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复习-离子浓度大小判断

高中化学复习-离子浓度大小判断

高中化学复习-离子浓度大小判断
高中化学复习-离子浓度大小判断

4 高中化学复习离子浓度大小判断

一、单选题

1. 常温下,取pH=2的两种二元酸H2A与H2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测得pH变化与加水稀释倍数有如图所示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H2A为二元强酸

B. pH=4的NaHA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HA-)>c(A2-)>c(H2A)>c(OH-)

C. 含NaHA、NaHB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A2-)+c(HB-)+c(B2-)+c(H2B)

D.Na2B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B2-)>c(OH-)>c(H+)

2. NH4Cl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c(NH4+)>c(Cl-)>c(H+)>c(OH-)

B. c(NH4+)>c(Cl-)>c(OH-)>c(H+)

C. c(Cl-)>c(NH4+)>c(OH-)>c(H+)

D. c(Cl-)>c(NH4+)>c(H+)>c(OH-)

3. 室温下,将1.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1.00mol·L-1的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H4+)>c(Cl-)>c(OH-)>c(H+)

B. 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H4+)=c(H+)>c(H+)=c(OH-)

C. c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H4+)+c(H+)=c(Cl-)+c(OH-)

D. d点时溶液温度达到最高,之后温度略有下降,原因是NH3·H2O电离

4. 常温下,有0.1mol/L的①氯化铵、①氯化钠、①醋酸钠三种溶液。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①与①比较:c(Na+)>c(NH4+)

B. ①中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l-)>c(NH4+)>c(H+)>c(OH-)

C. ①与①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c(Cl-)=c(NH4+)+c(Na+)+c(NH3·H2O)

D. 向①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使溶液pH=7,则:c(CH3COO-)>(Na+)

5. 对于0.1mol·L-1的Na2S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c(S2-)>c(OH-)>c(HS-)

B. c(Na+)=2c(S2-)+c(OH-)+c(HS-)

C. 向Na2S溶液中加水稀释,其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能促进水的电离

6. 对于0.1mol·L-1的Na2S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能促进水的电离

B. c(Na+)=2c(S2-)+c(OH-)+c(HS-)

C. 向Na2S溶液中加水稀释,其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D. 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c(S2-)>c(OH-)>c(HS-)

7. 常温下,有0.1mol/L的①氯化铵、①氯化钠、①醋酸钠三种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①与①比较:c(Na+)>c(NH4+)

B. ①中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l-)>c(NH4+)>c(H+)>c(OH-)

C. 向①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使溶液pH=7,则:c(CH3COO-)>(Na+)

D. ①与①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c(Cl-)=c(NH4+)+c(Na+)+c(NH3·H2O)

8. 常温下,向20mL 0.2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mol/L NaOH溶液,相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如下图(其中①代表H2A,①代表HA-,①代表A2-),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H++A2-

B. 当V(NaOH)=20mL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Na+)>c(HA-)>c(H+)>c(A2-)>c(OH-)

C.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D. 当V(NaOH)=30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H+)+c(HA-)+2c(H2A)=c(A2-)+2c(OH-)

9. 纯水在25①和80①时氢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A. 前者大

B. 相等

C. 前者小

D. 不能确定

10. 将20mL0.4mol·L-1硝酸铵溶液跟50mL0.1mol·L-1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顺序是()

A. [NO3-]>[OH-]>[NH4+]>[Ba2+]

B. [NO3-]>[Ba2+]>[OH-]>[NH4+]

C. [Ba2+]>[NO3-]>[OH-]>[NH4+]

D. [NO3-]>[Ba2+]>[NH4+]>[OH-]

11. 相同浓度的盐酸(甲)和醋酸(乙),盐酸与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不确定

12. 下列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0.1mol·L-1K2CO3溶液中:c(OH-)=c(HCO3-)+c(H+)+c(H2CO3)

B. 常温时将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后pH=7,则c(NH4+)>c(Cl-)

C. NH4+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2Fe(SO4)2①(NH4)2CO3①(NH4)2SO4,各溶液浓度大小顺序:①>①>①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总结归类(超全)91946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1.电离理论: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例如NH3·H2O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在NH3·H2O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 NH4++O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3·H2O)> c(OH-)>c(NH4+)>c(H+)。 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S-+H+,HS- S2-+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H2S)>c(H+)>c(HS-)>c(OH-)。 2.水解理论: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例如(NH4)2SO4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 【分析】因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NH4)2SO4=2NH4++SO42-, 2H2O2OH-+2H+, 2NH3·H2O,由于水电离产生的c(H+)水=c(OH-)水,而水电离产生的一部分OH-与NH4+结合产生NH3·H2O,另一部分OH-仍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4+)>c(SO42-)>c(H+)>c(NH3·H2O)>c(OH-)。 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 c(OH-)>c(H+); 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例如Na2CO3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分析】因碳酸钠溶液水解平衡为:CO32-+H2O HCO3-+OH-,H2O+HCO3-H2CO3+OH-,所以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关系为:c(CO32-)>c(HCO3-)。 二、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c(Na+)+c(H+)=c(HCO3-)+2c(CO32-)

高二化学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

高二化学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用) 一、相关知识点梳理: 1、电解质的电离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在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分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是少部分发生电离的。多元弱酸如H 2CO 3 还要考虑分步电离: H 2CO 3 H++HCO 3 -;HCO 3 -H++CO 3 2-。 2、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 H 2 O H++OH-。水电离出的[H+]=[OH-] 在一定温度下,纯水中[H+]与[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水的离子积Kw=[H+]·[OH-],在25℃时,Kw=1×10-14。 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小,在纯水中加入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大。 3、盐类水解 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关于盐的水解有这么一个顺口溜“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多元弱酸盐还要考虑分步水解,如CO 32-+H 2 O HCO 3 -+OH-、HCO 3 -+H 2 O H 2 CO 3 +OH-。 4、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如Na 2CO 3 溶液中:[Na+]+[H+]=[HCO 3 -]+2[CO 3 2-]+[OH-] 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Na 2CO 3 溶液中n(Na+):n(c)=2:1,推出: c(Na+)=2c(HCO 3 -)+2c(CO 3 2-)+2c(H 2 CO 3 ) 水的电离守恒(也称质子守恒):是指在强碱弱酸盐或强酸弱碱盐溶液中,由水所电离的H+与OH-量相等。 如在0.1mol·L-1的Na 2S溶液中:c(OH-)=c(H+)+c(HS-)+2c(H 2 S)。 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例如在NH 4 HCO溶液中H O+、H CO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OH-、CO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 c(H 3O+)+c(H 2 CO 3 )=c(NH 3 )+c(OH-)+c(CO 3 2-)。 列守恒关系式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要善于通过离子发生的变化,找出溶液中所有离子和分子,不能遗漏。 ②电荷守恒要注意离子浓度前面的系数;物料守恒要弄清发生变化的元素各离子的浓 度与未发生变化的元素之间的关系;质子守恒要找出所有能得失质子的微粒,不能遗漏。 ③某些关系式既不是电荷守恒也不是物料守恒通常是两种守恒关系式通过某种变式 而得。 解题指导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

高中化学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练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练 1(07年山东理综·14)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通入少量氯气,) ()(-+ClO c H c 减小 B .通入少量SO 2,溶液的漂白性增强 C .加入少量固体NaOH ,一定有c(Na +)=c(Cl -)+c(ClO -) D .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在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 2+H 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Cl +HClO 、H 2O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H ++OH -、HCl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 ++ClO - 。A 中在通入少量氯气,平衡右移,生成的次氯酸和盐酸增多,氢离子浓度增大有两个方面原因,次氯酸浓度增大和盐酸完全电离,而次氯酸根的增大只受次氯酸浓度增大的影响,故该值增大,错误;B 中通入二氧化硫,其与氯气反应生成无漂白性的盐酸和硫酸,漂白性减弱,错误;C 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仍是电中性的,但酸碱性不为中性,应为弱酸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故存在 c(H +)+c(Na +)=c(OH -)+c(Cl -)+c(ClO -),但是c(H +)应该大于c(OH -),故此等式不成立,错误;D 中加水,即稀释氯水溶液的酸性减弱,即c(H +)减小,所以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正确。答案:D 2.(07年广东化学·15)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mol·L -1 Na 2CO 3溶液:c (OH -)=c (HCO 3-)+c (H + )+2c (H 2CO 3) B .0.1mol·L -1NH 4Cl 溶液:c (NH 4+)=c (Cl -) 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 (Na +)>c (CH 3COO -)>c (H +)>c (OH -) D .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 =5的混合溶液: C (Na +)=c (NO 3-)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一、基本知识在盐溶液中存在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H+)与c(OH-)的关系: 中性溶液:c(H+)=c(OH-)(如NaCl溶液) 酸性溶液:c(H+)>c(OH-)(如NH4Cl溶液) 碱性溶液:c(H+)<c(OH-)(如Na2CO3溶液) 恒温时:c(H+)·c(OH-)=定值(常温时为10-14) 2.电荷守恒:盐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如NH4Cl溶液中:c(NH4+)+c(H+)=c(Cl-)+c(OH-) 如Na2CO3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 3.物料守恒:某元素各种不同存在形态的微粒,物质的量总和不变。 如 mol/L NH4Cl溶液中:c(NH4+)+c(NH3·H2O)= mol/L 如 mol/L Na2CO3溶液中:c(CO32-)+c(HCO3-)+c(H2CO3)= mol/L 4.质子守恒: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与OH-相等 如Na2CO3溶液中:c(OH-)=c(HCO3-)+2c(H2CO3)+c(H+) 二、解题方法和步骤 1.判断水解、电离哪个为主。 (1)盐离子不水解不电离:强酸强碱盐,如NaCl、Na2SO4等。 (2)盐离子只水解不电离:强酸弱碱或弱酸强碱形成的正盐,如NH4Cl、Na2CO3等。 (3)盐离子既水解又电离:多元弱酸形成的酸式盐, 以水解为主的有NaHCO3、NaHS、Na2HPO4等; 以电离为主的有NaHSO3和NaH2PO4等。 (4)根据题意判断: 如某温度下NaHB强电解质溶液中: 当c(H+)>c(OH-)时:以HB-的电离为主; 当c(H+)<c(OH-)时,以HB-的水解为主。 对于弱酸HX与强碱盐(NaX式)的混合溶液中: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47总复习: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提高)知识讲解

高考总复习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高考展望】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年年涉及这种题型,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值、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方法点拨】 解答此类题时必须有正确的思路,首先确定平衡溶液中的溶质,是单一溶质,还是含多个溶质;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分析。宏观上掌握解题的三个思维基点即抓住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并能做出相应的变形。微观上抓住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分清主次。总的来说就是要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先定性,后定量。 【知识升华】 一、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 ⑴电荷守恒的含义: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⑵电荷守恒式的书写: 如Na2CO3溶液中由于存在下列电离和水解关系: Na2CO3=2Na++CO32-, H2O H++OH-,

CO32-+H2O HCO3-+OH-, H2O+HCO3-H2CO3+OH-, 所以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有Na+、H+,阴离子有CO32-、HCO3-、OH-,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2c(CO32-)+c(HCO3-)+c(OH-)。 又如CH3COONa溶液中由于存在下列电离和水解关系: CH3COONa=CH3COO-+Na+,

CH3COO-+H2O CH3COOH+OH-, H2O H++OH-, 所以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为Na+、H+,所有的阴离子为CH3COO-、OH-,因此电荷守恒式为: c(Na+)+c(H+)=c(CH3COO-)+c(OH-)。 【注意】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做到: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2.物料守恒: ⑴含义:指某微粒的原始浓度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微粒浓度之和。 ⑵物料守恒式的书写: 如:Na2CO3溶液中由于存在下列电离和水解关系: Na2CO3=2Na++CO32-,

高中化学《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讲解及例题分析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 一、电离理论和水解理论 1.电离理论: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例如NH3·H2O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在NH3·H2O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 NH4++OH-, 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3·H2O)>c(OH-)> c(NH4+)>c(H+)。 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S-+H+,HS-S2-+H+, 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H2S)>c(H+)>c(HS-)> c(OH-)。 2.水解理论: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例如(NH4)2SO4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分析】因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NH4)2SO4=2NH4++SO42-, + 2H2O 2OH-+2H+, 2NH3·H2O,由于水电离产生的c(H+)水=c(OH-)水,而水电离产生的一部分OH-与NH4+结合产生NH3·H2O,另一部分OH-仍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4+)>c(SO42-)>c(H+)>c(NH3·H2O)>c(OH-)。 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 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 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例如 Na2CO3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技巧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规律 (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H3PO4的溶液中,c(H+)>c(H2PO4-)>c(HPO42-) > c(PO43-)。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 CO3溶液中,c(Na+)>c(CO32-)>c(OH-)> 2 c(HCO3-)。 (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则要注意分析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的影响。如在①NH4Cl ②CH3COONH4③NH4HSO4溶液中,c(NH4+)浓度的大小为③>①>②。 (3)如果题目中指明溶质只有一种物质(该溶质经常是可水解的盐),要首先考虑原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水解程度如何,水解后溶液显酸性还是显碱性。 (4)如果题目中指明是两种物质,则要考虑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有无剩余,剩余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若恰好反应,则按照“溶质是一种物质”进行处理;若是混合溶液,应注意分析其电离、水解的相对强弱,进行综合分析。 (5)若题中全部使用的是“>”或“<”,应主要考虑电解质的强弱、水解的难易、各粒子个数的原有情况和变化情况(增多了还是减少了)。 (6)对于HA 和NaA的混合溶液(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在比较盐或酸的水解、电离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时,由于溶液中的Na+保持不变,若水解大于电离,则有c(HA) > c(Na+)>c(A-) ,显碱性;若电离大于水解,则有c(A-) > c(Na+)> c(HA),显酸性。若电离、水解完全相同(或不水解、不电离),则c(HA) =c(Na+)=c(A-),但无论是水解部分还是电离部分,都只能占c(HA)或c(A-)的百分之几到百分之零点几,因此,由它们的酸或盐电离和水解所产生的c(H+) 或c(OH-)都很小。 【例1】把0.2 mol·L-1的偏铝酸钠溶液和0.4 mol·L-1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c(Cl-)>c(Al3+)>c(Na+)>c(H+)>c(OH-)B.c(Cl-)>c(Al3+)>c(Na+)> c(OH-)> c(H+) C.c(Cl-)> c(Na+) > c(Al3+) > c(H+) > c(OH-) D.c(Na+)> c(Cl-)> c(Al3+) > c(OH-) > c(H+) 【解析】偏铝酸钠与盐酸混合后,发生反应:NaAlO2+HCl+H2O ===NaCl+Al(OH)3,显然,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与Al(OH)3进一步反应:Al(OH)3+3HCl=== AlCl3+ 3H2O,故反应后,溶液为AlCl3与NaCl的混合溶液,Cl-浓度最大,反应前后不变,故仍然最大,有部分Al存在于没有溶解的Al(OH)3沉淀中,若Al全部进入溶液中与Na+浓度相同,故c(Na+) > c(Al3+),由于AlCl3水解溶液呈酸性,故c(H+) > c(OH-),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例2】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 H2A H++HA-HA-H++A2- 已知相同浓度时的H2A的电离比HA-电离容易,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0.01 mol·L-1的H2A溶液 B.0.01 mol·L-1的NaHA溶液 C.0.02 mol·L-1的HCl与0.04 mol·L-1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D.0.02 mol·L-1的NaOH与0.02 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1)c(H+)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2)c(H2A)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3)c(A2-)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1)A D(2)A D(3)D A 【例3】把0.02 mol·L-1CH3COOH溶液和0.01mol·L-1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若c(H+)>c(OH —),则混合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CH3COO-)>c(Na+) B.c(CH3COOH)>c(CH3COO-)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总结归类(超全)知识讲解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总结归类(超全)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1.电离理论: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例如NH3·H2O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在NH3·H2O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 NH4++O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3·H2O)>c(OH-)>c(NH4+)>c(H+)。 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S-+H+,HS-S2-+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H2S)>c(H+)>c(HS-)>c(OH-)。 2.水解理论: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例如(NH4)2SO4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分析】因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NH4)2SO4=2NH4++SO42-, 2H2O2OH-+2H+, 2NH3·H2O,由于水电离产生的c(H+)水=c(OH-)水,而水电离产生的一部分OH-与NH4+结合产生NH3·H2O,另一部分OH-仍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4+)>c(SO42-)>c(H+)>c(NH3·H2O)>c(OH-)。 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 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例如Na2CO3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 【分析】因碳酸钠溶液水解平衡为:CO32-+H2O HCO3- +OH-,H2O+HCO3-H2CO3+OH-,所以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关系为:c(CO32-)>c(HCO3-)。 二、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高中化学《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讲解及例题分析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 一、电离理论和水解理论 1.电离理论: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 电离的存在;例如 NH3·H2O 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b5E2RGbCAP 【分析】 由于在 NH3· H2O 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 NH3· H2O NH4++OH-, 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3·H2O)>c(OH-)>c(NH4+)>c(H+)。p1EanqFDPw 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 H2S 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 H2S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S-+H+,HSS2-+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H2S )>c(H+)>c(HS-)>c(OH-)。DXDiTa9E3d 2.水解理论: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 NaHCO3 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 产生 H+的(或 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 酸性溶液中 c(H+) (或碱性溶液中的 c(OH-)) 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 例如 (NH4) 2SO4 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RTCrpUDGiT 【分析】因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NH4)2SO4=2NH4++SO42-, + 2H2O 2OH-+2H+,
2 NH3·H2O,由于水电离产生的 c(H+)水=c(OH-)水,而水电离产生的一部分 OH-与 NH4+结合产生 NH3·H2O,另一部分 OH-仍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4+)>c(SO42-) >c(H+)>c(NH3·H2O)>c(OH-)。5PCzVD7HxA 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 c(H+)>c(OH-),水解呈碱 性的溶液中 c(OH-)>c(H+);jLBHrnAILg 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例如 Na2CO3 溶液中微 粒浓度关系。 【分析】 因碳酸钠溶液水解平衡为: CO32-+H2O HCO3-+OH-, H2O+HCO3H2CO3+OH-,
xHAQX74J0X
所以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关系为:c(CO32-)>c(HCO3-)>c(OH-)。 二、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1.电荷守恒:

高中化学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练习题 一、单选题 -7 -11 -1 1.25 C° 时,H2CO3 ,的K al =4. 2 10-7,K a2=5. 6 10-11。室温下向10 mL0. 1 mol L-1 Na2CO3 中逐滴加入0. 1 mol L-1HCl 。图是溶液中含 C 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pH 降低而变化的图像( CO2 因有逸出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 点溶液的pH<11 B. B 点溶液:c Na+=c HCO3-+c CO32-+c H2CO3 2- + C. A →B 的过程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23-H+HCO 3 D. 分步加入酚酞和甲基橙,用中和滴定法可测定 Na2CO 3 ,与NaHCO 3 ,混合物组成 - 1 -1 2.实验测得0.5mol L·- 1CH 3COONa 溶液、0.5mol L·-1 CuSO4 溶液以及H2O 的pH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OH - )

c R( COOH ) c(RCOOH)+c(RCOO -) CH 3CH 2COOH)溶液中 δRCOOH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 M 、N 两点对应溶液中的 c(OH )比较:前者 >后者 B. 丙酸的电离常数 K= 10 4.88 C. 等浓度的 HCOONa 和CH 3CH 2 COONa 两种榕液的 pH 比较:前者 > 后者 D. 将 0. 1 mol/L 的 HCOOH 溶液与 0. 1 mol/L 的 HCOO-Na 溶 液 等 体 积 混 合 , 所 得 溶 液 中 : c Na >c H COOH >c H - COOH - >cc HO + 4. 常温下 ,Ksp(CaF 2)=4×10-9,Ksp (CaSO 4)=9.1×10-6。取一定量的 CaF 2固体溶于水 ,溶液中离子浓度 的 变化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 ) A. M 点表示 CaF 2 的不饱和溶液 B. 常温下 ,CaF 2的饱和溶液中 ,c(F -) = 10-3 mol/L C. 温度不变, t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向溶液中加 了 KF 固体, CaF 2的 K sp 增大 D. 常温下 ,向 100 mL CaF 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100 mL 0.2 mol/L Na 2SO 4溶液,平衡后溶液中的 c(Ca 2+) 约为 9. 1× 10-5 mol/L 5. 常温下将 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 H 2X )溶液中,混合溶液的 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 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随温度升 高, CH 3COONa 溶液的 c(OH )减小 C. 随温度升高, CuSO 4 溶液的 pH 变化是 K w 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D. 随温度升高, 动方向不 CH 3COONa 溶液和 CuSO 4 溶液的 pH 均降低,是因为 CH 3COO - 、 Cu 2+水解平衡 移 3.25 C °时,改变 0. 1 mol/L 弱酸 RCOOH 溶液的 pH ,溶液中 RCOOH 分 子 的 物 质 的 量 分 数 δRCOOH 随 之 改 变 [ 已 知 δ(RCOOH )= ] ,甲酸 (HCOOH) 与丙酸

高中化学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练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练 1(07年山东理综·14)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Hc A.在通入少量氯气,减小?c(ClO)B.通入少量SO,溶液的漂白性增强2+- +c(ClO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 ) 应方向移动 +HCl+HClOO解析:在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H、H222-+H+ClO。+-、OHOH A中在通入少量氯气,平衡右移,生成的次氯酸和盐酸增HClO多,氢离子浓度增大有两个方面原因,次氯酸浓度增大和盐酸完全电离,而次氯酸根的增大只受次氯酸浓度增大的影响,故该值增大,错误;B中通入二氧化硫,其与氯气反应生成无漂白性的盐酸和硫酸,漂白性减弱,错误;C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仍是电中性的,但酸碱性不为中性,应为弱酸性。溶液中阴阳++---+)c(H,)+c(ClO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故存在c(H)+c(Na但是)=c(OH))+c(Cl-),故此等式不成立,错误;c(OHD中加水,即稀释氯水溶液的酸性减弱,应该大于+)减小,所以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正确。答案:D 即c(H2.(07年广东化学·15)下列各溶液中,微粒 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1--+)COH)+2c(H)+Lc NaCO溶液:(OH)=c(HCOc(0.1mol·A.33223-1+-))=c(Cl.0.1mol·L 溶液:NHClc(NHB44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OHHCOOcc(Na)>(CH)>c()>3 5的混合溶液:.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 得到的DpH=-+)NOcNaC()=(3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解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要综合运用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知识,要记住三个守恒:电+- 的物质的量相等,OH根据质子守恒,水电离出的H和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A++-+(NH 水解,cB中由于NHH溶液中分别以HCO、H、HCO形式存在,故A对,NaCO4243323-+++--,因为)+ c(CHCOO)错,C中根据电荷守恒有:c(Na)+ c(H)==c(OH(Cl与c)不等,B3-+--++c(H)>c(OH),故c(CHCOO)>c(Na),C错。D中Na、NO不水解加入稀盐酸后二33者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仍是1:1,故D对。答案:AD 3.(08年广东化学·17)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和,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OHA.在NaHCO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33+-) c(OHc(HCO.BNaHCO溶液中:c(H)=)+332-1CHCOOH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10 mL0.10 mol·LNaOH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C.3+--+) c(H)(CHCOO>)>c(O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3D.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3 2--,所以ACO溶液,CO错;会发生水解,生成HCO解析:A中,生成Na33322++-- 电荷守恒:C(H)+C(Na332+-+-)+C(HC(COCO) 物料守恒: -) )=C(HCO)+2C(CO)+C(OH C(Na)=C(HCO) 33322+--所以B错误。CO)=C(CO) )+C(OHH两式相减得:C()+C(H323-,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1.同浓度的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首先,我们应明确强电解质的完全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比弱电解质的不完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要大;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离子的水解程度均很弱。 情况一:溶质只发生电离。 强电解质的离子的浓度(下角标大的>下角标小的离子的浓度)>弱电解质的>有抑制作用的弱电解质的电离 情况二:电离后离子又发生水解。 (1)强电解质的离子的浓度(下角标大>下角标小的离子的浓度); (2)有抑制作用的水解>单一离子的水解>有促进作用的水解(双水解) 情况三:对于离子既发生水解又发生电离时,应视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而定。 例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在指定的离子浓度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c(PO43-):Na3PO4 >Na2HPO4 >NaH2PO4 >H3PO4 B.c(CO32-):(NH4)2CO3 >Na2CO3 >NaHCO3 >NH4HCO3 C.c(NH4+):(NH4)2SO4 >(NH4)2CO3 >NH4HSO4 >NH4Cl D.c(S2-):Na2S >H2S >NaHS>(NH4)2S 分析:A:考虑电离后三者电离出的c(H+)逐渐增大,对产生PO43-的电离有抑制作用,故A正确;B:Na2CO3最大,其次是(NH4)2CO3,因为后者要发生水解,NaHCO3和NH4HCO3中由HCO3-电离产生,而NH4HCO3中HCO3-和NH4+相互促进水解,HCO3-浓度较小,NaHCO3 >NH4HCO3,故B 错误;C:四种盐均完全电离,(NH4)2SO4 和(NH4)2CO3较大,但后者的阴阳离子会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应为(NH4)2SO4 >(NH4)2CO3,NH4HSO4 与NH4Cl,NH4HSO4 电离产生的H+对NH4+的水解有抑制作用,应为NH4HSO4 >NH4Cl,故C正确;D:Na2S和(NH4)2S较大,但后者发生双水解,应为Na2S>(NH4)2S,H2S 要电离产生S2-,为H2S的二级电离,程度很小,应为H2S >NaHS,故D错误。所以答案为:BD。 2.单一溶质的溶液中不同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首先,电解质完全电离时,微粒下角标大的,离子浓度较大; 其次,下角标相同时,电解质完全电离后,无变化的离子浓度较大,对于发生部分电离的离子浓度较小(或只发生水解的),其对应的生成物浓度更小; 再次,对于既电离又水解的离子,要视电离与水解的相对大小而定; 最后,如涉及到c(H+)或c(OH-)的大小比较时,有时还需考虑水的电离或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例2:0.1moL/L的NaOH溶液0.2L,通入448mL(标准状况)H2S气体,所得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Na+)>c(HS-)>c(OH-)>c(H2S)>c(S2-)>c(H+)B.c(Na+)+ c(H+)= c(HS-)+ c(OH-)+ c(S2-) C.c(Na+)= c(H2S)+ c(HS-)+ c(S2-)+ c(OH-)

高中学业水平化学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基础)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0.1mol/L的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Na+)>c(HCO3-)>c(H+)>c(OH-) B.c(Na+)=c(HCO3-)>c(OH-)>c(H+) C.c(Na+)+c(H+)=c(HCO3-)+c(OH-)+2c(CO32-) D.c(Na+)=c(HCO3-)+c(CO32-)+c(H2CO3) 2.对于0.1 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的c (OH―)降低 B.c (Na+)=2c (SO32―)+c (HSO3―)+c (H2SO3) C.c (Na+)+c (H+)=2c (SO32―)+2c (HSO3―)+c (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 (SO32―)与c (Na+)均增大 3.25 ℃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H+4)= c(SO2-4) B.c(NH+4)>c(SO2-4) C.c(NH+4) c(OH-) > c(A-) > c(H+) D. 乙反应后溶液中:c(Na+) < c(HA) + c(A-) 7.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的pH:①>③>② B.水电离出的c (H+):③>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 (H+)=c (OH-)+c (NH3·H2O)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呈碱性:c (NH4+)>c (Cl-)>c (OH-)>c (H+)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与方法.doc

技巧与方法: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年年涉及这种题型。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电离度、水的电离、pH 值、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思路: 其次要掌握解此类题的三个思维基点:电离、水解和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对每一种思维基点的关键、如何切入、如何展开、如何防止漏洞的出现等均要通过 平时的练习认真总结,形成技能。 第三,要养成认真、细致、严谨的解题习惯,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学会灵活运用常规的解 题方法,例如:淘汰法、定量问题定性化、整体思维法等。 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题,在做时首先搞清溶液状况,是单一溶液还是混合溶液,然后再根据情况分析。 1、单一溶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中,由于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注意,电离都是微弱的)的,第一步的电离远远大于第二步,第二步远远大于第三步。由此可判断多元弱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例H3PO4 溶液中:c(H+)>c(H 2PO4-)>c(HPO42-)>c(PO43-) ②多元弱酸的强碱正盐溶液中,要根据酸根离子的分步水解(注意,水解都是微弱的)来分析。第一步水解程度大于第二步水解程度,依次减弱。如Na2S 溶液中:c(Na+)>c(S2-) >c(OH -)>c(HS-)>c(H+) ③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中:由于存在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同时还存在弱酸的酸 式酸根离子的水解,因此必须搞清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然后判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常见的NaHCO 3 NaHS,Na2HPO4溶液中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 中c(OH- )>c(H+)溶液显碱性,例NaHCO 3 中:c(Na+)>c(HCO 3-)>c(OH -)>c(H+)>c(CO32-), 反例:NaHSO3,NaH2PO4 溶液中弱酸根离子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c(H +) > c(OH -)。例在NaHSO3 中:c(Na+)>c(HSO 3-)>c(H +)>c(SO32-)>c(OH -). 规律:①第一步水解生成的粒子浓度在[OH-] 和[H+] 之间,第二步水解生成的粒子浓度最小 例:Na2S 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c(Na+)>c(S2-)>c(OH-)>c(HS -)>c(H +) ②不同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的比较:既要考虑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因素,又要考虑其它离子的影响,是抑制还是促进,然后再判断。 例;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a.(NH 4)2CO3 b. (NH 4)2SO4. c.(NH 4)2Fe(SO4)2 三种溶 液中c(NH 4+)的大小;NH 4+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显酸性,CO32-离子水解显碱性,两离子水解 相互促进,Fe2+水解显酸性与NH 4+水解相互抑制,因此三溶液中c(NH4+):c>b>a。 2、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 ①强酸与弱碱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首先要考虑混合后溶液的状况及溶液 的酸碱性。酸过量:溶液为强酸和强酸弱碱盐的混合溶液,溶液中c(H+) >c(OH -)呈酸性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为单一盐溶液,弱碱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

知识点四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知识点四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例1】0.1 mol·L-1的NH4Cl,NaHCO3,Na2CO3溶液,NH3·H2O溶液,CH3COONa溶液,H2S溶液,NaHSO3溶液 【例2】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成1 L混合溶液;0.1 mo Na2CO3和NaHCO3配成1 L混合溶液 【例3】在0.1 mol·L-1的CH3COOH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①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C) A.c(NH+4)相等的(NH4)2SO4、NH4HSO4、NH4Cl溶液中:c(NH4HSO4)>c[(NH4)2SO4]>c(NH4Cl) 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c(OH-) C.1.0 mol·L-1 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 D.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c(H+)+c(Na+)=c(OH-)+c(HA-)+c(A2-) 【例5】8.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1 H2SO3溶液中滴加0.2 mol·L-1 NaOH溶液。有关 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Ⅰ表示H2SO3,Ⅱ代表HSO-3、Ⅲ代表SO2-3)。根据图 示判断正确的是() A.当V(NaOH)=0时,由水电离出的c(H+)=1.0×10-7 B.当V(NaOH)=20 mL时:c(Na+)>c(HSO-3)>c(H+)>c(SO2-3)>c(OH-) C.当V(NaOH)=40 mL时2c(Na+)=c(SO2-3) D.当V(NaOH)=40 mL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温度会继续升高 答案 B 解析H2SO3溶液是酸性溶液,水的电离会受到抑制,A选项错误;当V(NaOH)=20 mL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HSO3,根据图像分析知,溶液中c(SO2- )>c(H2SO3),故HSO-3的电离大于其水解,溶液呈酸性,B选项正确;当V(NaOH)=40 mL时,3 溶质为Na SO3,SO2-3存在水解现象,故2c(Na+)>c(SO2-3),C选项错误;当V(NaOH)=40 mL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2 溶液中不再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温度不会继续升高,D选项错误。 【例6】(2010·江苏,12)常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 1 CH 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解析点①溶液中的溶质为0.001 mol CH3COOH和0.001 mol CH3COONa,据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2c(Na +),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 COO-)+c(OH-),整理后得c(CH3COOH)+2c(H+)=c(CH3COO-)+2c(OH-); 3 点②溶液的pH=7,据电荷守恒有c(Na+)+c(H+)=c(CH COO-)+c(OH-),又c(H+)=c(OH-),则c(Na+)=c(CH3COO-); 3 点③溶液中的溶质为0.002 mol CH COONa,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OH-)>c(H+)。 3 答案 D 【例7】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Cl-)>c(NH+4)>c(H+)>c(OH-) ②c(NH+4)>c(OH-)>c(Cl-)>c(H+) ③c(NH+4)>c(Cl-)>c(OH-)>c(H+) ④c(Cl-)>c(H +)>c(NH+ )>c(OH-) 4 (1)若溶液中只溶有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