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

这种腧穴定位法,始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之一《灵枢·骨度》篇。它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无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的患者,均可按照这个标准测量。此法,历经后人补充修改,已经成为腧穴定位的基本标准。

歌诀一

针灸骨度分寸歌,头部分寸有何难,发发12印发3,印大18大发3,头维之间横9寸,乳突耳后9寸连,胸腹胁部看周全,先说8寸两乳间,天突胸剑歧为9, 5寸脐至耻上缘,腋顶章门取12, 8寸胸剑歧脐间,背腰唯后正中线,肩胛内缘只横3,

另有8寸是哪里,后正中线肩峰缘,

肘腕横纹有12,肘横9寸腋后前,

下肢(腘)横纹先看,相约16外踝尖,

臀沟14转19,胫髁踝尖只13。

歌诀二

骨度分寸法划段分段口诀:

(一)胸腹部口诀:横八竖八脐下五.乳锁中线数肋骨

横八,是指两乳之间的宽度,即两乳之间的联线折作8寸。凡是胸腹部的横寸均以此为标准。竖八,是指从剑突尖下至脐中央的直线作为8寸。凡上腹部穴位的上下距离均以此为标准。脐下五,是指脐中央至耻骨联合上缘的直线作为5寸。凡下腹部穴位的上下距离均以此为标准。乳锁中线,是指乳头中心划线,或以锁骨窝最深处向下之延伸线。凡妇女和肥胖之人,乳头偏外,不能以乳中线为依据者,均以锁骨中线为标准。数肋骨,凡是前胸和侧胸部的穴位,均以肋骨为标准。一根肋骨折作1寸6分。穴道大多在肋间隙之中。实际取穴,不管多少分寸先找到肋间隙,再一划线就找到穴位了。

(二)背腰部口诀:腰背肩胛六寸记,四段三线二十一

腰背:背、腰、骶部有许多常用的穴道,必须记熟取准。尤其是背部有肋骨的部位,有关安全问题,更应该注意。肩胛六寸:是指姿势自然,正坐垂肩,从两肩脚冈内缘之间划一横线,折作6寸。为背腰部横寸之标准。四段三线:为了快速简便取穴,把腰背部用三条线划为四个段落。即从大椎穴平划一横线(颈7胸1棘突之间)以上为颈段;两肩脚下角连线划一横线(通过第7,8胸椎棘突之间),向上至大椎为胸段;髂嵴最高点连线(通过第4腰椎棘突)至两肩胛下角连线为腰

段;骼嵴最高点连线以下为能段。二十一:是指从第1胸椎至第12胸椎为十二节,腰椎五节,骶骨有四个棘突,共计二十一节。背部诸穴的数字是按此数字计算的。和现代解剖学的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骨的数目分别是7,12,5,5,1的数目虽然不符合,但实际是一样的,只是计算方法不同而已。因为骶5的棘突不明显,所以古人只算四个棘突。以上把要背部划分为四段三线,按二十一椎的数目寻找穴道就比较方便了,熟记这个分段划线取穴法可以解决背部取穴的困难。用哪里的穴道,在哪个区里寻找,按十四经分寸歌数数、划线。有一索即得之便。

(三)上肢部口诀:上肢腋肘九外十,前臂内外均十二

上肢:上肢的取穴多用骨度折量,以肩端、腋纹头、肘横纹、腕横纹为标志折算。腋肘九:指上肢内侧,腋纹头、肘横纹之间为9寸。外十:指上肢外侧,肩端、肘横纹之间为10寸。前臂内外:前臂不论内外均以肘横纹和腕横纹之间距离作12寸。

(四)下肢部口诀:股内十八小十三,股外十九小十六

股内十八:大腿内侧,以横骨上廉(耻骨上缘)和内辅骨上廉(股骨内上裸上缘)之间距离折算作18寸。小十三:小腿内侧内辅骨下廉(胫骨内上裸下缘)至内躁顶点之间距离折算作13寸。股外十九:大腿外侧髀枢(股骨大转子)以下至膝中距离为19寸折算。小十六:小腿外侧、后侧以膝中至外踝顶点为16寸折算。

歌诀三

十二寸

头部前后发际间,

肘腕横纹一线连,

季胁上至腋以下,

十二寸长就是它。

九寸

耳后乳骨横线高,

腋前纹头肘纹翘,

季胁以下至髀枢,

歧骨九寸至天突。

其他

耻骨脐胸五八连,

八寸横在两乳间,

髀枢臀纹至腘中,

十九十四在其中,

耻骨上缘内辅骨,

距离十八莫糊涂。

膑胫下缘至踝尖,

十六十三依次连。

注:

1、季胁:十一肋游离端。

2、乳骨:耳后之乳突骨。

3、横线高:横线连接最高点处。

4、髀枢:即股骨大转子的部位,位于股部外侧的最上方,股骨向外方

向着隆起部分。

5、歧骨:骨骼部位名。指两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状如分枝,故名。

此处指胸剑联合部,左右肋弓联接处,或说有“鸠尾”穴处。

6、内辅骨:指膝两侧突出的高骨。包括股骨下端的内外上髁和胫骨上

端的内外侧髁。在内侧者名内辅骨,在外侧者名外辅骨。

7、膑胫下缘:为膑骨与胫骨分别之下缘。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弯月林杏林学术馆,获得更多相关学习资料。

针灸骨度分寸的方法附歌决

准确找穴位的方法 中医教科书上的穴位准确找法,即“骨度分寸法”,教给大家怎样快速准确找到需要的穴位。 腧穴(穴位)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 (1)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

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2)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

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3)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4)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

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 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

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一般有下列几种: (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

常用骨度分寸表Thetableofstandardsfor

常用骨度分寸表 The table of standards for 部位起止点折量 ( 寸) 度量法说明 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12 直 如前发际不明,从眉心至大椎穴可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可作3寸, 大 椎穴至后发际可作3寸 前额两发角之间9 横 用于量头部的横寸 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9 横 胸腹部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 9 直 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骨折作1.6寸(天 突 穴至璇玑穴可作1寸;璇玑穴至中庭穴,各穴间可作1.6寸计算) 歧骨至脐中8 直 脐中至横骨上廉(耻骨 联 合上缘) 5 直 两乳头之间8 横 胸腹部取穴横寸,可根据两乳头间的距离折量,女性可用锁骨中线代 替 背腰部大椎以下至尾骶21椎直 背腰部腧穴以脊椎棘突标志作为定位依据肩胛骨内缘至脊椎 3 横 身侧部 腋以下至季胁12 直季胁指第十一肋端下方 季胁以下至髀枢9 直髀枢指股骨大转子高点 上肢部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 肘横纹9 直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骨度分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 直 下肢部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 廉 18 直内辅骨上指股骨内侧髁 内辅骨下廉至内踝尖13 直内辅骨下指胫骨内侧髁 髀枢至膝中19 直 膝中的水平线,前平膝盖下缘,后平腘横纹,屈膝时可平犊鼻穴臀横纹至膝中14 直 膝中至外踝尖16 直内踝尖指内踝向内的凸起处 外踝尖至足底 3 直外踝尖指外踝向外的凸起处

手太阴肺经腧穴 Acupoints on the lung meridian of 穴名国际标准 穴名定位主治刺灸法备注 中府LU1 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 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咳嗽,气喘,喉痹,胸中烦闷, 胸痛 向外斜刺或平 刺0.5~0.8 寸,不可向内深 刺,以免伤及内 脏。可灸 云门LU2 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 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 中线6寸 咳嗽,气喘,胸中烦热,胸痛, 喉 痹,瘿气,肋间神经痛,肩臂痛 向外斜刺0.5~ 0.8寸,不可向 内深刺,以免伤 及肺脏。可灸 天府LU3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腱桡侧 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咳嗽,气喘,吐血,鼻衄,瘿气, 肩及上肢内侧疼痛 直刺0.5~1.0 寸。可灸 侠白LU4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 腋前 纹头下4寸处或肘横纹上5寸处 上臂内侧痛,咳嗽,气喘,鼻衄 直刺0.5~1.0 寸。可灸 尺泽LU5 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 腱的桡侧缘 咳嗽,咯血、潮热,咽喉肿痛, 胸部胀满,气喘,小儿惊风, 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丹毒 直刺0.5~1.0 寸或点刺出 血。可灸 合穴 孔最LU6 前臂掌面桡侧,当太渊穴与尺泽 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 肘臂 挛痛,痔疾,热病无汗,头痛 直刺0.5~1.0 寸。可灸郄穴 列缺LU7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侧掌取穴,当肱桡肌与拇长展 肌之间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半身不 遂,牙痛,鼻衄,口 ,偏正 头痛,惊痫,项强 向上斜刺0.3~ 0.5寸。可 灸 络穴;八脉 交会穴,通 任脉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前面观) 部位起止点骨度度量说明 头部前两额头角(头维)之间9寸横寸头钱部横向 胸腹部 天突(胸骨上窝)至歧骨 (胸剑联合) 9寸 直寸 1.胸部与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 肋骨计算,每一肋骨折作1寸6分 2.“天突”指穴名的部位 歧骨(胸剑联合中点)至 脐中 8寸 脐中至横骨上廉(耻骨联 合上缘) 8寸 两乳头之间8寸横寸 胸腹部取穴的横寸,可根据两乳头 之间的距离折量。女性可用左右缺 盆穴之间的宽度来代替两乳头之间 的横寸 上肢部腋前、后纹头(腋前皱襞) 至肘横纹 9寸 直寸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 (背)横纹 12寸 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 上髁上缘 18寸 直寸 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 尖 13寸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寸 直寸 1.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2.“膝 中”的水平线:前面相当于犊鼻穴, 后面相当于委中穴 股骨内上髁上缘至胫骨 内侧髁下 3寸 胭横纹到外踝尖16寸 骨度分寸法(后面观) 部位起止点骨度度量说明 头部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9寸衡寸用于量头部的横寸 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3寸衡寸背部腧穴根据脊椎定穴。一般临床取 穴,肩胛骨下角相当第7(胸)椎,髂嵴 相当第16椎(第4腰椎棘突)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寸 下肢 臀沟至腘横纹14寸 腘横纹至外踝尖16寸 骨度分寸法(侧面观) 部位起止点骨度度量说明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直寸头部纵向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3寸直寸头前部纵向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 发际正中 3寸直寸后项部纵向眉间(印堂)至第7颈椎棘突 下(大椎) 18寸直寸头部纵向 侧胸部腋以下至季胁12寸直寸下肢腘横纹到外踝尖16寸直寸

常用骨度分寸表

骨度分寸法Array(前面观) 骨度分寸法 (后面观) 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 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一般有下列几种: (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常用骨度分寸表精选文档

常用骨度分寸表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骨度分寸法(前面观)

骨度分寸法(后面观) 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 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

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骨度分寸法(侧面观) 手指比量法 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一般有下列几种:

(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骨度分寸Array法(前面观) 骨度分寸法(后面 观)

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 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骨度分寸法(侧面观)

手指比量法 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一般有下列几种: (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骨度分寸

同身寸,针灸取穴比量法。出《千金要方》。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主要有骨度和指寸法两种,临床多指后者,如中指同身寸等。此外还有目寸、口寸等,今已鲜明。详见各该条。 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看做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主要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也叫"一夫法",是让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以上所说的"寸",并没有具体数值。"同身寸"中的"一寸"在不同的人身体上都是不同长短的;较高的人"一寸"要比较矮的人的"一寸"要长,这是由身体比例来决定的。"所以'同身寸'只适用于个人身上,不能用自己的"同身寸"在别人身上来找穴位,这样做是找不准穴位的。" 骨度分寸 骨度分寸法,始见于《灵枢·骨度》篇。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肥瘦都是一样。如腕横纹至肘横纹作十二寸,也就是反这段距离划成十二个等分,取穴就以它作为折算的标准。 常用骨度分寸表 分部部位起点常用骨度度量法说明 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直量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至后发际3寸 胸腹部两乳头之间 8寸横量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两穴间作1寸6分 胸剑联合至脐中 8寸直量 脐中至趾骨联合上缘 5寸 背腰部大椎以下至尾骶 21椎直量背部直寸根据脊椎定穴,肩胛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髂嵴相当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突)。背部横寸以两肩胛内缘作6寸 上肢部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9寸直量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 12寸 下肢部耻骨上缘至股骨内上踝上缘 18寸直量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 13寸

骨度分寸法

腧穴(穴位)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 ◆(1)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2)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3)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4)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 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一般有下列几种: (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中医执业医师骨度分寸记忆法(精)

中医执业医师骨度分寸记忆法 我们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可分散难点,学练结合;自我回忆,尝试再现;抓住特征,展开联想;记住主要公式,进行类推; 赋予机械的材料以人为的意义等, 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 关键穴位的寻找和记忆都是难点,特地归纳整理出一套关于中医执业医师骨度分寸记忆法,便于大家进行复习: 一、 3寸: 1,眉间(印堂—前发际正中 2,第 7颈椎(大椎—后发际正中 3,肩胛内缘—后正中线 二、 5寸: 脐—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三、 8寸: 1,脐—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2,左乳头—右乳头 3,肩峰缘 -后正中线 四、 9寸: 1,左前额发骨(头维—右前额发骨(头维 2,左乳突(完骨—右乳突(完骨 3,胸骨上窝(天突—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4,腋纹头—肘横纹 五、 12寸: 1,前发际—后发际 2,腋窝顶—第 11肋(章门 3,肘横纹—腕横纹 六、 13寸: 胫骨内侧髁下缘—内踝尖 七、 16寸

腘横纹—外踝尖 八、 18寸: 1,眉间(印堂—第 7颈椎(大椎。 2,耻骨联合上缘—胫骨内上髁上缘。 九、 19寸: 股骨大转子—腘横纹。 口诀记忆法 一、头部 1,前额发骨(头维—前额发骨(头维 ,乳突(完骨—乳突(完骨—— 99 2,眉间(印堂—前发际正中,第 7颈椎(大椎—后发际正中—— 33 3,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 12 4,眉间(印堂—第 7颈椎(大椎—— 18 口诀记忆:99, 33, 12, 18. ——头 |头部 |套两件旧 9衫 3,要爱 12,要发 18. 二、上肢部 1,肘横纹—腕横纹 12 2,腋纹头—肘横纹 9 口诀记忆:12, 9——手 |上肢 |拎 12瓶酒 9. 三、胸腹肋部 1,脐—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2,腋窝顶—第 11肋(章门—— 12

骨度分寸歌

《骨度分寸歌》 用针取穴必中的,全身骨度君宜悉:前后发际一尺二,定骨之间九寸别; 天突下九到胸岐,岐至脐中八寸厘,脐至横骨五等分,两乳之间八寸宜; 脊柱腧穴椎间取,腰背诸穴依此列,横度悉依同身寸,胛边脊中三寸别; 腋肘横纹九寸设,肘腕之间尺二折,横辅上廉一尺八,内辅内踝尺三达; 髀下尺九到膝中,膝至外踝十六从,外踝尖至足底下,骨度折作三寸通。 1、督脉经穴分寸歌(28穴) 督脉二八行脊梁,尾闾骨端是长强,二十一椎为腰俞,十六阳关细推详, 十四命门与脐对,十三悬枢在其行,十一椎下寻脊中,十椎之下中枢藏, 九椎之下筋缩取,七椎之下乃至阳,六灵(灵台)五神(神道)三身柱,陶道一椎之下乡, 一椎之上大椎穴,入发五分哑门行,风府一寸宛中取,脑户二五枕骨上, 入发四寸强间位,五寸五分后顶强,七寸百会顶中取,耳尖直上发中央, 前顶前行八寸半,前行一尺囟会量,一尺一寸上星会,入发五分神庭当, 鼻尖准头素髎穴,两眉中间穿印堂,水沟鼻下人中藏,兑端唇间端上量,龈交齿上龈缝央。 2、任脉经穴分寸歌(24穴) 任脉会阴两阴间,曲骨毛际陷中安,中极脐下四寸取,关元脐下三寸连, 脐下二寸石门是,脐下寸半气海全,脐下一寸阴交穴,脐之中央即神阙, 脐上一寸为水分,脐上二寸下脘列,脐上三寸名建里,脐上四寸中脘接, 脐上五寸上脘在,脐上六寸巨阙穴,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下寸六列, 膻中却在两乳间,膻上寸六玉堂穴,膻上紫宫三寸二,膻上四八华盖得, 膻上璇玑六寸四,玑上一寸天突穴,廉泉颔下结上已,承浆颐前下唇接。 3、手太阴肺经穴分寸歌(11穴) 中府乳上三肋间,上行寸六云门安,云在璇玑旁六寸,天府腋皱三寸连, 侠白肘上五寸主,尺泽肘中约纹全,孔最腕侧七寸处,列缺腕上一寸半, 经渠寸口陷中取,太渊掌后纹头拴,鱼际节后散脉里,少商大指内侧端。 4、手少阴心经穴分寸歌(9穴) 少阴心经极泉中,腋下筋间动引胸,青灵肘上三寸觅,少海屈肘横纹头, 灵道掌后一寸半,通里腕后一寸同,阴郄去腕五分的,神门掌后锐骨逢, 少府小指本节末,小指内侧是少冲。 5、手厥阴心包经穴分寸歌(9穴) 心包穴起天池间,乳后旁一腋下三,天泉曲腋下二寸,曲泽肘内横纹间, 郄门去腕方五寸,间使腕后三寸安,内关去腕只二寸,大陵掌后两筋间, 劳宫屈中名指取,中冲中指之末端。 6、手阳明大肠经穴分寸歌(20穴) 商阳食指内侧边,二间寻来本节前,三间节后陷中取,合谷虎口歧骨间, 阳溪腕上筋间是,偏历交叉中指端(溪上三寸间),温溜腕后去五寸,池前四寸下廉看, 池前三寸上廉中,池前二寸三里逢,曲池曲肘纹头尽,肘髎大骨外廉近(池外上一寸), 若问五里何处寻,肘上三寸向里行,臂臑肘上七寸量,肩髃肩端举臂明, 巨骨肩尖端上行,天鼎扶下一寸真,扶突人迎后寸五,禾髎水沟旁五分, 迎香禾髎上一寸,大肠经穴是分明。

常用骨度分寸表

骨度分寸Array法(前面 观)

寸法(后 面观) 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

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骨度分寸法(侧面观)

手指比量法 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一般有下列几种: (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最新常用骨度分寸表

骨度分寸法(前面观) https://www.doczj.com/doc/bf5773591.html,/upload/200901/09011314183153.jpg

部位起止点骨度度 量 说明 头部耳后两完骨(乳突) 之间9寸衡 寸 用于量头部的横寸 背腰肩胛骨内缘至后正3寸衡背部腧穴根据脊椎定穴。一般临

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 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 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一般有下列几种: (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2010年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 考试练习题解析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内 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