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片过敏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 格式:pdf
- 大小:182.88 KB
- 文档页数:2
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探讨林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武汉430071【摘要】目的:探究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莫西沙星治疗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这100例患者的 临床资料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探究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莫西沙星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 应用于感染的治疗中。
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肝胆系统反应、低血糖反应、急性过敏 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莫西沙星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临床为患者实施治疗 时,应加强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莫西沙星;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莫西沙星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属于喹诺酮类药物,在 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呼吸道病原菌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1]。
患者在接受莫西沙星治疗的过程中,较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情 况,从而对患者经莫西沙星治疗的效果造成影响[2]。
因此,加强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分析,对提高临床 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本文主要对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情况 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作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莫西沙星治疗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 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
对这100 例莫西沙星治疗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
包括性别、年 龄、感染等情况。
1.2方法对这100例莫西沙星治疗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包 括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范围、住院时间、感染情况以及不良 反应情况。
2 结果这100例莫西沙星治疗患者中,存在男性患者62例,女 性患者38例,患者的年龄为17. 5〜70岁,年龄平均值为(55. 20±9. 13)岁;住院时间为2〜90天,住院平均时间为 (32. 20±7. 17)天;100例患者中,结核杆菌感染患者1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9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32例,呼吸 道感染患者37例。
口服莫西沙星引起1例严重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摘要对我院1例莫西沙星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氟喹诺酮类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FQNS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ABSTRACT A case of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caused by oral moxifloxacin in our hospital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of fluoroquinolones were summarized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and safe use of this kind of antimicrobial agents.KEY WORDS moxifloxacin;fluoroquinolones;adverse drug reaction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正常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ADR的发生原因有药物因素、机体因素以及用药不合理、饮食、合并用药等其他因素。
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NS)药物以其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使用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交叉耐药现象较少等特点,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在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处方量仅次于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然而,随着FQNS临床大量应用,由于这类药物自身的药理特点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日益增多,ADR的发生率逐渐升高[1]。
本文通过对我院1例莫西沙星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FQNS药物ADR的发生特点,及时提供给临床,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FQNS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2]。
莫西沙星引起过敏1例分析发表时间:2013-06-07T10:32:30.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容世健[导读] 据统计,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占其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的25%。
容世健(广西钦州浦北县人民医院 535300)【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328-02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4岁,因“双肾造瘘术后1月,发热半天”于2012年9月25日11:35急诊入院。
既往于20年前外伤入院检查时发现双肾多发结石,偶有腰部胀痛,可自行缓解,2012年6月29日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6月30日行双肾穿刺造瘘术、术后留置双肾造瘘管至今,7月25日行右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术+双J管置入术。
入院诊断为:1.梗阻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CKD4期2.尿路感染3.电解质紊乱(低钠、低氯、低钙)4.上呼吸道感染5.中度贫血。
患者入院先后给予头孢他啶、氨曲南抗感染,盐酸氨溴索祛痰、雾化吸入等治疗,患者连续2次尿培养(右肾造瘘液)细菌培养:粪肠球菌,对莫西沙星抗敏感,给予莫西沙星0.4g,ivgtt,qd抗感染治疗。
患者诉静滴莫西沙星时出现静滴部位(右手背)皮肤瘙痒明显,并延静脉通路逐渐蔓延右前臂,考虑对莫西沙星过敏,予停用,停药后皮肤瘙痒症状自行消失,因此考虑莫西沙星引起的皮肤瘙痒可能性大。
2 讨论患者用药后出现静滴部位(右手背)皮肤瘙痒是莫西沙星引起的过敏反应。
2.1 患者出现静滴部位(右手背)皮肤瘙痒与莫西沙星的关系2.1.1 患者入院后给予头孢他啶、氨曲南、氨溴索等药物治疗,未出现皮肤瘙痒。
给予莫西沙星静滴时,出现静滴部位(右手背)皮肤瘙痒,并延静脉通路逐渐蔓延右前臂,予停药后,皮肤瘙痒症状自行消失. 因此考虑莫西沙星引起的皮肤瘙痒可能性大。
2.1.2 据统计,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占其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的25%。
莫西沙星制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调查分析目的评估莫西沙星制剂在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抽取2014年3月24日~30日我院住院患者的医嘱,统计和分析其中莫西沙星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
结果使用莫西沙星制剂的患者共44例,其中单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患者14例,单用盐酸莫西沙星片患者22例,另外8例患者接受序贯疗法(注射液→片剂)。
发现莫西沙星潜在相互作用的医嘱,但经药师合理用药指导后避免了不良事件发生。
莫西沙星针剂与片剂的切换意识尚需进一步加强。
结论莫西沙星制剂在临床使用总体合理。
药师通过医嘱审核、用药指导和药物经济学知识的宣传可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标签:莫西沙星;合理用药;处方点评莫西沙星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保持其抗革兰阴性菌活性的基础上,增强了其抗革兰阳性菌、非典型病原体和厌氧菌的活性,且细菌耐药性低。
莫西沙星具有口服吸收迅速,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组织穿透力强,半衰期长等特性。
该药不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原药经肝、肾双相排泄[1]。
莫西沙星片和注射液分别于2002、2004年在我国上市并得到广泛应用。
曾艳等对2007年~2011年北京地区莫西沙星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分析发现,共计1416例莫西沙星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其中严重报告106例,新的严重报告18例;其中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事件占73.2%,片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占26.3%,注射液序贯口服占0.5%[2]。
我们随机抽取2014年3月24日~30日我院住院患者的医嘱信息,以莫西沙星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切入点,考察此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分析药品联用的合理性,以期为规范化药事管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药房管理子系统中查阅2014年3月24日~3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的住院药房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物医嘱,选取使用莫西沙星制剂患者的医嘱,并调取该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住院期间所有用药信息,分析莫西沙星制剂及与其他药品联用的合理性。
阿莫西林致过敏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道
郭彦青;王敬萍;王日军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8(016)022
【摘要】阿莫西林为常用口服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其导致过敏性休克且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极为罕见,我院曾成功救治1例病人,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病人,男,65岁,因口服阿莫西林后意识障碍2h入院。
既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房颤动2年。
吸烟史50余年,20支/天。
少量饮酒。
病人3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无胸痛、心悸、气短、恶心、呕吐及肢体活动障碍等,自测血压最高为180/120mmHg(1mmHg=0.133kPa),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及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总页数】1页(P3400)
【作者】郭彦青;王敬萍;王日军
【作者单位】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太原030024;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太原030024;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R256.2
【相关文献】
1.阿莫西林致过敏性休克5例报告 [J], 李晓红
2.口服阿莫西林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护理体会 [J], 李年珍;郜雅琪
3.临床药师参与阿莫西林胶囊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药学服务 [J], 张蓓蓓
4.注射用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J], 赵平
5.阿莫西林导致过敏性休克国内文献分析 [J], 孙旌文;黄晓东;李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生亲历莫西沙星严重过敏后的教训:我终于背全了这11种不良反应先来看两位同行在论坛上分享的莫西沙星过敏经历:@ 微**:因扁桃体发炎自己给自己配了莫西沙星(0.4 g/片)等,服药后出现出冷汗、呕吐、呼吸急促、四肢麻针感等不良反应,经过补液、地塞米松静推、吸氧等对症处理后缓解。
▶对于这次过敏反应,站友做了自我总结:1. 想当然的按照以往所谓的经验随便用药(之前用过2 次莫西沙星,均无过敏反应发生), 没有请专业人士看过后再用药。
2.对于两种药的配伍禁忌了解不清楚,也不排除同时要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3.不要以为自己在医院工作很懂,术业有专攻,生命只有一次,用药要谨慎。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莫西沙星。
1999莫西沙星年首次在德国上市,先后在英国、美国、墨西哥应用。
2002年在我国正式上市并广泛应用。
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大,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虽然绝大多数为轻中度不良反应,但亦有莫西沙星所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
莫西沙星属于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除外)、非典型致病菌和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此外,其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和军团菌也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
一提到莫西沙星,你会首先想到它的哪些不良反应呢?有没有想过这些不良反应严重可致死呢?心脏毒性莫西沙星的心脏毒性表现为 Q-T 间期延长 (特别是低血钾症患者)、心悸、心动过速、血管扩张等,罕见的引起室性快速心率失常、晕厥、高血压、低血压等。
因此,基于安全考虑,下列患者应禁用莫西沙星:先天性或证明有获得性 QT 间期延长患者;电解质紊乱,尤其是未纠正的低钾血症患者;有临床意义的心动过缓患者;有临床意义的心力衰竭并伴有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患者;既往发生过有症状的心律失常患者。
此外,可能引起 Q-T 间期延长的药物有:抗心律失常ⅠA 类、Ⅲ 类药(奎尼丁、胺碘酮、索他洛尔)、西沙必利、红霉素、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均可能导致患者Q-T 间期延长,与莫西沙星联用会使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增高。
1例莫西沙星引起中枢神经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盐酸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氯化钠注射液为第四代广谱8-甲氧基喹诺酮类抗菌药,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能迅速分布到各组织,抗菌谱广,杀菌力强。
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非典型病原体及厌氧菌具有抗菌活性。
常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
在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等指南与共识中均推荐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然而在广泛应用的同时,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
现将1例盐酸莫西沙星致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汇报,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患者男,92岁。
主因“咳嗽咳痰5天,加重伴发热1天”入院。
患者5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咳嗽咯痰,无明显昼夜差别,痰量较多,以黄脓痰为主,不易咯出,无痰中带血。
自感下肢乏力,食欲减退。
自服消炎药及化痰药物(具体不详)两天效果不佳,一天前自觉有发热,自测体温38.6 ℃,至我院门诊呼吸科就诊。
胸片提示:右肺炎症伴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可能。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1%,C-反应蛋白102.1 mg/L。
门诊拟“右肺炎症伴胸腔积液”收入病房。
体温36.6 ℃,脉搏为80次/min,呼吸频率为20 次/min,血压110/80 mmHg,末梢氧饱和度92%(未吸氧)。
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粗,右上肺可及湿啰音。
心率为80 次/min,律不齐,可及早搏心率8~10 次/min。
与无阳性体征。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平时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具体用法用量不详),血压控制范围140/80 mmHg,有糖尿病病史15年,平时未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情况不详。
否认传染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109/L,红细胞4.55×101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1%,血小板257×109/L。
医疗医务标准化盐酸莫西沙星片剂致不良反应用药情况分析■ 岳红霞1 张亚飞2 宗 冉1 杜亚楠1(1.济宁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摘 要:目的:分析盐酸莫西沙星片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收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内的盐酸莫西沙星片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结论:加强盐酸莫西沙星片的不良反应监测研究,做好上市前的药理毒理分析和药物试验并进一步完善药品说明书警示内容,规范临床用药。
关键词:盐酸莫西沙星片,药品不良反应,分析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6.051Analysi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Caused by Moxifl oxacin HydrochlorideTabletsYUE Hong-xia1 ZHANG Ya-fei2 ZONG Ran1 DU Ya-nan1(1. Jining 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 Center; 2. Ji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moxif loxac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and promote rational clinical medication. Methods: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 caused by moxifloxac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in the National 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 System are collected, and relevant literature materials are searched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 Conclusion: It is useful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moxifl oxac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conduct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toxicological analysis and drug testing before marketing,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warning content of drug instructions to standardize clinical medication.Keywords: moxifl oxac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alysis0 引 言盐酸莫西沙星为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类较新的半合成抗菌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药物过敏导致死亡1例马文翔;官大威;李如波;赵锐;任鹏【摘要】@@ 1案例rn1.1简要案情rn某男,50岁,某日因头晕、恶心到医院就诊.经检查,予以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后好转.第二天,患者到个体诊所要求继续治疗,医生先后予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0mL、红花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滴注结束,红花注射液剩约20mL时,患者突然出现身体发冷、四肢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家属立即拨打"120",经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27)003【总页数】2页(P230-231)【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心肌梗死;过敏反应;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作者】马文翔;官大威;李如波;赵锐;任鹏【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41.1 简要案情某男,50岁,某日因头晕、恶心到医院就诊。
经检查,予以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后好转。
第二天,患者到个体诊所要求继续治疗,医生先后予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0 mL、红花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滴注结束,红花注射液剩约2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身体发冷、四肢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
家属立即拨打“120”,经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
1.2 尸体检验1.2.1 尸体解剖尸体冷冻保存,于死后3d进行尸体解剖。
身长165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
尸斑呈暗紫红色。
蛛网膜下腔血管扩张、淤血,双侧椎动脉、大脑基底动脉环血管管壁弥漫性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左冠状动脉主干、左旋支、前降支中上段及右冠状动脉主干管壁全程较广泛性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前降支及分支均多处管腔狭窄达Ⅳ级。
口服莫西沙星过敏后误诊一例1病程及用药患者,女,55岁,咳嗽,痰多不能睡眠,使用头孢噻肟、头孢呋辛、阿莫西林等治疗两周后效果不佳。
于2009年3月6日10:00前往医院就诊,患者午餐后13:00给予氯雷他定片10 mg,口服,1次/d,无异常,15:00给予莫西沙星(拜复乐,德国拜尔公司,生产批号:115454)0.4 g,口服,1次/d,20 min后感觉胸闷气短,勉强耐受至第2天症状仍未好转,去医院复诊。
经查脉搏细弱,血压偏低,呼吸困难,短时间意识丧失,入院诊断为冠心病(CHD),收心内科,吸氧,接心电监护,血压10.7/7.3 kPa,心率45次/min,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20 mg∶100 mL),诺和灵30注射液2 U,静滴,泵速15 mL/h,2次/d;泮托拉唑针40 mg,静滴,1次/d;头孢他啶针3 g,利巴韦林针0.4 g,静滴,2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氯吡格雷片75 mg、美托洛尔片12.5 mg,口服,3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口服,2次/d。
午夜0点因痰液窒息,给予地塞米松针5 mg,静滴。
第2天清晨抽血时发现患者皮下有大量出血点,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加氨溴索注射液150 mg,静滴,1次/d。
第3天查房时发现患者头痛不能耐受,停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加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氯化钾缓释片1.5 mg,口服,1次/d;异丙托溴铵溶液500 mg,雾化吸入,1次/d。
夜间剧咳几乎窒息,服茶碱缓释片0.1 g、可待因30 mg、氯苯那敏片8 mg。
第4天呼吸科会诊后,抗菌药改为阿奇霉素针0.5 mg,1次/d,静滴。
第6天夜间再次因剧咳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溶液500 mg,甲强龙针40 mg,地塞米松针10 mg。
第7天呼吸科再次会诊后,抗菌药改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针2 g,2次/d;加痰热清注射液20 mL,1次/d,静滴。
期间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2-6导联ST段压低0.05~1 mm,心脏彩超未见异常,心肌酶、肌钙蛋白Ⅰ不高,不能确诊为心脏病,肺部CT诊断为支气管炎。
口服莫西沙星致过敏性休克1例及文献复习
王美英;卓惠长;曾昭全;赖国祥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年(卷),期】2011(16)7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住院号:326559,既往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否认其他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2010—12—25因“咳嗽、咳痰”于本院门诊查胸部CT示:左上肺结节影,诊断为“肺部阴影待查”,给予口服莫西沙星(拜复乐,德国拜耳公司生产,批号:119659)0.4g每日1次,
【总页数】3页(P788-790)
【关键词】莫西沙星;过敏性休克;文献复习;口服;药物过敏;胸部CT;肺部阴影;拜耳公司
【作者】王美英;卓惠长;曾昭全;赖国祥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药学科;福州肺科医院药剂科;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9
【相关文献】
1.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致过敏性休克1例及其文献复习 [J], 唐艳;魏进旺
2.口服莫西沙星致过敏性休克1例/阑尾黏液腺癌误诊1例/双子宫交替怀孕至避孕失败1例 [J],
3.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致过敏性休克1例及其文献复习 [J], 唐艳;魏进旺
4.口服莫西沙星致速发型超敏反应一例并文献复习 [J], 罗凌;张运剑;戴丽;王艳霞;梁建华;夏国光
5.口服阿莫西林胶囊致过敏性休克1例与文献复习 [J], 崔长富;谷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莫西沙星致全身皮疹的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病例分析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使用广泛,为呼吸系统常用药物,对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抗菌谱覆盖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菌谱广,抗菌性强,不易耐药,每日剂量一次给药的优点。
[1,2]各种喹诺酮类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常见以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及过敏性休克为表现的速发型超敏反应,以及少见的延迟性斑丘疹、重症多形红斑、表皮坏死溶解、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肝功能损伤等过敏反应[3,4]。
莫西沙星引起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较其他喹诺酮类药物可能更高[5]。
临床观察到的莫西沙星过敏反应多在输注过程中或用药后1d内多见,即以速发型为多见。
本例患者引发全身大面积皮疹是在应用莫西沙星注射液后第8天出现,在临床上非常少见。
本文就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莫西沙星注射液导致全身皮疹的迟发型过敏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病例情况1.1病例资料患者老年男性,66岁,身高170cm,体重57kg,血压163/93mmHg。
因“咳嗽、咳痰、气促1月余”入院。
CT示肺部感染。
10年前诊断为“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未规律降压。
3年前因“胸痛”诊断为主动脉夹层。
吸烟30年,每日30支,已戒烟3年。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诊断:1.肺部感染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3.胸主动脉夹层及钛网内置术后1.2诊治过程患者咳嗽、咳痰、气促1月余,炎性指标WBC,N%上升,影像学示肺部感染,诊断明确,予以莫西沙星0.4gqd(8.17-8.24)抗感染治疗,患者合并高血压,予以厄贝沙坦0.15gqd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47.4mgqd三联降压(8.17-8.26)治疗。
患者于8.24日突发全身皮疹,瘙痒难耐,医嘱排除疾病因素确定为药物引起,临床药师通过医嘱重整,结合患者情况以及皮疹发生的时间、严重程度,确定为莫西沙星引起的超敏反应。
医嘱予以停药,此时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缓解,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抗感染8天,无发热,炎性指标恢复正常,暂停药不予更换抗菌药物。
中国药物警戒第8卷第11期2011年11月November,2011,Vol.8,No.1193例莫西沙星致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周冰张俊张黎明*(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北京100024)中图分类号:R978.26;R99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29(2011)11-0696-02作者简介:周冰,女,副主任药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通讯作者:张黎明,女,副主任药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E-mail :beijing@摘要:目的分析93例莫西沙星致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探讨莫西沙星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93例莫西沙星致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按人群、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临床使用莫西沙星多数能够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使用,少数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结论使用莫西沙星应严格按药品使用说明书用药,加强用药过程监护,减少药品带来的伤害。
关键词:莫西沙星;不良反应;严重Analysis of 93Cases of Sever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Caused by MoxifloxacinZHOU Bing ZHANG Jun ZHANG Li-ming *(Beijing Center for Drug Reevaluation,Beijing 100024,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general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s ADRs indused by moxifloxacin so as to proc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 retional use of moxifloxacin.Methods A total of 93cases indused by moxifloxacin received from 2004to 2009in Beijing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 The clinical use of moxifloxacin most can defer to the drugs instruction,the minority exists the irreasonabl phenomenon.Conclusion The use of moxifloxacin should strictly accord to the drugs instruction,enhance medication monitoring process,reduce the injury which the drugs bring.Key words:moxifloxacin;adverse drug reaction;severe莫西沙星为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DNA 复制、转录、修复及重组所需的细菌DNA 拓扑异构酶发挥其抗菌作用。
莫西沙星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性分析张远晖【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特点,探讨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问题.方法选取我院肺科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使用莫西沙星(拜复乐)后产生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从药物结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探讨莫西沙星的用药安全性问题.结果在60例不良反应中,有48例以注射方式给药,12例以口服方式给药.其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为:皮肤损害19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18例、心血管系统损伤13例、横纹肌溶解症6例、其他损伤4例.结论临床需要对莫西沙星用药安全性加以重视,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警惕,并定期进行监测与分析,减少莫西沙星使用中发生的安全性问题.【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27【总页数】3页(P107-109)【关键词】莫西沙星;不良反应;安全性【作者】张远晖【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药学部,福建厦门 3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随着临床抗生素耐药率的增加,医生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各种高级抗生素被常规使用。
部分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
但是,副作用也相对较为严重,从而使得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患者对医院的整体印象[1]。
莫西沙星英文名称为Moxifloxacin,其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属于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多将其用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及脊髓炎病毒等所引起的感染疾病,常见的为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生殖系统感染[2-3]。
而随着近几年来,莫西沙星的使用范围扩大,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也相对增多,目前,临床对于该种药物的使用安全性提出了质疑[4]。
我院为了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就以往使用莫西沙星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肺科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使用莫西沙星后产生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