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资料,强化你的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资料,强化你的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资料,强化你的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资料,强化你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心理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算起的。

◇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2、心理现象——一方面是心理过程,它是人心理的共同性;另一方面是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的差异性。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②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①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10、人的心理实质: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心理学研究任务和意义

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简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等;③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2、人的心理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做斗争;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实践意义: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地影响。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又是可以测量的。

②发展性原则,应该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③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应该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和相互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④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使用方法和程序不应该损害被试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应该有三个变量,一是自变量,二是因变量,三是无关变量。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标准化测验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如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种种。

(4)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方式有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等。

(5)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

(四)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870s,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流派,创始人为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情感三个基本元素。冯特首创了实验内省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等,强调意识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3)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13年,创始人是华生,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曾试图引进中间变量,但斯金纳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因论,拒绝中间变量。认为强化和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结果。行为主义完全否定了对人的心理、意识的研究,以行为和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

(4)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德国,创始人惠特海默等,后期的代表任务是勒温,强调心理的整体性。

(5)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弗洛伊德。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主要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而精神分析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6)人本主义心理学,1950s-1960s在美国兴起。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被视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强调人有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7)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奈塞1967年的《认知心理学》建立“认知心理学”的新方向。其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搜集的信息,经分析、贮存、转换并加以利用。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系统:它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1、神经元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2)突触——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

(3)神经元根据其功能特性,可以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4)神经冲动,刺激过程和反映过程

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人的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型神经。

(2)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它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和传导神经冲动。

(3)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

(4)人的大脑的两个半球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结构。半球表面覆盖着面积很大的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二)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

2、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3、反射有同时进行的两条渠道: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非特殊通路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来实现的。

4、反射弧的环形通路。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无条件反射对每个个体来说是生来具有、不学而能的。

2、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它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3、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

(总结:巴甫洛夫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强化动力定型)

4、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总结:斯金纳操作尝试错误)

5、工具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共同规律: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发射,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

不同之处:①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②强化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映有关。③反映方式不同。

6、联系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他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分为5种:①正确的反应每次都予以强化②定比间隔强化③定时间隔强化④不定比间隔强化,它的效果最好。⑤不定时间隔强化在实际生活中,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例如儿童在日常作业中,做了正确的算术运算,并非每次都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注意而得到表扬,只是有时获得夸奖。

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吃梅子)——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谈梅生津)——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

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吃梅子)——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谈梅生津)——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

(四)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1、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

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联系的;抑制过程则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

抑制过程可以分为非条件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和条件抑制(又称内抑制,包括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A.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a.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b.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它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

B.条件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a.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b.分化抑制——开始类似的事物都能引起反应,后经一些细小的事物,能区分其不同。(一般不考)

2、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二:

(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止不动的,而是要向临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

(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就是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

1、反映——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双方留下痕迹的过程。

2、感应性——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映,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3、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二)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二、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人类心理的发生

1、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是:一是劳动,二是语言。

2、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与可能。

3、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1)语言产生的条件:语言为劳动所必须;劳动使语言的产生有了可能。(2)语言的作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思维向更加复杂的水平发展。

(二)人类心理的发展

1、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或种系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2、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有如下含义:①在不同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②心理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③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④心理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⑤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3、心理发展的条件

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是:①遗传素质,生物前提;②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③自我实践,调节因素;④社会环境,决定作用。(32字理论)

4、心理发展的动力

在个体不断的积极活动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个体已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三、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概括性、目的性(预见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1、概括性:“凡这样必那样”,对客观事物有这样的认识就是概括。

2、目的性(预见性):是概括性的必然结果,是“要那样就这样”。目的性是当事物没有出现之前就有所预见,按预见行动。

3、主观能动性:就是人能够根据目的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使客观事物服务于自己。

4、社会制约性:人类的心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的心理,同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的心理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发展。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华生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立场出发,提出了除极少数的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即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否认遗传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在儿童教育方面主张:

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2、反对体罚儿童。

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

4、提出对幼儿养护的要求。使幼儿成为一个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诚恳、有创造力、没有怯懦和自卑心理的人。

5、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其人格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均衡发展,即超我监控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的道德规范。自我一方面应处理好原我的本能要求,另一方面又应符合超我提出的规范要求,以期发挥自己的功能。如果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原

我或超我有一方占优势,支配另一方的发展,这时就会导致心理发展的异常。一旦三者的关系完全失调,就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病。

弗洛伊德以“性”的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3岁>(3)前生殖期<3-6岁>(4)潜伏期<6-11、12岁>(5)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1)学习信任阶段(出生至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

(2)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

(3)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

(4)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5)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

(7)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8)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①(主要为神经系统的)成熟;②练习和习得经验;③社会经验;④平衡(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2、心理发展得动力

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主体得动作,其本质是主体对客体得适应。这种适应有三种方式。

(1)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2)顺应——是指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

(3)平衡——是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3、心理发展的阶段

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即: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

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从本质上讲,儿童心理发展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发展的结果。

(四)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1、社会文化历史学说

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其标志有五:

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④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⑤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2、心理发展的原因

维果斯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有三点:

①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②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使其在低机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③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的:

①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认为在进行教学是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期

.....”。它表现为

...“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其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

②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③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必须将教学建立于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4、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内化的最初含义是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维果斯基赋予其新含义: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提出一切高级的心里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后经过多次重复、变化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其过程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实现,也能通过日常的生活、游戏、劳动来实现。

(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朱智贤心理发展理论要点:(儿童心理发展)

一、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坚持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的观点。即:①承认先天因素的作用,他们提供前提和可能;②环境和教育能将可能变为现实,决定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③承认遗传,但不夸大;④强调环境、教育的决定作用,但反对教育万能。二、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认为在儿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即心理发展的动力。

三、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提出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

四、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提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质的变化,就表现为年龄特征。在同一年龄阶段,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也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特点。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概述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活动:①都是人脑的活动;②面对直接面对的事物;③每次都动用一个感官。

2、感觉的分类

(1)从刺激的来源分: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

(2)从刺激的性质分:电磁的、机械的、热的、化学的。

3、感受野与特征侦察

当呈现特定刺激的时候,可记录到感觉神经通路及大脑皮质各水平上单个神经细胞的放电现象,据此可以揭示该个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这个区域称为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而每个神经细胞的感受野都有其侦察特定特征的功能,又称为特征侦察器。

(二)知觉的概述

1、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分类

(1)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器活动来划分: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触摸知觉等;

(2)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来划分: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3)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符合:正确的知觉与错觉。

3、空间知觉

(1)定义: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特性即形状、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觉。(2)分类:

①形状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排列组合的反映。

②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③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④大小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尺寸的反映。

4、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5、运动知觉

(1)定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

(2)分类:

①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②似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6、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特殊情况。几何图形错觉分为:大小错觉、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段长短错觉等。

二、感觉与知觉的规律(重要)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觉的一个重要规律是感受性变化。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其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称为感受性。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的一个重要规律是感受性变化,感受性是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1)费希纳认为符合对数定律:S=K·lgI

(2)斯蒂文森认为符合幂定律:S= K·I n

(S-心理量I-物理量K-常数n-指数)(二)感受性变化规律

1、适应

(1)定义:是感受性变化的普遍现象。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有时,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机体的感受性需要调整,就是适应现象。

(2)视觉的适应分为:

①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变化。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②明适应——是从暗处进入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变化。明适应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2、对比

(1)定义: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分类: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继时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3、感受性的练习:感受性可以通过练习、训练而提高。

(三)知觉的基本规律

1、体现在知觉的基本特性中: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2、知觉的四个特性从不同角度对知觉规律进行揭示:

①选择性从对象与背景的角度揭示知觉规律;②理解性从客观与主观的关系角度揭示知觉规律;③整体性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角度揭示知觉规律;④恒常性从心理与物理的关系角度揭示知觉规律。

3、论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知觉作为对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其基本特征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认识知觉的基本特征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知觉的选择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刺激强的事物、变化着的事物等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

(3)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性知觉时,客观事物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知觉中强的成分决定着知觉整体性特点。如在小学生的识字教学中,学生容易将字型相近的字写错,如容易将“折”、“析”、“拆”三个字混淆,就是由于“、”在整个字型中是弱的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这一“、”,使学生能更清晰地反映事物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如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知觉恒常性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三、观察

1、观察——又称“思维的知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观察的品质有:

(1)观察的目的性: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

(2)观察的客观性: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3)观察的精细性: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4)观察的敏锐性: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一下几方面入手(32字诀):①明确目的;②制定计划;③具备知识;④掌握方法;⑤学会记录;⑥事后归纳;⑦培养品性;⑧养成习惯。

第五章记忆

一、记忆的概述

(一)定义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基本环节。按信息加工理论的说法,记忆是人脑对信息的编码、储存、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分类及特点

1、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分为: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又成“表象记忆”。具有直观形象性。

(2)词语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亦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

(3)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等特点。

(4)动作记忆——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其特点是容易保持和恢复。

2、根据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凡进入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存储,这种存储形式就叫感觉登记。特点是保持的信息量较大,但保持的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秒钟。

(2)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等特点,其容量约为7±2个组块。

(3)长时记忆——是指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以上乃至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等特点,其容量几乎无限。

3、工作记忆

由短时记忆扩展而来,是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储存,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它有三个组成成分: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4、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一般不考)

由长时记忆扩展而来。

(1)情景记忆——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2)语义记忆——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

(3)程序记忆——关于“怎样做”的记忆,是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的,与意识分离。

5、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外显记忆——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搜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它是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

(2)内隐记忆——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它是无意识提取的记忆。

(三)记忆表象

1、定义: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但不能把表象看成是知觉的翻版或重复,它是经过信息加工后的知觉痕迹。

△区别:形象记忆(又称表象记忆)与记忆表象的区别:表象记忆是形式;记忆表象是内容。

2、特点:

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

①直观形象性。

②概括性:表象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多次感知过的一般特点,因而它比知觉形象有更高的概括性。

③模糊片断性:表象的形象没有知觉形象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

(四)记忆的生理机制

1、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记忆被认为是大脑皮质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巩固和恢复。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就是识记。暂时神经联系一旦形成便会在大脑皮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因受到强化而巩固,因不强化而消退,这就是保持和遗忘。暂时神经联系痕迹在一定条件下的重新活动,就是回忆和再认。

2、定位说:

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提出了记忆的定位说。认为记忆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不同类型的记忆是由大脑的不同部位产生的。有关听觉的记忆在听觉中枢产生,视觉记忆在视觉中枢产生、语言记忆在语言中枢产生。

3、反响回路说

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就产生神经冲动。并且不需要进一步的外界刺激也能持续下去,信息就在反复传递中被保持下来。

4、记忆的化学分子说

瑞典神经生理学家海登提出了记忆的化学分子说。认为个人的长时记忆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内核糖核酸(RNA)的作用,核糖核酸被看作是记忆分子。

二、记忆过程(最重要)

(一)识记

1、定义: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

2、识记的分类及特点

(1)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的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有意采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2)根据识记的材料和方法不同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

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是否明确,对识记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把识记的对象变成人们活动的对象和内容,识记效果就好;要求积极思维的活动,识记效果就好。

(3)识记方法:识记采用一定的方法会增强识记效果,一般意义识记比单纯重复的机械识记效果好。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增加识记材料的数量,识记所需要的时间比材料的增加量比例大的多。识记直观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效果要好。

(二)保持和遗忘

1、定义:

保持——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储存过程。是记忆过程又一环节。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保持中的信息加工

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保持不是一种消极状态,其中也有信息加工的过程。

3、遗忘曲线

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做了系统的首创性的研究,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即遗忘曲线又称保持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以后的很多研究又丰富了遗忘过程的规律:有意义材料较无意义材料遗忘得慢;数量多的材料遗忘较快;两种相似的材料前后间隔短,则容易相互干扰而造成遗忘;学习程度不够的材料容易遗忘;过度学习50%的材料保持得好一些。

4、遗忘的原因

有两种理论假设: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干扰理论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用来证实。

①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②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如学习一篇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常常易遗忘,是因为中间部分的内容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5、复习

(1)复习的作用

多次的识记称为复习。复习不是单纯的机械重复,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编码在识记中起决定性作用。复习的作用是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对所学的材料不断地进行再编码,不断提高编码地适宜性。多复习一次就是多一次加工,就多一次重新考虑或寻找材料之间关系的机会,从而增进加工深度,达到记得更好。

(2)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

不是任何复习,都能得到同等的良好效果。复习的效果决定于复习的合理组织:①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其次是间时复习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②复习中的尝试回忆:尝试回忆与识记交替进行,通过尝试回忆了解材料的难点。③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的合理运用:对于不太长的材料,整体复习比部分复习效果好。但若材料很长,部分复习又比整体复习效果好。④复习的形式多样化:把新旧材料加以对比来复习,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写、听结合起来复习。

(三)回忆和再认

1、定义:

回忆——即对所保持的东西能够回想起来。

再认——就是当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出现时,能认出它。

2、联想及其规律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

规律: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多因律、强因律、近因律。(一般不考)

三、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记忆的品质有:

1、识记的敏捷性,是指识记速度的快慢。提高识记的敏捷性的方法:首先是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应当集中注意。(快)

2、保持的持久性,是指对识记材料保持时间的久暂。加强保持的持久性做法:先要善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再是进行及时、经常的复习。(牢)

3、记忆的正确性,是指对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培养记忆的正确性做法:首先必须进行认真的识记,其次要把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再次要区分正确识记的事物与仿佛记住的东西、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准)

4、记忆的准备性,是指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储存的知识迅速地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做到从有条不紊的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适)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一、思维的概述

(一)定义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所谓概括的反映,即思维反映的不是某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

所谓间接的反映,就是思维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思维活动的进行除依赖感知觉、表象所提供的材料外,还需借助于语言。

3、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①感知和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②感知和思维都是人的认识活动(过程)。

※不同点

①感觉和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和整体属性的反映,具有直接性;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②感觉和知觉反映的是当前事物;思维不仅反映当前,还能反映过去,并能预见未来。

※联系

①感、知觉所提供的信息或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②思维是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必须通过思维活动才能实现。

作用的,单独依赖一种思维解决问题比较少见。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由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与内容不同,常常是以某种思维为主,其他思维也渗透或参与发生作用。采用哪种思维解决问题并不代表思维的发展水平。

(三)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

巴甫洛夫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来解释思维的生理机制。第一信号系统是感觉、知觉、表象的生理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词作为信号刺激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人有了第二信号系统,依靠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由于词的概括功能,才能产生人类的高级思维。

二、思维过程

思维的过程有: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与具体化。(一)分析与综合

1、定义:

分析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2、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两者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

①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够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是肤浅的。

②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也不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

③此外,分析为最初的综合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3、分析综合的三种水平

①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②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③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1、比较

(1)定义: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过程。

客观事物存在的异同点是比较的客观基础,比较以分析综合为前提。(2)常用的比较方式有:

①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

②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

③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

2、分类

(1)定义: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过程。

比较是分类的基础。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可以把事物归并为较大的类;根据差异可以把事物划分为较小的类。分类必须按照一定标准进行。

(2)分类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分类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分类水平,做到: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按照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及时纠正分类中的逻辑错误;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科学概念,即运用标志某类事物的科学术语举行分类。

(三)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1、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2、概括——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3、具体化——是同抽象和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

三、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一)定义: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它是用一定的词来记载和标志的。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单位。

(二)概念的形成: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都是约定俗成的。(相对于人类而言)

(三)概念的掌握(相对于个体而言)

1、定义:概念的掌握又叫概念的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掌握概念即掌握其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也掌握了具有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同类事物。

2、掌握概念的两条途径是:①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称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②通过课堂教学(也包括个人自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四)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①过去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相邻”概念,对学习邻角、邻边具有促进作用。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不一致时,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如“垂”的概念,日常理解为自上而下,所以在学习几何中“垂线”概念时,也只理解为自上而下。

②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形式。教学中,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相反如果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则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如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可以提供多种直角三角形的变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③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共同特征。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语词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

④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

四、问题的解决(一定会出题,重点)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的解决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前提,能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人对活动的态度;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人的知识经验。

②分析问题:就是将问题明确或加以具体化的过程。

③提出假设:运用推理的形式提出假设,提出问题解决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④检验假设: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实践活动直接进行检验;二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通过逻辑推理对假设作出合乎规律的检验。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的知觉特点,主要是知觉的整体性

②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

△功能固定——指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它作用,特别是最初看到的它的功能影响最大。功能固定作用,对问题解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③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动机。在解决一般难度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人的动机强度应适中;解决比较容易问题时,动机强度应该偏高;在解决很困难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效率,动机程度应偏低。

④个性差异,表现在个性倾向性性格特征以及智力等方面。

五、创造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江泽民

1、定义及特点

定义:创造思维——新颖的、独特的、能产生一定的社会的和个体的价值产品的思维。其核心是发散思维。

特点:

①创造思维一般是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具有新异或独特性。

②创造思维既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③创造思维往往具有突发性,即灵感

..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④创造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

2、创造思维的过程

与创造活动紧密联系,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3、创造思维的培养

创造思维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或采取有效途径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③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④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六、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是能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

2、思维的批判性,是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以广阔性为基础。缺乏思维批判性的人,往往走两个极端:①自以为是,②人云亦云。

3、思维的深刻性,是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

4、思维的灵活性,是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够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变化。

5、思维的敏捷性,是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准确意见。敏捷性是思维其它品质发展的结果.

七、想象

1、定义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人脑不仅能形成关于直接作用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或者回忆过去感知过的事物,还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2、想象的分类

有意想象与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一直努力。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3、有意想象的分类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创造想象中有种特殊的想象叫幻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可以分为理想和空想。

5、梦——睡眠状态下所发生的想象活动。人觉醒时感知客观事物并在头脑中加工成经验和表象。睡眠状态下这些经验和表象中的一部分重新呈现出来,就成了梦的内容。再造想象

理想

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一种特殊形态:幻想 > 想象

空想

无意想象<一种特殊形态:梦>

6、想象的形成方式

(1)综合——是把各个生活领域或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当然,这种综合要符合人的审美特征。

(2)夸张——是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扩大或强化。(3)拟人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典型化——是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是事物人格化。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与需要

1、情绪和情感

情绪——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式。

情绪与有机体的需要密切联系。它是一种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2、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3、需要的分类

从总的方面可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生理需要是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所需要的事物的反映。

◇社会需要是对维持社会发展所需求事物的反映。

按需要对象的性质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人的物质需要中,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社会性的。

◇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

4、需要与情绪、情感的关系

需要满足,产生积极体验

→情绪、情感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之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即思维的片面性);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1.多维思维;2.思维的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4.具体逻辑推理。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二、维果斯基论认知发展 维果斯基认为,在个体心理(行为)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两类心理机能:低级的心理机能和高级的心理机能。他提出强调学习社会文化性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三、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所以,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一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一、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婴儿期: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岁~1岁); 2.幼儿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岁~3岁);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精华版(复习资料)

心理学精华版 心理学概念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强化:是指驱使力对具有一定诱因的刺激物发生反应后的效果。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反应。 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马斯洛五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元认知: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心理现象及规律的学科。 高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教的心理学现象及规律的学科。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心理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 依据操作学习原理,强化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例如企业对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颁发奖金。 2.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例如企业不允许在工作时间打个人电话 3.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 4.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之正惩罚更为常用。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内部动机指的是人自发的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内部动机直接与活动本身有关,由于做某种事能激发人的兴趣,令人愉快,活动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通俗来讲,就是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这种动机称为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完整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2分×4);分析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4,其中理由解释占3分); 简答(8分×3);论述(16分×n);案例分析(用学过的理论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一、名词解释 1大学生心理发展:指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2学习动机:指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 3建构性学习:指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知识意义的理解过程。也即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经验结构。 4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5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职业倦怠:指个体对压力反应缺乏适当的应对策略而产生的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7心理挫折:指个体趋向既定目标时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8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顺利适应和妥善处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以及对周围人或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10社会角色:指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p05 p08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人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 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响。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了现实。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现象是观念的东西,离不开物质的载体。人的心 理是人脑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这个物质基础,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研究者对正常人脑半球功能的研究发现,左半球通常控制人的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通常控制人的空间、音乐、艺术、形象和创造力等非言语过程。人脑受到损害,人的正常心理就会受到影响。长期以来,研究者采用切除法、刺激法、脑电图发、脑成像技术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心理的脑机制,这些研究方法都很好地说明了: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这块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活动就不能产生。 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按其内容及其发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具体的人来进行的。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像镜子反映事物一样,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因为人在实践中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心理特征总会影响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换言之,心理反映的产生不单单是客观影响的结果,而是通过个体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等内部心理活动的特点而折射出来的。同样的外部刺激,由于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不同,其心理反映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这学期,我通过学习了《学科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其次通过认真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我知道了作为一位教师,必须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而且我认为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也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可以系统条理的了解我们在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给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帮助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 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且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你,同时要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轻视你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多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做到由原来的被迫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和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关键词是: 学与教的规律; 主要是学的规律; 心理规律; 基本规律; 学校教育情境。 (二)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 除绪论部分外,内容主要有: 1.学习的基本问题(学习心理学); 2.知识掌握心理学; 3.技能形成心理学; 4.品德心理学; 5.教学心理 二、学习的定义和分类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注意: 1.学习总是意味着个体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 2.这种变化要维持一个相对持久的时间; 3.这种变化不是由先天倾向、成熟等因素带来的。 (二)学习的分类 ?1.我国的分类:⑴知识的学习 ?⑵智力技能的学习 ?⑶动作技能的 ?⑷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 2.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 ?⑴言语信息的学习 ?⑵智慧技能的学习 ?⑶认知策略的学习 ?⑷运动技能的学习 ?⑸态度的学习 ? 3.布卢姆的分类 ?⑴认知领域的学习 ?⑵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 ?⑶情感领域的学习 ?

(三)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 )是致力于人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社会文化取向说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学生个人成长取向上说是知、情、意、行整体发展的教育。 盖茨(A.L.Gates )1956年说过 ?当别人向你问及类似“你是教数学的老师吗?”的问题时,你最恰当的回答应该是:“我不是教数学的老师,我是教学生学数学的老师。”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解释全人教育观念时说:“课堂教学内容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而人类文化的全部由6个方面组成: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学问教育追求‘真’;道德教育追求‘善’;艺术教育追求‘美’;宗教教育追求‘圣’;身体教育追求‘健’;生活教育追求‘富’。” ?在盛行唯智主义教育的今天,特别要提醒人们不要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初尝人生经验,感受发现的喜悦,回味奋斗的乐趣,体味创业的艰辛,领悟朋友的情谊,重温父母的恩情,理解老师的胸怀。 三、教学的作用在于促进学习 ?教学是用来刺激、推动、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外部情境安排。 心理学为教学过程科学化提供依据 ? 1.明确教学目标: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正确规定和陈述目标。 ? 2.分析任务: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分析达到目标所需要的从属概念、基本技能、主要策略。 ?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借助各种测量工具,确定学生知识、动机、技能、身心发展的准备状态。 ? 4.设计课程:借助心理学知识,选择适当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 ? 5.教学:呈现教材,激发动机,引起反应,给予强化,指导方法。 ? 6.评价:借助心理测量的知识,制定或选择恰当的测评工具,对测评结果作合理的解释。 ?教学实例1: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1)尝试法 ?(2)有次序地计数 ?(3)知识建构法 ? 四、学习动机含义、结构与作用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docx

历年考题与参考性答案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内容 (二)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了解各理论学派的基本主张 (联结派、认知派、联结- 认知派、人本主义、现代信息加工派)(三)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014 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 B.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 C.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 D.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 2012 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 ( D)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 B.高校学习心理研究 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 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 2011 单选:以下属于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观点的是:(D) A.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 B.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 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D.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 2013 单选: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 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这是强调遵循:( B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1 单选: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 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 D) A. 理论联系实际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5 单:采用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这种 研究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011 填: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1 填: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 填: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是 (实验法)。 2012 填: 1924 年(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15 简答:简述高等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等。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各人物的学习理论总结

行为主义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定义: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应 五条规律: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几种反射和情绪反应以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即S-R 联结)而形成。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一)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学习即试误。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3.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它与反射学习过程S-R过程不同,操作学习是(S)-R-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塑造:连锁塑造和逆向连锁塑造消退维持分化泛化正强化 惩罚:呈现厌恶刺激降低反应率和消除愉快刺激降低反应率 负强化: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率 三、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1.注意过程 影响注意的因素有: (1)榜样行为的特性(2)榜样的特征(3)观察者的特点 2.保持过程 保持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 3.动作再现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记忆在头脑中,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所以是否具备榜样行为所需的自己能也是一个条件。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高等教育心理学精华版(高校组)复习资料--超详细

高等教育心理学精华版(高校组) 心理学概念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强化:是指驱使力对具有一定诱因的刺激物发生反应后的效果。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反应。 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马斯洛五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元认知: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 性与现实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心理现象及规律的学科。高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教的心理学现象及规律的学科。 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心理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 依据操作学习原理,强化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例如企业对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颁发奖金。 2?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例如企业不允许在工作时间打个人电话 3?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 4?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之正惩罚更为常用。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内部动机指的是人自发的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内部动机直接与活动本身有关,由于做某种事能激发人的兴趣,令人愉快,活动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通俗来讲,就是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这种动机称为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最新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7篇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7篇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教育心理学》是在师大里必修的一门课程,工作之后,再次拿起这本书,细细品读,别是一般感觉。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

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首先一点,我从感性上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

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整理

1.简述教育心理学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 3.简述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4.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5.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更应该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6.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认识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知识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地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7.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前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大纲中没有此知识点) 8.简述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表面到内部2)从简单到复杂3)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4)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5)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思维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的思维。 9.简述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 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5) 10.简述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 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表现 11.简述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大纲中没有此知识点)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单选题.doc

高等教育心理学 单选题(一) 1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个体心理过程()o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注意过程 正确答案:D知识点:心理学的对象 2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徳 B.詹姆士 C.冯特 D.马斯洛 正确答案:C知识点:理论流派 3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A. 1789 B. 1879 C. 1897 D. 1978 正确答案:B知识点:理论流派 4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意识结构 B.无意识 C.行为 D.自我实现 正确答案:A知识点:理论流派 5强调应该把人的心理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并主张“整体大于部分Z和”的流派是()o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正确答案:D知识点:理论流派 6以下哪位心理学家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A.皮亚杰 B.奈塞尔 C.布鲁纳 D.奥苏泊尔 正确答案:B知识点:理论流派 7主张研究人的价值、潜能、白我实现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正确答案:C知识点:理论流派 8被称为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流派是()0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正确答案:C知识点:理论流派 9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一反应”公式来表示的心理学流派是()0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正确答案:A知识点:理论流派 10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的流派是()。 A.认知心理学 B.精神分析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正确答案:B知识点:理论流派 11研究人与机器的关系,目的在于达成人机合一理想状态的学科是()。 A.管理心理学 B.工程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正确答案:B知识点:分支学科 12冋答心理与行为“是什么”的心理学研究任务是()。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正确答案:A知识点:心理学的任务 13心理学研究中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耍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条件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属于()o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心理学(66,69,p2) 知识(64,67,69,p191) 集体(59,64,66,67,68,69,p119) 心理发展(59,66,68,69,p17) 社会助长(68,p120) 成就动机(68,p72) 自我意识(66,67,p103) 最佳刺激水平理论 教学目标(64,p ) 意识(59,p103) 最佳刺激理论(59,67,p ) 简答题 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69,p105)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69,p85-86)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66,67,69,p13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4,69,p13)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59,68,p152)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68,p40) 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64,68,p ) 正迁移负迁移(举例)(66,68,p85) 教学测验的种类(59,67,p256) 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67,p170) 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59,67,p184-185) 群体对个体影响,(66,p120) 教学测量与评价(66,p268)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59,64,p96) 情绪情感的分类(64,p) 第一章绪论 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66闭,69闭名词解释)P4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 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3.“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5客观性原则、发展 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6 69闭 1.观察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3.问卷调查法 4.个案分析法 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6环节: 1、明确教学目的 n 激发学习动机 n 树立行为目标 n 掌握学习内容 2、分析任务n 知识的准备 n 能力的要求 n 实现的步骤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n 心理发展水平 n 知识能力水平 n 个体差异 n 需求差异 n 动机强弱 4、设计课程 n 合适的教材 n 适当的教法 n 理论讲授 n 实践环节 n 课外练习 n 考试要求 5、教学n 学生的学习 n 老师的教学 n 教学互动 n 教学相长 6、评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工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 n 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n 举例分析 n 详见教材P2。 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1P17(66闭,68闭,69闭)) 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 (1 )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 直接作用: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间接作用: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2)体态变化的影响 (3)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P27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思维发展。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见教材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 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4P28 1.--的波动性 2. --的延续性和心境化 3. --的丰富性与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教育心理学虽然即有教育学来源于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属于应用心理学。以下为你带来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篇1 在双休日中,我通过教师发展平台选了《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学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学习的本质,二是学习的过程,三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四是教学与管理。其中,学习与学习理论是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介绍了学习的本质,并对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学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它让我开始了对学习的思考,第一次去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行为主义、认知派、人本主义、构建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佩服和敬仰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同时,我学会了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他们提出

的理论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对问题得到很好的解释,但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仔细深入的思考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关于认知领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我主要学习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学习、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这是对认知领域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的详细介绍。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实用的。而且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喜欢学习这部分的知识。 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我认为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归纳

学教育心理学 一章绪论 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节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育心理学的史前思想 育心理学的形成 育心理学的发展 二)西方: 希腊的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代: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 、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 代克(Thorndike)(美): 903年着成《教育心理学》 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 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一)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二)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 0s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一)内容趋于集中 二)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三)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 二节: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学习的任务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涵: 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有效的教育。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儿童心理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质: 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何揭密专长? 家-新手比较研究范型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路径。 新教师 教师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 学≠传授知识 象:新教师授课往往“口干舌燥、面红而赤”,但收效甚微,学生不愿听讲,没有学习兴趣。 因: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应当顾及教授的对象,即“学生”。尤其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早先形成的错误概念。“学习心理”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上述内容。 科知识≠教师所需的全部知识 科知识只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知识,其它许多知识,如:如何呈现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评价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等也是师必备的知识。 其是“教学法-内容知识”在有效教学中非常重要,涉及如何呈现教学内容、如何为不同年阶段的学生安排授课难度、如何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等。 科内容知识不会自动生成教学法-内容知识,获得此类知识需要相当长的教学经验,并且需要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方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