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探讨作者:王永胜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在处理困难气道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40例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手术进行气管插管时采用纤支镜引导插管,对照组不借助纤支镜进行气管插管(采用盲探法),比较两组插管效果并探讨纤支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试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14例,第二次插管成功6例,顺利插管率为70%;插管所用时间(4.3±1.2)min。
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6例,第二次成功的11例,有3例进行了第三次插管,顺利插管率为30%;插管所用时间(6.8±1.4)min;两组的顺利插管率、插管所用时间、创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纤支镜;气管插管;困难气道;盲探法doi:10.14033/ki.cfmr.2017.12.0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2-0036-02手术是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术需要患者行气管插管麻醉,来保证术中患者的呼吸通畅[1]。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但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困难气道[2]。
困难气道是具有5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时遇到了上呼吸道梗阻,或者气管插管时遇到了困难[3]。
据不完全统计气管插管中约有2%~3%的患者存在困难气道,一旦遇到了困难气道会严重影响手术治疗,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4]。
目前临床针对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方法有盲探法、喉罩引导法、逆行性引导法及纤支镜引导插管方法。
本次研究针对纤支镜在进行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40例存在困难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摘要】纤支镜是一种在麻醉中广泛应用的工具,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纤支镜的原理和优势,然后详细探讨了纤支镜在气管插管中的作用及引导步骤。
随后列举了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适用范围。
在文章展望了纤支镜在麻醉中的未来应用,并强调了其在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重要价值。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医疗领域的积极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纤支镜、气管插管、麻醉、原理、优势、作用、步骤、注意事项、适用范围、未来展望、价值1. 引言1.1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通过使用纤支镜辅助插入气管插管,可以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在麻醉中,气管插管是非常重要的手术步骤,一旦插管失败或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观察气道和声门,准确掌握插管的位置,避免误吸和误伤患者的情况发生。
纤支镜的精细度和灵活性使得插管过程更加流畅和安全。
通过了解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原理和作用,掌握插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提高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性。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麻醉手术和急救情况。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的价值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重视,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2. 正文2.1 纤支镜的原理和优势纤支镜是一种特殊的内窥镜,主要由光源系统、光导系统、成像系统和操作系统组成。
其原理是通过光导系统将光源反射到镜片上,形成高清晰度的图像,从而帮助医生观察气管和插管过程中的细微结构。
纤支镜在气管插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清晰的视野,引导插管准确到达气管,并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气道情况。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通过纤维光束传输图像的技术,可以在气管内实时观察和引导气管插管的过程。
在麻醉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 预期困难插管:在某些情况下,如喉结畸形、喉下囊肿或梗阻性睡眠呼吸暂停等,传统的直接喉镜插管可能很困难。
纤支镜可以在视野受限的情况下,准确定位气管入口,引导气管插管的进行。
2. 气管异物:当患者误吸异物而引起气道梗阻时,纤支镜可以用于直接观察异物的位置,并通过纤维光束进行操作,以保证成功取出异物并恢复气道通畅。
3. 气管切开术:在某些情况下,如颈部外伤、气管肿瘤或气管狭窄等,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以确保气道通畅。
纤支镜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实时观察切口的位置和气管插管的过程,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准备好纤支镜、气管插管和适当的麻醉药物。
确保纤支镜的光源正常工作。
2. 麻醉诱导:给患者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其进入无意识状态。
同时给予肌松剂,以放松喉部肌肉。
3. 纤支镜插入:将纤支镜插入患者的口腔,并通过喉咙引导到气管入口。
通过观察纤支镜传输的图像,确定气管入口的位置。
5. 确认插管位置:通过纤支镜观察气管插管的位置,确认是否准确插入气管,并避免误插食道。
6. 固定插管:将气管插管固定在患者口腔内,以防止插管脱出或移位。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的主要优势包括:1. 提高成功率:纤支镜可以在视野受限的情况下准确定位气管入口,大大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2. 减少并发症:纤支镜引导插管过程中可以实时观察插管的位置和过程,减少误伤周围组织的风险。
3. 提高安全性:通过纤支镜的引导,可以避免误插食道和导致呼吸道梗阻的情况,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预计气管插管困难拟行全麻的手术患者30例,经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观察过程是否顺利、成功次数、有无严重并发症等。
结果所有患者一次插管成功,过程顺利,均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在困难气道中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具有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损伤少、风险小、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困难气道;经鼻气管插管;清醒患者手术前气管插管是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盲探法,不易一次成功,特别对困难气管插管,困难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常遇到的难题,在一般患者中插管不成功的发生率为0.05%~0.35%。
本研究提供的方法旨在提高困难气道的插管成功率,在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把插管的方法给予改进,使其插管的风险减少、损伤减少、安全性提高,减少患者在插管过程中的不适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择期需行清醒气管插管的腭咽成形术的OSA患者16例;全麻手术前已知困难气道(有插管困难病史)6例;预测插管困难8例,其中严重颈椎病3例,甲状腺肿瘤压迫气管3例,下颌骨短小颈长者2例。
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5~58岁,术前无精神神经疾病病史,均无严重肝、肾和心脏疾病。
1.2方法1.2.1插管前的准备①患者的准备:因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所以术前一定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征得患者的同意及配合。
向患者家属交代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并书面签写同意书。
②药物及器械准备:选择适宜的气管导管,备好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1%丁卡因、1%麻黄碱、润滑剂及急救药物,接好吸引器,常规检查仪器性能是否完好,确保插管顺利进行。
1.2.2操作步骤术前30min内注射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常规给予芬太尼0.1mg,咪唑安定0.04mg/kg,给予长托宁1mg,抑制腺体分泌。
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探讨目的:探讨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76例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38例,实验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操作,对照组采用Macintosh 喉镜进行操作。
结果:实验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插管时间为(38.65±8.42)s,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4±21.47)s,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8.9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纤维支气管镜,能有效提高一次插管的成功率,且有效缩短插管时间,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标签: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Macintosh 喉镜引言气管插管是确保手术麻醉与安全的前提,但在气管插管中,会对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容易导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气管插管困难患者,还容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1]。
对于气管插管困难患者而言,采用一种安全、有效的气管插管方法至关重要。
为了分析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我院对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76例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ASAⅠ~Ⅱ级。
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32.3±2.2)照组,均为38例。
其中,观察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在21~53岁之间,岁。
对照组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在23~56岁之间,(39.4±3.5)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0 min注射阿托品0.5 mg,进入手术后建立静脉通路,并持续进行SPO2、ECG、SBP监护。
纤维支气管镜在手术室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及护理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fiber bronchoscope,FB)应用在气管困难插管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讨论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56名插管困难的患者在FB引导下的治疗情况及一般资料,统计并分析本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DISR)、插管平均时间(IT)及并发症发生率(COR)。
结果本组患者的DISR为96.4%,COR为0%,IT为(1.7±0.9min)。
结论FB下的经鼻的气管插管的DISR高、所用IT短、COR低,而准备充分、配合默契和术后观察等护理工作对于提高FB下插管的成功机率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标签:FB;应用;护理为研究FB应用于困难插管的患者的插管术中的效果及总结在FB下插管的整体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特回顾分析我科56位插管困难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并同李倩等[1]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于2010年6月~2014年1月于我院治疗,喉镜插管困难,后采用FB下的经鼻插管,男女患者分别48例和8例,年龄(45.2±10.5)岁。
由21~69岁,经检查造成插管困难发生的原因有颈短、骨折、癫痫、外伤分别有45例、8例、2例和1例,其中有40名患者的喉镜插管已经失败,另16名为预测困难,我科治疗的资料与李倩等临床资料比,男女比率、患者年龄、困难原因及插管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且本组病例中的患者数更多、资料更全。
1.2方法1.2.1 FB导插管方法临床选择7.0~7.5mm的气囊气管导管,XZ-5型的FB 行插管,插管时先仰卧患者,并经鼻畅通性较好的一侧,用2%的利多卡因实行麻醉,再给药收缩鼻腔血管。
将插管与FB固定好后将FB缓慢伸入鼻腔中,待FB经过了声门入气管后,推导管入气管,给导管充氣加以固定。
1.2.2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应关注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个阶段,具体如下:①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应保证主要器械及手术工具如导管、FB能够正常使用,保证麻醉药供应充足、保证无菌的手术环境,确保患者的状态、意识能够适应插管;②在手术过程中注意同医师、麻醉师的默契配合,护士应注意使患者处于正确舒适的体位,并立于医师左侧尽量避免干扰医师操作,做好心理干预、FB光源调节、工具传递、装置连接、表面消毒、导管滴油、耐受询问、导管推入、杂物清理等辅助工作,特别应注意FB的插入过程应了解患者的耐受情况、推入导管时应缓慢小心并密切监控患者血压、心率、体征等情况的变化并采取暂停操作或作相应处理;③术后应对患者观察48h以上,同时监控其血压、呼吸状况等情况,观察其是否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
纤支镜在外科手术全麻时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分析周邦红【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在外科手术全麻时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4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口插管失败,采用纤支镜经患者鼻部插入.对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适量药物镇静,纤支镜进入气管之后调节长度,对气管导管予以固定.结果 43例外科手术全麻时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均成功插管,平均时间(4.1±0.9) min,未发生出血等并发症,血氧饱和度超过95%.结论纤支镜在外科手术全麻时困难气管插管的效果好,其视野清晰、操作便捷、损伤较小.【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04【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纤支镜;外科手术;气管插管;应用效果【作者】周邦红【作者单位】463200 河南省确山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外科手术全麻时困难气管插管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发生率在2%~3%,造成喉镜下无法顺利插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头部后仰活动受限,常见于颈椎骨折、颈部瘢痕挛缩患者;解剖畸形,如张口度、头颈屈伸度受限或下门齿移动距离受限等;肥胖;鼻咽部结构异常,鼻咽癌患者放化疗之后会造成组织变硬、移位以及解剖结构变异[1]。
本文通过分析43例患者资料,探讨纤支镜在外科手术全麻时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43例纤支镜辅助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29~81岁,平均年龄(50.6±8.1)岁;插管失败的原因有:脖颈短粗或配胖22例、小颌畸形4例、喉结高5例、头后仰受限6例、舌根后坠3例、张口受限3例。
1.2 方法选择日本进口的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对患者进行操作,对于喉镜下经口插管失败的患者,面罩吸氧5 min,缓解通气不足造成的不良影响。
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探讨
丛庆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㊀116600)
ʌ摘要ɔ目的:研究探讨在临床手术中遇到困难气管插管情况而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45例于本院进行全麻手术前需要插管的患者,
并对这45例患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手术前的气管插管,最后对整个插管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结果:这45例患者在经过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后均插管成功,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无1例出现意外,在术后患者取下气管插管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由于患者自身原因
而在手术前存在困难气管插管,但在临床中应用了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不仅能够提高插管的成功率,最后也能减轻以及减少患者
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中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给予应用ʌ关键词ɔ纤维支气管镜;困难气管插管;应用价值
㊀㊀ʌ中图分类号ɔR4㊀㊀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㊀㊀ʌ文章编号ɔ1674-361X (2017)01-0091-01㊀㊀纤维气管镜在临床中适用于对肺叶㊁
支气管等病变的程度进行观察,在配合TV 系统的情况下还能进行摄影以及动态记录患者病变情况,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发现其病变的开始,是临床中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之一[1].而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都是无法进行常规的气管插管工作的,在这些患者中的气管内有着许多气道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十分粘稠,就需要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将这些气道分泌物抽吸干净,再进行气管插管.而术后,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下,还需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定期对患者进行吸痰工作,加强气道湿化管理等.本院选取45例患者进行困难气管插管的观察,现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45例进行全麻手术前需要插管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对本项研究知情的情况配合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管插管.这45例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为28-75岁,平均年龄为(38.41ʃ8.12)岁;男性平均体重为(67.11ʃ5.98)k g ,女性平均体重为(44.17ʃ6.88)k g .其中,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导致颈椎活动困难的患者8例,口腔肿瘤患者11例,声带麻痹患者5例,重度肥胖并伴有颈短患者3例,巨大甲状腺患者5例,甲状腺患者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颈部活动受损6例,肥胖伴鼾症患者3例颈椎骨折2例.对这45例患者手术进行插管前,均参照Cormack 方法先对患者的气管插管困难程度进行判定诊断,根据每位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气管插管的方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后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前30min ,均用肌肉注射方式注入鲁米娜㊁阿托品.进入手术室后建立两组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咪唑安定3-5m g ,并再推注丙泊酚1.5m g /k g ,阿曲库铵0.8m g /k g ,芬太尼4u g /k g ,或术中对患者以1%的地卡因注射液喷雾先进行咽喉部黏膜表麻,再经纤维支气管镜向声门内喷注利多卡因2ml .在患者的麻醉诱导成功后,取7.0-8.0的气管导管,套于纤维支气管镜镜干上,镜干和气管导管表面均涂抹适量的灭菌润滑止痛胶或石蜡油润滑,并使纤维支气管镜镜头伸出气管导管的管口约5cm ,开始进行气管插管作业.(本手术中使用的气管插管均为硅胶低压气囊导管或麻醉专用的双腔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均为Ol y m p us BF-P10型及其配套的冷光源.)先由助手用普通的喉镜打开患者的口腔,并托起患者的下颌,并在患者的门齿间放入两个牙垫,防止对患者进行插管时损坏纤维支气管镜[2].然后让操作者将纤维支气管镜放入患者的口腔中,沿患者口腔中轴线轻柔推进纤维支气管镜,辨认患者咽喉部的解剖结构并在口咽中寻找声门,接着,调整纤维支气管镜镜头,使其对准声门,进入气管的标志为看到患者声门裂及气管软骨环为准,这时,能够发现患者的颈部有红光透出,而纤维支气管镜镜干进入声门约2-3cm 后则保持不动,先调整好气管导管的方向,使气管导管的斜面平行于患者的矢状面后,轻柔迅速的将气管导管顺着纤维支气管镜送入患者气管,待镜下确认导管已经进入患者气管内后,
调整好导管的位置,最后退出纤维支气管镜,小心取出牙垫,固定好患者颈部的气管导管,将气管导管与麻醉机相连接,开始机械通气[3].所有患者手术采取仰卧位,并随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㊁血压及心电监护,派专人记录插管时所用时间,用药情况以及病人的反应,在手术过程中予以面罩辅助患者吸氧.2结果所有患者都成功的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插管方法,患者的插管过程均在7min 左右完成,采用静脉诱导麻醉状况下进行的则在15min 内完成.45例患者的麻醉及手术都顺利进行,并且在插管过程中无1例出现并发症等突发情况.
3讨论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是困难气管插管的情况,而气管插管是临床中麻醉医师实践性较高的操作技术,在面对接受了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尽管在术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了解与准备,并具有较为全面的评估,但依旧还是有小畸形㊁强直性颈椎病等症状使气管插管操作的困难重重[4].而困难气管插管失败后会导致患者麻醉发生意外也能导致患者脑损伤或死亡.虽然在医学科技的高速进步下,气管插管的工具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插管问题.现如今,纤维支气管镜较为普遍的应用于各大临床实践当中,这种纤维镜的镜干柔韧性好,并能调节镜头的方向和前进的深度,还能显像.通过本研究的数据可以发现,一次插管的成功率为100%,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困难气管插管的难度,也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也减少了插管后对手术视野的影响,并且这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也可以较好的避免患者的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史国强.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16,01:79+81.[2]周丹,刘伟,孙晓旭.困难气管插管中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2016,06:55-56.[3]陈卓毅,林创兴.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 ].中国内镜杂志,2016,05:97-98.[4]李静.支气管镜引导下完成困难气管插管应用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413-3414.(收稿:2016-09-17修回:2016-10-10)(
收稿编辑:沙福东)[上接第90页]选用合适的管电压和管电流㊁利用准直限束装置控制照射野及体位防护等等.3软防护的特点1㊁软防护是观念防护㊁意识防护.人的行为无不受思想意识的支配.软防护着重解决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观念㊁防护意识问题,解决辐射防护中的技术问题,从而更具有主动性㊁深层次性和法制性.一个防护意识淡薄㊁防护观念落后甚至是错误的人,是不可能积极主动,正确使用好硬防护的[3].2㊁软防护是前提㊁是基础.软防护是全方位㊁全过程的防护.主要解决矛盾中的主要方面.比如放射卫生防护法律㊁法规与标准涉及范围从X 射线机及防护器材的开发㊁生产㊁销售到使用;从法律㊁法规与标准的贯彻执行,实施细则㊁规章制度的制定;从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安全的教育培训等入手,直至放射防护监测与评价㊁放射事故的处理等[4].3㊁软防护是看不见的防护.由于放射卫生防护法律㊁法规㊁标准㊁方法和措施等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不能直接用来屏蔽X 射线,故称之为看不见的防护.正是这种无形的软防护和有形的硬防护才构成放射防护的一个整体[5].综上所述,放射卫生防护中的软防护是通过对放射卫生法律㊁法规㊁标准㊁规范和方法的贯彻实施,积极㊁主动㊁深层次㊁全方位的实现放射防护的目的.重视软防护能很好的推动和促进放射防护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硬防护与软防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更好地促进放射卫生防护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蔡小国,徐亮,兰军,等.浅谈对放射辐射的认识和防护方法[J ].医学信息,2016,29(15):335-336.[2]羊旭强,平正舟.2012年无锡市放射诊疗卫生管理现状调查[J ].江苏卫生保健,2013,15(4):24-25.[3]李耀斌,于秀梅.CT 放射中的防护问题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1):92-94.[4]徐敬民.浅谈放射诊疗中的防护措施[J ].医疗装备,2013,26(2):33-34.(收稿:2016-09-10修回:2016-10-01)(收稿编辑:陶长朋)19中国农村卫生2017年1月第2期总第104期China 's rural health ,Januar y 2017,No.2,Total No.104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