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难点35 高考估算型命题求解思路

难点35 高考估算型命题求解思路

难点35  高考估算型命题求解思路
难点35  高考估算型命题求解思路

难点35 高考估算型命题求解思路

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合理的估算,是考生科学素质和学习潜能的重要体现.因此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几乎每年都有估算型命题出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难点磁场

1.(★★★)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测得α粒子与金原子核最短距离为2×10-14 m ,已

知金的原子量Z=197,质子、中子质量均为m =1.67×10-27 kg.由此可估算出金原子核

密度约为多少kg /m 3.(要求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一位高三年级的男生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最快速度骑自行车,设所受阻力为车和人总重力的0.5倍,则该男生的功率最接近于

A.40 W

B.100 W

C.250 W

D.500 W

●案例探究

[例1](★★★★)已知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需要500秒,试估算太阳的质量.(取两位有效数字).

命题意图:考查考生对隐含条件的挖掘能力及估算能力.B 级要求.

错解分析:思维缺乏深刻性和发散性,无法搜集隐含在生活中的常识信息,挖掘不到C =3×108 m/s ,T =1年=3.15×107 s ,使题目缺少条件无法切入.

解题方法与技巧:题中只给出一个条件:t =500 s ,但可以挖掘两个隐含条件:光速c

=3×108 m/s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1年=3.15×107 s,由此可知月地间距离:

r =ct =1.5×1011 m ,设太阳质量为M ,地球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G 2r Mm =m (T π2)2·r 所以M =2324GT

r π≈2.0×1030 kg [例2](★★★★★)(2001年上海)(1)1791年,米被定义为:在经过巴黎的子午线上,取从赤道到北极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请由此估算地球的半径R .(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1011 m ,太阳光以平行光束入射到地面.地球表面32的面积被水面所覆盖,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表面水面部分的总能量W 约为1.87×1024

J.设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为7%,而且将吸收到的35%能量重新辐射出去.太阳辐射

可将水面的水蒸发(设在常温、常压下蒸发1 kg 水需要2.2×106 J的能量),而后凝结成

雨滴降落到地面.

(a )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以mm 表示,球面积为4πR 2).

(b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中只有约50%到达地面,W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没能全部到达地面,这是为什么?请说明两个理由.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及估算能力.B 级要求.

错解分析:考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差,对题中7%、35%的含义理解不清,无法据此求解每年的降雨量,导致(a )问无法求解. 解题方法与技巧:(1)2πR ×4

1=1.00×107,解得R =6.37×106 m ① (2)(a )设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水面部分的总能量为W ,W =1.87×10

24 J,凝结成雨滴年降落到地面上水的总质量为m ,则

m=W×(1-0.07)×(1-0.35)/2.2×106=5.14×1017kg ②

使地球表面覆盖一层水的厚度为h,则h=m/ρS地球h=1.01×103mm ③整个地球表面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1×103mm.

(b)大气层的吸收,大气层的散射或反射,云层遮挡等.

●锦囊妙计

一、高考命题特点

物理估算题,一般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方法,对所求物理量的数量级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合理的推算.其特点是在“理”不在“数”,它要求考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使问题得到简捷的解决,迅速获得合理的结果.

二、估算题分类及求解思路

中学物理中常见的估算题类型有:隐含条件型、联系实际型、分析综合型.

解决估算题的一般思路:

1.挖掘隐含条件

估算题大都文字简短,给出的数据少,甚至没有具体条件.因此,要特别重视审题,从字里行间,附图、附表中发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钥匙.

2.寻找解题依据

在推敲题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联想力,根据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把条件与结论挂钩.

3.建立物理模型

确定条件与结论的关联后,通常把问题置于常态下或典型环境中进行处理,有时要抓主舍次近似处理,建立合理模型或理想模型.

4.适当选取数据

解题所需数据,通常可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与熟知的基本常数、常用关系等方面获取,如成人体重约600 N,汽车速度约10~20m/s,常温约300 K等……

5.理出简明思路

根据被求量物理意义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层次分明的分析推理,确定估算方法,依基本概念、规律布列方程.

三、常用估算方法

理想模型法(难点磁场题1);利用合理近似估算法(难点磁场题2);利用常量估算法(例1);创设物理情景估算法.

●歼灭难点训练

1.(★★★★)(1998年上海高考)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m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的平均值为1.5×104Pa,心跳约每分钟70次.据此估测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___W.

2.(★★★★)(2000年春)地核的体积为整个地球体积的16%,地核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4%.经估算,地核的平均密度为______kg/m3.(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3.(★★★)1789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首先估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能否知道地球密度的大小?

4.(★★★★)已知每秒钟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截面上的辐射为1.4×103J,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假如认为可见光波长均为0.55 μm,太阳向各个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日地距离R=1.5×1011m,由此可估算出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可见的光子数约为_______个.(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称为自由电子密度.已知铜的摩尔质量M0=

6.35 g/mol,密度ρ=8.9×103kg/m3,估算铜的自由电子密度.

6.(★★★★)一个小灯泡的规格为"12 V,0.6A"正常工作时有6%的电能转化为可见光,试估算小灯泡1秒钟能释放的光子数为________个.(要求用两位有效数字表示)

7.(★★★★)图35-1中,电源电动势E=80V,内阻r

=5.6 Ω,各电阻阻值分别为R1=6000 Ω,R2=4000Ω,

R3=0.3Ω,R4=6000 Ω,R5=0.1 Ω,R6=0.2 Ω,R7

=8000 Ω,估算R7消耗的功率.

图35-1

难点35 高考估算型命题求解思路

[难点磁场]

1.可将α粒子和金原子核的最短距离近似当作金原子核半径R ,并将其形状简化为一

个球形模型.球体积为V =343

R π,则密度为ρ=V M =33

4R m π=343R m π 代入数据得ρ=1×1016 k g /m 3

.

2.首先根据生活实际估计:人车总质量约为100 k g ,一般人骑车车速约为(4~5) m/s ,匀速行驶时,人的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 =f =kmg ,故骑车人的功率为:

P =Fv =fv =kmgv =(4~5)×50 W 故选答案C.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本题的物理图景应该是清晰的,即用总功除以时间

得平均功率.然而题目所给的各个具体数据之间难以找到一个与

求解功率相关的公式.解决本题需建立如下“管道模型”如图

35′-1:即设一定血管截面积S ,长为L ,该心脏对血液的压强为p ,一次搏动中可使血液在血管中向前推进L 的长度,则心跳70次,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为: P 平=t W ?=t nFL ?=t npSL ?=t v np ??=60

108105.17054-????W =1.4 W 2.解析:由G 2R

Mm =m R v 21得m =G R v 21,而第一宇宙速度v 1=7.9 km/s 地球半径R =6.4×106 m ,所以ρ=3

3

416.034.0R M π?=1.2×104 kg/m 3 3.设质量为m 的小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为mg ,则mg =G

2

R Mm ,们将地球看成是半径为R 的均匀球体,其体积为V =34πR 3 故地球的平均密度应为ρ=V M =GR g π43 此式中有圆周率π、重力加速度g 、地球半径R 和万有引力恒量G 四个常数或恒量.将它们约定数值代入上式,则

ρ=GR g π43=61110

4.61067.614.348.93??????- kg /m 3=

5.5×103 kg /m 3 即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5.5×103 k g /m 3

4.太阳光向各个方向辐射均匀,可看作是半径为R 的球面,而球面上每平方米能量近

似为1.4×103 J,因此每秒钟太阳辐射的可见光能量为

E=4πR 2×1.4×103×45%=4π×1.52×1022×1.4×103×0.45 J,每个光子能量

E 0=hν=hλc

=6.63×10-34×6810

55.0103-?? J 6.63取为6.6,则E 0=3.6×10-20

J,将π取为3,则

E=0.45×12×1.52×1.4×1025 J,

所以每秒钟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光子数 n =0E E =2025210

6.3104.15.11245.0-?????=1.53×1.4×1044个=4.7×1044个 其中4是准确的,而第二位7是估计的.

5.金属最外层的价电子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设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为m ,它们全部脱离核而成为自由电子,每摩尔的体积V 0=M 0/ρ内含自由电子数: N =mN 0,自由电子密度n 的估算式为:n =N /V 0=mN 0ρ/M 0.

由化学知识知道,铜原子序数为29,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即m =1.代入上式可估算

出铜的自由电子密度为n =8.4×1028 m -3.

6.首先把物理量取近似值,普朗克常数(6.64×10-34 J·s)由于是估算可近似取作6

×10-34 J·s,可见光的频率近似取中间值6×1014 Hz.

根据公式N =γ

ηh IU ,可估算出所求是1.2×1018个. 7.相差数值很大的电阻,串联时总电阻近似等于大电阻的阻值,并联的总电阻近似等于小电阻的阻值,因R 6只0.2 Ω,不管它右侧的电阻阻值多大,与怎样连接,af 间的并联阻值均不会大于0.2 Ω,同时R 6远比与之相串的R 7小,故可得出外电路总阻值近似等于8000 Ω.

由于r =5.6 Ω≤R 7=8000 Ω,可知:R 7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动势相差无几,所以

R 7的电功率:R 7≈E 2/R 7=(802/8000) W =0.8 W

高考命题点三 分析综合

高考命题点三分析综合 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包括如下考点:①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综合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的事件或所主张的观点归纳概括,理解分析。 近年来,高考试卷均把对文意总体把握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头戏。文言文分析综合题呈现在高考试题中,可分为两种题型:一是筛选信息题,二是概括分析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往往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并考查)。全国卷考查概括分析题。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三项很多时候是结合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区分开来。三项内容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在试卷中,表现为一个综合分析选择题。这是考查考生全面把握文言阅读材料内容与主旨的“压轴题”,每年必考。这类题常常以选出错误选项的形式来设置,因而探究命题者设置错项陷阱的类型,进而掌握应对方法,对提高考生的辨别能力,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文意理解的正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如何判断——明确五大比对角度、十个命题设误点 角度一:比对人物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7·高考全国卷Ⅰ)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选项]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分析]根据原文“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可知,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的是“谢混”而不是“谢弘微”。 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穷俭约,但嗣父产业很丰盈,他只接受了嗣父的数千卷书,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谢混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和同族兄弟的儿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为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起宴饮相处,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富有才华、能言善辩,谢弘微常常用简要的话使他们信服,谢混特别敬重和珍视他,称他为微子。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6·高考全国卷Ⅰ)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分析]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根据原文介绍契丹人的做法,官吏们怕生事,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并举荐给朝廷,派遣使者下达旨意,应该是皇上派遣赵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故C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 角度二:比对时间、地点

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1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着眼基础减轻负担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避免繁复计算。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 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15(静电)、17(输电)、20(飞船)题都是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问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体现探究 命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别,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别。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可以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doc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对三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试题体现四川特色。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Ⅰ卷和Ⅱ卷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如2006年试卷的4、6、11、14、22、26、28、29、30题; 2007年试卷的3、4、12、14、17、25、26、29、30题等;

2008年试卷的1、3、12、16、20、22、28、30题等。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06年试卷的第22题、第26题、 2007年试卷的25题等,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张试卷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对物理试题的基本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占44.2%;电学49分,占40. 8%;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占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2008年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4个(未涉及到电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涉及到30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考

(完整版)高中物理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

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 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 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题型概述: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 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 (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 (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题型概述: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 (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4 抛体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 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 (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 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着眼基础减轻负担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差不多方法的考核。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稳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方法。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咨询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幸免繁复运算。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把握差不多技能和差不多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 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咨询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如15〔静电〕、17〔输电〕、20〔飞船〕题差不多上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咨询题。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咨询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表达探究 命题关注知识的猎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看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定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讲明,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不,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不。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咨询题,要求学生依照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能够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表达新课改的理念。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摸索时刻,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研究报告

2016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研究报告 综合各方面的高考备考信息,特别是本工作室各位名师的研究成果,现将物理名师工作室对2016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供全县高三师生复习时参考。 一、考点没有变化,但“要求”略作调整 1、“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2、“理想变压器”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3、“气体实验定律”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二、从样题分析,命题沿袭下面三个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重视试题的基础性。重视考查基础,采用学生的熟悉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运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展示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认知积累水平。采用熟悉的试题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视角,更巧妙的构思,形成新的试题,让学生对试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例如物理学史始终是考查热点。 发展趋势二:重点考查主干知识。高频考点保持稳定。 发展趋势三: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变的主题。注重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试题,题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仅仅是载体,核心是突出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保证试题反映学科特点,贴近学科本质,从思想方法入手,以典型事件为背景或素材,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今年物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选择题部分 对比13年、14年和15年高考,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出现五次,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知识。这些作为高考普遍出现必考题型必定还会出现,而其他交叉出现的重复知识点如共点力下平衡分析,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速度图像、能量问题等也需要加强注意。 以前可能作为大题考察计算的万有引力,电磁感应等知识可能会受大题考察的限制而转移考查方式,加重在选择题中比重。 综合而言,除了上面所对比分析的作为普遍出现相对固定的考察知识点外(4~5题),由于新课改要求,使得必修部分计算题题量减小,其它不考计算题的知识点必定在选择中重点考察,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综合,万有引力及航天,曲线及圆周运动(计算题第一题考察部分)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计算题第二题考察部分),需学生全面照顾到以防万一,重点电磁感应,共点力平衡和万有引力选择题。具体预测为: 1、选择题第14题,主要考查物理学史的识记及物理慨念的理解,今年该题也应围绕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命题,主要关注物理量的定义,如比值法定义中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的理解,物理量的单位、量纲的理解及应用等。 2、万有引力定律的考查在近十年的新课标理综考试中均有表现,除2008年为计算题,其余年份均为选择题,从近几年的命题特点,今年应注重天体运行规律的理解。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知识点的级别要求,从大纲卷到改为新课标卷时,就从原来的Ⅰ级改为Ⅱ级,高考中相关的试题在其它省份逐渐出现,但在全国新课标Ⅰ卷中没有出现,2015年理综物理学科21小题有所表现,今年在新课标的理综卷中这一知识点应有体现。 4、图像问题应是高考的热点,今年注重v-t图、a-t图及电磁感应方面的U-t图、F安-t图的理解与应用。

分析高考命题特点,把握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提纲挈领,理性认识 ——分析高考命题特点,把握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山东郓城一中张均华 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2002年到2006年五年中的高考试题,只有04年北京春季考题、04年辽宁考题考查的是小说文体,其它52套高考题所选文体均为散文。本题分值重,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格,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新课标实施后,散文更成为高考大阅读的首选文体。因此,学生有必要依据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特点,根据不同类型的散文特点确定阅读方法。 (一)近年高考散文命题特点 1、选材特点第一,内容厚重。选文多为文化散文,有关历史人物的,有关名胜古迹的,有关文化传说的,十分重视文化底蕴。第二,时代感强。选文写的是现实的话题,思考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表达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考生容易产生心理的共鸣,很少感到超越了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第三,技法多样。选文文笔优美,语言富于文采,表达技法多样,风格别致。 2、命题重点。散文着重考查评价鉴赏的能力,重点测试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具体说有如下三点:(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这里主要是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前者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如06年江苏卷散文阅读第3题“请阅读文中画线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这是直接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也有间接考查的,如06四川卷散文阅读第2题“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表面上看,这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复述性概括,实际上是考分析综合能力,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把握。因为这一问的回答关涉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后者是文章思想内容的主体,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题目的难易程度不一、考查形式不一而已。如06江苏卷散文阅读第2题“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也属于对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评价。(2)分析归纳思路和结构。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和行文趋势的形象说法。结构是作者布局谋篇的外在表现。好文章两者应该相互联系协调一致。高考对此项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如:06全国卷Ⅱ散文阅读第3题给出了明线结构“沙漠—绵绵土—沙漠”,让考生写隐喻性结构的三个关键词语。这是将对主旨的理解和结构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又如:06北京卷散文阅读第3题,“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这是考查对段落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归纳能力,属于分析归纳文章思路和结构的能力。(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常用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比较、衬托、反衬等。高考对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的考查,一般不考辩证,而是考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3、命题原则。第一,尽量使考生能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语言材料。第二,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 (二)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按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写景、抒情、哲理散文等四类。我们要依据其不同特点确定其阅读的一般方法。 1、叙事散文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它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材中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和丰子恺的《送考》就是优秀的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阅读途径为:第一,明了人物形象的内涵。明了代表身

初中地理命题研究

初中地理考试命题中的困惑及对策 一、困惑——主要来自于四个关系的艰难协调 多年的命题经验使我确信,初中地理考试的命题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命题时必须权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适应“普九”形势发展的需要,“普九”所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特别大,其表现特征为统计中成绩分布的离散度大;二是要服从巩固“普九”成果这个大局,如果试题稍难,题目情境较新颖,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心理压力,就会给初级中学的“促学控流”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势必会受到相关领导和部门的严厉指责;三是必须遵循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去命题,绝不能因为要达到“平均分80分以上,及格率90%以上”这个目标就盲目地降低要求,如果这样去命题的话,就会把本来应该在初中完成的教学任务推到了高中,势必会造成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并引起高中教师的强烈不满,被他们戏称为“近视眼”、“鼠目寸光”等等;四是为了贯彻新大纲新教材和《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在命题时还必须考虑到如何发挥好考试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和学生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上述四个方面的关系是很难协调的,命题时往往顾此失彼,因为有些方面本来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命题中是艰难的思考过程,命题后是等待责难的煎熬过程,个中滋味是很不好受的。怎样命好一套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试题?怎样使我们的目光能坦然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关注?怎样使我们在命题之后能够自信起来?我们困惑过,也思考过。 二、对策——设置附加题让我们走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为走出命题工作中的被动局面,我们从2000年起对试卷的题型结构作了适当地调整,增加了20分的附加题,必答题的总分仍然为100分,必答题的题型结构不变,只是对其赋分值进行了微调。经过三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上述矛盾,使我们的命题工作真正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对附加题的开发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思路,每一次考试我们都力求通过附加题带给教师和学生一些新的信息和思考,使之成为了充分展示命题者聪明才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了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板块。我们在开发附加题的过程中,目前已经形成了六个主要方面的思路,另外,我们的做法与别人有所不同的地方是每次考试的参考答案中除了给出评分标准外,还一定要给出比较详细的命题思路。 1、教法导向类 [例1]请你从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中任选一个角色,简略阐述你对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措施。 该题参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命题目的是引导教师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可以综合使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此外,通过该题还可以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方法是没有出路的,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条件,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 2、学法导向类 [例2]假如你将参加市青少年科普协会主办的手工制作地球仪比赛,大赛组委会给你准备了以下工具和材料:乒乓球、铁丝、水彩笔、手钻、棉线、透明胶、直尺等,请简述你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该题由教材中的复习题转化而来,只是添加了题目的情境。命题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其实学习地理的方法有很多种,理解和记忆并不是学习地理的唯一方法,象动手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等等动手实践活动都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3、时政热点类

不得不知道的高考物理命题趋势

不得不知道的2019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高考冲刺在即,相信许多同学最想知道的当然是今年考题都有哪些啦!这怎么可能会知道呢!那不能知道试卷好歹能知道出题者们哪些知识点会是重点,今年的出题大概又会有哪些趋势。 一、考点没有变化,但“要求” 略作调整。 1.“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2.“理想变压器”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3.“气体实验定律”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小编来科普同学们以上两个名词“Ⅰ类要求”指的是对知识的识记与了解,不需要深人理解;“Ⅱ类要求”指的是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同学们可对照着上面的变化,看看自己是否掌握了这个三个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哦! 二、从样题分析,命题沿袭下面三个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重视试题的基础性。重视考查基础,采用学生的熟悉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运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展示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认知积累水平。采用熟悉的试题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视角,更巧妙的构思,形成新的试题,让学生对试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例如物理学史始终是考查热点。 发展趋势二:重点考查主干知识。高频考点保持稳定。

发展趋势三: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变的主题。注重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试题,题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仅仅是载体,核心是突出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保证试题反映学科特点,贴近学科本质,从思想方法入手,以典型事件为背景或素材,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今年物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选择题部分 对比13年、14年和15年高考,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出现五次,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知识。这些作为高考普遍出现必考题型必定还会出现,而其他交叉出现的重复知识点如共点力下平衡分析,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速度图像、能量问题等也需要加强注意。 以前可能作为大题考察计算的万有引力,电磁感应等知识可能会受大题考察的限制而转移考查方式,加重在选择题中比重。 综合而言,除了上面所对比分析的作为普遍出现相对固定的考察知识点外(4-5题),由于新课改要求,使得必修部分计算题题量减小,其它不考计算题的知识点必定在选择中重点考察,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综合,万有引力及航天,曲线及圆周运动(计算题第一题考察部分)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计算题第二题考察部分),需学生全面照顾到以

物理必考(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

1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一) 必考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命题新动向】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当然也是新课标高考的必考内容.物体的位移、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是重要概念.从近三年高考看,单独考查本章知识较少,较多地是将本章知识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典型实例,牛顿运动定律,电场中、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典题1】2010年11月22日晚刘翔以13秒48的预赛第一成绩轻松跑进决赛,如图所示,也是他历届亚运会预赛的最佳成绩。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10米中的(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解题思路】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根据x=Vt 可知,x 一定,v 越大,t 越小,即选项C 正确。 【答案】C 必考二、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命题新动向】 受力分析是高考中不可能不考查的一个重要考点,几乎渗透到每个试题中,通过物体的共点力平衡条件对物体的受力进行分析,往往需要有假设法、整体与隔离法来获取物体受到的力,有的平衡问题是动态平衡,试题往往设置“缓慢”的字眼来表达动态平衡,需要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来解题。 【典题2】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θ=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 、B 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B 球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F =10N 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A 受到重力、杆对A 的弹力、绳子的张力 B 、小球A 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N C 、此时绳子与穿有A 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2033 N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 作者:lzhfy 提交日期:2009-3-18 19:25:00 | 分类: | 访问量:367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 (一)就文章开头的写法及作用命题 答题要点:散文的开头段往往是引子,构思精巧,语言优美,一般属于景物或场面的描写性语段。答写法可从①写作技法(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衬托等)②听觉、视觉、嗅觉,声、形、色、味③修辞手法三方面入手。 答作用:①突出表现了……渲染了……②开篇扣题③作铺垫,引起下文关于……的议论(抒情,描写)。 例如08届南京高三上期统考卷第15题:本文开头是怎样描绘春节晚会上杨丽萍双人舞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6分) 答:(1)①从视觉、听觉(1分)几方面描绘“两棵树”经受洗礼并立同心的爱情故事;(1分)②动静结合(1分),烘托舞台气氛,具体细致地描绘了“两棵树”的形象。(1分)(4分。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2)①通过具体的舞台画面,营造一种凄美的氛围,感染打动读者;②从影视形象到现实生活,构思新颖,吸引读者的注意力;③由舞台上的“两棵树”引出现实中的“两棵树”,为下文描写张赵爱情作了铺垫;④由于舞台形象与真实故

事具有相似形,这样“虚”“实”互相映衬,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美感。(2分。一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 再如07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2分)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2分) (二)就词语的含义命题。 答题要点:结合语段,解析词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例如07山东卷第20题: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答:第一个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第二个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 (三)就语句的含义命题。 答题要点:结合上下语段及全文,抓住关键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开掘语句在文中的内涵,并注意句子的哲理性。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着眼基础减轻负担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差不多方法的考核。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稳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方法。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咨询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幸免繁复运算。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把握差不多技能和差不多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 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咨询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如15〔静电〕、17〔输电〕、20〔飞船〕题差不多上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咨询题。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咨询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表达探究 命题关注知识的猎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看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定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讲明,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不,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不。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咨询题,要求学生依照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能够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表达新课改的理念。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摸索时刻,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2015高考全国1卷数学命题特点分析

2015年高考全国I卷高考命题特点分析 2015高考数学考试已结束,新课标数学全国一卷一直是河南、河北、山西高考使用的数学试卷,今年又加入了考试大省江西,试卷的结构没有改变,命题仍然遵循了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体的原则,延续了以往高考课标卷的特点和规律,下面我们就从知识考查、能力考查、思想考查三个方面解读今年数学卷的特点,并对2016高考全国卷的命题进行预测. 一、知识架构考查全面,主体内容变化不大 15年高考在六大模块的知识的考查中,无论比值还是知识点,与前几年都有相似之处,以理科为例分析见下表: 由上表分析可知各模块分值比例变化不大,在各知识模块的知识考查中,函数导数依旧是压轴题,解析几何解答题依然处在20题的位置上,重点考查抛物线和椭圆知识,立体几何解答题以往都是柱体模型为主,今年虽然没出现柱体模型,但仍然是柱体模型的变式处理方式,三角形与数列在解答题中会选其中一点考查,通常在解答题第17题,理科已连续两年在大题上考查数列知识,概率统计一般会从抽样、古典概型、频率分布、

线性回归、随机变量、正态分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等方面考查其中三到四个知识点,已连续两年解答题都在统计初步上选点命题、其他知识一般考查集合、复数、程序框图、简易逻辑和选考题,经过近十年的课标卷命题,课标全国卷命题日趋成熟,知识结构考查合理、稳定,在新高考改革对高考改革之前,不会出现太多的变化. 在知识结构考查稳定的前提下,大部分题型结构都是常规性题型,难、偏、怪现象不会出现,同时又进行创新,把基础知识通过不同的背景展示,既达到了考查的目的,又强调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近几年高考出现的新颖性试题: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6题: 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 ,将一 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 深为6cm ,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 A 、500π3cm 3 B 、866π3 cm 3 C 、1372π3cm 3 D 、2048π3 cm 3 【命题意图】本题以正方体容器为背景考查球的截面圆性质、球的体 积公式.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6题: 【命题意图】本题以教材上三角函数的概念引入为背景,探究函数图像,题目新颖.

英语高考阅读七选五的命题思路及答题策略分析

2015年高考英语七选五专项复习训练 第一部分:英语高考阅读七选五的命题思路及答题策略 五.做题技巧和策略。 1.辨别语境线索 语境线索主要指反应上下文关系的衔接手段,如篇章结构、词语重现、逻辑、连接、指称、同构等。 词语重现是指词语的重复出现,但这里不是指词语的简单重现,而是指某词语可能以不同词类、词性、数、格、时态、语态等形式出现。比如:read, reading, reader, readers。还可能是以同义词、近义词甚至反义词等形式出现。(关键词语重现) 逻辑是事物之间在的、必然的联系,包括时间先后关系、空间位置关系、因果关系、归纳总结关系、总分总关系等。 连接是指用连接词或连接语表明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如and, however等。(并列关系、转折关系。) 指称是指用代词替代前文已出现的人物、事件、物品等,如he, she, they,it。 同构是指上下文使用了同一或类似的句式结构。 2. 分析短文篇章结构 分析篇章结构、把握全篇文脉是解题的关键。语篇通常由段落构成,所以分析篇章结构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分析段落之间的层次,也就是语篇层次;二是分析每个段落部的层次,即句际层次。尤其是选项与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信息联系,是确定答案的主要依据。 六. 解题思路及要领 ●通读整篇文章,把握整段语脉,理出文章的中心。 ●根据标点符号确定有几个句子。 ●除中心词、关键词外,将所有句子按意义分出层次,如果是承接、平列、层进关系,则可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如果是解释、转折一般就可以一分为二。 ●再分析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最后检查核对层次划分有无错误。如一篇文章或语段有几个句子单位,几个层次,特别是长难句构成的语段层次是否明确。 七.正确选项特征: 1、放进去通顺,这一点是基础。凡不通顺的必错无疑; 2、选项与其上句或下句之间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3、选项全部容都属于正确答案所在段; 4、选项中有单词、词组、句子成分或与所选答案所在段容相匹配或重合; 例如:上面第2项所指的逻辑关系主要是指代词关系、冠词关系以及连接词关系等。 例如,代词关系方面,如果所选答案中有he, him, his等词,这就意味着空前面必然出现了a boy, a man等词或人名。如果这些词在空后面出现,就意味着正确答案中必有a boy, a man 等词或人名。 冠词方面,如果正确答案中出现了定冠词the,则空前将有不定冠词a(n)或与之相应的名词等出现。如果定冠词第一次出现在空后,则意味着空里所需的答案中会有不定冠词a(n)或相应的名词等出现。 连接词方面,如果but ,however等出现在答案中,则意味着该答案与空前部分含义是相反

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规律分析最新修正版

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规律分析及应对方式2018年高考新课标地理全国I卷、全国II卷试题注重考察考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学科素养,坚持地理学的一般原则,以图形为载体,生活为案例重点考核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重视基础,考察能力,在题型、题量等方面延续了以往的命题思路,试题主要特点体现如下。 2018年高考地理试卷特点分析 地理学科素养的综合能力是本次考察的主要目的,从人地关系到学生的综合思维运用能力,到地理与生活的实践应用都在本次考试中有体现。 1、贯穿人地关系主线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如:主观题中全国I卷44题,强调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全国II卷44题,白洋淀的生态保护等都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发展关系。除此之外全国I卷37题,乌裕尔河的发展以及全国II卷37题,美国龙卷风频发与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也都渗透了人地协调的理念。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坡度小。 气候: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图11)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的风险。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备战2021新高考命题点分析与探究 命题7 对数与对数函数(解析版)

备战2021新高考数学命题分析与探究 命题7 对数与对数函数 第一部分 命题点展示与分析 1. (2019北京,5分)在天文学中,天体的明暗程度可以用星等或亮度来描述.两颗星的星等与亮度满足m 2 -m 1=52lg E 1 E 2 ,其中星等为m k 的星的亮度为E k (k =1,2).已知太阳的星等是-26.7,天狼星的星等是-1.45, 则太阳与天狼星的亮度的比值为( ) A .1010.1 B .10.1 C .lg10.1 D .10- 10.1 答案:A 解析:设太阳的亮度为E 1,天狼星的亮度为E 2,根据题意,-1.45-(-26.7)=52lg E 1E 2,故lg E 1E 2=25.25×2 5 = 10.1,所以E 1 E 2 =1010.1.故选A. 2.(2021汇编,35分)完成下列问题: ①lg 27+lg8-lg 1000lg1.2 =____; ②lg5(lg8+lg1000)+(3lg2)2+lg 1 6 +lg0.06=____; ③log 23·log 34·log 45·log 52=____; ④已知lg x +lg y =2lg(2x -3y ),则log 32???? x y =____; ⑤已知4a =8,2m =9n =6,且1m +1 2n =b ,则a +b =____; ⑥已知log 147=a ,14b =5,则log 352=____(用a ,b 表示); ⑦(1-log 63)2+log 62·log 618log 64 =____. 答案:①32 ②1 ③1 ④2 ⑤5 2 ⑥1-a a +b ⑦1 解析:①原式=lg 8271000lg 65=12lg 64×271000lg 65=12lg 43×33103lg 65=12lg ????4×3103lg 65=32lg 65lg 65 =3 2. ②原式=lg5×(3lg2+3)+3×(lg2)2+lg(1 6 ×0.06)=3lg5×lg2+3lg5+3×(lg2)2-2=3lg2+3lg5-2=1. ③原式=lg3lg2×lg4lg3×lg5lg4×lg2 lg5 =1. ④∵lg x +lg y =2lg(2x -3y ),∴?????x >0, y >0,2x -3y >0, xy =(2x -3y )2 , 解得x y =9 4,∴log 32 x y =log 32 9 4=2.

高考物理选择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基本规律专项辅...

高考物理选择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基本规律专项辅导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选择题是现代各种形式的考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题型,它分为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组合选择和排序选择(比如一些实验考查题)等形式.在江苏高考物理试卷中选择题分数占试卷总分的27%,在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占40%.所以,选择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 从高考命题的趋势来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选择题中的计算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一、选择题的特点与功能 1.选择题的特点 (1)严谨性强.物理中的每一个概念、名词、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而又深刻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有很强的严谨性.所以,解题时对题中的一字一句都得认真推敲,严防产生思维定势,不能将物理语言与日常用语混淆.解答时切莫“望文生义”,误解题意. (2)信息量大.选择题对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考查考生对某个或多个物理概念的含义或物理规律的适应条件、运用范围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也可以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图象的较浅层次上的应用等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往往较多,对所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也较大,它还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 (3)有猜测性.众所周知,解选择题时,在分析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猜测和试探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没有猜想与预测,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对物理选择题的猜答,往往是在思索求解之后仍难以作出决断的时候,凭借一定的依据而选出的.多数考生的猜答并非盲目的,而是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决断能力,排除了某些项之后,才作出解答的.知识和经验不足、能力差的考生,猜错的机会较多;反之,知识和经验较多、能力较强的考生,猜错率较低. 2.选择题的功能 (1)选择题能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一般有2~5个,以3~4个居多,因此,10道选择题构成的题组其考查点便可达到近30个之多,而一道计算或论述题,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对三、四十个知识点的考查. (2)选择题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对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选择题严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好的诊断功能.它可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设置干扰选项,考查考生能否区别有关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以及能否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培养考生排除干扰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 (3)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但要求一般不会太高). (4)选择题还具有客观性强、检测的信息度高的优点. 二、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1.识记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主要题型有: (1)组合型 (2)填空型 以上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大致类似,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