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工具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MSA和SPC培训测试题共15页
- 格式:doc
- 大小:175.00 KB
- 文档页数:15
MSA培训试题一、选择题(请从下列答案中选择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哪种原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变差(ABCD )A.零件的变差B.测量人内部变差C.测量仪器的变差D.测量环境导致的变差2.以下属于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有(ABC)A.分辨力B.最大允许误差C.测量范围D.重量E.长度3.在测量系统分析中,评价一个人使用一件测量设备,对同一零件的某一个特性进行多次测量下的变差,称为( A )A.重复性B.偏倚C.稳定性D.线性E.再现性4.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B )A. 零件的真值永远无法得到,只能无限与之接近;B. 数显卡尺的准确度是0.02mm;C. 产品控制理论关注的是零件是否在指定的范围内;D. 过程控制理论关注的是过程变差是否稳定并可接受。
5.以下公式错误的是( B )A. 测量系统的偏倚=测量值-真值(或约定真值)B. TV(总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PV(零件的变差)2C. GRR(测量系统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AV(评价人的变差)2D. ndc(区别分类数)=1.41*(PV/GRR)二、填空题(请将下类空白处填写完整)(每题2分,共10分)1.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表示测量系统随(时间)的偏倚值。
2.测量系统的线性是标识在量具正常(使用范围)内的偏倚变化量。
3.测量系统的(重复性)通常被称为测量设备的变差。
4.测量系统的(再现性)通常被称为评价人的变差。
5.测量系统应处于统计受控状态意味着在重复测量条件下,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由(普通原因)造成,而不能由特殊原因造成。
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具有统计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图)法最佳地进行评价。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50分)1、什么是测量系统?(10分)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测量数据分为哪两类?(10分)计数型,又称离散数据或属性数据,如通过,未通过,百分比,次数等;计量型,又称连续数据或可变数据,如长度,电压,电流等3、MSA手册对量具的分辨力有什么要求? (10分)测量仪器分辨率至少是被测范围是1/10, (即其最小刻度应能读到1/10过程变差或规格公差较小者; 如: 过程中所需量具读数的精确度是0.01m/m, 则测量应选择精确度为0.001m/m)。
MSA培训试题一、 选择题(请从下列答案中选择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哪种原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变差(ABCD )A.零件的变差B.测量人内部变差C.测量仪器的变差D.测量环境导致的变差2.以下属于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有(ABC)A.分辨力B.最大允许误差C.测量范围D.重量E.长度3.在测量系统分析中,评价一个人使用一件测量设备,对同一零件的某一个特性进行多次测量下的变差,称为( A )A.重复性B.偏倚C.稳定性D.线性E.再现性4.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B )A. 零件的真值永远无法得到,只能无限与之接近;B. 数显卡尺的准确度是0.02mm;C. 产品控制理论关注的是零件是否在指定的范围内;D. 过程控制理论关注的是过程变差是否稳定并可接受。
5.以下公式错误的是( B )A. 测量系统的偏倚=测量值-真值(或约定真值)B. TV(总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PV(零件的变差)2C. GRR(测量系统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AV(评价人的变差)2D. ndc(区别分类数)=1.41*(PV/GRR)二、 填空题(请将下类空白处填写完整)(每题2分,共10分)1.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表示测量系统随(时间)的偏倚值。
2.测量系统的线性是标识在量具正常(使用范围)内的偏倚变化量。
3.测量系统的(重复性)通常被称为测量设备的变差。
4.测量系统的(再现性)通常被称为评价人的变差。
5.测量系统应处于统计受控状态意味着在重复测量条件下,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由(普通原因)造成,而不能由特殊原因造成。
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具有统计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图)法最佳地进行评价。
三、 简答题(每题15分,共50分)1、什么是测量系统?(10分)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测量数据分为哪两类?(10分)计数型,又称离散数据或属性数据,如通过,未通过,百分比,次数等;计量型,又称连续数据或可变数据,如长度,电压,电流等3、MSA手册对量具的分辨力有什么要求? (10分)测量仪器分辨率至少是被测范围是1/10, (即其最小刻度应能读到1/10过程变差或规格公差较小者; 如: 过程中所需量具读数的精确度是0.01m/m, 则测量应选择精确度为0.001m/m)。
MSA培训试题一、选择题(请从下列答案中选择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哪种原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变差(ABCD )A.零件的变差B.测量人内部变差C.测量仪器的变差D.测量环境导致的变差2.以下属于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有(ABC)A.分辨力B.最大允许误差C.测量范围D.重量E.长度3.在测量系统分析中,评价一个人使用一件测量设备,对同一零件的某一个特性进行多次测量下的变差,称为( A )A.重复性B.偏倚C.稳定性D.线性E.再现性4.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B )A.零件的真值永远无法得到,只能无限与之接近;B.数显卡尺的准确度是0.02mm;C.产品控制理论关注的是零件是否在指定的范围内;D.过程控制理论关注的是过程变差是否稳定并可接受。
5.以下公式错误的是( B )A.测量系统的偏倚=测量值-真值(或约定真值)(总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PV(零件的变差)2C.GRR(测量系统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AV(评价人的变差)2D.ndc(区别分类数)=1.41*(PV/GRR)二、填空题(请将下类空白处填写完整)(每题2分,共10分)1.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表示测量系统随(时间)的偏倚值。
2.测量系统的线性是标识在量具正常(使用范围)内的偏倚变化量。
3.测量系统的(重复性)通常被称为测量设备的变差。
4.测量系统的(再现性)通常被称为评价人的变差。
5.测量系统应处于统计受控状态意味着在重复测量条件下,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由(普通原因)造成,而不能由特殊原因造成。
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具有统计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图)法最佳地进行评价。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50分)1、什么是测量系统?(10分)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测量数据分为哪两类?(10分)计数型,又称离散数据或属性数据,如通过,未通过,百分比,次数等;计量型,又称连续数据或可变数据,如长度,电压,电流等3、MSA手册对量具的分辨力有什么要求? (10分)测量仪器分辨率至少是被测范围是1/10, (即其最小刻度应能读到1/10过程变差或规格公差较小者; 如: 过程中所需量具读数的精确度是0.01m/m, 则测量应选择精确度为0.001m/m)。
IATF16949五大工具培训考试题姓名:工号:部门:分数:一、名词解释(20分)1.APQP——产品质量前期策划2.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3.MSA——测量系统分析4.SPC——统计过程控制5.DFMEA——设计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6.PFMEA——过程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7.CP——工序无偏情形下的工序能力指数8.CPK——工序有偏情况下的工序能力指数9.Ndc——测量系统辨别分级数10.RPN——潜在失效模式的风险顺序数二、选择题(20分)1.设计FMEA应在下列哪个阶段实施()A、设计确认完成后B、设计确认完成前C、任何时候2.设计FMEA中,潜在失效模式是之()A、顾客所见到的现象B、系统/子系统/零部件未能达到设计意图3.严重度是指()A、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度B、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4.严重度的评估分为()A、0-9级B、1-10级C、1-10级5.线性是指()A、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B、测量结果呈线性C、在量具预估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6.测量系统是指()A、测量器具、仪器B、测量软件C、测量人员D、操作方法E、以上都是7.如果重复性比再现性差,可能的原因为()A、存在过大的零件内变差B、基准值误差C、评价人操作方法不正确8.如果偏倚较大,可能的原因是()A、仪器磨损B、基准值误差C、测量人员操作方法不正确D、以上均是9.要减少严重度数,下列方法可以实现()A、修改设计和过程B、提高探测能力C、以上均是D、以上均不是10、探测度的评价准则是()A、越易发现,分数越高B、越易发现,分数越低三、填充题(20分)1.特殊特性应包括:特殊特性和特殊特性。
2.测量系统分析的统计特性包括、、、、。
3.生产过程所产生的误差有普通原因(系统性误差)和特殊原因(偶然性误差),进行SPC统计过程的控制是针对特殊原因(偶然性误差)进行的。
4.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是,,。
5.进行重复性再现性分析时,参加分析的人员为人,所提供的样件为件,每个分析人员对每个样本测量次。
五大核心工具试题(精简版含答案)五大核心工具试卷姓名:工号:得分: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道题5分,总计45分):1.ISO/TS16949 质量体系没整合了下面那几个体系( ABC )A.美国QS9000B.法国EAQFC.意大利AVSQD.中国GB2828.12.一下不属于ISO/TS16949五大技术参考手册的有(BC)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B.卓越质量管理指南C.统计制程控制D.批量生产控制计划.3.在APQP执行的五个阶段中,在两个阶段都要输出的文件有(AD)A.FMEA B.产品保证计划C.过程指导书 D. 测量系统分析 E.生产件批准4. FMEA分数评定不包含(E)A.SEVB.OCCC.DETD.RPNE.SPC5. 下面FMEA的种类中,不存在的是(B)A.D-FEMA(设计FMEA)B.H-FMEA(人员FMEA)C.P-FMEA(过程FMEA)D.M-FMEA(机器FMEA)6. 下面关于FMEA适时性的特点说明正确的是(ABCD)A.是“事发前“的行为,而不是“后见之明“的活动B.FMEA必须在设计或过程失效模式被无意纳入产品或过程之前进行C.FMEA能够避免或减少因进行预防/矫正而带来更大损失的机会D.FMEA小组应有充分的沟通和整合E.用一个成熟的流程生产类似的新产品时,不一定需要更新FMEA7. 某钢厂生产车间决定对钢水温度和钢钉沙眼数进行SPC管控,温度测试频率为每小时测试1次,应选用的管制图是(A)和(D)A. X-Rm -chartB.X-R -chart C p-chart D u-chart E np –chart8.管制图为平均值加减3σ为管制图界限,虽然制程是属正常,但落在界限以外的点子, 其或然率(机率值)为(D)A . 0.35%B 1.0%C 0.135%D 0.27%9.以下不属于PPAP必备文件的是(DE)A .设计记录 B. CP C.D-FMEA 和D-FMEA D. SOP E.良率和不良解析改善结果二.判断题(每道题5分,总计40分):1.FMEA 为QS9000 的要求( V )2.FMEA 是“事发前“的行为,而不是“后见之明“的活动(V )3.APQP五个阶段的顺序可以根据产品特点进行调整(×)4.APQP中产品设计与验证阶段,项目团队成员由研发部门组成(×)6.应用同步工程,可有效的提升项目推进效率,节约项目时间(√)7.项目策划阶段,应预先确定好过程的统计制程管制计划(×)8.下图中II 区域,既包含I型错误的风险,也包含II型错误的风险( √)三、简答题(15分):1. 如何理解APQP 工具在你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回答关键点:a. 有利于帮助我们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有序推进工作任务的展开b. 有序引导资源,增加一次性使顾客满意的机会;c. 尽可能在早期识别和预防风险,避免过迟的变更,提供及时、低成本、高品质的产品;d. 为每一个产品提供独立的质量计划;为顾客与供应商之间提供共同的语言。
五大核心工具培训试题姓名:得分:一、解释下列简称:(每题2分,共20分)1、APQP: ……………………………….………………………………………………….2、PPAP: ………………………………………………………………………………….3、FMEA: ………………………………………………………………………………….4、MSA: ………………………………………………………………………………….5、SPC: ………………………………………………………………………………….6、KCC: ………………………………………………………………………………….7、KPC: ………………………………………………………………………………….8、CPK: ………………………………………………………………………………….9、PPK: ………………………………………………………………………………….10、CMK: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控制计划是控制零件和过程系统的书面描述,它有 ____ 个独立阶段。
A 1B 2C 32、影响安全性或法规要求的符合性的或产品配合功能的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称为。
A特殊特性 B产品特性 C过程特性3、初始过程能力不得小于________。
A 1.33B 1.67C 1.004、应按顾客要求的频次对所有产品进行__________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A关键B全部C配合5、产品质量策划有个阶段。
A 5B 4C 36、PFMEA不能降低值,除非产品设计/过程更改。
A.OB.SC.D7、PPAP的提交等级分为级,首次提交PPAP ,都应按“ 等级” 提交。
A. 3和5B. 5和5C. 5和38、在MSA中,不同数据分级(ndc)一般要求才可接受。
A≥5 B≤5 C=59、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即为。
TS五大工具测试题(答案)ISO/TS16949五大工具测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部门: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ISO/TS16949的全称是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应用ISO9001:2008的特别要求。
2.ISO/TS16949的五大核心工具是(包括中文意思)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SPC(统计过程控制)、MSA(测量系统分析)。
3.CFT是指跨部门多功能小组。
4.控制计划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样件、试生产、量产。
5.FMEA中S代表严重度,O代表频度,D代表探测度,RPN代表风险系数,最低等级是1级,最严重等级是10级。
6.PSW是指零件提交保证书。
7.SPC它可分计数型数据控制图和计量型数据控制图两种形式。
8.FMEA有三种类型,分别是SFMEA、DFMEA、PFMEA。
9.生产件批准的记录应保存的时间为该零件在用时间(见术语)加1个日历年的时间。
10.生产件批准的结果分为完全批准、临时批准和拒收三种。
11.测量系统的重复性通常被称为测量设备的变差。
12.测量系统的再现性通常被称为评价人的变差。
13.PSW中零件重量为净重,单位为kg。
二、选择题,多选或单选(每题1分,共13分)1.APQP的目的是(ABCD)A、预防差错B、减少浪费C、降低成本D、持续改进2.控制计划分为(BCD)种A、特殊特性B、样办C、试生产D、量产3.下列属测量系统变差的类型有(ABCDE)A、再现性B、重复性C、偏倚D、稳定性E、线性4、什么方法用于质量体系的所有过程(B)A、过程方法B、PDCA方法C、统计过程方法D、测量系统分析方法5、在FMEA中,当某一个失效模式发生后,假设失效模式产生的后果严重度是8,频度是6.控制度是2,那么该失效模式的RPN值是(D)A、8B、16C、48D、966、FMEA进行的时间是(ABCD)。
五大工具试题
姓名所属分数
1.APQP是什么意思?包括那几个阶段?(6)
2.用图示表示这几个阶段时间的关系?(5)
3.对APQP中各工具/文件的关联性以图示描述. 简要说明产品质量如何保
证。
(10)
4. PFMEA 的功用是什么? 由谁来完成?(6)
5. 完成线束生产的压接流程的FMEA 分析(15)
RPN
D
O
S
采取的措施
频度O
级别
现行过程控制探测 责任及目标完成日期
RP N
潜
在失效模式
措施结果 建议措施
现行过程控制预防 探测度D
严重度S
部门 编制人
过程责任 车型/车辆类型 关键日期
第 页 共 页
潜在失效原因
潜在失效后果
过程功能
FMEA 日期(编制)修订
核心小组 编号: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过程FMEA
项目
6.PPAP 是什么意思?提交等级分为几级?我公司提交属于几级?(6)
7.PPAP 共包括那19项内容?(12)
8.SPC 是什么意思?简述我公司如何应用?(6)
9.CPK 的计算公式?并简要说明。
(10)
10.M SA 是什么意思?简述GR&R ?(6)
11.简写GR&R的计算公式?GR&R接受(合格)的标准是什么?(12) 12.简要说明接受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6)。
MSA 培训考试的试题及答案MSA培训考试试卷答案部门: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指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由于量具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和线性产生的合成变差。
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60分)1、测量系统分析(MSA)的目的?(11分)确定新购或经维修、校准合格后的测量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时能提供客观、正确的分析/评价数据,对各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的变差进行适当的可靠性统计研究,以了解测量系统是否满足产品特性的测量需求和评价测量系统的适用性,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和符合顾客的要求和需求。
2、偏倚?对同样的零件的同样特性,测量的观测平均值(在可重复条件下的一组试验)和真值(基准值)之间的差值。
3、稳定性?既指测量过程的统计稳定性又指随时间变化的测量稳定性4、线性?测量系统预期操作范围内偏倚误差值的差别5、重复性?指由一个评价人,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
6、再现性?通常定义为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7、GRR或量具R&R?一个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合成变差的估计。
8、%GRR或%R&R接受准则?a)、%R&Rb)、10%≤%R&R≤30%,依据量具的重要性、成本及维修费用等因素,决定是否可接受或不可接受; c)、%R&R>30%,不能接受,必须进行改进;d)、分级数ndc>=5三、论述题:测量系统应具备的特性?(10分)1)、必须处于统计控制中,即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存在变差的普通原因,而不存在变差的特殊原因。
2)、测量系统的变差必须小于制造过程的变差。
3)、测量系统的变差性小于技术规范界限。
4)、测量精度(increments)应高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一般来说,测量精度是制造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1/10。
MSA测试题一、选择题(请从下列答案中选择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哪种原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变差(ABCD )A.零件的变差B.测量人内部变差C.测量仪器的变差D.测量环境导致的变差2.以下属于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有(ABC )A.分辨力B.最大允许误差C.测量范围D.重量E.长度3.在测量系统分析中,评价一个人使用一件测量设备,对同一零件的某一个特性进行多次测量下的变差,称为(A)A.重复性B.偏倚C.稳定性D.线性E.再现性4.以下描述错误的是(B)A. 零件的真值永远无法得到,只能无限与之接近;B. 数显卡尺的准确度是0.02mm;C. 产品控制理论关注的是零件是否在指定的范围内;D. 过程控制理论关注的是过程变差是否稳定并可接受。
5.以下公式错误的是(B)A. 测量系统的偏倚=测量值-真值(或约定真值)B. TV(总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PV(零件的变差)2C. GRR(测量系统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AV(评价人的变差)2D. ndc(区别分类数)=1.41*(PV/GRR)二、填空题(请将下类空白处填写完整)(每题2分,共10分)1、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表示测量系统随(时间)的偏倚值。
2、测量系统的线性是标识在量具正常(使用范围)内的偏倚变化量。
3、测量系统的(重复性)通常被称为测量设备的变差。
4、测量系统的(再现性)通常被称为评价人的变差。
5、测量系统应处于统计受控状态意味着在重复测量条件下,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由(普通原因)造成,而不能由特殊原因造成。
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具有统计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图)法最佳地进行评价。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物体特性的真值是不可知的。
(√)2、量具的分辨率就是指有效分辨率。
(x )3、基准值是真值的替代,可以获得。
(√)4、MSA的位置误差和宽度误差的接受准则是一样的。
(x )5、理想的测量过程是0偏倚和0方差。
MSA培训试题一、 选择题(请从下列答案中选择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哪种原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变差(ABCD )A.零件的变差B.测量人内部变差C.测量仪器的变差D.测量环境导致的变差2.以下属于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有(ABC)A.分辨力B.最大允许误差C.测量范围D.重量E.长度3.在测量系统分析中,评价一个人使用一件测量设备,对同一零件的某一个特性进行多次测量下的变差,称为( A )A.重复性B.偏倚C.稳定性D.线性E.再现性4.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B )A. 零件的真值永远无法得到,只能无限与之接近;B. 数显卡尺的准确度是0.02mm;C. 产品控制理论关注的是零件是否在指定的范围内;D. 过程控制理论关注的是过程变差是否稳定并可接受。
5.以下公式错误的是( B )A. 测量系统的偏倚=测量值-真值(或约定真值)B. TV(总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PV(零件的变差)2C. GRR(测量系统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AV(评价人的变差)2D. ndc(区别分类数)=1.41*(PV/GRR)二、 填空题(请将下类空白处填写完整)(每题2分,共10分)1.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表示测量系统随(时间)的偏倚值。
2.测量系统的线性是标识在量具正常(使用范围)内的偏倚变化量。
3.测量系统的(重复性)通常被称为测量设备的变差。
4.测量系统的(再现性)通常被称为评价人的变差。
5.测量系统应处于统计受控状态意味着在重复测量条件下,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由(普通原因)造成,而不能由特殊原因造成。
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具有统计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图)法最佳地进行评价。
三、 简答题(每题15分,共50分)1、什么是测量系统?(10分)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测量数据分为哪两类?(10分)计数型,又称离散数据或属性数据,如通过,未通过,百分比,次数等;计量型,又称连续数据或可变数据,如长度,电压,电流等3、MSA手册对量具的分辨力有什么要求? (10分)测量仪器分辨率至少是被测范围是1/10, (即其最小刻度应能读到1/10过程变差或规格公差较小者; 如: 过程中所需量具读数的精确度是0.01m/m, 则测量应选择精确度为0.001m/m)。
一. 选择题16分1. AAR的中文名是_________________KPC的中文名是______________2.KCC的中文含义是__ _______, AP的含义_ ____________________3.在FMEA中,现行过程预防与现行过程推测的区别是_______ 探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4.APQP的五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APQP在第______阶段要设定项目目标,第___和___阶段要对目标进行统计分析.6.Rx-控制图,如果要核算出CPK值和控制线,至少要____组以上有效数据,每组数据一般要___个。
7.MRX-控制图,一般要__ 个或以上数据才可算出CPK值,得到控制线。
8.PPK值计算,至少要_____个或以上数据才可算出。
9.SPC控制的是_______变差,MSA控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变差。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40分)1.下图是某公司的MSA与SPC策划表,请确定用什么MSA工具进行分析。
A.10个样品,3个检测员计量GRR分析,B.10个样品,3个检测员破坏GRR分析C.50个样品,3个检测员计数GRR分析D.7个批次,每批2个样品的GRR分析2.计数GRR分析:A.至少抽50个样品B.50个样品中至少要有1/3以上的良品。
C.至少3个测量员。
D.参加测试的人是计量室的员工。
3.计量可重复GRR分析:A.至少选10个样品。
B.样品可随机在生产线选择。
C.样品要覆盖到过程变差。
D.三个测试人员要训练合格。
E.测量设备要预先校准4.下列哪些可能是DFMEA的输入:A.以往的经验教训。
B. 产品参数图。
C.工艺流程图。
D.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
5.特殊特性与FMEA的关系?A.特殊特性要单独分析,并标示符号。
B.先识别特殊特性,再做DFMEA。
C.特殊特性在FMEA的探测中必须全检。
五大工具书培训考试试卷答案部门: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1、APQP的定义: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步骤的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方法。
2、企业多方论证小组成员一般包括:(设计)、(制造)、(工程)、(质量)、(生产)和(其他适当的人员);3、APQP实施的时机和范围:①(新产品);②(更改的产品)。
4、APQP五个阶段分别为:(计划和确定)、(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和过程确认)、(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5、顾客要求是重要的(输入)、控制计划是重要的(输出),APQP是一个(顾客导向)过程(COP)。
6、FMEA风险顺序数(RPN)是严重度数(S)和频度数(O)及探测度数(D)三项数字之乘积。
7、MSA测量系统误差:由于量具(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和(线性)产生的合成变差。
9、过程能力、初始过程能力指数、稳定过程能力指数的符号分别为:(CP )、(PPK )、(CPK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FMEA 的定义:?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系统、子系统和零件,对构成制造过程的各个工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所有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可能的后果,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系统化的活动,并将全部过程形成书面文件。
2、PPAP 的定义:在生产现场,用生产工装、量具、工艺过程、材料、操作者、环境和过程设置(如:进给量/速度/循环时间/压力/温度等)下被制造出来的零件和所编制的文件/产生的记录提交顾客,并由顾客进行评审和批准后满足所有顾客要求的过程。
3、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定义?重复性:指由一个评价人,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
再现性:通常定义为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4、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检查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
五大工具培训考试题卷1
五大工具培训考试题卷
部门姓名得分
一、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部分
一填空题:(每栏1分,共23分)
2、APQP参考手册中规定的产品质量策划过程的五个阶段分别是,
措施。
3、PFMEA是在之前、产品质量策划过程中进行的,它是一个文件。
7、产品和过程确认的输出有试生产、测量系统分析、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生产确认试验、包装评价、生产控制计划和质量策划认定和管理者支持。
4、试生产的目的之一是用来收集足够的产品质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PPAP 提交,生产确认试验,包装评价,试生产能力和质量策划认定。
5、控制计划必须覆盖三个不同阶段,样件制造时要有产前要有试生产控制计划,进入批量生产要有生产控制计划。
6、控制计划内容包括的要素有:、划。
7、特殊特性是指可能影响安全性或法规的符合性、产品的、,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编制APQP进度计划表的作用是什么?它必须由谁来负责主持制订?
确定每一事项的任务、安排及其它事项,并给策划小组提供了跟踪进度和制订会议日程的格式。
它由产品质量策划小组负责主持制订。
2、在产品质量策划的每一个阶段结束时都要由谁主持召开评审会议?并将结果报告给谁?以获得支持。
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组长主持召开评审会议,并将结果报告给管
理者已获取支持。
3、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阶段的输出有哪些内容?
减小变差、顾客满意、交付和服务。
第 1 页共 8 页。
公司五大核心工具培训班试题部门:姓名:得分:一、是非题(以下各题正确划“√”,不正确划“×”,每题得1分,共30分)1、统计技术是研究随机现象中的数学规律的一门学科。
…………………………(√)2、测量系统是指器具和仪器本身。
………………………………………………(×)3、FMEA是分析产品或过程已发生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4、PPAP要求必须把所有产品综合在一起,提交一份保证书。
……………(×)5、用CP及CPK是表示初始过程的能力。
…………………………………(×)6、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是对产品质量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预先进行的识别质量问题制定纠正措施的活动。
…………………………………………………………………(×)7、产品在生产阶段时做DFMEA。
……………………………………………(×)8、PPAP时,外观项目必须单独提出“外观件批准报告”。
………………………(√)9、体现测量数据质量通常用偏倚和方差来表示。
…………………………………(√)10、APQP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其设计输出的工程规范就是作业操作规范。
(×)11、变差是指单个数据与目标值的差异。
…………………………………………(×)12、FMEA可以识别特殊特性。
……………………………………………………(√)13、初始过程能力应是1.33≤PPK≤1.67,才算满足顾客要求。
…………………(×)14、控制计划要在产品形成的不同阶段进行。
……………………………………(√)15、重复性评定目的是对评价人变差的评定。
……………………………………(×)16、FMEA的结果是制定控制计划的依据。
………………………………………(√)17、消除特殊原因变差的目的是缩小分布宽度,使顾客满意。
…………………(×)18、如果顾客放弃文件资料的提交批准,则这些文件资料可以不准备了。
MSA培训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请从下列答案中选择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哪种原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变差( ABCD )A.零件的变差B.测量人内部变差C.测量仪器的变差D.测量环境导致的变差2.以下属于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有(ABC )A.分辨力B.最大允许误差C.测量范围D.重量E.长度3.在测量系统分析中,评价一个人使用一件测量设备,对同一零件的某一个特性进行多次测量下的变差,称为( A )A.重复性B.偏倚C.稳定性D.线性E.再现性4.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B )A.零件的真值永远无法得到,只能无限与之接近;B.数显卡尺的准确度是0.02mm;C.产品控制理论关注的是零件是否在指定的范围内;D.过程控制理论关注的是过程变差是否稳定并可接受。
5.以下公式错误的是(B)A.测量系统的偏倚=测量值-真值(或约定真值)(总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PV(零件的变差)2C.GRR(测量系统变差)2=EV(测量设备的变差)2+AV(评价人的变差)2D.ndc(区别分类数)=1.41*(PV/GRR)二、填空题(请将下类空白处填写完整)(每题2分,共10分)1.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表示测量系统随(时间)的偏倚值。
2.测量系统的线性是标识在量具正常(使用范围)内的偏倚变化量。
3.测量系统的(重复性)通常被称为测量设备的变差。
4.测量系统的(再现性)通常被称为评价人的变差。
5.测量系统应处于统计受控状态意味着在重复测量条件下,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由(普通原因)造成,而不能由特殊原因造成。
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具有统计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图)法最佳地进行评价。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50分)1、什么是测量系统?(10分)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测量数据分为哪两类?(10分)计数型,又称离散数据或属性数据,如通过,未通过,百分比,次数等;计量型,又称连续数据或可变数据,如长度,电压,电流等3、MSA手册对量具的分辨力有什么要求? (10分)测量仪器分辨率至少是被测范围是1/10, (即其最小刻度应能读到1/10过程变差或规格公差较小者; 如: 过程中所需量具读数的精确度是0.01m/m, 则测量应选择精确度为0.001m/m)。
五大工具测试题姓名:部门: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目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1、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由( c )A、最高管理者组织进行B、质管部门负责进行C、横向职能小组进行D、质管部门联合生产部门进行2、SPC是指( a )A、统计过程控制;B、测量系统控制;C、质量问题分析;D、生产过程控制3、在顾客没有申明的情况下,组织应按照(b )的要求提交PPAPA、2级B、3级C、4级D、5级4、对于以下几种控制图,适合于不合格品率控制的是( b )A、SX-图 B、P图 C、RX-图 D、U图5、RX-图是指( c )A、均值标准差图B、中位数极差图C、均值极差图D、均值方差图6、进行潜在失效模式分析时,风险顺序数越大说明该失效模式( a )A、风险越大B、风险越小C、没有风险D、都不对7、以下关于控制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应该在稳定的过程条件下取得产品的数据;B、RX-图适合于样本在2-9之间的数据类型;C、不合格品数控制图nP图要求每天的样本量相同;D、对产品缺陷数的统计可以使用P图。
8、在计算风险顺序数时,若严重度为5,频度为3,易探测度为8,则风险顺序数为( d )A、40B、15C、24D、1209、产品先期质量策划共有( c )个阶段A、3个B、4个C、5个D、6个10、以下是关于APQP的5个阶段,其顺序正确的是( c )1)产品和过程确认 2)产品设计和开发 3)过程设计和开发4)反馈和纠正 5)计划和确定项目A、5-1-2-3-4B、1-2-3-5-4C、5-2-3-1-4D、5-1-4-2-3二、多项选择题(每道题目有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4分,共40分)1、所谓的五大工具是指( abcde )A、APQPB、PPAPC、FMEAD、SPCE、MSA2、在制作RX-图是,如果样本数量为( abc ),则R图的下限可以为0A、4个B、5个C、6个D、7个E、8个3、控制计划应该在产品形成的不同阶段编制,这些阶段包括( cde )A、产品立项阶段B、设计阶段C、样品制作阶段D、试生产阶段E、批量生产阶段4、对于计量型数据,可以使用的控制图是( abce )A、RX-图 B、移动极差图 C、中位数图D、P图E、SX-图5、进行初始研究的数据应至少应该有( bc )A、20组B、25组C、100个D、150个E、5个6、对于Ppk和Cpk,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de )A、两种都是对连续过程进行的能力评估;B、Ppk和Cpk是两种不同的过程能力指标;C、Ppk和Cpk都可以用来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研究;D、一般情况下,要求Ppk的值大于1.67;E、Cpk是指工序能力指数7、对于控制图,以下那些情况应看作过程不稳定( abcde )A、任何超出控制线的点;B、连续7点全在中心线之上或之下;C、有超过2/3的点在靠近中心线的位置;D、连续7点上升或下降;E、任何其他明显随机的图形。
五大工具培训考试题卷单位:姓名:总分300分得分: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部分(共3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APQP参考手册中规定的产品质量策划过程的五个阶段分别是:计划和确定项目,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反馈、评估和纠正措施。
2、PFMEA是在试生产之前、产品质量策划过程中进行的,它是一个表格化文件。
3、产品和过程确认的输出有试生产、测量系统分析、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生产件批准、生产确认试验、包装评价、生产控制计划和质量策划认定和管理者支持。
4、试生产的目的之一是用来收集足够的产品质量数据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测量系统分析,PPAP提交,生产确认试验,包装评价,试生产能力和质量策划认定。
5、控制计划内容包括的要素有:过程/工序、特性、特殊特性分类、控制方法、反应计划。
6、特殊特性是指可能影响安全性或法规的符合性、产品的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编制APQP进度计划表的作用是什么?它必须由谁来负责主持制订?确定每一事项的任务、安排及其它事项,并给策划小组提供了跟踪进度和制订会议日程的格式。
它由产品质量策划小组负责主持制订。
2、在产品质量策划的每一个阶段结束时都要由谁主持召开评审会议?并将结果报告给谁?以获得支持。
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组长主持召开评审会议,并将结果报告给管理者已获取支持。
3、反馈、评估和纠正措施阶段的输出有哪些内容?减小变差、顾客满意、改善交付和服务、有效的经验总结及最佳实践。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部分(50分)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1、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目的是发现、评价过程中潜在的失效与可能的B,找出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E,并将上述过程G化。
A 现象B 后果C条件D原因E措施F格式G文件2、PFMEA是在B阶段进行的活动。
A设计和开发B过程设计和开发C产品和过程确认3、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使用的表格上的“关键日期”是指B的日期。
A填表开始B预定完成C填表结束4、在进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时,要假定提供的零件/材料是B的,以便集中注意力分析过程的失效。
A经过检验B合格C过程使用5、潜在失效模式是指 B 可能潜在不满足过程要求或设计意图的种类,是对某具体作业不符合要求的描述。
它能回答检验拒收的原因。
A现场B过程6、每一个潜在失效模式,前提是假设这种失效A发生,但不一定发生。
A可能B曾经7、潜在失效模式应该用物理的、专业的术语来描述,不应是顾客看到的现象。
如在铝合金浇注时由于铝液温度低,流动性差,毛坯某个部位没有浇到。
我们描述的模式应该选择D。
A穿了B有一个大洞 C 没有浇满D冷隔8、某孔径加工尺寸为ø20±0.4,其潜在失效模式应该选C。
A孔大了B孔小了C孔径超差9、潜在失效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对 A 的影响。
A顾客B过程C产品10、严重度的评价等级由1级到10级。
对顾客影响后果最严重的是B级。
A 1B 1011、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严重度级别数值,在过程FMEA的范围内是A的。
A 不可能B 可能12、潜在失效起因/机理是指失效是怎么发生的?其起因一般有B存在。
A 仅有1个B 多个13、频度是指具体的失效起因/机理发生的可能性,即失效出现的次数多少?要降低频度级别的唯一途径是通过A来预防或控制该失效模式的起因/机理。
A过程设计更改B设计更改C修改、调整判定的级别14、如果现行控制方法使用了防错技术,那么不会产生缺陷,这时的探测度应该是 A 级?A 1B 1015、严重度、频度、探测度的乘积是B,乘积最大的数可以是D。
A 风险性B 风险顺序数C 10D 100016、建议措施是针对失效模式的 A 而提出的,它的意图是要减少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的C。
A起因B后果C级别D大小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过程FMEA在产品质量策划哪一个阶段进行的设计活动?在APQP的第三阶段,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
2、为什么要进行过程FMEA的设计活动?为了发现并评价一种过程的潜在失效及其后果,找到可以消除或减少潜在失效发生机会的措施。
3、为什么说过程FMEA是一个动态文件?随着设计的修改和过程的完善,PFMEA也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测量系统分析部分(共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偏倚是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2、测量系统分析是用于分析测量系统对数量化测量值的影响,主要强调人员和量具的变差对测量值的影响。
3、测量系统的五个统计特性分别是:偏倚性、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再现性。
4、重复性是由同一评价人,采用同一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
5、再现性是由不同评价人,用同一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所获得的平均值的变差。
6、选用量具的有效分辨率必须小于规范/公差的 1/10,才不会因为量具误差而影响到测量结果。
7、产品控制计划中的被确定为产品特殊特性所使用到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进行MSA。
8、所有检验、测量和测试仪器必须有独一无二的标识(编号),以标明其校准状态。
9、总变差 (TV)= 制造过程变差(MPV) + 测量系统变差(MSV)。
10、线性分析时至少要作二次分析,在量具作业范围的开端和末端各一次,建议在量具作业范围的中端也应考虑分析。
二、判断题(15 ×1分)1、准确度就是指测量系统的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异。
(√)2、稳定性是偏倚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是漂移。
(√)3、测量系统分析的样品必须是选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的生产的范围。
(√)4、GR&R分析可接受的分级数(ndc)应该≥10。
(×)5、所有测量结果都存在一定的误差。
(√)6、测量系统的变差只能是由普通原因而不是特殊原因造成。
(√)7、对于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差应该显示有效的分辨率并且与制造过程变差相比要小;(√)8、量具是指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通过/不通过装置。
(√)9、偏倚=0整个直线都位于置信度区间以内,该测量系统的线性不可接受。
(×)10、测量过程的目标是零件的“真”值,遗憾的是真值永远也不可能被知道。
(√)11、Kappa分析法需考虑评价人之间不一致量有多大,不考虑他们是不是一致。
(×)12、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通常采用交叉表法分析。
(×)13、稳定性是在有特殊原因变差的统计控制状态下,是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值在不同时间的偏倚的总变差。
(×)14、特别是工程变更后的产品在控制计划中被确定具有产品特殊特性所使用到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进行MSA。
(√)15、位置误差通常是通过分析重复性和线性来确定。
(×)三、不定项选择题(10 ×2分)1、以下那一个不是造成过分偏倚的可能原因D。
A、仪器需要校准B、仪器或夹紧装置的磨损C、基准出现误差D、重复性误差2、某卡尺的允许示值误差是±0.02mm,测量值为95.26mm,若示值误差为+0.01mm,实际值应该是D。
A 、95.28 B、95.27 C、95.24 D、95.253、GR&R的判定标准:当D时,该系统为可接受。
A 、%R&R<30% B、%R&R>30% C、10%<%R&R<30% D、%R&R<10%4、对量具运用交叉表法分析的可接受标准是A。
A 、大于0.75 B、大于0.90 C、小于0.75 D、小于0.905、对量具进行测量系统分析需要使用盲测方法的是C。
A 偏倚分析B 线性分析C GR&R分析D Kappa分析6、以下哪种分析方法不是用于计数型的测量系统 AD 。
A 偏倚分析B Kappa分析C 交叉表法分析D GR&R分析7、测量仪器分辨力的使用准则应该至少是BD。
A 公差的1/5B 公差的1/10C 过程变差的1/5D 过程变差的1/108、D是指量具在预期工作范围内偏倚的变化(之间的差值)。
A 、稳定性 B、偏倚性 C、重复性 D、线性9、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最好的方法是通过A控制图来实现的。
A、均值极差图B、P图C、鱼骨图D、直方图10、在不同时间产生的偏倚的总变差是指 C 。
A.重复性; B、再现性; C、稳定性; D、线性四、综合题(共40分)请按照下列收集的数据进行R&R分析1、数据收集表( 3分)零件名称:进气管量具编号和名称:游标卡尺345# 量具类型:计量型零件特性:厚度10±0.3 评价人:×××、×××、2、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2分)R= 0.024 X IFF= 0.004 R P=0.5703、请计算下列统计特性:(30分)重复性EV=?0.024*0.5908 %EV=?1.42% 再现性AV=?[(X IFF*0.7071)2–(EV2/nr)]1/2%AV=?5.31%重复性和再现性(GRR)=?[EV2+A V2]1/2%GRR=?5.51% 零件变差PV=?R P *0.3146 %PV=?17.93% 总变差=?[GRR2+PV2]1/2ndc=? 57.48% 2、根据GRR的计算结果,回答是否可以接受?(5分)GRR=5.51%<10%,测量系统可接受。
统计过程控制部分(共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1、影响过程波动的因素通常可分为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
2、当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时,过程只受普通因素的影响,过程特性的波动具有统计规律性。
3、当过程处于失控状态时,过程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波动偏离原来的规律。
4、对于普通原因的波动通常需要采取系统措施。
5、CL 表示控制中心线,UCL 表示控制上限,LCL 表示控制下限。
6、Ca 表示___准确度____,Cp 表示____精密度____,Cpk 表示过程能力指数。
7、PPM 是指过程中所产生的百万分之一不良数﹐DPM 是指过程中所产生的百万分之缺点数。
8、QC七大手法分别是查检表、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散布图﹑控制图﹑直方图﹑层别法。
9、鱼骨图又称特性要因图。
10、SPC 的目的是持续改进,SPC 的核心思想是预防。
11、控制图的基本类型按数据类型分为计量值控制图、计数值控制图。
12、计量型数据,通过实际测量而取得的连续性实际值,适于使用以下控制图进行分析:X-R均值和极差图、X-δ均值和标准差图、X -R 中位值极差图、X-MR 单值移动极差图。
13、计数型数据,以计产品的件数或点数的方法,适于使用以下控制图进行分析:P chart 不良率控制图、nP chart 不良数控制图、C chart 缺点数控制图、U chart 单位缺点数控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