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6
颗粒饲料的要求介绍颗粒饲料是一种以均匀颗粒形式提供给动物食用的饲料。
它通过机械方式将原料压制成颗粒,具有均匀性好、稳定性高和方便食用等优点。
本文将探讨颗粒饲料的要求,包括颗粒饲料的制备工艺、原料选择和质量检测等方面。
制备工艺要求颗粒饲料的制备工艺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以保证颗粒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研磨原料在制备颗粒饲料前需要进行适当的研磨处理,以改善颗粒的可压性和稳定性。
研磨的目的是将原料粉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提高其流动性和混合性,从而保证颗粒饲料的均匀性。
混合将研磨后的原料进行混合,保证不同原料的比例和饲料配方的准确性。
混合的过程需要充分均匀,以确保颗粒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均匀分布。
调湿原料中的湿度会影响颗粒的制备效果,因此需要调整原料的湿度。
湿度过高会导致颗粒易碎,湿度过低则难以形成颗粒。
通过加水或者干燥来调整原料的湿度,以满足颗粒饲料的要求。
压制将经过混合和调湿处理的原料送入颗粒机进行压制。
颗粒机通过压力将原料压制成颗粒状,并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时间控制,提升颗粒的稳定性和耐崩解性。
冷却与筛分颗粒饲料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以防止颗粒因高温而变形或破裂。
冷却后,对颗粒进行筛分,分离出不符合要求的颗粒或碎屑,以获得均匀、完整的颗粒饲料。
原料选择要求颗粒饲料的制备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以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和品质稳定。
蛋白质原料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合理选择蛋白质原料对于颗粒饲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常用的蛋白质原料包括豆粕、鱼粉、麸皮等。
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生物价值好的原料,可提高颗粒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动物的生长性能。
能量原料能量是动物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合理选择能量原料能提高饲料的热能价值。
常见的能量原料包括玉米、小麦、大米等。
选用能量含量高、消化利用率好的原料,有助于提高颗粒饲料的能量供给。
维生素和矿物质原料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动物健康生长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合理选择维生素和矿物质原料能保证动物的营养均衡。
制粒工初级试题及答案(题库)山东希牛制粒工初级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1、影响调质质量的因素有调制时间蒸汽质量原料特性等。
2、颗粒料的外观质量指标有表面光滑、色泽、粒度均匀、无裂纹。
3、分级筛是去除粉沫的筛选设备,以获得颗粒料符合产品要求。
4、调质是制粒的前道工序,通过对物料加热和增湿,使之软化以利于物料制粒成形。
5、压辊与压模的直径比为 0.4:1 ,两者线速度基本相等6、压辊的磨损率比压模高 2.5倍,压模和压辊的耗量为1:2 。
7、压辊与环模间应保持一定间隙,一般为 0.1—0.3 mm.8、制粒机的分类,按制粒机的结构特征分为1、活塞式2、螺旋挤压式 3、环模式 4、平板式 5、双棍式。
你单位的制粒机是环模式制粒机。
9、制粒机的工作过程调质促进淀粉糊化的三个条件是温度、水分、时间。
10、在制粒过程中,高温蒸汽对物料进行调质,同时物料被强烈挤压,使得颗粒出机温度达到 70—90度。
水分达到14%-16%。
因此必须对颗粒料进行冷却,使温度降低到大于等于室温温2-3℃,水分降至 13% 以下,11、在制粒过程中,蒸汽压力必须保持一定,此点可由减压阀来控制。
12、不破碎颗粒长度应为环模孔径 1.5—2.5 倍。
13、当制粒机堵机时,在物料没完全清理干净情况下严禁强行启动。
14、换新压辊时应先将压辊加出油后再开机。
15、物料的冷却时间与季节和颗粒大小有关,一般在夏季冷却时间短,冬季冷却时间长。
16、制粒机的主轴每 6 小时加一次油,压辊 2 小时加一次油,偏心轴 4 小时加一次油。
17、一定要保证使用模辊工作面与模辊工作面的平整度调整一致,确定平稳状态良好才能使用,以保证环模和压辊的正常磨损。
18、目前应用最广的制粒机是环模式制粒机和平模式制粒机。
你公司所用的制粒机为环模式制粒机。
19.搅拌器浆叶的安装角度影响到物料在搅拌器内的充满系数、时间和搅拌质量。
20.一般冷却器有三类:A 立式冷却器 B 卧式冷却器 C 逆流式冷却器你公司采用的是逆流式冷却器。
摘要:水分、热量和时间是影响调质的3个重要参数,在水分、热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调质时间就决定了调质质量,而高效的调质正是保证优质颗粒饲料的首要条件。
关键词:调质;水分;热量;调质时间;充满度;淀粉糊化度1 调质三要素调质是饲料制粒前的一道水热处理加工工序,在改善颗粒质量,提高颗粒饲料的耐水性,提高饲料的营养消化吸收率,减少成型能耗,杀灭有害病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国内外研究表明,作为颗粒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在颗粒饲料总体质量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着市场对颗粒饲料品质要求的提高,各饲料加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饲料加工中的调质工序,改进或升级调质设备是他们当前改善颗粒饲料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调质就是饲料在通入蒸汽且保持一定时间的条件下,即水热作用下,使原料中的生淀粉得以熟化。
水分、热量和时间是淀粉由生淀粉变为糊化淀粉所需要的3个重要参数。
调质过程中加入蒸汽,使饲料的水分和温度增加,同时调质又经过一定的时间,由此满足了淀粉糊化的必要条件。
经过充分的调质作用可使产品中淀粉的糊化度大幅度增加。
调质过程中的水热作用还促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变性蛋白易于被酶解,从而使饲料的蛋白质可消化性得以大大提高。
2 调质时间的测定水分、热量和时间是调质的3个重要参数,它们决定着调质效果的优劣,在制粒过程中水分,热量这两个参数相对稳定,而调质时间则因为设备的选用及调节方法等因素影响差别较大。
目前,饲料厂调质时间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大多不太规范。
根据流体知识,我们得出计算调质器时间的公式:注:调质器有效容积为调质筒容积减去轴和桨叶的容积,容重为饲料的容重(蒸汽调质后),充满度为饲料容积占调质器有效容积的百分比,流量即为产量。
上式中分子也就是充满度为f状态下调质器容纳的饲料重量(调质后)。
分母为喂料产量。
分子的数值可以在正常生产中急停调质器及喂料器,然后称重调质筒中饲料的重量获得,分母则可以通过一定时间内(如1min)取样称重获得。
颗粒饲料粉化率高如何解决将粉末状饲料通过饲料颗粒机加工成颗粒饲料,是养殖户最常用的方法。
只是颗粒饲料会因输送、运输过程中等受外力作用造成粉化,如果颗粒饲料粉化率过高会直接影响颗粒饲料本身的优势,降低饲料的利用效率。
颗粒饲料粉化率高如何解决?颗粒饲料粉化率颗粒饲料粉化率是指颗粒饲料在装卸和运输等处理过程中碎成细粉末的数量占全量的百分比。
成型的颗粒饲料在装袋中其细粉末的量要低,其粉化率不应超过4%。
颗粒饲料粉化率高的原因1、如果饲料颗粒机生产出来的颗粒饲料表面不光滑,松散或切口不整齐,在运输过程中易造成饲料粉化。
2、如果调质不充分,调质水份过低或过高、调质温度过低或过高均对造粒质量有较大影响,尤其过低均会使饲料颗粒造粒不紧密,颗粒破损率和粉化率增高。
3、分级筛粉料口被堵塞,过筛能力差,饲料含粉率高。
4、油脂添加量过高,颗粒不易成形。
5、成品仓的高度过高。
成品仓中物料是呈漏斗型下料的,颗粒料的流动性好会先下,粉料流动性差会积聚,到一定的时候会坍塌,这种坍塌下来的颗粒料含粉特别高。
6、饲料颗粒机环模的厚度薄,压力小,压出来的颗粒饲料易松散,粉化率高。
颗粒饲料粉化率高如何解决1、在设计配方时考虑颗粒粉化的影响适当减少脂肪、纤维的含量,增加淀粉含量;2、通过延长调质时间、增加调质水分和温度等措施提高调质质量,提升物料的熟化度,来提升物料的硬度,进而减少粉化的现象。
3、提高原料的粉碎细度,能有效提升颗粒硬度。
4、根据不同的配方选用不同厚度压缩比的环模,如果压出的颗粒饲料松散粉化率高,可以提高模具的压缩比,降低模具的孔数,可提升颗粒的密实度,提高硬度。
某些蛋白、脂肪含量高的品种要求选用加厚型环模。
5、在制粒过程中,可通过增大环模和压辊的间隙来提高颗粒硬度。
6、降低喂料器的喂料频率来提升物料的熟化度。
7、配方中减少油脂性物质可提升颗粒的硬度。
8、调整或修磨切刀使颗粒切口整齐。
在制粒的时候如果切口端面不齐,颗粒料在相互摩擦的时候粉料会脱落,可使用薄切刀贴住环模的表面切料。
颗粒机制粒出的颗粒饲料偏软粉料多怎么回事
最近很多客户反映,颗粒机出粉料多,⽽且制出的颗粒不够紧致,做出来的饲料颗粒总是偏软,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东双鹤机械技术⼈员为您解读。
⼀般这种情况,考虑是饲料原料或者配⽅原因?⽣产改变来得⽐较慢,还是改变配⽅,很快就可以达到需要的结果。
排除了饲料原料和配⽅的原因,我们就来分析⼀下是不是机器设置内部问题了。
⼀、环模质量不好,或者是压缩不太⾼。
调整饲料颗粒机的压缩⽐。
⼩型饲料颗粒机的压缩⽐不够,很容易出现制粒偏软,硬度不够的问题。
以⼩型饲料颗粒机为例,调制⽓压温度为118摄⽒度,颗粒温度85摄⽒度,调制时间55秒,油脂⽤量2.50%。
此外检查⼀下是否蒸汽量太⼤了,如果偏⼤应适当减少些蒸汽。
⼆、增加⾯粉或次粉的⽤量
加点⼟或者⾯粉之类的粘合剂有利于颗粒的成型和硬度的提⾼。
以⾯粉为例,加上3-5个点的⾯粉就可以。
三、考虑油脂的使⽤量
四、喂料刮⼑安装不正确,料喂不进压制室。
五、切⼑位置不对,出料被挤压成粉末(但如果经常堵孔,可能性不⼤)。
饲料颗粒以其独有的优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农牧户的欢迎,它便于储存运输、⼜利于动物消化,与普通的饲料相⽐营养丰富,所以市场前景很好。
其实饲料颗粒的制作过程就是⼀个调配⽐例的过程,只要将这个⽐例掌握好就可以了。
当然,⼀开始制作颗粒的时候,肯定不会熟练,但是多做两次就好了。
⼀般⼩型饲料颗粒机⼚家说明书上都会说明饲料颗粒的调配⽐例,可以参考下。
制粒机参数对颗粒饲料耐久性指数(PDI)的影响对颗粒饲料PDI有影响的制粒机参数主要包括产量、环模线速度、环模工作面积、模辊间隙和环模压缩比等。
在制粒机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产量越高,制出的颗粒越松散,粉料越多。
这是因为产量高时,其在模孔中受挤压的时间较短,其单位产量消耗的功率较少,颗粒压实度不够,因此,为了控制颗粒的PDI,制粒机应该选用合适的喂料速度,控制产量。
环模线速度或转速高时,饲料在挤压区不容易形成合适的料层厚度且饲料难以进入模孔中,造成压辊和环模的相对滑动甚至堵机,影响颗粒质量,同时制出的颗粒以较大的离心力甩出,颗粒容易碰碎,表面裂纹较多。
合适的环模线速度为6~9 m/s(李海兵等,2005),一般难以制粒的原料选用较低的速度,容易制粒的原料选用较高的速度。
在同样产量下,环模工作面积越大,模孔数越多,饲料在模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受挤压的时间越长,颗粒的组织就越致密,因此制出的颗粒PDI越高。
当模辊间隙设置在0.1~0.5 mm之间时制粒机才能正常工作,在此范围内,间隙越大,颗粒机在同样产量下消耗的功率越多,制出的颗粒PDI越高,这是因为在挤压区压辊对料层中的物料有一个预压缩力。
对于不同模孔直径的环模来说,一般压制小直径的颗粒选用较小的间隙,压制较大直径的颗粒选用较大的间隙。
环模压缩比是指环模模孔有效长度和模孔直径的比值。
对于同一孔径的环模来说,压缩比越大,则意味着环模有效厚度越厚,饲料在模孔中挤出时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大,挤出的颗粒越结实,因此,为了得到一个较高的颗粒PDI,可适当增大环模的压缩比。
不同的颗粒饲料品种对PDI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对水产饲料的要求要比畜禽料的高,这是因为高的PDI可以增加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降低水体污染和饲料浪费。
环模压缩比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高的压缩比意味着高能耗和低产量,必须根据配方特点合理选择,具体选择方法就不再论述了。
如何评价鱼颗粒饲料的质量
在一个渔场中,有不同种类的鱼饲料,那么如何评价鱼颗粒饲料的质量呢?关于鱼的颗粒饲料的质量高低,可从下面几个方面作简易评定:
一、蛋白质含量
鱼体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故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高低以及饲料质量的优劣,应以饲料中所含蛋白质多寡为依据。
高蛋白颗粒饲料舍蛋白质要求在40%以上,而且十种氨基酸基本不缺,否则会降低蛋白的利用率。
高蛋白的原料要求以鱼粉、豆饼粉,蚕蛹粉为主。
低蛋白颗粒饲料在现阶段是我们大量应用和推广的。
低蛋白颗粒饲料其含蛋白质成分只占20%或多一点。
配合低蛋白颗粒饲料的原料,仍以来源广泛的农作物的茎秆和农副产品为主。
低蛋白颗粒饲料的饲料系数比高蛋白颗粒饲料大得多.
二、在水中的浮力大小
颗粒饲料的比重要求比水小,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而且浮的时间愈长愈好。
有的质量差的放在水中不副一分钟就沉下去了,这种产品质量就差。
目前采用膨化原理制成的膨体颗粒饲料浮力较大,在水面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都不沉下去。
一些底层鱼如鲤、青等,对颗粒饲料的水中浮力大小要求不高。
因为这些鱼类多在水的下层觅食。
三、粘合力强弱
颗粒饲料是各种成分的粉状体压制粘合成的,投入水体后,粘合力愈强,则在水面保持不松散韵时间也愈长。
有些质量差的颗粒饲料一下水,鱼还投有来得及游来吞食,即松散不见了;有的质量好的,在水内较长时间不会松散。
影响颗粒饲料耐久性指数PDI的因素及其控制颗粒饲料耐久性指数PDI(Pellet Durability Index)是反映颗粒饲料质量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它是用来衡量颗粒饲料成品在输送和搬运过程中饲料颗粒抗破碎的相对能力。
它的操作是把冷却筛分后的颗粒饲料样品放在一个特制的回转箱中翻转一固定时间,模拟饲料的输送和搬运过程,在样品翻转后通过筛分,最后计算筛上物和总量的比值,即为颗粒饲料的耐久性指数PDI。
PDI越大,说明颗料抗破碎能力越强,颗粒质量越好,饲料利用率越高。
该项操作规程由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谷物科学技术系首创,后被美国农业工程协会采纳,并逐步被世界各国饲料界所认同。
我国的该项指标是用粉化率来表示的,其操作原理也是采用回转箱的方式,取细粉和总量的比值作为粉化率值,其值是PDI的倒数,表明粉化率值越大,颗粒的抗破碎能力越差,颗粒质量差,其利用率越低。
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影响颗粒饲料PDI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合理控制颗粒饲料的PDI,本文将从配方、粉碎粒度、调质制粒工序、冷却工序、筛分工序等几方面分别进行讨论。
1、饲料配方对PDI的影响配方是各种原料的组合,它是影响颗粒饲料耐久性指数PDI的主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配方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所占的比例大约在40%左右(刘沛民,2003)。
配方中的各种原料组分对整个PDI的贡献率是不同的,根据不同原料对PDI的贡献率大小不同,Boerner(1992)把一些常用的原料给出不同的颗粒质量系数(PQF),如表1。
颗粒质量系数越大的原料,制出的颗粒越结实,PDI越高,反之则越低。
如表中的膨润土、木质素,它们的PQF较高,一般作为粘结剂来使用;又如表中的酸性油,PQF为负的40,表明油脂类原料组分越多,制出的颗粒越松散,颗粒的PDI越低。
一个合理的配方,既要考虑营养方面的需求,又要考虑制出颗粒的质量,Boerner (1992)推荐的一个饲料配方的颗粒质量系数至少应大于4.7。
调质对颗粒饲料耐久性指数(PDI)的影响调质对颗粒饲料的PDI影响很大,经过良好调质后的原料制粒后粒子之间结合紧密,颗粒表面缺陷少,不易产生细粉,冷却后颗粒硬度较高,在运输过程中不易破碎。
影响调质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调质温度、调质时间和调质水分等。
不同的饲料品种对调质温度、调质时间和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畜禽料的调质温度在70~85 ℃之间,调质时间20~40 s,调质后水分14%~16%;水产饲料的调质温度85~95 ℃,调质时间40~120 s,调质后水分15%~18%;对于一些含有热敏性原料(蔗糖、葡萄糖、脱脂奶粉、乳清粉等)的饲料,温度一般控制在60 ℃之内,不然会产生焦化,堵塞环模,制粒困难。
调质需要的是高品质的饱和蒸汽,对锅炉及管道系统有较高的要求。
锅炉应能提供稳定的并且压力在0.7~1.0 MPa之间的蒸汽,然后通过高压输送管道,进入车间内的分汽包,最后经过减压阀减压至0.15~0.4 MPa再进入调质器。
在管道输送过程中,要通过合理布置一定数量的疏水阀排出蒸汽中的冷凝水,保证进入调质器的是饱和蒸汽。
减压阀应安装在离调质器4.5~10 m远的地方,不要离调质器太近,以保证蒸汽在减压后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稳定。
控制进入调质器的手动截止阀或自动控制阀应采用质量有保证的厂家的产品,以保证调节蒸汽量时流量呈线性变化。
影响虾料加工质量因素的分析和对策水产饲料因为有耐水性等方面的要求,对加工工艺的要求要高于畜禽饲料。
而水产饲料中的对虾饲料加工又比普通鱼类饲料的加工更难。
《中国对虾配合饲料》(SC2002-94)的标准包括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
物理指标是:虾饲料的色泽偏黑且一致,表面光滑,熟化程度好,大小均匀,切口整齐,长短相差不大,无发霉变质、结块和异味,制粒前粉料达80目以上,颗粒耐水性达2小时以上,混合均匀度≥95%。
但是由于加工机械或加工工艺上的差异,导致一些厂家的对虾饲料产品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缺陷。
现将对虾饲料中出现的的常见加工缺陷归纳如下,并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各种改进措施。
在虾料在加工过程中一般出现如下缺陷:1)颗粒长短不一;2)表面毛糙;3)颗粒径向裂纹较多;4)耐水性差,稳定性不够;5)切口产平整;6)颜色不均匀(花料);7)表面脱皮;8)料粉多;9)料硬度不足。
针对以上缺陷的分析和对策如下:1 颗粒长短不一长短不一的饲料颗粒影响饲料的整体外观,使产品成为养殖户挑剔的借口,另外也会导2 表面毛糙外表毛糙影响的不仅仅使饲料的外观,而且还会导致饲料粉多。
而且由于毛糙的饲料在投入水中时,会在饲料表面产生细小的气泡,使整颗饲料浮在水面上。
3 颗粒径向产生裂纹饲料中的裂纹一般以径向裂纹较多。
具有裂纹的饲料在运输中易破碎,从而产生粉末。
4、耐水性差饲料的耐水性是指饲料在水中的抗溶蚀能力,通常以在规定条件下饲料在水中的溶失率表示。
由于虾吃得较慢,约20分钟~30分钟才能吃完直径1.8mm,长3mm的饲料,《中国对虾配合饲料》(SC2002-94)的标准中规定对虾饲料的耐水性要达到2个小时。
饲料耐水性差会导致饲料在未被摄食前就溶散在水中,造成饲料的浪费,并且污染池塘。
5、切口不平整生产的饲料应切成外观整洁的颗粒,否则会影响饲料的外观,并容易在运输和储存过程种产生粉尘。
平整的切口需要极好的切刀。
如果采用多把切刀,多个压模,则每把切刀及每个压模应保持一致的间隙。
如何进行饲料颗粒度的调控饲料的颗粒度是指饲料中各种原料成分的物理状态和粒子大小的分布情况。
饲料颗粒度的调控对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降低饲料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饲料颗粒度对动物生理健康的影响、饲料颗粒度调控的方法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饲料颗粒度对动物生理健康的影响合适的饲料颗粒度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浪费。
颗粒过大会导致饲料在动物消化道滞留时间过长,消化率降低;而颗粒过小则可能会影响动物对饲料的咀嚼,导致消化不良。
因此,科学合理的颗粒度调控可以帮助动物更好地利用饲料,提高生产效益。
二、饲料颗粒度调控的方法1. 磨碎技术:磨碎是常用的降低饲料颗粒度的方法。
通过选用合适的磨碎设备和调整磨碎工艺参数,可以控制饲料的粒度大小。
不同的动物对颗粒大小的要求不同,因此在使用磨碎技术时需要根据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确定合适的颗粒大小。
2. 添加剂调控:添加剂可以在饲料颗粒的制作过程中起到调控颗粒度的作用。
例如,可通过添加湿剂来提高饲料的可塑性,使其更容易成型;或者添加结合剂来增加饲料颗粒的稳定性,减少颗粒的破碎。
3. 控制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饲料颗粒形成和颗粒度的重要因素。
在饲料制作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可以调节饲料的可塑性和成型性,使得颗粒大小更加均匀。
三、饲料颗粒度调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猪饲料颗粒度调控:对猪饲料进行颗粒度调控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
同时,合适的颗粒度可以减少猪的挑食行为,提高饲料的摄入量和生长速度。
2. 鸡饲料颗粒度调控:鸡的胃肠道结构较为简单,对颗粒度的要求相对较低。
一般而言,鸡对颗粒大小的适应范围较宽。
通过合适的颗粒度调控,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效率,减少饲料的浪费。
3. 反刍动物饲料颗粒度调控:反刍动物对饲料颗粒度的要求较高,颗粒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反刍的正常进行。
因此,在反刍动物饲料的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长阶段,调控合适的颗粒度,确保其充分利用饲料。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安全饲料是指饲喂食用动物的饲料中,各种成分在动物体中不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刘钧贻等,2000)。
生产安全饲料是关系到饲料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影响饲料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饲料原料品质、饲料原料的安全贮存、配方中对各种添加物数量的控制、加工中人工添加的控制、饲料加工工艺的合理设计和参数的恰当选择、操作过程的管理加工后饲料贮存管理等。
只有严格控制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生产出安全饲料。
l原料的控制和安全贮存饲料原料是安全饲料生产的第一个控制点,有些植物性饲料原料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病虫侵害而大量使用农药防治,造成谷物产品的农药残留大大超标,饲料厂在接收原料时应加强对农药残留的检测。
另外,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对饲料原料污染也相当严重。
目前,饲料生产企业由于检测设备的限制,大多数对农药残留和工业污染原料未加检测,这是安全饲料生产的一大隐患,饲料生产者应引起足够重视。
饲料原料水分是安全贮存的关键,尤其是一些刚收获的植物性原料,水分一般都达不到安全贮藏的标准,贮藏过程中原料极易受霉菌的污染产生大量霉菌毒素,使生产的饲料品质恶化。
因此,需要改善原料的贮存条件和控制饲料原料的水分(安全水分在12%以下),尽可能减少霉菌的污染,这是一个最有效、最积极的方法。
许多原料处理时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可能达到相当干燥的程度。
采用防霉剂控制霉菌滋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然而防霉剂不能去除原料中已有霉菌毒素,因此必须在霉菌污染发生之前尽早地采取霉菌控制措施。
目前,由于饲料原料供应紧缺,原料掺假现象十分严重,饲料原料的掺假给安全饲料生产带来困扰。
因此,在接收原料时要通过严格的化验,确认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坚决杜绝不合格原料进厂。
饲料中大部分原料为玉米,通常贮存在立筒仓内,尤其是钢板仓,由于昼夜气温差别较大易引起贮存原料的水分蒸发和水蒸气的结露,使靠近立筒仓壁的部分原料含水量偏高,如长期贮存易使原料产生霉变。
颗粒饲料可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适口性,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以及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提高颗粒料的质量以及优化制粒过程已成为当前饲料工业研究的热点。
在加热过程中,颗粒饲料原料易受到高温、高湿和高压作用而发生复杂的理化反应,各种因素对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机理也非常复杂。
因此,为了提高颗粒饲料性能,必须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
笔者从颗粒饲料的组成成分、制粒工艺、设备制造以及设备管理等方面对影响颗粒饲料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更有效地监控颗粒饲料的品质,提高颗粒饲料的制粒性能,饲料颗粒机、秸秆颗粒机是养殖户们压制的颗粒饲料很不错的选择。
1、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配方因素分析
饲料原料的制粒特性对颗粒饲料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原料组成与配比对颗粒性能的影响较大,占40%。
因此,在进行饲料配方设计时,不仅要根据工艺师的经验来确定最佳原料配比,而且必须考虑各原料之间存在的最佳协同效应。
如新鲜原料在压缩时易产生弹性变形,而离开制粒机压模的约束后又会产生颗粒膨胀,造成颗粒裂隙。
因此,在进行颗粒饲料配方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饲料原料的配比情况及其对颗粒饲料质量产生的影响。
1.1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决定颗粒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蛋白质具有胶黏性,以含蛋白质较高的谷物和动物副产品为原料的饲料制粒性能较好。
此外,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不同,所需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也不同。
1.2谷物和油脂添加量油脂可降低饲料颗粒间天然的固结作用,随着
饲料中谷物和油脂添加量的增大,颗粒饲料的质量也趋于下降。
因此,在满足动物需求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油脂的添加量。
1.3淀粉含量淀粉在高温、高水分的条件下容易糊化,在颗粒饲料制粒过程中起到天然的黏合作用。
但在低温、低水分条件下,淀粉不仅不能糊化,还会产生脆性颗粒,进而影响颗粒饲料的质量。
一般的制粒过程中,淀粉糊化程度只能达到20%左右,耍想进一步糊化就必须提高温度和蒸汽压力。
添加了糖蜜和尿素的饲料原料,其淀粉糊化温度应控制在80℃;过高的水分会使淀粉饲料原料吸收蒸汽能力下降,达不到糊化所需的温度。
淀粉糊化能提高颗粒饲料质量以及饲料的消化率。
因此,在饲料制粒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淀粉的糊化温度。
1.4原料粒度原料粒度越细,表面积越大,蒸气吸收越快,越有利于水分调节以及提高颗粒的产量与质量。
原料粉碎性能对颗粒性能的影响占20%。
原料粒度越大,制粒效果越差,压模和压辊的磨损以及能耗越多,产量也就越低…。
因此,比较理想的原料粒度分布是:3.35 mm以上的原料占1%;3.35~
2.00 mm以上的占5%;1.00~2.00 mm 以上的占20%;0.50mm以上的占30%;0.25~1.00 mm以上的占24%;
0.25mm以下的占20%。
另外,不同种类的颗粒饲料要求不同的粉碎粒度,如牛饲料粉碎的粒度为3.0 mm左右,仔猪、雏鸡和水产类饲料原料需用1.0mm的筛片进行粉碎。
2、蒸汽及调质因素分析
温度的控制和蒸汽量的供给直接影响颗粒饲料的制粒性能。
调质效果影响颗粒性能的比重占20%。
为了获得质量稳定的颗粒饲料,根据饲
料品种以及配方设计,制粒机调质温度必须控制在期望值附近。
畜禽饲料的调质温度为75—90℃;水产饲料的调质温度为85~100℃;牛饲料制粒采用高压蒸汽,调质温度应低于78℃;如果饲料中含有热敏性的原料(乳清粉、巧克力粉等),调质温度应小于60℃。
在制粒工序中,过多的蒸汽易造成原料软化,堵塞模孔;而过高的蒸汽温度会产生裂痕、焦化等问题,影响制粒机的制粒性能。
粉状饲料水分含量在15.5%~17.0%之间效果较好;若水分超过17%,饲料粒子间结合力下降,物料打滑,不能压入模孔,可能造成堵机现象。
3、设备因素分析
3.1环模和压辊环模的材料需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强度不够会使材料在模孑L进口处产生塑性变形,影响颗粒的品质;耐磨性不够会使模孔磨损,环模报废,影响成本。
环模的几何参数主要包括模孔的有效长度(压模的厚度)、孔径、径深比、粗糙度和间距等。
各种参数的不同设置均会对制粒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环模压辊本体以及转速等因素在颗粒性能好坏中占15%。
对一定厚度的环模来说,孔径越大,粗糙度越小,模孔间距越小,物料在孔中越易于挤压,生产率越高,颗粒饲料的质较松散,粉化率较高;反之,孔径越小,粗糙度越大,模孔的间距越大,物料在孔中越不易被挤出,生产率越低,颗粒饲料越坚硬,粉化率就越低。
对一定孔径的环模来说,径深比过小,物料在孔中易于挤压,颗粒质地较松散;而径深比过大,则会造成颗粒过硬。
为获得较好制粒性能,达到制粒机最佳状态的工艺效果,可根据各种饲料特性正确选择径深比。
对于畜禽配合饲料,模孔径深比的正常范围为l:9.5~1:12.5;虾饲料模孔的径深比正常范围为1:18~1:23。
辊模间隙是影响生产率和电耗的参数之一,通常为0.1—3.0mm。
辊模间隙过大,物料易打滑,从而影响物料挤压,增加粉化率且使产量减小,电耗增多;辊模间隙过小,模辊磨损加大,物料经挤压水分蒸发加快,使物料易干结,从而堵塞环模,影响生产率。
一般来说,辊模的最佳间隙为在环模转动时有一半的压辊面被带动,另一半的压辊面不被带动。
3.2环模转速和喂料速度制粒机的环模转速和喂料速度对颗粒饲料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较高的环模转速有助于减少压辊与环模表面饲料的厚度、增加产量,但颗粒饲料质地较松散。
因此,合适的环模转速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一般来说,3.2~6.4 mm粒径以环模速度为3~6m/s 最佳;粒径大于16.0 mm时,环模速度在2~5 m/s最佳。
喂料速度影响制粒机负荷程度,进而影响制粒的产量与质量。
因此,应根据原料的成分及压制颗粒的大小来调节喂料速度,以使物料流动均匀,保证制粒机在稳定状态下工作。
3.3产量制粒机的制粒产量和动力输入相关,动力输入是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关键控制参数‘引。
了解产量、动力输入和颗粒饲料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许多可变因素影响制粒机产量,如粒度、制粒机的结构、蒸汽质量、压模规格、压模状态等。
当压辊和环模结构参数一定时,保证物料层厚度处于最佳值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环模制粒机的产量。
此外,提高压辊直径也可以有效提高供料区物料层厚度,
即提高颗粒饲料的生产效率。
但是,当辊径、模径比超过一定值后,反而会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
3.4冷却和干燥条件通常情况下,制粒机中物料的出机温度高达75 ~90℃、水分含量为14% ~16%,颗粒易破碎,贮存时易发霉。
因此,需对颗粒料进行冷却处理,以排出颗粒料中的水分及热量,使颗粒料温度降至与室温接近,水分降至13%以下,这样既增加了颗粒的硬度又便于贮存。
影响冷却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冷却时间和吸风量。
冷却时间一般为5—25min;吸风量越大,冷却越快,易造成颗粒表面开裂,导致颗粒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颗粒粉化率增加。
吸风量与颗粒的直径有关,颗粒直径越大,吸风量越多。
因此,在冷却颗粒料时,宜采用小风量,时间长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颗粒内部和外部充分冷却,得到合格的冷却颗粒料。
3.5切料刀颗粒饲料的质量还会受切料刀锋利程度的影响。
制粒机的切刀不锋利,柱状料不能被切断而是被打断,这样会造成打断的颗粒料两端面粗糙,成品含粉率增高。
调整切刀主要影响饲料颗粒长度。
调节切刀退出时,刀口与环模之间距离变大,饲料颗粒变长;切刀与环模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m,以防止刀头碰撞到环模发生意外。
水产料专用切刀是一种超薄型的刀片,厚度为0.4~0.8mm,调整时刀口应贴紧环模,喂料量增加颗粒变长,喂料量减少颗粒变短。
4、小结
颗粒饲料的质量受原料配方、工艺环模、压辊设备等因素综合影响。
因此,选择最适宜的工艺条件和性能良好的设备,才能最大化地提高
颗粒饲料的质量和制粒性能,进而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饲料颗粒机、秸秆颗粒机是养殖户们压制颗粒饲料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