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布线调试报告

综合布线调试报告

综合布线调试报告
综合布线调试报告

综合布线工程报验申请表

工程名称:雨花物流基地爱普莱斯员工活动中心智能化工程编号:A5-3-致:江苏赛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单位已完成了综合布线工程,按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进行了自检,质量合格,请予以审查和验收。

附件:1、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2、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

3、观感质量验收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质量验收记录□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审查意见:

□所报隐蔽工程的技术资料□齐全/□不齐全,且□符合/□不符合要求,经现场检测、核查□合格/不合格,□同意/□不同意隐蔽。

□所报检验批的技术资料□齐全/□不齐全,且/符合/□不符合要求,经现场检测、检查□合格/□不合格,□同意/□不同意进行下道工序。

□检验批的技术资料基本齐全,且基本符合要求,因□砂浆/□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报告未出具,暂同意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待□砂浆/□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补报后,予以质量认定。

□所报分项工程的各检验批的验收资料□完整/□不完整,且□全部/□未全部达到合格要求,经现场检测、核查□合格/□不合格。

□所报分部(子分部)工程的技术资料□齐全/□不齐全,且□符合/□不符合要求,经现场检测、检查□合格/□不合格。

□纠正差错后再报。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本表一式三份,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各存一份。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编号:A5-3-1单位工程名称

雨花物流基地爱普莱斯员工活动中

心智能化工程

子分部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分项工程名称系统安装质量检测验收部位小件库

施工单位南京恒天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之礼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GB/T50312

检测项目(一般项目)

(执行本规范第9.2.5~9.2.9条的规定)

检测记录备注

1 缆线终接符合规范要求执行GB/T50312中第6.0.2条的规定。

2 各类跳线的终接符合规范要求执行GB/T50312中第6.0.4条的规定。

3 机柜、机架、配

线架的安装

符合规定符合规范要求

执行GB/T50312中第

4.0.1条的规定。

设备底座符合规范要求

预留空间符合规范要求

紧固状况符合规范要求

距地面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与桥架线槽连接符合规范要求

接线端子标志符合规范要求

4 信息插座的安装符合规范要求执行GB/T50312中第4.0.3条的规定。

5 光缆芯线终端的安装连接标志符合规范要求执行本规范9.2.9 条的规定。

6

检测意见:

监理工程师签字:检测机构负责人签字:刘尹(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日期:日期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表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雨花物流基地爱普莱斯员工活动中

心智能化工程

子分部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分项工程名称系统性能检测验收部位小件库

施工单位南京恒天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之礼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GB/T50312

检测项目(主控项目)

(执行GB50339-2003第9.3.4条的规定)

检测记录备注

1 工程

电气

性能

检测

连接图符合规范要求

执行GB/T50312

8.0.2条的规定。

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衰减符合规范要求

近端串音(两段)符合规范要求

回波损耗符合规范要求

传输延时符合规范要求

时延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特性阻抗符合规范要求

综合近端串扰符合规范要求

等效远端串扰符合规范要求

衰减串扰比符合规范要求

综合衰减串扰比符合规范要求

2 光纤

特性

检测

连通性符合规范要求

衰减符合规范要求

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检测意见:

监理工程师签字:检测机构负责人签字:刘尹(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日期:日期:

综合布线管理系统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表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雨花物流基地爱普莱斯员工活动中

心智能化工程

子分部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分项工程名称管理系统验收部位小件库

施工单位南京恒天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之礼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GB50339-2003

检测项目(一般项目)

(执行GB50339-2003第9.3.5条的规定)

检测记录备注

1 综合布线管理系统:

符合规范要求

执行GB50339-2003

3.2.6条的规定。

中文平台管理软件

符合规范要求

硬件设备图

符合规范要求

平面图

符合规范要求

干线子系统及配线子系统配置

符合规范要求

硬件设施工作状态

符合规范要求

2 线槽及管线布置图

3 系统连接图

4 信息点分布

5 跳线标识

6 配线架排列

7 面板标识

检测意见:

监理工程师签字:检测机构负责人签字:刘尹(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日期:日期:

工程安装质量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

系统(工程)名称: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单位:南京恒天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编号:A5-3-8

设备名称项目要求方法主观评价

检查结果

抽查百分数合格不合格

单孔信息面

符合要求√50%

双孔信息面

符合要求√50%

超五类模块符合要求√50%

RJ45水晶头符合要求√100% 机柜符合要求√100%

检查结果95%

安装质量

检查结论

合格

施工单位人员签名: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签名:验收日期:

注:

1.在检查结果栏,按实际情况在相应空格内打“√”(左列打“√”,视为合格;右列打“√”,

视为不合格)。

2.检查结果:K s(合格率)=合格数/项目检查数(项目检查数如无要求或实际缺项未检查的,

不计在内)。

3.检查结论:K s(合格率)≥0.8,判为合格;K s<0.8,判为不合格;必要时作简要说明。

4.主观评价栏内填写主观评价意见,分“符合要求”和“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者注明

主要问题。

综合布线测试方案(1)

6.系统测试及验收 6.1 测试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 ●《商业建筑线缆标准》EIA/TIA 568C; ●《用户建筑综合布线》ISO/IEC 11801 综上,6类布线测试标准依据TIA/EIA-568-C.2 6类标准要求执行。6.2 被测线路的定义 目前,6类铜缆UTP测试基本按照永久链路方式测试,如下图所示: 链路定义:“基本链路” ?每端一个连接点链路端点Link 链路端点Link 工作区配线间

6.3 测试项目及参数 6.3.1 六类TIA/EIA-568-C.2 测试说明 ? Cat.6要求测试的参数 ? 接线图 ? 长度 ? 衰减 (Attenuation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 ) ? 近端串扰 (NEXT ) ? 功率和近端串扰 (PS NEXT ) ? 等电平远端串扰 (ELFEXT ) ? 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 (PS ELFEXT ) ? 回波损耗 (Return Loss ) ? 传播延时 (Propergation Delay ) 链路定义:“永久链路” 链路端点Link 链路端点Link

?延时偏差(Delay Skew) 6.3.2 TIA/EIA-568-C.3光纤测试说明 光纤测试链路 ?测试项目 ◆连通性测试; ◆全程衰减及LC连接头衰减测试; ?测试光源和测试波长 ◆多模光缆使用LED光源,测量850nm和1300nm两种波长 ◆单模光纤使用激光光源,测量1310nm和1550nm两种波长。 6.4 测试仪器 FLUKE公司(世界三大测试仪器公司之一)生产的FLUKE DSP-4300或FLUKE DTX-1800(康普SYSTIMAX SCS系统指定的 测试仪器)作为本工程的测试仪器。 6.5 测试结果 若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连接(包括光纤连接和双绞线连接)满足测试标准中的要求,可以确认工程合格。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姓名:xxx 学号:0614130x 班级:xxxxxx 课程名称 综合布线 实验项目 跳线制作 实验项目类型 验 证 演示 综合 设计 其 他 指导教师 xxx 成 绩 ■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双绞线的介质标准和RJ45连接器接口制作方法 2、掌握直通UTP 和交叉UTP 的使用环境 3、掌握测试网络通信速度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五类UTP 电缆,RJ-45水晶头,RJ-45线缆测试仪,压线钳,剥线钳,剪刀,装有网卡的计算机两台。 三、实验步骤 1、制作直通UTP 电缆 (1) 取一段1m 左右的双绞线,两端用剪刀剪齐,用剥线钳剥去一端的塑 料包皮约20mm 。注意在剥线的过程中不要将导线的绝缘层割破或弄 断导线。 (2) 将四对线扇状排开,从左到右一次为“橙白/橙”“蓝白/蓝”“绿白/绿”“棕 白/棕”。将缠绕的导线拉直,按照T568B 的线序平排。(见图) (3) 并拢、铰齐线头。并留有14mm 的长度。注意,芯线留得太长,芯 间的相互干扰就会增强。如果线芯太短,接头的金属不能全部接触 到芯线,则会造成断路或接触不良。 图:

(4)检查芯线的排列顺序,将钳断插入到RJ-45头中。注意插入的时候,水晶头的带有拴卡的一面向下。尽量将芯线顶到接头的前端。 (5)再次检查水晶头中的线序。并检查芯线是否已经到了水晶头的前端。 (6)将水晶头塞入压线钳的RJ-45插座内,用力压下压线钳的手柄。(见图 (7)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头的制作,也按照568B的线序来制作。这样就完成直连线的制作了。 2、制作交叉UTP电缆 特别要注意:与前面制作方法一样,但一端用568B,另外一端则用568A 标准。这样就完成了交叉线的制作。 3、测试双绞线 要测试双绞线是否接通,可用测线器来测试。通常测试仪一组有两个:其中一个为信号发射器,另一个为信号接受器,双方各有8个LED灯以及一个RJ-45插槽。 (1)将两端做好RJ-45机头的网线两端别插至侧线器上。 (2)打开测线器的电源,观察测试灯闪烁的情况。正确的情况下,连在同一条芯线上的指示灯会一起亮起来。若发射器的第一个灯亮时, 接受器却没有仍和灯亮起,表示连通有问题。 (3)观察直通线和交叉线在测试时有什么差别 4、使用直连UTP电缆连接到交换机和网卡 将RJ-45接头插入计算机网卡或交换机接口,听到“喀”一声,就可以了。拔出接头时,应该按柱接头的卡拴。如果插入、拔出不顺,说明接头夹的不紧,在用压线钳用力夹一夹。 看指示交换机和网卡的指示灯是否亮 5、使用交叉UTP电缆连接两台计算机 操作方法同上,看指示网卡的指示灯是否亮 6、设置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 按照操作4:将第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设为:机器号1.机器号 图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报告

综合布线系统电缆电气性能测试记录编号:01 中国人民解放军FLUKE 2009 年 4 月 工程名称七一三五二部队测试时间仪表型号NetTool II 23 日 网络建设工程NTS2-Pro 施工单位郑州龙达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测试部位师部抽检 长电缆屏蔽 序号地址号缆线号设备号 度层连通性 接线图衰减(DB)近端串扰 1 1 号楼 3 服务器3 2 无屏蔽见下图8.6DB 无 2 1 号楼 5 服务器24 无屏蔽见下图9.8DB 无 3 1 号楼9 交换机49 无屏蔽见下图7.6DB 无 4 1 号楼20 交换机5 5 无屏蔽见下图 4.8DB 无 5 2 号楼8 交换机67 无屏蔽见下图 2.6DB 无 6 2 号楼12 交换机31 无屏蔽见下图 6.8DB 无 7 2 号楼20 交换机69 无屏蔽见下图 5.6DB 无 8 2 号楼34 交换机72 无屏蔽见下图 5.7DB 无 9 3 号楼20 交换机32 无屏蔽见下图 6.6DB 无 10 3 号楼24 交换机28 无屏蔽见下图 4.8DB 无 11 3 号楼29 交换机35 无屏蔽见下图 5.2DB 无 12 3 号楼41 交换机57 无屏蔽见下图8.9DB 无 13 4 号楼21 交换机68 无屏蔽见下图 4.9DB 无

14 4 号楼22 交换机23 无屏蔽见下图7.8DB 无 15 4 号楼15 交换机75 无屏蔽见下图 4.6DB 无 16 4 号楼18 交换机61 无屏蔽见下图 6.1DB 无 17 5 号楼32 交换机31 无屏蔽见下图 6.4DB 无 18 5 号楼50 交换机27 无屏蔽见下图 3.7DB 无 18 5 号楼33 交换机41 无屏蔽见下图 6.2DB 无 20 5 号楼55 交换机48 无屏蔽见下图 3.8DB 无接线图 测试线图 测试结果经过用福禄克测试仪抽检全部合格

XX综合布线系统调试方案

网球馆综合布线系统调试方案 一、概述 综合布线作为电子信息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为xx的高效运作、竞赛成绩的采集和处理、新闻发布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不仅为确保xx的顺利、圆满举行提供了条件,还将为今后整个xx的管理及商务运作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平台。 综合布线系统为该体育公园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和语音通信的传输媒质,支持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满足语音、数字信号传输的需要,并能适应今后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的需求。综合布线采用超五类结构化布线系统。开放式接口,语音、数据信息点可互换使用,易扩展变更,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网球馆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选用TCL综合布线系统,共有五类信息点260个,数据点和语音点均采用超五类铜缆系统,数据垂直主干采用万兆光纤系统,语音垂直主干采用3类大对数电缆。 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间由交连、互连的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用于端接和管理区域间的水平线缆和主干线缆。 1、网球场主配线间设在服务楼1层网络通信机房(C1)。 2、分配线间: 1)配线间C2设在服务楼1层13-14轴配线间,管理服务楼1层11-16轴信息点, 数据点17个、语音点13个; 2)配线间C3设在服务楼1层7-8轴弱电井,管理服务楼1-2层6-11轴信息点, 数据点34个、语音点34个; 3)配线间C4设在服务楼1层1-2轴弱电井,管理服务楼1层1-4轴信息点,数 据点41个、语音点41个; 4)配线间C5设在决赛场1层C1-C2交CG-CH轴配线间,管理决赛场1层C1-C11 交CB-CH轴信息点,数据点9个、语音点7个; 5)配线间C6设在决赛场1层C11-C12交CB-CC轴配线间,管理决赛场1层C11-C12 交CA-CB轴信息点,数据点14个、语音点9个; 6)配线间C7设在预赛场,管理预赛场所有信息点,数据点6个、语音点6个; 3、各分配线间至主配线间分别敷设1条6芯50/125UM室内多模光纤,语音部分垂 直主干采用3类大对数电缆。 4、xx场馆群网络中心位于体育场1层数据网络中心,为实现xx场馆群的信息互联, 建筑群子系统园区主干设计如下: 从各场馆主配线间至体育场数据网络中心各敷设1条24芯室外单模光缆,作为建筑群子系统的数据主干;敷设2条室外100对大对数电缆,作为建筑群子系统的语音主干。 二、调试步骤流程框图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规范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分类、综合布线系统基本要求、技术指标、检测验收方法以及检测验收结论判定。 本标准对综合布线系统传输性能的检测项目及指标的规定适用于100Ω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以及 62.5/125μm多模光缆和8/125μm单模光缆。屏蔽双绞线电缆或其他线缆的检测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检测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8401-1987 光纤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测试方法 GBJ79-1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ECSC72:95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ISO/IEC 11801:1995 信息技术——用户大楼综合布线 ANSI/TIA/EIA-586-A:1995 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 ANSI/TIA/EIA-586-A-1:1997 4对100Ω布线传输延迟及延迟偏离技术要求 ANSI/TIA/EIA-586-A-2:1998 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补充文件 ANSI/TIA/EIA-586-A-3:1998 捆绑和混合线缆的技术要求 ANSI/TIA/EIA-586-A-4:1999 非屏蔽双绞布线系统的模块化快接跳线近端串扰测量方法和要求 ANSI/TIA/EIA-586-A-5:1999 4对100Ω超五楼布线传输补充指南 ANSI/TIA/EIA-589-A:1998 商用楼通信路由和空间标准 ANSI/TIA/EIA-606:1993 商用楼通信设施管理标准 ANSI/TIA/EIA-607:1994 商用楼通信接地和汇联要求 ANSI/TIA/EIA TSB-67:1995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布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综合布线系统 由通信电缆、光缆及各种连接硬件等构成的用以支持语音、数据、图象、视频通信的弱电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可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参见CESC72:95):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布线子系统。 3.2. 工作区 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地方。 3.3. 工作区子系统 由终端设备到信息端口的连线组成。 3.4. 水平布线子系统 由楼层配线架、信息端口以及其间的电缆、光缆等组成的布线系统。 3.5. 垂直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 由建筑物配线架以及连接建筑物配线架和各楼层配线架的电缆、光缆等组成的布线系统。 3.6. 管理子系统 由交连、互连与I/O组成。 3.7. 设备间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调试方案

1.1综合布线系统 1.1.1系统设备安装 1.1.1.1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1.设备安装工程范围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间内安装有各种设备,例如用户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和监控等 其它系统设备,这些设备的安装施工要求有所不同,不属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范围之内。以综 合布线系统在设备间的设备来说,其工程范围是有限的,只是建筑物配线架和相应设备(包括各种接线模块和布线接插件等)。 此外,在智能化建筑中各个楼层装设的楼层配线架等配线接续设备(包括二次交接设备)和所有通信引出端(包括单孔或双孔的信息插座)的设备安装,均属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范围之 内。 2.设备类型的特点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常用的主要设备是配线架等接续设备,由于国内外设备类型和品种有气 不同,其安装方法也有很大区别。目前较为常用的型式基本分为双面配线架的落地安装方式和 单面配线架的墙上安装方式两种,其设备的结构有敞开式的列架式,也有外设箱体外壳保护的 柜式,前者一般用于容量较大的建筑群配线架或建筑物配线架,后者通常用于中小容量的建筑 物配架或楼层配线架,它们分别装在设备间或干线交接间(又称干线接线间)以及二级交接间中,作为端接和连接缆线的接续设备,进行日常的配线管理。 目前,国内外所有配线接续设备的外型尺寸基本相同,其宽度均采用通用的19”(英制48.26cm标准机柜架),这对于设备统一布置和安装施工是有利的。 此外,目前,国内外生产的通信引出端(信息插座),其外形结构和内部零件安装方式大同 小异,基本为面板和盒体两部分组装成整体。连接用的插座插头都为RJ45型配套使用。因此,在安装方法上是基本一致的。 3.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安装设备时,按以下基本要求: 1)机架、设备的排列布置、安装位置和设备面向都按设计要求,并符合实际测定后的机房 平面布置图中的需要。 2)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采用机架和设备,其型号、品种、规格和数量均按设计文件规定 配置,经检查上述内容与设计要求完全相符时,才允许在工程中安装施工。如果设备不符合设

综合布线系统调试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调试方案一、概述 综合布线作为电子信息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为中国银行网络业务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数据、 3个二 发卡机、 1个 3个二类、1个互联网信息点;LED屏预留1个二类信息点;大厅4个柱子各预留1个一类、2个二类信息点;洽谈室预留2组信息点,每组1个一类、2个二类和1个互联网信息点;铁路公积金预留1组信息点, 1个一类、2个二类和1个互联网信息点。 2)二层:高柜区作为营业工位,每工位各预留2个一类、3个二类信息点,两个营业工位预留1个互联网信息点;连在一起的自助取款机等自助终端设备,每两台作为

一组,其中一台预留1个一类、1个二类信息点,另一台1个一类、2个二类信息点;独立安放的叫号机预留1个一类、2个二类信息点;独立安放的网银机预留1个一类、2个二类信息点;业务拓展团队、票据中心每工位预留1组信息点,每组1个一类、2个二类和1个互联网信息点;理财室、洽谈室、小会议室各预留1组信息点,每组1个一类、2个二类和1个互联网信息点;主席台预留2组信息点,南、北两侧墙面各预留1组信息点,主席台其中1组1个一类、2个二类和1个互二类、 1、模块面板的安装 根据色谱和标签安装好信息点的面板2

根据不机柜、配线架的排列顺序安装好数据配线架和语音配线架。 3、测试工具准备 FLUKE4300、对讲机准备。 4、点位测试 9、光纤测试工具准备 Grandway光发射仪、Hutong光接收机的准备。 10、光纤测试 对已熔接好的光纤进行测试。

11、网络设备安装 网络交换机的安装。 12、网络调试 根据网络服务器的设置IP号码的分配进行局域网和互联网的测试。 1 2、长度 楼层水平系统的通道(CHANNEL)长度是100米。仪器到少要有测试310米的能力,因为每箱线缆长度是305米。 3、衰减量 测试各连线两端间信号的损耗,包括:每个连接器的衰减量,构成通道的10米跳线及构成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楼宇自动化控制用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的规定。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电缆标志内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l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缆型号规格,必要时还标明生产年份。标签内容:电缆型号规格,生产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电缆长度)。 2.1.2 钢管(或电线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除镀锌管外其它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1.3 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中相关规定。 2.1.4 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5 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2.1.6 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7 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2.1.8 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9 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10 交接箱、暗线箱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11 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选用相应的定型产品。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梭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2 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 2.2.1 煨管器、液压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机,套管机。 2.2.2 手锤、錾子、钢锯、扁锉、圆锉、活扳手、鱼尾钳。 2.2.3 铅笔、皮尺、水平尺、线坠灰铲,灰桶,水壶,油桶,油刷,粉线袋等。 2.2.4 手电钻、台钻、钻头、射钉枪、拉铆枪、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2.5 测试仪表和设备、万用表,摇表,光时域反射仪,噪声测试仪,场强测试仪,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doc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篇一: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报告 郑州轻工业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地点:网络综合布线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工程 目录 一、设计概述 ................................................ . (1) 二、总体设计 ................................................ . (1)

2.1实验 一................................................. .. (1) 2.1.1实验目的................................................. .. (1) 2.1.2实验准备................................................. .. (1) 2.1.3实验步骤................................................. .. (1) 2.2实验 二................................................. .. (3) 2.2.1实验目的................................................. .. (3) 2.2.2实验准备................................................. .. (4) 2.2.3实验步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案 1.1施工准备 1材料、设备传输部分:对绞电缆、光缆、光纤连接头、光纤耦合器等。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终端部分:信息插座、光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CC”认证标识等。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容应齐全、清晰。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2机具设备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器、套丝机、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铅笔、皮尺、水平尺、小线、线坠等。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显微镜、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烘干箱。 3作业条件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土建装修工程完工,线路全部贯通。配线间、设备间的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良好,且室无危险物品,消防器材齐全。 4技术准备施工图纸齐全。施工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 1.2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系统验收系统调试线缆端接设备安装线缆敷设管路敷设 2操作法 (一)、管路敷设:参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管路敷设。 (二)、线缆敷设重要管路采用地下通信管网时,应符合现行标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YDJ 39中相关规定。线缆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线缆间不得缠绕、交叉等。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一、工程概况 女生宿舍楼位于学院内部,楼高六层,每层24个房间,共有144个房间。该宿舍楼的综合布线工程有数据、语音。 学校为了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并且方便学生上网,决定建设先进的宿舍网,并联入因特网和中国教育网。 二、需求分析 1、总体需求 A、满足宿舍学生对信息传输的要求; B、楼间主干线缆冗余备份,满足将来扩展的需要‘ C、满足连入因特网和中国教育网的需求; D、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网络设备。 2、功能需求 A、高速率数据传送; B、视频信号传送; C、支持多媒体应用。 3、信息点需求 共有数据和语音点288个(144个数据信息点,144个语音信息点)。

信息点分布表三、系统设计目标1、选择著名品牌的综合布线产品,以先进的技术、优良 的品质、高的性能指标确保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满足应用的要求;2、使用光纤作为楼间布线主干,冗余配置,提高系统带宽,防止电磁干扰,并适应未来发展需要;3、楼间光缆采用可支持1Gbps 以上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4、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支持多种形式的网络应用;5、将配线架安装在机柜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楼层语音点 数据点 一层2424二层2424三层2424四层2424五层2424六层2424总计144144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综合布线线缆测试方案

综合布线线缆测试方案 1.电缆检测 为检测安装,需使用FLUKE多功能测试仪。它带两根两头适合RJ45插座的电缆。如果是在使用110型连接模块的配线架上连接,最好一头连接带RJ45插头的4对线,另一头连接110P型跳接连线。 为使多功能测试仪能连续工作,每次测试工作完毕后应给电池充电。 一份标准的测试报告汇集所有根据ISO标准中连接性能所作测试的数据。 2.检验步骤 完成这样的检验需要两名配备通讯系统(电话或对讲机)操作人员。需测试的插座应事先列表。 ◆第一步先用供检测的电缆将发射器与测试仪连接来校准仪器。在每次测试之前实施这一步骤是必须的。 ◆一名操作人员持测试仪在配线架处,测试仪通过电缆连接配线盘,另一名操作人员持发射器沿安装接点用另一根电缆连接。 ◆插座一个一个测试。整个安装都必须测试以确保安装正确。 ◆主干缆和设备电缆的检测也在各点间进行。 ◆多功能测试仪是一种电缆测试仪,可检测双绞线电缆的带宽和精度。这种多功能测试仪自动核对双绞线的所有组合,不仅决定你的安装性能,还决定你在使用什么样的地域网络。它可以储存、打印数据,或将数据传输至个人电脑上。多功能测试仪使用方便,配有标准电缆、地域网络和水平特性的预设程序。其中的数据使多功能测试仪可以判断安装水平和可以支持的网络。 ◆电缆数据库 电缆数据库包括目前所有的双绞线电缆和同轴电缆规格。你只需在数据库中加上你自己的电缆规格。 ◆网络数据库 多功能测试仪包含目前所有网络的规格。使用EDIT(编辑)功能你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这些规格,你也可以定义你自己的网络类型并将其放入数据库。 多功能测试仪被设计成可以进行两种测试: 多功能测试仪和两种遥控装置一起工作:一个遥控定位器或一个回路盒。

综合布线调试方法

1.1测试目的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线缆、铜缆、光缆和接插件以及相应配套的产品是共同选定的,虽然这些线缆和接插件都满足IS011801、EIA/TIA568A、TSB-36、TSB-40、TSB-67等标准,产品均通过了UL认证,但因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是将这些线缆和接插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其整个工程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人为因素,必将对整个缆线系统在诸如连接正确性,接续可靠性,短路,开路,信号衰减,近端串扰(NEXT),突发性干扰,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可靠性,误码率及整体性能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诸方面对整个布线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以向用户证明缆线系统的安装和网络系统安装是合格的。综合布线的质量至关重要,事实上,计算机网络工作时,设备是很少出故障的,所产生的错误有60%是安装问题,因此认真测试保证质量是确保网络安全运行的关键。 1.2测试环境 对缆线系统的测试应是联合测试,而不是只对某几个部件的测试,测试通路上应真正地模拟实用应用环境,即测试通路中包括缆线,配线架(箱),跳线,连接线,插座和插头以及所有光缆产品的连接链路。1.3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的选择原则 布线现场认证使用的测试仪器,技术上非常复杂,要保证认证测试的准确快捷、测试结果的权威性就必须慎重选择适合用户需求的测试仪。对现场电缆测试仪的需求有两个主要原因: 测试或验证布线的电气传输性能; 对布线系统的故障查找 用户当然需要他所使用的测试仪能同时具有认证和故障查找的能力。最主要的功能(认证)测试是测定布线链路能否通过布线标准的各项测试。如果不能,说明布线链路是失败的。测试仪器的故障查找和诊断能力的价值是以它对故障的定位和分析能力来决定的。这些测试能力使用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纠正布线错误、排除故障。在解决了布线故障之后最好的办法就是对链路再进行一次认证测试以确信布线达到了指定标准的要求。所以在选择布线现场测试仪器时主要考虑的几个因素是: 支持多少测试标准; 测试仪测量的精度和可重复性能; 测试仪器是否被独立认证,如:UL认证; 是否有定位和详细分析电气(NEXT)故障的诊断能力; 是否简单易用。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与调试 (2)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与调试》相关知识 一、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概况 50年代,发达国家在兴建大型高层建筑中,首先提出楼宇自动化的要求。即用独立的传输线路将分散在建筑物内部不同部位且功能相同的设备连接起来,采取集中监控的方法,以便于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这种线路称为专业布线。 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楼内要布置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专业布线的缺陷就显露了出来。 ?各种系统分别独立设置,无法兼容。 ?各种系统的线路分别设计和施工,既提高了工程造价,又增加了施工难度,且不利于维护管理。 ?工程投产后,如有变化难以更改。 为此,美国率先研究和推出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简称PDS),以替代专业布线系统。 2.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 综合布线系统,是指一个建筑物(或场地)的内部之间或建筑群体中的信息传输媒介系统。它将话音、数据(包括计算机)、图像(包括有线电视、监控系统等)各种设备所需的布线、接续构件组合在一套标准、通用的传输介质中。即建筑物内所有系统内部间的信息传递,都可以靠综合布线系统这一套布线系统来完成。因此,综合布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安装成本。 3.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⑴兼容性

所谓兼容性是指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多种系统并互相兼容的特点。在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中,不同的系统传送话音、数据及图像等信号,需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配线插座及接头等,一旦要改变终端设备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缆线及插座和接头。 而综合布线系统在使用时可不定义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需把某种所需设备接入信息插座然后在设备间和管理间的交连设备上做相应的跳线操作即可。 ⑵开放性 综合布线系统是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流行的标准。它几乎对所有着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支持所有的通信协议。⑶灵活性 综合布线系统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灵活组网、灵活变位和应用类型的灵活变化。即在任意信息点上,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系统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网络设备以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 ⑷可靠性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通道。每条信息通道都采用星状拓扑结构的物理布线,任何一条线路的故障不影响其他线路的运行,并且维护及故障检修方便,从而保障了系统的可靠运行。⑸先进性 综合布线系统多采用光纤与对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信息通道均按国际布线标准采用八芯配置,对重要部门可支持光纤到桌面的应用,完全能够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 ⑹经济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每个系统都是独立设计、独立布线。而综合布线系统虽然初

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 1 一般规定 1.1 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综合布线子系统的工程安装、检测验收和竣工验收。 1.2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评定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 1.3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中的有关规定。 1.4 采用专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综合布线工程应按专项进行验收。 1.5 建筑群主干光纤在网络中支持的应用距离大于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中第3.0.5条所规定的传输距离时,应按光纤传输系统的要求进行检测和验收。 1.6设备材料的进场检测验收执行GB/T50312中的规定。 2 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 Ⅰ主控项目 2.1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2. 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3.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2.2 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按GB/T50312中的规定检测。 2.3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符合GB/T50312中的规定。 2.4 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 2. 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 3. 卡入跳线架连接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 4. 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之一

综合布线 测试标准

综合布线测试标准 由于所有的高速网络都支持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因此用户需要一个办法来确定自己的电缆系统是否满足5类双绞线规范。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美国通信工业协会 TIA 制定了EA /TIA568布线标准和TSB-67测试标准。该标准于1995年10月正式颁布。它适用于已安装好的双绞线连接网络,并提供了一个"认证"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是否达到5类线要求的标准。一个符合TSB-67标准的非屏蔽双绞线网络不但满足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传输要求,还能支持未来的高速网络的需要。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网络设备的生命周期通常为5年,使用了5年的设备就可能被淘汰。但是符合TSB-67标准的网络布线系统却可以支持15年以上。TSB-67的主要内容有: (1)两种"连接"模型的定义。 (2)要测试参数的定义。 (3)为每一种连接模型及3类、4类和5类链路定义Pass/Fall测试极限。 (4)减少测试报告项目。 (5)现场测试仪的性能要求和如何验证这些要求的定义。 (6)现场测试与试验室测试结果的比较方法。 两种连接模型分别是信道(Channel)和链路(Basic Link)。信道模型定义了包括端到端的传输要求,含用户末端设备电缆,最大长度是100米。链路是指建筑物中的固定布线,即从电信间接线架到用户端的墙上信息插座的连线(不含两端的设备连线),最大长度是90米。我们知道,对于不同的网络类型和网络电缆,标准和所要求的测试参数是不一样的。把网络电缆及其对应的标准如表1所示,不同标准所要求的测试参数如表所示,电缆级别与应用的标准如表3所示。 表1 网络电缆及对应的标准 表2 不同标准所要求的参数 表3 电缆级别与应用的标准 二、TSB-67测试的连接参数 TSB-67测试的连接参数主要有四项,即接线图、距离、衰减、近端串扰NEXT。 1.接线图(Wire map) 接线图是验证线对连接是否正确。接线图必须遵照EIA/TIA568A或568B的定义(从信号角度讲这两种标准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线的颜色标记不同)。接线图测试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连接测试,而是要确认链路的一端一个针与另一端相应的针连接。此外,接线图还要确认链路导线的线对是否正确,判断是否有开路、短路、反向、交错和串对五种情况出现。正确的接线图是如图所示。 图1 正确的接线图 2.距离

信息机房的综合布线系统维护

信息机房的综合布线系统维护 综合信息机房内综合布线系统所需要做的维护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日常管理、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布局整改。 综合信息机房内综合布线系统所需要做的维护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日常管理、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布局整改。 1、日常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日常管理是指对综合布线跳线的位置调整和标签变更,这部分的工作简单,几乎没有技术含量,可以说是一看就懂,一做就乱: 绝大多数的跳线混乱源自于此,导致日后无法维护的根源往往也在于此。 一个严格的信息机房对所有的变更在实施前应填写变更单(可以采用电子版),经相关主管批准(签字、传真、邮件等无法更改的记录)后方能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先拔下需要更换的跳线,换上去的跳线应重新选用适当的长度,并粘贴两端标签后沿着跳线管理器敷设好,再将跳线两端插入对应的信息插座内,以免跳线散乱在机柜内。变更结束后应在变更单上填写变更后的状态(正常、失败等),并将变更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人工记录在变更单上。变更完成后,应将电子版的变更单及变更批复应集中管理,纸质变更单则应按期装订成册。 2、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是指综合布线系统在正常运行期间,定期进行保养和检查。一般每隔数月就应该进行一次,而不是等到出现问题在进行维护。 日常维护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其中包括: (1)清除机柜内外综合布线系统上的灰尘。

(2)检查综合布线桥架的平整度,如果发生变形、支架螺丝脱落等与安装图纸不相符合的情况应立即修复。以免桥架断裂或脱落致使信息业务突然中断。 (3)检查机房内双绞线上、面板上、配线架、跳线上的标签,将脱落的标签补全,将粘连不牢的标签固定好,更换有损伤的标签。 (4)使用性能测试仪对铜缆信道和未使用的光纤信道(由于光纤信道比较娇嫩,容易受磨损和灰尘的影响。所以对于正在使用的光纤信道,不建议进行抽检,以免因测试而损坏光纤信道或网络设备的光纤模块)进行抽检,测试方法为永久链路测试和所用跳线的性能测试,并与原始记录进行核对。 (5)电子配线架系统同样应进行抽样检查,检查可人为设置故障,检查实时报警的响应时间和报警音响;同理,综合布线管理软件(含电子配线架中的软件)应对电子记录进行人工检查,检查范围包含施工记录和上次维护至今的日常记录。施工记录应检查其完整性,不应发生遗失或损坏。 日常维护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 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始终处于经久耐用的水平上。 3、故障排除 再好的系统都有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在机房运行之初就有必要制定周全的故障排除预案,当然在机房运行的任何时候制定故障排除预案也都是有价值的。 在网络管理系统、电子配线架软件报警或接到故障投诉后,当班管理人员应立即进行故障确认并将故障对机房运行的影响降至最低。在故障发生后,至少需完成以下工作: (1)确认故障现象,初步判定故障所发生的位置(精确至链路/信道),并将故障缩小至综合布线范围,通知相应的代维机构/部门来修理。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及施工方案

第七章系统安装及施工 7.1系统集成商的责任 7.1.1系统集成商负责提供: 安装布线系统(线管、线槽、配线架等)必需的设备 所有的电缆、光缆及接插件 根据标书要求,提供相应数量的跳线 根据标书要求,如果必须将有源设备(如网络交换机、集线器等)安装在设备间,系统集成商负责保留有源设备的安装空间 系统集成商将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设施,包括: 建筑物之间的电缆槽道或管道。 筑物内部的垂直主干线槽、水平线槽等 设备间 其它必要的设施由系统集成商安装。 7.1.2系统集成商需要提供以下安装必须的设备和工具: 建筑物之间及建筑物内部电缆槽道或管道的安装 电缆的敷设 电缆在配线架及工作区信息插座的端接 系统测试工具 7.1.3系统集成商提供以下文件: 系统安装过程中:电缆路由平面图、设备间平面图 系统测试过程中:测试设备的使用手册 系统竣工验收时:竣工报告、验收报告 1 共11页第1

7.2系统安装规范及工艺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必须保证人身安全,保证有源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不间断地正常工作。 布线系统和设备的安装必须为以后系统的扩展留有余地。 设备间中安装的配线架或机柜必须牢固可靠,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便于管理和维护。 系统集成商将根据用户建议的功能提出系统安装的可行性。 7.2.1链路与设备必须具有保护措施以防止干扰: 将所有不同的设备接到同一个保护地 使用封闭或半封闭的金属线槽 综合布线电缆与电磁干扰源(如日光灯等)保持最小30cm的间距。如果不可能保持这一最小间距,则需要采用封闭金属线槽。 将弱电设备远离强电线路 7.2.2综合布线电缆与强电电缆的最小间距应遵循的规定: 对于UTP电缆,按照EIA/TIA标准规定如下: 条件最小间距 <2kVA2-5kVA>5kVA 127mm305mm610mm 电力线无屏蔽或电气设备安装在开 放的或非金属管槽中 64mm152mm305mm 电力线无屏蔽或电气设备安装在接 地的封闭金属管槽中 电力线封闭在接地的金属管(或等效 76mm152mm 屏蔽层)中,然后敷设在金属管槽中 2 共11页第2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与调试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与调 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与调试》相关知识 一、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概况 50年代,发达国家在兴建大型高层建筑中,首先提出楼宇自动化的要求。即用独立的传输线路将分散在建筑物内部不同部位且功能相同的设备连接起来,采取集中监控的方法,以便于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这种线路称为专业布线。 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楼内要布置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专业布线的缺陷就显露了出来。 各种系统分别独立设置,无法兼容。 各种系统的线路分别设计和施工,既提高了工程造价,又增加了施工难 度,且不利于维护管理。 工程投产后,如有变化难以更改。 为此,美国率先研究和推出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简称PDS),以替代专业布线系统。 2.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 综合布线系统,是指一个建筑物(或场地)的内部之间或建筑群体中的信息传输媒介系统。它将话音、数据(包括计算机)、图像(包括有线电视、监控系统等)各种设备所需的布线、接续构件组合在一套标准、通用的传输介质中。即建筑物内所有系统内部间的信息传递,都可以靠综合布线系统这一套布线系统来完成。因此,综合布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安装成本。 3.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⑴兼容性 所谓兼容性是指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多种系统并互相兼容的特点。在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中,不同的系统传送话音、数据及图像等信号,需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配线插座及接头等,一旦要改变终端设备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缆线及插座和接头。 而综合布线系统在使用时可不定义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需把某种所需设备接入信息插座然后在设备间和管理间的交连设备上做相应的跳线操作即可。 ⑵开放性 综合布线系统是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流行的标准。它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与调试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与调试》相关知识 一、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概况 50 年代,发达国家在兴建大型高层建筑中,首先提出楼宇自动化的要求。即用独立的传输线路将分散在建筑物内部不同部位且功能相同的设备连接起来,采取集中监控的方法,以便于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这种线路称为专业布线。 80 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楼内要布置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专业布线的缺陷就显露了出来。 各种系统分别独立设置,无法兼容。各种系统的线路分别设计和施工,既提高了工程造价, 又增加了施工难度,且不利于维护管理。 工程投产后,如有变化难以更改。 为此,美国率先研究和推出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简称 PDS),以替代专业布线系统。 2.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综合布线系统,是指一个建筑物(或场地)的内部之间或建筑群体中的信息传输媒介系统。它将话音、数据(包括计算机)、图像(包括有线电视、监控系统等)各种设备所需的布线、接续构件组合在一套标准、通用的传输介质中。即建筑物内所有系统内部间的信息传递,都可以靠综合布线系统这一套布线系统来完成。因此,综合布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安装成本。 3.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⑴兼容性 所谓兼容性是指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多种系统并互相兼容的特点。在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中,不同的系统传送话音、数据及图像等信号,需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配线插座及接头等,一旦要改变终端设备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缆线及插座和接头。 而综合布线系统在使用时可不定义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需把某种所需设备接入信息插座然后

在设备间和管理间的交连设备上做相应的跳线操作即可。 ⑵幵放性 综合布线系统是幵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流行的标准。它几乎对所有着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幵放的,并支持所有的通信协议。⑶灵活性 综合布线系统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灵活组网、灵活变位和应用类型的灵活变化。即在任意信息点上,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所有设备的幵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系统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网络设备以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 ⑷可靠性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通道。每条信息通道都采用星状拓扑结构的物理布线,任何一条线路的故障不影响其他线路的运行,并且维护及故障检修方便,从而保障了系统的可靠运行。⑸先进性 综合布线系统多采用光纤与对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信息通道均按国际布线标准采用八芯配置,对重要部门可支持光纤到桌面的应用,完全能够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 ⑹经济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每个系统都是独立设计、独立布线。而综合布线系统虽然初期投资较大,但以后投资就很少了。而且综合布线系统的维护费用极低。 4.综合布线系统目前的实际应用 从理论上讲,建筑物内各个弱电系统都可以利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传输介质。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在国内我们还没有这样做。 原因如下: (1) 系统成本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