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中有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2分 A1.3 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语言文字工作要求与措施1分 A1.4 学校应明确语言文字工作分管领导,有工作机构与专兼职工作人员3分 A1.5 学校有高效运转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与工作机制2分 A1.6 学校能确保语言文字工作专项经费2分 A1.7 学校每学期(年)有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2分 A1.8 学校领导与职能部门能重视并带头组织语言文字科(教)学研究1分 A2 工作制度 (15分) A2.1 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校务会议议事日程,并根据需要召开专题会议,学校分管领 导能经常与语言文字职能部门专题研究语言文字工作 2分A2.2 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估中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有明确要求和评价指标2分 A2.3 学校应加强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校内外宣传,积极组织好每年的推普周活动2分 A2.4 学校对师生积极开展普通话和汉字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试,并积极开展计算机测试,相 关人员应达到规定等级要求 2分

检查项目评估要素评分标准评估分值A2.5 学校在对教师业务考核、职务晋升、师生评优评先中有明确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1分 A2.6 学校在聘用教师时应对普通话水平有具体要求,实行教师普通话等级证书持证上岗 制度 1分A2.7 学校在师资培训中应加强对各科教师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要求明确、制度落实1分 A2.8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有明确要求,制度健全,并建立有效监测制度,发现问题能及 时改正 1分A2.9 学校应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公共场所社会用语用字(含外文)情况的检查(啄木鸟行动)1分 A2.10 学校应结合学年语言文字总结对语言文字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个人进行表彰奖励1分 A2.11 学校有规范的语言文字工作档案、规章制度和工作记录及相关活动记录、音像资料1分 B 教育教学管理(50分)B1 教育教学 (30分) B1.1 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3分 B1.2 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并结合实际和社会需求制定学生 语言文字能力达标要求,认真落实。 5分B1.3 学校应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结合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生德育(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各种传统及革命节日,开展多种经典诵读、传承文明 5分B1.4 学校积极开展汉语拼音、普通话、口语交际、规范汉字书写专门课程,中小学积极创建 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 5分B1.5 开设语言文字拓展型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4分 B1.6 加强汉语拼音教学、积极探索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4分 B1.7 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4分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初稿二-征求意见稿)

东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初稿)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背景 生态文明是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省委、省政府把建设生态强省作为建设美好安徽的重大战略,市委、市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池州发展的重大决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作出的重大部署。 第一节优势条件 多年来,我县一直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形成一系列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先后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县”、“安徽省科学发展县”、“全国绿化先进县”等称号,为加快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1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4.6:45.2:30.2。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工业强县步伐加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9.7 亿元。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商贸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等发展迅速。。

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6972元和6947元。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城乡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事业、残疾人事业、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3.交通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安庆长江大桥、铜九铁路、沿江高速、济广高速建成通车,望东大桥开工建设,铁路、公路、水运的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东至已成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的节点区域,具有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 4.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东至是首批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试点地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8.7%。境内有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风景胜地历山、森林公园天台山、文化古镇东流镇、皖南山区最大的东坞山瀑布群等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 5.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全县建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4个,建成国家绿色食品(稻谷)标准化原料基地、省级农业生态示范县、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63个农产品获“三品”认证。主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香隅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场投入使用。农村建成“三池一改”沼气池 1.45万口,沼气服务网点115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实施节能降耗工

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

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 为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切实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全面科学客观的指标体系和工作考核办法,根据《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有关要求,现就我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及工作考核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考核内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提出的任务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进行量化,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六城联创”相结合,与生态市建设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明确目标,各负其责,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努力使丽水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实际和着眼长远相结合原则。充分考虑我市实际发展现状,提出符合实际的指标数据,同时结合考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进程,以发展的眼光来设定远期指标。 2、定性要求与定量要求相结合原则。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在具体的实践中,要 -1-把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定进行任务化和指标化,使目标更加明确,操作更加到位,不断丰富建设成果。同时,要以生态文明引导社会进步,从战略高度推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分步实施和分段监测相结合原则。按照《纲要》的部署,将生态文明战略目标分阶段来考核,按每个阶段完成目标情况进行监测,现阶段主要量化至2012年的指标任务。

(三)考核内容 本考核主要针对各县(市、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着重从宏观层面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监测全市整体推进情况。 二、指标体系构成 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指标包括生态经济、生态集聚、生态设施、生态涵养、生态文化等5个方面,共33项指标,意在从整体上监测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及工作成效(具体指标见附表)。 1、生态经济。主要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 2、生态集聚。主要从山区农民异地转移、整村搬迁、城镇化、城镇登记失业率、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数、4A级以上景区建设、园区及功能区产值占比等方面反映人口、资源及产业集聚状况。 -2- 3、生态设施。主要以固定资产投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工业固物综合利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指标反映生态设施建设状况。 4、生态涵养。主要从单位GDP能耗、COD排放量、SO 2排放量、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等方面指标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及保护成效。 5、生态文化。主要包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十五年教育普及率、创建卫生强县、创省级生态县(市、区)、创省级生态乡(镇)、创市级生态文明村等指标。 三、具体考核办法 1、基本分为100分。

(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弘扬铁军精神 培育吃苦品质

弘扬铁军精神培育吃苦品质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吃苦奉献教育工程的实践 摘要:针对吃苦奉献精神已成为铁路企业用人的“第一准则”,而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对吃苦奉献精神的准确理解和充足准备这一问题,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下称“陕铁职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铁军精神,通过深化系统认知教育、坚持半军事化管理、实施震撼心灵教育、整合学生社团资源、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系列措施,着力构建吃苦奉献教育“五个平台”,形成全面、系统的吃苦奉献教育体系。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培育了学生“苦得、累得、饿得、受得”——“四得”良好精神品质,铸就了以“吃苦奉献、拼搏争先”为核心内涵的陕铁职院精神,营造了浓重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培养铁路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目标与思路 “吃苦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特别是青年人的基本素质和必备美德。但是,现在的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吃苦奉献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存在着不能吃苦、追求享乐、责任感不强、纪律观念差等诸多问题,缺乏吃学习之苦,吃生活之苦,吃心理之苦的精神,更缺乏到艰苦环境工作的思想准备,这成为制约他们成人成才的“瓶颈”。 陕铁职院围绕工程办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根植于铁路、公路等施工现场这一艰苦行业,工作地点流动,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毕业生多在偏僻落后、穷山僻壤的地区奉献青春。工程一旦开工,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根本就没有节假日,下大雨时成了他们唯一的休息时刻;有些工序如水下混凝土灌注等必须是24小时连续不间断作业,材料试验要求在固定的时间点进行监测,无论这个时间点是白天还是晚上;测量时都是顶着烈日、迎着风沙,一个工程下来,全都成了非洲黑人。工作性质决定了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施工单位把学生是否能吃苦奉献作为用人“第一准则”,甚至优先招聘来自农村的学生,认为农村的学生能吃苦、肯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015.5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三大类型的制度:政府监管性制度、市场主体交易形式的制度、救济性制度。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途径是落实政府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理顺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推进试点实践。 关键词:生态文明,意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量涌现,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我们生活的环境却日益恶化,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危险因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产出背后都有一个成本问题。降低成本,是决定经济运作成功与否及能否继续的根本性问题。但是,前几十年,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在产出并不很高的同时,却惊人地消耗着人力、物力资源。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3]。我们党把握规律,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1 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娄山关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发展规划

依托娄山关红色旅游景区及现有乡村避暑品牌,以高品质休闲度假为核心的集避暑度假、康体养生、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西部知名的综合型避暑旅游目的地。 委托客户:遵义市红色旅游集团 项目区位:北扼巴蜀,紧控川黔咽喉,沟通南北,贯穿东西的交通要冲,川渝黔金三角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规模:涉及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娄山关风景名胜区),一个省级森林公园(娄山关省级森林公园)和3个乡镇(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板桥镇,桐梓县娄山关镇),规划面积约128平方公里。 完成时间:2014年 核心资源:垄断性红色资源;娄山关风景名胜区;颐养型避暑气候;典型性田园乡村。 项目类型: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之一(建设发展规划) 规划成效:重塑了娄山关形象;项目进入投资开发起步阶段。

发展目标: 本项目涉及旅游发展、小城镇建设、产业融合,所以目标定位也从这四个方面展开。旅游层面: 国家5A旅游景区 国家级避暑疗养旅游区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产业层面: 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文化层面:

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 城镇建设层面: 旅游驱动型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总体定位: 依托娄山关红色旅游景区及现有乡村避暑品牌,以大项目为抓手,构建以红色旅游为基础,以乡村避暑为特色,以高品质休闲度假为核心的集避暑度假、康体养生、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西部知名的综合型避暑旅游目的地。 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的综合产业区。 形象口号: 漫道娄山关自在休闲地

核心思路 联动借势成就红色经典:将娄山关与遵义其它三大红色景点联动,共同塑造遵义精神,成就红色经典; 多元体验打造区域休闲胜地:配套度假产品,瞄准专项休闲市场形成休闲消费集聚区; 高端引领树立区域度假标杆:产业补给之需——乡村旅游初期以避暑旅游为导向,以中低档产品占领市场,配套相关服务产业导入。但过分依赖“凉爽”气候牌,产业的系统构建不强、缺乏配套及相关,辐射带动性较弱;后起借势之需——乡村避暑度假品牌已逐渐打响,产品档次先起大众,后指高端,需弥补中高端市场空白。针对遵义和重庆市场,大力发展旅游地产、旅游商贸,满足度假与商务会议等需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