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doc
- 格式:doc
- 大小:60.80 KB
- 文档页数:6
1 / 3点燃 课题:第三节 化学方程式班级 姓名 学习时间第二课时二、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能初步学会利用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掌握解题格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电解水二、自学成才 (课本P106“联想与启示”)2.在化学反应2Mg + O 2 === 2MgO 中,每 个Mg 与 个O 2反应生成 个MgO ,微粒数之比为Mg :O 2:MgO = ;每 份质量的镁与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 份质量的氧化镁,(Mg-24 O-16),质量之比为Mg :O 2:MgO= 。
请你思考一下:镁在现实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在烟花、照明弹中均有镁粉。
现已知每48g 镁粉2 / 3加热 三、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例 :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若需制备二氧化碳8.8g ,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分析过程】 【解答格式】设.未知量----------------------- 解:设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
写.化学方程式----------------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总相对分子质量 100 44找.关系量已未知量 x 8.8g 列.比例式----------------------- 100 / x =44 /8.8g (100 / 44=x/ 8.8g ) 求.未知量-------------------------- x=20g 写出答.案---------------------- 答:至少需碳酸钙20g 。
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04-106页,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新课展示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发现式子前后质量不守恒,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明确目标自主先学(一)、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按导学内容阅读课本,标出重点,注明疑问,完成下列导学。
1.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1)为依据;(2)遵守。
2.书写方程式的一般步骤:一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如:CaCO3+HCl→CaCl2+H2O+CO2二配(使反应前后同种原子个数相等的过程)。
如:CaCO3+2HCl→CaCl2+H2O+CO2三注明(标注条件、箭头“↑”“↓”和“=”)。
如:CaCO3+2HCl=CaCl2+H2O+CO2↑三、小组助学交流展示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是否存在问题:1.CO+O2点燃CO2 2.Ca(OH)2+CO2 = CaCO3↓+H2O3.NH4HCO3 =NH3+CO2+H2O ——4.Mg+O2点燃MgO2 ————————————————————四、质疑拓展常用的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2.奇数配偶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 Al + O2 ── A12O32.S + O2 ── SO23.CO + O2 ── CO24. P+ O2── P2O55.CH4 + O2── CO2 + H2O6.FeS2 + O2── Fe2O3 + SO2五、学以致用当堂检测可以自我打分,组员互相批改,教师检查等。
1.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是()A.反应前的分子总数等于反应后的分子总数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体积相等C.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2.火炬中燃料是C x H8,其燃烧反应为C x H8+5O2点燃3CO2+4H2O,则x的数值是()A.1B.2C.3D.43.一般情况下,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来。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能说出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含义,特别是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2. 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3. 会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重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会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在本节学习之前,我们用文字表达式来描述化学变化。
如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CO O2=CO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没有体现出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怎样更简便、更完整地记录和描述化学反应中质量的变化呢?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式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在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使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标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或“↓”,把短线改成等号。
查:检查①化学式是否写错或是否符合实验事实②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③条件和“↑”或“↓”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温馨小贴士什么是配平:在化学式前面写上适当的整数(称化学计量系数简称系数),使左右两边各种原子个数分别相等的过程,称为配平。
注意:①不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式②各系数比为最简整数比。
生成物状态1.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时,反应物无气体参加反应,生成物的气体一般用“↑”来表示2.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时,一般有“↓”来表示;反应物中有固体,生成物不标“↓”化学方程式配平观察法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原子数目多的最复杂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1,配平。
单质一般最后,过程中可用分数,最后为最简单整数比。
上述化学方程式表示:(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事实(2)每2个氢气分子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H2、O2 、 H2O分子的个数比为 2:1:2(3)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 份质量的水,H2 、 O2 、 H2O质量之比为 1 :8:9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揭示了反应前后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所获得的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正确书写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②注③配④标。
(3)在练习书写方程式的过程中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树立崇尚科学观念的教育。
(2)认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越性,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激发学生学好化学方程式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三、教学方法1.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比较、总结得出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2.讲授法:教师对重难点讲解强调。
2.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化学方程式配平和书写步骤。
3.练习法:通过训练,使学生加深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教材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练习册3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为主体,所以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技能学习的活动得到落实。
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需要补充和强化,总之少一灌输,多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是提高本节课有效教学的关键。
另外,学生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需要一个练习与巩固的过程,本节课只是这个过程的开端,所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十分关注的重点,不能一味过度要求书写正确,错误地引发学生进行机械记忆。
教师必须将学生出现的问题汇集起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逐步克服。
“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复习:制备了多少碳酸钠?》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初三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初三学生应学习和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未来进一步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以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为情境,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融入到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基础上,自主总结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课题的复习及中考化学计算专题的复习,从崭新的视角,挖掘计算题在化学复习中的多功能。
通过学习,可以建立文字、图表等信息呈现方式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维模型,发展从定性到定量实验探究的水平,通过围绕碳酸钠制备的多层次实际问题的解决,发展社会价值的认识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一、“素养为本”的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在掌握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和有关混合物质量分数的计算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完成围绕碳酸钠制备的有关计算,提高对文字、图表等信息关键要素的分析、处理能力,自主建构在新素材新背景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维模型。
(3)通过测定碳酸钠含量方案设计的探究活动,从定性到定量,理论联系实际,实现问题的解决;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于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作用。
2.评价目标(1)通过对围绕碳酸钠制备的相关计算的分析、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认识进阶(宏-微-符-曲,四重表征)和对根据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的结构化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基于思维建模水平)(2)通过对碳酸钠含量定量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3)通过课堂收获的交流讨论,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3.教学重难点(1)巩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规范,自主建构在新素材新背景下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维模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变化。
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是:(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重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四、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五、教学方法讲授、练习、讨论和自学辅导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主题导入:水电解的表示方法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H 2O → H2+ O22H 2O 通电 2H 2↑ + O 2 ↑哪种方法能简便地记录和描述这一反应?(讨论)1.引入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呢?观察以下的几个化学方程式 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启发引导:得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的原则(1)严格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需要化学方程式配平(2)严格尊重实验事实, 不可主观臆造3.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把短线改成等号: (4)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归纳为:2KClO 3 2KCl + 3O 2↑(1)写(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配平,使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3)等(将横线改成等号)(4)注(注明反应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即生成物 中气体和不溶于水固体的化学式后一般要标“↑” “↓” )(5)查(检查以上各部分是否正确) 4.在上述的步骤中,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最为关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意义。
学生能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学生能应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练习,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意义。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3.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练习,自主探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2. 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滴定管等;酸、碱、盐等化学试剂。
2.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软件等。
3. 教学资料:教材、教案、练习题、实验指导书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火柴燃烧、酸碱中和等,引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示意义和书写原则,示范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3.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4. 应用与拓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进行批改,评价其书写规范性和正确性。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方程式课题 4.3 化学方程式教学时间1.使学生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教学目标2. 使学生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来表示:2个氧分子;3个镁原子;碳酸钙;氧化铝中铝显+3价;+7过氧化氢;碳酸;3个亚铁离子;KMnO4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来表示下列四辐图片的化学意义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高锰酸钾制氧气双氧水制氧气电解水【新知导学】: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表示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须遵循原则:、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活动探究:阅读教材p105(归纳)1、化学方程式须遵循原则:、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左边写化学式,右边写化学式,中间用“等号”相连。
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止一种时,则在其间用“+”号相连,读做“和”。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各种____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注:注明和生成物的。
观察思考:P99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以电解水为例)?2.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通常有哪些?如何注明?3.化学方程式中的“↑”、“↓”有何意义?使用时要注意什么?活动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点燃正确读法:以2H2 + O22H2O为例:宏观角度读作:。
微观角度读作:。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含义?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以电解水为例)?2、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通常有哪些?如何注明?3、化学方程式中的“↑”、“↓”有何意义?使用时要注意什么?4、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相关解释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教学反思】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也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对于相同分子数的CH4和CO2,CH4产生的温室效应更明显.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明显;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中正确的是()A.①和②B.只有①C.只有③D.①②③2.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计量数之比为1:1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和铝在空气中都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B.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都能作食品干燥剂C.浓盐酸和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4.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核内有115个质子C.是非金属元素 D.核内有 173 个中子5.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极C.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6.如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滴到含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最终烧杯内溶液呈现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B.溶液中所有物质均以离子形式存在C.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H+D.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8.如图,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对该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温度计读数持续上升B.测其 pH 逐渐变小C.溶液呈红色时,反应没发生D.溶液呈无色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9.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个原子或一个分子的是①③④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10.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是DNA水解的产物之一,其化学式为C4H5N3O,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胞嘧啶中含有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B.胞嘧啶中碳、氢、氮、氧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4:5:3:1C.胞嘧啶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D.胞嘧啶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11.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6 B.+3 C.+5 D.+1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13.有两份质量相等的碳,其中一份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ag的二氧化碳;另外一份碳先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再将生成的一氧化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bg的二氧化碳,则a和b的关系是()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14.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学习目标】1.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能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学习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学生板书)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教师引导学生判断正误,引入新课。
二、实施新课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1、学生阅读课本【观察与思考】并回答哪种方式能简便准确的表示这个化学反应?引出化学方程式2.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3、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1)、教师以铁丝燃烧反应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方法,同时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一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学生练习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1,(1)(2)两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生板书)教师引导学生判断正误,并强调“↑”“↓”的标注。
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方法:一写二平三注四等3)、学生观察讨论课本P105-106【观察与思考】中化学方程式的错误并纠正。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⑴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量的方面:①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
以C+O2 =点燃== CO2为例教师讲解①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②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③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2、练习:请写出:2H2+O2=点燃== 2H2O的意义:①;②;③。
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口述本节课重点内容。
四.布置作业:1、在练习本上将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完成【学习之友】本课题习题3、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习题1、2板书设计: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