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课文原文
- 格式:doc
- 大小:14.38 KB
- 文档页数:1
【精品】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类文阅读:14自相矛盾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回答问题。
疑邻窃斧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
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1)视其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掘于谷而得其斧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节选自《列子·汤问》第七章4.用“\”画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5.“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6.两小儿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两小儿为什么笑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看挖2.后来,再观察邻居家的孩子,就觉得他的动作态度、一言一行都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课文原文
15.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
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
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
_________
①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
②[鬻]卖。
③[陷]穿透。
④[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