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中心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17
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建设方案1.概述随着在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某公司拟设数据中心,对中小企业提供电信级数据服务。
目前,该公司计划建立一个1000平米的数据中心,初始阶段,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对象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内容以专线租用和主机托管为主。
随着业务的发展及收藏的增加,会逐步发展成应用服务供应中心。
用户也会扩展到城镇居民,即同时作为智能小区的服务中心。
1.1数据中心机房基础建设1.1.1机房选址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机房建设是数据中心机房基础建设的基本条件。
这里我们提出选址中必须注意的10个方面供用户参考。
◆使用面积达到规划的要求◆建筑物内部由扩展空间◆避免附近存在较强的电磁干扰源◆所在建筑物本身及周围无安全隐患◆便于光纤的接入◆足够的电力容量及用电安全性◆楼板承重满足功能需要◆楼层净高符合使用要求◆专业空调系统室外机能有合理的摆放位置◆能提供满足技术要求的发电机房及油库1.1.2工程项目设计作为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首要任务,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划是十分重要的起步。
优秀的设计,合理的性价比及切实可行的项目规划是建设一个成功的数据中心机房的重要保证。
通过我们对数据中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下面规划出一个数据中心工程应该具备的若干子系统。
(1)装修子系统(2)电力及地线子系统(3)空调冷却及新风子系统(4)烟雾检测及灭火子系统(5)漏水检测子系统(6)门禁保安及监控子系统(7)结构化布线子系统(8)事故广播子系统(9)设备总控子系统(10)监控中心控制子系统当然,在具体项目的规划中不必要对每一个子系统都进行逐一描述,但是应该在设计中考虑到每一个子系统的功用和针对项目本身的实现方式。
1.1.3项目施工与管理项目的施工与管理是数据中心机房基础建设的重头戏,也是一切设计规划得以正确实现的重要保证。
我们作为一个成熟的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商对每一个项目的施工和管理都倾注了极大的力量。
组织专业水平高的工程队伍,我们强调项目中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角落,对项目的施工和管理有着自己的规范。
计算机的实习报告计算机的实习报告(精选12篇)一段辛苦的实习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了,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方法,这个时候该写一份实习报告了吧。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的实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的实习报告篇120xx年的12月份,出于尝试的心态,我参加了南京市雨花区IT 人才招聘会,之后来到南京伟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习。
转眼间已过去两个多月,回想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与收获,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笔多么宝贵的人生财富!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但在同学、同事的帮助和自己摸索的情况下,我还是完成了这次实习。
但我发现,以我们的经验,不学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付自如的。
因此反映出学习的还不够,缺点疏漏。
需在加以刻苦钻研及学习,不断开拓视野,增强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
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
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只有拥有自信才能够克服一切,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自己的人生。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
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
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
南京伟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复旦大学科研力量而设立,是复旦科技园投资并重点支持的软件企业,获得国家“双软”认证和政府科技企业认证。
专门从事协同OA软件的销售、客户化开发、实施、售后服务等。
公司以帮助用户提升办公效率,增加管理执行力为使命,为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提供办公自动化OA、信息门户、项目管理PM、客户EIP&GIP业务流程管理BPM、知识管理KM、公文档案一体化管理DM、企业及政府关系管理CRM、人力资源管理HRM、商业智能BI、企业应用集成EAI等全面的信息化服务和企业管理咨询服务。
计算机常用英文缩写3DPA—3D Positional Audio—3D定位音频3DS—Three Dimension Studio—三维摄影室AAT—Average Access Time—平均存取时间ABS—Auto Balance System—自动平衡系统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电ACOPS—Automatic CPU Overheat Prevention System—自动CPU过热预防系统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nt—模数转换器ADIMM—Advanced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s—高级双重内嵌式内存模块ADO—ActiveX Data Object—ActiveX数据对象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路线AE—Atmospheric Effect—雾化效果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加速图形接口AGU—Address Generation Unit—地址产生单元AHA—Accelerated Hub Architecture—加速中心架构AH—Authentication Header—鉴定头文件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AL—Artificial Life—人工生命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单元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OL—American Online—美国在线APIC—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高级程序中断控制器APM—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高级电源管理APP—Accelerated Parallel Processing—AMD加速并行处理技术APPE—Advanced Packet Parsing Engine—高级数据包解析引擎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ASC—Anti Static Coating—防静电涂层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T—Average Seek Time—平均寻道时间ATAPI—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Packet Interface —高级技术附加数据包接口ATC—Access Time From Clock—时钟存取时间ATL—ActiveX Template Library—ActiveX模版库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AV—Analog Video—模拟视频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音频视频插入B2C—Business To Custom—商家对客户BASIC—Beginner—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公告牌系统BCF—Boot Catalog File—启动目录文件BGA—Ball Grid Array—球栅阵列BIF—Boot Image File—启动映像文件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S—Boot Integrity Service—启动整体服务BMS—Black Matrix Screen—超黑矩阵屏幕BOPS—Billion Operation Per Second—十亿次计算每秒BPT—Branch Prediction Table—分支预测表BPU—Branch Processing Unit—分支处理单元BTB—Branch Target Buffer—分支目标缓冲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CAM—Common Access Mode—公共存取模型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CBIC—Cell based Integrated Circuit—基于单元的集成电路CC—Companion Chip—同伴芯片CCD—Charge Coupled Dvice—电流连接设备CCM—Call Control Management—拨号控制管理CC-NUMA—Cache Coherent Non Uniform Memory Access —连贯缓冲非统一内存寻址CCT—Clock Cycle Time—时钟周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CDR—Compact Disc Recordable—可刻录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光驱CD-RW—Compact Disc Rewriter—刻录机CDSL—Consumer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消费者数字订阅线路CE—Consumer Electronic—消费电子CEM—Cube Environment Mapping—立方环境映射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CG—Computer Graphic—计算机生成图像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界面CHRP—Common Hardware Reference Platform—公用硬件平台CIEA—Commercial Internet Exchange Association—商业英特网交易协会CIR—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约定信息速率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LV—Constant Linear Velocity—恒定线速度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COB—Cache On Board—板上集成缓存COD—Chip On Board—芯片内集成缓存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COO—Chief Organization Officer—首席管理官CPGA—Ceramic Pin Grid Array—陶瓷针形栅格阵列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S—Characters Per Second—每秒字符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CRC—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检查CRM—Custom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CSE—Configuration Space Enable—可分配空间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首席技术官CTS—Carpal Tunnel Syndrome—腕管综合症CUDA—Computer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计算机统一装置结构CVS—Computer Visual Syndrome—计算机视觉综合症DAC—Dual Address Cycle—双重地址周期DAE—Digital Audio Extraction—数字音频抓取DB—Deep Buffer—深度缓冲DCD—Dynamic Content Delivery—动态内容推送DC—Domain Controller—域控制器DCE—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数据通信设备DCOM—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T—Display Compression Technology—显示压缩技术DDC—Display Data Chanel—显示数据通道DDN—Digital Data Network—数字数据网DDR—Double Data Rate—双倍速率DDSS—Double Dynamic Suspension System—双层动力悬吊系统DEC—Direct Etching coating—表面蚀刻涂层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DFP—Dynamic Feedback Protocol—动态反馈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IB—Dual Independent Bus—双独立总线DIC—Digital Image Controller—数字图像控制DIMM—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双列直插内存模块DIP—Double In-line 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DIR—Direct Infrastructure rendering—基层直接渲染DLL—Dynamic Link Library—动态数据链接库DLP—Digital Light Process—数字光处理DME—Direct Memory Execute—直接内存执行DMI—Desktop Management Interface—桌面管理界面DMI—Dynamic Method Invocation—动态方法调用DNS—Digital Nervous System—数字神经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DOS—Disk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DP—Dual Processor—双处理器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点数DPMS—Display Power Management Signal—显示能源管理信号DQL—Dynamic Quadrapole Lens—动态四极镜DRC—Design Rule Check—设计规则检查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直接比特流数字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专线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DST—Drive Self Test—驱动自检程序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文件类型定义DTE—Digital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DVD—Digital Video Disc—数字视频光盘DVD-RAM—Digital Versatile Disc Random Access Memory —DVD随机存储器DVI—Digital Video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E3—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美国E3大展EAX—Environment Audio Extension—环境音效扩展EB—Expansion Bus—扩展总线EBR—Excess Burst Rate—超频突发速率ECC—Elliptical Curve Crypto—椭圆曲线加密EC—Embedded Controller—嵌入式控制ECP—Extended Capabilities Port—扩展并行口ECTS—European Computer Trade Show—欧洲计算机商贸展示会EDIF—Electronic Design Interchange Format—电子设计交换格式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FEAL—Extension Field Elliptically Aperture Lens—可扩展扫描椭圆孔镜头EIDE—Enhanced Integrated Driver Electronic—增强电子集成驱动器EISA—Enhanc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EMP—Emergency Management Port—紧急事情管理端口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增强并行口EPU—Energy Processing Unit—能耗调控单元ERC—Electronic Rule Check—电气规则检查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ERP—Estimated Retail Place—估计零售价ESCD—Extended System Configuration Data—扩展系统配置数据FADD—Floating Addition—浮点加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文件分配表FBC—Frame Buffer Cache—帧缓冲缓存FCPGA—Flip Chip Pin Grid Array—反转芯片针脚栅格阵列FDBM—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液态轴承马达FDC—Floppy Disk Controller—软盘控制装置FDD—Floppy Disk Drive—软盘FDIV—Floating Divided—浮点除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多路复用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有限推进响应FMUL—Floating Multiplication—浮点乘FMV—Full Motion Video—全动态影像FPGA—Filed Programmable Gr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S—First Person Shooting—第一人称射击FPU—Floating Processing Unit—浮点运算单元—Frames Per Second—每秒传输帧数FRICC—Federal Research Internet Coordinating Committee—联邦调查因特网协调委员会FSAA—Full Scene Anti—aliasing—全景抗锯齿FSE—Frequency Shifter Effect—频率转换效果FSM—Finite Status Machine—有限状态机FSUB—Floating Subtraction—浮点减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FWH—Firmware Hub—固件中心GDI—Graphic Device Interface—图形设备接口GIF—Generalized Timing Formula—一般程序时间GMCH—Graphic Memory Control Hub—图形内存控制中心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型磁阻GPF—Generation Protection Fault—一般保护性错误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GVPP—Generic Visual Perception Processor—常规视觉处理器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硬件抽象化层HCI—Host Control Interface—主机控制接口HCT—Hardware Compatibility Test—硬件兼容性测试HDA—Head Disk Assembly—磁头集合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HDD—Hard Disk Drive—硬盘HDL—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硬件描述语言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SL—High-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高速率数字用户路线HDTV—High Definition TV—高清电视HEL—Hardware Emulation Layer—硬件模拟层HiFDA—High_Capacity Floppy Disk—高容量软盘HMOS—High Performance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高性能金属氧化物半导体HPA—High Power Amplifier—高功率放大器HPS—High Performance Server—高性能服务器HPW—High Performance Workstation —高性能工作站HRIF—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头部关联传输功能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志语言HTPC—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家庭影院电脑HTTP—Hyper Text Transmission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HUD—Head Up Display—平视显示器IA—Intel Architecture—英特尔架构ICD—Installable Client Drive—可安装客户端驱动程序ICMP—Intel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英特尔控制报文协议ICU—Instruction Control Unit—指令控制单元IDCT—Inverse Discrete Cosine Transfer—非连续反余弦变换IDF—Intel Developer Forum—因特尔开发者论坛IEEE—The Institu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s—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TF—Intel Engineer Task Force—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U—Integer Excute Unit—整数执行单元IID—Interaural Intensity Difference—两侧声音强度差别IIR—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无限推进响应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互联网信息服务IKE—Intel Key Exchange—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IMM—Intel Mobil Module—因特尔移动模块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IPPR—Image Process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IPS—In 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IRC—Internet Relay Chat—互联网接力聊天IRQ—Interrupt Request—中断请求IRST—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ISA—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指令集架构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综合服务数字网络IS—Internal Stake—内置堆栈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ISP—Intel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供应商JIT—Just In Time—准时制生产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虚拟机KBC—Keyboard Controller—键盘控制器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逻辑块寻址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LCM—LCD Module—LCD显示模组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上液晶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轻权目录访问协议LDT—Lighting Data Transport—闪电数据传输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LF—Linear Filtering—线性过滤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ed System—局域多点分布式系统LPM—Library Parameterized Module—参数化模块库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ngle—低压差分信号LVS—Layout Versus Schematic—版图原理图对比MAC—Media Access Controller—介质访问控制MALS—Multi Astigmatism Lens System—多重散光聚焦系统MB—Motherboard—主机板MDC—Mobile Daughter Card—移动式子卡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微软基础库MFD—Multi Function Device—多功能设备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乐器数字接口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协议MIOC—Memory And I/O Bridge Controller—内存和I/O桥控制器MiPad—Multimodal Interactive Notepad—多语态互动式记事本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MMVF—Multi-Media Video File—多媒体视频文件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MPP—Massive Parallel Processing—巨量平行处理MPS—Multi Processor Specification—多重处理器规范MRP—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MRW—Midrange Workstation—中型工作站MSI—Microsoft Installer—微软安装程序MS—Magnetic Sensor—磁场感应器MSN—Microsoft Network—微软网络MSP—Media Stream Processor—媒体流处理器MTBF—Mean Time Before Failure—平均故障时间MTH—Memory Transfer Hub—内存转换中心MUD—Multiple User Dungeon—多用户地牢NAOC—No-Account Overclock—无效超频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连接式存储NAT—Network Area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NBC—North Bridge Chip—北桥芯片NDIS—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网络驱动接口规范NDS—Novell Directory Service—网威目录服务NE—Netlist Extract—网表提取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NNTP—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PC—Non Player Character—非玩着人物NT—New Technology—新技术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OLGA—Organic Land Grid Array—基板栅格阵列OOP—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PT—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优化生产技术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PCAV—Part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部分恒定角速度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装置连接端口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PC—Perspective Correction—透视纠正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DS—Public Directory Support—公众目录支持PE—Parameter Extract—参数提取PGC—Parallel Graphic Configuration—并行图像设置PIB—Processor In a Box—盒装处理器PIC—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可编程中断控制器PICS—Platform For Internet Content Selection—英特网内容选择平台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个人信息管理系统PLCC—Plastic Leadless Chip Carrier—塑料无引脚芯片载体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PNP—Plug And Play—即插即用POF—Polymer Optical Fiber—聚合体光纤POST—Power On Self Test—开机自检PPM—Pages Per Minute—每分钟打印页数PPTP—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点对点通道协议P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装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最大可能部分反应PSK—Pre-Shared Key—预共享密钥PSN—Processor Serial Numbers—处理器序列号PSU—Power Supply Unit—计算机电源PSW—Program Status Word—程序状态字PXE—Per-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预启动运行环境QBM—Quad Band Memory—四倍边带内存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QPA—Quad Port Acceleration—四倍接口加速RADSL—Rate Adaptiv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速率自适应数字用户路线RAM—Random Access Memory—内存(随机存储器)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相地址解析协议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资源描述框架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r Computing—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MA—Real Media Architecture—实媒体架构RNG—Random Number Generator—随即数字发生器ROB—Reorder Buffer—重新排列缓存区RPG—Role Playing Game—角色扮演游戏RPM—Revolution Per Minute—每分钟转数RRVP—Resource Reser Vation Protocol—资源保留协议RSD—Removable Storage Device—移动式存储设备RSDS—Reduced Swing Differential Single—小幅度摆动差动信号RTC—Real Time Clock—实时时钟RTL—Register Transmit Level—寄存器传输级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协议RTS—Real Time Strategy—即时战略RTS—Request To Send—需求发送SAM—Sales Available Market—可发售市场SAP—Sideband Address Port—边带寻址端口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BC—South Bridge Chip—南桥芯片SBFS—Sample Boot Flag Specification—简单引导标记规范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tatic Core—静态内核SCT—Software Compatibility Test—软件兼容性测试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TV—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标准清晰度电视SEC—Single Edge Connector—单边连接器SEM—Spherical Environment Mapping—球形环境映射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安全电子交易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 Data—单指令多数据SIV—System Information Viewer—系统信息观察SLI—Scanline Interleave—扫描线间插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 —自动检测、分析和报告技术SMB—System Management Bus—系统管理总线SMD—Surface Mount Device—表面安装设备SMIL—Synchronous Multimedia Integrated Language—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MI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I—System Management Interrupt—系统管理中断SMM—System Management Mode—系统管理模式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对称式多重处理器架构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R—Single To Noise Rate—信噪比SOAC—System ON A Chip—系统集成多功能芯片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SOI—Silicon On Insulator—绝缘体硅片SOS—Server Operating Systems—服务器操作系统SPD—Serial Presense Detect—串行存在检查SPEC—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heck—系统性能评估测试SPS—Shock Protection System—震动保护系统SP—Stack Pointing—堆栈指针SQRC—Square Root Calculation—平方根计算SRA—Symmetric Rendering Architecture—对称渲染架构SRR—Segment Register Rewrite—区段寄存器重写SRS—Sound Retrieval System—声音修复系统SSB—Super South Bridge—超级南桥芯片SSD—Solid State Disk—固态硬盘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单一指令多数据流扩展SSI—Small Scall Integration—小规模集成STB—Set Top Boxes—电视顶置盒STD—Suspend To Disk—磁盘唤醒STR—Suspend To RAM—内存唤醒STS—Switched Internet working Service—交换式网络互联服务SUA—Single User Account—单用户账号SVR—Switching Voltage Regulator—交换式电压调节TCA—Twin Cache Architecture—双缓冲结构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拥有总成本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DP—Thermal Design Power—散热设计功耗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TLB—Translate Look Side Buffers—翻译旁视缓冲器TOP—The Olympic Partner—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处理事项数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UCC—Ultra Clear Coating—超清晰涂层UDMA—Ultra Direct Memory Access—高级直接内存访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LS—User Location Service—用户定位服务UPA—Ultra Port Architecture—超级端口结构UPS—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USDM—Unified System Diagnostic Manager—统一系统检测管理USWC—Uncacheabled Speculative Write Combination—无缓冲随即联合写操作VALU—Vector Arithmetic Logic Unit—向量算术逻辑单元VBI—Vertical Blanking Interval—垂直空白间隙VCMA—Virtual Channel Memory Architecture—虚拟通道内存结构VDM—Windows Driver Model—视窗驱动程序模块VDSL—Very-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VDT—Video Display Terminal—视频显示终端VESA—Video Electronic Standard Association—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FAT—Virtual File Allocation Table—虚拟文件分配表VFM—Wired For Management—有线管理VGA—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阵列VID—Voltage Identification Definition—电压识别认证VIP—Video Interface Port—视频接口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超长指令集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OD—Video On Demand—视频点播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局域网VPU—Vector Permutate Unit—向量排列单元VQTC—Vector-Quantization Texture Compression—向量纹理单元VRE—Voltage Reduction Enhance—增强型电压调节VRML—Virtual Reality Makeup Language—虚拟现实结构化语言VRM—Voltage Regulator Module—电压调整模块VSA—Virtual System Architecture—虚拟系统架构VSIS—Video Single Standard—视频信号标准VXML—Voic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语音扩展标记语言WAIS—Wide Area Information Service—广义信息服务器WAN—Web Area Network—广域网WG—Wave Guide—波导合成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络WMI—Wired For Management Initiative—主动式管理线路WOL—Wake On Lan—局域网唤醒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无线个域网WSH—Windows Scripting Host—视窗脚本程序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XSL—Extensible Style Sheet Language—可扩展设计语言ZAM—Zero Administration For Windows—零管理视窗系统ECL—Emitter Couple Logic—射极耦合逻辑CAM—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内容寻址存储器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每秒处理百万级指令。
《信息安全技术政务计算机终端核心配置规范》(工作组讨论稿)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信息安全技术政务计算机终端核心配置规范》是全国信息安全标准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
该标准由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牵头研制,合作单位包括: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国家税务总局电子税务管理中心、三零卫士公司和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 研究目标在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环境安全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标准成果,借鉴美国联邦政府实施的FDCC(联邦桌面核心配置),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推荐性标准《政务计算机终端核心配置规范》,实现我国政务计算机终端安全配置管理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切实落实等级保护对于主机安全的相关要求,为加强终端安全保障及监督检查提供标准支撑。
3 国内外现状随着各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政务部门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计算机终端作为电子政务的最基本单元,承载着信息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等重要任务,其安全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但是,由于政务终端量大面广,并且缺少统一的安全防范策略和安全护理措施,使得计算机终端的可控性变得越来越低。
抓紧制订政务部门的计算机终端安全配置规范,加快对办公用计算机安全配置实施,已成为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化安全的一种趋势。
美国联邦政府2007年提出联邦桌面核心配置计划(FDCC)以提高美国联邦政府所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性,并使联邦政府桌面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实现标准化和自动化。
该计划由美国联邦预算管理办公室(OMB)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共同负责实施,国防部、国土安全部、国家安全局等参与制定。
FDCC作为联邦政府所有桌面计算机的安全配置标准,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CNCI)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联邦政府强制规定所有使用Windows的计算机必须符合FDCC的配置要求。
澳大利亚国防信息情报局(DSD)经过各政府部门的漏洞风险评估和渗透测试,根据多年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经验总结,借鉴多起严重安全事件的处理方法,于2010年2月,首次公开发布了35条安全防御策略列。
信息中心2014年06月信息系统管理运行报告起始日期:2014/04/01-终止日期:2014/06/30前言1、本报告主要就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各项工作,包括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机房管理、其它事项说明、附件等七个部分进行记录、分析、汇总和报告,以保障信息安全,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支持公司业务、管理及各项工作的开展。
2、本报告为季度报告,报告周期为公历每季度首月第一日至季度末的最后一天,在出现重大事件时,实时提交《重大事件报告》。
运行态势类别及说明(请选择其中之一):运行正常无故障、性能和资源已经处于或接近临界状态运行基本正常有轻微故障,本季度非正常停机次数少于3次且每次非正常停机不超过5分钟运行不正常有严重故障,本季度非正常停机次数高于3次或单次非正常停机超过5分钟一、应用系统部分(一)应用系统运行1、主要业务系统2、其它相关系统3、系统间接口4、运行情况总体描述(分系统)●客户报装管理和营业收费系统服务器端、客户端运行良好。
●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良好。
●委托银行代售气系统客户端运行基本良好(2014年4月1日至今)。
●金蝶财务管理系统运行良好。
●信息系统设备整体运行良好。
●监控系统设备整体运行良好。
(二)应用系统升级1、主要业务系统升级2、升级情况说明无升级计划、目前处于稳定运行中。
(三)应用系统运行日志检查1、系统运行日志检查2、运行日志(系统日志、运行日志、事件日志、登陆日志等)检查●数据库系统服务器运行日志显示系统、设备、应用、接口运行良好。
●银证系统(报装管理和营业收费)运行日志显示系统软硬件运行良好。
●委托银行售气系统日志显示系统升级后(2014-2-17)软硬件截止目前为止运行良好。
(四)应用系统维护1、维护单情况统计2、主要大类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建议●数据库系统1、无。
●报装营收系统1、业务跳转、操作问题、需求变更●委托售气系统1、无●金蝶财务系统1、无●其他系统1、无二、操作系统部分(一)主要系统运行情况(二)主要系统文件系统空间使用情况(三)主要系统CPU、内存、进程和持续运行时间使用情况三、数据库系统部分(一)主要数据库系统运行情况(二)主要数据库系统空间使用情况(三)主要数据库系统性能(主要包括CPU、内存使用情况)四、网络系统部分(一)主要设备运行情况(二)主要网络设备数据流量及性能(三)防火墙管理关键策略的通过和拒绝数据包记录,从而获得防火墙设备本身的异常情况和网络中的异常流量)➢防火墙策略安全性检查(检查防火墙策略配置是否严谨,防火墙策略必须根据业务访问需要设置最严谨的访问控制策略,目标地址必须指定到具体的地址和服务端口,也需要指定具体的源地址)➢防火墙配置文件备份(备份安全设备的配置文件)●防火墙告警日志检查情况如下: 防火墙日志功能开启,查看防火墙的设备告警日志发现防火墙运行正常。
编者按:随着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机房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内涵越来越广,数据中心将更准确的符合未来计算机机房的概念。
IT客户在追求高可用性的时候,仅仅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平台投入巨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之相匹配和互补的基础设施,如供配电、空调、以及其他相关的环境支持系统,这样才能达到IT用户对数据中心高可用性的目标。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标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重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关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标准,借鉴国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标准将有助于我们的规划和设计更具前瞻性,也为我们提供设计要求和指导方针,有利于对数据中心全面理解,包括设备计划编制、电缆系统和网络设计。
本刊将分期刊登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2005年批准颁布的《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本标准由美国电信产业协会和TIA技术工程委员会编写。
由于《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原文是英文版,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UPS分会进行了翻译工作,因标准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强,编译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文中如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教。
翻译: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UPS分会 吴建华TIA-942标准《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一)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美国电信产业协会(TIA)TIA技术工程委员会(TR42)目 录前言1 范围1.1 概要1.2 标准化的参考书目2 条款、首字母的缩写词、缩写词和测量单位的定义2.1 概要2.2 术语的定义3 数据中心设计总论3.1 概要3.2 数据中心空间与其它建筑物空间的关系3.3 分级3.4 包含专业考虑4 数据中心电缆系统基础设施4.1 数据中心电缆系统结构的基本要素5 数据中心电信空间和相关布局5.1 概述5.2 数据中心结构5.2.1 要素5.2.2 典型数据中心布局5.2.3 简化的数据中心布局5.2.4 分布式的数据中心布局5.3 计算机房要求5.3.1 概述5.3.2 位置5.3.3 接入5.3.4 建筑设计5.3.4.1 规模5.3.4.2 其它设备的指导方针5.3.4.3 天花板高度5.3.4.4 装修处理5.3.4.5 照明5.3.4.6 门5.3.4.7 底板载重5.3.4.8 安全授权5.3.4.9 抗地震考虑5.3.5 环境设计5.3.5.1 污染物5.3.5.2 加热、通风和空调5.3.5.2.1 连续运行5.3.5.2.2 备用运行保障5.3.5.3 运行参数5.3.5.4 电池5.3.5.5 振动5.3.6 电设计5.3.6.1 电源5.3.6.2 备用电源5.3.6.3 连接和接地5.3.7 防火5.3.8 水渗透5.4 入口房间要求5.4.1 概述5.4.2 位置5.4.3 数量5.4.4 接入5.4.5 在入口地板下的管道路线5.4.6 提供接入和服务的空间5.4.7 建筑物入口终端5.4.7.1 概述5.4.8 建筑设计5.4.8.1 概述5.4.8.2 规模5.4.8.3 胶合板5.4.8.4 天花板高度5.4.8.5 装修处理5.4.8.6 照明5.4.8.7 门5.4.8.8 安全5.4.8.9 抗地震考虑5.4.8.10 加热、通风和空调5.4.8.10.1 连续运行5.4.8.10.2 备用运行保障5.4.8.11 运行参数5.4.8.12 电源5.4.8.13 备用电源5.4.8.14 连接和接地5.4.9 防火5.4.10 水渗透5.5 主要分布区域5.5.1 概述5.5.2 位置5.5.3 设施要求5.6 水平分布区域5.6.1 概述5.6.2 位置5.6.3 设施要求5.7 区域分布区域5.8 设备分布区域5.9 电信机房5.10 数据中心支持区域5.11 机架和机柜5.11.1 概述5.11.2 “热”和“冷”通道5.11.3 设备布置5.11.4 放置有关的地板砖网格5.11.5 入口地板瓷砖切割5.11.6 在入口地板上的机柜安装5.11.7 详细说明5.11.7.1 净空间5.11.7.2 机柜通风5.11.7.3 机柜和机架高度5.11.7.4 机柜深度和宽度5.11.7.5 可调整的轨道5.11.7.6 机柜和机架的完成5.11.7.7 电源5.11.7.8 附加的机柜和机架的详细说明5.11.8 在入口房间、主要分布区域和水平分布区域的机柜和机架6 数据中心电缆系统6.1 概述6.2 水平电缆6.2.1 概述6.2.2 布局6.2.3 水平电缆距离6.2.3.1 铜缆最大长度6.2.4 被验证过的媒介6.3 主干电缆6.3.1 概述6.3.2 布局6.3.2.1 星状布局6.3.2.2 非星状布局的可适应性6.3.3 冗余电缆布局6.3.4 被验证过的媒介6.3.5 主干电缆距离6.4 选择媒介6.5 中央光纤电缆6.5.1 介绍6.5.2 指导方针6.6 电缆传输性能和测试要求7 数据中心电缆路径7.1 概述7.2 数据中心电缆安全7.3 电源和电信电缆的分离7.3.1 电源和螺旋双绞电缆的分离7.3.2 对可调电源分离要求的实施7.3.3 光纤和铜缆的分离7.4 电信入口路径7.4.1 入口路径类型7.4.2 入口路径分类7.4.3 入口路径规模7.5 接入地板系统7.5.1 概述7.5.2 电信电缆的电缆盘7.5.3 接入地板性能要求7.5.4 地板砖切割边饰7.5.5 接入地板下的电缆类型7.6 天花板电缆盘7.6.1 概述7.6.2 电缆盘支撑7.6.3 电缆盘路线协调8 数据中心冗余8.1 介绍8.2 冗余维护口和进入路径8.3 提供接入服务的冗余8.4 入口房间的冗余8.5 主要分布区域的冗余8.6 主干电缆的冗余8.7 水平电缆的冗余附件A 电缆设计考虑(更多信息)A.1 电缆应用距离A.1.1 T-1,E-1,T-3电路距离A.1.2 EIA/TIA-232和EIA/TIA-561控制台连接A.1.3 其它应用距离A.2 交叉连接A.3 主要分布区域的功能分区A.3.1 螺旋双绞主要交叉连接A.3.2 同轴的主要交叉连接A.3.3 光纤主要交叉连接A.4 水平分布区域的功能分区A.5 电信设备的电缆A.6 末端设备的电缆A.7 光纤电缆设计考虑A.8 铜缆设计考虑附件B 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更多信息)B.1 概述B.2 地板空间的标识图B.3 机柜和机架的标识图B.4 接插线面板的标识图B.5 电缆和接插线标识符附件C 接入运营商的信息(更多信息)C.1 接入运营商的协调C.1.1 概述C.1.2 提供给接入运营商的信息C.1.3 接入运营商应该提供的信息C.2 在入口房间接入运营商的划分C.2.1 组成C.2.2 低速电路的划分C.2.3 T-1电路的划分C.2.4 E-3和T-3电路的划分C.2.5 光纤电路的划分附件D 设备规划和其它工程师的协调(更多信息)D.1 概述附件E 数据中心空间考虑(更多信息)E.1 概述附件F 位置选择(更多信息)F.1 概述F.2 建筑位置选择考虑F.3 供电位置选择考虑F.4 机械位置选择考虑F.5 电信位置选择考虑F.6 安全位置选择考虑F.7 其它位置选择考虑附件G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分级(更多信息)G.1 概述G.1.1 冗余总论G.1.2 分级总论G.2 冗余G.2.1 N-基本要求G.2.2 N+1冗余G.2.3 N+2冗余G.2.4 2N冗余G.2.5 2(N+1) 冗余G.2.6 热机维护和测试能力G.2.7 容量和规模G.2.8 绝缘G.2.9 数据中心分级G.2.9.1 概述G.2.9.2 级别1 数据中心-基本的G.2.9.3 级别2 数据中心-冗余元件G.2.9.4 级别3 数据中心-热机维护G.2.9.5 级别4 数据中心-容错G.3 电信系统要求G.3.1 电信分级G.3.1.1 级别1(电信)G.3.1.2 级别2(电信)G.3.1.3 级别3(电信)G.3.1.4 级别4(电信)G.4 建筑和结构要求G.4.1 概述G.4.2 建筑分级G.4.2.1 级别1(建筑)G.4.2.2 级别2(建筑)G.4.2.3 级别3(建筑)G.4.2.4 级别4(建筑)G.5 电系统要求G.5.1 一般电要求G.5.1.1 多用途的接入服务和主要的分布G.5.1.2 备用发电机G.5.1.3 不间断电源(UPS)G.5.1.4 计算机电源分布G.5.1.5 建筑物接地和照明保护系统G.5.1.6 数据中心接地基础设施G.5.1.7 计算机和电信机柜和框架接地G.5.1.7.1 机架框架接地导体G.5.1.7.2 机架接地连接点G.5.1.7.3 连接机架G.5.1.7.4 连接数据中心接地基础设施G.5.1.7.5 机架连续性接地G.5.1.8 安装好设备的机架的接地G.5.1.8.1 设备底盘接地G.5.1.8.2 通过设备交流电源电缆接地G.5.1.9 电板静电放电腕带G.5.1.10 建筑物管理系统G.5.2 电分级G.5.2.1 级别1(电)G.5.2.2 级别2(电)G.5.2.3 级别3(电)G.5.2.4 级别4(电)G.6 机械系统要求G.6.1 一般机械要求G.6.1.1 环境空气G.6.1.2 流通空气G.6.1.3 计算机房空调G.6.1.4 泄漏探测系统G.6.1.5 建筑物管理系统G.6.1.6 管道系统G.6.1.7 紧急情况下的安全设施G.6.1.8 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中的水G.6.1.9 排水管G.6.1.10 防火系统G.6.1.11 水抑制G.6.1.12 气体的抑制G.6.1.13 手提式灭火器G.6.2 机械的分级G.6.2.1 级别1(机械的)G.6.2.2 级别2(机械的)G.6.2.3 级别3(机械的)G.6.2.4 级别4(机械的)附件H 数据中心设计范例(更多信息)H.1 小型数据中心设计范例H.2 公司数据中心设计范例H.3 国际互联网络数据中心设计范例附件I 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更多信息)图目录图1 数据中心的空间关系图2 数据中心布局图3 基本的数据中心布局范例图4 简化的数据中心布局范例图5 多入口房间分布式的数据中心布局范例“冷”通道和机柜放置范例图6 “热”通道、图7 典型的星状布局水平电缆图8 典型的星状布局主干电缆图9 中心光纤电缆图10 电信基础设施冗余图11 样本地板空间标识图12 样本机柜/机架标识图13 样本铜缆接插线面板识别图解图14 样本位置8模块接插线面板标记-第一部分图15 样本位置8模块接插线面板标记-第二部分图16 IDC连接硬件电缆到模块插座在T568A 8针顺序的交叉连接电路图17 IDC连接硬件电缆到模块插座在T568B 8针顺序的交叉连接电路图18 美国标准内外齿锁垫圈图19 典型的机柜装配硬件图20 显示“热”和“冷”通道的计算机房规划图图21 公司数据中心范例图22 国际互联网络数据中心范例表目录表1 水平和设备区域电缆最大长度表2 螺旋双绞和屏蔽电缆分离的数据中心表3 没有用户DSX面板的最大电路距离表4 用户DSX面板的电路距离减少表5 每一个接插线面板或出口的电路距离减少表6 典型数据中心配置的最大电路距离表7 典型数据中心配置的最大中枢表8 分级参考指南(电信)表9 分级参考指南(建筑)表10 分级参考指南(电)表11 分级参考指南(机械)前 言(本前言不是该标准的一部分)本标准的许可本标准是经美国电信产业协会(TIA)、TIA技术工程委员会(TR42)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批准的。
附件1课程大纲样本1.“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1.课程概要本课程概要如表1-1所示。
本课程大纲由XXX老师执笔。
2.教学内容第1章引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发展历史;层次计算机系统;Von Neumann计算机结构及特点;计算机基本组成。
第2章指令和指令系统程序的构成和执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指令和指令系统的概念;指令格式;指令类型和寻址方式;CISC RISC;指令执行步骤;计算机性能评价指标。
第3章数据表示和运算数据的数制表示法;真值和机器数;字符与字符串;检错纠错码;定点数据算术和逻辑运算;浮点数据表示;IEEE754标准;浮点数据算术运算;算术逻辑部件ALU。
第4章中央处理器CPU指令的执行过程;基本数据通路设计;单周期CPU设计;多周期CPU设计;微程序控制器;组合逻辑控制器;中断与中断响应;指令流水及冲突处理。
第5章层次存储器系统存储器系统概念和存储器分类;层次存储器系统;高速缓冲存储器;虚拟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原理;磁表面存储器存储原理;光盘的存储原理。
第6章总线总线功能和基本组成;总线仲裁;总线操作;总线举例(PCI、USB)。
第7章输入输出系统和设备输入输出系统基本概念;输出输入方式;输入输出接口;输出设备。
3.课程实验实验名称1:THCO MIPSI6指令集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目的:熟悉THCO MIPSI6指令系统及主要指令的功能,领会指令的执行过程。
实验内容:用THCO MIPSI6编写4-5个汇编语言程序,并进行测试。
实验环境:普通PC机,Windowa操作系统,THCO MIPSI6指令模拟器。
实验评测:程序能正确运行。
实验名称2:基本数据通路设计实验目的:(1)熟悉硬件描述语言及开发环境;(2)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3)验证运算器功能;(4)熟悉TEC-2008教学实验系统。
实验内容: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在FPGA上实现一个16位的、能完成9种算术/逻辑运算的ALU,并实现一个简单状态机对其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